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电力自动化主站系统研究

合集下载

县级供电企业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研究——浅谈YJD2006 For Unix

县级供电企业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研究——浅谈YJD2006 For Unix

摘要 : 为地 方经 济发展 的重要 保 障, 作 电力部 门的重要性 越来越 凸现 出来 , 而调度 自动化 系统担 负着 电 网可 靠稳 定运行 、 全经 济调度 的重 安 任, 也是提 高调度运 行 管理 水平 的重要 手段 。本 文结合 青 田供 电局调 度 自动化 系统 实际情 况, 阐述 Y D 06F r n J 20 o U i x系统 的构 成及特 点 。
Ab ta t sr c :Asa mp ra tg a a e o o a c n mi e eo me ,te i otn e o o rs co s mo e a d mo e po ne t whl o r d n i otn u rnte frlc le o o c d v lp nt h mp ra c fp we e tri r n r rmi n , i p we e d s ac n uo t n s se b asa r l be a d sa l p r t n e u t,e o o cdip th miso bu lo a me n o i rv h e uain a d ip thiga tmai y tm e r ei l n tbe o eai ,s c r y c n mi s ac s in, tas a st mp o e te rg lt n o a o i o
中图分 类 号 :P 7 T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 号 :0 6 4 1 (0 0)6 0 2 一 1 1 0 — 3 1 2 1 3 — 2 6 O
0 引言
信 量 通 过 4 5 信 口进 入 S A A 系统 完 成 监测 功 能 。 8通 CD
现阶段 的大 中型县级供 电企业的调度 自动 化系统主要实现数 14工 作 站 . 在 WI D WS平 台下 , N O 通过在 U I N X操作系统上运行监控 系统 据 采 集 和 控 制 (C D S A A)功 能 。 S A A 系 统 作 为 能 量 管 理 系 统 CD ( MS 的一个最主要 的子 系统 , E ) 能正确 掌握 电网运行状态 , 快速诊 人机会话工作站软件 , 收并查看系统实时画面及各种报表等数据 接 断系统故障 , 保证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 安全性 , 提高调度 的效率和水 信 息。 平 , 已成 为 电力调 度 不可 或缺 的工 具 。 本 文 结 合 青 田供 电局 调 度 现 通 过 工 作 站 的 画面 显 示 和 网络 数据 信 息 交 换 , 度 员可 以监 视 调 便 自动 化 主 站 系统 实际 , 述 S A A主 站 的 系统 结 构 , 描 CD 阐述 Y D 0 6 电力 系统 的 运行 状 态 , 捷高 效 的完 成 工 作 任 务 。 其 中包 括 监 视 各 J 2 0 种量测量 曲线、 潮流分布 、 报警信息 、 事件顺 序记录、 报表信息、 事故 Fr n nU i x系统 的特 点 。 追忆信息等等。 1 系统 构 成 系统网络采用双网、 双冗余 结构 , 发生故 障时可 自动切换 , 保障 1 。 星 时钟 子 系统 5卫 系统 的不 间 断 运行 。 网络 主要 设 备 由 主备 服 务 器 、 备 数采 机 、 备 主 主 安 装 一 套 配 有 天线 及 数据 通 讯 接 口的 全球 定 位 系统 ( P 时钟 G S) 终 端服 务 器 、 速 调 制解 调 器 、 备 交 换 机 、 干 工作 站 、 络 设 备 、 及 相应 的卫 星 时钟 校 时 软 件 。 高 主 若 网 卫 星 时钟 接 收 装置 等 组成 。 1 B外 网服 务 系统 . WE 6 11服 务 器 . 使 用 MIA D S技 术 ( 层 应 用 程 序 体 系 ) 与 商 用 数 据 库 多 系统 共有两 台服 务器 , 一 台服 务器 都直 接 与 以太 网接 口连 接到 O A L 1g连 接 ,通 过 支 持 JPS R L T技 术 的 T MC T WE 每 R CE0 S /E V E O A ( B 服 务 器 )和 高效 的 Y D S R ( 据 供 应 服 务 核 心 )向 MI J JV 数 S网提 供 双局域网上,C D S A A内网可通过隔离装置及防火墙连接到 M S网。 I CD 实现数据的稳定、 高效的传输 。 数据库 的连接使用 MIA D S技 术( 多层 应用程序体系 )将连接 S A A实时数据和监测 画面 , , 2 系 统新 特 色 数据库 的工作交给 MI A D S服务程序 ,其他应用程序都通过 MI A DS 21强化 了系 统稳 定 性 - 服务来访 问 O A L R C E数据库 这样一来 , 只要在最初启动 MIA D S服 在 系统构架设计上做 了重大改进 ,摒弃 了传统 的 U P通讯 方 D 务的时候等上一些时间 , 接下来的执行程序都 不需要在做 等待。 1 . 据 采 集子 系统 2数 式 , 用 更 可靠 的 T P通 讯 方式 : 中间 站衔 接 前 置 机 和后 台机 。 采 C 由 数据 采 集 子 系统 通 过 T R N L S R E E MIA — E V R与 各 厂 站远 动 终 端 22优 化 网络 通信 . 装 置 通信 , 取 实 时数 据 , 时 连 接 G S为整 个 系统 提 供 精 确 的 时 获 同 P 为避 免 数 据 流量 过 大 ,后 台机 向 中 间站 按 需 索取 实 时 数 据 : 当 钟 。数据 采 集 子 系统 亦 工 作在 主/ 方式 , 备 用软 件 实 现双 通 道 接 口的 某 后 台机 显 示 一 个 画面 时 ,后 台机 告诉 中 间 站需 要 哪 些 测 点 数 据 , 并 切换 , 并通 过 终 端 服 务 器 与双 局 域 网连 接 , 完 成 数 据 采 集 系统 与 中间 站只 向此 后 台机 发 送 该 部 分 测 点 数据 , 且 每 三秒 发送 一 次该 以 厂 站 端 设 备 之 间 ,以 及 数 据 采 集 系 统 与 其 他 子 系 统 之 间 的数 据 交 批 测 点 的有 变化 的值 。 23均 匀 硬 件 负荷 . 换、 接收、 传送和处理 , 同时发送控制命令。 通信状态的监视和统计、 系统在服务器上安 装 O A L R C E数据库 , 并且 安装 “ 中间站 ” 程 通 道 的切 换 控 制也 由数 据采 集 子 系统 完成 。 双数 采 系 统 可根 据 双局 域 网 的运 行 情 况 , 自动 判 断 数据 信 息 的 序 , 工作 重 心 集 中 到 了 服 务 器 上 , 本 的前 置机 变成 了比 较 单 纯 的 原 数 , 有 同 传 送 通道 , 当双 网发 生 切换 时 , 系统 自动 改 变 目标 网段 , 不会 丢 失信 “ 采 机 ”减 轻 了工 作压 力 , 利 于 稳定 性 的 提高 , 时 也 为 接 收 处

