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洛阳原贴及作者介绍

合集下载

顾农:《洛阳伽蓝记》

顾农:《洛阳伽蓝记》

顾农:《洛阳伽蓝记》一《洛阳伽蓝记》是一本关于洛阳一地的人文地理著作,也是一本关于佛教寺庙的专著。

首都在洛阳时期的北魏王朝,是佛教最盛的时段,其间到宣武帝元恪和皇后胡氏掌权的时代更达到了顶峰,有大小伽蓝即庙宇一千多座。

该书的作者杨衒之是北平(今河北遵化)人,活动于北魏后期至东魏间,当过秘书监、期城郡守等官。

他在北魏末年看到皇室和王公大臣们为兴建寺庙大笔花钱,侵渔百姓,很不以为然。

后来因为战乱,首都由洛阳迁至邺城,武定五年(547)杨衒之因公务重到洛阳,只见一片残破,“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不禁回忆起这里先前的繁华和佛教的畸形繁荣,于是撰写了《洛阳伽蓝记》一书。

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的序言中介绍此书的体例说:“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寥廓,钟声罕闻,恐后世无传,故撰斯记。

然寺数最多,不可遍写,今之所录,止大伽蓝,其中小者,取其祥异,世谛俗事,因而出之。

先以城内为始,次及城外。

表列门名,以记远近。

凡为五篇。

”五篇各为一卷,分别是: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附京师建制及郭外诸寺)。

每卷之内,又以若干庙宇为单元,纲举目张,头绪非常清楚。

根据本书的叙述,可以画出一张当时洛阳的重点寺庙分布图来。

在周祖谟先生的《洛阳伽蓝记校释》一书中就有这样一张图,最宜同正文对照起来读。

二《洛阳伽蓝记》书中不仅介绍了若干重要的和有特色的寺庙,而且讲了许多有关的故事,例如当时弘扬佛教大建寺庙最有力度的宣武帝皇后胡氏即后称灵太后其人者,在书中就曾反复出现,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此外如陈留侯李崇,也有好几则故事:(卷二城东正始寺)有石碑一枚,背上有侍中崔光施钱四十万,陈留侯李崇施钱二十万,自余百官各有差,少者不减五千已下。

(卷三城南高阳王寺)(李)崇为尚书令仪同三司,亦富倾天下,僮仆千人。

而性多俭吝,恶衣粗食,常无肉味,只有韭、菹。

崇客李元佑语人云:“李令公一食十八种。

”人问其故,元佑曰:“二九(韭)一十八。

故宫《十宫帖》

故宫《十宫帖》

故宫《十宫帖》梁诗正(1697—1763)清朝大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雍正八年探花,官至东阁大学士。

梁诗正工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文征明,晚年师颜真卿、李邕,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希堂法帖》。

