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合集下载

压力蒸汽灭菌器验证报告

压力蒸汽灭菌器验证报告

压力蒸汽灭菌器再验证报告1.验证目的通过验证活动,证明我司压力蒸汽灭菌器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满足试验需求。

2.验证时间本验证从 2019 年 06 月06日开始,至 2019年 06月26日结束。

3.验证参与人员4.验证内容4.1运行确认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运行进行确认,包括设备运行情况检查、温度分布均匀性等。

证明我司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运行稳定,功能正常。

检测结果见附表3《设备运行检查表》、附表4《灭菌器空载热分布试验记录》。

4.2性能确认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的热穿透能力和灭菌效果进行确认,确保压力蒸汽灭菌器能够保证灭菌产品的无菌性。

检测结果见附表6《灭菌器负载热穿透试验记录》、附表7《生物指示剂试验记录表》。

5.结论通过验证活动,最终确定,我司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能够持续稳定的运行。

灭菌温度121℃,到达设定灭菌温度后,灭菌器内温度平衡时间3min,然后开始计算灭菌时间,灭菌时间≥15min,灭菌效果满足要求,压力蒸汽灭菌器可以投入使用。

6.再验证6.1正常情况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再验证周期为1年;6.2 设备大修或改变后,必须进行再验证。

评价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附表1培训记录表培训主办人:附表2校验记录表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第4页共17页设备运行检查表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灭菌器空载热分布试验记录(第一次)运行确认评价表灭菌器负载热穿透试验记录(第一次)附表7生物指示剂试验记录表附表8性能确认评价表附表9验证效果评价表。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结果分析目的:检测医院消毒灭菌效果,为完善医院消毒灭菌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本次检测围绕压力蒸汽灭菌器对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效果开展检测。

监测结果参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相关监测方法标准及仪器使用标准。

结果:在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中,经B-D测试、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本院使用的山东新华平移门脉动真空灭菌器合格率达100%;结论:本院整体消毒灭菌状况良好.标签:消毒灭菌;监测;效果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医疗卫生环境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医院作为各类病人的聚集地,种类多、数量大的病菌使医院环境遭受严重污染,消毒灭菌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全院医疗器械的灭菌消毒工作,提升消毒供应中的灭菌水平,做好灭菌设备管理与监测是提高医院灭菌效果的关键环节。

本文通过对我院消毒供应中灭菌情况的监测,评价我院灭菌效果,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相关建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消毒供应中共6台压力蒸汽灭菌器(山东新华平移门脉动真空灭菌器),承担全院临床科室重复使用诊疗物品的灭菌工作。

本次监测主要针对消毒供应中压力蒸汽灭菌器开展,监测内容包括: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

1.2方法1.2.1压力蒸汽灭菌器效果检测对我院6台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检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物理监测:灭菌器的灭菌参数一般为温度132℃~134℃,压力205.8Kpa,最低灭菌时间4min。

温度波动范围在+3℃以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合灭菌的要求。

化学监测:1、B-D测试[1]:测试前先预热灭菌器,将B-D测试包水平放置于灭菌柜内灭菌车的前底层,靠近柜门和排气口底前方;柜室内除测试包外无任何物品;在134度下时间不超过3.5分钟,取出测试包,观察B-D测试纸的颜色变化。