浅谈供电企业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建设

浅谈供电企业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建设

劲 MH 无线等 障 z P T 、 S 3 专线 S N R 22 ? 等串口信道

业务 应用 平 台 ,建 设 业务 范 围覆 盖厂 站 、
大 用户 、 变 台区 和低 压集 抄 的一 体化 电能 公 计 量 自动化 系 统 。支 持 厂站 终端 、 大用 户 终 采集对象
端、 台区 终 端 、 压 集 中器 的接 入 , 现 厂 低 实 站 、 用 户 、 变 台 区 和低 压 各 领 域 应 用 功 大 公 能 以及 综合 分 析应 用功 能 , 为营 销 系统 应用
终 端 以及 电能 表计 。
23 综 合 应 用 层 .
通 信 信 道 是 指 系 统 主 站 与 采 集 终 端 的通 信信 道 , 主 要 包 括
网等 。
完 成 大 用 户 、 口、 变 监 测 和低 压集 抄 各 分 类 应 用 , 且完 关 配 并
G R 、D P S C MA、 3 MH 无 线 专 网 、 S N、 DS 、 号 以 及 光 纤 专 成 四 分线 损分 析等 综 合应 用功 能 。 20 z PT A L 拨
2 系 统 主 站 软 件 的 设 计
2 1 数 据 采 集 层 .
化 采 集 。支 持 多 种 通 讯 方 式 ( 号 、 次 拨 号 、 线 、 MS G R 、 拨 二 专 S 、 P S C MA、 S N、 DS 、3MH 无 线专 网 、C / D D P T A L 20 z T P U P网 络 通讯 等) , 的使 用 效率 , 节省 投 资 , 高投 资收益 比。 前置 实行 并 行采 集 。 提 多 为