又受命撰《唐宋诗醇》、《西清古鉴》。

《十宫帖》出自清朝乾隆时期的太子太傅梁诗正之手,是为当时宝亲王(乾隆)的七绝诗所书。

堪称千古书法的上乘之作,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是国宝级文物。

吴宫白苧轻盈响屧廊,青龙舟里换晨粧。

夜游朝宴千年乐,那信人间有越王。

楚宫渚宫春暖翠华遥,帘幙风轻裊细腰。

不道君王深注意,行云行雨隔迢迢。

秦宫春锁阿房静管弦,尘生舞袖為谁妍?从来不识君王面,忽过人间卅六年。

汉宫水晶盘净玉腰酥,爱舞因怜可用扶?底事天家万乘富,等闲难获画明珠。

魏宫平生戎马乐何曾,铜雀虽成几度登?不為夜臺听不见,悲歌一曲向西陵。

晋宫灭蜀平吴处上游,大开武库兵甲收。

而今四海浑无事,只驾羊车日夜游。

..隋宫海错山珍杂綺罗,鑾舆空待未曾过。

夜深欲识君游处,但看飞萤点点多。

唐宮沉香亭畔晚春妍,玉樹如煙院宇連。

何事宮娥群戲劇,應緣分得洗兒錢。

齐宫步步莲华步步春,香凝罗袜不生尘。

何须洛浦遥相见,已是人间有洛神。

陈宫结绮临春户对开,后庭花发引金杯。

景阳钟晓方酣宴,不信横江木梯来。

字帖推荐一、篆书待分类篆法百韵歌(2个不同版本)二玄社-甲骨文、金文二玄社《泰山刻石》清赵之谦篆书《铙歌册》朱复戡《大篆范本》商承祚金文:文天祥《正气歌》邓散木字帖《五体书正气歌》历朝圣贤篆书百体千文(清·孙枝秀著)篆书:《清徐三庚出师表墨迹》杨沂孙篆书《诗经》两篇西周青铜器《虢季子白盘》铭文小篆集字版春联潘主兰甲骨文书法(上)潘主兰甲骨文书法(下)《散氏盘》西周《散氏盘》(坎坷经历+原文+译文)《散氏盘》释文对照高清版(一)《散氏盘》释文对照高清版(二)《散氏盘》释文对照高清版(三)《散氏盘》资料汇编丁酉临《散氏盘》毛公鼎西周《毛公鼎》(传奇经历+原文+译文)《毛公鼎》释文版《毛公鼎》注释版毛笔哥哥通临《毛公鼎》峄山碑毛笔哥哥推荐书法字帖18:峄山刻石李斯《峄山碑》(明拓本)赵之谦篆书临《峄山刻石》李阳冰唐·李阳冰篆书:《谦卦碑》李阳冰篆书《千字文》拓本&翻墨本王福庵王福庵篆书字帖《说文部首》《张迁碑》集字春联王福庵篆书阮籍《咏怀诗17首》(附个人翻译释文)邓石如邓石如篆书《小窗幽记节选》(附释文及翻译)邓石如《弟子职》邓石如大篆《阴符经》石鼓文二玄社-石鼓文(先锋本)二玄社-石鼓文(中权本)二玄社-石鼓文(后劲本)石鼓文(后劲本)吴昌硕吴昌硕临《石鼓文》吴昌硕篆书《心经》吴昌硕篆书《心经》12条屏清吴昌硕篆书《小戎诗册》吴昌硕篆书修震泽许塘记吴让之二玄社《吴让之集》吴让之篆书《庾信诗》三国·吴国《天发神谶(chen,四声)碑》(篇末附:吴让之高清临本)吴让之临篆书《天发神谶碑》(篇末附弘一法师临此帖)吴让之篆书《三乐三忧帖》吴让之篆书《唐宋诗》欣赏吴让之经典篆书《宋武帝与臧焘敕卷》吴大澂吴大澂篆书《周真人庙碑》清·吴大澂篆书《陶公庙碑》清·吴大澂篆书:《李公庙碑》吴大徵篆书《白鹤泉铭》吴大澂《临段敦(簋)》二、隶书曹全碑毛笔哥哥推荐书法字帖02:曹全碑二玄社《曹全碑》(带碑阴&《曹全碑》大合辑)何绍基临《曹全碑》(上)何绍基临《曹全碑》(下)丙申冬日通临《曹全碑》(全)《曹全碑》集字春联《曹全碑集字联》史晨碑毛笔哥哥推荐书法字帖05:史晨碑何绍基、沈尹默、邓散木临《史晨碑》何绍基临《史晨碑》汉隶史晨碑集字《岳阳楼记》《隶书集字对联:汉史晨碑》(上)《隶书集字对联:汉史晨碑》(下)礼器碑何绍基临《礼器碑》(上)何绍基临《礼器碑》(下)毛笔哥哥推荐书法字帖14:礼器碑乙瑛碑毛笔哥哥推荐书法字帖16:乙瑛碑名家临《乙瑛碑》(阮元、郑簠、何绍基、吴让之、林散之、沈尹默)何绍基临《乙瑛碑》(50页版)何绍基临《乙瑛碑》林散之临《乙瑛碑》吴让之临《乙瑛碑》张迁碑毛笔哥哥通临《张迁碑》丁酉夏通临《张迁碑》毛笔哥哥推荐书法字帖16:张迁碑清·何绍基临《张迁碑》2种梁启超临写《张迁碑》林散之临写《张迁碑》高清《张迁碑》欣赏《张迁碑》集字春联《张迁碑》初拓“东里润色”本“秒杀”二玄社版(卡2班内部资料分享,网络首发)二玄社-隶书-西狭颂何绍基临《西狭颂