《19.棉花姑娘》表格式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语文《19 棉花姑娘》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语文《19 棉花姑娘》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棉花姑娘》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爱劳动、勤俭节约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难点:表达对故事的思考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课堂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语文《19 棉花姑娘》课文。
2.教学辅助工具:图片、实物道具等。
3.教学环境:课堂布置舒适,确保学生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看一幅插图,引导他们联想和猜测故事情节。
2. 学习《19 棉花姑娘》(15分钟)•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解释生字生词,确保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课文理解(20分钟)•分组讨论故事情节,每组小结成语言表达。
•整合各组讨论结果,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
4. 思考与表达(15分钟)•让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内容,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老师指导学生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考和感受。
5. 拓展延伸(1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方式,拓展故事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
•鼓励学生以画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对《棉花姑娘》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
•确保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和收获。
五、课后作业•练习朗读《棉花姑娘》课文,提高自己的语音语调。
•完成一篇短文,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总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棉花姑娘》这篇课文,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9棉花姑娘表格式教案

互动环节:组织学 生进行小组讨论或 角色扮演,让学生 更加深入地理解课 文内容,并培养学 生的合作精神和表
达能力。
总结回顾:对本 节课所学内容进 行总结回顾,帮 助学生巩固所学 知识,并引导学 生进行课后复习。
巩固练习
词语搭配练习:将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搭配,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句子仿写练习: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进行仿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境表演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境表演,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小组讨论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某个话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表现反思
学生对新知识的接 受程度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 与度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 掌握情况
学生对课堂活动的 兴趣和积极性
感谢观看
汇报人:
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意见,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收集和分析数据
收集数据: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作业、测验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
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找出学生的学习难点和问题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软件
办公软件:如 Microsoft Office、
Office等,用 于编辑教案和
课件
图片处理软件: 如Photoshop、 美图秀秀等, 用于处理和编
辑图片
音频处理软件: 如Audacity、 GoldWave等, 用于处理和编
辑音频
教学视频播放软 件:如VLC Player、 Windows
反馈与调整: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19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19棉花姑娘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
燕子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只能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也只能捉田地里的害虫,他们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看来谁也帮不了她。
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来了,他们把这些害虫一扫而光。
棉花姑娘快乐地成长,吐出了雪白的棉花。
本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
学情分析: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
虽然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小动物,但他们对于这方面的科学知识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课前可布置学生查找有关的课外书,了解相关知识。
另外,文中人物角色鲜明,对话较多,段落结构相似,是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的典型范例。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进行充分的角色体验,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入情入境地读文,在读、说、评、演中受到感情熏陶,逐步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1、通过想象、讲故事等方法认识“燕、治”等13个生字,会写“病、医”两个生字。
2、通过创设情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
3、了解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读出文中祈使句请求的语气,分角色朗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谜语揭题1、今天,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像云不是云,地上开白花。
像雪不是雪,越冷人们越爱它。
谜底是(棉花)。
识记“棉”的“木字旁”:(贴“棉花”词卡)“棉花”是一种植物,所以是(木字旁)的。
2、看,这里就有棉花。
(课件播放棉花图片)能说一说,你看到了()的棉花吗?(提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说。
)3、这么可爱的棉花,难怪要叫它“姑娘”,出示卡片。
一起来拼一拼“娘”,把“娘”放在这个词语中要读成轻声。
指名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9 棉花姑娘-表格式教案(含课后作业设计)

19 棉花姑娘课题棉花姑娘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棉、娘”等13个生字大字头1个偏旁,会写“病、医”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比较,初步体会“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表达效果,并进行拓展说话。
4.读出祈使句请求,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
5.了解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
教学重点读出文中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对话;积累偏正结构的短语。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中提到的科学常识。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棉、娘”等13个生字大字头1个偏旁,会写“病、医”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2)出示谜语:说它是花不是花,冬天人人需要它。
白白胖胖真可爱,一堆一堆白花花。
这是什么?2.(课件出示3)出示:棉花笑脸图。
引入新课,齐读课题。
3.多可爱的棉花姑娘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出示关于棉花的谜语,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4)要求: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生词,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它们。
2.(课件出示5)课件出示生字:m i án ni án ɡ zh ì y àn bi é ɡàn棉 娘 治 燕 别 干r án q í k ē pi áo b ì t ǔ la然 奇 颗 瓢 碧 吐 啦指名读,相机正音:“治、然”是翘舌音,“棉、干、燕”是前鼻音。
另外,“干”多音字,在这里读“ɡàn ”,组词“树干”,还读“gān”,组词“干净”。
3.(课件出示6)课件出示:棉花、姑娘、治病、燕子、别人、忽然、惊奇、七颗星星、瓢虫、碧绿、吐出、笑啦。
指名读,再齐读。
注意读准轻声:“姑娘”的“娘”,“燕子”的“子”,“星星”的第二个“星”,“笑啦”的“啦”。
《棉花姑娘》表格式教学设计

