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能力测试题
小学水平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水平能力测试题及答案尊敬的读者:以下是小学水平能力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语文能力测试题1. 下列词语中,哪一个不属于同类?A. 苹果B. 梨子C. 香蕉D. 火腿答案:D. 火腿2. 下面哪一组词语中,有错别字?A. 笔顺B. 公里C. 火柴D. 北京答案:A. 笔顺3. 请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正确的语序:“我爱学习书法。
”答案:我书法学习爱。
4. 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人们争得很厉害”?A. 锱铢必较B. 信口开河C. 画蛇添足D. 掩耳盗铃答案:A. 锱铢必较5. 将下列成语的拼音正确填写在括号里:()()破釜沉舟()图穷匕见()胸有成竹()笔走龙蛇答案:(pò fǔ chén zhōu )(tú qióng bǐ jiàn )(xiōng yǒu chéng zhú)(bǐ zǒu lóng shé )二、数学能力测试题1. 请写出下列阿拉伯数字的中文表达:92 :__________________269 :_________________788 :_________________答案:92 :九十二269 :二百六十九788 :七百八十八2. 请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3 + 8 - 5 × 2 ÷4 = _____________答案:63. 如果8个苹果共需要24元,那么1个苹果需要多少元?答案:3元4. 请填写下一个数字: 3,6,9,12,_________答案:155. 请用尺子量一下下面这条线段的长度:(单位:厘米)【示意图】答案:5厘米三、英语能力测试题1. 请写出下列汉字的英文单词:苹果: _________________桌子: _________________书包: _________________答案: apple, table, backpack2. 请写出下列英文单词的汉字:cat: _______________dog: _______________car: _______________答案:猫,狗,车3. I ____ (am/is/are) a student.答案:am4. 请选择合适的词组填空:I ____ (play/playing) soccer with my friends every Sunday.答案: play5. 请写出下列英文单词的对应字母:A: _________B: _________C: _________答案:A,B,C以上是小学水平能力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水平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水平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地球是平的B.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 地球围绕太阳转D.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答案:C2.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7国家?A. 美国B. 德国C. 巴西D. 法国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钙C. 铜D. 钠答案:B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B. 光速是可变的C. 光速在不同的介质中是相同的D. 光速在真空中是恒定的答案:D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氧气是可燃的B. 氧气是助燃的C. 氧气是惰性的D. 氧气是有毒的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小时。
答案:242.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答案:皮肤3. 国际标准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4.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大约在______摄氏度。
答案:36.5至37.55. 光年是天文学中用来表示______的单位。
答案:距离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对于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力是相互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描述一下DNA的结构。
答案: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
每条链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不同的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组成。
两条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相互连接,即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与胞嘧啶(C)配对。
3. 解释一下什么是温室效应。
答案: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能够吸收和重新辐射红外辐射,导致地球表面温度上升的现象。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A.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储备丰富B.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人格和职业道德C.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D.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准确把握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2.以下哪项是教师合理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途径?A.只依靠一次考试成绩评定学生综合能力B.通过多次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学习态度C.单纯依据学生的个人兴趣评估其学业水平D.通过与其他同学的相互竞争评价学业水平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A.只进行个体作业,避免集体活动B.鼓励学生相互竞争,提高合作意识C.