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综合利用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2册8.1.第2课时 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2册8.1.第2课时 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2.化学中“两裂”的比较
名称
定义
目的
裂化
在一定条件下,把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相 提高轻质油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
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烃
的产量
裂解
在高温下,使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成各种短链的气态烃 和少量液态烃
获得短链不饱和烃
3.化学“六气”的主要成分
高炉 煤气
水煤气

要 成
CO、CO2
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有什么区别? 提示: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的成分不同,性质有明显的区别,直馏汽油的成分为饱 和烃,裂化汽油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混合物,故裂化汽油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可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典例示范】 【典例】如图是实验室干馏煤的装置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仪器名称:b________;d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 ____, d中的液体有____ __和__ ____。煤焦油可以通 过________的方法使其中的重要成分分离出来。 (3)e处点燃的气体是________,火焰的颜色是________色。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煤发生了化学变化 B.d中液体的pH>7 C.d中液体只有一层 D.e处的气体可以还原氧化铜,可以使溴水褪色
3.气体产品作为现代工业重要的基础原料,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例如冶金、钢铁、
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玻璃、陶瓷、建材等行业。以下气体不是从煤炭或
石油工业获得的是
()
A.水煤气
B.裂解气
C.焦炉气
D.氧气
【解析】选D。水煤气是煤气化得到的,焦炉气是煤干馏得到的,裂解气是石油裂
解得到的。
4.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有关煤和石油加工的说法正确 的是 ( ) A.煤的干馏产物主要是各类有机物 B.石油的裂解、分馏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C.煤焦油经过分馏可得到苯、甲苯等,说明煤中含有苯和甲苯 D.石油的裂化,说明长链烃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分解为短链烃

煤炭资源的的综合利用

煤炭资源的的综合利用

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煤的形成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堆积在湖泊、海湾、浅海等地方,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转化而成的一种具有可燃性能的沉积岩。

煤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碳、氢、氧、氮、硫等元素。

在煤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有节奏的地壳运动和反复堆积,往往在同一地区形成很多煤层间隔堆积,每层煤都被岩石间隔开来。

由植物变为煤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菌解阶段,即泥炭化阶段。

当植物堆积在水下被泥砂覆盖起来的时候,便逐渐与氧气隔绝,由嫌气细菌参与作用,促使有机质分解而生成泥炭。

通过这种作用,植物遗体中氢、氧成分逐渐减少,而碳的成分逐渐增加。

泥炭质地疏松、褐色、无光泽、比重小,可看出有机质的残体,用火柴烧可以引燃,烟浓灰多。

(2)煤化作用阶段,即褐煤阶段。

当泥炭被沉积物覆盖形成顶板后,便成了完全封闭的环境,细菌作用逐渐停止,泥炭开始压缩、脱水而胶结,碳的含量进一步增加,过渡成为褐煤,这称为煤化作用。

褐煤颜色为褐色或近于黑色,光泽暗淡,基本上不见有机物残体,质地较泥炭致密,用火柴可以引燃,有烟。

(3)变质阶段,即烟煤及无烟煤阶段。

褐煤是在低温和低压下形成的。

如果褐煤埋藏在地下较深位置时,就会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使褐煤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主要是水分和挥发成分减少,含碳量相对增加;在物理性质上也发生改变,主要是密度、比重、光泽和硬度增加,而成为烟煤。

这种作用是煤的变质作用。

烟煤颜色为黑色,有光泽,致密状,用蜡烛可以引燃,火焰明亮,有烟。

烟煤进一步变质,成为无烟煤。

无烟煤颜色为黑色,质地坚硬,有光泽,用蜡烛不能引燃,燃烧无烟。

我国煤炭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前景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

与石油和天然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占世界储量的11.60%。

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成为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

一、煤炭资源利用现状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匀。

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方案(五)

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方案(五)

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方案一、实施背景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但其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伴生资源,如煤矸石、煤层气、煤矿水等。

