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过程与政策分析方法(共 32张PPT)
公共政策学第六章知识点

第六章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第一节公共政策目标的确定一、政策目标的含义与特征(一)政策目标的含义政策问题得以认定之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就是确定有关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二)政策目标的特征1、问题的针对性。
任何政策目标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几乎都建立在对一定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关怀之上。
2、未来的预期性。
政策目标的出发点是针对有关社会问题,最终的落脚点也是要通过一定的政策行动在未来实现对有关问题的解决,因而必然存在对未来的预期性。
3、目的的多元性。
任何政策问题往往都是复杂的,着眼解决某一政策问题的政策目的往往也是多元的。
二、政策目标的分类(一)政策目标的类型划分1、根据政策目标所着眼的时间范围,可划分为长远政策目标和近期政策目标以及其他的政策目标。
2、根据政策目标所服务的地域或空间范围,可划分为全国性政策目标和地方性政策目标,国内政策目标和对外政策目标,全局性政策目标和局部政策目标。
3、依据政策本身所属的社会领域,可有政治统治性和管理性政策目标、经济政策目标、文化政策目标以及社会政策目标。
4、依据政策所服务的主体是普通社会大众还是社会少数人群,可有公益性目标和特殊性政策目标。
5、根据目标的实质性程度可区分为实质性政策目标和象征性政策目标。
6、根据政策目标彼此的重要程度可分成主要政策目标和次要政策目标。
(二)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依据政策目标的地位,可有基本目标和目标之分。
其中基本目标也称元目标,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一般包括公平、效率、自由和安全等四种。
1、公平。
我们可以归纳出三种公平:①机会公平;②分配公平;③最终状态公平。
2、效率。
是在给定投入中的最大化产出或既定产出所需要的最小化投入。
3、自由。
就是人们能够做他们想做的事情,除非会伤害其他人和群体的利益。
4、安全。
就是生理生存上的最低保障,但在政治共同体中它则是非常复杂的概念。
第8课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共32张PPT)

经济 特区
线
沿海开 放城市
面
沿海经 济开放区 内地
不断扩大
加入 W980~1988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5个经济特区 14个沿海开放城市 7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90年代
对外开放的成就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1999年昆明成功举办世界园艺搏览会
重庆朝天门码头
重庆陈家坪立交
WTO
总 干 事 麦 克 穆 尔
第 四 次 部 长 级 会 议 主 席
约 瑟 夫 侯 赛 外 因 经 贸 卡 部 迈 长 尔 石 广 生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 2001.11.11) 石广生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字后同WTO总干事麦克· 穆尔举杯庆祝
企业活力增强
多种经营方式
C、分配政策: 按劳分配
职工积极性提高
改革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城市经济改革重点
材料
二十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空147 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4年 全球营业额1016亿元的中国第一品 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 誉度。
对于海尔来讲,我常说这 句话,没有改革开放就没 有海尔,或者换句话说, 海尔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张 瑞敏)
小小电影院
一 二 一 探究点:对外开放的扩大
内 地
澳门特别行政区
1984年4月7日《人民日报》关于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的报道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20多年的持续发 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 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 拥有100多个大门类近200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 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第十章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从理论上说,一个完整的政策分析过程包括六个步骤:首先,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分析,初步界定政策问题;其次,明晰政策问题,确立政策目标;再次,针对政策目标,搜寻备选方案,并对其进行设计和筛选;第四,对各备选方案的前景和后果进行预测;第五,根据预测结果,评估各备选方案的优劣;最后,对政策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估。
政策分析是一个运用各种科学技术分析问题情境,解决政策问题的过程。
因此,政策分析方法的适用与否对能否有效解决政策问题举足轻重,方法论的研究有助于科学决策的推行,避免重大失误。
第一节政策分析的过程框架及步骤一、政策分析的基本因素一般而言,政策分析的基本任务及程序是:(1)帮助决策者确定政策目标;(2)找出达成目标的各种可能的办法;(3)分析每个备选方案的各种可能结果;(4)依一定的标准排列各种备选方案的顺序。
这些基本任务决定了政策分析中的各种因素及分析过程。
根据奎德等人的论述,可以将政策分析的基本因素概括为如下七个方面:问题、目标、备选方案、模式、效果、标准和政治可行性。
1.问题(issues or problems)问题是一般科学发现的逻辑起点,同样也是政策分析的逻辑起点。
政策分析中的问题是指政策问题,即政策分析者所要分析、研究或处理的对象。
政策分析所要处理的问题是公共问题,而非私人问题。
关于什么是私人问题和公共问题,这是难以明确区分的。
问题界定构成了政策分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即成功地界定问题等于完成分析任务的一半。
2.目标(goals or objectives)目标或目的是决策者凭借决策手段所要取得或达成的东西。
分析者遇到的一个困难是弄清楚决策者真正所要达成的目标。
因为这些目标往往被决策者以抽象的语句或笼统的方式所陈述或隐含,以至于相当模糊。
如果决策者还没有一定的目标的话,那么分析者就应认真地分析研究,并在目标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上与决策者或当事人达成一致。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详解ppt课件

2019
-
5
关于制度的界定
