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至芜湖潮汐表
潮--汐

潮--汐潮汐地球上的海水受到月球、太阳的作用会发生有规律的升降运动。
这种海水周期性涨落运动的现象称为潮汐。
与潮汐现象同时发生的还有海水周期性的水平流动,叫做潮流。
尤其在靠近沿岸的岛屿、海峡和江河入海口附近,流向流速变化更为明显。
陆军船艇主要活动在岛礁区和浅水区,与潮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为了准确掌握时机通过浅水区、进出港湾、登退陆和利用潮流航行、靠离码头等,航海人员必须熟悉潮汐的变比规律及计算方法。
第一节潮汐成因及变化规律一、潮汐形成的原因潮汐现象主要是由于地球上的海水受到月球、太阳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其中由于月球距地球最近,作用也就最大。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早就发现潮汐现象和月球运行的密切关系,所谓“潮之兴也,与月盛衰”,“潮之涨落,皆系于月”的说法,就是对这种关系的认识。
下面着重讨论月球引潮力的作用。
(一)月球的吸引力万有引力定律指出: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力,吸引力的大小和这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和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由于万有引力的存在,所以月球对地球表面各点的海水都有吸引力,且引力的大小因距离的不同而不同。
距离近的地方比距离远的地方要大,但引力的方向都是指向月球球心的。
(2)月球绕月,地共有重心运动的离心力①向月处③地球表③指人们月球在一个太阴月(29.5天)内绕地球公转一周。
这一运动实际上是月球球心与地球球心都绕月,地共有重心旋转,月球转大圈,地球转小圈。
地共有重心位于距地心7/10地球半径处。
当地心绕g点运动时,地心与地球上任意一点的连线,都在作平行的移动。
也就是说,除地心外,地球上其它各点,都不是绕9运动,而是绕着各自的圆心以相同的半径运动。
地球表面各点的海水在绕各自的圆心旋转时受到一种离心力的作用,这种离心力的大小各处相等,方向都平行地背向月球。
(三)潮汐的形成月球的吸引力和地心绕月、地共有重心旋转的离心力的合力称为,月破己l潮力,地球各点引潮力的大小、方向是不同的,如图4-4所示。
吴淞VTS各航段报告频道

吴淞VTS各航段报告频道
航段频道
长江口报告区域CH08
南槽灯船< = >圆圆沙CH26
圆圆沙< = >66号浮CH71
66号浮< = >宝山灯船CH27
北槽灯船< = >圆圆沙CH09
黄浦江101#浮CH19
长江VTS报告点及频道
上水下水
VTS 报告点频道VTS 报告点频道
南通1# CH10 马鞍山173# CH10 南通15#(核对)CH10 南京158# CH11 南通苏通大桥上CH11 南京150#(核对)CH11 张家港福北37# CH10 南京144# CH10 福中南39#
张家港福北FB4#(核对)CH10 镇江119# CH09 福中南43#(核对)
江阴FB14# CH09 镇江润扬大桥CH09 江阴江阴大桥(核对)CH09 镇江107# CH09 泰州71# CH10 泰州91-1# CH10 泰州T5#(核对)CH10 泰州87# CH10 镇江91-1# CH09 江阴71# CH09 镇江马鞍矶(核对)CH09 张家港江阴大桥CH10 镇江100#(核对)CH09 张家港福中FB14#(核对)CH10
福南57#(核对)
南京119# CH10 南通36# CH11 南京125# CH10 南通20#(核对)CH11 南京137# CH11
南京140# CH11
马鞍山168# CH10
大桥监督站
芜湖175# CH10
芜湖178#(核对)CH10。
吴淞零点和吴淞高程系

