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基础知识》试题预测经济考点题库解析(2021年最新版)

合集下载

2022-2023年标准员《基础知识》预测试题13(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标准员《基础知识》预测试题13(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标准员《基础知识》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在基础平面图中,凡被剖切到的基础墙、柱轮廓线,应画成()线型。

A.粗实线B.中粗实线C.细实线D.虚线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在基础平面图中,凡被剖切到的基础墙、柱轮廓线,应画成中粗实线型。

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

A.作业技术交底B.施工过程质量控制C.工程变更审查D.施工生产要素配置质量审查E.隐蔽工程质量检查正确答案:A、B、C、E本题解析: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作业技术交底,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中间产品质量控制,分部分项、隐蔽工程质量检查和工程变更审查。

3.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粗细的程度,它是影响水泥( )的重要指标。

()A.需水量B.凝结时间C.强度D.安定性能E.标准稠度用水量正确答案:A、B、C、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当因施工而引起的质量问题已出现时,()。

A.及时制止B.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更换不合格材料、设备、不称职人员C.立即改变不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艺D.报告项目监理机构E.施工单位对质量问题进行补救处理正确答案:D、E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下列关于钢结构安装施工要点的说法中,有误的是()。

A.起吊事先将钢构件吊离地面30cm左右,使钢构件中心对准安装位置中心B.高强度螺栓上、下接触面处加有1/15以上斜度时应采用垫圈垫平C.施焊前,焊工应检查焊接件的接头质量和焊接区域的坡口、间隙、钝边等的处理情况D.厚度大于12~20mm的板材,单面焊后,背面清根,再进行焊接E.焊道两端加引弧板和熄弧板,引弧和熄弧焊缝长度应大于或等于150mm正确答案:A、B、E本题解析:起吊事先将钢构件吊离地面50cm左右,使钢构件中心对准安装位置中心,然后徐徐升钩,将钢构件吊至需连接位置即刹车对准预留螺栓孔,并将螺栓穿入孔内,初拧作临近固定,同时进行垂直度校正和最后固定,经校正后,并终拧螺栓作最后固定。

2022-2023年初级经济师《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预测试题19(答案解析)

2022-2023年初级经济师《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预测试题19(答案解析)

2022-2023年初级经济师《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决定的。

A.抽象劳动B.具体劳动C.个别劳动时间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A.继续履行B.采取补救措施C.支付定金D.罚款E.拘留正确答案:A、B、C本题解析:《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

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

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3.下列资源流动或交易中,由资本与金融账户记录的是()A.贷款B.侨汇C.货款D.服务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贷款属于其他投资类别,归属于金融账户记录。

4.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积累基金是由()构成。

A.国家管理基金B.扩大生产基金C.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D.社会后备基金E.社会保障基金正确答案:B、C、D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积累基金。

积累基金是由扩大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和社会后备基金三部分构成的。

5.在我国,人们经常提到有关财政的“两个比重”是指()。

A.全国财政收入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B.全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C.全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D.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E.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正确答案:C、E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

我国通常用两个比重来间接地反映效率与公平的兼顾程度。

“两个比重”就是指全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综合基础知识》考点经济考点(2023年版)_1

《综合基础知识》考点经济考点(2023年版)_1

《综合基础知识》考点经济考点(2023 年最新版)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高频试题:1、单选题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它将建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巨大水网。

截至 2011 年 5 月,国家对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投资 1383.7 亿元。

这一工程将_____。

①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②通过加大政府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③改善南北水运条件,降低产品运输成本④改善水资源分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④D : ③④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C[解析]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虽然会带动一些新兴产业发展,改善南北水运条件,但未必就会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运输成本,①、③说法错误,排除。

2、单选题股票与债券的相同点是_____。

A : 都可以上市流通B : 收益是一样的C : 到期都还本付息D : 都是筹资方式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D[解析]不是所有的股票、债券都可以上市流通,A 项说法错误。