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D.教师单独进行讲解,不鼓励学生互动4.教师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A.只关注冲突的结果,不过多干涉B.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和解和沟通C.强调权威,主动进行惩罚D.推卸责任,不予干涉二、判断题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需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2.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3.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4.教师在进行学生评价时,只关注学生的成绩,不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三、简答题1.请简要说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2.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3.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兼顾学科性和德育性的目标?4.请列举一些教师可能遇到的教学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
四、应用题请根据自己对教师水平能力的了解和掌握,结合实际情境作答以下问题:现在你是一位中学教师,你教授的是一门历史课程。
请设计一堂富有启发性的历史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并简要阐述你的教学理念和态度。
(本题限定字数:800字)以上是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请根据题目要求完成答题,确保回答准确、清晰、简明。
祝你顺利完成!。
武汉市工程师职称水平能力测试历年考试真题

一、选择题1.在进行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时,首先应考虑的是:A.结构的经济性B.结构的安全性(正确答案)C.结构的外观美观性D.结构的施工便捷性2.下列哪种材料在机械设计中常用于制造高强度、耐磨损的零件?A.铝合金B.塑料C.铸铁D.硬质合金(正确答案)3.在进行软件开发时,采用模块化设计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软件的美观性B.降低软件的开发成本C.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正确答案)D.增加软件的功能复杂性4.下列哪个环节是环境影响评价(EIA)过程中不可或缺的?A.项目经济效益分析B.公众意见调查与参与(正确答案)C.产品市场推广计划D.竞争对手分析5.在电气工程中,“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零线”主要作用是:A.提供单相电压B.作为安全接地线C.保持三相电压平衡并作为中性线(正确答案)D.传输高频信号6.下列关于网络通信协议TCP/IP的描述,正确的是:A.TCP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IP负责数据包的路由选择(正确答案)B.IP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TCP负责数据包的路由选择C.TCP和IP都是用于数据加密的协议D.TCP/IP协议仅适用于局域网通信7.在环境工程中,污水处理的主要目的是:A.回收水资源中的有用物质B.减少水体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正确答案)C.生产农业灌溉用水D.提取污水中的热能8.下列关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B.反馈环节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C.所有自动化控制系统都必须依赖计算机才能实现(正确答案)D.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是常用的自动化控制算法之一。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及答案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C)。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B)。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B)。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D)。
A.讲授课和练课B.讲授课和复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D)。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D)。
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B)。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D)。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D)。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 (B)。
普通话水平测试试题

普通话水平测试试题一、听力理解第一部分:听音选图根据你所听到的内容,从A、B、C三个选项中选择与你所听到的内容相匹配的图画。
1.你听到的内容是:图1图1A)图A B) 图B C) 图C2.你听到的内容是:图2图2A)图A B) 图B C) 图C第二部分:听对话回答问题根据你所听到的对话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3.你将听到以下对话:A: 你明天要去哪里?B: 我要去图书馆。
A: 做什么?B: 我要借书看。
问题:明天B要去哪里?A)咖啡馆 B) 图书馆 C) 商场4.你将听到以下对话:A: 你最近在做什么?B: 我在学习普通话。
A: 你觉得怎么样?B: 挺难的,但我正在努力。
问题:B最近在做什么?A)学习英语 B) 学习数学 C) 学习普通话第三部分:听短文回答问题听完短文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5.你将听到一篇关于旅行的短文,请回答下面的问题:短文内容:我们去年夏天去了北京旅行。
我们参观了颐和园、天坛和长城。
颐和园非常美丽,我们在那里拍了很多照片。
天坛是古代中国皇帝祭祀天地的地方,非常庄严肃穆。
长城非常壮观,我们爬上了很高的山峰,视野非常开阔。
问题:作者去了哪些地方旅行?A)故宫、颐和园、天坛 B) 颐和园、天坛、长城 C) 天坛、故宫、长城6.你将听到一篇关于学习的短文,请回答下面的问题:短文内容:学习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我们可以通过听、说、读、写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学习,努力进步。
