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绿化项目迎检专项管理暂行办法
绿化工程安全监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的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
第三条绿化工程安全监管管理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绿化工程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绿化工程安全监管工作的全面领导。
第五条绿化工程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以下工作:(一)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二)制定绿化工程安全监管工作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对绿化工程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四)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五)对绿化工程安全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和改进。
第三章安全管理措施第六条绿化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施工。
第七条绿化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八条绿化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
第九条绿化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条绿化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一条绿化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器材,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第十二条绿化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第四章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第十三条绿化工程安全监管部门应定期对绿化工程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
第十四条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绿化工程安全监管部门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十五条对因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监督检查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绿化工程现场环境保护制度

绿化工程现场环境保护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保护绿化工程现场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绿化工程施工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
第三条所有从事绿化工程的单位和个人都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环境,遵循低碳、环保、可持续的原则。
第二章环境管理第四条绿化工程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环境管理方案,包括环境保护设施、污水处理设备等,并按照方案执行。
第五条绿化工程现场应设立专门的环保监测岗位,监测大气、水质等环境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做好废弃物处理工作,对产生的渣土、垃圾等按照规定分类、清运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合理使用水资源,禁止私自取用地下水、河流水等,减少对环境资源的损害。
第三章生态保护第八条绿化工程施工单位应保护现场周边的植被,避免过度破坏周围环境。
第九条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保护现场内的树木、花草植被,不得恣意砍伐。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选用环保材料,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品,保护生态环境。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设置警示标识、防护设施等,确保工程施工过程安全。
第十二条施工现场应定期组织环境保护、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第十三条重大灾害事故应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救援准备,保障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安全。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四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绿化工程施工的监督管理,发现环境问题及时处理,对违法单位依法查处。
第十五条社会公众应加强对绿化工程施工的监督力度,如发现环境问题可向相关部门举报。
第六章处罚措施第十六条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和个人,监管部门应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处罚,包括罚款、停工整改等。
第七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由环保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是绿化工程现场环境保护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各相关单位和个人能够严格遵守,共同保护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绿化养护验收实施方案

绿化养护验收实施方案一、前言。
绿化养护验收是指在完成绿化工程后,对绿化植物进行养护和管理,以确保植物的生长良好,达到美化环境、改善生态、提升城市形象的目的。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绿化养护验收实施方案,以指导和规范绿化养护工作的开展。
二、验收标准。
1. 植物成活率,对绿化工程中的植物进行逐株检查,记录成活和死亡的数量,并计算成活率。
2. 植物生长情况,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包括株高、叶片颜色、叶片形态等,评估植物的生长情况。
3. 绿化工程周围环境,检查绿化工程周围的环境卫生情况,包括垃圾清理、地面平整等。
4. 养护措施落实情况,了解养护措施的具体实施情况,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
三、验收流程。
1. 验收前准备,确定验收时间和地点,通知相关责任人员参与验收工作,准备验收所需的工具和资料。
2. 验收过程,按照验收标准,对绿化工程进行逐项检查,记录植物成活情况和生长状态,对环境卫生和养护措施进行评估。
3. 验收结果汇总,根据验收情况,对绿化工程进行总体评价,形成验收报告。
4. 验收意见反馈,将验收报告提交相关责任人员,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制定改进措施。
四、验收责任。
1. 绿化工程施工单位,负责绿化工程的实施和养护工作,配合验收工作的开展。
2. 绿化工程监理单位,负责对绿化工程的监督和检查,参与验收工作,并对验收结果进行确认。
3. 绿化工程业主或管理单位,负责组织验收工作,对验收结果负最终责任。
五、验收结果处理。
1. 合格验收,对于符合验收标准的绿化工程,可予以验收合格,并及时进行相关奖励和表彰。
2. 不合格验收,对于存在问题的绿化工程,应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制定整改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3. 复验,对整改后的绿化工程进行复验,确认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达到验收标准后方可重新进行验收。
六、总结。
绿化养护验收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规范和提升绿化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严格的验收流程,能够有效监督和管理绿化工程的养护工作,确保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为城市环境的改善和美化做出贡献。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检验制度一、目的与范围本工程质量检验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评估和验收流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适用于各类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检验,包括但不限于公园、广场、小区、企事业单位园区等。
二、质量检验要求1. 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必须按照相关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确保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相符。
2. 材料质量合格:所有使用的园林绿化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并具备相应的合格证书及检测报告。
3. 施工工艺规范:施工必须按照相关工艺规范进行,包括土壤处理、绿化植物的栽植和养护等环节,确保各项工程操作符合要求。
4. 进度与安全管理:施工进度必须符合合同约定的时间要求,同时要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三、质量检验流程1. 初验:工程施工结束后,由施工方提出质量检验申请,并准备相关资料进行初验。
初验内容包括施工图纸、验收记录、材料合格证明等。
2. 质量检查:由检验人员进行工程现场的质量检查,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查看施工图纸的执行情况、核对施工材料的出处、检查绿化植物的成活率等。
3. 检测分析:对工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检测和分析,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
如土壤质量检测、植物病虫害检测等。
4. 缺陷整改:如发现工程质量存在问题或不符合要求,则要求施工方进行相应的整改,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5. 终验:经过整改后,由质量检验人员进行终验,对整改情况进行核查。
如质量满足要求,则进行工程终验。
四、质量检验记录1. 质量检验记录应详细完整,包括初验、检测分析、缺陷整改及终验等各个环节的记录。
2. 检验记录应包括具体的检查内容、检验结果以及整改措施等,确保检验结果可追溯、可核查。
3. 质量检验记录应由检验人员签字确认,并附上日期和时间,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 工程质量评定应按照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确保评定结果客观、公正。
园林绿化检查监督制度范本

