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合集下载

形式逻辑的三大定律

形式逻辑的三大定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矛盾律也称为不矛盾律,它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肯定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
矛盾律排除了逻辑上的矛盾,是逻辑推理中保持一致性的关键原则。
排中律(Law of the Excluded Middle)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形式逻辑的三大定律
定律名称
基本内容
解释
应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同一律(Law of Identity)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具有同一性。
同一律强调思维的确定性,要求我们在思考问题或讨论问题时,使用的概念、判断必须保持前后一致。
同一律保证了我们讨论的任何对象都具有确定的性质和身份,是进行逻辑推理的基础。
矛盾律(Law of Non-contradiction)
排中律强调思维的明确性,它要求我们在面对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时,必须明确其中一个为真,另一个为假。
排中律常用于“反证法”和“归谬法”等推理方法中,通过证明一个命题的否定形式为假,从而推断出原命题为真。

形式逻辑三定律

形式逻辑三定律

形式逻辑三大定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形式逻辑也叫普通逻辑。

形式逻辑研究人的认识知性阶段思维规律的学说,狭义指演绎逻辑,广义还包括归纳逻辑。

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也是思维形式和思维内容的统一。

形式逻辑的对象是事物的质,形式逻辑靠概念、判断、推理(主要包括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反映事物的质。

1、同一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就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在不同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

2、矛盾律(law of contradiction)是传统逻辑基本规律之一。

它通常被表述为A必不非A(A一定不是非A),或A不能既是B又不是B。

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矛盾的判断,即不能既肯定它,又否定它。

在传统逻辑里,矛盾律首先是作为事物规律提出来的,意为任一事物不能同时既具有某属性又不具有某属性。

它作为思维规律,则是任一命题不能既真又不真。

3、排中律指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种思想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即“要么A要么非A”,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

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假的命题(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时加以否定。

比如:有一块空地可以种庄稼,甲、乙两人讨论这块地该种什么庄稼好。

甲一会儿说应该种玉米,一会儿又说不应该种玉米。

针对甲的说法,乙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

”。

形式逻辑逻辑规律

形式逻辑逻辑规律

形式逻辑逻辑规律形式逻辑有四个模块,分别是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

可是概念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知道,宇宙是非常大的,一直在膨胀中,宇宙到底有多大呢?对于人类而言,仍然是未知的;可是,人类的认知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认知去认识无限的宇宙,这是很难做到的。

但是,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提高我们的效率呢?有。

我们的古人曾经说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注意,这8个字非常重要,道明了根本的认知方法,这也是分类的方法。

而古希腊人,也早早地明白了这个道理,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是师父、徒弟和徒孙的关系,其实这三个人都致力于一件事,那就是给各种概念下定义。

比如,勇气这个概念,它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给这个概念下定义?苏格拉底用的方法就是辩证法,当然那时候的辩证法还是朴素的辩证法,通过不断的追问寻找概念的本质。

而柏拉图发明了理型论,认为事物的理型就是本质,而所有的概念都代表事物背后的那个理型;等到亚里士多德时,就开始用分类的方法,把事物按照种属进行不断的分类,最后用种差法给概念下定义。

这种方法与中国的古人不谋而合。

我们现在的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数学等学科,就是亚里士多德当年分类出来的,这些学科的概念一直沿用至今。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单独的研究领域,这完全是分类的结果,有了分类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概念。

比如,母鸡,石头等……有了概念,就需要判断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比如,母鸡和石头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们现在画一个圈,代表物体,中间画一个竖线将圆圈一分为二:左半边代表无生命的物体;右半边代表有生命的物体。

左边画个圈,代表无机,面里画个圈,代表石头;右边画个圈,代表动物,里面画个圈,代表母鸡。

这样,我们就能根据分类的方法,能清晰的构建出一幅概念图。

然后,我们能容易的判断出,原来母鸡和石头都是物体。

有了这个概念图,我们就可以推理,比如,现在有一个物体A,但它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能推理出,这个A要么是有生命的物体,要么是无生命的物体。

逻辑规律知识点归纳总结

逻辑规律知识点归纳总结

逻辑规律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逻辑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逻辑规律是逻辑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对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

