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9958的双通道直接频率合成器的设计_赵云娣

合集下载

AD9858实现雷达宽带调频源设计

AD9858实现雷达宽带调频源设计

AD9858 实现雷达宽带调频源设计
本文介绍了高性能DDS 芯片AD9858 的主要特点和配置方法,论述了
AD9858 实现雷达宽带调频源的原理和可行性,以图形的方式说明了硬件结构的设计方法,详细描述了输出线性调频信号的控制流程。

引言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方法具有传统方法所不具备的许多突出的优点。

高频率分辨率、高频率切换速度、频率切换时相位保持连续、超宽的频率范围、能实现各种调制波和任意波形的产生以及易于实现全数字化的设计。

AD9858 是一款高性能DDS 芯片,可方便快速地产生线性调频、单频脉冲及编码调制信号,其工作频率高达1GHz,杂散性能指标更高于以前的产品。

基于AD9958多波形雷达信号源软硬件的设计概要

基于AD9958多波形雷达信号源软硬件的设计概要

基于AD9958多波形雷达信号源软硬件的设计1 引言近年来随着雷达对抗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雷达信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早期的简单脉冲雷达,其发射信号波形是简单的矩形脉冲,作用距离和距离分辨率差,侦查能力差,容易被敌方截获雷达信息。

线性调频和相位编码调制能获得大的作用距离和具有很高的距离分辨率,且2种编码具有不易被侦查的优点。

随着近几年DDS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线性调频及相位编码调制得以广泛应用,甚至提出了线性调频+相位编码混合编码方式。

这里主要介绍利用简单脉冲技术。

实现线性调频及相位编码2种调制。

2 AD9958及参数设置AD9958是Analog Devices公司生产的一款高性能、动态特性优异、可双路输出的DDS器件,每路可单独控制频率,相位/幅度。

内部集成了10 bit的输出幅度控制,内部工作频率高达500 MHz,使其可产生最高频率为250 MHz 的双路信号。

其内部有许多用于控制输出信号参数的控制寄存器,具有32位频率调整分辨率、14位相位失调分辨率、lO位输出幅度可缩放分辨率,有增强数据吞吐率的串行SPI口。

可工作于多种模式,支持器件手册中介绍的单频信号模式(single-tone)、调制模式(moolulation mode)、线性扫频模式(1inearsweep)以及混合信号模式。

对于单频信号模式,其复数表达式为:式中,A为信号幅度,ψ为信号初始相位,f0为信号频率。

采用这3个参数完全描述单频信号。

双通道AD9958与这3个参数有关的寄存器分别为信道频率控制字(CTW0)、信道相位补偿字(CPW0)、幅度控制字(ACR)3个寄存器以及通道控制寄存器(CSR),可产生双通道正交信号,控制如下:AD9958中需要设置初始频率、终止频率、调频斜率K确定一个线性调频信号。

其中,起始频率和终止频率分别置于频率控制字寄存器CTW0和CTWl,在线性调频信号中,最主要的设置就是其调频斜率以及扫频方向,在线性扫频模式中,频率累加器使输出频率从一个可编程低频梯变成可编程高频;或从一个可编程高频梯变成可编程低频。

一种基于DDS的直接式频率合成器设计与实现

一种基于DDS的直接式频率合成器设计与实现

4实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设计出具体的电路。利用相位噪声测试仪可测出该频率合成器的输 出相位噪声,图2给出S波段相噪测试曲线。
H孙搬№i铀10.00d吖R西嘞冉抽IB洳
’’_‘~r
一一L
锄.∞.6e.O畦il№}2l土9'll
≈jh啪^h
k}醢
潞∥
7l程 璐裂罟嬲簇勰; 一
耩 :嚣i
一i,,
1引言
随着微波电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雷达技术的日新月异。对于雷达频率源的指标要求越 来越高,快速跳频、低相位噪声、高频谱纯度、宽频带范围已成为发展的趋势。为了适应这 一发展要求,除了掌握新技术、新器件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各自的特点,取长补短将其融入 到设计当中。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的产品实例进行分析,并给出测试指标。旨在总结出此类快 跳频、小步进、低杂散、低相噪频率合成器设计实现的一般规律。
2技术指标
工作频段:S波段;相对带宽:15%:频率间隔:10kHz;输出频点数:30001点; 跳频时间:5

uS;输出功率:+13dBm;杂散抑制:>65dBc;谐波抑制:>50dBc;
相位噪声:优于一1 10dBc/Hz@IkHz,优于-120dBc/Hz@10kHz,优于一125dBc/Hz@100kHz; 工作温度:.20~+60℃。
^屑依
由图1方案可知最终输出频率:Tout=厶慨+等},其中M为谐波发生器的倍频次数。