康芒斯认为制度的概念是很难以准确界定的,在他看 来,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为的一系列准则或标 准。
科斯主要从产权交易规则、产权结构和经济组织形式 的角度界定“制度”。在科斯看来,制度就是指一系 列关于产权安排、调整的规则,制度就是“规则”或 组织形式,其外延非常广泛。
2019
-
13
公共政策的精英模型:
公共政策是那些具统 治地位的领袖人物的偏 好与价值观的产物。领 袖人物按自己的价值偏 好作出政策选择,政府 不过是领袖们选择的政 策的执行机构,群众对 政策是麻木不仁的,舆 论不过是左右群众、宣 传政策的工具。
政治精 英
制定政策
国家行政机构
政策执行
社会民众(服从政策)
好。 5、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
耗。
2019
-
23
最优选择的具体步骤是:
1、确定决策目标。 2、提出备选方案。 3、对这些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4、通过排序选择出最优方案。
2019
-
24
输入完 全理性 过程需 要的所 有资源
1. 建立完 备的 具有权重的运 作目标
政策问题公共政策政府执行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利益集团17政治实际是各团体为影响公共政策所进行的相互斗争政治体系最根本的使命就是通过以下途径调和团体之间冲规则目标手段落实公共政策实际上是团体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一种平衡产物
第三章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2019
-
1
公共政策典型的模型分类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件(32张PPT)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九年级下
课前回顾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社会矛盾加剧。列宁认为只有改变
(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 2、1921年,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 新经济 )政策? 3、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 工业化 )建设,使苏联由落后的
哪怕一个人也能反抗豪非感正,义唤帝起国民的众全的部凝权聚力力。和行动勇气。
——甘地
6. 过程 第一阶段——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时间 内容
1920年——1922年 ①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 ②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 ③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 商品; ④拒绝纳税。
1869年10月2日出生于印度教家庭。
“圣雄18”88是年印远度赴伦敦大学攻读法律。
诗人泰19戈07尔年赠在与南非组织非暴力抵抗运动,被当局驱逐,
他第的二称年号入狱。
பைடு நூலகம்
1915年回到印度,成为国大党实际领袖,开始为
圣雄甘地
印度的独立而奔波。
(1869年--1948年)
3.特点
非暴力
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加盲目… … 报复的本质只是增加了邪恶,因剑得到的亦将因剑失去。在坚持真 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新课引入
何谓“民族民主运动”? 民族主义: 强调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旨在维护民族利益,
推动本民族国家发展。 民族运动: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解放 民主运动:对内反对专制独裁,实现民主自由
南亚的印度半岛
北非的埃及
拉美的墨西哥
亚非拉国家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的民主化运动。
融资融券培训课件课件(32张)

•
9.依据我国在现实生活中对创新一词 的理解 和使用 ,创新 就是创 新主体 产出比 自己以 前所具 有的东 西好的 东西的 活动。 其中“ 比自己 以前所 具有的 东西好 ” 有三重含义:一是指与自己以前所具有 的东西 不同;
企业历史介绍
2007
不仅担任这些跨国公司和政 府的重要财务顾问,同时拥 有多名业界公认的国际最佳 分析师。由此,它在很多业 务领域都居于全球领先地 位,包括股票、固定收益、 交易和研究、投资银行业 务、私人银行业务、资产管 理以及风险投资。
融资融券交易的作用
一、融资融券交易可以将更多信息融 入证券价格,可以为市场提供方向相 反的交易活动。
融资融券
刘智琳
赵佳琪
曹素仁 侯宇婷
黄嘉伦
李莉琰 赵晓琴 张鹏燕 何一鸣 翟浩天
01 融资融券定义 02 交易区别 03 交易资格 04 开户流程 05 授信额度 06 担保比例 07 交易成本
PART 01 融资融券定义
融资融券交易介绍
融资融券交易,又称信用交易,分为融资交 易和融券交易。 通俗的说,融资交易就是投资者以资金或证 券作为质押,向券商借入资金用于证券买 卖,并在约定的期限内偿还借款本金和利 息; 融券交易是投资者以资金或证券作为质押, 向券商借入证券卖出,在约定的期限内,买 入相同数量和品种的证券归还券商并支付相
三、融资融券交易可以为投资者提供 新的交易方式,可以改变证券市场单 边式的方面,为投资者规避市场风险 的工具。
二、融资融券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放大资金和证券供求,增加市场的交 易量,从而活跃证券市场,增加证券 市场的流动性。
四、融资融券可以拓宽证券公司业务 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证券公司自 有资金和自有证券的应用渠道,在实 施转流通后可以增加其他资金和证券 融通配置方式,提高金融资产运用效 率。
精编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17 外交事业的发展 (共32张PPT)

三、中日建交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1972年9月,毛 泽东主席会见来 访的日本首相田 中角荣,田中访 华期间,两国政 府首脑签署了中 日两国政府联合 声明,实现了两 国关系正常化。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梅开三度
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1.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3.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 《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外交部副部长 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乔冠华潇洒而 豪放的大笑, 被西方媒体描 述为:“震碎 了议会大厦的 玻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你从乔冠华的大笑 中感受到了什么?