传统的煤炭开采和利用模式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需要进行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

二、工作原理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将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伴生资源进行有效加工和利用,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煤矸石加工利用:通过煤矸石的洗选、粉碎等工艺,提取煤矸石中的煤炭和其他有价值的物质,如煤矸石中的煤炭可以用于发电和煤化工,其他有价值的物质可以用于建材、化工等领域。

2.煤层气利用:通过煤层气的开采和利用,将其中的甲烷等可燃气体用于发电、供暖和工业用途,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煤矿水综合利用:通过煤矿水的处理和利用,将其中的水资源进行回收和利用,如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等。

三、实施计划步骤1.调研和评估:对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伴生资源进行调研和评估,确定其潜在的加工和利用价值。

2.技术开发和优化:开发和优化煤矸石、煤层气和煤矿水的加工和利用技术,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3.示范工程建设:选择一些具备条件的煤矿进行示范工程建设,验证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4.推广应用:将示范工程的经验和成果推广应用到更多的煤矿,实现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的普及。

四、适用范围该方案适用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特别是煤矿开采和利用较为集中的地区。

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具备煤炭资源的地方。

五、创新要点1.技术创新:开发和优化煤矸石、煤层气和煤矿水的加工和利用技术,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2.工艺创新:通过改进传统的煤炭开采和利用工艺,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管理创新: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政策支持,推动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的实施。

六、预期效果1.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通过加工和利用煤炭共伴生资源,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新教材】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新教材】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新教材】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学习目标】1、认识三大化石原料及其组成2、掌握石油的分馏、裂化和裂解的含义及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的含义 【主干知识梳理】 一、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组成(1)物质组成: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2)元素组成: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少量氢、氧、氮、硫等元素 2、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干馏①概念: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中的有机物分解的过程,工业上也叫煤的焦化②发生的变化:煤干馏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煤的干馏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 ③煤干馏的产品及用途——煤焦油、焦炭、粗氨水、粗苯、焦炉气氢气、甲烷、乙烯、一氧化碳 氨、铵盐 ①煤的干馏必须隔绝空气,目的是防止煤在空气中燃烧②煤的干馏能够减少燃烧污染,提高燃煤的热效率,且能从煤中提取有价值的化工原料 ③煤的干馏过程中发生的主要是化学变化,而蒸馏的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④化学“三馏”的比较(2)①概念: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②主要反应:C(s)+H 2O(g)=====高温CO(g)+H 2(g)③发生的变化:化学变化 (3)煤的液化①概念:把煤转化成液体燃料的过程 ②发生的变化:化学变化 ③分类: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a.直接液化:把煤炭制成煤浆,然后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使煤与氢气作用生成液态碳氢化合物 即:煤+H 2―→液体燃料b.间接液化:把煤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作用气化,产生合成气CO 、H 2等,然后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等即:煤−−→−气化CO +H 2−−→−催化剂甲醇 【对点训练1】1、下图是实验室模拟煤的干馏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示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 .实验后水溶液的pH>7,溶液Y 是黑色黏稠的煤焦油,上层X 是粗苯等C .气体Z 易燃,可以还原氧化铜D .液体Y 是一种纯净物 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①石油的分馏 ②煤的干馏 ③石油的裂化 ④铝热反应 ⑤由乙烯制备聚乙烯 ⑥将氧气转化为臭氧 ⑦乙烯催熟果实 ⑧将苯加入溴水中 ⑨海水蒸馏制取淡水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⑦ C .①⑧⑨ D .①②⑥⑨ 二、石油的综合利用 1、石油的形成及成分(1)形成:古代动植物遗体经过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2)元素组成:碳、氢、硫、氧、氮等(3)物质组成:石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是多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一般石油不含烯烃,从所含成分的状态看,大部分是液态烃,在液态烃里溶有气态烃和固体烃(4)物理性质:黑褐色的粘稠状物质,有特殊气味,比水轻,不溶于水,没有固定沸点 2、石油的炼制石油炼制的意义从油田里开采出来的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的石油叫做原油,还含有杂质成分:水,氯化钙,氯化镁等盐类。