园林绿化检查监督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园林绿化检查监督制度适用于我国范围内所有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监督活动。
第三条园林绿化检查监督工作应当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第四条各级园林绿化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园林绿化检查监督工作。
二、监督机构与职责第五条设立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专门的监督人员;(二)有固定的工作场所;(三)有必要的检测设备;(四)有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
第六条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主要职责:(一)宣传和贯彻执行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二)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监督;(三)对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四)对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五)定期向上级园林绿化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情况。
三、监督内容与方法第七条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内容包括:(一)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申报、审批手续是否齐全;(二)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三)园林绿化工程所用材料、产品是否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四)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五)园林绿化工程的安全、环保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六)园林绿化工程的验收、移交手续是否完备。
第八条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方法:(一)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二)对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三)对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四)及时发现和纠正园林绿化工程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四、监督程序与处理第九条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程序:(一)受理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申请;(二)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检查和抽查;(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整改落实;(四)组织园林绿化工程验收,对验收结果进行评价;(五)建立健全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档案,定期向社会公布监督情况。
园林绿化工程过程检查制度

园林绿化工程过程检查制度一、检查制度的建立背景园林绿化工程是综合性的工程建设项目,涉及土地开发、植物种植、景观设计等多个环节,过程繁杂,易发生各种问题。
通过建立园林绿化工程过程检查制度,可以及时监督工程进展,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二、检查的内容和方法1.检查内容(1)工程进度:检查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阶段的进展情况,督促工程按计划进行。
(2)质量检查:检查工程各项质量标准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安全检查:检查工程现场的安全措施及操作规范,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4)环保检查:检查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情况,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5)费用核对:检查工程的预算和实际费用,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合规。
2.检查方法(1)定期检查:按照工程进度,制定检查计划,定期进行现场检查。
(2)随机抽查:不定期对工程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违规行为。
(3)重点检查:针对工程的重要环节和关键节点,加强检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
(4)全面检查:对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检查,确保全面了解工程情况。
三、检查责任和考核1.检查责任(1)有关部门:承担园林绿化工程的技术指导、监督检查等职能。
(2)施工单位:负责工程的具体实施和执行,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
(3)监理单位:对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2.考核机制(1)绩效考核:按照检查结果和工程进展情况进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单位进行奖励,对表现差的单位进行处罚。
(2)责任追究:对工程质量问题严重、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单位进行责任追究,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四、检查制度的完善和推广1.建立健全性:不断完善园林绿化工程过程检查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明确责任。
2.推广应用:将该制度在园林绿化工程中进行推广应用,提高城市绿化工程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总之,建立和完善园林绿化工程过程检查制度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合理的检查方法和制度规定,可以有效监督和管理工程进展,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项目部迎接检查管理制度