逻辑规律分为形式逻辑规律和实质逻辑规律两类。

1. 形式逻辑规律形式逻辑规律是逻辑思维和推理的规律性,它独立于任何特定的领域、内容或学科而具有客观普遍性。

形式逻辑规律主要包括三大原则:同一性原则、排中律和矛盾律。

同一性原则认为一切思维和判断都是以不变为本质的,也就是说,一切现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相同的。

排中律认为在同一时间、在同一范围内,任何一个命题或者一个判断口吻,要么是真,要么是假,不能两者兼有,也就是排他性原则。

矛盾律认为在同一时间、在同一范围内,相同事物的两个命题,其中一项必为真,一项必为假。

2. 实质逻辑规律实质逻辑规律是逻辑思维和推理的规律性,它具有主体性、客体性和相对性。

实质逻辑规律是具体内容和特定领域的理论规律,它是形式逻辑规律在具体领域中的应用和表现。

实质逻辑规律在不同的领域和具体内容中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二、逻辑规律的基本特点1. 逻辑规律的客观性逻辑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感觉,是独立于人们的意识和认识的客观规律。

2. 逻辑规律的普遍性逻辑规律是普遍适用的,适用于一切思维和推理活动,不分时间和空间,不分种族和文化。

3. 逻辑规律的必然性逻辑规律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随意的。

逻辑规律的存在与否,不是随主体的意志和愿望而变化的。

4. 逻辑规律的相对性逻辑规律是相对的,它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得到实现的,不同的条件和前提决定了逻辑规律的具体形式。

5. 逻辑规律的可知性逻辑规律是可知的,它可以通过观察实践和实践反思得到认识,通过逻辑思维和推理得到把握。

三、逻辑规律的应用和意义1. 逻辑规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科学研究依赖于逻辑规律,逻辑规律是科学思维和推理的基础。

科学研究通过理论假设和实证验证,遵循逻辑规律来推导结论。

2. 逻辑规律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运用逻辑规律来分析问题和决策选择,逻辑思维和推理是正确决策和有效行动的基础。

形式逻辑第十章

形式逻辑第十章

二、请运用基本规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大学图书馆遗失一本《世界名画欣赏》,当问到 四位借阅者时,他们分别回答如下:
甲:我没拿。 乙:是甲拿了。 丙:甲没拿。 丁:是乙拿了。
已知其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请分析是谁拿了。
2.设A为:某班没有一个学生不是广东人。B为: 并非某班学生都是广东人。请分析在下列情况下, 甲、乙、丙、丁是否违反基本规律?如违反,请 说明理由: (1)甲肯定A又肯定B。 (2)乙否定A又否定B。 (3)丙肯定A而否定B。
第十章 逻辑规律
第一节 概述 一、逻辑学的基本规律 1.逻辑学的基本规律是指正确运用概念、判断、推 理等各种思维形式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思维法则。 包括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率。 2.逻辑学的基本规律是主观的思维规律,不是客观 事物的规律,但是它们又是有客观基础的。
二、逻辑规律和逻辑规则的关系 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1.逻辑规律适用于一切思维形式; 逻辑规则只适用于某一种思维形式,一定的逻 辑领域。 2.逻辑规律概括了正确思维在结构上的基本特征。
2.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保持论题自身 的同一。 违反会犯“偷换论题”和“混淆论题”的错误。
例如:书上245页。 把“人类由猿猴进化而来”偷换为“某个人 是由猴子变来的”
第二节 不矛盾律 一、什么是不矛盾律 1.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矛盾思想不能同真, 必有一假。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同真,至少有一(A和O E和I) 反对命题:两个命题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A和E) 主谓项相同,联项相反的两个单称命题是矛盾的。 主项和联项相同,谓项是反对概念的两个单称命题 是反对的。
4.万里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 的天然屏障。 5.四海之内皆兄弟,所有兄弟皆男性,所以,四海 之内皆男性。 6.警察:“你为什么闯红灯,懂不懂交通规则?” 开车人:“我以前从没有闯红灯,这是第一次。”

