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趣味数学:抽屉原理和六人集会问题
趣味数学素材:抽屉原理和六人集会问题

抽屉原理和六人集会问题河北韩志庚结论1.“任意367个人中,必有生日相同的人.”结论2.“从任意5手套中任取6只,其中至少有2只恰为一双手套.”上述两个结论是正确的.那么,它们是怎样得到的呢?实际上,上述结论的依据是抽屉原理,抽屉原理的内容可以用形象的语言表述为:“把m个东西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里()>,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m n进了至少2个东西.”下面我们利用抽屉原理来解释上述结论。
1.由于一年最多有366天,366<367,因此可将“366天”看成是“366个抽屉”,将“367个人”看成“367个东西”,该问题转化为“把367个东西放入 366个抽屉”。
由抽屉原理,可得有一抽屉中放进了至少 2个东西,即任意367个人中,必有生日相同的人.注:第二个结论也可类似用抽屉原理解释,同学们不妨自己试试看。
抽屉原理的一种更一般的表述为:“把多于Kn+1个东西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K是正整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1K+个东西.”利用上述原理容易证明:“任意7个整数中,至少有3个数的两两之差是3的倍数。
”因为任一整数除以3时余数只有0、1、2三种可能,所以7个整数中至少有3个数除以3所得余数相同,即它们两两之差是3的倍数.如果问题所讨论的对象有无限多个,抽屉原理还有另一种表述:“把无限多个东西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n是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无限多个东西.”抽屉原理的内容简明朴素,易于接受,它在数学问题中有重要的作用.许多有关存在性的证明都可用它来解决.1958年6/7月号的《美国数学月刊》上有这样一道题目:“证明:在任意6个人的集会上,或者有3个人以前彼此相识,或者有三个人以前彼此不相识.”这个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简单明了地证出:在平面上用6个点A、B、C、D、E、F分别代表参加集会的任意6个人.如果两人以前彼此认识,那么就在代表他们的两点间连成一条红线;否则连一条蓝线.考虑A点与其余各点间的5条连线AB,AC,...,AF,它们的颜色不超过2种.根据抽屉原理可知其中至少有3条连线同色,不妨设AB,AC,AD同为红色.如果BC,BD ,CD 3条连线中有一条(不妨设为BC)也为红色,那么三角形ABC 即一个红色三角形,A、B、C代表的3个人以前彼此相识:Array如果BC、BD、CD 3条连线全为蓝色,那么三角形BCD即一个蓝色三角形,B、C、D代表的3个人以前彼此不相识.不论哪种情形发生,都符合问题的结论.六人集会问题是组合数学中著名的拉姆塞定理的一个最简单的特例,这个简单问题的证明思想可用来得出另外一些深入的结论.这些结论构成了组合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拉姆塞理论.从六人集会问题的证明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抽屉原理的应用.。
六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抽屉原理

六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抽屉原理抽屉原理是数学中的一条重要原理,它在解决计数问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数学广角中,抽屉原理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各种排列组合、鸽巢原理等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六年级数学中的抽屉原理以及其应用。
一、抽屉原理的概述抽屉原理,又称鸽巢原理或箱子原理,是由数学家约翰·拉默尔(Joseph-Louis Lagrange)在18世纪末提出的。
它基本思想是:如果有n+1个物体放入n个抽屉,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会放置多于一个物体。
这条原理旨在说明当物体数量超过容器数量时,必然存在容器里有多个物体的情况。
二、六年级数学中的抽屉原理应用1. 排列组合问题在六年级数学中,有很多排列组合问题可以通过抽屉原理来解决。
例如,考虑如下问题:将8个苹果放入3个篮子里,每个篮子至少要放2个苹果,问有多少种放置方式?通过抽屉原理,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转化为将8-2×3=2个苹果放入3个篮子里的问题,即将2个相同的苹果和3个篮子进行排列组合,解得答案。
这个问题的解题思路正是基于抽屉原理的应用。
2. 数字盒子问题在六年级数学中,常常会涉及到将数字放入盒子的问题。
例如,有一组数字{1, 2, 3, 4, 5, 6, 7, 8, 9},我们需要从中选取至少5个数字,使得选取的数字之和能够被3整除。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抽屉原理来解决。
我们将这组数字中的每个数字除以3得到的余数作为抽屉,将数字放入对应的抽屉中,根据抽屉原理,至少存在一个抽屉里放置了至少5个数字。
将这些数字相加即可得到满足条件的数字之和。
3. 奇偶数问题六年级数学中,奇偶数问题也是抽屉原理的常见应用之一。
例如,考虑以下问题:将六个不同的奇数放入三个盒子里,使得每个盒子里的数字之和都是偶数,问有多少种放置方式。
通过抽屉原理,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转化为将三个偶数和六个奇数放入三个盒子里,并满足每个盒子里的数字之和都是偶数的问题。
然后通过排列组合的思路,得到问题的解答。