项目部迎接检查管理制度一、一般规定1.本工程为重点建设项目,为更好的应对各层级项目部常态化检查,使迎检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更好的展示项目部工作状态及现场风貌,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公司、股份公司、指挥部、业主、监理、质安监站等各类常规检查及专项检查。
二、迎检等级本工程迎检响应分为三级:1.市区政府及以上级别领导检查为一级;2.区级以下领导、建设单位高层领导、项目公司上级领导、质安监站领导检查为二级;3.各参建单位公司领导检查为三级。
三、迎检流程接到检查通知后立即启动相对应迎检等级响应。
迎检小组应明确迎检各阶段的责任分工,各阶衔接配合,检查行程内容及涉及人员等。
1.迎检前准备(1)与检查人员沟通确定好检查时间、方式方法、内容、程序、注意事项等;(2)准备好检查人员的行程、安排或订票,住宿情况、接站、送站等,迎检期间的车辆安排、食宿安排、参观路线排等,迎检期间可能涉及配合的部门人员等;(3)准备好迎检的工作汇报的内容安排和参会人员,汇报PPT,同步做好会议室安排,包括会议室的电子屏幕、矿泉水、茶水、水果等均由总承包单位落实实施;(4)迎检组长应指定拍照、摄像和记录人员,迎检期间如需要有新闻报导的,及时跟踪情况并报导;2.迎检小组组长全程陪同,并按照迎检方案的计划进行接待检查人员,如遇检查人员检查计划临时调整,迎检小组组长应立即通知各配合部门和人员,并调整迎检方案或计划。
迎检过程全程对检查问题和迎检亮点进行专门的记录。
3.有突击检查时,保安或其他人员遇到突击检查人员时,第一时间要核实检查人员的工作单位或检查带队人员姓名,并立即通知所在项目部或工区的在现场的最高领导。
4.有突击检查时,如按照三级迎检响应的迎检组长不在现场,需立即通知迎检组长赶到现场,不能赶到现场的,必须指定在现场的替代人员,并交代检查的任务和接待内容。
四、责任与分工1.项目迎检采取组长负责制,检组长全面负责策划迎检的各项工作事宜,综合办公室助与后勤保障。
市国家园林城市复查迎检工作实施方案

市国家园林城市复查迎检工作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桌面上,一杯热咖啡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我坐在电脑前,手指轻轻敲击着键盘,思路如潮水般涌来。
一、复查迎检背景及目标作为开头国家园林城市复查,是对我们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对我们城市管理水平的考核。
我们的目标是确保复查迎检工作顺利进行,成功通过国家园林城市的复查验收。
二、工作原则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复查迎检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推进。
2.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3.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抓住关键环节,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国家园林城市复查迎检工作,提高市民的参与度和知晓率。
三、具体工作内容及措施1.组织筹备(1)成立复查迎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
(2)制定详细的复查迎检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任务分工。
(3)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2.环境整治(1)对城市主次干道、公园、广场等公共区域进行绿化提升,确保绿化覆盖率达标。
(2)对城市容貌进行整治,清理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现象。
(3)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完好。
3.完善资料(1)整理完善各类档案资料,确保资料齐全、规范。
(2)编写复查迎检汇报材料,全面展示我市园林城市建设成果。
4.宣传发动(1)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国家园林城市复查迎检工作。
(2)组织动员市民参与复查迎检工作,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5.督导检查(1)成立督导组,对复查迎检工作进行全程跟踪督导。
(2)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进行考核,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四、时间安排1.即日起至2023年5月31日,为筹备阶段,完成复查迎检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工作计划制定、业务培训等工作。
2.2023年6月1日至8月31日,为环境整治阶段,完成绿化提升、城市容貌整治、基础设施维护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绿化项目
样板段及重点部位(迎检)专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1、生态绿化项目作为郑东新区重点工程及公司重点打造的标杆项目,从项目设计到施工招标,一贯坚持高标准和严格要求。
项目自开工以来,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强烈重视。
为了规范现场施工,提升各施工单位在社会中的形象,提升绿化项目整体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投资的新区绿化有关项目。
第二章样板段及重点区域的划分和确认
绿化项目迎检重点部位一览(根据现场需要及时更新)
第三章管理办法
迎检责任人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监理单位总监。
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在接到检查通知后,应在要求的时间内,做好迎检部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
1、人员到场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监理单位总监等主要人员应到场安排工作。
2、现场要求
○1保持现场整洁(材料堆放、垃圾清理、降尘等)
○2如满足施工条件,迎检点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完成,若局部达不到施工条件,应采取合理措施,保证迎检点整体美观;
○3按规定制作展板,并摆放至指定位置;
○4现场施工人员统一着装,施工操作及人员配备需符合安全文明施工规范要求;
○5清理现场死亡苗木并及时补栽,如不满足补栽条件,需采取合理措施,保证现场美观;
○6其他需要配合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