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椎间盘疾病,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概述,然后详细讨论了术后病情观察与评估、伤口护理、康复训练与功能锻炼、饮食和生活保健以及药物及定期复查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护理措施的介绍,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加快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要点,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指导。

希望本文能够为正在接受或即将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提供实用的帮助和指导。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病情观察、伤口护理、康复训练、功能锻炼、饮食、生活保健、药物、定期复查、总结。

1. 引言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患者在术后需要严格遵守医嘱并进行细致的护理,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护理包括病情观察与评估、伤口护理、康复训练与功能锻炼、饮食和生活保健以及药物及定期复查等方面,这些内容在本文中将一一详细阐述。

通过合理科学的术后护理,患者可以更快地康复,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本文旨在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帮助患者和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实施术后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术后护理需要全面细致,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密切合作,共同关注患者的康复情况,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2. 正文2.1 术后病情观察与评估在术后病情观察与评估方面,首先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恢复情况。

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术后疼痛、感觉异常、肌力下降等情况,需要及时记录并与医生沟通。

在观察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患者的活动能力恢复情况,如站立、行走、弯腰等动作是否存在异常或困难。

同时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尿失禁、下肢麻木、尿潴留等严重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期恢复注意事项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期恢复注意事项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期恢复注意事项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手术治疗后可即刻解除神经根压迫症状,产生近期疗效。

病人极易产生大功告成的心理感觉,因此必须让病人明白术后家庭护理的重要性,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取得良好的近、远期疗效。

1. 注意体位:病人出院时如须远途乘车返回的,最好取侧卧位,可起到缓冲手术部位受颠簸震荡的外力作用,还能消除因颠簸引起的脊柱横向运动。

若条件限制只能坐位返回时,必须用腰围保护,因坐位时,椎间盘内压力最大,使用腰围可减少其压力,还可增加腰部肌肉力量,避免上下车时弯腰动作的影响。

搬东西时,物体要靠近身体,取下蹲屈髋屈膝姿势。

术后一年内,提举重物时都必须十分小心,防止腰部扭伤。

2. 适当休息:出院后应做到3个月内不负重,不弯腰,同时应正确使用腰围,即每天间断使用,睡觉、吃饭时可取下。

起床后,工作前适当活动腰部,以增加腰肌的协调和脊柱关节的灵活性。

3. 功能锻炼:平时应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以防止腰背肌萎缩,力求锻炼成自身的“肌肉腰围”。

恢复后期,腰围只用于久坐和弯腰负重时。

4. 卧硬板床:出院后仍应卧硬板床,3个月内尽可能多卧床,这样有利于术后康复。

5. 预防感冒:增强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感冒、咳嗽,尤其是要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等增加腹压,而导致椎间盘重新脱出而使手术失败。

6. 调理饮食: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而又易于消化为宜,多食含粗纤维丰富的食物,以刺激胃肠蠕动,防止大便秘结,临厕怒挣而使腹压升高,加重腰椎间盘脱出。

7. 食疗药膳:一些补肾强腰的药膳方可增加腰部肌肉功能,协调腰椎诸关节,常食用的有鸡蛋、蒸蛋、羊肉汤、猪腰、瘦肉汤等,可根据病情及患者饮食习惯选用。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饮食禁忌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手术前要注意适当的补充蛋白质,每日蛋白质的量可达100-150克左右,尽量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年纪大的患者最好选用脱脂鲜奶或奶粉)、蛋类、大豆粉、动物的肝肾、瘦肉、鱼、鸡肉、酸奶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康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康复护理

关键词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手 术 治 疗
康 复 护 理
情绪, 告知其 神经 根受 压较严 重 , 恢 复所
需要 的时间就 会长 一些 。同时介 绍 同种 患者治疗 成 功 的经 过 , 以减 少顾 虑与 担
腰椎 间盘突 出症是 因椎 间盘 退变 、 破
裂、 后 凸压 迫脊 髓 或 神 经而 出 现 的综 合
力: 扩胸 、 深 呼 吸运 动可 增 加 肺 活量 , 促 进