为了得到密集频率覆盖,要求DDS输出带宽必须大于等于晶振信号频率的一半,即 BWDDS>__fi'/2。其工作过程如下,当频率合成器在同一BWDDS内进行频率转换时,通过控制
367
第六部分毫米波、亚毫米波射频组件及系统
然技术指标均能满足要求,但实现的复杂程度,制造的成本,最终的体积都让人难以接受。

基于AD9858的雷达信号波形产生器设计

基于AD9858的雷达信号波形产生器设计

基于AD9858的雷达信号波形产生器设计1 引言近年来,随着雷达技术的高速发展对雷达信号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宽工作频段、高输出功率、复杂多变的信号调制形式和信号的稳定度已成为衡量雷达信号源性能的重要指标。

ad9858是业界首款具有1 gs/s直接数字合成器(dds),10位d/a转换器,快速频率跳跃和精细调谐分辨率功能的单片解决方案,ad9858优良的性能使其适用于军事以及航空雷达的信号源设计。

2 雷达信号波形产生器雷达信号波形产生器在有源雷达整体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在低功率电平上产生雷达信号的基本波形,因而易于得到脉冲压缩和相参系统等所要求的复杂波形。

基本波形经过功率放大器后即可送至天线作为雷达输出信号。

图1所示为采用功率放大发射机和超外差接收机雷达的简化框图。

雷达系统普遍采用的发射信号大敛分为:单频脉冲、线性调频信号及编码调制信号。

为了增大探测距离,优化距离分辨率、速度分辨率等技术指标,通常可将这些信号组合来形成波形。

采用高速dds器件ad9858形成的波形信号具有高精度、高扫描率、抗干扰性好、截获率低等特性,而且硬件电路结构简单,有助于设备的小型化和集成化。

3 dds工作原理3.1 dds基本原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采用全数字结构,具有精确的频率分辨率、快速的频率转换时间以及可灵活产生多种信号等特点。

因此,dds已逐渐取代模拟方式。

dds由相位累加器、波形存储器和数模转换器等组成。

其原理:向dds写入频率控制字,经过相位累加器转换成瞬时相位,在外部参考时钟作用下,每个时钟周期相位累加器累加相位步进一次,然后对应到波形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正弦函数查询表,不同的瞬时相位码输出不同的幅值编码,再将该幅值编码输出给数模转换器(d/a),把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输出给低通滤波器,最后输出所需的信号。

3.2 ad9858简介与其他高速dds器件相比,ad9858内部集成有10位数模转换器,其频率分辨率为32位,最高输出频率可达400 mhz。

基于AD9958的双通道直接频率合成器的设计

基于AD9958的双通道直接频率合成器的设计

基于AD9958的双通道直接频率合成器的设计
赵云娣;杨小献
【期刊名称】《无线电工程》
【年(卷),期】2006(036)003
【摘要】介绍了高性能DDS器件AD9958的主要特点和内部结构,简单描述了AD9958用作直接频率合成器时输出单频信号的控制方法.给出了利用89C51系列单片机和AD9858组成的双通道直接频率合成器的设计框图.结果表明以AD9958作为核心部件设计的双通道直接频率合成器可以对通道间的不均衡进行校正,也能够对多片AD9958实现同步.
【总页数】3页(P45-46,50)
【作者】赵云娣;杨小献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湖北,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湖北,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74
【相关文献】
1.基于双通道旋转变压器的解码器设计 [J], 周起华;朱骏;翁孚达
2.基于AD9958的双通道正弦信号源的设计 [J], 刘大成;张洪水;杨阳
3.基于FPGA的双通道无线电罗盘激励器的设计 [J], 陈伟;王杰;杨见;蒋鑫
4.基于双通道旋转变压器的智能编码器设计 [J], 黄建国;陈晓
5.基于FPGA的双通道旋转变压器测角系统设计 [J], 甘戈;熊伟(导师);吴洋;刘占才;刘景岩;朱双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AD9858的射频信号发生单元的设计

基于AD9858的射频信号发生单元的设计

基于AD9858的射频信号发生单元的设计
王尽秋;张玉兴
【期刊名称】《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年(卷),期】2005(24)10
【摘要】DDS是一种先进的直接数字式频率综合技术,它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模拟式频率综合。