吴淞与废黄河、黄海、八五基准点的关系:
1、吴淞=废黄河+1.763m;
2、吴淞=黄海+1.924m;
3、吴淞=八五基准+1.953m。
一、吴淞零点和吴淞高程系:清咸丰十年(1860年),海关巡工司在黄浦江西岸张华浜建立信号站,设置水尺,观测水位。
光绪九年(1883年)巡工司根据咸丰十年至光绪九年在张华浜信号站测得的最低水位作为水尺零点。
后又于光绪二十六年,根据同治十年至光绪二十六年(1871~1900年)在该站观测的水位资料,制定了比实测最低水位略低的高程作为水尺零点,并正式确定为吴淞零点(W.H.Z)。
以吴淞零点计算高程的称为吴淞高程系,上海历来采用这个系统。
民国11年(1922年),扬子江水利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确定长江流域均采用吴淞高程系。
1951年,华东水利部规定,华东区水准测量暂时以吴淞零点为高程起算基准。
2:吴淞高程系与1956年黄海高程系的基面差。
江苏省水利厅于1953年以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施测了佘苏线(佘山—苏州)、佘高线(佘山—金丝娘桥—高桥—张华浜)和佘张线(佘山—张华浜)等3条水准路线,观测高差纳入华东地区高程控制网,参加国家测绘总局主持的1957年中国东南部地区精密水准网平差。
平差后的水准点高程均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佘山水准基点既有黄海高程(44.4350米),又有吴淞高程(46.0647米),两者之差为1.6297米,即在上海地区吴淞高程系基面比1956年黄海高程系基面低1.6297米,远离上海的地区,同一点的两个高程值之差会略有不同。
3:1956黄海高程水准原点的高程是72.289米。
1985国家高程系统的水准原点的高程是72.260米。
长江下游镇江至吴淞段潮位相关途径预报方法

1 日平均 水 位 相 关 分 析
通 过分 析沿 江各 潮位 站 断面 日平 均水 位 的影 响因素 , 建立 日平 均水 位 的相 关方 程 .
1 1 日平均 水位 与大 通流 量 的相关 关 系 .
l 1 21 4l 6l 1 91 1 31 5l 7 81 5
要一定的传播时间才能影响本断面水位 )d为流量 与水 位之 间 不是线 性关 系 .
Da o g Sa o tn tt n i
收 稿 日期 : 0 10 — 7 2 1 —5 1
作者简 介:朱琰 (93 , , 16 一) 男 江苏无 锡人 , 副教 授 , 博士 , 主要从事工程水文及水资源研究 . -alhuy i 1 3. 0n Em i h z@vp 6 c r :
沿 江各 断 面整 点 潮位过 程 , 可取得 较 高的预 报 精度 .
关 键词 :潮位 预报 ; 差 因子 ; 潮 天文 潮位 ; 关分析 ; 相 长江 下游
中图分 类 号 :7 12 P 3 .3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00 18 (0 10 一 67 0 10 —9 0 2 1 )6 O 0 — 5
D :0 3 7 / . s .0 0 18 .0 10 .0 OI 1 .8 6 ji n 10 —9 0 2 1 .6 0 3 s
长 江 下 游 镇 江 至 吴 淞 段 潮 位 相 关 途 径 预 报 方 法
朱 琰 , 水 艳 , 刚毅 , 林 程文辉
(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 源学 院 , 江苏 南京 209 ) 108
图 1 5个 站 的 日平 均 水 位 与 大 通 站 流量 过 程
F g Dal v r g t rlv l t i .1 i a e a e wa e e e a y i t t s a d ds h r eo f e sai n n ic a g f v o
2019年潮汐表