问题:学习的目的是什么?A)为了考试 B) 提高语言能力 C) 提高综合素质二、口语表达第一部分:问答回答以下问题。
1.你叫什么名字?2.你是哪国人?3.你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4.你喜欢什么颜色?第二部分:情景对话根据提供的情景,进行适当的对话。
1.情景:在饭店点餐A: 你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B: 我们要点菜。
A: 好的,请问需要点些什么?B: 我们想要一个番茄炒蛋和一个宫保鸡丁。
水平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水平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地球是平的B. 太阳从西方升起C.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D. 以上都不是2.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A. 诺曼底登陆B. 珍珠港事件C. 广岛原子弹爆炸D. 柏林墙倒塌3. 以下哪个公式是计算圆的面积的?A. A = πr²B. A = 2πrC. A = r²D. A = πd4.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英语语法?A. She don't like to read.B. She doesn't like to read.C. She don't likes to read.D. She doesn't likes to read.5. 以下哪个国家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A. 德国B. 日本C. 中国D. 巴西6. 下列哪个是正确的化学元素符号?A. 水 - H2O2B. 氧气 - O2C. 铁 - FeD. 碳 - C27.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计算机编程语言?A. HTMLB. CSSC. JavaScriptD. XML8.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数学概念?A. 奇数 + 偶数 = 奇数B. 奇数 + 偶数 = 偶数C. 偶数 + 偶数 = 奇数D. 奇数× 偶数 = 奇数9. 下列哪个是正确的物理定律?A. 牛顿第一定律B. 欧姆定律C. 热力学第二定律D. 以上都是10. 以下哪个是正确的生物分类?A. 动物界 - 植物门B. 动物界 - 哺乳纲C. 植物界 - 哺乳纲D. 微生物界 - 真菌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小时。
12.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________。
13. 牛顿的第二定律公式是________。
14. 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和________。
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教师程度才能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相符标题请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中国汗青上最早专门阐述教导问题的文献是(1.C)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2.教导科学体系中的基本学科是(2.B)A.教导经济学B.教导学C.心理学D.叠舍治理学3.决议教导性质的根本身分是(2.8)A.社会临盆力B.政治经济轨制C.上层建筑D.科学技巧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应了下列哪种身分对人的成长的影响?(4. A)A.情况B.遗传C.教导D.社会活动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5. D)A.讲解课和演习课B.讲解课和温习课C.讲解课和试验课D.单一课和分解课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表现了(4. A)A.循序渐进的教授教养原则B.启示性教授教养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授教养原则D.巩固性教授教养原则7.教师的榜样感化重要表如今(4. A)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庄重D.辞吐高雅8.德育是指教导者造就受教导者(5. D)A.政治立场和不雅点的教导B.政治思惟品德的教导C.共产主义道德品德教导D.品格的教导9.教师自发应用情况和自身的教导身分对学生进行陶冶和沾染的德育办法是(5.D)A.指点自我教导法B.范例示范法C.现实锤炼法D.陶冶教导法10.课外校外教导与课内教导的配合之处在于;它们都是(2.B)A.受教授教养筹划和教授教养大纲规范的B.有目标.有筹划.有组织进行的C.师生配合介入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11.马克思主义不雅点认为;造就周全成长的人的独一办法是(5. D)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联合B.城市与农村相联合C.常识分子与工人农平易近相联合D.教导与临盆劳动相联合12.学生年纪特点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5.D)A.熟悉和情感的特点B.情感和意志的特点C.气质和性情的特点D.心理和心理的特点13.中国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2.B)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4.最早树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本上的教导专著是教导家撰写的《14.赫尔巴特通俗教导学》.15.欧洲封建社会里;曾消失过教导和教导两种有代表性的教导体系.教会骑士16.教师备课请求写出三种筹划;这三种筹划是筹划.课题筹划和筹划.学期(或学年)教授教养进度课时17.德育进程的根本抵触是和之间的抵触.社会请求的道德规范学生原有的品格程度(基本)18.课外校外教导的组织情势一般包含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活动和小组小我活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9.当前我国基本教导课程改造中;课程义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造目标是什么?20.转变课程过于重视常识传授的偏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进修立场;使获得基本常识与根本技巧的进程同时成为学会进修和形成准确价值不雅的进程.