本文介绍了利用DDS来产生线性扫频信号的射频信号发生单元的设计。

该单元采用AD公司的高性能DDS芯片AD9858,它集成了10位高速的
D/A转换器,能够输出400MHz以上的正弦波。

文章详细地介绍了AD9858的结构、原理。

同时还从整个单元的系统结构和功能模块方面介绍了该射频信号发生单元的实现。

【总页数】4页(P41-44)
【关键词】AD9858;射频信号;线性扫频信号;DDS芯片;时序
【作者】王尽秋;张玉兴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492
【相关文献】
1.基于AD9858的线性调频信号源设计 [J], 吴斌
2.基于AD9858定时信号源模块设计 [J], 郭瑞
3.基于AD9858宽带雷达信号源的设计及应用 [J], 师鹏宇;杨洪丰;王磊
4.基于AD9858的宽带雷达信号源设计与实现 [J], 段龙辉
5.基于AD9858的宽带跳频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J], 骆晨;张众;王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AD9850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AD9850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的研究与设计摘要:本系统以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由正弦信号发生模块组成。

采用数控的方法控制DDS芯片AD9850产生1Hz-35MHz正弦信号,1Hz-1MHz方波,输出方波频率为500KHz时上升沿和下降沿有点失真,幅度为5V,最高输出正弦波频率为35MHz无失真,幅度为0.6V。

测试信号发生模块产生的1kHz正弦信号。

关键词:直接数字频率合成,AD98501引言1.1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作用1971年,美国学者j.Tierney等人撰写的“A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zer”-文首次提出了以全数字技术,从相位概念出发直接合成所需波形的一种新的频率合成原理。

限于当时的技术和器件水平,它的性能指标尚不能与已有的技术相比,故未受到重视。

近10年间,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s简称DDS[2]或DDFS)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它以有别于其它频率合成方法的优越性能和特点成为现代频率合成技术中的姣姣者。

具体体现在相对带宽宽、频率转换时间短、频率分辨率高、输出相位连续、可产生宽带正交信号及其他多种调制信号、可编程和全数字化、控制灵活方便等方面,并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1.2 DDS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在频率合成(FS, Frequency Synthesis)领域中,常用的频率合成技术有模拟锁相环、数字锁相环、小数分频锁相环(fractional-N PLL Synthesis)等,直接数字合成(Direct Digital Synthesis-DDS)是近年来新的FS技术。

单片集成的DDS产品是一种可代替锁相环的快速频率合成器件。

DDS是产生高精度、快速变换频率、输出波形失真小的优先选用技术。

DDS以稳定度高的参考时钟为参考源,通过精密的相位累加器和数字信号处理,通过高速D/A变换器产生所需的数字波形(通常是正弦波形),这个数字波经过一个模拟滤波器后,得到最终的模拟信号波形。

基于AD9959的频率合成器设计及其应用

在单频扫描时, 对每个信道采用不同的频率控 制字来控制频率的配置步骤如下:
( 1) 发送一个 mast er reset 信号, 使 AD9959 的 内部寄存器处于初始状态。( 即工作模式为单频扫 描, 且频率控制字和相位控制字均置 0, 1 位串行数 据传输) 。
( 2) 信道 0 使能位置 1, 其他信道使能位都置 0。 ( 3) 使用串行 I/ O 口, 发送信道 0 所需要的频 率控制字和相位控制字到 I/ O Buff er。 ( 4) 信道 1 使能位置 1, 其他信道使能位均置 0。 ( 5) 使用串行 I/ O 口, 发送信道 1 所需要的频 率控制字和相位控制字到 I/ O Buff er。 ( 6) 以此类推, 重复 2、3 步骤, 发送信道 2 和信 道 3 的频率控制字、相位控制字到 I/ O Buf fer。 ( 7) 发送 I/ O U PDA T E 信号, 将 I/ O Buff er 中 的数据传送到内部寄存器( act ive regist er) 。 I/ O Buff er 中的频率控制字和相位控制字不会 立即对 DDS 的工作起作用, 只在 I/ O U PDAT E 的 上升沿后 I/ O Buf fer 中的数据传送到内部寄存器, 才对 DDS 的工作起作用。故在这种工作模式下, 各 信道的工作可以做到同步, 即在每次频移时, 载波频 率、子载波参考时钟、伪码参考时钟三者的频率控制 字可以同步变化。 二次 混频 的本 振信 号由 频率 合成 器 芯片 ADF 4111 和 CDCM 7005 产生。在两个芯片在系统 中用同一个 10 M H z 晶振做参考, 保证同源[ 4 5] 。 2. 3 系统控制 本系统用 CPL D 作 为 AD9959 的主 控芯 片通
Galileo / G PS 高精度伪卫星系统的要求设计了一款频率合成器。在设计过 程中引入 A DS 软件辅助分析和仿真, 该频率合成器 能满足系统杂波抑制、相位噪声等各项指标要 求。