煤的综合利用ppt课件ppt

煤的综合利用ppt课件ppt
煤气化技术
将煤转化为气体燃料,如氢气、一氧化碳等,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煤液化技术
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如柴油、汽油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降低碳排放。
发展清洁煤技术
烟气脱硫技术
采用石灰石-石膏法等工艺,对煤燃烧产生的烟气进行脱 硫处理,减少硫氧化物的排放。
烟气脱硝技术
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煤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还原为氮 气,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煤的其他利用方式
制水泥
将煤与黏土等原料混合后烧制水泥。这种方式的利用效率较低,但可以消耗 大量的废弃物。
制砖
将煤与黏土等原料混合后制成砖块。这种方式的利用效率较低,但可以消耗 大量的废弃物。
04
煤的综合利用前景
提高能效与环保
煤的清洁燃烧
通过改进燃烧方式,提高煤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实 现煤的清洁利用。
气化目的
气化的目的是将煤转化为清洁的能源形式,为后 续的能源利用提供高效、环保的原料。
气化方法
气化方法包括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气流床 气化等。
煤的燃烧
01
02
03
燃烧定义
煤的燃烧是指将煤与氧气 反应,产生热量和二氧化 碳的过程。
燃烧目的
燃烧的目的是利用煤的热 量进行发电或工业加热等 ,满足能源需求。
将煤转化为油品,作为清洁燃料和化工原料,用于生产柴油、汽油 等燃料和化工产品。
05
结论
总结与展望
煤是我国最主要的化石能源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地 位。
煤的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对于我国能源安全和 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煤的综合利用技术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 手段。
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强煤的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 发,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煤的综合利用(共47张PPT)

煤的综合利用(共47张PPT)
提高能效
优化煤利用技术,提高能效,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源循环利用
将煤利用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市场与政策影响
市场需求变化
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煤的需求量 可能会发生变化。
政策支持与限制
政府政策对煤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影响,包括产业政 策、环保政策等。
电石
将煤与石灰石、焦炭混合,在高温下 反应生成电石,用于生产聚氯乙烯等 化学品。
煤的提取物与副产品
06
利用
煤中提取物及其应用
煤焦油
用于生产炭黑、燃料油、沥青等,还可提取苯、甲苯、二甲苯等有 机化合物,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领域。
煤气
从煤焦化过程中得到,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可用于合成氨、甲醇 等化工产品,还可作为燃料直接用于工业和民用。
02
应用领域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家庭取暖等。
03
优势与局限性
煤制油可缓解石油供应压力,但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生物质
制油具有可持续性,但受限于原料供应;页岩油开采成本较高,且可能
对环境造成破坏。
煤液化与燃料油生产的环境影响
01
02
03
04
大气污染
煤液化过程中会产生硫化物、 氮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对
煤中的硫铁矿
可用于生产硫酸、磷肥等,还可提取硫磺及各种有色金属。
煤的副产品及其应用
煤矸石
可用于生产建筑材料、铺路、填充矿井等。
粉煤灰
可用于生产水泥、混凝土、陶粒等建筑材料,还可提取氧化铝等有 价元素。
矿井水
经过处理后可用于工业冷却、农田灌溉等。
煤的综合利用前景与
07