要 目的 : 探 讨 腰 椎 间盘 突 出 症 术 后
康 。其实 , 手术 只是将椎 间盘无法还纳 回
原位的突出部分摘除掉 , 只是加速治疗进 程的一种方式 , 而术后 的康复护理是腰椎 间盘突出症治愈 的关键 。 心理护理 : 对术后症状 缓解 明显 的患
收治腰椎 间盘突 出症患者 2 8 0例 , 男
1 6 1例 , 女1 1 9例 ; 年龄 2 7—年 , 患者表 现为
肌 肉、 韧带愈合 良好 ; 3~ 7天 以后可根 据 患者 的体质 , 结合病情考虑是否可 主动翻
身, 根据病情不宜 自行翻身或患者体质差 翻身有 困难 , 仍需要协助翻身 。 早期锻炼 , 防 止神 经根 粘 连 : 术后麻 醉消失 后 , 即应 在 应 用 镇 痛 药 物 ( 镇 痛 泵) 的前 提 下 , 协 助 患 者做 直 腿抬 高 , 初
如下 。
临床 资 料
发生褥疮 ; 6 小 时后 可 由护士 用轴线 翻身
法协助 患者 翻身 ; 一 般术 后 7 2小 时 内患 者不宜 自行 强力 翻 身 , 以保证 腰部 筋膜 、
手术治疗加上科学 的康复护理 , 可提 高腰 椎 间盘 突 出 症 的 治 愈 率 。通 过 对 2 8 0例 患者 的康 复护理 , 体 会到加强 患者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康复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康复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康复指导临床资料选取2011 年09 月至2013 年09 月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术等术后患者120 例,病程最短 3 个月,最长20 年,平均7 年。

120 例患者均有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

全组病例均经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

结果通过术后康复治疗及健康宣教,120 例患者中100 例自觉症状基本消失,生活正常,16 列偶有腰痛但不影响工作。

仅有 4 例患者行走呈跛行状态,但腰腿疼痛明显减轻。

治疗方法( 1 )心理治疗与健康教育做好心理疏导,消除焦虑和恐惧心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2 )充分休息术后虽可早期离床活动,但在一定时间内仍需限制活动,在日常生活方面,告诉患者应卧床休息,严格控制弯腰及侧腰动作,尽量采用护腰皮带并要求不弯腰抬、提、拾物,不坐低矮椅子与沙发,避免腰部动作过猛或过度用力,告知患者坚持体育锻炼及腰背肌肉锻炼的重要性,功能锻炼动作应根据康复师的安排由简及繁、由轻渐重。

( 3 )适当锻炼嘱患者坚持腰背部肌肉的功能锻炼。

应积极向病人宣教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指导病人掌握要领,循序渐进进行,加强背肌及腰部肌肉锻炼,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锻炼从术后2〜3 d疼痛减轻后开始。

由康复师指导锻炼。

佩带腰围患者在术后能离床活动时用腰围固定腰椎,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减少用腰围的时间。

( 4 )补充营养注意保持营养平衡。

卧床期间尽量少食易产气食物,防止发生腹胀与便秘而加重腰部疼痛。

还可以按摩腹部,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

( 5 )药物治疗术后疼痛患者可用给予止痛及对症治疗,同时给予消除水肿及促进骨质愈合等中西药物,加快患者的术后愈合。

综上所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人进行合理康复治疗及健康宣教,对术后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的生活能力、减少术后复发非常关键。

只有正确合理的治疗,精心、细致的护理,患者积极配合的康复锻炼,才能使患者身体得以全面、快速的康复。

腰椎间盘手术后康复训练

腰椎间盘手术后康复训练

腰椎间盘手术后康复训练腰椎间盘手术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但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同样重要。

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恢复患者的脊柱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1. 术后康复训练的时间腰椎间盘手术后,康复训练应该在手术后尽早开始,一般在手术后第二天或第三天开始。

术后康复训练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需要2-3个月,但也有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2. 术后康复训练的内容术后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训练:包括平衡练习、腰部肌肉锻炼、伸展以及步态训练等。

这些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预防再次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2) 功能训练: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训练,如坐起、起立、上下楼梯等。

这些训练有助于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能力。

(3) 按摩理疗:按摩理疗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和僵硬,减轻疼痛。

(4) 热敷和冷敷:热敷有助于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冷敷则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5)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电疗、超声波治疗等,能够加速组织修复和恢复患者的肌肉功能。

3. 术后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术后康复训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康复训练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进行。

(2) 康复训练应该循序渐进,不可过度运动,以免引起新的损伤。

(3) 康复训练应该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4) 康复训练应该坚持不懈,不可懈怠或中途放弃。