转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收进修.记硬背.机械练习的近况;建议学生主动介入.乐于探讨.勤于着手;造就学生汇集和处理信息的才能; 获取新常识的才能;剖析息争决问题的才能以及交换与合作的才能. 20.班主任应若何组织造就班集体?21.(1)确立班集体的斗争目标;(2)选择和造就班干部;(3)造就准确的集体舆论和优秀的班风;(4)组织多样的教导活动.22.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守哪些德育原则?23.(1)社会主义偏向性原则;(2)从学生现实动身的原则;(3)知行同一的原则;(4)集体教导和个体教导相联合的原则;(5)正面教导与规律束缚相联合的原则;(6)依附积极身分.战胜消极身分的原则;(7)尊敬.信赖学生与严厉要肄业生相联合的原则;(8)教导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24.试论控制常识和成长智力相同一的规律.22.(1)控制常识是成长智力的基本;不克不及离开常识的传授和控制凭空成长智力.(2 )智力的成长是学生进一步控制常识的前提和对象;智力成长程度的高下直接制约着学生控制常识的深度.广度和速度.(3)常识若干和智力程度高下不一定成正比.我们请求在教授教养进程中向学生传授常识的同时;有筹划.有目标.自发地成长学生智力.心理学部分五.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相符标题请求的;把所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23.下列选项中;哪项完全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讨对象?(d )A.心理进程及其规律8.情感人格及其规律口心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24.心理现象的产生方法是(b)A.精力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巧活动25.学生浏览时常应用画重点线的计谋;这是应用了知觉的哪一种根本特点?(a)A.选择性B.懂得性C.整体性D.恒常性26.一个较长的进修内容;首尾部分记忆后果好;中央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选项身分的干扰?(d)A.消退和干扰克制B.倒摄和干扰克制C.前摄和消退克制D.前摄和倒摄克制27.高等神经活动类型中;“强一一均衡一一不灵巧”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c)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28.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一般才能的领域?(a)A.记忆才能B.创造才能C.活动才能D.社交才能29.留意的两种最根本的特点是(b)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分散性C.指向性与疏散性D.分散性与重要性30.“人逢喜事精力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感影响所致?(b)A.豪情8.心情,・热忱D.应激31.教师在直不雅教授教养时;应用“变式”办法的目标在于(d)A.激发兴致B.引起留意C.丰硕想像力D.分化概念32.小我的不雅念与行动因为群体的引诱或压力;而向与大多半人相一致的偏向变更的现象;称为(a)A.从众B.依从C.屈服D.服从33.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配合特质与小我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A・卡特尔B・奥尔波特9霍兰德D・斯坦伯格34.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c)A.智力二身分论B.智力构造论C.智力多元论D.智力三元论35.下列哪种办法属于精力剖析法?(c)A.体系脱敏法B.支撑疗法C.宣泄疗法D.认知功课法六.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36.思维的进程包含剖析与分解36.比较抽象与归纳分解...体系化与具体化.37.人的情感是认为中介的反应情势;情感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38.须要面部神色.39.日常平凡人们所说的“同心专心二用”是指留意品德的特点.其根本前提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38.分派主动化的.40.智力技巧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型定向39.原型作原型内化...41.依据马斯洛的须要层次理论;人类由低到高的五种根本须如果:心理须要.安然须要.归属和爱的须要.40.尊敬自我实现的须要和的须要.七.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42.才能与常识.技巧的关系.43.(1)才能与常识.技巧的接洽:①常识.技巧是才能形成的基本;并推进才能的成长;②才能制约常识.技巧的控制程度;影响常识.技巧的进修进度.(2)才能与常识.技巧的差别:①常识是认知经验的归纳分解;技巧是活动方法的归纳分解;才能是心理程度的归纳分解;②常识.技巧的控制其实不必定导致才能的成长;常识.技巧的控制只有达到^练程度;经由过程普遍迁徙;才干促进才能的成长.44.简述助人行动的促进计谋.45.(1)加强义务明白性与人际互相感化;(2)供给亲社会行动范例;(3)将助人行动归因于利他念头;(4)应用社会影响计谋;(5)进行助人行动的社会实践.46.若何造就创造性思维? 43.(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造就创造性念头;(2)造就发散思维与分散思维相联合的才能;(3)造就与成长学生的直觉思维才能;(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造就创造性人格.八.阐述题:本题满分15分.44.联合教导教授教养现实并应用有关念头理论;剖析若何激发学生的进修念头?44 .(具体内容拜见第七章第三节)(1)阐述进修念头理论.可以具体阐述一种进修念头理论;也可以简述多种进修念头理论.(2)应用所阐述的理论提出激发学生进修念头的措施.可以以一种进修念头理论为基本进行深刻的阐述;也可以以多种进修念头理论为基本进行归纳分解性阐述.(3)联合教导教授教养现实进行阐述.可以应用一个实例贯串始终;也可以应用多个实例进行阐述和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能力测试题一、填空35分1.《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强调三注重:注重“”,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在实践中活化知识,培养能力,养成品格;注重“”,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3.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语文课程目标从、、 ______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的整体提高。
