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队形
体育课队列队形规范常识动作要领及图解说明

队列队形动作要领及图解说明一、队形练习(一)原地队形1.横队。
基本队形之一,左右并列平而成,常用于集合整队、听讲、观摩和做操。
有一列横队和数列横队之分。
要领;从右到左按高矮顺字排列。
多列横队在一列横队的基础上进行报数分队。
2.纵队。
基本队形之一,前后重叠而成,常用于整队、集体行进和游戏。
有一路纵队和多路纵队之分。
要领:从前到后按高矮顺序排列。
多路纵队在一路纵队的基础上进行分队。
3.方队。
常见队形之一,用于做操、游行和表演。
要领:横队或纵队组成,纵横人数相等。
4.圆形。
常用队形之一,适合做行进间练习和游戏。
有单圆或复圆。
要领:一路纵队首尾相接成圆。
5.梯形。
适合于做操、表演和观摩。
要领:由一列横队一、三、五、……报数,下达“分队——走”口令后,各人按所报的数向前X步走。
其它尚有三角形、弧形等队形,用于表演和做操。
(二)行进间队形1.一路纵队:(1)绕场行进口令“绕场行进——走”“绕场跑步——走”要领:排头带领围绕场地边线呈述时针方向行进,每到一角自动左转弯继续前进。
教法:在场地四角转弯处设标志物进行练习。
(2)对角钱行进口令“对角钱行进——走”“对角线跑步——走”要领:听到口令,排头带领主转弯135“按对角行进,到达顶点自动转弯沿边线行进。
教法:在两对角处设标志物进行练习。
(3)蛇形行进口令“蛇形行进——走”“蛇形跑步——走”要领:由排头带领左后转弯走,到达规定点自动右后转弯走。
依此往复行进。
教法:场地中设置标志或由指挥员带队练习。
(4)圆形行进口令“圆形行进——走”“圆形跑步——走”要领:排头带领沿弧形绕场行进,自动调整步幅,至队伍首尾相接后按弧形行进。
教法:确定圆心后,排头根据队伍长短调整半径;亦可以面向圆心,左右拉手成圆后进行练习。
(5)“8”字形行进口令“ 8字形行进——走”“ 8字形跑步——走”要领;排头带领左转弯弧形行进,通过场地中心点自动右转弯弧形行进成圆,至中心点左转弯,两国在场地中心点相切。
第3课 队列队形:向后转-科学版二年级教案

第3课队列队形:向后转-科学版二年级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队列和队形的概念。
2.学会针对具体问题设计队形。
3.学会调整队形,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
4.能够通过向后转的队形动作,进一步加深对队形的理解。
2. 教学重点:1.队列、队形的概念。
2.针对具体问题设计队形。
3.向后转的队形动作。
3. 教学内容:(1)队列和队形的概念队列是指在一定场合下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人或物的队列。
队形是指队列人或物排列的形态。
(2)针对具体问题设计队形在队列和队形的基础上,学生了解如何把队列和队形运用到具体问题中,如在操场上排列队伍等。
(3)向后转的队形动作学生通过向后转的队形动作,进一步加深对队形的理解。
同时,通过不同的队形变化,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4. 教学过程:(1)引入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科学课堂。
今天我们要学习队列队形中的向后转动作。
在操场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同学们排列着整齐的队形,今天我们也要学习如何设计和调整队形,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
(2)讲解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队列和队形的概念。
队列是指在一定场合下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人或物的队列。
队形是指队列人或物排列的形态。
接下来,我们要学会如何针对具体问题设计队形。
比如在操场上排列队伍,我们要考虑队形大小、人数等因素,使得队形整齐美观。
最后,我们来学习向后转的队形动作。
这个动作要求同学们配合默契,按照特定的步伐和动作完成。
我们先来尝试一下:(学生们依次站成一排,完成向后转的动作)(3)练习接下来,我们搭配音乐,分别尝试不同的队形。
同学们要互相配合,完成整齐划一的队形。
(4)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队列、队形和向后转的队形动作。
通过不同的队形变化和向后转动作,训练了同学们的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空间适应能力和注意力,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5.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是队列队形的概念和向后转的队形动作。
通过不同的步骤,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了队形的设计和调整方法,并锻炼了同学们的协调和团队精神。
队列队形教案(通用7篇)