抽屉原理问题知识点总结

抽屉原理问题知识点总结抽屉原理的基本形式是:如果n个物品被放置到m个抽屉中,并且n > m,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有超过一个物品。
抽屉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出现在数学领域,还涉及到计算机科学、逻辑学、统计学、概率论等方面。
总结抽屉原理的知识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基本概念1. 抽屉原理的概念抽屉原理是由德国数学家穆勒(Dirichlet)在1834年提出的。
它的基本概念是指如果有n个物品要放到m个抽屉里,且n > m,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面有至少两个物品。
2. 抽屉原理的表述抽屉原理还可以用集合的交并运算来表述,即如果n个单个的数的和大于(n-1)倍的抽屉数,则必定存在多个数分配到同一个抽屉里。
3. 抽屉原理的思维方法抽屉原理是一种常见的数学论证方法,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将物品放入抽屉的过程,然后证明必然会有至少一个抽屉中包含多个物品。
这种思维方法在解决相关问题时非常重要。
二、抽屉原理的应用1. 计算机科学在计算机科学中,抽屉原理经常用来解决散列冲突问题。
当散列表的大小是有限的时候,存储的数据项的数量可能会比散列表的大小大,这时就可能会出现散列冲突。
抽屉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散列冲突总是不可避免的。
2. 统计学在统计学中,抽屉原理可以用来解释生日悖论。
生日悖论是指在一个小的群体中,其中两人有相同生日的概率实际上要比我们直觉上想象的要高得多。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抽屉原理来很好地解释。
3. 概率论在概率论中,抽屉原理可以用来解决一些排列组合的问题。
例如,如果有n+1个物品要放到n个抽屉中,那么必然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有两个物品。
这对于解决某些赌博游戏中的概率问题很有帮助。
4. 逻辑学在逻辑学中,抽屉原理可以用来解释一些谬误和伪命题。
例如,当有大于两个的命题时,就一定会出现至少两个命题具有相同的逻辑值。
三、抽屉原理的证明1. 直接证明法抽屉原理最简单的证明方法是使用直接证明法。
假设放置的物品数大于抽屉的数量,通过逻辑推理可以得出至少有一个抽屉至少有两个物品。
中学趣味数学:抽屉原理和六人集会问题

中学趣味数学:抽屉原理和六人集会问题恣意367团体中,必有生日相反的人。
从恣意5双手套中任取6只,其中至少有2只恰为一双手套。
从数1,2,...,10中任取6个数,其中至少有2个数为奇偶性不同。
大家都会以为下面所述结论是正确的。
这些结论是依据什么原理得出的呢?这个原理叫做抽屉原理。
它的内容可以用笼统的言语表述为:把m个东西恣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里〔mn〕,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2个东西。
在下面的第一个结论中,由于一年最多有366天,因此在367人中至少有2人出生在同月同日。
这相当于把367个东西放入366个抽屉,至少有2个东西在同一抽屉里。
在第二个结论中,无妨想象将5双手套区分编号,即号码为1,2,...,5的手套各有两只,同号的两只是一双。
任取6只手套,它们的编号至少有5种,因此其中至少有两只的号码相反。
这相当于把6个东西放入5个抽屉,至少有2个东西在同一抽屉里。
抽屉原理的一种更普通的表述为:把多于kn个东西恣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k是正整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k+1个东西。
应用上述原理容易证明:恣意7个整数中,至少有3个数的两两之差是3的倍数。
由于任一整数除以3时余数只要0、1、2三种能够,所以7个整数中至少有3个数除以3所得余数相反,即它们两两之差是3的倍数。
假设效果所讨论的对象有有限多个,抽屉原理还有另一种表述:把有限多个东西恣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n是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有限多个东西。
抽屉原理的内容简明朴素,易于接受,它在数学效果中有重要的作用。
许多有关存在性的证明都可用它来处置。
1958年6/7月号的«美国数学月刊»上有这样一道标题:证明在恣意6团体的集会上,或许有3团体以前彼此相识,或许有三团体以前彼此不相识。
这个效果可以用如下方法复杂明了地证出:在平面上用6个点A、B、C、D、E、F区分代表参与集会的恣意6团体。
假设两人以前彼此看法,那么就在代表他们的两点间连成一条红线;否那么连一条蓝线。
抽屉原理

练习题
1、假设空间中有六个点,其中任意三点不共线,任意四点不共面,在每两点之间连结直线段后,将每一条线段或者染上红色,或者染上蓝色。求证:不论怎样染色,一定存在一个三角形,它的三边有相同的颜色。
例6、求证:对于任给的1987个自然数,从中总可以找到若干个数,使它们的和能被1987整除。
证明:构造如下1987个和: ,若其中有一个和能被1987整除,则结论成立。否则上述1987个和除以1987的余数只能为,则其中必有两个和的余数相同,设为, ,
则能被1987整除。
例7、在任意一次集会中,其中必有两个人,他们认识的人一样多,试证明之。
例11、在100个连续自然数中,任取51个数,试证明在这51个数中,一定有两个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倍数。
证明:任意一个自然数都能表示成为(为自然数,为非负整数)的形式。将前100个自然数分为如下50个集合:
、
、
…、,其中前100个自然数中的每个自然数都属于其中一个集合,而且只属于一个集合。据抽屉原理:从中选51个数,必有两个数是取自同一个集合,在同一个集合中,较大的数必是较小数的倍数。