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并存,债券属于比较稳健的投资,B 项说法错误。

股票到期不还本付息,C 项说法错误。

股票和债券都是筹资方式,D 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3、单选题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受价格变动影响较大的是_____。

A : 生活用品B : 生产用品C : 生活必需品D : 高档耐用品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D[解析]一般来说,价格变动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在经济学中,用需求价格弹性来表示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商品本身的属性是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商品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影响比较小,而高档耐用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商品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影响比较大。

故本题应选 D。

4、判断题由于商品运输是边生产边消费,所以运输的产品不能像工农业产品一样,可以储备起来,以供需要时消费。

2021最新事业编《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21最新事业编《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21最新事业编《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1、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_____。

A.实现科技的飞跃B.实现综合国力的增长C.实现精神文明的进步D.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答案:D解析: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_____。

A.发展B.全面、协调、可持续C.以人为本D.改革创新答案:C解析: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

它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

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或基本要求是_____。

A.协调发展B.统筹兼顾C.“五个统筹”D.“三个代表”答案:C解析:统筹兼顾是指导原则,“五个统筹”是具体内容。

4、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对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A.推翻了沙皇的统治B.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C.人类社会进人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答案:B解析:第一个新纪元是指对俄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俄国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

5、以下电影中的情节,符合史实的是_____。

A.秦始皇身穿黑色朝服,接见来自日本和高丽的友好使者B.卫青大破匈奴,武帝赐其华屋,卫青言:“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C.张骞从西域返京后,给汉武帝带回核桃、苜蓿、大蒜等西域特产D.曹操写信给孙权,云孤承献帝圣命,奉辞伐罪。

《综合基础知识》题库考点《刑法》(2021年含答案)_1

《综合基础知识》题库考点《刑法》(2021年含答案)_1

《综合根底知识》题库考点《刑法》(2021年含答案)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高频试题:1、单项选择题以下哪一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_____A: 甲打邀约其伴侣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B: 乙向其伴侣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C: 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D: 丁为便利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参考答案: B此题说明:【答案】B。

解析:选项A属于为了抢劫制造条件的行为,构成犯罪预备;选项B只是犯意表示,不构成犯罪;选项C属于为了盗窃制造条件的行为,构成犯罪预备;选项D属于为了抢劫制造条件的行为,也构成犯罪预备。

2、多项选择题以下关于追诉时效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_____。

A: 追诉时效期限是以法定最高刑为标准,不是以实际应当判处的刑罚为标准B: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不再追诉'C: 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以后,假如认为有必要追诉,可以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D: 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不再追诉参考答案: CD此题说明:CD[解析]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不再追诉,故C、D项说法错误。

此题正确答案为CD。

3、多项选择题我国刑法规定的根本原那么包括_____。

A: 罪刑法定原那么B: 刑法面前人人公平原那么C: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那么D: 罪责刑相适应原那么参考答案: ABD此题说明:【答案】ABD。

解析:我国刑法总那么明确规定的原那么只有三个,即罪刑法定原那么、刑法面前人人公平原那么和罪责刑相适应原那么。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那么是刑事诉讼法的一项根本原那么。

4、单项选择题在公诉案件中,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前受刑事追诉的涉嫌犯罪的人被称为_____。

A: 人犯B: 被告人C: 犯罪嫌疑人D: 犯人参考答案: C此题说明:参考答案:C解析:提起公诉前叫“犯罪嫌疑人〞,审判阶段叫“被告人〞,判决之后叫“罪犯〞。

2022-2023年标准员《基础知识》预测试题6(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标准员《基础知识》预测试题6(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标准员《基础知识》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下列关于施工项目目标控制的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建立完善的工程统计管理体系和统计制度属于信息管理措施B.主要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和管理措施C.落实施工方案,在发生问题时,能适时调整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加快实施进度属于技术措施D.签订并实施关于工期和进度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属于合同措施E.落实各级进度控制的人员及其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属于组织措施正确答案:B、D本题解析: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主要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和信息管理措施等。

