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专业图片

合集下载

医学寄生虫学图片——吸虫

医学寄生虫学图片——吸虫

医学寄生虫学图片——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成虫血吸虫血吸虫成虫肺吸虫虫卵肺吸虫毛蚴肺吸虫囊蚴血吸虫虫卵
血吸虫尾蚴肝吸虫虫卵肝吸虫囊蚴肝吸虫成虫(大体)肝吸虫成虫灵芝孢子COPT1 COPT2
姜片虫卵姜片吸虫毛蚴姜片虫成虫(大体)姜片虫成虫压片
姜片虫第一中间宿主-扁卷螺姜片虫第二中间宿主荸荠肝吸虫第一中间宿主豆螺肝吸虫第二中间宿主草鱼
沼螺肺吸虫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肺吸虫第二中间宿主-喇蛄肺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肺吸虫病胸腔积液(胸片)肺吸虫病(肺部虫囊)卫氏肺吸虫成虫。

脑血吸虫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ppt课件

脑血吸虫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ppt课件

-
6
实验室诊断
1 病原学诊断 ①粪便直接涂片法。 ②定量透明厚涂片法③ 自然沉淀法④尼龙袋集卵法。⑤毛蚴孵化法。⑥直肠或乙状 结肠黏膜活组织检查及病理检查。 2 免疫学诊断 3 分子生物学诊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编码免疫 原性。
-
7
脑血吸虫病
脑血吸虫肉芽肿患者是由于接触疫水,尾蚴经皮肤侵入后进 入门静脉而发育为成虫,成虫排出的虫卵经体循环以卵栓的 方式进入脑内。虫卵沉积于脑组织后,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反 应而逐步形成血吸虫性肉芽肿和非特异反应性脑水肿,同时 产生各种临床症状及特殊的CT影像表现。
(2)脑瘤型(约占20%~30%),系由颅内血吸虫性肉芽肿占位,后 者系虫卵周围弥漫性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及胶质细胞增 生引起,此型临床表现与脑瘤几无差别,常误诊为脑胶质瘤、 脑结核瘤、脑转移瘤等。有时行头部CT怀疑“胶质瘤”而首 诊于神经外科;
(3)脑卒中型(约占0.8%~3%),系血吸虫卵栓塞脑血管引起脑
-
3
所以 ,当血吸虫病人就诊时 ,医务人员应首先详细询问病史 , 特别是流行病学史。其主要内容有:
① 患者为何职业? 是否来自流行区或有没有去过流行区?
②是否有疫水接触史?
③家族中或当地其他人有没有类似疾病发生?
④患者居住区或其工作单位所在地有没有钉螺孳生? 若有可疑 病史 ,应作进一步检查。若初步印象为血吸虫病, 则应尽快与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取得联系, 开展必要的流行病学调查若 在调查中发现有阳性螺 ,则应对上述初步印象患者再作进一步 检查或诊断。
脑血吸虫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北京世纪坛医院 神经外科
-
1
血吸虫病属区域性流行性疾病,尤
2
流行病学特点

血吸虫

血吸虫

After control (1996)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S. japonicum infection in China
六、防治原则
------综合性防治措施
1. 消灭传染源:
a. 查治病人、带虫者、病牛
首选药物---吡喹酮;
b. 灭鼠
2. 杀灭中间宿主钉螺:
物理方法——
• 综合查病
粪便沉淀孵化法操作(示教)
血吸虫毛蚴特点
• 入水迅速孵化 • 向清性 • 向上性
• 向光性
• 直线游动呈“之”字形
毛蚴孵化条件
• • • • • 水清 oC 温度:25-30 光照 pH:6.8-9.2 无氯、去盐分
五、流行
——属地方性流行
1. 分布 国内: 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十二个省、
• 总病人数:1.8-2.0亿 • 非洲:47个国家 • 亚洲:18个国家 • 拉丁美洲:11个国家
S.japonicun:
中国血吸虫病的过去和现在
50年代 年 病人数(万) 1,100 流行县 381 钉螺面积(亿M2) 148 感染牛数(万) 60 2000
69 108 34 5
Before control
自治区、直辖市
广西: 19个县市
2. 流行因素
(1)传染源:病人,牛、鼠等哺乳动物 (2)中间宿主钉螺的存在:
水陆两栖的淡水螺。 肋壳钉螺——湖沼型、平原水网型疫区。 光壳钉螺——山丘型疫区。
(3)与疫水接触:
生产下水;生活下水
在水面游动的尾蚴
游 泳
洗 衣
捞鱼摸虾
田间劳动
耕牛泡水
血吸虫病 世界性卫生问题
钉螺
(约50天)