》何绍基临《石门颂》华山碑金农临隶书《华山庙碑》金农临隶书《华山庙碑》(册页)何绍基临《华山碑》简牍隶书-武威仪礼简《特牲简》二玄社-木简、竹简、帛书(战果、秦、汉、晋)邓石如《邓石如隶书张子西铭》老字帖欣赏清·邓石如-隶书:敖陶孙《诗评》邓石如《毛诗大雅抑章册》邓石如隶书《作太元传》邓石如《四体书册》金农金农方笔隶书22幅金农圆笔隶书22幅金农画作&题画“楷隶”体46幅+2幅金农罕见风格(篇末)文征明文征明隶书《毛先生饯行诗》文徵明隶书《清明上河图记》何绍基《隶书长卷》欣赏何绍基隶书集字《心经》何绍基临《武荣碑》何绍基临汉碑待分类吴叡隶书《离骚》欣赏隶书经典:《朝侯小子残石》清代丁敬隶书《挽鲍敏庵诗册》二玄社-爨宝子碑清·伊秉绶-隶书-《光孝寺虞仲翔祠碑》毛笔哥哥推荐书法字帖07:隶书《心经》2幅古代隶书100种《唐人写经》隶书字汇唐玄宗《纪太山铭》全本(上)唐玄宗《纪太山铭》全本(中)唐玄宗《纪太山铭》全本(下)唐玄宗李隆基隶书《石台孝经碑》三、楷书:智永毛笔哥哥推荐书法字帖01: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版+碑刻版+对比版+赵孟頫版)丁酉夏日通临智永《真书千字文》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版)智永《真草千字文》(关中本)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vs关中本)《智永真书千字文》相同偏旁的字归类整理《智永真书千字文》书法教程智永教程楷书入门常见问题解答:竖心旁要点(智永千字文)楷书入门常见问题解答:走之儿要点(智永千字文)《楷书入门》问题解答:绞丝旁的写法《楷书入门》问题解答:女、女字旁写法楷书入门常见问题解答:智永vs赵孟頫《楷书入门》问题解答:智永斜钩的写法楷书入门常见问题解答:作业点评范例集智永楷书:《八大人觉经》赵孟頫赵孟頫书迹(清·《三希堂法帖》第21卷)赵孟頫《真草千字文》赵孟頫《真草千字文》(上博本)赵孟頫-楷书-《崑山州淮云院记》赵孟頫《胆巴碑》(墨迹+碑刻)赵孟頫《妙严寺记》(彩板+横4竖6版+长卷)赵孟頫《仇锷墓志铭》赵孟頫《敕藏御服碑》欧阳询二玄社-唐·欧阳询-《皇甫诞碑》二玄社-唐·欧阳询-《化度寺碑》二玄社-唐·欧阳询-《温彦博碑》欧阳询楷书《翟天德墓志》《九成宫》唐·欧阳询《九成宫》各个版本大合辑二玄社原色法帖: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本]二玄社原色法帖:九成宫醴泉铭[李鸿裔本]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端方本二玄社(单色)中国法书选: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朵云轩选字本)清姚孟起临《九成宫》清姚孟起临《九成宫》(民国中华书局版)姚孟起临《九成宫》(每页6字高清版)清黄自元临《九成宫》欧阳通二玄社-唐·欧阳通-《道因法师碑》二玄社-唐·欧阳通-《泉男生墓志铭》雁塔圣教序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文物出版社版:原帖+照片)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记》(文物出版社版:原帖+照片)毛笔哥哥推荐书法字帖08:雁塔圣教序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清·赵世骏临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扩大观察记录》日本荒金大琳编著丁酉秋临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褚遂良褚遂良《大字阴符经》(传)唐·褚遂良《倪宽赞》(传)(黑白单页+彩版长卷)《倪宽赞》(碑刻版)毛笔哥哥推荐书法字帖11:《孟法师碑》二玄社-唐·褚遂良-法帖集褚遂良楷书《伊阙佛龛碑》颜真卿毛笔哥哥推荐书法字帖17:郭虚己墓志二玄社-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二玄社-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单色版)黄庭坚《多宝塔》二玄社:颜真卿《勤礼碑》颜真卿自书告身帖(传)颜真卿的“小楷”《干禄字》《多宝塔碑集字对联》(上)《多宝塔碑集字对联》(下)《颜真卿楷书集字对联.