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烧烫伤的救护ppt课件
合集下载
烧烫伤的院前处理PPT课件

8 .
烧烫伤的分类
Ⅲ度烧伤:是整个皮肤层受伤甚至达到 皮下、肌肉或骨骼。 表现为创面无水疱。皮肤变白或呈皮革 状。微痛或无痛(因为神经末梢已烧坏)
9 .
现场救护措施
1.冷清水长时间冲洗或浸泡伤 处,降低表面温度。 同时紧急呼救, 让旁人迅速
拨打120 急救电话
10 .
现场救护措施
拨打120急救电话时注意:
1、告知患者性别、年龄和病情 2、告知详细地址 3、留下电话号码并保持电话畅通
11 .
现场救护措施
2.迅速剪开伤处的衣裤、袜类, 不可剥脱。 取下伤处的饰 物,如手表、戒指等。冷清 水持续冲洗。
12 .
现场救护措施
3.Ⅰ度烧烫伤可涂外用烧烫伤膏药,一般3—7 天治愈。
13 .
现场救护措施
4.Ⅱ度烧烫伤,表皮水疱 不要刺破,不要再创面 上涂任何油脂或药膏, 应用干净清洁的敷料或 方便器材如毛巾、床单 等覆盖伤部,以保护创 面,防止污染。
射、化学物质(强酸或强碱)等引起。
5 .
烧烫伤的分类
烧伤对人体组织的损伤程度一般 分为三度。
6 .
烧烫伤的分类
Ⅰ度烧伤:是皮肤外层受伤,烧伤部位 不起疱。 表现为皮肤变红、微肿、疼痛过敏、不 破皮、不起疱。
7 .
烧烫伤的分类
Ⅱ度烧伤:是表皮下皮肤受伤,局部起疱。 分浅Ⅱ度、深Ⅱ度烧伤。浅Ⅱ度烧伤有水 疱,深Ⅱ度接近三度,可有可无水疱。 表现为皮肤变红、起水疱或出现条纹状伤 痕,持续肿几天,皮肤表面潮湿有液体渗 出,疼痛。
烧烫伤的院前处理
1
.
不小心烫伤了怎么办
2 .
.思考问题
哪项是一般烫伤的正确处理方法?
1、立即冰敷 2、挑破水泡 3、用冷水冲洗 4、在伤口上涂牙膏
烧烫伤的分类
Ⅲ度烧伤:是整个皮肤层受伤甚至达到 皮下、肌肉或骨骼。 表现为创面无水疱。皮肤变白或呈皮革 状。微痛或无痛(因为神经末梢已烧坏)
9 .
现场救护措施
1.冷清水长时间冲洗或浸泡伤 处,降低表面温度。 同时紧急呼救, 让旁人迅速
拨打120 急救电话
10 .
现场救护措施
拨打120急救电话时注意:
1、告知患者性别、年龄和病情 2、告知详细地址 3、留下电话号码并保持电话畅通
11 .
现场救护措施
2.迅速剪开伤处的衣裤、袜类, 不可剥脱。 取下伤处的饰 物,如手表、戒指等。冷清 水持续冲洗。
12 .
现场救护措施
3.Ⅰ度烧烫伤可涂外用烧烫伤膏药,一般3—7 天治愈。
13 .
现场救护措施
4.Ⅱ度烧烫伤,表皮水疱 不要刺破,不要再创面 上涂任何油脂或药膏, 应用干净清洁的敷料或 方便器材如毛巾、床单 等覆盖伤部,以保护创 面,防止污染。
射、化学物质(强酸或强碱)等引起。
5 .
烧烫伤的分类
烧伤对人体组织的损伤程度一般 分为三度。
6 .
烧烫伤的分类
Ⅰ度烧伤:是皮肤外层受伤,烧伤部位 不起疱。 表现为皮肤变红、微肿、疼痛过敏、不 破皮、不起疱。
7 .