(3)教师范读。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2、3、4自然段。
过渡:在七星瓢虫来之前,棉花姑娘病重难忍,她请谁为自己治病?结果怎样?他们到底是不想帮还是不能帮?
(1)出示自觉提示:
A分角色朗读对话。
B反复读读、想想,感受棉花姑娘说话的语气?
C小动物帮棉花姑娘治病了吗?为什么?
确立探究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很好地突破其它动物不能帮棉花姑娘是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一难点。
通过拓展作业,让学生联系已有生活经验仿写课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全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活跃。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的确,动物是各有各的本领,在我们的生活中对我们有益的动物我们要……(师引说)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管理软件
相关资源网站多媒体课件制做文中动物头饰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猜谜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棉花图片,认识棉花。
2、板书课题,认识“姑、娘”,指导学生读好轻声。
根据自己对棉花的了解,主动向同学介绍
“棉花姑娘”是本文的主人公,轻声“姑、娘”是本课朗读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开头解决难点,对本文的朗读起了铺垫作用。
各学习小组汇报学习收获。用“因为……所以……”说说小动物为什么不能帮棉花姑娘治病。
学生思考,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
学生分别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燕子、啄木鸟、青蛙)
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指导学生朗读,加深感悟。
19 棉花姑娘 表格式教案

19 棉花姑娘(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棉、娘”等13 个生字,会写“病、医”等7个生字,学会“”这个偏旁。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相关图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案设计幻灯片示例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1.出示棉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对棉花的认识。
2.教师介绍棉花,出示课文题目。
3.指导学生识记“姑娘”两个字。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初读课文初读课文1.看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画生字。
把课后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3.指名读课文,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会认字1.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棉娘治燕别干然奇颗瓢碧吐啦2.识记生字。
指名读,相机正音:“治、然”是翘舌音,“棉、燕、干、然”是前鼻音。
另外,“干”是多音字,在文中读“”,组词为“树干”,还有一个读音是“”,组词为“干净”。
3.反复朗读,巩固读词。
会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病医别干奇七星2.认读字词,读准字音,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病”字。
注意“病”的占格位置。
学习字词(25分钟)病字旁横宜短,撇要长,点、提紧挨撇。
第八笔横折钩较舒展,折略往左倾斜。
(2)指导书写“医”字。
“矢”的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笔顺是先横后“矢”再竖折。
第一笔横略短,最后一笔竖折的横画较长。
(3)指导书写“别”字。
左宽右窄,“口”靠近竖中线,最后一笔竖钩起笔高于“口”,收笔低于左边。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6分钟)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1.复习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
2.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堂板书教学反思写生字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观察生字卡片,看清字形,然后我范写,最后让学生自己练习。
学习形式不断变化,学生乐于接受。
这节课,我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就让他们充分自读自悟,自学生字,整体感知课文,效果很好。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9棉花姑娘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9棉花姑娘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9棉花姑娘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要求: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有感情得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3、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益的鸟类和益虫。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头饰。
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新课(出示棉花图)同学们,这是什么?(师板书课题)对,它就是我们课文中的主人翁!棉花本来是一种植物,把它当作了人来写。
二、初读课文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①学生自读课文。
a.该通全文。
b.边读边想,棉花姑娘清哪些动物给它治病?最后是谁治好了它的病?三、引导理解1、学习第1自然段。
a.(出示文中第一幅图)观察棉花姑娘身上有什么?(小黑点)b.棉花姑娘身k的小黑点是什么呢?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
c.想一想棉花姑娘的心情怎样?哪句话写出了她的心情’!d.指导朗读,读出棉花姑娘难受、急切希望治好病的心情。
2、学习第2自然段。
Ia.(出示文中第二幅图)棉花姑娘正在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时,谁来了?b.他们之间说了什么呢?用“-”画出棉花姑娘说的话,用“一”画出燕子说的话。
c.指导朗读。
分角色朗读:男女同学读、分大组读、同桌读。
3、学习第3-5向然段。
a.第3~5自然段,分别是啄木鸟、青蛙、L4瓢虫飞来了,他们和棉花姑娘之间又说了些什么话呢?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如分角色朗读等。
b.小织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4、学习第6自然段。
a.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又如何呢,请自读第6自然段,用“—一”画出体现她心情的句子。
b.这段中有你喜欢的词语吗?画出来,读一读。
(如碧绿碧绿、雪白雪白)c.拓展练习: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继续学习1、自读课文。
2、分角色表演。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教案:19棉花姑娘第一课时