形式逻辑推理规则

形式逻辑推理规则

形式逻辑推理规则
以下是 7 条形式逻辑推理规则:
1. 同一律呀,简单来说就是在同一个推理过程中,每个概念和判断都要保持自身的同一性。

比如说“小猫咪就是小猫咪,不能一会儿说小猫咪是小狗呀!”
2. 矛盾律呢,就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为真。

就好像说“今天不能既是晴天又是雨天呀,这多矛盾!”
3. 排中律哦,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必定有一个是真的。

好比“这个人要么是好人,要么不是好人,没有中间情况呀!”
4. 充足理由律呀,任何判断都要有充足的理由来支持。

像“他说他病了,那得有真的不舒服的表现或者医生的诊断才可信呀!”
5. 三段论,“所有的猫都爱睡觉,这只动物是猫,所以这只动物也爱睡觉。

是不是很清楚呀!”
6. 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呀,比如“大家都知道人要吃饭,那具体的张三当然也要吃饭啦!”
7. 归纳推理,可以从个别事例中归纳出一般结论呢。

就像“这只鸟会飞,那只鸟会飞,好多鸟都会飞,那可以归纳出鸟一般都会飞呀!”
总之呢,形式逻辑推理规则就像是我们思考的指南针,帮助我们更准确、更有条理地理解和判断事物哟!。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所谓命题同一,就是一个命题反映事物情况怎样就反映事物情况 怎样,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是始终同一的。比如,任一命题都有其确定 的命题内容,这个命题表达的是这样的判断,而不是别的判断。如果 用两个命题反映同一个事物情况,则它们的真值必须相同。
二、同一律的逻辑要求以及违反同一律要求的常见逻辑错误
同一律的逻辑要求
或者说,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是真的。
矛盾律的公式是: “A不是非A”,或“并非(A而且非A)”,
﹁(A∧﹁A)。
公式中的“A”,表示任一思想,即任一概念或任一判断,“非A” 表示与A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思想。
因此,这个公式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不可能既是真 的又是假的。
甲班所有学生都学英语 甲班有的学生不学英语 这是一所学校 这不是一所学校
思维的明确性表现为在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之间排除中间可能性, 不能模棱两可,这主要是排中律所决定的。
因此,遵守这三条基本规律是保证我们思维具有确定性、无矛盾 性和明确性的基本条件,是正确思维的最起码的要求。
其次,这三条基本规律较之形式逻辑的其它规律(非基本的)在思 维形式中具有较普遍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同时这三条逻辑规律对于各 种特殊的逻辑规则和规律而言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各种思维形式的 具体规则和规律,均直接或间接地渊源于这三条规律。
二、排中律的逻辑要求以及违反排中律要求常见的逻辑错误
排中律的逻辑要求
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
类型
例子
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 必须明确地肯定其中之一是 真的,不能对两者同时都加 以否定。
他既不是教学人员,也不是非 教学人员。
模棱两不可
有人说“可能有鬼”,有人说 “可能无鬼”,我对这两种观 点都不赞成。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概述(“思维”相关文档)共5张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概述(“思维”相关文档)共5张