组织措施主要是指落实各层次的进度控制的人员及其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建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按着施工项目的结构、进展的阶段或合同结构等进行项目分解,确定其进度目标,建立控制目标体系;建立进度控制工作制度,如定期检查时间、方法,召开协调会议时间、参加人员等,并对影响实际施工进度的主要因素分析和预测,制订调整施工实际进度的组织措施。

技术措施主要是指应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法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保证进度目标实现;落实施工方案,在发生问题时,能适时调整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加快实施进度。

合同措施是指以合同形式保证工期进度的实现,即保持总进度控制目标与合同总工期相一致;分包合同的工期与总包合同的工期相一致;供货、供电、运输、构件加工等合同规定的提供服务时间与有关的进度控制目标相一致。

经济措施是指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实现进度计划进度所必需的资金保证措施,包括落实实现进度目标的保证资金;签订并实施关于工期和进度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建立并实施关于工期和进度的奖惩制度。

2.下列关于建筑详图基本规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内外墙节点一般用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表示B.楼梯平面图必须分层绘制,一般有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和顶层平面图C.楼梯详图一般包括楼梯平面图、楼梯立面图、楼梯剖面图和节点详图D.楼梯间剖面图只需绘制出与楼梯相关的部分,相邻部分可用折断线断开E.楼梯节点详图一般采用较大的比例绘制,如1:1、1:2、1:5、1:10、1:20等正确答案:B、D、E本题解析:内外墙节点一般用平面和剖面表示。

《综合基础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经济考点(2021年含答案)_1

《综合基础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经济考点(2021年含答案)_1

《综合基础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经济考点(2021年含答案)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强化练习:1、单选题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是_____A: 政府B: 企业C: 跨国公司D: 股份公司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跨国公司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又是其主导力董,是当今国际经济活动的核心和国际分工的实际主角。

2、单选题摩擦性失业是_____。

A: 因经济衰退而出现的失业B: 从一种工作向另一种工作转换时出现的失业C: 随季节而变化的失业D: 因一些旧的职业消失而出现的失业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B[解析]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人们在不同的地区、职业或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停地变动工作而引起短期的、暂时的失业。

在一个动态的经济中,总有一部分人或自愿或被迫离开原来的地区或职业,从离开旧工作到找到新工作之间总有一段时间间隔。

这一时期中,这些人就处于失业状态。

这种失业即为摩擦性失业。

3、单选题判断经济效率一般采用_____。

A: 帕累托标准B: 资源配置C: 市场占有率D: 社会福利水平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经济效率,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4、单选题集约型经济主要是依靠_____。

A: 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B: 增加资金和资源的投入量C: 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D: 增加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C【解析】A、B、D项是粗放型增长的特征。

5、单选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一样都是通过调节_____来实现政府宏观经济目标的。

A: 总供给B: 总需求C: 总供给和总需求D: 总供给或总需求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6、多选题下列物品中属于公共物品的是_____。

A: 国防B: 电脑C: 私家车D: 公共安全参考答案: AD本题解释:AD[解析]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的产品。

2022-2023年初级经济师《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预测试题12(答案解析)

2022-2023年初级经济师《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预测试题12(答案解析)

2022-2023年初级经济师《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在我国的财政收入形式中,利息收入属于( )。

A.政府收费B.专项收入C.其他收入D.税收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收入的形式。

其他收入是指除税收、国有资产收益、政府收费、专项收入以外的其他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罚没收入、利息收入、捐赠收入、外事服务收入等。