4. 术后康复训练的效果术后康复训练的效果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说,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康复训练也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复发率。

腰椎间盘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

只有科学规范的康复训练,才能够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锻炼以及出院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锻炼以及出院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锻炼以及出院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就是指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骶核组织突出刺激与压迫神经根而引起得一种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同时可伴有腰部活动受限,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得感觉、运动与反射得改变。

临床常采用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方法:绝对卧床,骨盆牵引,推拿按摩,理疗,硬膜外封闭;手术治疗方法:开窗髓核摘除术。

术后功能锻炼程序第一阶段:(共3-5天)①仰卧位直腿抬高运动及下肢屈伸运动:防止神经根粘连,初次由30°开始,保持时间由15秒开始逐渐增加,10次/组,2-3组/天。

②踝关节背伸背屈运动:每个动作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3-4组/天。

第二阶段:(主要做腰背肌锻炼)①5点支撑法:(术后5-7天)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头,双脚,双肘5点支撑,将臀部抬起,臀部尽量抬高。

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

②3点支撑法:(术后7-9天)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头、双脚3点支撑,将臀部撑起,臀部尽量抬高。

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 -3组/天。

③4点支撑法:即拱桥支撑法(术后9-10天)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双手、双脚将身体全部撑起,呈拱桥状。

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

④飞燕点水法:(术后10-15天)俯卧与硬板床上,头,双上肢,双下肢后伸,腹部接触床得面积尽量小,呈飞燕状。

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

(注意:严重腰椎骨折属于不稳定型骨折,应适当进行腰背肌锻炼,使骨折获得一定程度得复位,最后用腰围等支具下床活动)第三阶段:(术后30天开始)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腰围,避免活动时造成脊柱扭曲。

选择腰围与患者得体型相应,一般上至上肋弓,下至髂嵴下,不宜过紧。

在佩带腰围情况下练习下床活动,站立练习法,即站立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于腰部,挺胸凸腹,使腰背肌收缩。

行走时姿势正确,抬头挺胸收腹,坐位时必须端正,不要弯腰。

出院指导①出院后继续院内所学得锻炼内容,选择性实施,次数时间取决于具体情况,运动量循序渐进,运动中有一定间歇,避免腰部过度劳累。

腰椎病术后的护理

腰椎病术后的护理1.腰椎手术后应注意什么2.腰椎骨退行性变手术后该如何保养,注意哪些事项才不会那么容易复发?3.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护理,错误的是()4.腰椎病的护理方法5.腰脱手术后应该怎样护理?腰椎手术后应注意什么1.腰椎手术后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床铺最好用硬板床(铺棉褥),卧床时间约为4-10天。

个别可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及切除组织范围而定。

2.手术后早期翻身应由护理人员协助,做到肩膀和骨盆同步的“轴形翻身”。

不宜自行强力翻转,以防止手术部位的松脱,植入物移腰椎骨退行性变手术后该如何保养,注意哪些事项才不会那么容易复发?椎管狭窄是腰椎病中很常见的一种,它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疼痛,人到了中年,腰椎的生理弧度发生了改变,加上体重、劳损、扭伤和运动量减少易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

因此患上腰椎管狭窄后一定要积极的采取治疗,那么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手术后护理怎么进行?一、注意卧床休息:卧硬板床休息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

尤其是在发病初期和治疗期间,关节韧带比较松弛,炎症较重,如果休息不好可能加重病情。

二、注意保暖:受凉所致的腰肌纤维炎、痉挛常引起椎关节的僵硬,椎间盘突出复发,神经根水肿。

由于局部肌肉损伤,血液循环较差,患部比其它部位更容易受凉。

三、注意患部活动姿势:为预防椎管狭窄复发,不要做剧烈运动,如扫地和拖地、弯腰搬重物等。

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工作。

四、注意患部的功能锻炼:颈、胸、腰肌强壮对局部的保护作用自然加强,可避免椎管狭窄症复发,从根本上治愈椎管狭窄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护理,错误的是()手术过后复发20-30%留下后遗症的机率30%腰椎骨退行性患者由于生病而减少了一定的活动量,所以饮食的摄入量应适当减少,特别是在急性期卧床的病人,除活动减少外,消化功能也明显降低,胃肠蠕动慢,多吃蔬菜、水果及豆类食品,肉及脂肪较高的食物尽量少吃,因易引起大便干燥,排便用力。