基于DDS芯片AD9959的核磁共振频率源设计

基于DDS芯片AD9959的核磁共振频率源设计赵健;李士伟;朱旭东;单淑娟;李云龙;万文全【摘要】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核磁共振仪器设计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核磁共振频率源是核磁共振仪器中的关键部件,主要为核磁共振控制台系统提供本振频率,中频频率。

本文介绍了一款以AD9959为核心的核磁共振频率源的设计,采用了直接频率合成技术,核磁共振频率源系统应用在核磁共振分析仪整机,使仪器各项性能指标均得到提升。

【期刊名称】《数字技术与应用》【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2页(P152-152,156)【关键词】核磁共振;频率源;AD9959;DDS【作者】赵健;李士伟;朱旭东;单淑娟;李云龙;万文全【作者单位】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丹东 118002;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丹东 118002;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丹东118002;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丹东 118002;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丹东 118002;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丹东 118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741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DS芯片AD9959的核磁共振频率源设计,具有较低的相位噪声、高频谱纯净度、高稳定度、高分辨率等特点,可以应用到核磁共振仪器系统。

核磁共振频率源系统通过双核微控制器F28M35H52C1控制DDS集成电路AD9959,并与上位机系统进行以太网通讯,可以自动调整信号的频率、幅度、相位。

AD9959输出经过低通滤波器电路、锁相环电路调理,相位噪声指标得到了显著提升。

由外部恒温晶振提供给DDS的外部频率,经过DDS自带PLL电路生成参考频率。

3.1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集成电路AD9959AD9959由四个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内核构成,每个通道均可提供独立的频率、相位、幅度控制。

由于所有通道共享一个公共系统参考时钟,因此它们为核磁共振控制台提供了同步的频率输出信号。

基于AD9858的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电路的设计和实现

基于AD9858的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电路的设计和实现
熊建林
【期刊名称】《通信对抗》
【年(卷),期】2005(000)003
【摘要】简单介绍了AD公司生产的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器件AD9858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了一款国产的数字锁相环集成电路SB3336的基本原理和性能特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将AD9858产生的信号作为参考频率输入到SB3336后直接合成高达3.5GHZ的激励信号的方法。

【总页数】5页(P40-43,56)
【作者】熊建林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嘉兴31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74
【相关文献】
1.基于TMS320C6713ADF4106的锁相环频率合成器设计与实现 [J], 乔宏志
2.基于PE3236的频率合成器电路设计与实现 [J], 宋青平;张晓林;齐建中
3.基于ADF4350的锁相环频率合成器设计与实现 [J], 夏江林;邹传云
4.基于ADF4360-8的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的设计与实现 [J], 谢亮;芦旭;吴成英;杨建青;樊战友
5.基于ADF4106的锁相环频率合成器设计与实现 [J], 陆振雨;朱江;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AD9958的双通道直接频率合成器的设计赵云娣,杨小献(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湖北武汉430074)摘 要 介绍了高性能DDS 器件AD9958的主要特点和内部结构,简单描述了AD9958用作直接频率合成器时输出单频信号的控制方法。

给出了利用89C51系列单片机和AD9858组成的双通道直接频率合成器的设计框图。

结果表明以AD9958作为核心部件设计的双通道直接频率合成器可以对通道间的不均衡进行校正,也能够对多片AD9958实现同步。

关键词 DDS ;AD9958;频率控制字;同步中图分类号 TN74 文献标识码 ADesign of Dual -Channel Direct Frequency SynthesizerBased on DDS Chip AD 9958ZHAO Yun -di ,YANG Xiao -xian(Dep artment of Electr onics and Infor mation Engineering Hu azhong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W uhan Hubei 430074,China )A bstract The main feature and internal structure of AD9958-namely the high performance DDS chip is introduced and the control method of output single -tone mode by using AD9958as direct frequency synthesizer is described .And the hardware functional block diagram of the double channels DDS source by using AD9858and chip monolithic computer 89C51is provid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AD9958can be used to correct imbalances bet ween signals and perform synchronization of multiple devices .Key words DDS ;AD9958;freq uency tunin g word ;synchronization收稿日期:2005-10-180 引言在通讯、雷达、宇航、电视广播、遥控遥测和电子测量等使用领域,都需要在一个特定的频率范围内使用一系列频率信号。