高一化学煤的综合利用

高一化学煤的综合利用
点燃
②与 HNO3 反应(硝化反应) 在浓 H2SO4 作用下, 苯在 50 ℃~60 ℃时与浓硝酸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 浓硫酸的作用是 催化剂、吸水剂 。反应在 水浴 条 件下进行。 (3)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 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
思维拓展 5.苯的分子结构实际上不是单键和双键的简单交替结 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有哪些? 答案 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 之间的独特的键。事实有: (1)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键长相等)。 (2)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解析
烧瓶 a 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C6H6+Br2——→
FeBr3
C6H5Br+ HBr,该反应放热,容易使溴挥发产生大 量的红棕色气体,如果没有导管 b 的冷凝回流作用, 挥发出来的溴蒸气溶解在水中生成 HBr,也能和锥 形瓶 d 中的 AgNO3 反应,则无法检验产物中是否有 HBr。
答案
(1)苯 液溴 铁屑 (4) 白雾
高温
思维拓展
1.煤的综合利用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 ①减少了煤燃烧产生的SO2、氮的氧化物、碳 的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 ②提高了煤燃烧的热效率。煤的气化、液化就是使煤
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煤的燃烧效率也得以提
高。 ③提取了煤中的化学原料。在加工煤炭以及使用煤作
燃料的过程中,对产生的煤灰、煤渣、废气、废液等
(3)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4) 为同一种物质。
6.在苯与硝酸反应的实验中,是先加浓硫酸,还是先 加浓硝酸?为什么? 答案 先加浓HNO3,再加浓硫酸。因浓硫酸稀释放 热,若先加浓硫酸,会出现安全问题。
随堂训练

煤的综合利用--苯

煤的综合利用--苯
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
总结
煤的综合利用
干馏
原理
使煤隔绝空气 加强热,使其 分解的过程
气化
液化
把煤中的有机 把煤转化为液 物转化为可燃 体燃料的过程 性气体的过程
原料 产品



焦炭、煤焦油、氢气、一氧化 液体燃料(甲
焦炉气

醇、汽油等)
有人说我笨,其实并不笨, 脱去竹笠换草帽,化工生产逞英雄。
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2.3% ,苯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78。
科学研究表明: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 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独特)的键。 人们称苯这种特殊结构为苯环结构
芳香烃: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碳氢化 合物
【问题解决】
下列两个结构简式所表示的有机化合物是不是同一种 物质?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CH3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CH3- CH3 -
与溴反应
纯溴 液态
溴苯
注:溴苯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无色油状液体
注:苯与溴水混合,只发生(萃取)分层:上层
是溴的苯溶液,呈橙(红)色,下层是很稀的溴 的水溶液,几乎呈无色,苯不能使溴水,溴的 CCl4溶液褪色。 磺化反应 (—SO3H磺酸基)
苯磺酸 (苯磺酸易溶于水的无色晶体)
(3)加成反应
基团:有机物失去原
子或原子团后剩余的
(2)取代反应
部分
硝化反应
定义:苯分子里的氢原子被—NO2所取代的反应
硝基苯
注:1、配制硝酸和硫酸时,一定先取浓硝酸再
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浓硝酸中不断搅拌 2、硝基苯是无色有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转化
2.化学“五气”
(1)煤的气化、液化、干馏和石油的裂化、裂解属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属物理变化。

(2)化学“五气”:
二、苯
1.分子结构(1)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2)化学键特点:
苯分子中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共价键。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硝化反应)
注意:1.苯的结构特点
(1)特殊化学键:
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也不存在碳碳双键,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共价键。

所以一般不发生加成反应,不能使溴水加成退色(可以萃取退色,物理变化),但是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如:
综合可知:苯易取代,难加成,
(2)平面形结构:
①苯分子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C和6个H共平面。