烧烫伤的分类
Ⅱ度烧伤:是表皮下皮肤受伤,局部起疱。 分浅Ⅱ度、深Ⅱ度烧伤。浅Ⅱ度烧伤有水 疱,深Ⅱ度接近三度,可有可无水疱。 表现为皮肤变红、起水疱或出现条纹状伤 痕,持续肿几天,皮肤表面潮湿有液体渗 出,疼痛。
烧烫伤的院前处理
1
.
不小心烫伤了怎么办
2 .
.思考问题
哪项是一般烫伤的正确处理方法?
1、立即冰敷 2、挑破水泡 3、用冷水冲洗 4、在伤口上涂牙膏
皮肤烧烫伤的救护ppt课件

皮肤烧烫伤的救护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皮肤烧烫伤概述 • 急救处理措施 • 创面处理与包扎技巧 • 药物治疗与疼痛管理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康复期护理指导与建议
01 皮肤烧烫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皮肤烧烫伤是指由热力、化学物 质、电流、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 ,导致皮肤组织损伤的一种急性 损伤。
药物治疗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轻度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中度疼痛可使 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重度疼痛可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注意遵循个体化用药原 则,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非药物治疗
包括心理干预、物理疗法、针灸等辅助治疗手段,可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烧烫伤的临床表现包括局部红肿、疼痛、水疱、焦痂形成,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感染等并发症。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可作出烧烫伤的初步诊断。进一步的 诊断需要依据烧伤深度、面积和部位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同时,需要注意与 冻伤、化学性皮肤损伤等其他皮肤损伤进行鉴别诊断。
VS
观察病情变化
在更换敷料时,要仔细观察创面的颜色、 渗出情况和周围皮肤的状况,及时发现并 处理感染、过敏等并发症。同时,要关注 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药物治疗与疼痛管理
局部用药选择及作用机制
外用抗生素
如多黏菌素B、磺胺嘧啶银等, 用于预防和治疗烧伤部位感染。 它们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或 破坏细菌细胞壁来发挥抗菌作用。
促进伤口愈合
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加速伤口愈 合,减少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的免 疫力。
contents
目录
• 皮肤烧烫伤概述 • 急救处理措施 • 创面处理与包扎技巧 • 药物治疗与疼痛管理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康复期护理指导与建议
01 皮肤烧烫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皮肤烧烫伤是指由热力、化学物 质、电流、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 ,导致皮肤组织损伤的一种急性 损伤。
药物治疗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轻度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中度疼痛可使 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重度疼痛可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注意遵循个体化用药原 则,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非药物治疗