这时,信号频率的控制和稳定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 )研究与发展,有效地解决了信号频率的控制和稳定。

DDS 是从相位概念出发,直接合成所需波形的一种新的频率合成技术。

主要通过数字控制方法从一个参考频率源产生多种频率。

具有高速频率转换、高分辨率、高稳定度、低相位噪声以及输出信号易数字式调制等特点[1]。

近年来直接数字合成器(DDS )在高速化和多功能化方面又有了较快的发展,美国Analog Device 公司新近推出的AD9958具有2个内部独立编程的同步输出通道,输出频率可控制范围为0~200MHz ,每通道功耗小于165mW 。

1 AD 9958介绍AD9958是美国Analog Device 公司生产的双通道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 ),有2个DDS 核,能够提供2个内部同步、独立编程的输出通道;可进行独立频率、相位和幅度控制;可编程的通道控制,可以对由于模拟处理(例如滤波、放大)或者PCB 布线的失配而产生的外部信号通道的不均衡进行校正,也能够对多通道信号之间的不平衡提供有效的校正控制,实现同步;如果需要增加通道,允许通过菊花链方式连接多片DDS 芯片。

图1 AD9958内部结构图芯片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DDS 核、信号参数控制器、系统时钟、DA 转换器和I /O 缓冲器组成。

芯片可通过设置不同的工作模式实现线性频率/相位/幅度扫描功能。

芯片有两个集成的10位DAC ,形成两路输出;最高电磁场与微波2006年无线电工程第36卷第3期45取样频率可达500MSPS ,内部时钟4倍频至20倍频可编程选择,两路输出的隔离度大于72dB ,有16级频率/相位/幅度调制,32位频率调整分辨率,14位相位失调分辨率,10位输出幅度调整分辨率,各路的频率/相位/幅度都能独立控制,有800Mbps 增强数据吞吐量的串行I /O 口(Ser ial I /O Port -SPI ),内置了多种器件的同步,适用于跳频本地振荡器,相控阵列雷达/声纳系统,仪表的信号源以及同步时钟源。

1.1 DDS 核控制原理AD9958的每个DDS 核由32bit 相位累加器和相位-幅度转换器组成,当相位累加器加参考时钟并且相位增量值(频率调节字)大于零时,在参考时钟的作用下,由相位累加器完成频率累加,通过D /A 转换器得到对应的阶梯型正弦波,最后经过低通滤波器输出得到所需的连续正弦波;相位-幅度转换器将相位信息转换为幅度信息,由正弦或余弦运算器完成。

每一个DDS 通道的输出频率(f o )是相位累加器的函数。

这些精确关系由下面的方程式给定。

①频率控制。

f o =FTW *f s232(0≤FTW ≤231)(1)式中,FTW 为频率控制字;f S 为片内时钟。

②相位控制。

=P OW214*360°(2)式中,POW 为相位控制字。

③幅度控制。

A =A CR210*V max (3)式中,ACR 为幅度控制字;V max 与芯片外接电阻R SET相关。

1.2 芯片工作模式AD9958有4种工作模式,分别为单频模式(Single -Tone Mode )、调制模式(Modulation Mode )、线性扫描模式(Linear Sweep Mode )和幅度输出控制模式(Output Amplitude Control Mode )。

①单频工作模式。

该模式是芯片复位后默认的工作模式,当设定芯片为单频工作模式,则输出是某一单调频率、幅度和初始相位的正弦波。

两个通道可以独立输出互不相关的两路正弦波。

例如:通道1输出30MHz 、0.5V 、0°的单频正弦波,通道2输出60MHz 、0.3V 、90°单频正弦波。

②调制模式。

在调制模式下,根据配置寄存器的选择,可以自动输出2-/4-/8-/16-级调频,调幅或调相波。

每个通道可以单独配置,可通过芯片管脚实时选择调制波的输出频率或幅度或相位。

例如:通道1输出4级调频波,4个频点可以分别为20MHz ,60MHz ,100MHz ,150MHz ;通道2输出2级调幅波,两级幅度值分别为0.8V ,0.1V 。