系 统 实 现 的 功 能
主 站 网络 的物 理结 构 主要 由数据 库 服务 器 、 盘 阵列 、 用 服 磁 应

浅析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

浅析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
电 力 科 技
2 0 1 3 年 第2 7 期I 科 技创 新与应 用
浅析配 电网的 自动化 系统
沈 晖
( 天津 电力建设公 司, 天津 3 0 0 0 0 0 ) 摘 要 :经济和科 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对于配电网的 自 动化有着很 大的影响,配电网自动化发展是 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 的重要表 现。 电力在 工 业 生 产和 人 们 的 生活 中作 用是 非 常 大的 , 随 着技 术 的 不 断进 步 , 人 们 对 于 配 电 网的要 求 也在 不 断 的提 高 。 在 一 些发 达 国家, 配 电 网 自动 化 系统在 电 网的发 展 中作 用越 来越 大 。 对 于 电力 市 场 电力 企 业的 发展 是 非 常有 利 的 。
关键 词 : 配 网 自动 化 ; 供 电质 量 ; 运 行 安 全
1配 电 自动 化 的 内容 靠的通信通道 , 通过主站软件对 丌 u上传信息 的分析判断 , 制定合 1 . 1变 电站 自动 化 理的隔离策略和网络重构策略 , 远方控制配 电开关实现故障区段的 配 电 自动化 的重要 组 成 内容 就是 变 电站 的 自动化 , 变 电站 的 自 隔 离 和非 故 障 区段 的供 电恢复 。 动 化是 电力 企 业 在 进 行 城 市 电 网和 农 村 电网 建 设 和 改 造 的 重 要 环 2 . 2配 网 自动 化 子站 系 统 节。 在 电力 系 统运 行 的 过程 中 , 变 电站 的作 用是 非 常 大 的 , 变 电站 的 因为 配 网监 控设 备 点 多 面广 , 配 电系 统 的 系统 测 控对 象 既 包 含 主要 功 能就 是 对 电能 进 行 转 换 , 使 得 电 能可 以重 新 进 行 分 配 , 变 电 较 大 容 量 的开 闭所 、 环 网柜 , 又包含数量较多 、 分 布 较 广 的 柱上 开 站是我 国电力 系统运行安全 的重要保 障。在电力 系统运行的时候 , 关, 不 可 能 把 所 有 的站 端 监 控 设 备 直 接连 接 到 配 电主 站 , 因 此必 须 会 有 很 多 的 大容 量 的发 电机 组进 行 工 作 , 它们 会 不 断 的产 出超 高 压 增设 中间一级 , 称为配电子站 , 由其管理其附近 的柱上 开关 、 开 闭 的电, 在 电能的输送过程中, 需要变 电站对 电压进行降低的工作 , 大 所 、 配 电站 端 监 控设 备 , 完成 “ 数 据 采 集器 ” 、 馈线监控 、 当地 监控 及 容 量 发 电 机组 在 工 作 的时 候 , 对 电力 系统 的运 行 安 全是 有 很 大 威 胁 馈线重合 闸的功能 ; 并将实时数据转送配 电主站通信处理器 , 这样 的, 为 了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得到保证 , 依 旧使 用原 来的以人 既能节约主干通道又使得配 电 自动化主站网络可以继 承输 电网 自 为 主 要 操 作 的变 电 站不 能 满 足这 样 的 工 作 强度 , 而且 变 电站 使 用 的 动化 的成 熟 成 果 。 设 备 都 是 非常 旧的 , 如果 不 进 行 技术 方 面 的改 造是 无 法 适 应 新 要求 2 . 3 配 网 自动 化终 端 的, 而 且 对 于 电力 系 统 的运 行 安全 也 是 没有 保 障 的 。 城市 配 网 自动化 终端 负责 对 城域 所 辖 的 柱 上开 关 、开 闭所 、 环 1 . 2 馈 线 自动 化 网柜 、 配电变压器等进行监控 , 既要 实现 F T U、 1 T r u等的三遥 功能 , 馈线 自动 化是 指 配 电 网络 中配 电 线 路 的 自动 化 , 配 电网 络 中 主 又要 实现 对 故 障 的识 别 和控 制 功 能 , 从 而配 合 配 网 自动 化 主 站及 子 要 有 三个 等 级 的 电压 , 这 三 个 等 级 的 电压 在 等 级 范 围 内要 实 现 线路 站 实 现 城 区配 网运 行 中 的工 况 检 测 、 网络 重 构 、 优 化 运 行 以及 网故 的 自动化 。 配 电线路 的 自动化 主 要 要 实现 的是 经 过 变 电站 变 压 器转 障时的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供 电。 换 后 的 电压 从 出 线 口的 位 置 到线 路 负 荷 电压 的位 置 之 间 的这 段 距 3配 网 自动 化 实施 中应注 意 的 问题 离。 对于不 同等级的电压 , 线路的 自动化是有着不同特点的 , 其中与 要 实 现 配 电 自动 化 的 时候 ,要 通 过 很 多 部 门 的共 同努 力 来 实 电压 的等 级 有 直接 的关 系 。 