另外要注意:避免体重过胖,少吃油腻和高热量食物,还有-----戒烟!手术后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手术后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床铺最好用硬板床,卧床时间约为4-5周.可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及切除组织范围而定.②手术后早期翻身应由护理人员协助,不宜自行强力翻转,以保证腰部筋膜,肌肉,韧带愈合良好.③充分卧床休息后,可在合适的腰围保护下.下地做轻度活动,如果手术中有植骨,则宜用石膏背心固定3—4个月,待植骨完全愈合后再下地活动.④在恢复期,患者要逐渐加强腰背部肌肉力量的锻炼并注意纠正不良姿势,注意腰背活动的自我保护,以防止疾病复发.⑤手术后,脑力劳动者2—3个月后逐渐恢复工作,体力劳动者3—4个月后才能开始工作.工作应由轻到重,工作时间由短到长,并避免做强烈的弯腰成负重活动腰病患者要卧床休息,每天不少于18小时.饮食上注意不要吃辛辣生冷的食物,预防疾病的复发.追问:非常感谢你的作答!!补充:该病人目前已经手术后三个月了,也患有轻微的左肾结石,在饮食方面还要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例如可以补钙吗?还有睡一般软的弹力床有关系吗?补了很多参、海马、白鸽、木鱼……这有用吗?回答:肾结石的形成多与饮水有关,因此,凡含杂质钙盐过多的水,要净化、煮沸后才能饮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术后护理


冷 、血 压 骤 降 等 情 况 ,应 立 即 向 医生 报
性 , 维环 破 裂 , 核组 织 突 出 , 纤 髓 刺激 或 压 23 切 口与 引 流 管 护 理 : 者 切 口均 放 告 。同 时 采 取 紧 急 护 理 措 施 : 氧 、 电 - 患 吸 心
迫 马尾 神 经 根所 引 起 的一 种综 合 征 … 。本 置 1 2根 负 压 引流 管 ,应 严 密观 察切 口 监 护 , 持 两 条 以上 静 脉 通 路 的通 畅 , — 维 严
MR 检 查 确 诊 为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 患者 24 大 小 便 的 护 理 : 于 硬 膜 外 牵 拉 加 剧 烈 的腰 痛 , 沉 增 快 , 椎 间 隙感 染 的 I . 由 血 是 均 有腰 痛 伴 一侧 或 双 侧 下 肢 疼 痛 ,其 中 之 手术 创 伤 ,可直 接 或 间 接 损 伤 植 物 神 表 现 。 格 卧 床 制 动 , 依 据 药 敏 试 验结 严 应
本组 2 5例 , 1 男 5例 , 1 女 0例 ; 年龄 或 洗 肉水 样 ,4小 时 引 流 超 过 5 0 , 2 0 ml应 体 抵 抗 力 降 低 有 关 _ 。若 术后 原腰 腿痛 2 ] 2 ~ 2岁 。 程 1 月 ~ 05 病 个 5年 。 经 C 均 T或 考 虑 有脑 脊 液 漏 及 时 处 理 。 症 状消失 .而术后 4 1 ~ 0天 又 出 现 较 前
用 3人 平 抬 将 病 人 移 到 病 床 上 , 持 颈 、 25 术 后 康 复 训 练 : 术 破 坏 了腰 椎 后 察 肢 体 肿 胀 情 况 ,可 抬 高 患 肢 2 。3 。 保 . 手 0~ 0 。 胸 、 椎 在 同一 轴 线 上 , 术 部 位 处 于 平 柱 及 中枢 的 结 构 。 引 起 腰 椎 不 稳 , 术 嘱 患 肢 制 动 、切 忌 按 摩 和 热 敷 患 肢 以免 腰 手 易 手 直 状 态 并保 持 引 流 通 畅 , 滑 脱 。 予 心 牵 拉 可 造 成 神 经 损 伤 。 因此 . 后 2 不 给 术 4小 血 栓 脱 落 造 成 肺 动 脉 栓 塞 [。观 察 肢 体 3 J 电监 护 监 测 生命 体 征 .并 观 察 患 者 面 色 时 内 应 严 密 观 察 双 下 肢 感 觉 和 运 动 情 活 动 情 况 , 合 医生 正 确 使 用 抗 凝 剂 , 配 并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总结了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之后患者不但需要采取一般护理之外,还需要着重于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防治并发症以及疼痛护理等,给予患者早期正确的康复指导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标签: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康复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临床中十分多见的一类疾患,主要是由于患者腰椎间盘各部分,其中包括软骨板、髓核以及纤维环,特别是髓核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通过外力作用,椎间盘纤维环出现破裂,髓核组织在破裂位置突出到后方或是椎管之内,引起相邻脊神经根受到刺激和压迫,继而出现要不疼痛,一侧或是双侧下肢疼痛和麻木等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发病年龄在22~70岁,其中男性患者比较多见,发病率大概是颈椎间盘突出症的1/10,由于腰椎间盘突出位置不同,能够压迫到患者的脊髓以及脊神经,出现一系列类似于腰椎病的症状。