2019年潮汐表2019年的潮汐表预计将是复杂的,而潮汐之间的差别还会随着行星旋转带来变化。
以下是2019年潮汐表:1月份:1月1日,报潮时刻11:10,涨潮高度7.71米;1月16日,报潮时刻21:35,涨潮高度7.41米;1月31日,报潮时刻17:41,涨潮高度7.67米。
2月份:2月1日,报潮时刻00:23,涨潮高度7.89米;2月15日,报潮时刻10:37,涨潮高度7.67米;2月28日,报潮时刻19:50,涨潮高度7.66米。
3月份:3月1日,报潮时刻03:02,涨潮高度7.45米;3月15日,报潮时刻13:17,涨潮高度7.56米;3月30日,报潮时刻00:00,涨潮高度7.78米。
4月份:4月1日,报潮时刻04:48,涨潮高度7.64米;4月15日,报潮时刻14:55,涨潮高度7.72米;4月30日,报潮时刻02:04,涨潮高度7.81米。
5月份:5月1日,报潮时刻06:36,涨潮高度7.93米;5月15日,报潮时刻15:45,涨潮高度7.83米;5月31日,报潮时刻04:17,涨潮高度7.62米。
6月份:6月1日,报潮时刻08:26,涨潮高度7.39米;6月15日,报潮时刻17:41,涨潮高度7.62米;6月30日,报潮时刻05:22,涨潮高度7.77米。
7月份:7月1日,报潮时刻10:18,涨潮高度7.94米;7月15日,报潮时刻22:11,涨潮高度7.47米;7月31日,报潮时刻06:17,涨潮高度7.71米。
8月份:8月1日,报潮时刻12:10,涨潮高度7.78米;8月15日,报潮时刻00:01,涨潮高度7.45米;8月30日,报潮时刻08:38,涨潮高度7.74米。
9月份:9月1日,报潮时刻14:02,涨潮高度7.91米;9月15日,报潮时刻01:57,涨潮高度7.65米;9月30日,报潮时刻10:20,涨潮高度7.93米。
10月份:10月1日,报潮时刻15:56,涨潮高度7.74米;10月15日,报潮时刻03:50,涨潮高度7.70米;10月31日,报潮时刻12:07,涨潮高度7.84米。
85国家高程基准及高程系简介

85国家⾼程基准及⾼程系简介 85国家⾼程基准是指以青岛⽔准原点和青岛验潮站1952年到1979年的验潮数据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所定义的⾼程基准,其⽔准点起算⾼程为72.260⽶。
吴淞与废黄河、黄海、⼋五基准点的关系: 1、吴淞=废黄河+1.763m; 2、吴淞=黄海+1.924m; 3、吴淞=⼋五基准+1.953m。
⼀、吴淞零点和吴淞⾼程系:清咸丰⼗年(1860年),海关巡⼯司在黄浦江西岸张华浜建⽴信号站,设置⽔尺,观测⽔位。
光绪九年(1883年)巡⼯司根据咸丰⼗年⾄光绪九年在张华浜信号站测得的最低⽔位作为⽔尺零点。
后⼜于光绪⼆⼗六年,根据同治⼗年⾄光绪⼆⼗六年(1871~1900年)在该站观测的⽔位资料,制定了⽐实测最低⽔位略低的⾼程作为⽔尺零点,并正式确定为吴淞零点(W.H.Z)。
以吴淞零点计算⾼程的称为吴淞⾼程系,上海历来采⽤这个系统。
民国11年(1922年),扬⼦江⽔利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确定长江流域均采⽤吴淞⾼程系。
1951年,华东⽔利部规定,华东区⽔准测量暂时以吴淞零点为⾼程起算基准。
⼆、吴淞⾼程系与1956年黄海⾼程系的基⾯差。
江苏省⽔利厅于1953年以精密⽔准测量⽅法施测了佘苏线(佘⼭—苏州)、佘⾼线(佘⼭—⾦丝娘桥—⾼桥—张华浜)和佘张线(佘⼭—张华浜)等3条⽔准路线,观测⾼差纳⼊华东地区⾼程控制⽹,参加国家测绘总局主持的1957年中国东南部地区精密⽔准⽹平差。
平差后的⽔准点⾼程均为1956年黄海⾼程系,佘⼭⽔准基点既有黄海⾼程(44.4350⽶),⼜有吴淞⾼程(46.0647⽶),两者之差为1.6297⽶,即在上海地区吴淞⾼程系基⾯⽐1956年黄海⾼程系基⾯低1.6297⽶,远离上海的地区,同⼀点的两个⾼程值之差会略有不同。
三、1956黄海⾼程⽔准原点的⾼程是72.289⽶。
1985国家⾼程系统的⽔准原点的⾼程是72.260⽶。
长江中下游干流吴淞高程系统概论