③线性扫描模式。

在线性扫描模式下,每个通道可以独立输出扫频(扫幅或扫相)波,并可以设置相应的扫描起点和扫描终点。

例如,通道1输出线性扫频波,起始频率和终止频率分别为30MHz ,80MHz ;通道2输出线性扫相波,起始相位和终止相位分别为30°,80°。

④幅度输出控制模式。

此模式有2种: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

在手动控制下,信号可以乘以一个固定幅度缩放因子后再输出;在自动控制模式下,信号可以乘以一个随时间线性变化(增大或减小)的缩放因子再输出。

在单频、调制、线性扫描模式下的波形可以直接输出或再加入一级幅度控制输出。

例如,通道1输出幅度恒定的调频波。

通道2输出幅度线性递增(递减或先递增再递减)的调相波。

1.3 控制字写入方式芯片的输出模式可以通过配置寄存器和外部管脚来设置,FTW ,POW ,ACR 分别为频率、相位、幅度的控制字,可以通过SPI 口设置通道选择寄存器———CSR ,芯片复位后第一个数据默认送到CSR 寄存器,通过CSR 寄存器可以选择后续数据的写入地址(A4-A0)。

1.4 部分引脚功能C H0IOUT :通道0输出(电流输出);C H1IOUT :通道1输出(电流输出);SCLK :通信端口时钟(SPI 口时钟管脚);SDIO 0:通信端口数据(SPI 口数据脚);SDI O 1,SDIO 2,SDIO 3:既可以作数据端口,也可以作为外部配置管脚,配置DAC 的输出模式;P0,P1,P2,P3配置管脚:用来改变调频/调相/调幅模式,可用来配置CH0,CH1通道(每个通道用2个管脚),或只针对其中一个通道(4个管脚都用)。

2 双通道直接频率合成器利用89C51系列单片机和AD9858组成的双通道直接频率合成器如图2所示,参考时钟采用20MHz(下转第50页)46 2006Radio Engineering Vo1.36No .3采用金属环调整匹配的端口隔离度最差为15dB 。

对于同轴馈源coax1和coax2,同轴波导信号耦合器是相同的。

同轴波导信号耦合器前端连接同轴匹配负载,从正交模耦合器输出端口测得的电压驻波比线极化时<1.43∶1,圆极化时<1.28∶1。

同轴波导信号耦合器前端连接同轴辐射器,组成coax1馈源时,测得的电压驻波比线极化时<1.72∶1,圆极化时<1.34∶1,轴比<1.22∶1;组成coax2馈源时,电压驻波比线极化时<1.78∶1,圆极化时<1.30∶1,轴比<1.21∶1。

从对coax1与coax2电压驻波比的测试结果可知,依据对同轴辐射器匹配仿真结果确定的匹配调整金属环的大小和位置与实际调试结果是基本一致的,所以对于同轴馈源的同轴辐射器匹配调整,可以依据仿真来确定金属环的大小和位置。

4 结束语同轴馈源辐射方向图波束展宽和波束等化可以通过在同轴馈源口面加金属环和在同轴馈源外壁加波纹槽来实现,同轴馈源辐射方向图的仿真结果与实测方向图基本一致。

同轴馈源的同轴辐射器的匹配调整可以采用一组与内导体同轴排列的金属环来实现,而矩形波导—同轴波导信号耦合器耦合缝前端的金属匹配环,不但可以调整同轴波导与矩形波导转换之间的匹配,还可以提高馈源正交输出端口隔离度,降低天线效率损失,减小极化干扰。

对同轴辐射器匹配仿真确定的金属匹配环的大小和位置,与实际调试确定的结果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1]OLVER A D ,ClARRICOATS P J B ,KISHK A A ,SHAFAI L .Microwave Horns and Feeds [M ].New York :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1994.[2]KRAUS L A ,PROPERA C E .A Technique for Obtainin gPattern Symmetry and Low Sidelobes from a TE11Mode Coaxial Radiator [J ].IEEE Trans .,1977,AP -25:365-369.[3]TREVOR S .B ,GRAE ME L J ,STEPHE N J .Input Mismatch ofTE11Mode Coaxial Waveguide Feeds [J ].IEEE Trans .,1986,AP -34:1030-1033.[4]CHAN K C .利用史密斯圆图设计匹配网络[J ].无线电工程,2001,30(12):51-53.作者简介王俊义 男,(196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4研究所,硕士,高级工程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