队列队形教案(通用7篇)队列队形教案(通用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队列队形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队列队形教案篇1队列队形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队列队形是对身体姿态和空间体位感觉的基本训练,也是组织集体活动,培养组织纪律性和整齐一致的重要手段。
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身体的正确姿势,培养学生自信坚毅的个性,具有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品质,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气质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对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具有良好的锻炼效果。
然而,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由于新课标中“快乐体育”理念的冲击,队列队形练习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地位。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队列队形的练习太过枯燥乏味,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缺乏创新,学生不愿意练,自然就无“快乐”可言。
所以,教师必须认清队列队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队列队形练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我国古代著名的学者管仲说:“劳其形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形。
”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比较单调,不外乎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跑步走等。
反复的训练中,学生会感觉枯燥疲惫,从而失去了对队列队形练习的兴趣,把它看作是一件苦差事。
教师在教学中不妨采取情景创设的方法,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调节教学气氛。
1、场景模拟法教师把训练场地布置或用语言描绘成一个特定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利用小学生好奇、爱新鲜的心理特征,激起他们训练的热情。
例如在齐步走的训练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国庆xx周年大阅兵的场面,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教师也要置身其中,扮演好检阅者的角色,用语言激发他们的激情,用口令来指挥他们的行动。
又如在练习原地四面转法时,教师可以把训练场地布置成热闹的十字路口。
让一部分学生来扮演行人和车辆,另一部分学生就模仿交警指挥交通。
队列队形动作要领

队列队形动作要领1、立正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
口令:立正。
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2、稍息口令:稍息。
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
3、停止间转法⑴向右(左)转口令:向右(左)--转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和脚一致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
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身保持立正姿势。
半面向左(左)转,按向右(左)转的要领转45度。
⑵向后转口令:向后--转。
要领:按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度。
三、行进行进的基本步法分为齐步、正步和跑步,辅助步法分为便步、踏步和移步。
⒈齐步齐步是军人进行的常用步法。
口令:齐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稍弯屈(约与躯干成60度夹角),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着夏季装训服时,与第四衣扣同高;着冬季装训服时,与第五衣扣同高;着水兵服时,与腰带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
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⒉跑步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进。
口令:跑步--走。
要领:听到口令,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在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节上),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
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
体育老师必备——详解队列队形及口令

体育老师必备——详解队列队形及口令队列队形练习的意义队列是在一定队形下的协调而统一的行动。
队形是为协同动作而采取的队伍排列形式。
前者以人民解放军的“队列条令,为基础,并结合体育课的需要适当加以补充;后者是对体育课上经常采用的队列形式及其变化的归纳。
两者往往是不可分割的。
队列要在一定的队形下进行;队形又必须以队列为基础,这样才能达到整齐一致。
队列队形练习的作用•端正身体姿势,振奋精神,养成良好的训练作风。
•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和整体观念。
•严密课的组织,以利于完成课的任务。
•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队列队形练习的基本术语•列:学生左右并列站成一排叫列。
•路:学生前后重叠站成一行叫路。
•横队:由“列”组成的队形叫横队。
•纵队:由“路”组成的队形叫纵队。
•翼:队形的两端叫翼。
左端为左翼,右端为翼。
•队列练习:学生按照一定的队形,做协同一致的动作。
•队形练习:在队列练习的基础上做各种队形和图形的变化。
•排头:位于横队右翼第一名或纵队之首的学员。
•排尾:位于横队左翼第一名或纵队最后的学员。
•基准学生:站在排头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作为看齐或行动的目标叫基准学生。
•间隔:相邻者左右之间的间隙叫间隔。
个人之间的间隔,一般为一拳(10厘米);成队之间的间隔,一般为两步。
•距离:相邻者前后之间的间隙叫距离。
个人之间的距离,一般为一臂(75厘米);成队之间的距离,一般为两步。
•步幅:一步的长度(前后脚脚跟之间的距离)。
•步速:一分钟走的步数。
口令概述口令:指挥动作时,指挥员下达的口头命令叫口令。
包括指示词、预令和动令三部分。
只是有的动作只有预令和令,如“向右——转”;有的动作只有动令而无预令,如“立正”,有的动作三部分都有,如“面向单杠(指示词),向左向右(预令)——转(动令)”。
口令的种类•短促口令:只有动令,发音短促有力,不论几个字,中间不拖音、不停顿,通常按音节(字数)平均分配时间。
有时最后1字稍长,如“立正”、“稍息”、“报数”等。
队列队形(汇编)