5.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4.阅读教学是 __、 __ 、 __ 、 _ 之间的对话过程。
5.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应注意、、、和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
6.世界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指的是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 __,莫里哀喜剧《》中的阿巴贡,巴尔扎克长篇小说《》中的葛朗台、长篇小说《死灵魂》中的泼留希金。
7.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______ 、。
这首词是代写的。
8.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9.教学风格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力量。
是“诗意语文”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他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
努力追求着"智慧的语文教育",倾心打造他的"组块教学"品牌。
他认为,语文教学应该超越课堂,走向生活;超越训练,走向实践;超越知识,走向智慧。
一个呼唤新课堂的人。
他认为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只举,小嘴常开"。
教师要在课堂上和学生一同成长。
“主题教学”课题的研究成就享誉全国,她的课堂激情四射,是人文的课堂。
10.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和的能力。
二、选择题。
20分1.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是要求教学中贯彻。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直观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2.“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这句话来自于( B )A、陈鹤琴B、叶圣陶C、陶行知D、蔡元培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句话来自于( A)A、杜甫B、朱熹C、孙洙D、吕叔湘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教室瑕疵徜徉不落窠臼歌声粗犷A shǐ zī chánɡ cháo kuànɡB shì cī chánɡ kēɡuǎnɡC shì cī tánɡ cháo kuànɡD shǐ zī tánɡ kēɡuǎnɡ4.下列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因地制宜举一反三声名狼籍千头万绪B.意味深长为富不仁安然无恙变本加利C.走投无路慢不经心川流不息怨天尤人D.随机应变因材施教再接再厉相提并论5.《给教师的建议》作者是( )A 、夸美纽斯 B、陶行知 C、徐特立 D、苏霍姆林斯基6.王老师今年接了一个新班,原班班主任告诉他班上的李浩聪明伶俐,最有发展前途。
于是,王老师让李浩负责早读、当课代表,课堂上也总是喊他起来发言。
开始王老师觉得李浩行为习惯比较差,学习成绩也很一般,尤其是基础知识掌握太差,但王老师还是对李浩关注比较多。
一年之后,王老师对原班班主任说:“你介绍的李浩同学确实了不起,他上课特别会听讲,学习成绩优秀,同学们都非常佩服他。
”原班班主任哈哈大笑起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啊!”A 、微波效应B 、罗森塔尔效应 C、晕轮效应 D、蔡戈尼效应7.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第一学段识字的要求改为()A、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B、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C、认识常用汉字2000个,其中1000个左右会写。
D、认识常用汉16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8.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的能力。
A、感受、理解、欣赏B、感受、欣赏、评价C、感知、理解、了解、欣赏D、感受、理解、欣赏、评价9.下列古诗,哪一首不是王维的作品()A 、《九月九日以山东兄弟》 B、《送元二使西安》C、《江南春》 D、《鹿寨》10.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三、判断(10分)1.“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手法()2.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3.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的交往和互动。
()4.“苹果广告”说明思维应突破常规,要多角度多层次思考才能有所创新。
()5.“川流不息、高山大川、百川归海”三个词中的“川”意义相同。
()四、简答题()新课标对低、中、高三个学段的阅读要求有什么不同?五、观点论述题10分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六、教学片断设计七、教学案例分析15分[案例]人教版第十一册《鸟的天堂》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领悟到“鸟的天堂”确实是鸟的天堂。
学完课文,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生:我觉得“逼近”一词用在这儿不太恰当。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生:我们平时讲距离越来越近时,习惯用“靠近”和“接近”,用“逼近”显得不合乎常理。
生:据我了解,只有当人们遇到压力时,才用“逼近”。
作者是坐小船去“鸟的天堂”,所以这里根本谈不上“逼近”。
生:“逼近”有时还含有紧迫、速度快的意思,但作者在文中说“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一点也没有快的意思。
师:是啊,小船走得并不快,作者的心情也很放松,可文中竟然用“逼近”,而不用“靠近”和“接近”,看来,值得推敲,请大家再认真读读书。
(学生沉思)生:老师,我有不同意见。
我觉得“逼近”用得非常准确。