现, 而 且这 项 工程 的投 资 是非 常 大 的 , 因 此 在施 工 这 项工 程 以前 , 一 2配 电 自动 化 的立 足 点 定 要对 该 工 程进 行 必要 的规划 , 在 实现 电 网 自动化 的过 程 中要 结 合 电 网 的改造 包 括城 市 电 网的 改 造 和农 村 电网 的改 造 , 进行 电 网 当地发展规划 的特点来进行 , 制定一份详细的实施计划 , 从整体进 的 改造 可 以提 高用 电的质 量 , 推 动我 国经 济更 好 的发 展 。在 电 网 的 行 考 虑 , 可 以实 行 分期 的工 程 模 式 来 完成 , 同时 在 实 行 的过 程 中要 改造方面 , 国家投入 了大量的资金在电网中采用新 的技术 , 其 中配 对供 电进 行 协调 。 为 了使 配 网 自动 化 系统 可 以更 加 的符 合供 电局 的 电 自动 化 是 电 网改 造 中 的重 要 目标 。 配 电 网 自动 化是 为 了解决 电力 实 际需 要 和 以后 发展 的需 要 , 要 实 现配 网在 配 电和 调 度 方 面合 一 的 企业 在 发 展 的过 程 中要 解 决 的 问题 , 同 时也 是 保 证 供 电 安全 性 和 满 设计 , 在 同一个技术平台上 , 可 以使得管理工作更容易进行 , 而且对 足用 户 的用 电要 求 。配 电 自动 化 系统 是 一 项 系统 工 程 , 包 括 很 多 的 设备 的维护管理也可 以更方便 。 配电和调度在 同一个平台上实现也 子系统 , 其 中最 重 要 的 是 配 网 自动 化 主站 系 统 、 配 网 自动 化 子 站 系 可 以节 省供 电企 业 的资 金 支 出 , 同 时还 可 以促 进 电力企 业 在 以后 得 统 和配 网 自动化 终 端 。 到更好的发展 。在实际的操作 中, 要实现配电和调度的统一是非常 2 . 1配 网 自动 化 主站 系统 有意 义 的 。配 电线 路 在户 外 是 要 经 受很 多 的考 验 的 , 配 电线 路 在 户 配 网 自动 化 主 站系 统 包 括 以下 几 个 组 成 部分 ,配 电主 站 系统 、 外是 非 常容 易 受 天气 环境 影 响 的 , 在 温 度过 低 或 者 是 温度 过 高 的情 配 电故 障 诊断 恢 复 系统 、 配 网应 用 软 件子 系统 。配 电 主站 系 统 包含 况下 , 配 电线 路 的 安 全都 会 受 到影 响 。而且 在 雨 季 雷击 的风 险会 增 多个 服 务 器 , 这 些服 务器 各 有 不 同 的功 能 , 其 中最 重 要 的是 前 置机 大 , 使 得 线 路 在雨 季 容 易 出 现 雨 淋或 者 是 发 生 腐 蚀 的 情 况 , 这 些 都 服务器 , 它 的 功 能是 一 旦 服 务 器 出现 问 题 , 它可 以成 为 主要 的 服务 会 对 配 电 网造 成影 响 。 配 电 自动 化 系统 中的站 端设 备 进 行远 方 控制 器, 保证系统可以正常的运行 , 执行发 出的命令 。 主前置机服务器可 的频 繁 程度 比输 电 网 自动 化 系 统 要高 得 多 , 因此 要求 配 电 自动化 系 以通 过 接 受 交 换 机 发 出 的 数 据 , 对数据进行分析 , 向其 他 服 务 器 发 统 中的 站端 设 备具 有 更高 的可靠 性 。 出执 行 的命 令 , 并 且将 数 据 进行 共 享 。 在 主站 系统 中 , 在 服务 器 出现 4结 束 语 经 济发 展 的 时候 是 离 不 开 能源 的 , 电 能 作 为 主要 的 能 源 , 在 经 故障的时候 , 为了保证 系统可以正常进行 , 可以将数据存入 内存 中, 形成实时 的数据库 ,根据这个数据库 的数据让其他服务器进行工 济发展 中的地位是非 常重要 的,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 对 电网的运行 作。 情 况 也 提 出 了新 的要 求 ,配 电 网 自动 化 就是 电 网改 造 的主 要 目标 , 为 了保 证 配 网 的 自动化 系 统 可 以在 投 产 后 正 常 的运 行 , 操 作 的 配 电 网 的 自动化 已经成 为 了电力 系统 发 展 的必 然 趋 势 , 也是 现 代 化 人 员要 对 系 统 的操 作 充 分 的掌 握 , 特 别 在 系 统 中特 别 重 要 的故 障诊 发 展 的产 物 。在 科 学技 术 不 断进 步 的现在 , 供 电企 业 要 不 断提 高 供 断和恢复功能的测试 , 在进行测试的时候 , 为 了保 证 实 行 后 的使 用 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要不断的扩大供 电的能 效果 , 要 进 行 主 站 置 库 完 毕 并 经反 复 检 查 无 误 ; 主站 、 子站和 F T u 力。 参 考文 献 之间的通讯正常; 对要进行 D A测试的 f T r u进行遥测 、 遥控 、 遥信调 1 ] 梁 王 月峰 , 张子仲 , 陆巍 巍 , 等. 配 电管 理 系统 中地 理 信 息 一 体 化 试, 并保证其功能正常 ; 恢复无故障区段供 电时 , 必然涉及 到变 电站 『 出 口断路器 , 因此要对变电站的出口断路器进行遥控测试 。 另外 , 在 处理 方 法l J 1 . 电力 自动 化设 备 , 2 0 0 1 , 2 1 ( 1 2 ) : 4 3 — 4 5 .