例12、设是由1985个不同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中的元素的素因子均不超26,求证:存在,使得是某个自然数的四次方。
证明:不超过26的质数共9个:,所以这1985个正整数可表示为:的形式,,考虑的奇偶性类型,共有种类型。在1985全正整数中可找出一对、有相同奇偶性,即与奇偶性相同,。然后在剩下的个数中又可以找出两个,他们的指数、也有相同的奇偶性。如此下去,由于,故可得513对、,且有,最后,在上述的513个中,又必有两个、奇偶性相同,所以,,设,,,则
概率:抽屉原理和六人集会问题

抽屉原理和六人集会问题“任意367个人中,必有生日相同的人。
” “从任意5双手套中任取6只,其中至少有2只恰为一双手套。
” “从数1,2,...,10中任取6个数,其中至少有2个数为奇偶性不同。
” ... ... 大家都会认为上面所述结论是正确的。
这些结论是依据什么原理得出的呢?这个原理叫做抽屉原理。
它的内容可以用形象的语言表述为:“把m个东西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里(m>n),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2个东西。
”在上面的第一个结论中,由于一年最多有366天,因此在367人中至少有2人出生在同月同日。
这相当于把367个东西放入366个抽屉,至少有2个东西在同一抽屉里。
在第二个结论中,不妨想象将5双手套分别编号,即号码为1,2,...,5的手套各有两只,同号的两只是一双。
任取6只手套,它们的编号至多有5种,因此其中至少有两只的号码相同。
这相当于把6个东西放入5个抽屉,至少有2个东西在同一抽屉里。
抽屉原理的一种更一般的表述为:“把多于kn个东西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k是正整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k+1个东西。
” 利用上述原理容易证明:“任意7个整数中,至少有3个数的两两之差是3的倍数。
”因为任一整数除以3时余数只有0、1、2三种可能,所以7个整数中至少有3个数除以3所得余数相同,即它们两两之差是3的倍数。
如果问题所讨论的对象有无限多个,抽屉原理还有另一种表述:“把无限多个东西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n是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无限多个东西。
” 抽屉原理的内容简明朴素,易于接受,它在数学问题中有重要的作用。
许多有关存在性的证明都可用它来解决。
1958年6/7月号的《美国数学月刊》上有这样一道题目:“证明在任意6个人的集会上,或者有3个人以前彼此相识,或者有三个人以前彼此不相识。
” 这个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简单明了地证出:在平面上用6个点A、B、C、D、E、F分别代表参加集会的任意6个人。
应用抽屉原理的难题及解答

应用抽屉原理的难题及解答引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需要应用抽屉原理。
抽屉原理,也称为鸽巢原理,是一种数学原理,它指的是当若干个物体被分配到若干个抽屉中,如果物体的数量大于抽屉的数量,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体数量必定大于1。
然而,应用抽屉原理并不容易,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些难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抽屉原理的难题,并给出解答。
难题一:生日问题假设有365个人参加一个派对,他们中至少有两个人生日是同一天。
如何证明这个结论?•解答:根据抽屉原理,我们知道如果有365个物体(人)被分配到365个抽屉(日子)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体数量必定大于1。
在这个问题中,抽屉就是365个日子,而物体就是365个人的生日。
因此,根据抽屉原理,至少有一个日子会有两个人的生日。
难题二:撞车问题假设有10辆汽车在同一条直路上行驶,每辆汽车都以不同的速度行驶,且不能变速。
证明存在至少两辆汽车在某一时间点发生碰撞。
•解答:假设每辆汽车都代表一个抽屉,汽车的速度代表物体的数量。
根据抽屉原理,如果有10个物体(汽车)被分配到10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体数量必定大于1。
在这个问题中,抽屉就是10辆汽车,而物体就是汽车的速度。
因此,根据抽屉原理,至少有两辆汽车的速度相同,它们在某一时间点会发生碰撞。
难题三:抽屉排序问题有1到N的N个整数排列成一列,其中至少有一个整数重复。
如何找出重复的整数?•解答:假设这N个整数分别代表N个抽屉,每个整数在对应的抽屉中。
根据抽屉原理,如果有N个物体(整数)被分配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体数量必定大于1。
因此,我们只需要遍历每个抽屉,找到其中的物体数量大于1的抽屉,即可找到重复的整数。
难题四:相同数字求和问题给定一个包含n个整数的数组,其中每个数字都出现了偶数次,只有一个数字出现了奇数次,如何找到这个数字?•解答:假设这个数组中的数字是物体,每个数字在对应的抽屉中。