包括心理干预、物理疗法、针灸等辅助治疗手段,可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烧烫伤的临床表现包括局部红肿、疼痛、水疱、焦痂形成,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感染等并发症。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可作出烧烫伤的初步诊断。进一步的 诊断需要依据烧伤深度、面积和部位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同时,需要注意与 冻伤、化学性皮肤损伤等其他皮肤损伤进行鉴别诊断。
VS
观察病情变化
在更换敷料时,要仔细观察创面的颜色、 渗出情况和周围皮肤的状况,及时发现并 处理感染、过敏等并发症。同时,要关注 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药物治疗与疼痛管理
局部用药选择及作用机制
外用抗生素
如多黏菌素B、磺胺嘧啶银等, 用于预防和治疗烧伤部位感染。 它们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或 破坏细菌细胞壁来发挥抗菌作用。
促进伤口愈合
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加速伤口愈 合,减少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的免 疫力。
烫伤护理ppt课件

烧伤面积计算口诀 (1)手掌法。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 表面积的l%,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 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 (2)中国九分法: 头、 面、颈部三者各占3%,也就是9%×1=9%(一个9%)。双上肢即双 手、双前臂、双上臂各占5%、6%、7%,也就是18%,即9%×2=18 %(二个9%)。躯干的前躯干、后躯干、会阴部各占13%、13%、1 %,也就是9%×3=27%(三个9%)。 需要注意的是12岁以下的儿
止重力按摩,防止尖锐物品刺伤。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2、注意功能锻炼,加强烫伤部位功能恢复。防止关 节部位疤痕挛缩畸形
3、指导家属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减轻心理压力。
4、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无刺 激性饮食。
5、为了减轻疤痕增生,24小时内需连续戴弹力绷 带对疤痕加压,坚持6~12个月。
6、尽量减少日光照射。使用防晒霜。 7、出院后3~6个月来院复查。刚愈合的皮肤,禁
面、颈部均是3,双手、双前臂、双上臂是567,躯干前、躯干后、双 大腿是13、13、21,一目了然。记忆时,一边念口诀,一边用双手触 摸身体部位,很容易记,非常有用。
烫伤的急救
• 1.迅速避开热源, • 2.采取“冷散热”的措施,在水龙头下用冷水持
续冲洗伤部,或将伤处置于盛冷水的容器中浸泡 ,持续30分钟,以脱离冷源后疼痛已显著减轻为 准。这样可以使伤处迅速、彻底地散热,使皮肤 血管收缩,减少渗出与水肿,缓解疼痛,减少水 泡形成,防止创面形成疤痕。这是烧烫伤后的最 佳的、也是最可行的治疗方案; 烫伤范围过大, 可全身浸泡在浴缸中(冬天除外),有发生颤抖 现象,要立即停止冷却。
烧烫伤的急救 ppt课件

医学资料 32
烧烫伤急救中的“误区”
3、烧烫伤(Burn)后可以立即用酱油涂,能止痛。
错。烧烫伤 (Burn) 后不能用酱油涂抹,首先酱油 含有盐类,会使创面细胞脱水收缩,加重损伤。 其次,酱油不是无菌的,如果不进一步处理,就 有可能引起感染。再次,酱油的黑褐色覆盖了创 面,影响了医生对创面深度的判断。所以烧烫伤 (Burn) 后用冷水冲洗,不要涂抹其他物质,如色 拉油、酱油、清凉油、绿药膏等等,应当到专科 医 院在医生 指导下使用真正有效的治疗 烧 烫 伤 (Burn)的药物。
急性烧烫伤的急救
医学资料
1
一烧烫伤一般指由于接触火、开水、热油等高热物质 烧烫伤的概念:
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皮肤损伤。在众多原因所致的烧伤中, 以热力烧伤多见,占85%~90%。在日常生活中烧烫伤 主要是因热水、热汤、热油、热粥、炉火、电熨斗、蒸 汽、爆竹、强碱、强酸等造成。
医学资料
2
医学资料
3
二 临床特点
( 3 )当煮火锅、泡咖啡或泡茶时,注意不要绊到 电线而弄翻茶壶、热锅或热水瓶等。 (4)进食时饭菜温度要适宜。 ( 5 )不要用空饮料瓶装危险溶液,以免家人误食。 家中最好不要放强酸、强碱等危险物品。
医学资料
29
三 预防措施
( 6 )家中使用的电熨斗、电炉、电取暖器等电器 设备应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医学资料
11
气道烧伤
医学资料
12
(三)烧烫伤伤情的分类