8.学生汇报。
四、
学习第五、六段。
1.一次次请求都失望了,最后到底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齐读第五自然段。(七星瓢虫)
课题
19 棉花姑娘
课型
精讲课
课时
第 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棉、娘” 等13个生字。会写“病、星”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
重点
难点
1.认识生字。
2.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
环节
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
亮点、建议、感想
一、
课前准备
进入状态
5分钟
一、谈话揭题
五、
归纳总结
填空
棉花姑娘()了,请了()、()、()来给她看病,最后是()治好了她的病。
六
生字书写
1.让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范写难字。
3.生描红,书写。
4.展示评议。
教后反思:
3.自读课文第一段找出答案。
4.在老师的引导下汇报。棉花姑娘生病了心情怎样哪?哪句话写出了她的心情?
5.同学们,身上长满蚜虫的棉花姑娘看到小燕子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谁来当一回棉花姑娘,读一读她跟燕子说的话。(指导学生读出急切、充满希望的语气)
6.小燕子没有答应她?为什么?请找出原因并在下面用横线画出。(小燕子—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
2.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生词,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它们。
3.出示生字:棉、娘、治、燕、别、干、然、奇、颗、瓢、碧、吐、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和具有一些初步的阅读能力,能借助拼音阅读课文,并能用所学的生字说话、编谜语,能主动交流一些简单的问题。
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喜欢提问,对学习很感兴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课文以童话的形式出现,根据这一特点,利用大量的图片辅助教学,体现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创造性。显得新颖、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
2、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益虫和益鸟呢?你知道吗?不知道可以怎么办?
知道有益的动物要保护。
“以问题开始,又以问题结束”,通过质疑,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在搜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
2、积极交流自己识字的方法。
3、同学间评价谁的识字方法好。
4、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提高边读书边识字的能力。
展示自己的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根据学生了解情况或提出的问题,便于教师抓重点指导。
三、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1、体会感情,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件,请学生仔细看动画,并说说知道了什么?
2、“以人为本”,根据课文的结构特征,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第2—4自然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3、“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各学习小组汇报学习收获。用“因为……所以……”说说小动物为什么不能帮棉花姑娘治病。
学生思考,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
学生分别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燕子、啄木鸟、青蛙)
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指导学生朗读,加深感悟。
小组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以把老是讲授的时间节省下来,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充分地感悟。
课题
19.棉花姑娘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一年级
提供者
课时
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在教学中着重指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让学生了解各种有益的鸟类和益虫的不同作用,重体验,轻说教,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常识的兴趣。
二、读课文,初探究
读课文,自主识字:
1、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记一记。
2、出示生字、新词、句子学生认读。组织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组织朗读课文,交流初读课文后对课文的了解。
4、出示填空:
棉花姑娘(),()、()和()来了,但是(),最后()。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管理软件
相关资源网站多媒体课件制做文中动物头饰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猜谜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棉花图片,认识棉花。
2、板书课题,认识“姑、娘”,指导学生读好轻声。
根据自己对棉花的了解,主动向同学介绍“棉花姑娘”是本文的主人公,轻声“姑、娘”是本课朗读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开头解决难点,对本文的朗读起了铺垫作用。
(2)引导学生找到哪句话最能体现棉花姑娘当时的心情并划出。
(3)教师范读。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2、3、4自然段。
过渡:在七星瓢虫来之前,棉花姑娘病重难忍,她请谁为自己治病?结果怎样?他们到底是不想帮还是不能帮?
(1)出示自觉提示:
A分角色朗读对话。
B反复读读、想想,感受棉花姑娘说话的语气?
C小动物帮棉花姑娘治病了吗?为什么?
(2)引导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相机指导读出请求的证据。
3、拓展作业:出示填空
飞来了,棉花姑娘说:“!”说:“
。”
4、师生合作表演童话故事。
师扮演棉花姑娘。
看动画,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可恶的”,体会姑娘病情的严重。
划出体现棉花姑娘心情的句子,反复读读。
听教师范读,领悟感情,再自由读,指名读。
根据自觉提示,四人小组学习2——4自然段。
确立探究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很好地突破其它动物不能帮棉花姑娘是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一难点。
通过拓展作业,让学生联系已有生活经验仿写课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全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活跃。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的确,动物是各有各的本领,在我们的生活中对我们有益的动物我们要……(师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