浅析电力企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研究

浅析电力企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研究
消 费 电子
电子科技
C o n s u me r E l e c t r o n i c s Ma g a z i n e 2 研究
方世 毓
( 绥化学院电气工程 学院,黑龙江绥化 1 5 2 0 6 1 ) 摘 要 :随 着我 国经 济持 续的上升 ,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 高,越 来越 多的电气产品被应 用到 实际生活当中, 这也给现 阶段 的电力企业的供 电能力带来 了一定的压 力,为 了能够保证居 民生活 用电的稳 定性 ,电力企业不断 引进 科 学新技 术以提 升 电力 系统 的快速稳 定性供 电,其 中电气 自动化 系统的采用极大 的提 高 了电力企业的供 电能力 ,减 缓 了由于用电量 大带来的企 业负担 。
关键 词 :电 力 ;电 气 ; 自动 化 ;技 术 ; 系统
中图分 类号 :0 4 3 4 . 1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7 7 1 2( 2 0 1 3 ) 2 0 - 0 0 5 0 — 0 1
步显现 出来 ,尤为突 出的是节省 了电力 企业的运营成本 ,不 仅增加 了电力企业 的经济 收益 ,也保证 了电力企业 正常 运营 的可靠性。 在应用领 域上通过 电脑作为主体控 制并 以网络作 为平台 的 电气 自动化技 术 ,已经成 为当今最 为前沿 自动化技 术。这 种 新的 自动化技 术可 以实 时的监控 电力 线路的稳定性 、安全 性 ,而且可 以对每 次 出现 的信 息数据进行 记录储存 ,进行 高 精度 的计算后形 成数据表 ,如 果供 电网络 出现 问题会第 一时 间进 行 预 警 提 示 。 而且在 电力 企业发 电站 当中 电气 自动 化技术是最 为重要 的技 术,对于发 电站 内部 的各个 发 电机组 的监控 以及 能量 的 掌控全 部要依靠它 的控制来完 成,还负责对 发 电机组进行抗 干扰 的保护工作 ,充分 的保证发 电机 组的正常发电能力。 电气 自动化技 术主要功 能是当发 电机 组的 电力频率 以及 电流峰值 出现波动的情况下 ,进行抑制调整 ,而且其它项操控 平台也要接受 电气 自动化 的控制,其 中包括原煤的供给 、风力 的掌控、水压 的调节、辅助 电气设备的操控等。所 以,只有电 气 自动化装置的稳定性工作 ,才能保障 国家 电力的正常输送。 四、电力系统 内部故障排除建议 在 以往没有采用 自动化技术 的时候 ,电力系统 内部最容 易 出现 问题的 电气元件 就是开关分 离器 。由于触 点工艺 的问 题或者是 由于经常风 吹 日晒 的缘故 导致 的氧化 物增多 ,造成 的 电气 设 备 不 能 正 常 的运 行 ,或 者 出 现 分 离 器 的 电弧 现 象 。 非常有益 的。 还有一些 电气元件经 常在高负荷 的情况下运 行,导致 的性 能 而 且采用 电气 自动化技 术极大地提升 电力企业 当中重要 下降 ,而 且有些是 因为元 件周 围的 电气设备 出现的软故障 , 线路 的数值检测 ,而且保证 了电力系统信 稳定性供 电,充分 但是在检查的过程当 中并没有发现 ,而是采用更换故障元件 , 的保障 了电力系统 的正常运行 。 但是在使用 一段时 间后 故障又重新 出现 。所 以在 更换 电气元 二 、现阶段 电气 自动化技术发展方 向 件的时候 首先要检查故 障元件周 围的 电路、 电气 设备是否正 随着 我国经 济持续的上升 ,居 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 常,只有把 外围的故障全 部解决才 能进 行故 障元件的更换 , 越来越 多的 电气 产品被应用 到实际生活 当中,这也给现 阶段 这才 能保 障系统 的长 期稳定运行 。 由于人为 的二次性故 障、 的 电力 企业 的供 电能力带来 了一定的压力 ,为 了能够保证 居 反复性故 障导致的 电力系 统的工作 不正常 占到故 障发生率 的 民生活用 电的稳 定性, 电力企业 不断引进科 学新技术 以提 升 百分之六十 以上,而采用 电气 自动化技 术可 以完 全的避免这 电力系 统的快速稳 定性供 电,其 中电气 自动化 技术 的采用极 些 问题 的出现 。它可 以实现 电力系统 的全方位监 控和检测 , 大的提 高了 电力 企业 的供 电能力,减 缓 了由于 用电量大带来 极大 的保 证 了 电力 系 统 可靠 性 运 行 。 的企业负担 。 随着 高新科技不 断的引入 电力 企业 当中,电气 自动化技 现 阶段 ,电力 企业正快速 的进行技术革新 , 自动化技术 术的应用领域将会是全面性的覆盖 ,实现电力企业全面 自动化 不断结合新 的科学技术 ,以应对未来社会用 电量高发展趋势 。 水平 。随着我 国未来 电力需求 的不断上升,电力企业的发展战 正是这些新技术 的作用下 ,不仅提升了 电力系统的供 电能力, 略也要紧随时代 的步伐 ,技术革新要勇于突破 ,该淘汰 的就要 淘汰 ,该引进 的就要引进,要立足于长期发展 的战略 目标 。 也给 电力企业增加 了直接 的经济效益 。 现 阶段 电力 企业 的 电气 自动 化技术 的发展 正在逐步完 善 参考文献 : 智能化 的方 向发展 ,智能化 的电力系统可 以真 正的实现无人 『 1 1 徐畅 , 毕 莉红 . 基 于现 场总线 的 电气 自动化设备 管理 化 的 电力 正常输送 ,而且控制管理 也非常 的便捷 ,对于在发 系统研 究 丌 1 . 中国军转民 , 2 0 1 1 ( 1 ) . 电、供 电以及 终端 的信 息数据统计 也相当 的准确 快速 ,而且 『 2 1 武芳 军 . 工业 电气 自动 化的重要 性和发 展趋 势 m. 中 对 于线路等 也可 以实现全 方位 的监控 ,极大的促进 了 电力企 小企 业 管理 与 科 技 , 2 0 1 1 ( 1 0 ) . 业 的发 展。 - 『 3 1 张爱 红 , 罗海方 . 浅谈在 我 院 “ 电气 自动化 ”专 业中 三、 电气 自动化技术 的应用前景 进行 课程 与教 学 内容体 系改革 与 实践 的设 想 卟 教 育教 学论 在 电气 自动化技术 大范围应用 的今天 ,它 的作 用正在逐 坛 , 2 0 1 1 ( 2 ) .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供电企业的应用研究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供电企业的应用研究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供电企业的应用研究【关键词】供电企业;配电网;自动化电力系统在科技与经济的大力推动下,各层面都有了快速的发展。