长江中下游干流吴淞高程系统概论高程控制是水利勘测、规划、设计以及工程建设的重要测绘基础工作,统一的高程系统和准确的高程成果尤其对堤防建设、水情测报、防汛调度至关重要。
吴淞高程系统自1900年建立以来,一直为长江的水位观测、防汛调度以及水利建设所采用。
1957年以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测定的平均海水面为基准面(零点),建立了“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1985年又以青岛验潮站1952~1979年潮汐观测计算的平均海水面为基准面,建立了“1985国家基准”以替代“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长江流域水利建设曾采用的高程系统繁多,但主要采用“吴淞高程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
其中“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为国家法定的高程系统,资料较为完善,但吴淞高程系统是长江流域所特有的,没有专门机构对其进行数据更新、维护。
考虑到吴淞高程系统在长江流域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对吴淞高程系统建立、发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
1 吴淞高程系统介绍采用上海吴淞口验潮站1871~1900年实测的最低潮位所确定的海面作为基准面,所建立的高程系统称为“吴淞高程系统”。
1.1 吴淞高程系统起源鸦片战争以后,1854年6月英、美、法驻沪公使、领事决定引进外国势力与征税机关,组织了关税管理委员会,由英、美、法三国领事与沪道缔结关于上海海关之约九条……于是就有了外国人管理我国海关之先河。
为了保证舰船安全通过吴淞内沙浅滩,旧海关就在长江口内东距海滨40余千米处的吴淞口设立了验潮站(又称测潮站),即吴淞口验潮站。
1871年或以前,旧海关(吴淞海关港务司署)设立吴淞零点水尺,供航行及测量之用,当时名“信号站”;自1871年起即有潮汛资料供给浚浦局,经长期记载定出1871~1900年之间出现的最低潮位为零点,当时称为“吴淞海关零点”简称“吴淞零点”,是吴淞零点高程系统的起算依据。
上海潮汐表

上海潮汐表(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上海潮汐表农历涨潮落潮涨潮落潮初九、二十四 07:12 13:24 19:36 01:48初十、二十五 08:00 14:12 20:24 02:36初十一、二十六 08:48 15:00 21:12 03:24初十二、二十七 09:36 15:48 22:00 04:12初十三、二十八 10:24 16:36 22:48 05:00初十四、二十九 11:12 17:24 23:36 05:48初十五、三十 12:00 18:12 00:24 06:36初一、十六 00:48 07:00 13:12 19:24初二、十七 01:36 07:48 14:00 20:12初三、十八 02:24 08:36 14:48 21:00初四、十九 03:12 09:24 15:36 21:48初五、二十 04:00 10:12 16:24 22:36初六、二十一 04:48 11:00 17:12 23:24初七、二十二 05:36 11:48 18:00 00:12初八、二十三 06:24 12:36 18:48 01:00以上数据会有些许误差,但基本准确,红色为最大潮时间(鱼进来机率最大),紫色为小潮时间(鱼进来机率最小)潮汐时间计算解析:1.地球各点地方时与太阳的关系:由于地球一刻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一般来说,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也就是东边的时刻比西边时刻早。
古时候,各地都把当地太阳高度最大时刻定为12 点,因此各地的地方是不同的。
如右图,在此光照图上我们可以确定此图中任一点的地方时。
2.潮汐与太阳和月球的关系:海洋的潮汐现象是因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在地球上分布不均造成的。
引潮力是在地球朝向月球(或太阳)的一面和背向月球(或太阳)的一面同时发生的。
朝向月球和太阳一面形成的潮汐称顺潮,背向月球和太阳一面形成的潮汐称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