人教版初中《抽屉原理和容斥原理》竞赛专题复习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抽屉原理和容斥原理》竞赛专题复习含答案抽屉原理和容斥原理24.1 抽屉原理24.1.1★在任意的61个人中,至少有6个人的属相相同.解析 因为一共有12种属相,把它看作12个抽屉,61151612⎡⎤+=+=⎢⎥⎣⎦,根据抽屉原理知,至少有6个人的属相相同. 评注 抽屉原理又称鸽笼原理或狄里克雷原理.这一简单的思维方式在解题过程中却可以有很多颇具匠心的运用.抽屉原理常常结合几何、整除、数列和染色等问题出现.许多有关存在性的证明都可用它来解决.抽屉原理1 如果把1n +件东西任意放入n 个抽屉,那么必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两件东西.抽屉原理2 如果把m 件东西任意放人n 个抽屉,那么必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女件东西,这里,1,mm n n k m m n n ⎧⎪⎪=⎨⎡⎤⎪+⎢⎥⎪⎣⎦⎩是的位不是的位当数时; 当数时. 其中[]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 ,例如[]33=,[]4.94=,[]2.63-=-等等.24.1.2★从2,4,6,…,30这15个偶数中任取9个数,证明:其中一定有两个数之和是34. 解析 把2,4,6,…,30这15个数分成如下8组(8个抽屉); (2)(4,30),(6,28),(8,26),(10,24),(12,22),(14,20),(16,18).从2,4,6,…,30这15个数中任取9个数,即是从上面8组数中取出9个数.抽屉原理知,其中一定有两个数取自同一组,这两个数的和就是34.24.1.3★★在1,2,3, …,100这100个正整数中任取11个数,证明其中一定有两个数的比值不超过32; {}1,{2,3},{4,5,6},{7,8,9,10},{11,12,…,16},{17,18,…,25}, {26,27,…,39},{40,41,…,60}. {61,62,…,91},{92,93,…,100}.从1,2,…,100中任取11个数,即是从上面10组中任取11个数,由抽屉原理知,其中一定有两个数取自同一组,这两个数的比值不超过32. 24.1.4★求证:任给五个整数,必能从中选出三个,使得它们的和能被3整除. 解析 任何数除以3所得余数只能是0、1、2,分别构造3个抽屉:{0}、{1}、{2}.(1)若这五个自然数除以3后所得余数分别分布在这3个抽屉中,从这三个抽屉中各取1个,其和必能被3整除.(2)若这5个余数分布在其中的两个抽屉中,根据抽屉原理,其中一个抽屉必包含有5132⎡⎤+=⎢⎥⎣⎦个余数,而这三个余数之和或为0,或为3,或为6,故所对应的3个整数之和是3的倍数.(3)若这5个余数都能分布在其中的一个抽屉中,易知必有3个整数之和能被3整除.24.1.5★★从1,2,3,…,20中,至少任取多少个数,才能使得其中一定有两个数,大的数是小的数的倍数. 解析 从1,2,…,20中取11,12,…,20这10个数,其中没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把1,2,…,20分成如下10组:{1,221⨯,221⨯,321⨯,421⨯},{3,23⨯,223⨯},{5,25⨯,225⨯},{7,27⨯},{9,29⨯},{11},{13},{13},{15},{17},{19},从中任取11个数,一定有两数取自同一组,于是大数便是小数的倍数. 所以,至少任取11个数才能满足题意.24.1.6★★在不超过100的正整数中任取55个不同的数,在这55个数中: (1)是否一定有两个数的差等于11? (2)是否一定有两个数的差等于9? 解析 (1)不一定,例如1~11,23~33,45~55,67~77,89~99这55个数中,任意两数的差都不等于11.(2)一定.把1,2,…,100分成如下54组:{1,10},{2,11},…,{9,18},{19,28},…,{81,90},{91,100},{92},{93},…,{99}.从中任取55个数,一定有两个数取自同一组,它们的差等于9.24.1.7★★证明:在任意的52个正整数中,一定可以找到两个数a 、b ,使得a b +或a b -能被100整除. 解析 把这52个正整数都除以100,考虑52个余数,若其中有两个相同,则它们的差能被10整除,若其中任意两个都不相同,则它们的差能被100整除,若其中任意两个都不相同,把0,1,…,99分成如下51组:{1,99},{2,98},…,{49,51},{0},{50}.从中任取52个数,车琮有两数(的余数)取自同一给,这两数的和或差能被100整除. 24.1.8★★某学校的初三年组的同学要从8名候选人中投票选举三好学生,规定每人必须从这8名候选人中任意选两名,那么至少有多少人参加投票,才能保证必有不少于5名同学投了相同的两个候选人的票? 解析 从8个人中任意选2人,不同的选法共有87228⨯÷=(种), 即有28个抽屉.由抽屉原理,当投票的人不少于 ()28511113⨯-+=人时,就能保证必有不少于5名同学投了相同两个候选人的票.而当112个人投票时,不一定有不少于5名同学投了相同两个候选人的票.所以,到少有113人投票时,能保证必有不少于5名同学投了相同两个候选人的票. 24.1.9★在1,11,111,…,1111n 个,…,中,是否有2007的倍数?解析 答案是肯定的. 考虑以下2007个数: 1,11,111,…,20071111个,若它们都不是2007的倍数,则它们除以2007所得的余数中一定有两个是相同的,不妨设为1111a 个和1111b 个()12007a b <≤≤,于是112007111111b a -个个,1200711110a b a -⨯个.而(2007,10a )=1,所以,12007111b a -个,这与1,11,111,…,20071111个都不是2007的倍数矛盾.所以,在1,11,111,…,1111n 个,…中,一定有2007的倍数.24.1.10★★从任意给定的1999 个自然数中总可以找到k 个数,使得它们的和能被1999整除. 解析设1999个自然数为1a ,2a ,…,1999a ,且构造下列2000个和:0,1a ,12a a +,123a a a ++,…, 1231999a a a a ++++.因为任意一个自然数被1999除后,所得的余数可能是0,1,2,…,1998,共1999种.所以可将上述2000个和按照被1999除后所得不同的余数分成1999个集合.由抽屉原理可知,至少有两个和,不妨 设为 123a a a +++, 12s t a a a a +++++()11999s t <≤≤,它们属于同一个集合,即它们分别被1999除后所得的余数相同,那么它们的差 12s s t a a a +++++能被1999整除.从而本题得证.24.1.11★★把圆周分成12段,将l ,2,3,…,11,12这12个数任意写在每一段内,使每一段恰好有一个数字.证明:一定存在连续的三段,它们的数字和至少是20. 