为了能够使配电网自动化向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供电企业要精心设计规划,顾全大局。

这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配电网自动化在供电企业中的要求(1)在系统监测功能的作用下,用户电能计量表的问题可以快速地发现,并能有效预防偷电,以防用电量的损耗。

同时,其故障控制器要较健全、能对故障电流进行辨别、对外界的恶劣环境也要适应。

此外,也要有安全可靠、速率高的通讯设备,及断路器可以进行远程操控。

(2)在系统监测功能的作用下,还可以对线路的损耗进行计算,以便线路的运行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

电费的大量回收可以通过控制系统的电量与功率实现。

配电网自动化的主站系统的功能至少要有两种,即开放性功能与扩充性功能,在主站系统中,对硬件上的要求是有充足的处理速率,软件上要不断更新与完善[1]。

(3)利用实时监控系统,对各负荷在线路上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对不安全因素能够快速发现且采取预防措施,从而使故障解除,配电网更加安全、快速地健康运行。

2.配电网自动化在供电企业中应用遵循的原则2.1电流控制的原则重合断路器在使用时,经常出现合分操作与短暂的故障导致其自动重合,造成配电开关不停运行,降低了电力设施的可靠性能,使用期限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同时,自动配电开关所出现的短暂性合闸时间延长,当故障线路的并联组比较多时,最后一级在合闸时要延长十多分钟,如此一来,诊断故障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合闸的时间,持续性的供电也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2.2适应性的原则①与配电网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配电网要发展,首先要实现自动化,再向配电网的智能化迈进。

②与城乡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原则。

从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发,把用户的需求、配电网实际问题的解决与安全供电作为根本目标,在有限的资金下,合理有效地应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③与定时限保护相适应的原则。

企业电能管理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企业电能管理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 A b s t r a c t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g a i n e d r a p i d p r o g r e s s i n t e c no h l o y g h a s b e e n a p p l i e d t o a v a r i e t y o f i n t e l l i g e n t
软件 2 0 1 3年第 3 4卷 第 6期
S O F T 衄
国际 I T传媒品牌
企业 电能管理 自动化 系统 的设计 与实现研 究
温铁锁
( 内 蒙古 自治 区包 头供 电局 信息 通信 处 ,内蒙 古 包 头 0 1 4 0 3 0 )

要 :近年来 ,科 学技术获得 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各种智 能技术被应用于企业生产和管理 的过程 中。本文主要 阐述 了电能管
e n t e r p r i s e p r o d u c t i o n nd a ma na g e me n t p r o c e s s . T h i s a r t i c l e f o c u s e s o n e n e r g y ma n a g e me n t a u t o ma t i o n s y s t e ms u s e d i n e n t e r p r i s e s o f re g a t p r a c t i c a l s i g n i i f c nc a e nd a f o c u s o n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e n e r g y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a u t o ma t i o n d e s i n g nd a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t e c ni h q u e s .