产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包括: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通常情况下,腰椎间盘遭受体重压迫,同时要不经常进行后伸以及屈曲的运动,导致腰椎间盘磨损和挤压,特别是下腰部椎间盘,导致一系列退行性改变;外力作用,大概有1/3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外伤史,比较常见的包括弯腰搬重物时腰部出现超荷负重,在腰肌没有完全昆张情况下举动重物或是搬动重物,各类腰扭伤,长时间弯腰之后突然直腰等,导致椎间盘瞬间髓核受压张力大于纤维环应力,引起纤维破裂,使髓核在破裂位置突出;腰椎间盘在成人之后慢慢缺少血液循环,修复能力降低,特别是在上述退变之后,修复能力更加薄弱,腰椎间盘后外侧纤维环薄弱,后纵韧带宽度减小,对于纤维环的加强作用显著降低。

1临床资料本组73例,男52例,女21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42岁。

病程6个月~10年,其中L4~L5突出者36例,L5~S1突出者19例,L3/4突出者3例,L4/5伴L5~S1突出者7例,合并椎管狭窄者8例。

73例患者全部存在腰腿痛症状,患者将直腿抬高试验显示阳性,神经根定位症状显著,全部通过CT以及MIR确诊。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护理

腰 椎 间盘 突出症 是 因椎 间 盘退 行 变性 、 纤维 环 破 裂 、 髓核突出 刺激 或压 迫神 经根 、 马 尾神 经 而 引起 的一 种 临床 综 合 征 , 是腰 腿 痛 最 常见 的原 因之一 , 手 术治 疗 腰椎 间盘 突 出 症是 常 用 的治 疗 手 段 。 本 研究 讨论 的是术 后 护理 对患 者康 复 的重要 , 实施 一 系列 的术后 护 理 干预 , 对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的治 疗效 果及 对患 者疾 病 的恢复 具有 重
3 术后护 理 3 . 1 疼 痛 护理 患者 术后 麻醉 作用 消失 后 , 感 觉 开始恢 复 , 切 口疼 痛逐 渐加 剧 ,
快解决 病痛 , 对手 术期 望值 较高 , 又表 现 出对手术 的恐 惧 , 担 心 术 中 损 伤神 经导 致瘫痪 或疾 病 复发 , 针 对 患者 的这 些 心理 问题 , 应予以 正确 的疏导 和解 释 , 及 时将 术 后 的各 项 护理 要 点 , 特 别是 康 复 锻炼 的方法 和重 要性 , 向患 者详 细说 明和示 范 , 给予 一定 的支持 和鼓 励 , 增 强 战胜疾 病 的信心 , 以 良好 的心态 配合各 种治 疗和 护理 。 3 . 4病情 观察及 护理 术 后 2小 时严密 观察 生命体 征 的变 化 , 必 要 时 给予 吸 氧 , 注意 术后并 发症 的发 生 , 术 后保 持 引流 管 引 流通 畅 , 术后常规平卧 6 h , 以压迫 伤 口 , 减少 伤 口出血 , 若病 人 出现体 温 明显增 高 , 腰背 部 手术 切 口疼 痛 明显 , 原 下肢 坐骨 神 经 痛较 术 前加 重 , 应 考 虑椎 间 隙 炎 的 发生 。2 4小 时 内密 切观 察切 口渗 血 、 渗液 情况 及 生命 体 征 变化 , 以 防大 出血 和脑脊 液漏 出 , 定 时挤 压负 压 引 流管 , 观 察 并记 录引 流液 量、 颜 色 的变 化 。 如 术 后数 小 时至 1天 内切 口处胀 痛 , 双下 肢 及会 阴部疼 痛 、 麻木、 无力、 排尿 困难 , 症 状呈 进行 性加 重 , 即应考 虑 到发 生硬膜 外血 肿 , 应 及 时报告 医生 , 以便 及 时 进行 手 术探 查 清 除 血凝 块止 血 。 若原有 的神 经痛 和腰 腿痛 症状 消失 , 1 — 2周后 出现腰 腿抽 筋样疼 痛 , 腹部胀 痛 , 不 能 翻身 , 体 温升 高 , 白细胞 升高 , 则可 能 是腰 椎问 隙感染 。为 防止 以上 并 发 症 的出 现 , 术 前 要 预 防 性 使用 抗 生 素, 术后 要严 密 观察生 命指 征 , 且 要保 持手 术切 口干燥 , 污染 敷 料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第16卷第73期297·临床监护·0 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解除神经根受压,扩大中央椎管和侧管,尽量保留后部结构,维持腰椎的稳定性,避免术后腰椎滑移、腰痛的发生[1]。