2.可能导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扩大的因素不包括()。

A.经济发展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为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可能B.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带动了财政支出规模的日益增长C.政府用于发展高等教育的支出需求非常大D.政府要偿还过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支付而没有支付或支付得不够的历史欠账E.我国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越来越小,但政府承担缩小发展差距的任务依然很重正确答案:C、E本题解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有:①经济发展因素,经济发展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进而使财政收入不断增长,这为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可能;②政治因素,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使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带动了财政支出规模的日益增长;③经济体制制度因素;④社会因素,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政府用于举办义务教育、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的公共服务的支出需求是非常大的,政府要偿还过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支付而没有支付或支付得不够的历史欠账,这些都对不断扩大我国财政支出规模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3.按低级到高级、粗略到精确顺序排列的数据计量尺度是()。

A.定比尺度、定距尺度、定类尺度、定序尺度B.定序尺度、定比尺度、定类尺度、定距尺度C.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D.定类尺度、定距尺度、定序尺度、定比尺度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答案为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基础知识》试题预测经济考点(2021年最新版)精选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综合基础知识》试题预测经济考点(2021年最新版)1、判断题;货币贬值一定会使一国的国际贸易状况恶化。

_____参考答案: 错误本题解释:参考答案:错误(否)解析:货币贬值不一定会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只要一国出口和进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那么,该国的货币贬值一定能够改善贸易收支,进而改善国际收支。

2、单选题;对消费者需求量影响最大的是_____A: 消费者的偏好B: 价格因素C: 消费者的收人D: 替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有:(1)消费者的偏好;(2)替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3)互补品的数量和价格;(4)消费者的收入;(5)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虽然上述因素对消费者的需求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对消费者需求量影响最大的仍然是价格因素。

3、单选题;在我国现阶段,关于股份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A: 股份制是一种集体所有制B: 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C: 股份制是一种混合所有制D: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十五大报告指明:“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4、单选题;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本质区别是_____A: 直接投资者直接参与所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B: 直接投资者不具有管理控制权C: 间接投资者直接参与所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D: 间接投资者具有管理控制权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对外直接投资是一个国家的投资者输出生产资本直接到另一个国家的厂矿企业进行投资,并由投资者直接对该厂矿企业进行经营和管理,即投资者对于所投资的实体具有管理控制权。

对外间接投资包括证券投资、借贷资本输出和国际融资,其特点是投资者不直接参与这些投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5、多选题;规范市场秩序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要以_____。

A: 道德为支撑B: 行政为主导C: 产权为基础D: 法律为保障参考答案: ACD本题解释:ACD[解析]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问题做了精辟阐释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6、多选题;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_____。

A: 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C: 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D: 实行多种经营方式的要求参考答案: ABD本题解释:ABD[解析]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我国现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有其必然性,这是因为:(1)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3)实行多种经营方式的客观要求;(4)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作出贡献。

因此选项ABD正确。

虽然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作出贡献,但并不是各种生产要素都能创造价值,选项C错误。

7、单选题;天津板栗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原产地产品。

以蓟县为主产区的天津板栗同静海独流老醋、蓟县盘山磨盘柿、汉沽茶淀玫瑰香葡萄、宁河七里海蟹等土特产一起,有了品质和声誉的“身份证”。

这使上述土特产_____。

A: 扩大了品牌效应B: 增加了市场供给C: 提高了商品价值D: 提升了产品质量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A[解析]土特产有了品质和声誉的“身份证”会扩大其品牌效应,A项说法正确;B、C项都与生产相关,与“身份证”无关;有了品质和声誉的“身份证”不等于就使产品质量提高了,排除D项。

8、单选题;下列关于国际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A: 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实行石油生产配额限制维护石油生产国利益B: 博鳌亚洲论坛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C: 蒙古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一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包括: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观察员国家有:蒙古国、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

对话伙伴国有:白俄罗斯和斯里兰卡。

9、单选题;学杂费、书费等直接的教育费用属于人力资本投资中的_____。

A: 心理成本B: 经济成本C: 机会成本D: 生产成本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10、单选题;天津“泥人张”彩塑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被誉为民族艺术的奇葩,深受中外人士喜爱。