因为,河面变窄了,而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枝千多而密,以至于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显得非常高大。
相对于小船中的人来说,大榕树有一种气势逼人的感觉。
可以说,大榕树在“逼近”我们,我们也在“逼近”大榕树。
师:有道理!能联系上下文来思考,表明你已掌握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读书方法。
生:我们以前读过《小站》,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迎面是逼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
”山崖和巨石高大,可以说成是“逼人而来”;同样,高大而充满生机的榕树,离“我们”越来越近,不也可以说成“迎面是逼人而来的大榕树”吗?生:从前面对环境的描写可以看出,巴金爷爷游玩时的心情很好,虽然小船离大榕树还比较远,但内心却已很迫切,“逼近”反映了作者想赶快见到鸟的天堂的迫切心情。
生:我认为用“逼近”。
更富有人情味。
因为此时,作者亲眼看到的不是一株大树干,而是枝多、叶密、满眼绿色、充满生机,“卧在水面上”的一个生命,作者好像已进入榕树的内心,正在与榕树交流情感。
师:你能抓住这个词语深入体会作者的心情,言之有理。
……师:从“逼近”一词能感悟出榕树的高大,感悟到作者的心情,可见,只要在阅读时多问多思,一定会从语言文字中发现更多的精彩!结合案例谈谈怎样构建生成性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六、课题研究10分学校准备开展《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题实验,如果让你负责这项实验,你在制定实验方案时,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课题研究方法这两部分内容打算怎么写?请写在下面。
一、填空题。
(20分)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整体设计,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4.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和()。
5.语文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是: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6.阶段目标是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的,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的要求。
二、单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其中1—4题全做,5—7题为任教第一学段的教师做,8—10题为任教第二学段的教师做,11—13题为任教第三学段的教师做。
)(21分)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B )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阅读教学过程是:(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锻炼。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4.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①朗读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
④默读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③④5.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6.第一学段新课标对默读的要求是()A、初步学会B、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C、有一定的速度D、养成习惯7.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第一学段识字的要求改为()A、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B、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个左右会写。
C、累积认识常用汉字28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D、累积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其中1500个左右会写。
8.新课标对各学段的课外阅读量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第二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A、30万字.B、40万字.C、35万字D、50万字9.第二学段对习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其中对标点的学习提出: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A、句号、逗号B、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C、冒号、引号D、感叹号、省略号10.新课标第二学段对口语交际提出了四项目标,以下哪一条是不确切的( )A、能用普通话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B、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C、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D、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11.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A、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B、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C、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D、能写议论性的文章。
12.新课标在第三学段对默读提出了更高的的目标,要求“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A、500字.B、300字C、200字D、400字13、新课标在第三学段对背诵优秀诗文篇数提出的目标是( )A、60篇B、50篇C、40篇D、30篇三、结合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对新课标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