二、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作用
• 是人们思维具有确定性、一致性、明确性和论 证性的基本保证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概述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 形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 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式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 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逻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 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辑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 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规规规规规规 规规规规规规规规规规规规规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 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律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 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作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 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第三节 矛盾律
2 矛盾律的要求 矛盾律的要求是:在任何一个思维和论辫过程中,
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相互矛盾或反对的断 定,即不能既肯定它是什么,同时又否定它是什么 而形成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 换言之,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思想必须 前后一贯,不能自相矛盾。
2020/5/21
Jinlong
第十章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概述 第二节 同一律 第三节 矛盾律 第四节 排中律
2020/5/21
Jinlong
1
第一节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概述
形式逻辑是以思维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因 此,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乃是在各种思维形式中普遍 起作用的逻辑规则。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Law of identity, contradiction and excluded middle)。 为什么说这三条逻辑规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2020/5/21
Jinlong
9
第三节 矛盾律
1 矛盾律的内容 矛盾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 盾或反对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而须指出其中必有 一假。因此,实际上应称“不矛盾律” 。 矛盾律的公式:﹁(A∧﹁A) [读作并非(A并且非 A)]。
2020/5/21
Jinlong
造成思维上的逻辑矛盾。
2020/5/21
Jinlong
12
第三节 矛盾律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船桨忽上忽下拍打着水面,发出紊乱的节奏声。 一位小伙子在给他女朋友的信中写到:“爱你爱得
如此之深,以至愿为你赴汤蹈火。星期六若不下雨, 我一定来。”
2020/5/21
Jinlong
13
第三节 矛盾律
逻辑基本规律不是先验的,也不是约定俗成的。它 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对思维活动的概括和总结,是 客观事物的相对稳定状态在人们主观意识中的反映。 逻辑规律是通过思维形式的确定性来保证思维内容 的确定性,对思维内容的真long
4
第二节 同一律
1 同一律的内容 (Contents) 同一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任何一个思 想与其自身是等同的。 同一律的公式为:A→A (读作 A 就是 A ;或如果 A,那么 A )。 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 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思维过程。
2020/5/21
Jinlong
2
第一节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概述
首先,这三条规律体现了逻辑思维的一般特点,即 逻辑思维的确定性、不矛盾性和明确性;由此决定了 逻辑思维的一系列特点。 其次,这三条规律较之形式逻辑的其他规律在思维 形式中具有较广泛的适用范围。
2020/5/21
Jinlong
3
第一节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概述
2020/5/21
Jinlong
14
第三节 矛盾律
中国的哲学和文化,充满辩证法,岂能从字面理解。外国学 生认为自相矛盾且无法理解的“俗话”主要有:
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可俗话又说:杀鸡给猴看! 俗话说:礼轻情谊重;可俗话又说:礼多人不怪! 俗话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俗话又说:留得青山在,
2020/5/21
Jinlong
8
第二节 同一律
3 同一律的作用 (function) : 同一律在思维或论证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确定 性。只有确定性的思维才可能是正确的思维,才可能进行思想 交流。 同一律要求概念、判断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保持自身同一,但 并不认为事物和思维是一成不变的。同一律所要求的只是有条 件的、相对的确定性,并不否认思维对象的发展变化。因此, 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和形而上学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
2020/5/21
Jinlong
5
第二节 同一律
2 同一律的要求(Requirements)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任何一个思想必须保持自身的 确定和同一。 含义 1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个概念或命题都 必须保持明确和自身同一。 含义 2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个概念或命题前 后应当保持一致。
2020/5/21
Jinlong
7
第二节 同一律
李白游秋浦,当地汪伦家居桃花潭一带,很想见李,但又苦 于不认识,心生一计,给李写了一卦信:“ 先生好游乎? 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 此地有万家酒店。” 此乃 李生前两大嗜好,欣然前住。
去了桃花潭后,全然不见那番景象。李白大失所望。 原来--- “十里桃花”是桃花潭方园十里, “万家酒店”是有一家酒店店主姓万。
11
第三节 矛盾律
违反矛盾律要求的常见逻辑错误: 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称作“自相矛盾”或“逻辑矛
盾”。 在概念领域这种错误表现为用两个相互具有矛盾或反对关系
的概念去指称同一个思维对象; 在命题领域表现为对同一思维对象作出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
的判断; 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把语义相反的语词同时赋予同一主语
3 矛盾律的作用 矛盾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无矛盾性即首尾一贯性。
保证思维的前后一贯性,乃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矛盾律要求排除“自相矛盾”,是指排除存在于同一思维过
程中的逻辑矛盾 (Logical contradiction),而不是指排除客观 对象内部普遍存在的辩证矛盾 (dialectic contradiction)。 如果在不同时间或从不同方面对同一对象作出两个相反的论 断,这并不违反矛盾律的要求。 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2020/5/21
Jinlong
6
第二节 同一律
违反同一律的要求的常见逻辑错误 (fallacies) : 违反同一律要求的基本错误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 判断的内容不确定。具体表现为: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偷换 论题或混淆论题。论题可指判断或命题。 所谓偷换概念和混淆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没有保持 概念的内涵、外延的同一。 所谓偷换论题和混淆论题,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人们在 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时候,或者在论证某一问题的时候,没有 保持论题的同一,中途以其它的论题取代了原来的论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