轻: 总面积9%以下的Ⅱ度烧伤
中: Ⅱ度烧伤总面积达10%~29%; Ⅲ度烧伤面积在9%以下。
重: 烧伤总面积30%~49%;
Ⅲ度烧伤面积在10%~19%。
烧烫伤急救中的“误区”
3、烧烫伤(Burn)后可以立即用酱油涂,能止痛。
错。烧烫伤 (Burn) 后不能用酱油涂抹,首先酱油 含有盐类,会使创面细胞脱水收缩,加重损伤。 其次,酱油不是无菌的,如果不进一步处理,就 有可能引起感染。再次,酱油的黑褐色覆盖了创 面,影响了医生对创面深度的判断。所以烧烫伤 (Burn) 后用冷水冲洗,不要涂抹其他物质,如色 拉油、酱油、清凉油、绿药膏等等,应当到专科 医 院在医生 指导下使用真正有效的治疗 烧 烫 伤 (Burn)的药物。
急性烧烫伤的急救
医学资料
1
一烧烫伤一般指由于接触火、开水、热油等高热物质 烧烫伤的概念:
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皮肤损伤。在众多原因所致的烧伤中, 以热力烧伤多见,占85%~90%。在日常生活中烧烫伤 主要是因热水、热汤、热油、热粥、炉火、电熨斗、蒸 汽、爆竹、强碱、强酸等造成。
医学资料
2
医学资料
3
二 临床特点
( 3 )当煮火锅、泡咖啡或泡茶时,注意不要绊到 电线而弄翻茶壶、热锅或热水瓶等。 (4)进食时饭菜温度要适宜。 ( 5 )不要用空饮料瓶装危险溶液,以免家人误食。 家中最好不要放强酸、强碱等危险物品。
医学资料
29
三 预防措施
( 6 )家中使用的电熨斗、电炉、电取暖器等电器 设备应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医学资料
11
气道烧伤
医学资料
12
(三)烧烫伤伤情的分类
轻: 总面积9%以下的Ⅱ度烧伤
中: Ⅱ度烧伤总面积达10%~29%; Ⅲ度烧伤面积在9%以下。
重: 烧伤总面积30%~49%;
Ⅲ度烧伤面积在10%~19%。
烧烫伤的急救 ppt课件

医学资料
17
三
急救措施
( 2 )脱: 在穿着衣服被热水、热汤烫伤时,
千万不要急于脱下衣服,而是先直接用冷水 浇在衣服上降温。充分冲洗和泡湿伤口后, 在冷水中小心除去衣物,如衣服和皮肤粘在 一起时,切勿撕拉强行剥去任何的衣物,以 免弄破水泡,水泡表皮在烧伤 (Burn) 早期有 保护创面的作用,能够减轻疼痛,减少渗出。 只能将未粘着部分剪去,粘着的部分留在皮 肤上以后处理,再用清洁纱布覆盖伤面,以 防污染。有水泡时千万不要弄破。
医学资料
21
三
急救措施
(4)盖:使用干净的或无菌的纱布或棉质的布类轻轻覆 盖于伤口,并加以固定。这样可以减少外界的污染和刺 激,有助于保持创口的清洁和减轻疼痛。如没有,让小 面积伤口暴露于空气中,大面积伤口用干净的床单、布 单或纱布覆盖。不要弄破水疱。
医学资料
22
三
急救措施
(5)送:最好到设臵有烧伤整形外科的医院求诊。
( 7 )洗澡时,应该先放冷水后再兑热水,以防引 起烫伤。水温约38℃~40℃,以热而不烫为宜。 ( 8 )蚊帐中不点蚊香;如果家中的暖气片没有包, 应用毛巾盖好,或者用家具挡好;如果家中有火 炉,要用档板隔开。
医学资料
30
烧烫伤急救中的“误区”
1、被烧烫伤后不能用自来水冲,会导致感染。
错。烧烫伤(Burn)后最好的急救措施就是用大量冷 水冲,不但能够减轻疼痛,更重要的是能够减轻烧 伤(Burn)程度,通过冷水的冲、泡,带走组织中的 热量,避免了进一步的损害。所以一旦发生烧烫伤 (Burn),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尽快脱离热源,在有 水的情况下立即进行冲泡,冲泡应持续十分钟-三 十分钟以上或更长,自来水的清洁程度已经相对较 高了,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待处理完毕后再到专科 医院进行消毒处理,包扎创面,这样就既减轻了烧 伤(Burn)程度,又不会发生感染了。
烫伤ppt课件

烫伤的处理与急救
烫伤后的初步处理
迅速脱离热源
立即将受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或 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以降低皮肤
温度,缓解疼痛。
不要撕扯皮肤
避免用力撕扯受伤部位的皮肤,以 免加重伤势。
清洁伤口
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拭伤口,去除 表面的污垢和异物。
急救措施
冷敷
在受伤部位敷上干净的纱布,然 后使用冰袋或冷毛巾进行冷敷,
03
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
对于使用家电和厨具等设备,应认真阅读说明书,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
和注意事项。
THANK YOU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烫带来的影 响。重塑自我形象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他人交流,逐渐恢复自信和正常 的自我形象。