中国恢 复在联 合国的 合法席 位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身着中国民族服装的各经济 体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前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上海合作组织
2001年6月15日,中国、俄罗斯、哈萨 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 兹别克斯坦6国元首举行了首次会晤,并 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告 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 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背景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在 军事上实行威胁,政治上进行孤立,经济 上加以封锁,中美敌对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资本主义阵营的代表,我要压倒社会主义 美:我是________ _______ 阵营,我要跟____ 苏联 争霸,我要遏制_____ 中国。 中:你扶持蒋介石发动内战已经彻底失败了,我们 ________________才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策执行分析——公共政策课件[

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
二、互适模型 (4)受影响者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将反馈到政策上, 从而影响政策执行者的利益和价值取向。 结论:成功的决策决定有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而 有效的政策执行则有赖于成功的互相调适过程。
22
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
三、循环模型
当代美国公共政策学者M.雷恩(M. Rein)和F.拉宾诺维茨 (F.F.Rabinovitz)在1978年构建了一个以循环为特色的政策 执行分析框架–––“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 他们认为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政策执行经历三个阶段, 遵循三个原则。三个阶段是:(1)拟定纲领阶段;(2) 分配资源阶段;(3)监督执行阶段;三个贯穿于每一阶段 的原则是:(1)合法原则;(2)理性原则;(3)共识原 则。这是一个“上令下行”与“下请上达”的主动执行一 监控的循环回路,强调了被人们忽视的监控对于有效执行 的必要意义;体现了执行过程的开放性要求,也强调了一 定的封闭性对于一个系统成长的必要性。
5
第一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概念
一、政策执行的定义
• 林水波、张世贤:政策执行可谓为一种动态的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负责执行的机关与人员组合各种必要的 要素,采取各项行动,扮演管理的角色,进行适当的裁 量,建立合理可行的规则,培塑目标共识与激励士气, 应用协商化解冲突,冀以成就某特殊的政策目标。
综合上述各家的观点,我们可以把政策执行界定为 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 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 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 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
全
策
标
种
面
宣
分
准
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 法法
第九章完 第九章 政策过程
19
案例分析
基地的树苗怎么全部死亡了?
第九章 政策过程
20
• 为改变林业生产中长期形成的林木品种单一、林 业生产率低的局面,B县人民政府专门发文,要求 全县人民大搞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为贯彻县政 府的指示,该县林业局立即召开局长办公会议, 专门讨论建设丰产林基地的问题,与会的三位局 长经过简单讨论,一致决定在该县某区沿江村建 设一块面积达200亩的“泡桐”速生林基地。
政策循环的阶段
1.政策议程设定 2.政策制定 3.政策决定 4.政策执行 5.政策评估
第九章 政策过程
7
陈庆云的四个阶段划分
• 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 • 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 • 公共政策内容的执行 • 公共政策评价
第九章 政策过程
8
一、政策议程建立
• A·问题界定
• 在特定的时间里,每个 社会都会有许多社会问 题,但其中只有一些问 题被认为是公共政策问 题。
• 分析:某县林业局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为什么导 致失败?应如何防范类似情况的发生?