我院自2011年6月-2015年3月对200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同时给予正确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选取自2011年6月-2015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200例患者,男120例、女80例,年龄24岁-78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6个月-10年,其中L4-L5突出者100例、L5-S1突出者30例、L3/4突出者10例、L4/5伴L5-S1突出者60例,合并椎管狭窄者40例。

所有患者均有腰腿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神经根定位症状明显,均经CT或MRI确诊。

2 术后护理2.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以正确的疏导解释,及时将术后的各项护理要点,特别是康复锻炼的方法和重要性,向患者详细说明和示范,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

2.2 体位护理术后卧硬板床,平卧2h后开始翻身与按摩,翻身时使患者胸、腰、臀一起翻转以保持脊柱稳定状态,避免旋转,不宜自行强力扭转翻身。

2.3 生命体征监测因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易发生血容量不足致低血压,注意观察意识状态、呼吸状态、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心电监护,每30-60min记录1次,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3-4L/min。

同时记录尿量。

2.4 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挤捏引流管,防止折叠及堵塞,定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

2.5 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术后72h严密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深浅反射,术后恢复期也要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及运动,肌力是否改善、神经反射是否对称、有无病理反射,注意有无刺痛、麻木或下肢移动困难等症状。

2.6 排便、排尿的护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常因麻醉、卧床或疾病的关系有排尿、排便困难的现象。

如患者术后6h仍未排尿,应报医生做相应处理。

2.7 疼痛的护理患者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感觉开始恢复,切口疼痛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尹春燕(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骨二科,内蒙古 兴安盟)摘要:总结了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的患者除进行骨科术后的一般护理外,重点加强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基础护理以及防治并发症的护理,更为重要的是早期及时、正确的康复指导是手术成功和患者顺利康复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康复指导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73.232渐加剧,表现呻吟、出汗、辗转不安、不敢移动身体、不敢用力咳嗽,此时要针对患者手术的情况做出相应解释、劝慰,并细心检查排除加剧伤口疼痛的其他原因,必要时给予镇痛剂,以解除痛苦,保持睡眠充足,使病人精神愉快,情绪稳定。

2.8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2.8.1 神经根水肿、粘连患者术后第三天出现原麻木区不消失,或较前加重,夜间疼痛加重,应考虑到神经根水肿、粘连的可能,遵医嘱应用脱水剂,可缓解术中因神经根刺激后的水肿,使神经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2.8.2 脑脊液漏术后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病人有无头痛、头昏、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并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2.8.3 腰椎间隙感染腰椎间隙感染是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主要表现为:原有的神经痛和腰腿痛症状消失,5-14d后发生剧烈的腰痛伴臀部或下腹部抽痛和肌肉痉挛,不能翻身,且体温持续在37.5-38℃时应引起注意。

一旦出现此并发症应先做好心理护理,遵医嘱使用镇痛剂,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2.8.4 血肿术后应仔细观察患者双下肢、马鞍区及会阴部的感觉、肌力和运动,如2-3d内发现下肢或肛门周围感觉丧失、大小便失禁,即应考虑到发生硬膜外血肿,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进行手术探查清除血凝块止血,否则神经功能的恢复将受到影响。

3 康复指导3.1 四肢关节训练术后当天即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四肢伸屈练习以及股四头肌收缩锻炼,足背伸跖屈锻炼。

双下肢关节功能锻炼,可防止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如屈膝屈髋锻炼、肢体抬高训练,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肌力,肢体抬高的幅度以病人能忍受疼痛为限[2]。