c)结果判定:B-D测试纸均匀一致变色,说明B-D试验通过,灭菌器可以使用;变色不均说明B-D试验失败,可再重复一次B-D试验,合格,灭菌器可以使用;不合格,需检查B-D测试失败原因,直至B-D试验通过后该灭菌器方能使用[2]。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生物监测结果评价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生物监测结果评价
讨 论
压 力蒸 汽灭菌 是 医院最根 本 的灭 菌方 法 ,为确 保 灭菌效 果 ,目前采 用物 理 、化学 和生物 3种监 测 方 法 ,其 中生 物监 测是压 力蒸 汽灭 菌的最终 质 量保 障 。由于各种监 测方 法均 有一定 的局 限性 ,采 用多 种 方法 用 于 压 力 蒸 汽 灭 菌 效 果 监 测 是 必 要 的 ¨J, 本 院发生 的 2次 阳性事 件 中 ,每 锅进行 的物 理监 测 按 照规定 的条件 进行 ,显示 的打 印记 录数据 提示 了 灭 菌锅 良好 的运 行状态 ;空 载进行 的漏 气试 验 ,否 定 了灭菌 锅有漏 气产 生 ;B—D测试 结 果 反 映 灭 菌 器排 除冷空 气 的效果正 常 ;包 内化学 指 示 剂 (管 ) 已经变 色 (溶化 ),显 示达 到 灭 菌要 求 ;连 续 3次 的外送 对 比培养表 明 ,生物 指示剂 结果呈 阴 性 ,对 照管呈 阳性 ,而 只有本 院培养 的灭 菌后 生物 指示剂 出现 阳性结果 ,且 2次 出现 阳性 的点 均不 在灭 菌锅 排 气 口 “冷 点 ” 上 ,以上 数 据 基 本 说 明 “阳性 灭
(2002年版 )规定 ,将生 物指示剂 分别放 置在 灭 菌 锅三层货 架 的上 中 、中中、下前 、下 中、下后 、下 排气 口测试包 内 6个 点 ,经过 一个灭 菌周期后 ,取 出生物指示 剂 ,碾压 管 内安瓿 ,使芽 孢与培养 液充 分 混合 。检验 人员将灭 菌后生 物指示剂 和阳性对 照 置 于 56℃电热恒 温水 温箱 内 9cm×2cm玻 璃 皿 内 , 平放后 搁置在 离水 面 1em左 右 的架 上 ,观察 24h、 48h培养结果 。 2.2 B—D测 试 采 用 标 准 包 按 134℃ 、3.5min 灭 菌过程对 测试纸颜色 变化进 行判读 ,如果颜 色变 化 匀称一致 ,线条流 畅 ,说 明灭 菌锅 内没有冷空气 残 留。 2.3 工艺监 测 常 规检 查灭 菌 锅 的门框 、橡胶 垫 圈 、门锁 扣等无不 良现象 ;灭菌过程 自动打 印记录 显示 的温度 、时间 、压力 等技 术 参数 应 符 合要 求 ; 放 置 6点 留点 温度计监测 温度 。 2.4 化学监 测 6个监 测点 均 放 置 3M1250压 力 蒸汽灭菌 包 内化学 指示卡 ,南极牌 ZX一2型 132℃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 灭菌循环包括: 开始 脉动 升温
灭菌 排气 干燥
结束
• 灭菌器打印记录判断 灭菌时间:600s(10min),WS310.22016最短4min,我院规定最短8min • 灭菌温度:134℃,波动范围+3℃ • 灭菌压力:设定203kPa,WS310.22016规定201.7-229.3kPa
三、化学监测
化学指示卡分类: 依据国际标ISO11140-1和国标 GB18282标准,共分为六类。
第一类:工艺指示物 用于灭菌包外表面,区分物品灭菌或未灭菌, 包括指示胶带、试纸标签。
我科现用打印标签(OTTO,亘泽) • 已灭菌处理:指示剂颜色为深棕色或黑色 • 未灭菌处理:指示剂颜色为黄白色 注:新华化学指示关键参数进行反应的指示物,检测过 程中达到特定预设标准。如压力蒸汽灭菌 ,一般 只能反映温度是否到达,不能反映温度持续时间。
注:单参数,医院一般未使用。
第四类:多项参数指示物 对两项或以上关键参数进行反应的指示物。 我科现用(新华132℃包内指示卡) • 合格:指示剂颜色达到或深于标准色 • 不合格:指示剂颜色未变化或浅于标准色
第六类:模拟指示物 专用于对各灭菌周期规定范围内所有评价参 数起作用的指示物,其标定值以所选各灭菌周期的 设定值为依据。
注:医院使用率有限。
四、生物监测
国标:WS 310.3-2016 • 压力蒸汽灭菌应每周监测一次; • 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 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进行生物监测; • 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 三次; • 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 • 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
我科现用( 3M1496V极速生物监测包) • 1、极速生物监测阅读器1h读出结果 • 合格:对照组阳性(+)且灭菌组阴性(-) • 不合格:对照组阴性(-)或灭菌组阳性(+) • 2、视觉观察 • 合格:对照组培养基为黄色且灭菌组培养基为紫色 • 不合格:对照组培养基为紫色或灭菌组培养基为黄色

gke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

gke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

gke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可能听上去有点专业的东西——GKE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

这可不是无聊的科技话题,而是一个跟我们日常生活紧紧相连的“小帮手”。

说实话,听到“灭菌”两个字,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白大褂医生忙得不可开交的画面。