05
儿童烫伤的特别关注
儿童烫伤的原因与特点
原因
儿童对危险认知不足,容易接触 到热水、热锅等高温物品,导致 烫伤。
特点
烫伤程度较深,恢复期较长,容 易留下疤痕。
容易发生烫伤事故。
烫伤的预防措施
使用热水瓶、热汤等高温物品时 ,要特别小心,避免倾倒或碰撞 :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意识是
预防烫伤的关键。
远离蒸汽、热水管道等高温设施 ,保持安全距离:了解设施的危 险性,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为儿童提供安全的教育和监管: 教育他们认识危险,并时刻关注 他们的行动,防止他们接触到危
儿童烫伤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
教育孩子远离高温物品,使用热水壶 、热锅时要特别小心,注意热水温度 。
处理
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涂抹适量 的烫伤药膏,严重者需就医。
儿童烫伤康复的注意事项
疤痕预防
避免阳光直射烫伤部位,使用防晒霜,定期涂抹祛疤药膏。
烫伤后的初步处理
迅速脱离热源
立即将受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或 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以降低皮肤
温度,缓解疼痛。
不要撕扯皮肤
避免用力撕扯受伤部位的皮肤,以 免加重伤势。
清洁伤口
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拭伤口,去除 表面的污垢和异物。
急救措施
冷敷
在受伤部位敷上干净的纱布,然 后使用冰袋或冷毛巾进行冷敷,
03
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
对于使用家电和厨具等设备,应认真阅读说明书,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
和注意事项。
THANK YOU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烫带来的影 响。重塑自我形象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他人交流,逐渐恢复自信和正常 的自我形象。
05
儿童烫伤的特别关注
儿童烫伤的原因与特点
原因
儿童对危险认知不足,容易接触 到热水、热锅等高温物品,导致 烫伤。
特点
烫伤程度较深,恢复期较长,容 易留下疤痕。
容易发生烫伤事故。
烫伤的预防措施
使用热水瓶、热汤等高温物品时 ,要特别小心,避免倾倒或碰撞 :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意识是
预防烫伤的关键。
远离蒸汽、热水管道等高温设施 ,保持安全距离:了解设施的危 险性,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为儿童提供安全的教育和监管: 教育他们认识危险,并时刻关注 他们的行动,防止他们接触到危
儿童烫伤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
教育孩子远离高温物品,使用热水壶 、热锅时要特别小心,注意热水温度 。
处理
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涂抹适量 的烫伤药膏,严重者需就医。
儿童烫伤康复的注意事项
疤痕预防
避免阳光直射烫伤部位,使用防晒霜,定期涂抹祛疤药膏。
2024全新《烫伤护理》ppt课件

议。
2024/1/24
14
04
创面修复与愈合过程
2024/1/24
15
创面愈合生理过程
急性炎症期
烫伤后立即出现,持续数小时至 数天,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
渗出等炎症反应。
2024/1/24
细胞增生期
炎症反应逐渐消退,成纤维细胞和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开始增生,形成 肉芽组织。
瘢痕形成期
创面逐渐愈合,肉芽组织转化为瘢 痕组织,瘢痕逐渐成熟、软化。
家中备有急救箱,包括烫伤药 膏、消毒纱布等。
安全教育
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其 对危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5
学校和社区宣传教育活动
烫伤知识讲座
邀请专业人士讲解烫伤原因、预防措施和急 救方法。
宣传资料发放
制作并发放烫伤预防宣传资料,如海报、手 册等。