血吸虫ppt课件

血吸虫ppt课件
物,如吡喹酮止并发
症的发生。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 进行,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 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 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及时调
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支持治疗
支持治疗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休息和护理,以提高患 者的身体状况和免疫力。
PART 03
血吸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控制传染源
及时发现和治疗血吸 虫病患者,以降低传 染源的传播风险。
对患者进行治疗后, 应采取措施防止再次 感染。
对患者进行治疗后, 应定期进行复查,确 保治愈。
切断传播途径
避免接触可能含有血吸虫尾蚴的 水体,如池塘、河流、湖泊等。
在接触水体时,应穿戴防护服、 手套、鞋袜等个人防护用品。
血吸虫对人类和动物的危害
对人类的危害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感染后,患者会出现发热、腹 痛、腹泻、脓血便等症状。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肠道病变、肝硬化、门脉高压等 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对动物的危害
血吸虫病对家畜和野生动物也有很大的危害。感染后,动物会出现消瘦、贫血 、生长发育受阻等症状,严重时甚至死亡。血吸虫病对畜牧业和野生动物保护 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症状总结
慢性血吸虫病病程较长,可表现为长 期间断性腹泻、脓血便、贫血、消瘦 等症状。
诊断方法
慢性血吸虫病的诊断需要进行多次粪 便检查,寻找虫卵。同时,抗体检测 和肠镜检查也有助于明确诊断。
晚期血吸虫病的症状与诊断
症状总结
晚期血吸虫病病情严重,可出现腹水、巨脾、门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

血吸虫病防治基本知识》ppt课件

血吸虫病防治基本知识》ppt课件

血吸虫病流行病史
•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 血吸虫病是一种地方性疾病; • 血吸虫病是一种重大传染病 • 血吸虫病是一种可防、可治、局部可消除性疾
病; • 血吸虫病在中国的流行历史可追溯到2000年
前。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分别在湖北江陵和湖 南长沙两地出土的西汉古尸(肝脏、肠道)中查 到了血吸虫虫卵,这一发现证实了血吸虫病在 中国的流行历史至少在2100年以上。
• 尾蚴在水中有向上,向光的习性绝大多数浮于 水面,并受风浪和水流的影响漂向远处;尾蚴 在摄氏10℃水中108小时后死亡,随着水温升 高,尾蚴死亡速度加快:18-20℃时96小时 死亡,25℃时48小时死亡,40℃时45分钟死 亡,45℃时20分钟死亡,50℃时3分钟死亡, 55℃时1分钟死亡,60℃以上或水份干燥时则 立即死亡。含有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称为
“疫水”。尾蚴很小,肉眼很难看见,在水中
游动,当人下水时就吸附在皮肤上,快速钻入 皮肤,这一侵入过程只需10秒钟就可以完成。 尾蚴钻入皮肤后,皮肤上可出现红色小点,非 常痒,一般两三后自然消退。
• 尾蚴钻入皮肤,脱掉尾部变成童虫。童 虫进入静脉务管,在血管内移行,经过
心脏、肺部,最后到达肝门静脉系统内
血吸虫病流行特征 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1、地方性 血吸虫病流行与钉螺分布一致
2、季节性 4-10月为血吸虫病易感季节
3、自然疫源性 可在人和/或动物之间自然传播
血吸虫病流行特征 --易感性
1、易感人畜 --初次接触疫水者、非疫 区人畜
2、易感季节 --春末至秋未 ,夏季高发 3、易感地点 --钉螺分布、人畜常到
• 在血吸虫的生活史中,有两个宿主,一个是被成虫 寄生的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称为终宿主,许多种哺乳 动物都可成为血吸虫的终宿主;另一个是被幼虫寄生 的钉螺,叫中间宿主。