书斋雅室篇》(上)《颜真卿楷书集字对联.书斋雅室篇》(下)《颜真卿勤礼碑集字对联》柳公权二玄社-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碑》(单色版)清·黄自元临柳公权《玄秘塔碑》柳公权小楷《唐柳河东郡公书》柳公权小楷《洛神赋帖》柳公权《大唐迴元观钟楼铭》《柳公权楷书集字对联.山水园林篇》(上)《柳公权楷书集字对联.山水园林篇》(下)柳公权楷书《神策军碑》启功展览信息|启功不朽-京师美术馆参观北师大启功馆启功《论书绝句百首》(上)启功《论书绝句百首》(下)启功《论书札记》(上)启功《论书札记》(中)启功《论书札记》(下)启功小楷:写给病危妻子的一封信,催人泪下启功写苏轼诗词启功写兰亭序启功《行书千字文》启功草书千字文启功春联启功书法《溥儒草书自作诗卷》启功《论书札记》每周一课:启功《论书札记》01每周一课:毛笔哥哥讲书法——启功《论书札记》02每周一课:毛笔哥哥讲书法——启功《论书札记》03每周一课:毛笔哥哥讲书法——启功《论书札记》04(三四之三四)每周一课:毛笔哥哥讲书法——启功《论书札记》05(设法了事)每周一课:毛笔哥哥讲书法——启功《论书札记》06:风气&父兄每周一课:毛笔哥哥讲书法——启功《论书札记》07:临帖苦不似每周一课:笔哥哥讲书法——启功《论书札记》08执笔姿势每周一课:毛笔哥哥讲书法——启功《论书札记》09:用笔VS 结字每周一课:毛笔哥哥讲书法——启功《论书札记》10:轨道准确走熟路每周一课:毛笔哥哥讲书法——启功《论书札记》11:着力僵死,拳有软硬每周一课:毛笔哥哥讲书法——启功《论书札记》12运笔看墨迹,结字看碑志每周一课:毛笔哥哥讲书法——启功《论书札记》13墨迹胜碑刻,刀毫、浓淡之别每周一课:毛笔哥哥讲书法——启功《论书札记》14楷书与行书关系每周一课:毛笔哥哥讲书法——启功《论书札记》15任笔为书&黄庭诈人每周一课:毛笔哥哥讲书法——启功《论书札记》16君不见青蛙乎每周一课:毛笔哥哥讲书法——启功《论书札记》17人以佳纸嘱余书每周一课:毛笔哥哥讲书法——启功《论书札记》18宜读古人何种论书每周一课:毛笔哥哥讲书法——启功《论书札记》19乱水通人过,悬崖每周一课:毛笔哥哥讲书法——启功《论书札记》20主锋长,副毫匀,管要轻每周一课:毛笔哥哥讲书法——启功《论书札记》21准确轨道上的重复每周一课:毛笔哥哥讲书法——启功《论书札记》23 时年周七十四岁矣《好大王碑》高清字帖《好大王碑》(一)高清字帖《好大王碑》(二)高清字帖《好大王碑》(三)高清字帖《好大王碑》(四)待分类经典碑帖 | 《唐故董府君墓志铭》文彭楷书《怀素自叙帖释文》柯九思《老人星赋》二玄社-唐·虞世南-《孔子庙堂碑》二玄社-楷书-唐·孔颖达碑二玄社-唐·沈传师-楷书-柳州罗池庙碑二玄社-唐·魏栖梧-楷书-善才寺碑二玄社-唐-楷书-王洪范碑二玄社-楷书-唐·段行琛碑二玄社-唐·张从申-行楷-李玄静碑二玄社-楷书-唐·《李广业碑》二玄社-唐·裴休-楷书-《圭峰禅师碑》宋·苏轼书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译文+赏析)丰坊跋张旭《草书古诗四首》张旭楷书《严仁墓志》王文治《王梦楼楷书册》董诰楷书《重修大佛寺碑记》沈尹默《楷书祝寿十屏》四、小楷灵飞经毛笔哥哥推荐书法字帖03:灵飞经唐·钟绍京(传)-小楷-《灵飞经》(四十三行真迹,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灵飞经》大图(全)最适合手机临摹的版式!