不过,别担心,今天咱们轻松聊聊,让你们明白这个小家伙是怎么在背后默默为我们保驾护航的。

咱们得知道什么是GKE压力蒸汽灭菌。

说白了,就是用高温高压的蒸汽来消灭那些恼人的细菌和病毒。

感觉就像是在厨房里煮汤,先把食材放进去,开火,一通煮,最后出锅就是美味的汤。

GKE指示物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帮助我们判断灭菌是否成功的小工具。

想象一下,像是厨房里那个闻香识味的朋友,总是能告诉你:“嘿,别煮太久,味道会变哦!”说到指示物,这可不是随便找个小纸片就行的。

它可得经过严格的测试,才能确认它在高温高压环境下是否有效。

就像咱们在大街上看到的那种“合格”标志,背后可是一番折腾。

你知道的,安全第一,特别是在医疗行业,关乎的可都是病人的健康啊。

所以,这个小家伙可不简单,得保证在每次灭菌的过程中,都能准确反映出灭菌的情况。

就像那句老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这小子可是个责任重大者!这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就像魔法一样,经过高温的洗礼,它就会变色,告诉我们,“嘿,灭菌搞定!”这就像是你喝到好酒时的那种满足感,简直是让人心里一阵舒坦。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哦,很多医院和实验室都依赖它来确保每一次操作都是安全的,绝对不敢马虎。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直接用肉眼检查呢?你想啊,细菌可是一种非常狡猾的小家伙,它们可藏得很深,肉眼根本看不见。

用化学指示物来确认,简直就是给细菌上了一道“紧箍咒”,让它们没地方可藏。

这就像打游戏时遇到隐藏boss,总得有点小窍门才能赢啊,对不对?GKE的使用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指示物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

想象一下,早年间的手机还得按键,现在一抹就能解锁,这种变化也让我们期待指示物的未来发展。

压力蒸汽消毒锅灭菌验证(一)

压力蒸汽消毒锅灭菌验证(一)

压力蒸汽消毒锅灭菌验证(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卫生健康意识的提高,压力蒸汽消毒锅已经成为了医疗、食品加工等行业必备的一种设备。

然而,在使用压力蒸汽消毒锅的时候,如何验证其灭菌效果?本文将围绕着“压力蒸汽消毒锅灭菌验证”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一、灭菌效果的标准灭菌效果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消除一定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的能力。

目前,常用的灭菌效果标准有两种,一种是以杀灭菌浓度为单位,另一种是以杀菌时间为单位。

在使用压力蒸汽消毒锅时,我们通常采用后者作为标准。

二、验证方法验证压力蒸汽消毒锅的灭菌效果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常用的三种方法。

1.生物指示物验证法生物指示物验证法是一种客观、定量的验证方法,被视为行业内标准验证方法。

它的原理是:在灭菌前,将一种含有比较耐热的微生物孢子的载体放入消毒锅内,通过观察孢子的存活情况来判断消毒锅的灭菌效果。

2.化学指示物验证法化学指示物验证法是一种直观、简便的验证方法,通常采用化学指示剂纸。

该纸在暴露于高温下的时间一定后,颜色会发生变化,通过观察纸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消毒锅的灭菌效果。

3.物理指示物验证法物理指示物验证法是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验证方法,它通常用于验证灭菌设备的性能。

该方法通过观察灭菌设备输出的物理指示物(如温度、压力、时间等)来判断其灭菌效果。

三、总结在使用压力蒸汽消毒锅进行消毒灭菌时,我们需要验证其灭菌效果,以保障其使用的安全、有效性。

而验证的方法则有多种,包括生物指示物验证法、化学指示物验证法和物理指示物验证法等。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验证方式进行使用。

无论采用哪种验证方式,都需要遵循相关的验证标准和操作规程,保障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哈尔滨市医疗机构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评价