寄生虫图片复习

寄生虫图片复习

马来微丝蚴
杜氏利什曼鞭 毛体
利杜体
间日疟原虫雌配子体
带绦虫卵,内 可见六钩蚴
利杜体
间日疟原虫裂 殖体
利杜体
卫氏并殖吸虫 (肺吸虫)
肺吸虫卵,卵 盖对侧卵壳增 厚
肺吸虫卵,卵 盖对侧卵壳增 厚
班氏微丝蚴
肺吸第一宿主
川卷螺,肺吸 虫第一中间宿 主
弓形虫滋养体
第二
蝲蛄,溪蟹, 肺吸虫第二中 间宿主
蛔虫成虫
蛔虫口瓣
受精蛔虫卵
受精蛔虫 卵
鞭虫成虫
钩虫成虫
溶组织阿米巴包囊
溶组织内阿米 巴包囊
美洲钩虫口囊
钩虫卵
十二指肠钩虫交合伞
十二指肠钩虫 交合伞
蛲虫成虫
蛲虫卵
蛲虫卵
鞭虫卵
十二指肠钩虫 口囊
姜片吸虫虫卵
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
溶组织内阿米 巴滋养体
蛔虫卵
蛲虫卵
姜片中间宿主
雌雄合抱的血 吸虫成虫
血吸虫卵,可 见侧刺
间日大滋养体
间日疟原虫大 滋养体
恶性疟原虫雄 配子体,腊肠 形
血吸虫尾蚴, 可见尾部分叉
钉螺,血吸虫 中间宿主
阴道毛滴虫滋 养体
间日疟原虫雄 配子体
钩虫卵
间日疟原虫大 滋养体
恶性疟原虫雌 配子体,月牙 形
间日疟原虫环 状体
人虱
姜片吸虫
扁卷螺,姜片 吸虫中间宿主
杜氏利什曼原 虫鞭毛体
受精蛔虫卵
菱角茭白荸荠, 姜片吸虫的传 播媒介
兰氏贾第鞭毛 虫(贾第虫)
雄鞭虫成虫
猪带绦虫
钩虫卵
蛔虫成虫
猪带绦虫头节
猪带绦虫囊尾 蚴,已翻出头 节
猪带绦虫孕节

肺吸虫.血吸虫(2学时)PPT课件

肺吸虫.血吸虫(2学时)PPT课件

病例分析与讨论
分析病例1
患者李某的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与肺吸虫感染相符, 经检查发现肺部有虫卵和成虫,确诊为肺吸虫感染。
分析病例2
患者张某的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与血吸虫感染相符, 经检查发现粪便中有血吸虫卵,确诊为血吸虫感染。
分析病例3
患者王某同时出现肺吸虫和血吸虫感染的症状,经检查发 现肺部有肺吸虫卵和成虫,粪便中有血吸虫卵,确诊为肺 吸虫和血吸虫混合感染。
02
肺吸虫病的症状与诊断
症状表现
胸痛
感染肺吸虫后,患者可能会出 现胸痛症状,通常为胸骨下疼 痛,可放射至肩背部。
发热
部分患者感染肺吸虫后ຫໍສະໝຸດ 出现 发热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8℃ 以上。
咳嗽、咳痰
肺吸虫感染后,患者会出现咳 嗽、咳痰等症状,痰液多为白 色或黄色粘痰。
呼吸困难
肺吸虫感染严重时,患者可能 会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 急促、气短等症状。
虫感染。
肺吸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01
02
03
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 螺类、蟹类等水产品,以 预防肺吸虫感染。
加强环境卫生
改善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卫 生条件,减少与肺吸虫感 染相关的风险。
治疗肺吸虫病
一旦确诊为肺吸虫感染, 应及时进行治疗。治疗主 要包括使用抗肺吸虫药物 和对症治疗。
03
血吸虫病的传播与预防
是肺吸虫感染还是血吸虫感染。
注意事项与误诊避免
注意事项
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询问患者的病史和流行病学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 断。
误诊避免
避免仅凭一两个检查结果或临床表现就做出诊断,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信息,避免漏诊和误诊。同时 ,对于无法确诊的患者,应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血吸虫本PPT演示课件

血吸虫本PPT演示课件
未来发展趋势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血吸虫病挑 战;加大科研力度,研发新型抗血吸 虫药物和疫苗;推进数字化转型,提 高防治工作效率和精准度。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血吸虫生活史
详细阐述了血吸虫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虫卵、毛蚴、尾蚴、童 虫和成虫等阶段。
血吸虫病的流行与危害
介绍了血吸虫病的流行范围、传播途径以及对人类和动物的危害。
防治策略
02
我国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综治理、分类指导的原则,
采取化疗、灭螺、改水改厕、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
防治成果
03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多个流行区实现了消
除血吸虫病的目标,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当前面临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面临挑战
全球化和气候变化加剧了血吸虫病的 传播风险,部分地区疫情出现反弹; 同时,防治工作中存在资金不足、技 术瓶颈等问题。
分类
根据寄生部位和形态特征,血吸 虫可分为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 虫、曼氏血吸虫等种类。
生物学特性
01
02
03
形态
血吸虫成虫呈圆柱形,体 表有口吸盘和腹吸盘,雌 雄异体。
生活史
血吸虫生活史包括虫卵、 毛蚴、母胞蚴、子胞蚴、 尾蚴、童虫和成虫等阶段。
宿主
血吸虫的宿主包括人和哺 乳动物,如牛、羊、猪等。
提高公众认知度
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血吸虫病的认知度,增强自我防护 意识,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危害。
THANKS
感谢观看
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可辅助判 断病变部位和程度。
治疗策略探讨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出现的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给予 相应的药物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