2024/1/24
安全演练
定期组织火灾逃生、急救演练,提高师生和 居民的应急能力。
2024/1/24
热液烫伤
热水、热汤、热油 等高温液体接触皮 肤。
接触性烫伤
接触高温物体,如 热锅、熨斗、火炉 等。
化学烧伤
强酸、强碱等腐蚀 性化学物质接触皮 肤。
24
家庭安全防范措施
远离危险源
避免儿童接触高温、易燃、易 爆物品。
2024/1/24
安全用火
规范使用燃气、电器,定期检 查安全性能。
急救准备
互动体验活动
设置烫伤预防体验区,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安 全防范措施的重要性。
26
THANK YOU
2024/1/24
27
冷水冲洗
用流动的冷水持续冲洗烫 伤部位,降低皮肤温度, 减轻疼痛和水肿。
2024/1/24
14
04
创面修复与愈合过程
2024/1/24
15
创面愈合生理过程
急性炎症期
烫伤后立即出现,持续数小时至 数天,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
渗出等炎症反应。
2024/1/24
细胞增生期
炎症反应逐渐消退,成纤维细胞和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开始增生,形成 肉芽组织。
瘢痕形成期
创面逐渐愈合,肉芽组织转化为瘢 痕组织,瘢痕逐渐成熟、软化。
家中备有急救箱,包括烫伤药 膏、消毒纱布等。
安全教育
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其 对危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5
学校和社区宣传教育活动
烫伤知识讲座
邀请专业人士讲解烫伤原因、预防措施和急 救方法。
宣传资料发放
制作并发放烫伤预防宣传资料,如海报、手 册等。
2024/1/24
安全演练
定期组织火灾逃生、急救演练,提高师生和 居民的应急能力。
2024/1/24
热液烫伤
热水、热汤、热油 等高温液体接触皮 肤。
接触性烫伤
接触高温物体,如 热锅、熨斗、火炉 等。
化学烧伤
强酸、强碱等腐蚀 性化学物质接触皮 肤。
24
家庭安全防范措施
远离危险源
避免儿童接触高温、易燃、易 爆物品。
2024/1/24
安全用火
规范使用燃气、电器,定期检 查安全性能。
急救准备
互动体验活动
设置烫伤预防体验区,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安 全防范措施的重要性。
26
THANK YOU
2024/1/24
27
冷水冲洗
用流动的冷水持续冲洗烫 伤部位,降低皮肤温度, 减轻疼痛和水肿。
烧伤急救护理PPT课件

05
战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探索与应用
01
创新性敷料
研究新型敷料,如生物活性敷料、纳米敷料等,以提高 伤口愈合速度和减少感染风险。
02
智能监测技术
利用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等智能技术,实时监测烧伤患 者的生理参数,为及时救治提供依据。
03
再生医学
探索组织工程和干细胞治疗等再生医学技术在烧伤修复 中的应用,促进皮肤再生。
去除束缚物
冷疗处理
用冷水冲洗或浸泡受伤部位,降低皮肤温度, 缓解疼痛和肿胀。
如戒指、手表等,防止因肿胀导致无法取出。
02
01
保护创面
不要随意涂抹药物或去除水泡,避免进一步 损伤。
04
03
转运与院内急救
迅速转运
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 注意保暖和避免剧烈震 荡。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面部烧伤的伤者, 应注意清理口腔、鼻腔 内的分泌物和异物,防 止窒息。
心理支持
给予伤者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克服恐惧、焦 虑等情绪问题。
D
03 烧伤急救护理措施
创面处理与保护
01
02
03
04
清洁伤口
用生理盐水轻轻清洗伤口,去 除坏死组织。
涂抹药膏
涂抹适量的抗菌药膏,预防感 染。
包扎伤口
选用透气性好、无过敏反应的 纱布进行包扎,避免摩擦伤口
。
定期换药
根据伤口愈合情况,定期更换 敷料,保持创面清洁。
者体质。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适当的康 复训练,促进伤口愈合和肢体 功能恢复。
物理治疗
采用紫外线、激光等物理治疗 方法,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疤 痕形成。
药物治疗
使用抗感染、抗凝、抗炎等药 物,预防并发症和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询问交谈、查体,进行
* 呼吸功能评估:缺氧?窒息?