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理及应用研究

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理及应用研究

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理及应用研究摘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与电力系统控制技术密切相关。

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相关人员将现代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建设的具体环节,逐步建立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原理;应用研究1 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概述1.1 基本要求自动化电力管理系统是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和能源消费系统。

将自然能源转化为科技手段,充分利用电力系统控制系统,完成电力的输送和使用,为当地相关业务的发展和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

电力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能量的转换和传输主要体现在电力线、变电站等基站上,起到了合理配置当地电源的作用。

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实施,极大地提高了能源转换、分配和供应的效率和效益,为能源企业生产高效运营创造了经济效益,实现了电网与能源系统的联动,改善能源环境,扩大能源系统效率,不断改善发电、变电、配电和配电的流动性。

1.2 工作原理随着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现代能源管理技术主要用于有效控制电力的产生和传输,了解电力的自动调节和传输,衡量电力流量控制的效果,进行规范。

运输和能源消耗的目标,以及确保自动电源管理。

一般操作和系统稳定性。

自动化系统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电力的实时监测和传输,站和变电站的控制和控制,电力负荷压力。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主要体现在计算机上,为电力行业提高了供电和输电效率,增强了经济效益。

自动化电力管理系统的可持续运行基于移动工作场所、远程监控站、性能管理站和数据分析站。

在现实世界中,能源系统中的工作人员正在设置三相间隔。

间隔层为光电感应开关,由连接单元和智能工作箱组成。

在每个操作间,都采用远程网络监控技术实时监控电力传输,受影响人员必须仔细分析操作系统和电力数据信息,以确保这些远程操作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电力转换效率和效率。

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CASE区域治理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忠县供电分公司 古利民,王世勇摘要:现代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电力行业也不断进步,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

电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可以进一步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电力管理人员工作负担以及人为失误产生。

但是,在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营当中,发现系统内仍然有多方面的问题,导致配电自动化运行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因此,文章对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行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期为国家电网稳定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电力系统;管理;配电;自动化中图分类号:TM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1-0189-0001新时期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应用电量也持续增长,电力企业要合理应对用电量持续增长的大环境,抓住机遇,对面临巨大负荷的电力系统进行升级,保障电网供电质量[1]。

可以将先进的电子、通信技术应用到配电系统内,实施电力系统自动化,充分提高配电效率,解决供电及用电之间的矛盾。

落实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可间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供电可靠性,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多效益,也能促进我国电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1)馈电线路自动化。

馈电线路自动化可实现对应线路的自动检测、控制及事故提前诊断及应急处理,可检测配电系统状态,以遥感技术、远程控制技术为支持,实现配电智能控制,也可及时诊断系统内故障,若出现故障,及时远程隔离,妥善处理。

(2)配电系统自动化管理。

实现配电自动化管理可完善系统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等工作效率,以管理自动化技术实现配电信息向监控中心的传递,以智能分析系统,高效处理相关信息,实现配电系统监控、检测、管理等,同时也以计算机及对应通讯为技术为支持,提高电网整体智能化水平。

二、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存在的问题(一)配电系统自动化结构有待完善结构不完善直接影响自动化系统发挥自身实际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电企业电力自动化主站系统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行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内部调度自动化系统也基本成熟,使得大部分供电企业都能够达到实用化阶段,不同的供电企业都实现了利用自动化系统来实现对电网的控制。

当前,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对于供电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在这种背景下,供电企业如何运用自身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现高质量的供电,便成为了影响供电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为此,本文主要针对供电企业电力自动化主站系统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供电企业调度自动化电力自动化主站系统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电力企业中,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实现对整个变电站设备的监视与控制的基本系统,同时也对出线开关到户外开关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测,以此来满足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的需求。

为了保证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一般情况下,供电企业需要从节约资源的方面进行考虑,在建设有公共通道的地方同时设置两个系统,通过两个系统的运行实现对数据的交换和共享,这样便能够及时的获得系统运行讯息,以便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

笔者认为,电力自动化主站系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变电站设备接入
具有完整、准确的变电站信息是保证配电系统自动化持续运行
的保障,而变电站信息的获得方式,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如图1所示:
图1 变电站设备信息接入方案
在调度自动化系统和配电自动化系统之间进行传递的信息,主要包括变电站、中心配线开关遥控的相关信息以及变电站内部的变压器、母线等相关的信息。

常见的信息传递方案一般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方案:在进行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时,需要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将信息通过串口进行传递时,通常应当保证其中一路具有串口,这样在进入配电自动化系统时,便能够利用该串口,使其与其他的串口进行连接和有效的配合,通过子站将变电站信息进行上传。