常用队列队形一、队列队形练习的概念及意义:队列练习,是指全体学生按照一定的队形,做协同一致的动作。
队形练习,是指在队列练习的基础上所做的各种队形和图形的变化。
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训练动作的节奏感和提高协同一致的集体动作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队列队形的分类1、队列练习A、原地动作:常用动作、原地转法和原地队列变化B、行进间动作:便步走、齐步走、跑步走等各种走步及其互换和立定;向前、后、左、右移动;行进间向左(右、后)转走;左(右)转弯走左(右)后转弯走等。
2、队形练习A、图形行进(绕场、蛇形、螺旋等)B、队形变化(合队、分队、并队等)C、散开与靠拢三、队列队形练习中常用的基本术语列:学生在一条直线上,左右排列成的队形。
几排即为几列。
前排为第一列,以此类推。
二列横队,第一列称前列,第二列称后列。
路:学生在一条直线上,前后排列成的队形,几行即为几路。
左边第一行为第一路(也称左路),以此类推。
横队:按列排成的队形称为横队,其正面(宽度)大于纵深。
纵队:按路排成的队形称为纵队。
通常,其纵深大于正面(宽度)。
翼:队列的两端。
左端为左翼,右端为右翼。
多列行进变换方向时,处于转弯内侧的一翼称为轴翼,另一翼为外翼。
排头: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右翼的学生(一个或数个)叫排头。
排尾:位于纵队之尾或横队左翼的学生(一个或数个)叫排尾。
基准学生:指定位置看齐目标的学生叫基准学生。
如以右翼排头为基准向右看齐,以某某为基准向中看齐等。
正面:队列中学生所面向的一面叫正面。
后面:与正面相反的一面叫后面。
间隔:学生彼此之间左右相距的间隙叫间隔。
距离:学生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间隙叫距离。
队形宽度:两翼之间的横宽叫队形宽度。
队形纵深:从第一列(站在最前面的学生)到最后一列(站在最后面的学生)的纵长叫队形纵深。
伍:二列或二列以上的横队,前后排列的学生称为伍。
体育课队列队形规范常识动作要领及图解说明

体育课队列队形标准常识动作要领及图解说明队列队形动作要领及图解说明一、队形练习〔一〕原地队形1.横队。
根本队形之一,左右并列平而成,常用于集合整队、听讲、观摩和做操。
有一列横队和数列横队之分。
要领;从右到左按高矮顺字排列。
多列横队在一列横队的根底上进行报数分队。
2.纵队。
根本队形之一,前后重叠而成,常用于整队、集体行进和游戏。
有一路纵队和多路纵队之分。
要领:从前到后按高矮顺序排列。
多路纵队在一路纵队的根底上进行分队。
3.方队。
常见队形之一,用于做操、游行和表演。
要领:横队或纵队组成,纵横人数相等。
4.圆形。
常用队形之一,适合做行进间练习和游戏。
有单圆或复圆。
要领:一路纵队首尾相接成圆。
5.梯形。
适合于做操、表演和观摩。
要领:由一列横队一、三、五、??报数,下达“分队——走〞口令后,各人按所报的数向前X步走。
其它尚有三角形、弧形等队形,用于表演和做操。
〔二〕行进间队形 1.一路纵队:〔1〕绕场行进口令“绕场行进——走〞“绕场跑步——走〞要领:排头带着围绕场地边线呈述时针方向行进,每到一角自动左转弯继续前进。
教法:在场地四角转弯处设标志物进行练习。
〔2〕对角钱行进口令“对角钱行进——走〞“对角线跑步——走〞要领:听到口令,排头带着主转弯135“按对角行进,到达顶点自动转弯沿边线行进。
教法:在两对角处设标志物进行练习。
〔3〕蛇形行进口令“蛇形行进——走〞“蛇形跑步——走〞要领:由排头带着左后转弯走,到达规定点自动右后转弯走。
依此往复行进。
教法:场地中设置标志或由指挥员带队练习。
〔4〕圆形行进口令“圆形行进——走〞“圆形跑步——走〞要领:排头带着沿弧形绕场行进,自动调整步幅,至队伍首尾相接后按弧形行进。
教法:确定圆心后,排头根据队伍长短调整半径;亦可以面向圆心,左右拉手成圆后进行练习。
〔5〕“8〞字形行进口令“ 8字形行进——走〞“ 8字形跑步——走〞要领;排头带着左转弯弧形行进,通过场地中心点自动右转弯弧形行进成圆,至中心点左转弯,两国在场地中心点相切。
队列队形图解(行进间队形)