* 循环血容量评估(有无血容量不 足):皮肤发绀?意识障碍?脉 搏细弱?口渴?血压下降?尿量 少?
3.烧伤面积的估计方法
烧伤面积的估计方式 烧伤面积以相对于 体表面积的百分率来表示
用以估计烧伤面积的方法 手掌法 九分法 Lund-Browder图表法
皮肤结构:表皮和真皮层
I度烧伤——红斑性烧伤
仅损伤表皮浅层。基底细胞未损 伤。皮肤轻度红肿、干燥无水
泡、灼痛;伤后3天左右红、 肿、痛消失,脱屑愈合。
I°烧伤(红斑性烧伤)
浅II度烧伤 ——水疱性烧伤
伤及表皮和真皮乳头层。 表皮与真皮间有血浆样液体聚积, 形成水疱,疱壁薄、基底潮湿发红。 创面基底淡红色,间有鲜红斑点 剧痛,局部水肿明显。 通常无严重感染,伤后2周内愈合,
第一节
皮肤烧烫伤的现场救护
传统的烧伤治疗方法和几乎与人类历 史一样久远。1958年,上海广慈(瑞 金)医院成功救治了烧伤总面积89%, Ⅲ度烧伤23%的钢铁工人邱财康,打 破了当时国际上“烧伤面积超过80% 便不可治愈”的定论。
我国的烧伤治疗尤其是大面积烧伤治 疗自1958年以来有很大的促进与发展。 目前全国整体烧伤治愈率达到90%
Lund-Brouder图表法
由于年龄因素,采用 Lund-Browder图表 法分别适用于儿童与 成人,计算较准确, 此法亦将儿童生长发 育的变化因素考虑在 内
4.烧伤深度的判断
烧伤深度的判断一般采用三度四分
法,即I度、浅II度、深II度和III 度。 临床上据创面表现划分烧伤深度
创面的组织病理学是划分烧伤深度 的理论依据。
中重度呼吸道烧伤指波及喉以下者
吸入性损伤*
诊断依据: * 吸入火焰、蒸汽、浓烟等致 * 燃烧现场相对封闭 * 口鼻周围、面、颈部有深度烧伤 * 呼吸道刺激症状:声哑 呼吸困难、哮鸣音、咳炭末样痰
6.特殊类型烧伤的特点
1) 电击伤
* “入口”损伤比“出口”严 重 * “入口”皮肤焦裂样洞穴 * 出入口之间深部组织不规则 进行性坏死 * 局部反应重、全身反应轻
2)化学烧伤
硫酸、硝酸、盐酸、石碳酸等致 * 少见水疱 * 皮革样焦痂 * 创面蜡白/青灰色 * 疼痛剧烈
三、烧伤急救处理步骤
迅速了解并终止致伤因素,简单估计烧伤面积和 判断创面深度及严重程度。 决定是否求援,开展有效的现场救护。 保持吸入性损伤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作气管 插管或施行气管切开术。 排除合并伤,如骨折、脊柱损伤、内脏损伤、出 血、颅脑损伤等。 根据循环情况,制订液体复苏方案。
愈合后有色素沉着
浅II度烧伤
浅II°烧伤(水疱性烧伤)
深II度烧伤
损伤深达真皮层,水疱较小、泡壁厚,
创面表层容易剥脱,可以有皮肤附件 残留。
创面见基底苍白或红白相间。 质地较韧。 创面逐渐干燥后可见微小血管网栓塞,感 觉迟钝。
深II°烧伤(水疱性烧伤)
深II度烧伤(伤皮易剥脱)
3.通常将以下创伤并入烧伤
这些创伤与烧伤的局部损害相类似, 但都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电烧伤可造成深部组织和重要器官损害 化学烧伤可合并中毒 射线烧伤不仅有局部损伤,而且可并发 全身急性或慢性放射病。
二、烧伤伤情判断