解析如果记第1小段内填写的数是1a ,第2小段内填写的数是2a ……第12小段内填写的数是12a ,那么三个相邻小段填写的数字和可以有 123a a a ++,234a a a ++,345a a a ++,456a a a ++,567a a a ++,678a a a ++, 789a a a ++,8910a a a ++,91011a a a ++, 101112a a a ++,11121a a a ++,1212a a a ++这12种,并且12种情况中出现的所有数字和为 ()()12111233121112a a a a ++++=++++234=.由抽屉原理可知,至少有某个相邻的三段,它们的数字和至少是 23412012⎡⎤+=⎢⎥⎣⎦. 值得注意:本题中的三个相邻小段也可分成123a a a ++,456a a a ++,789a a a ++,101112a a a ++这4种情况,这时它们的数字和为 12111212111278a a a a ++++=++++=.由抽屉原理可知,至少有某个相邻的三段,它们的数字和至少是 781204⎡⎤+=⎢⎥⎣⎦. 24.1.12★★在2n 个连续自然数1,2,3,…,2n 中,任取出1n +个数.证明:在这1n +个数中,一定有两个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倍数. 解析 将这2n 个连续自然数分成n 集合: 1A ={1,12⨯,212⨯,312⨯,412⨯,512⨯,612⨯,…}, 2A ={3,32⨯,232⨯,332⨯,432⨯,532⨯,…}, 3A ={5,52⨯,252⨯,352⨯,452⨯,…},……n A =A{21n -}.由此可见,这2n 个数没有遗漏地被放在n 个集合中,并且同一个数决不会出现在两个不同的集合中.因此,根据抽屉原理可知,不论用何种方式从中取出1n +个数时,必定有至少两个数是出自同一个集合的,而同一个集合的两个数,大数必定是小数的倍数.24.1.13★★从1,2,…,2n 这2n 个正整数中任取1n +个数,证明其中一定存在两个数是互质的. 解析 把1,2,…,2n 这2n 个焉整数分成如下n 组: {1,2},{3,4},…,{21n -,2n }.从这n 组中任取1n +个数,由抽屉原理知,其中一定有两个数取自同一组,同一组中的两个数是相邻的正整数,从而它们是互质的.24.1.14★★把1,2,…,10按任意次序排成一个圆圈.(1)证明:一定可以找到三个相邻的数,它们的和不小于18; (2)证明:一定可以找到三个相邻的数,它们的和不大于15.解析 (1)设这10个数在圆周上排列为1,1a ,2a ,…,9a 如图(a ).由于()()()123456789231054a a a a a a a a a ++++++++=+++=,所以123a a a ++、456a a a ++、789a a a ++这三个数中一定有一个数不小于54183=.b 23b a a 5a 32(b)(a)1(2)设这10个数在圆周上排列为10,1b ,2b ,…,9b 如图(b ).由于()()()12345678912945b b b b b b b b b ++++++++=+++=,所以,123b b b ++、456b b b++、789b b b ++这三个数中一定有一个数不大于45153=. 24.1.15★在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中,任取7个点,其中任意三点不共线.证明:其中必有三. 解析 如图所示,将正三角形的中心与三个顶点连起来把正三角形分成三个小三角形(3个抽屉).由抽屉原理知,必定有一个小三角形的内部或边界上至少有7133⎡⎤+=⎢⎥⎣⎦个点.这三个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不超过该小三角形的面积,即不超过13=. 24.1.16★★在34⨯的长方形中,任意放置6个点,证明:一定可以找到两个点,它们的距. 解析我们要设法把34⨯的长方形分成5个部分(5个抽屉),而且每部分中任意两点的距.211211211122如图所示,把34⨯的矩形分成5个部分.由勾股定理可以算得每个部分的任两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从而命题得证.24.1.17★★求证:在任何凸()22n n >边形中,总有一条对角线不与任何一条边平行. 解析凡是与某条边平行的对角线,称之为“好对角线”,由于对每一条边,最多有2n -条对角线与之平行,因此凸n 边形的“好对角线”至多有()22n n -条,但凸2n 边形的对角线总数为()()2322n n n n n -=-+.于是由抽屉原理,知必定有某条对角线不与任何边平行. 对于凸21n +边形,不难构造例子使所有对角线均为“好对角线”.24.1.18★★证明:在任意6个人的集会上,或者有3个人以前彼此相识,或者有3个人以前彼此不相识. 解析 在平面上用6个点A 、B 、C 、D 、E 、F 分别代表参加集会的6个人.如果两人以前彼此认识,就在代表他们的两点间连一条实线;否则连一条虚线.考虑A 点与其余各点连线AB ,AC ,…,AF ,它们的线形不超过2种.根据抽屉原理,可知其中至少有5132⎡⎤+=⎢⎥⎣⎦条连线同为实线,或同为虚线.不妨设AB 、AC 、AD 均为实线.如果BC 、BD 、CD 三条连线中有一条(不妨设为BC )也是实线,那么三角形ABC 三边均为实线,说明A 、B 、C 代表的3个人以前彼此相识:如果BC 、BD 、CD 三条连线均为虚线,那么三角形BCD 三边均为虚线.说明B 、C 、D 代表的3个人以前彼此不相识.不论哪种情形发生,都符合问题的结论.EF F24.1.19★★★空间有6点,任何3点都是一个不等边三角形的顶点,求证:这些三角形中的一个三角形的最短边同时是另一个三角形的最大边. 解析设1P ,2P ,…,6P 是空间中6个已知点.在每个三角形i j k PPP 中,把最短边涂成红色,于是,每个三角形中必有一条边为红色,其余的边未涂色.从每个点i P 可作5条线段与其余已知点相连.按抽屉原理,这5条线段中,或者至少有3条线段已被涂色,或者至少有3条线段还未涂色.如果经过点1P 的5条线段中至少有3条(例如,设为线段12P P 、13PP 、14P P )涂红,那么,在由这3条线段的另一顶点为顶点的234P P P △中至少须有一边(最短边)涂红,设是边23P P ,那么123PP P △的3边就都被涂红了.