灵飞经(碑刻版)《灵飞经》5个版本大PK(附:《灵飞经》墨迹43行)王羲之王羲之小楷《佛遗教经》王羲之《黄庭经》王羲之小楷《东方曼倩祠颂》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洛神赋十三行(原石照片:整体+局部)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宋刻玉版十三行佳拓)洛神赋十三行照片拓片对比图赵孟頫《道德经》毛笔哥哥推荐书法字帖04:赵孟頫《道德经》赵孟頫《道德经》5篇(高清放大+原文+翻译)赵孟頫《道德经》(碑刻版)元·赵孟頫-小楷-《汉汲黯传》册(传)赵孟頫小楷赵孟頫《黄庭经》欧阳询唐·欧阳询《九成宫》各个版本大合辑二玄社原色法帖: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本]二玄社原色法帖:九成宫醴泉铭[李鸿裔本]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端方本二玄社(单色)中国法书选: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朵云轩选字本)清姚孟起临《九成宫》清姚孟起临《九成宫》(民国中华书局版)姚孟起临《九成宫》(每页6字高清版)姚孟起临《九成宫》VS《九成宫》(李琪本)清·姚孟起临《九成宫》(竖4横6-白底黑字-横版)清黄自元临《九成宫》《九成宫》教程大合辑《九成宫》临习攻略欧体(128法)欧阳询《楷书间架结构92法》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教程清·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92法》《九成宫》集字合辑欧体集字七言绝句欧体集字五言律诗欧体集字七言律诗其他相关字帖唐·欧阳询《行书千字文》(附跋文)二玄社-唐·欧阳询-《皇甫诞碑》二玄社-唐·欧阳询-《化度寺碑》二玄社-唐·欧阳询-《温彦博碑》二玄社-唐·欧阳通-《道因法师碑》二玄社-唐·欧阳通-《泉男生墓志铭》欧阳询小楷《阴符经》欧阳询小楷《九歌》(传)钟繇钟繇小楷《贺捷表》钟繇《力命表》高清欣赏钟繇小楷法帖《调元表》钟繇《宣示表》单字帖,最适合手机临摹的版本(一)钟繇《宣示表》单字帖,最适合手机临摹的版本(二)钟繇《宣示表》单字帖,最适合手机临摹的版本(三)钟繇《宣示表》单字帖,最适合手机临摹的版本(四)祝允明祝允明《小楷洛神赋》祝允明《小楷千字文》祝允明行书墨迹《琼林玉树图歌》欣赏王宠毛笔哥哥推荐书法字帖10:王宠小楷《游包山集》明代王宠小楷书法《石湖八绝句》王宠小楷《琴操十首》王宠小楷《南华真经内七篇》王宠小楷《乐毅论》王宠楷书《呈蔡羽文徵明楷书四首》欣赏《王宠行草集字对联》(上)《王宠行草集字对联》(下)黄自元黄自元小楷书法《朱子家训》文徵明文徵明小楷《人瑞颂》文征明《小楷千字文》文征明《小楷归去来兮》文征明《陋室铭》文徵明小楷《桃花源记》,太美啦!文徵明小楷《朱效莲墓志铭》高清文徵明楷书《明妃曲》文征明隶书《毛先生饯行诗》文徵明隶书《清明上河图记》文徵明小楷《跋唐阎立本画萧翼赚兰亭图》文征明49岁小楷《明故黄君仲广墓志铭》待分类虞世南行草《贤兄帖》虞世南小楷《破邪论序》国诠《善见律卷》郭尚先《楷书黄庭内景经卷》毛笔哥哥推荐书法字帖06:小楷《心经》12种毛笔哥哥推荐书法字帖09:魏晋唐小楷集黄庭坚小楷书法《金刚经》陆柬之书《文赋》欣赏彭年小楷《赤壁赋》傅山颜体小楷《逍遥游》鲜于枢小楷《老子道德经上卷》,附翁方纲跋米芾小楷《向太后挽词帖》苏轼小楷《花蕊夫人宫词》曾国藩楷书《百字铭》五、魏碑龙门二十品毛笔哥哥推荐书法字帖12:龙门二十品(上)毛笔哥哥推荐书法字帖13:龙门二十品(下)张猛龙碑毛笔哥哥推荐书法字帖15:张猛龙碑二玄社-张猛龙碑(带碑额、碑阴)张玄墓志张玄墓志+何绍基临《张玄墓志》+虞晓勇讲《张玄墓志》丙申夏日通临《张玄墓志