②拓展:直接连在苯环上的原子共平面,如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2.苯性质的特殊性
3.苯与甲烷、乙烯、乙炔某些性质的比较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苯环的6个碳碳键都相同
B.苯分子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C.苯分子中C===C和C—C交替出现
D.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液体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是煤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
B.煤的气化、液化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C.煤是混合物,其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D.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H2和CO,由水煤气可以合成汽油3.下列关于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中含有碳,可看作是无机化合物
B.煤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称为煤的干馏
C.煤中含有苯,可看作是有机化合物
D.焦炭是煤的干馏的一种重要产品
4.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邻二溴苯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
D.苯可以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
1.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酒精和碘B.苯和水C.苯和四氯化碳D.汽油和石油
2.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金刚石转变成石墨B.煤的干馏C.石油裂化D.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
3.下列有关煤的干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煤在空气中加强热而分解的过程叫煤的干馏
B.煤干馏和石油分馏本质差别是:干馏是化学变化而分馏是物理变化
C.工业上可由煤干馏得到苯、二甲苯等化工原料,
D.煤干馏的产物有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
4下列各种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混合液分成两层,下层几乎呈无色的是()
A.氯水B.苯C.CCl4D.KI溶液
5.下列物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相同且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甲烷B.乙烯C.苯D.丙烯
6.苯环的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下列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实验测得邻—二溴苯仅有一种结构;③苯不因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
④苯分子中6个C—H完全相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
7.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苯B.乙炔C.乙烷D.乙烯
8.苯的结构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苯主要是以煤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
D.苯和甲烷都不可以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
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2==CH2+Br2→CH2Br—CH2Br
B.CH3CH2OH+3O22CO2+3H2O
C.+Br2→+HBr
D.CH4+Cl2CH3Cl+HCl
10(双选).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苯、己烯、四氯化碳和碘化钾溶液区分开,该试剂可以是()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溴化钠溶液
C.溴水D.硝酸银溶液
二、填空题
11.乙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乙炔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以下化合物。

完成下列各题:
(1)正四面体烷的分子式为,其二氯
取代产物有种
(2)关于乙烯基乙炔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1摩尔乙烯基乙炔能与3摩尔Br2发生加成反应
C.苯和环辛四烯属于同系物
(3)写出由苯制溴苯和硝基苯的化学方程式
①制溴苯
②制硝基苯
学业练习B
1.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A.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B.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没有单键
C.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所应具有的加成反应的性质,故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苯从溴水中萃取溴
B.重油裂化得到轻质燃料油
C.从煤焦油中提取苯、甲苯、二甲苯
D.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产物
3.下列四种有机物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B.CH4
C.C2H6D.C2H5Cl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煤是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B.煤燃烧时,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碳的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
C.煤是以单质碳为主的复杂的混合物[来源:学,科,网Z,X,X,K]
D.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5.苯与乙烯、乙炔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容易发生取代反应
B.都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C.都能燃烧,且燃烧现象完全相同
D.乙炔和乙烯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苯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6.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的分子式为C6H6,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
B.从苯的结构简式看,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属于烯烃
C.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
D.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完全相同
7.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的交替结构,下列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苯不能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③苯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能与H2加成生成环已烷④苯分子中碳碳键长
完全相等⑤邻二氯苯( )只有一种
A.①②B.①⑤
C.③④⑤D.①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
8.通过实验事实的验证与讨论,认识苯的结构式。

提出问题:苯分子结构是碳碳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吗?
(1)提出假设:从苯的分子式看,C6H6具有不饱和性;从看,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一定能使________________褪色。

(2)实验验证:①苯不能使________________褪色。

②经科学测定,苯分子里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________;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________上。

(3)结论:苯结构简式中的双键跟烯烃的双键________,苯的性质没有表现出不饱和性,结构稳定,说明苯分子________一般的碳碳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

9.(10分)按分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可以推断苯乙烯()有如下性质:
①加成②取代③氧化
(1)苯基部分可发生________反应和________反应。

(2)—CH===CH2部分可发生________反应和________反应。

10.(10分)甲、乙、丙、丁分别是乙烷、乙烯、乙炔、苯中的一种。

①甲、乙能使溴水褪色,乙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反应生成甲,甲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反应生成丙。

②丙既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③丁既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一定条件下,1 mol 丁可以和3 mol H2完全加成。

请根据以上叙述完成下列填空:
(1)甲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乙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
(2)丁与溴在催化剂(FeBr3)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11.(10分)某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0.5 mol A完全燃烧时,得到1.5 mol H2O和67.2 L CO2(标准状况)。

(1)通过计算确定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在催化剂FeCl3的作用下,A与Cl2反应生成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