如果经过点1P 的线段中至少有3条未被涂红(例如设为线段14P P 、15PP 、16P P ),由于145PP P △、156PP P △、164PP P △中每个都至少有一边是红的.因此,只能是线段45P P 、56P P 、64P P 全是红的,即456P P P △的各边都是红色的.24.1.20★★将正十三边形的每个顶点染成黑色或染成白色,每顶点染一色.求证:存在三个同色顶点,它们刚好成为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解析设13个顶点依次为1A ,2A ,…,12A ,13A .若13个顶点都染成黑色或都染成白色,则结论显然成立.故只需考虑13个顶点中有染黑色也有染白色的情形.这时必有相邻两顶点同色,不妨设1A 、2A 同色,现考虑13A 、1A 、2A 、3A 、8A 这五个顶点,由抽屉原理知其中必有三顶点同色,这又分为下列三种情形:(1)13A 、1A 、2A 、3A 中有三点同色,又1A 、2A 同色,故1A 、2A 、3A 同色或13A 、1A 、2A 同色.这时123A A A △或1312A A A △为三顶点同色的等腰三角形.(2)13A 、3A 、8A 同色,这时1338A A A △为三顶点同色的等腰三角形.(3)1A 、2A 、8A 同色,这时128A A A △为三顶点同色的等腰三角形.24.1.21★★15个席位同等地围绕着圆桌安排,席上有15个客人的名片,客人们没有注意这些名片,直到他们坐下来,才发觉没有一个人坐在他自己的名片前面.证明:可以转动圆桌使得至少有两个客人同时对号入座. 解析 对于每个客人,都有一种转动圆桌的方式,使他对上自己的名片.现在先把席位按逆时针方向依次由1到15编号,每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一次圆桌,使名片对到下一个席位上,即1号上的名片对到2号席位,2号上的名片对到3号席位……15号上的名片对到1号席位.那么按这种方式转动15次后,所有的名片又对到初始的席位上.所以,一共有14种有效的转动,因为有15个客人,根据抽屉原理,必定有某种转动至少可容许有两个客人对上号.24.1.22★★在52张扑克牌上任意写上互不相同的正整数.证明:一定存在四张扑克牌,将其上的四个数仅用减号、乘号和括号适当组合成一个式子,其值是1989的倍数. 解析 因为19893951=⨯.而对任给的52个互异的正整数中,至少有两个数被51除后的余数相同,设这两个数为m a 、n a ,且m n a a >,那么51m n a a t -=(t 为整数). 在取出m a 、n a 后的50个互异的正整数中,又至少有两个数,不妨设k a 、l a ,且k l a a >,它们分别被39除后的余数相同,即 39k l a a s -=(s 为整数). 因此,在给出的52个互异的正整数中,一定有四个整数m a 、n a 、k a 、l a 组成一个式子:()()1989m n k l a a a a st --=.24.1.23★★★证明在任意11个无穷小数中,一定可以找到两个小数,它们的差或者含有无穷多个数字0,或者含有无穷多个数字9. 解析 由于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只有0,1,2,…,9这10种情况,因此11个数中必有两个数在这个数位上有相同的数字.记11个无穷小数为1a ,2a ,…,11a ,把这11个数分成如下55个二元组(每两个一组):()12,a a ,()13,a a ,…,()111,a a , ()23,a a ,…,()1011,a a .这55个二元组作为55个抽屉,现将无穷多个数1,2,3,…放进这些抽屉,规则是:若小数点后第k 位上i a 与j a 相同,则数k 就放入(),i j a a 中.例如,3a 与5a 的第7位上的数相同,则7就放入()35,a a这个抽屉里.由抽屉原理知,这55个(有限个)抽屉中必有一个抽屉,它含有无穷多个数,不妨设(1a ,5a )这个抽屉里含有无穷多个数,这就说明1a ,2a 这两个无穷小数有无穷多位相同.考虑1a 与2a 的差,在数字相同的数位上,差的数字为0或9.由于0与9的总个数有无穷多个,因此至少有一个出现无穷多次,从而1a 与2a 的差中,或者有无穷多个数字0,或者有无穷多个数字9.评注 本题先后三次用了抽屉原理,请读者仔细玩味.24.1.24★★★一个书架有五层,从下到上依次称为第1层,第2层,…,第5层.今把15册图书分放到书架的各层上,有些层可不放.证明:无论怎样放法,书架每层上的图书册数,以及相邻两层上图书册数之和,这些数中至少有两个是相等的. 解析用i a 表示第i 层所放的图书册数,1i =,2,3,4,5.如果有某个0i a =,那么结论显然成立.因此可设1i a ≥,1i =,2,…,5.考虑下面两种情况: (1)1a ,2a ,…,5a 中有两个数相等,则结论已经成立. (2)1a ,2a ,…,5a 各不相等,因 12515125a a a +++==+++,所以1a ,2a ,…,5a 必各取1、2、3、4、5之一.但是12a a +,23a a +,34a a +,45a a +这4个数不可能同时包含7、8、9这三个数.事实上,若7、8、9都出现,则只可能是725=+,835=+,945=+或734=+,835=+,945=+.前者表示放5册书的那一层与放2、3、4册的各层均相邻,不可能.后者表示放4、5册书的两层既要相邻又要不相邻,也不可能. 因此,下面9个数:1a ,2a ,…,5a ,12a a +,23a a +,34a a +,45a a +至多能取8个不同的值.由抽屉原理知,其中必有两个是相等的,从而命题得证.24.1.25★★★一个由n n ⨯个方格组成的正方形表格,其中填满1,2,3,…,n 等数,且在任一行、任一列都能遇到所有这些数字.若表格中的数字关于对角线AB 是对称的,求证:当n 是奇数时,在对角线AB 上的那些方格中将会遇到所有的1,2,…,n 这些数字.dc a b ff da cb ee BA解析 如图,由于在表格的每一行、每一列都出现l ,2,…,n 各数,所以任一行(或列)中,每个数只出现一次,于是表格中有n 个1,n 个2,…,n 个n . 又由于整个表格关于AB 对称,因此除对角线上的数外,任何一个数都将在其对称位置出现,如图中a ,b ,c ,d ,e ,f 等数.因此除对角线外表格中1,2,…,n 等数各有偶数个. 当n 为奇数时,表格中共有奇数个1,奇数个2,…,奇数个n .