》张玄墓志-西泠印社版胡问遂临魏碑四种02临《张玄墓志》董美人墓志《董美人墓志》《董美人墓志》(二玄社本)《董美人墓志》(北京大学藏本)隋朝《董美人墓志》(反白版)石门铭北魏:《石门铭》高清欣赏胡问遂临魏碑四种01临《石门铭》胡问遂胡问遂临魏碑四种01临《石门铭》胡问遂临魏碑四种02临《张玄墓志》胡问遂临魏碑四种03临《郑文公碑》胡问遂临魏碑四种04临《始平公造像记》赵之谦清·赵之谦北碑书赵之谦《潘公墓志铭》待分类蔡京《宋苏淑墓志》二玄社-魏碑墓志铭集(上)-北魏二玄社-魏碑墓志铭集(下)-北魏·隋二玄社-北魏-高贞碑(与《张猛龙碑》并称“双绝”)二玄社-魏碑-郑羲下碑(北魏郑道昭)北齐《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二玄社-爨龙颜碑《高道悦墓志》东魏《敬使君碑》东魏《崔混墓志》六、行草书王羲之二玄社-王羲之-《兴福寺断碑》二玄社-王羲之尺牍王羲之高清《丧乱帖》二玄社-王羲之尺牍集(上)(墨迹+碑刻)二玄社-王羲之尺牍集(下)(碑刻)眉寿堂二王法帖王羲之集字《金刚经》王羲之集字《金刚经》(翻墨版)王羲之《近得书帖》《王羲之行书集字对联·禅意篇》(上)《王羲之行书集字对联·禅意篇》(下)《王羲之行书集字对联·励志修身篇》(上)《王羲之行书集字对联·励志修身篇》(下)王献之王献之《草书九帖》兰亭序兰亭序(最适合手机临摹的28行放大版)二玄社原色法帖:兰亭叙[冯承素摹]兰亭序(放大版)《兰亭序》高清欣赏兰亭序(单字版)二玄社原色法帖:兰亭序[褚遂良临]二玄社原色法帖:兰亭叙[虞世南临]二玄社-《兰亭序》五种智永草书《兰亭序》元代赵孟頫《临兰亭序》12种毛笔哥哥节临《兰亭序》启功写兰亭序唐伯虎临《兰亭序》《兰亭序》集字对联历代名家临《兰亭序》集锦集王圣教序《集字圣教序》(二玄社版-刘铁云本)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二玄社放大高清版)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翻墨版)查昇《临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天津博物馆藏民国珂罗版印本清崇恩藏墨皇本《圣教序》大唐三藏圣教序西博本(翻制墨迹)大唐三藏圣教序西泠版赵孟頫临《圣教序》赵孟頫临《圣教序》墨迹本《集王圣教序》教程《大唐三藏圣教序》米字格版(上)《大唐三藏圣教序》米字格版(下)滕王阁序文徵明《滕王阁序》(原文+译文)文徵明《滕王阁序》(高清版)高清:文彭草书《唐王勃滕王阁序》高垲楷书《滕王阁序》陈奕禧行书《滕王阁序卷》大唐三藏圣教序西泠版三希临“三希”: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唐人摹本)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台北故宫“三希”视频简介+临摹视频+全图+题跋)二玄社-中秋帖(临摹视频+简介+提拔)二玄社-伯远帖(临摹视频+图文详解+历史故事)二玄社-王献之尺牍集临“三希”:王献之《中秋帖》(米芾临本)临“三希”:王珣《伯远帖》十七帖二玄社王羲之《十七帖》(三井本)二玄社王羲之《十七帖》(上野本)王羲之《十七帖》(宋拓翻墨本)米南宫《十七帖》宋本上海博物馆十七帖宋拓本十七帖美安思远藏宋拓十七帖文征明朱识本书谱孙过庭《书谱》(二玄社版)孙过庭《书谱》(带释文版)孙过庭《书谱》草书部首100法丁酉秋日通临孙过庭《书谱》《孙过庭书谱集字对联》(上)《孙过庭书谱集字对联》(下)颜真卿二玄社-唐·颜真卿-“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原色+简介+原文+释文)二玄社-唐·颜真卿-《争座位帖》二玄社-唐·颜真卿-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争座位帖(简介+原文+释文)怀素二玄社“天下第一草书”怀素《自叙帖》唐·怀素《小草千字文》二玄社-唐·怀素-《草书千字文》(两种)怀素狂草四十二章经赵孟頫赵孟頫行书《雪岩和尚拄杖歌卷》高清大图二玄社《赵孟頫集》元代赵孟頫《临兰亭序》12种毛笔哥哥推荐书法字帖19:赵孟頫《烟江叠嶂图诗卷》赵孟頫-行书-《青山吟》&《白云吟》元·赵孟頫-行书-《归去来兮辞》(上海博物馆藏本)元·赵孟頫-行书-《归去来兮辞》(湖州市博物馆藏)赵孟頫《行书十札卷》(上海博物馆藏纸本25.8×57.3cm 