这时电力自动化系统便能根据信息的不同形式进行转换,以此满足自己的使用需求。

第二种方案:当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并没有设置上述所需的串口,而系统中也不需要设置新的串口,这时配电自动化系统便可以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前置服务器来实现相关数据的获得,然后配电自动化系统再根据不同的数据形式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转换,然后再对信息进行利用。

第三种方案:当变电站信息进入到调度自动化系统并且经过处理之后,这时便可以利用两个系统之间的接口,将信息由调度自动化系统传递到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由于该信息已经经过处理,因此一般情况下,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将接收的信息运用到自身的系统中。

二、信息接入方案
上述三种信息传递方案中,由于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案的操作主要是完成硬件方面的操作,因此笔者主要介绍第三种接入方案。

调度自动化系统与配电自动化系统具体的传递方案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1.传递方案的确定。

系统硬件的连接,一般可以通过路由器来实现调度自动化系统和配电自动化系统之间的连接,同时在路由器中对两个系统互相访问的模式进行确定。

软件系统的连接,则可以利用网络层/传输层来实现,利用tcp/ip网络协议,将二者之间的实时数据进行传输。

2.传递模式。

第一,根据两个系统之间所需要的不同数据,按照共同确认的数据索引,对不同的信息进行定期发送;第二,针对遥测和遥信数据的传递,则需要利用数据传送和变化数据两种方式进行传递,并且确保信息传递按照一定的周期和规定的方式进行传递;第三,当其中的某个系统收到信息报文后,应当给予数据确认报文;第四,变化的遥测数据传输不畅时,可以利用缓冲时间的作用,缓冲的时间可以进行调整,保证信息完整的传递;第四,当子系统之间建立起通信连接之后,双方首先应当向对方发送全数据。

3.报文说明。

①数据报文头控制域为a_data。

②数据确认报文头控制域为a_dataa_ack。

③数据报文最大长度为512个字节。

④遥感数据的报文与遥测数据的报文应当按照不同的起始号进行分别计算。

⑤数据报文进行传递时,每一次传递都应当将起始号设置
为0。

⑥报文中的第五和第六个字节表示的剩余的报文长度。

三、通信传递过程
1.信息传递时,一般是由客户端首先发起tcp层连接,然后服务器端对信息的传递过程进行监听,也就是说,tcp层的建立为应用层连接的建立提供基础。

2.当客户端首先发出信息传递的要求时,应当先建立其握手报文,才能够在服务器端获得正确的相应,只有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握手成功之后,才能够完成应用层连接的建立。

3.应用层连接建立之后,便可以进行数据的传递。

两端可以向对方定期发送一些数据,包括遥感信息、遥测信息以及其他的通信数据报文等,当收到对方发来的数据报文时,应当进行确认,或者是否认,并将信息及时传递给发送端。

4.如果客户端将信息传递的过程重视,则服务器端也需要对链路的连接进行有效的判断,并且等待对方再次建立连接。

同样,如果是服务器端终止进程,客户端也要对链路终止进行正确的判断,并且重新建立起链接,确保数据的正常传递。

5.如果服务器端长时间无法受到报文,则需要考虑断开连接,并且尝试重新建立连接。

四、控制操作
在电力企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对于事故区间的定位、隔离等操作的实现,都需要通过对变电站10kv出线开关的有效遥控来实现,并且对变电站内部的断路器开关操作有着较大的依赖性。

如果
变电站内部产生较大的故障电流,则站外的馈线开关一般是符合开关,这时开断故障电流容量较少。

当变电站内部没有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之前,一般10kv开关的控制是由调度自动化系统来实现的,而运用配电自动化系统之后,则可以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对开关的及时定位,实现对故障区域的快速隔离,并且保证非故障区间供电的持续性。

为了保证电网安全运行,一般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出控制指令的同时,也需要对系统自身的功能进行检查,在确保各项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向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出控制指令,调度自动化系统受到指令后,也要根据指令先对系统自身进行检查,当满足条件之后,将指令发送到现场设备,然后在选择运行成功的情况下,将选择成功的结果返回给配电自动化系统。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企业的供电质量要求也不断的提升,为此,供电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自身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实现数据的及时传递与共享,能够在节约投资的同时,提高系统调试的效率,促进供电质量的不断提升。

电力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有效运行,是确保整个供电系统持续运行的保障,因此必须对自动化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资源和数据进行及时的传递与分析,采取有效的运行方案,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天阳.配电网馈线自动化主站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技术,2008.
[2]韩平军.用电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设计[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006.
[3]张磊.供电企业电力自动化主站系统研究[j].中华民
居,2011(09)
[4]彭晖.城市配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研究[d].厦门大学:控制工程,2009.
[5]冯志勇,石丽,邢志浩.电力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数据仓库建模[j].沈阳工业学院学报,2003(01)
[6]谭凯.可视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电气工程,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