哈尔滨市医疗机构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评价
作者简 介: 张振峰 ( 1 9 6 8 一 ) , 女, 河北定县 人 , 大学本科 , 主任医师 , 从 事 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通讯作者 : 张丽娜 , E - ma i h w g h 3 4 0 @1 6 3 . c o n
E B I 一 1 2 5 A — P T 3 型温度压力记 录仪的温度压力探头放 置在灭菌器 内部的排气 口正上方 , 在整个灭菌周期 内 每秒钟记录一个温度和压力的数值。 在灭菌周期结束 后, 将记 录仪从灭菌器 内取 出。待记录仪外壳温度降 至4 0 ℃以下后 ,将温度记录仪探针朝上放入信号转 换器 , 读取数据 。使用 WI N L O G 2 0 0 0 一 P 软件 , 在 电脑 上读取记录仪记 录的数据 , 分析是否达到压力蒸汽灭 菌 器设 定 的温度 和压 力 。 1 . 3 . 2 生物监 测 方 法 用 生物 指示 物 ( 3 M 公 司生 产 ) 置于标准监测包的中心位置制作的一次性使用标准 测试包 , 置于灭菌器排气 口上方或生产厂家建议 的灭 菌器内最难灭菌的部位 。在灭菌周期结束后 , 采用无 菌 操作 法将 生 物指 示物 取 出 , 夹碎 指示 物 中 内含 的培 养基玻璃管 , 送 实验 室培养 , 并做 阳性对照 , 4 8 小时 后 观察 结果 。如果 指示 液颜 色 未变 色 表 明灭菌 合格 , 变黄为未达到灭菌要求 。同时阳性对照管生长正常 , 呈 黄色 嘲 。 1 . 3 - 3 无 菌器 械 监 测 方 法 可 采 取破 坏 性 方 法 取 样 的灭菌医疗器材 , 参照《 中华人民共 和国药典》 中“ 无 菌 检查 法 ” 进行。 对不 能用破 坏性 方 法取样 的 , 应在 环 境 洁净 度 1 0 0 0 0级 下 的局部 1 0 0级 条件 下 , 用浸 有 采 样液的棉拭子涂抹被检物体表面 , 采样取全部表面或 不少于 1 0 0 c m , 剪 去 手 接触 部 位 , 将 棉 拭 子投 入 装 有 采样 液 的试 管 内进行无 菌 检查 。 采用 直接 接种 法分 别 接种至各含硫 乙醇酸盐流体培养 基和改 良马丁培养 基 的试 管 中 , 按 规定 的温度 培养 1 4天 , 观察 并记 录是 否有菌生长 ,结合 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实验结果 , 判 断 是否 为灭 菌合 格 。 1 . 4 统计 分析 数据 采 用 E x c e l 软 件进 行统 计分 析 。

灭菌效果监测的程序及判定标准

灭菌效果监测的程序及判定标准

灭菌效果监测制度及判定标准合格的灭菌器械物品是医疗工作安全的基本保障之一,对器械物品的灭菌效果的客观监测是灭菌物品合格的保障,因此制定灭菌效果的监测制度及判定标准,有利于科室做好灭菌效果的工作。

一、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1.化学监测1.1化学指示卡监测方法:需每包监测。

将既能指示蒸汽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卡放入每一待灭菌的物品包中央,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指示卡,根据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1.2化学指示胶带监测方法:需每包监测。

将化学指示胶带粘附于每一待灭菌物品包外,经一个灭菌周期后,观察其颜色的改变,以指示是否经过灭菌处理。

1.3 B-D试验:对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每日进行一次B-D试验。

经132℃,3-5分钟后,观察颜色变化,若均匀一致变色,说明冷空气排除效果良好,灭菌器可以使用,反之,则灭菌器有冷空气残留,测试不合格。

1.4判定标准:观察所放置的指示卡、胶带的性状或颜色均变至规定的条件,判定灭菌合格;若其中之一未达到规定的条件,则判定灭菌过程不合格。

1.5注意事项:新安装的设备和大修后设备应该进行B-D试验标准包测试,试验应该重复3次。

2.生物监测2.1生物指示菌株:为耐热的嗜热脂肪杆菌芽孢2.2生物监测频率:应至少每周一次2.3判定标准:每个生物指示剂都不变色,判定为灭菌合格;若生物指示剂中有一个由紫色变为黄色时,判定灭菌过程不合格。

2.4注意事项:监测所用的生物指示剂必须有卫生部批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二、环氧乙烷(EO)灭菌效果监测1.物理检测:每次灭菌均应进行程序监测。

2.化学检测:每次灭菌均用化学指示物检测,化学指示物变色符合规定标准色要求的情况下,产品才可放行。

3.生物指示物检测:每月用生物指示物检测一次,生物指示物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判定标准:监测样品连续观察5天无变色,阳性对照管变色则灭菌合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项目节能评估报告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节能评估报告内容】(国家节能中心标准) 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评估目的和意义第二节评估依据第三节评估范围和内容第四节评估工作程序第二章项目概况介绍第一节项目建设单位概况第二节项目建设方案第三节项目用能情况第三章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第一节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消费情况第二节项目能源消费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第一节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第二节工艺流程、技术方案节能评估第三节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节能评估第四节主要耗能设备节能评估第五节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节能评估第六节本章评估小结第五章项目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评估第一节项目能源消费种类、来源及消费量评估第二节能源加工、转换、利用情况评估第三节能效水平分析评估第四节本章评估小结第六章节能措施评估第一节项目节能措施概述第二节单项节能工程第三节节能措施效果评估第四节节能措施经济性评估第五节本章评估小结第七章存在问题及建议第八章结论【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节能评估报告目录】1.编制说明1.1评估的目的和意义(1)评估分析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条件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等的要求。