(2)横队变梯形散开和靠拢(以一列变三列为例
•教法提示:须先1、3、5、或5、3、1 报数,并强调走自己所报的数步。 口 令:成三列梯形横队——走!成一列横 队——走!
• 要领:两路学生将相遇时,听到并队走的口令;二路纵队中场行进,听到“裂队走”的口令, 左路学生左转弯,右路学生右转弯,各自沿左右边 线绕场行进。
• 教法:将分队、合队、并队、裂队分别教授,然后 综合操作,可一次完成。顺序是一路纵队由分队— —并队——裂队——合队;二路纵队由裂队——合 队——分队——并队。
(一)一路纵队:(1) 绕场行进
•口令“绕场行进——走” •“绕场跑步——走” •要领:排头带领围绕场地边线呈逆时针方 向行进,每到一角自动左转弯继续前进。
•教法:在场地四角转弯处设标志物进行练 习。
(2)对角线行进
•口令“对角线行进——走” •“对角线跑步——走” •要领:听到口令,排头带领左转弯45度按 对角行进,到达顶点自动转弯沿边线行进。
经前绕过临近的同学走至规定的距离,7、8拍向后 转。靠拢时,原2、3路的学生按原路线走回原处, 再向后转,同样用8拍完成。 • 口令:间隔两步向后弧形——散开和向后弧形—— 靠拢! • 学法指导:与弧形散开、靠拢基本相同,唯前两拍 先向后转,从临近同学后面弧形绕至规定位置。
(4)依次散开和靠拢(以100人方阵为例)
(四)散开与靠拢
•散开与靠拢主要有:两臂间隔散开与 靠拢、横队梯形散开与靠拢、纵队弧 形向前和向后散开与靠拢、依次散开 与靠拢等。
• (1)左右间隔两臂、前后距离两步散开和靠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集合
口令:“成一(二、三┈)列横队---集合!或(按教师所指定的队形) ---集合!”
要求:教师在下达口令后,面向站队的方向成立正姿势。
学生听到口令后,按口令所指示的队形,迅速地依次排列于教师的左方,脚尖应站在一条线上。
多列集合、各列学生脚尖也应分别站在一条线上。
2、立正
口令:立正!
要求: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中指贴于裤缝,头正颈直,口要闭,下顿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3.踏步
队列练习中常用的基本动作之一。
用于调整步伐。
口令是踏步--走!(停止间);行进间口令是踏步。
做法: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落下时前脚掌先落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齐步或跑步摆臂的要领摆动。
踏步时听到“前进”的口令,继续踏两步,再换齐步行进。
4、整齐
口令:“向右〈左〉看---齐!”
要求:基准学生不动,其余学生向右(左〉转头,眼睛看右〈左)邻同学腮部,并通视全线。
后列人员对正、看齐。
看齐时,身体姿势仍应保持正直。
如发现自己的位置与基准同学不在一条线上,应立即以碎步调整。
如是二列横队向右看齐时,第二列的基准学生,应取一臂之长的距离,向第一列基准学生对正,第二列其余学生动作同第一列。
一般应是向右看齐整理队伍,必要时才用向左看齐,
口令:“以×××为基准向中看---齐!”
要求:基准学生不动,其余学生按照向右〈左〉看齐规定实施。
基准学生听到“以某人为基准”时,右手握拳高举,听到”向中看---齐“后,将手放下。
口令:“向前---看!”
要求:基准学生不动,其余学生立即将头转正,恢复原来姿势。
5、报数
口令:“报数!“
要求:从右至左依次以短促宏亮的声音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位“或“缺×名”。
为上课的需要,往往用指定的数字报数,或几列同时报数。
方法同上, 但教师应事先说明:“一至三---报数!”“各列---报数!”等
6、稍息
口令:“稍息!”
要求: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大半脚,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但应先恢复立正姿势,再换脚。
稍息时,精神仍不能涣散,也不能随意相互说话。
7、解散
口令:“解散!”
要求:听到“解散”口令后,迅速离开原位。
8、原地转法
口令:“向右(左)-一一转!”
要求: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向右(左〉转
90度,身体重心落右〈左〉脚,左〈右〉脚靠拢右〈左〉脚。
转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口令:“向后---转!”
要求:按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度。
9、各种步法和立定
口令:“齐步一一走!”
要求:左脚迈出约75厘米处着地,体重前移,右脚照此法行进,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时,小臂稍向里合,手约与第五衣扣同高并不超过衣扣线,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20步。
口令:“跑步---走!”
要求: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
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顷,两腿微屈,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弹力跃出约80厘米,前脚掌着地,体重前移,右脚照此法行进,两臂自然摆动,向前摆不露肘,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不超过衣扣线,向后摆不露手。
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80步。
口令:“踏步!”
要求: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肘,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听到“前进”口令,继续踏两步,再前进。
口令:“立---定!”
要求:齐步和正步都是左脚向前大半步,右脚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跑步时,继续跑两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踏步时作原地立定,即左脚原地踏步,右脚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10、“左(右)转弯---走”
口令:“左(右)转弯---走!”
横队方向变换要求:以左〈右)翼第一名为基准,内翼用小步,外翼用大步标齐,成关门式转到90度后踏步,后列各学生对正、取齐。
然后按口令立定或前进。
纵队方向变换要求:基准学生(列)用小步边行进边改变方向,转到90度后,照直前进,其他学生(列)逐次进到基准学生(列)的转弯处,转向新方向行进。
转弯时,各列应标齐。
11、齐步变跑步
口令:“跑步---走!”
要求: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两臂自然摆动。
听到动令,即换跑步行进。
12、跑步换齐步
口令:“齐步---走!”
要求:听到口令,继续跑两步,再换齐步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