所以对角线AB 上出现1,2,…,n ,且1到n 个数都必将出现,但对角线上只有n 个格子,因此,所有的数在对角线上都恰好出现一次.24.1.26★★★一个半径为1的圆内或边界上有6个点,求证:必定有两点之间距离不大于1. 解析不妨设6个点为A 、B 、C 、D 、E 、F .如图,设1A 、2A 、3A 、4A 、5A 、6A 将O 六等分,且可让A 落在1OA 上(旋转可达).A 5A对于六个扇形(圆心角60︒,半径为1),其中一个内有两点(包括边界)M 、N ,则1MN ≤.这是因为60MON ∠︒≤,()22222222cos 1MN OM ON OM ON MON OM ON OM ON OM ON ON OM OM =+-⋅∠+-⋅=+-≤≤≤(这里不妨设ON OM ≤).于是由前知,B 、C 、D 、E 、F 已不能落在扇形16A OA 与12A OA 上,于是这五个点均落在剩下的四个扇形中,由抽屉原理,知必有两点落在同一扇形内或边界上,因此仍有距离不大于1,结论成立.24.1.27★★★一个棋手为参加一次锦标赛将进行77天的集训,他每天至少下一盘棋,而每周至多下12盘棋.证明一定存在一个正整数n ,使得他在这77天里有连续的一天恰好下了21盘棋. 解析用i a 表示这位棋手从第1天到第i 天(包括第i 天)下棋的总盘数,1i =,2,…,77.由于每天至少下一盘棋,所以 12771a a a <<<≤.又因为每周至多下12盘棋,所以7777121327a ⨯=≤, 所以12771132a a a <<<≤≤.考虑下面154个正整数:1a ,2a ,…,77a ,121a +,221a +,…,7721a +.其中最小的是1a ,最大的7721a +不超过13221153+=.因此这154个正整数中必定有两个是相等的.由于 1277a a a <<<,1277212121a a a +<+<<+,所以必定存在i j <,使得 21j i a a =+. 21j i a a -=.令n j i =-,那么该棋手在第1i +,2i +,…,i n j +=这连续的n 天中恰好下了21盘棋. 24.2 容斥原理24.2.1★一个班有45个学生,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有30人,参加语文课外小组的有25人,并且每一个人都至少参加了一个课外小组.问:这个班中参加了两个课外小组的同学有多少个?解析 我们画一个图帮助思考,如图所示,画两个相交的圆,其中一个圆表示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另一个圆表示参数学课外小组语文课外小组加语文课外小组的同学,那么,两个圆的内部共有45个同学,两个圆的公共部分就是参加了两个课外小组的同学. 因为参加数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有30人,参加语文课外小组的25人,但30255545+=>,这是因为两个课外小组都参加的同学被重复计算了两次,所以,两个课外小组都参加的同学有()30254510+-=(人). BA所以,这个班中参加了两个课外小组的同学有10个.评注 本题用的方法是容斥原理1.容斥原理1:A 或B 的元素个数A =的元素个数B +的元素个数一既是A 又是B 的元素个数. 24.2.2★在1,2,…,100这100个正整数中,不是5的倍数,也不是7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解析 在1,2,…,100中,5的倍数有5,10,15,…,100共20个,7的倍数有7,14,21,…,98共14个,其中既是5的倍数又是7的倍数的数有35,70共2个.根据容斥原理1得,在1,2,…,100中,5或者7的倍数有2014232+-=(个). 从而,在l ,2,…,100这100个正整数中,不是5的倍数,也不是7的倍数的数有1003268-=(个). 24.2.3★某班40位同学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答对第一题的有23人,答对第二题的有27人,这两题都答对的有17人,问有多少个同学这两题都不对?解析 根据容斥原理l 得:这两题都不对的同学有()402327177-+-=(人).24.2.4★某校对五年级100名同学进行学习兴趣调查,结果有58人喜欢语文,有38人喜欢数学,有52人喜欢外语.而且喜欢语文和数学(但不喜欢外语)的有6人,喜欢数学和外语(但不喜欢语文)的有4人,三科都喜欢的有12人,而且每人至少喜欢一科.问有多少同学只喜欢语文?有多少同学喜欢语文和外语(但不喜欢数学)?x 5241238658外语数学语文解析 如图所示,设喜欢语文和外语(但不喜欢数学)的有x 人.于是,喜欢数学和语文的有612+个人,喜欢数学和外语的有124+个人,喜欢语文和外语的有12x +个人.所以()100585238612=++-+()()1241212x -+-++,解得14x =.即喜欢语文和外语(但不喜欢数学)的有14人.所以,只喜欢语文的同学有586121426---=(人). 所以,有26个同学只喜欢语文,有14个同学喜欢语文和外语(但不喜欢数学).CBA评注 本题用的方法是容斥原理2.容斥原理2:A 或B 或C 的元素个数A =的元素个数B +的元素个数C +的元素个数既是A 又是B 的元素个数一既是A 又是C 的元素个数一既是B 又是C 的元素个数+既是A 又是B 又是C 的元素个数.24.2.5★★全班有25个学生,其中17人会骑自行车,13人会游泳,8人会滑冰,这三项运动项目没有人全会.至少会这三项运动之一的学生数学成绩都及格了,但又都不是优秀.如果全班有6个人数学不及格,问:(1)全班数学成绩优秀的有几名?(2)全班有几个人既会游泳又会滑冰?解析 (1)至少会一项运动的人有25619-=人,因为没有人会全部三项运动,因此至少会三项运动之一的人假使每人都会两项,也要()17138219++÷=(人),这些人数学都及格了,再加上数学不及格的6人,正好是25人,所以没有人数学优秀.(2)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可得0 C BA滑冰游泳骑自行车17A B+=,8B C+=,13A C+=;其中A表示既会骑自行车又会游泳的学生人数,B表示既会骑自行车又会滑冰的同学的人数,C表示既会游泳又会滑冰的同学的人数.