1.致伤原因(热源)、时间、现场情况
2.决定烧伤严重程度的几个因素: 烧伤的面积和深度的估计 是否伴吸入性损伤或合并伤或中毒等 患者的年龄与伤前的健康等情况 伤后能否得到及时处理 创面有否污染
部分医院治愈率达到99%
一、烧伤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 烧伤泛指各种热力对人体体表皮肤、深 部组织和器官的损伤,包括火焰烧伤、 热金属和热液烫伤。 某些非热力因素,如电、化学物质、射 线等,亦可使机体组织遭受一定程度的 类似烧伤的损伤。
2.烧伤创伤的特点和一般病程
烧伤创面极易感染 治疗及愈合过程复杂,时间较长 创面愈合后可留有疤痕挛缩和功能障碍 等后遗症 大面积烧伤可引起全身状况的变化和内 脏损害,发生休克、脓毒症和涉及各专 科的并发症,死亡率很高。
烧伤深度鉴别
累及层次 I 度烧伤 表皮浅层 表现 红斑 质地 软 病理表现 表皮浅层 愈合 3-5 天 浅 II 度烧伤 真皮乳头层 水疱,剧痛 较软 真皮乳头层 10无或 疤痕 无
12 天 轻 深 II 度烧伤 真皮层 基底苍白 较韧 网 状 血 管 栓 3-4 塞 III 度烧伤 全层皮肤 焦痂或盔甲 硬 样 周 有
一般3-4周愈合,愈合后的表皮脆弱较薄易破 损,易感染形成小脓疱,可留有增生性疤痕。
III度烧伤 ——焦痂性烧伤
全层皮肤受损:包括深达皮下脂肪, 甚至有肌肉和骨骼的损伤。 受伤皮肤干燥,皮肤无弹性、感觉 消失,坚硬如皮革,腊白、焦黄或 炭化成焦痂。 皮下树枝状栓塞血管。
三度创面需经焦痂 分离脱落,基底形 成肉芽组织,周围 上皮匍行、创面收 缩才能愈合。 愈合时间长达数月, 较大的三度创面需 手术植皮方能愈合。
树 枝 样 血 管 难 愈 严重 栓塞 合
5.烧伤程度鉴别
烧伤总面积 III 度烧伤面 合并症 积 轻度烧伤 小 于 10% , II 无 度 中度烧伤 11%-30% 重度烧伤 31-50% 特重烧伤 大于 50% 小于 9% 10-19% 大于 20%
1)全身情况严重 2) 复合伤 3)中重度呼 吸道烧伤 无
休克期大量体液渗 出,2源自3h最快 ,8h达到高峰 ,48h开始回吸 收。 此期易发生 低血容量性休 克。
感染期(48-72h后)
皮肤生理屏障破坏 创面、渗液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产生毒素
感染 烧伤创面脓毒症
修复期
I°烧伤:3-7天自行修复 浅II °烧伤:2周愈合,有色素沉着 深II °烧伤:3-4周愈合,留有瘢痕 III°烧伤:靠皮肤移植修复,留有瘢 痕,影响功能
手掌法
无论年龄大小或性别差异, 每个人若将自已的一只手 的五指并拢,通常此时这 只手掌侧面的全部面积约 占其自身体表面积的1%。 五指自然分开的手掌面积 为1.25%。 医学临床工作中,常以此 估计较小面积的烧伤。
中国九分法
成人头、面、颈面积 为9%,双上肢面积 为18%(2个9%), 躯于包括会阴面积为 27%(3个9%),双 下肢含臀部面积为 46%(5个9%+1%), 共为 11×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