(2)对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项目工艺工序以及工艺设备在能源消耗方面是否先进可行,进行评估。

(3)阐述建设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项目设计用能的情况,以科学、严谨的评估方法,客观、全面地分析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项目合理用能的先进点和薄弱环节,判定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项目合理用能的政策符合性、科学性、可行性,提出合理用能的建议措施。

(4)根据节能评估的结论和建议,为实现国家、地方有关节能减排的宏观政策目标,加强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项目合理用能管理,从源头严把节能关。

1.2评估依据1.2.1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条件1.2.1.1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八届人大常委会二十八次会议主席令第九十号,十届人大常委会三十次会议主席令第七十七号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十届人大常委会14次会议主席令第33号,十一届人大常委会12次会议主席令第23号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九届人大常委会28次会议主席令第7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八届人大常委会17次会议主席令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七届人大常委会11次会议主席令第2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八届人大常委会28次会议主席令第9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九届人大常委会29次会议主席令第7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七届人大常委会11次会议主席令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主席令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主席令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六届人大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主席令第9号,十一届人大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主席令第15号修订)1.2.1.2法规(1)国家法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发改委令[2010]第6号)《“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通知》(工信部[2010]218号)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1号)《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2009)》(国家电网公司)(2)地方法规《XX市节约能源条例》《关于XX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有关规定的通知》《关于印发XX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用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XX市供热用热条例》《XX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XX市节约用水条例》《XX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1.2.2行业与区域规划、行业准入与产业政策(1)规划《XX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产业政策《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令[2011]第12号《天然气利用政策》发改能源[2007]2155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节[2010]176号)《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工产业[2010]第122号)《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工节[2009]第67号《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国发[2008]36号《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二批)国发[2009]24号《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三批)国发[2010]33号《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四批)国发[2011]34号《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第一批)工节[2009]第41号《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第二批)工节[2010]第112号《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第三批)工节[2011]第42号1.2.3相关标准及规范(1)工业类及行业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机械行业节能设计规范》JBJ14-2004《机械工厂年时基数设计标准》JBT2-2000《空气压缩站设计规范》GB50029-2003《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153-2003 《热处理节能技术导则》G/Z18718-2002《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93《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4272-2008《工业余热术语、分类、等级及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GB/T1028-2000(2)电气专业《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9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GB/T13462-2008《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GB/T17468-200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金属卤化物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4-2006《金属卤化物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3-2006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06 《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GB12497-2006《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2005(3)暖通专业《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2021.3-2010《散热器恒温控制阀》JG/T195-2007《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1-2005 (4)给排水专业《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0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节水型生活器具》CJ164-2002(5)燃气专业《燃气燃烧器具安全技术条件》GBl6914-200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50494-2009(6)建筑专业《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XX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53-2010《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性能分析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关于加强外墙保温工程安全防火管理的紧急通知》建质安[2010]1039号《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性能分析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建质[2009]124《XX市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29-126-2010《XX市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检测技术规程》DB29-88-2007 《XX市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29-125-2007(7)其它《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091.3评估范围和内容1.3.1评估范围拟建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项目节能评估的范围主要包括:项目政策符合性、工艺、设备、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建筑专业、暖通专业、电气专业、给排水专业和燃气专业等与项目直接关联的所有用能环节。

1.3.2评估内容(1)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地方及行业的节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标准规范;(2)项目有无采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落后工艺及设备;(3)项目建设方案和用能方案;(4)项目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能效指标水平;(5)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及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的影响;(6)项目采取的节能措施及效果评价;(7)项目设计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补充建议。

1.4评估工作程序2.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项目概况2.1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建设单位:单位性质:法人代表:单位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联系方式:2.2项目名称2.3项目建设地点2.4项目性质2.5项目投资及经济效益2.6项目建设背景2.7项目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项目产品类型及产量详见表2-1。

2.8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项目建筑物概况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项目建筑物情况详见表2-2。

2.9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拟建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物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