不等)日本出版的《赵子昂十札法帖》原拓本全本赵孟頫《续千字文》赵孟頫《陋室铭》赵孟頫-洛神赋(北京故宫藏纸本25.7×10.3~13cm×6 )赵孟頫《洛神赋》(卷,纸本,行书,纵29cm,横220.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頫行书《洛神赋》(纸本纵29.5公分,横192.6公分,现藏天津市博物馆)趙孟頫《远游》墨迹精妙赵孟頫《绝交书戏鸿堂法书》赵孟頫《绝交书戏鸿堂法书》拓本(国家图书馆藏)赵孟頫《王羲之轶事帖》(2种,附释文)赵孟頫-行书-《杜甫秋兴八首》(28岁时书)赵孟頫《止斋记》(上博藏,原帖+释文+单行高清放大临摹版)赵孟頫《前赤壁赋》赵孟頫《后赤壁赋》赵孟頫《心经》墨迹单字高清版(上)赵孟頫《心经》墨迹单字高清版(下)赵孟頫行楷书《淮云通上人化缘序》赵孟頫《卫淑媛墓志》赵孟頫书《朱熹感兴诗并序》赵孟頫《寿春堂記》赵孟頫《太湖石赞》趙孟頫《万年欢曲》赵孟頫书《秋声赋》赵孟頫行草刻本《北陇耕云》赵孟頫行楷《松江宝云寺记》董其昌二玄社《董其昌集》董其昌《岳阳楼记》2种(12条屏+长卷)董其昌《倪宽赞》(上)董其昌《倪宽赞》(下)董其昌行书《琵琶行》临董其昌《琵琶行》董其昌真迹——《早朝诗卷》董其昌书《草诀歌》董其昌《临魏晋唐宋诸书卷》董其昌楷书《信心铭》董其昌行书《宋词手卷》欣赏董其昌书宋词董其昌行书《杜甫醉歌行诗》董其昌行书《武帝歌卷》董其昌行书《余峰尖论交云雨》董其昌行书《三思疏》董其昌《行书千字文》董其昌楷书《田家杂兴八首》董其昌诗卷得怀素圆转法度草诀百韵歌草诀百韵歌(完整简介+分页注解+原帖)(内容持续更新中)草诀百韵歌王羲之-《草诀百韵歌》(扫叶山房石印本)王羲之-《草书诀歌》寒食帖临苏东坡《寒食帖》(一)临苏东坡《寒食帖》(二)临黄庭坚《寒食帖》跋文徵明文征明《四体千字文》文征明《小楷千字文》文徵明行书《千字文》文征明《草书千字文》文徵明《岳阳楼记》文徵明《独乐园记》文徵明《滕王阁序》文徵明楷书《琴赋》文征明行书《北山移文》文徵明小行书《琵琶行》文徵明小楷《离骚》文征明小楷《草堂十志》文征明《前后出师表》文征明《落花诗》高清墨迹文徵明行书《立春进贺》文徵明行书《明妃曲》文征明行草《张梅雪寿诗》文徵明《偶适溪楼帖》文征明行书《山静日长》黄庭坚二玄社《黄庭坚集》黄庭坚手札合辑临黄庭坚《松风阁帖》(上)临黄庭坚《松风阁帖》(下)毛笔哥哥临黄庭坚《花气薰人帖》黄庭坚书法墨迹《云夫七弟书》宋代黄庭坚《发愿文》墨迹欣赏黄庭坚《苦笋赋》黄庭坚行书《经伏波神祠诗卷》黄庭坚行楷《仁亭诗卷》米芾毛笔哥哥临米芾《珊瑚帖》毛笔哥哥临米芾《淡墨秋山帖》米芾行书《晓行巴峡》高清放大图米芾小楷千字文(传)米芾行书《留简帖》单字高清大图米芾行书作品《天马赋》米芾《德忱贴》欣赏米芾《心经》欣赏米芾行书《白云居》《米芾行书集字对联》(上)《米芾行书集字对联》(下)唐伯虎风流才子唐伯虎《落花诗册》唐伯虎行书《八仙歌》高清欣赏唐伯虎临《兰亭序》唐寅行书《焚香默坐歌》苏轼二玄社-宋·苏轼-《苏轼集》苏轼《洞庭春色赋》与《中山松醪赋》欣赏苏轼行书墨迹《次韵秦太虚诗帖》苏轼《罗池庙迎享送神诗碑》苏轼行书《渡海帖》苏轼小楷《滕王阁序》苏轼《心经》合辑苏轼手札合辑苏轼楷书《丰乐亭记》祝允明祝允明行草书法《牡丹赋》高清祝允明《小楷千字文》。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杨凝式的传奇人生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杨凝式的传奇人生