第九章 政策过程
22
• B县人民政府做出该项决策的失败,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 (1)该县人民政府以及该县林业局的领导人没有意识到行 政决策的重要性,尤其是正确行政决策的重要性。
• (2)该县人民政府和林业局在制定行政决策时程序和方法 不对也导致了该项决策的失败。
灵活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科学民主原则
第九章 政策过程
11
三、政策决定
政策决定:是指各种政策方案提出后, 从中选择一个最终的解决办法或方案
的活动过程。
●方法
1.理性决策模式
2.有限理性决策
3.渐进决策
第九章 政策过程
12
政策合法化
1、含义 2、内容 • 决策者及其权力的合法化 • 政策决策程序的合法化 • 政策内容的合法化 • 政策内容法律化
▪ 创意阶段:制定目标,设计方案; ▪ 估计阶段:讨论问题,提出方案; ▪ 选择阶段:讨论方案,选择方案; ▪ 执行阶段:制定实施规则,监控执行情况; ▪ 评估阶段:根据既定标准,比较判断绩效; ▪ 终止阶段:分析成本效果,改善或结束政策。
第九章 政策过程
6
汤姆斯·戴伊 政策过程模型
实际问题解决的阶 段 1.问题认识 2.解决目标 3.解决方案抉择 4.使方案产生作用 5.监控结果
14
五、政策评估
(一)政策评估的主体和标准
• 理论上,人们需要对政策进行评价,以 确定政策是否按照预期的设想来贯彻并 产生效果。有时,制定政策的政府机关 内部的研究机构对政策进行评价,不过 政府之外的机构如质询公司,大学等一 些智囊团也会对政策进行评价。
内部评估者
外部评估者
第九章 政策过程
15
(二)政策评估的类型
第九章 政策过程
3
政策过程的阶段组成
• 拉斯韦尔----七个功能环节说 • 布鲁尔、狄龙——六阶段说 • 汤姆斯·戴伊 政策过程模型 • 陈庆云的四个阶段划分
第九章 政策过程
4
拉斯韦尔----七个功能环节说
• 情报 • 建议 • 规定 • 行使 • 运用 • 评价 • 终止
第九章 政策过程
5
布鲁尔、狄龙——六阶段说
第九章 政策过程与政策分析方法
第一节 政策过程 第二节 政策分析的方法
第九章 政策过程
1
教学目标
•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熟悉制订政策的 过程,知道如何确定政策的政策问题; 掌握政策方案形成的原则和政策合法化 的内容;了解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和政 策分析的方法。
第九章 政策过程
2
第一节 政策过程
• 一、政策议程建立 • 二、政策方案形成 • 三、政策决定 • 四、政策执行 • 五、政策评估
类型
正式评估与非正 内部评估与外部 事前评估与事后
式评估
评估
评估
第九章 政策过程
16
(三)政策评估面临的困难
1. 政策评估的不确定性 2. 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 3. 政策资源的混合和政策行为的重叠 4. 政策行动与环境改变之间的因果关系不
易确定 5. 有关机构和人员的抵制 6. 评估经费缺乏
第九章 政策过程
17
(四)我国政评估的现状
1. 评估者缺乏对政策评估的科学认识和认 真态度
2. 评估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 3. 缺乏独立的政策评估组织 4. 公众未能广泛参与政策评估 5. 评估信息和经费欠缺
第九章 政策过程
18
第二节 政策分析的方法
•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 二、专门的分析方法
历意规参后计逻实过 史识范与实量辑体程 方形性主证经实访方 法态描义主济证求法
问题
个人问题 社会问题
政策问题 公共问题
第九章 政策过程
9
B·建立议程途径
公共政策议程的类型
公众 议程
政府 议程
政府议程
外在发动型 政治动员型 内在发动型
第九章 政策过程
10
二、政策方案的形成 对政策问题的
分析研究并提
出相应的解决
1、含义
办法或方案的 活动过程
2、原则
信息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预见性原则;
• 该林业局领导对此事件必须负决策失误的责任。若想避免 这样的错误再次发生,该县人民政府和林业局在行政决策 中必须做到:
• (1)发现问题后,及时确定目标。
• 沿江村有一片200亩的荒滩,这片滩地由于地势低, 地下水位高,土壤的碱性重,根本不适合泡桐树 的生长,针对这种情况,在局长办公会议的决策 形成后,林业局的林业助理工程师曾专门向局长 进谏,要求局长取消这个决定。
第九章 政策过程
21
• 可是局长却无视劝告,一意孤行,坚持实施原决 策。于是,林业局便利用省里下拨的林业扶助款, 一方面从邻省购树苗,另一方面从沿江村召集劳 动力,从而正式开始了基地建设。经过一个月的 奋战,作为“样板林”的泡桐速生林基地建成。 然而,至第二年春天,该基地的泡桐树苗却发芽 慢、长势弱。一到夏天,由于基地的地下水位迅 速增高,树苗开始大面积枯黄,至年底,树苗已 死亡了40%,而到第二年年底,该基地的树苗已 全部死亡。
指法定主体为使 政策方案获得合 法地位而依照法 定权限和程序对 所实施的一系列 审查、通过、批 准、签署和颁布 政策的行为过程
第九章 政策过程
13
四、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的主体
各级 政府 行政 部门
立法 与司 法机
构
中介 组织
社区 组织
影响政策 执行因素
第九章 政策过程
政策决定因素 政策资源因素 政策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