3.2 直腿抬高训练早期的直腿抬高练习是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的有效措施,术后第二天即可协助病人做直腿抬高,抬高从30度开始,维持5s左右,每次抬腿10-15次,每天可进行多次,为了避免下肢活动过度牵拉神经根,应将活动范围限制在1m以内。

3.3 腰背肌训炼术后1周指导病人锻炼腰背肌,以增加腰背肌肌力、预防肌萎缩和增强脊柱稳定性。

3.4 行走训练术后拔除引流管后2-5天可在腰围保护下逐渐下地活动,初次下床时应由护士在旁指导,先给患者在床上佩带好腰围,坐起前,先抬高床头,再将病人两腿放到床边,使其上身竖直,如无头晕、眼花等症状时协助下地站立,站立时保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73298持腰部伸直位,然后绕床边走1圈,初次下地时间应短,每次10min左右,等适应后逐渐延长活动的时间和次数。

4 健康教育患者出院后继续卧硬板床休息,以避免脊柱弯曲;仰卧时可在膝、腿下垫枕,避免前倾、胸部凹陷的不良姿势。

近期内以卧床为主,6周内减少下地活动的时间。

避免长时间同一姿势站立或坐位。

保持正确姿势,行走时挺胸、抬头、收腹;坐时膝髋在同一水平面,足底应踏到地面,身体靠向椅背;站时尽量腰部伸直,收腹、提臀。

术后半年内下地活动时应系腰围,半年内限制重体力劳动,避免腰部急剧前屈、后伸及旋转等动作,禁止脊椎弯曲扭转、提重物等活动。

医护人员每1-2个月随访1次,及时了解患者康复锻炼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并调整训练计划[3]。

5 小结腰椎间盘手术疗效除与手术本身有密切关系外,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切口引流管通畅,调理饮食,预防便秘,减少腹胀和腹压的增加,避免神经根的粘连。

早期系统、正规、合理的康复训练有利于神经肌肉组织水肿的吸收,尤其是直腿抬高练习能扩大椎间隙,使神经根移位,减轻脊神经根受压的程度,改善神经根的水肿和粘连。

同时提供心理支持,做好健康宣教,加强出院后腰背肌的训练,巩固和增强疗效,防止复发。

认为细致有效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是防止并发症和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提高了腰椎间盘手术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1] 曹伟新,李乐之. 外科护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572-577. [2] 郭立华,许盛涛, 黄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指导[J]. 吉林医学, 2007, 28(16): 47. [3] 何丽英,赵金彩. 早期直腿抬高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 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4): 10-11. 痛苦,提升了护理质量,方法简单、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1] 白姣姣, 冯秀卿. 老年人褥疮护理及治疗进展[J]. 现代护理, 2013, 8(10): 780-781. [2] 张燕, 凌桂萍, 陈敏娟, 等. 安普贴防治老年人褥疮的临床护理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6(10): 1217-1218. [3] 殷美杏. 老年病人发生褥疮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 护理研究, 2014, 15(5): 258-260. [4] 刘海萍, 张敏. 压疮高危因素的量化评价[J]. 护理学杂志, 2006, 21(17): 22-23. (上接第295页)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适合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呼吸杂志, 2015, 29(10): 651-655. [2] 郎雁娴. 气道管理的护理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14, 16(5): 7-9. [3] 洪慧丽, 徐英, 张依飞, 等.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的监护[J]. 护士进修杂志, 1999(2): 49-51. [4] 邱海波.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策略的再评价[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 9(23): 52-55. [5] 林娜, 李晓靖. 德洛内三角剖分算法在三维医学图像方面的应用[J]. 软件,2013,34(12):260.(上接第296页)本文选取50名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点和临床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由表1可知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

在护理期间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使得患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得到提高,不良反应也得到减少。

参考文献[1] 邵倩.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J]. 中国保健营养, 2014, 22(12): 1211-1212. [2] 王丽, 徐金明. 浅谈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及护理[J]. 2014, 9(18): 273-274. [3] 周国丽, 齐建亭, 张灵敏, 等.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不同送管方法的比较[J]. 临床护理杂志, 2007, 6(5): 75. [4] 袁红, 张瑞琴, 赵敏. 新生儿直型留置针两种不同置管方法效果观察[J]. 中外健康文摘, 2014, 8(43): 215. (上接第29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