所以()1381722C=+-÷=,故没有人数学优秀;全班有2人既会游泳又会滑冰.24.2.6★★在1到100个自然数中,既非3的倍数也不是4与5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解析只需求出是3或4,5的倍数有多少个,问题也随之解决了.3的倍数有3,6,9,…,99,共33个;4的倍数有4,8,12,…,100,共25个;5的倍数有5,10,15,…,100,共20个.我们还应注意下面这些数:3与4的公倍数有12,24,…,96,共8个;3与5的公倍数有15,30,…,90,共6个;4与5的公倍数有20,40,…,100,共5个;3、4、5的公倍数有1个:60.根据容斥原理,1到100的自然数中是3、4或5的倍数共有()()332520865160++-+++=(个).因此,1到100的自然数中既非3、4也不是5的倍数有1006040-=(个).所以,既非3、4也不是5的倍数的数有40个.34.2.7★如图,A、B、C分别是面积为12、28、16的三张不同形状的纸片,它们叠放在一起盖住的总面积为38,若A与B、B与C、C与A的公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8、7、6.求A、B、C三张纸片的公共部分的面积(图中阴影部分).解析设所求三张纸片的公共部分的面积为x,则由容斥原理有38122816876x=++---+,所以所以,A、B、C三张纸片的公共部分的面积为3.24.2.8★★某班在体育课上进行了成绩考核,这个班在100米自由泳、跳远、铅球三项测试中获得优秀等级的人数分类统计如下:100米自由泳获得优秀的有21人,跳远获得优秀的有19人,铅球获得优秀的有20人.100米自由泳和跳远都获得优秀的有9人,跳远和铅球都获得优秀的有7人,铅球和100米自由泳都获得优秀的有8人.有5人没有获得任何一项优秀.问:这个班有多少个学生?解析 设三项都获得优秀的有n 个人,根据容斥原理2,至少有一项优秀的学生有 21192097836n n ++---+=+,所以,这个班的学生有36541n n ++=+人.故这个班的学生人数不少于41人.另一方面,由于获得其中两项优秀的人数分别为9、7、8,所以,获得三项优秀的学生人数不超过7,即7n ≤,所以,这个班的学生人数不超过48人.综上所述,这个班的学生人数在41与48之间.所以,学生人数可能的情况是41,42,43,…, 48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趣味数学:抽屉原理和六人集会问题任意367个人中,必有生日相同的人。
从任意5双手套中任取6只,其中至少有2只恰为一双手套。
从数1,2,...,10中任取6个数,其中至少有2个数为奇偶性不同。
大家都会认为上面所述结论是正确的。
这些结论是依据什么原理得出的呢?这个原理叫做抽屉原理。
它的内容可以用形象的语言表述为:
把m个东西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里(mn),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2个东西。
在上面的第一个结论中,由于一年最多有366天,因此在367人中至少有2人出生在同月同日。
这相当于把367个东西放入366个抽屉,至少有2个东西在同一抽屉里。
在第二个结论中,不妨想象将5双手套分别编号,即号码为1,2,...,5的手套各有两只,同号的两只是一双。
任取6只手套,它们的编号至多有5种,因此其中至少有两只的号码相同。
这相当于把6个东西放入5个抽屉,至少有2个东西在同一抽屉里。
抽屉原理的一种更一般的表述为:
把多于kn个东西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k是正整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k+1个东西。
利用上述原理容易证明:任意7个整数中,至少有3个数的
两两之差是3的倍数。
因为任一整数除以3时余数只有0、1、2三种可能,所以7个整数中至少有3个数除以3所得余数相同,即它们两两之差是3的倍数。
如果问题所讨论的对象有无限多个,抽屉原理还有另一种表述:
把无限多个东西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n是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无限多个东西。
抽屉原理的内容简明朴素,易于接受,它在数学问题中有重要的作用。
许多有关存在性的证明都可用它来解决。
1958年6/7月号的《美国数学月刊》上有这样一道题目:
证明在任意6个人的集会上,或者有3个人以前彼此相识,或者有三个人以前彼此不相识。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
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这个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简单明了地证出:在平面上用6个点A、B、C、D、E、F分别代表参加集会的任意6个人。
如果两人以前彼此认识,那么就在代表他们的两点间连成一条红线;否则连一条蓝线。
考虑A点与其余各点间的5条连线AB,AC,...,AF,它们的颜色不超过2种。
根据抽屉原理可知其中至少有3条连线同色,不妨设AB,AC,AD同为红色。
如果BC,BD,CD3条连线中有一条(不妨设为BC)也为红色,那么三角形ABC即一个红色三角形,
A、B、C代表的3个人以前彼此相识:如果BC、BD、CD3条连线全为蓝色,那么三角形BCD即一个蓝色三角形,B、C、D代表的3个人以前彼此不相识。
不论哪种情形发生,都符合问题的结论。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六人集会问题是组合数学中著名的拉姆塞定理的一个最简
单的特例,这个简单问题的证明思想可用来得出另外一些深入的结论。
这些结论构成了组合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拉姆塞理论。
从六人集会问题的证明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抽屉原理的应用。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