如果该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其他条件不变,美元贬值后该商品以美元标价应_____。

A: 上涨不足5%B: 上涨5%以上C: 下降不足5%D: 下降5%以上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B[解析]本币汇率与外币汇率是反比例关系,本币汇率升高意味着本币升值,外币贬值。

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美元贬值后该商品以美元标价应上涨5%以上。

B项说法正确。

11、单选题;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_____。

A: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B: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 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和劳动还仅仅是谋生的手段D: 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C【解析】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但并非直接对应关系,因为社会将实行按需分配;但公有制也排除了按资分配的统治地位,所以使消费品能按有利于劳动者的方式分配,即使按劳分配成为主要的分配方式。

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只有旧的社会分工和劳动差别的存在才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所以对“前提条件”、“物质条件”、“直接原因”三个不同概念要区分清楚。

12、单选题;—台电脑的电源产于马来西亚,硬盘产于日本,主板产于中国台湾,内存条产于韩国,CPU产于美国,此现象反映出_____。

A: 国家间的经济相对独立,各成体系B: 国际合作和经济全球化已成趋势C: 国际间存在许多矛盾和冲突D: 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不明显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B[解析]A、C项不能从题干中推出,D项与题干信息明显矛盾。

故应选B。

13、单选题;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A: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B: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C: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D: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14、判断题;贴现利息简称贴息,是银行办理贴现时在票据面额上加上自票据签发日至到期日的利息。

_____参考答案: 错误本题解释:参考答案:错误(否)解析:贴现利息是汇票的收款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取票款向贴现银行支付的利息。

15、单选题;甲经营两年的个人独资企业由于市场不景气而破产。

对于企业债务,甲应_____。

A: 以个人财产承担无限责任B: 以注册资本为限承担责任C: 以法人资产为限承担责任D: 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A[解析]对于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債务.承担无限责任,A项说法正确。

16、单选题;理性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逻辑基础,这一理论假设的核心是认为人_____A: 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B: 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C: 没有利他心D: 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是理性人假设。

理性人就是一切行为的目标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人。

17、单选题;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国际经济组织应运而生,今天最广泛最具有权威性的是_____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 世界银行C: 世界贸易组织D: 欧洲经济共同体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世界贸易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最高的权威性。

18、单选题;国家通过调节利率高低可以影响经济活动。

一般认为,利息增加后带来的经济影响是_____A: 刺激需求,生产扩大,经济活动水平上升B: 货币供给增加,将引起适度的通货膨胀C: 货币供给减少,对生产的影响不能确定D: 抑制需求,缓解通货膨胀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利率又称利息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

在萧条时期,降低利息率,扩大货币供应,刺激经济发展。

在膨胀时期,提高利息率,减少货币供应,抑制经济的恶性发展。

19、单选题;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它将建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巨大水网。

截至2011年5月,国家对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投资1383.7亿元。

这一工程将_____。

①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②通过加大政府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③改善南北水运条件,降低产品运输成本④改善水资源分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C[解析]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虽然会带动一些新兴产业发展,改善南北水运条件,但未必就会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运输成本,①、③说法错误,排除。

20、单选题;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_____A: 私营企业B: 个体企业,C: 国有企业D: 合资企业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从总体上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确答案为C。

21、单选题;经济全球化的决定力量是_____A: 生产全球化B: 跨国公司C: 市场机制D: 技术进步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从内涵(或质的规定性)上看,经济全球化的具体特征表现为:其基础是市场经济在全球的充分发展,其决定力量是市场机制,其核心是各国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交叉渗透形成全球社会再生产,其主要表现形式是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全球化,其内容不仅涉及生产领域,还包括流通、金融、科技和文化领域,其主导力量是跨国公司,其推动力量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技术进步,其根源是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其动机是各成员体凭借各自的相对优势,通过一体化行为,在共同的目标下获得各成员体单方面行动不能获得的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