谁知洛阳杨风⼦,下笔便到乌丝栏——杨凝式的传奇⼈⽣五代⼗国(907- 978年),是唐、宋之间所形成的⼀个军阀割据、天下⼤乱的历史阶段。

其间兵⼽叠起,狼烟遍野,⼀⽚萧条。

书法艺术虽承唐末之余续,但因兵⽕战乱的影响,从总体上讲不成什么⽓候,更没有形成什么时代书风。

但有⼀位杨凝式(873⼀955年)历仕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体虽蓑吵,⽽精神颖悟”,“善于笔札,洛川寺观蓝墙粉壁之上,题纪殆遍。

”他⼜“富有⽂藻,⼤为时辈所推。

”正如苏轼评及五代书法时曾说的那样:“⾃颜柳⽒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物凋落,⽂采风流,扫地尽矣。

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王、颜、柳之余韵。

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泪没者。

”五代之际,在书法上值得称道的,当推杨凝式。

他的书法在书道衰微的五代,可谓中流砒柱。

然⽽,杨翁⽣不逢时,虽⾝怀旷世之才,胸有治国良策,但⾝处乱世,也只能以装疯卖傻来戏谑⼈⽣。

⼀、杨凝式⽣平杨凝式(公元873—954年),王⽟池先⽣1983年曾于美术史论第⼀期发表《笔迹雄杰,淋漓快⽬——杨凝式的书法艺术》。

⽂中曾有卒于公元957年之说,1986年撰⽂⼜改为954年(82岁)。

⽬前,多数研究者从后说。

杨凝式为五代著名书法家。

唐称南朝的宋、齐、梁、陈和隋为五代,宋以后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五代,是为前、后五代,⽽凝式则是属指后五代。

凝式字景度,号虚⽩,癸⼰⼈,希维居⼠,关西⽼农,弘农⼈,陕西华阴⼈,唐末为秘书郎,历任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官⾄太⼦太保,世称“杨少师”,“杨风⼦”“杨疯⼦”。

善⽂辞,尤⼯⾏草,得欧阳询,颜真卿法,⽽加以纵肆,笔迹雄杰,结体新奇,有破⽅为圆,削繁就简之妙,存世墨迹与刻本有《神仙起居法》、《夏热帖》、《⾲花帖》、《卢鸿草堂⼗志图》、《新步虚词》、《云驶帖》等。

另外,在董其昌的《容台别集》中还记录有《挽僧诗三⾸》、《合浦散》、《洛阳帖》和《乞花帖》,不过皆已散佚。

洛神赋十三行字帖高清

洛神赋十三行字帖高清

洛神赋十三行字帖高清洛神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杰出作品,作者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曹操。

洛神赋以洛水和洛神为背景,描绘了洛水美景和洛神韵味,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洛水洛神之美的赞美之情。

下面是洛神赋的十三行字帖,完整呈现了这篇文学巨作: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到中庭数杨梅。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风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黄河忽闻音,遥遥神州行。

蒙羞谈笑无还期,采菊东篱下。

悠悠田园送我情。

愿随春风常往事,独携白云重入戍!借问辛夷坞,秋风何时来?往看洛阳花,萧萧管乐声。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青青子夜,南风吹秋露。

思往事已如烟,舟檝灞陵道。

秋风三日雨,洛阳三日花。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谁谓高堂夜无眠,看来谢傅盛文章。

两曜重德泰山屹,一身诚孝感云乾。

南齐弱冠今艰难,九流坎坷读文章。

五十犹堪折桂子,辞章三汉字千山。

逆旅交代思无穷,吏人三陈恩已深。

子云大才重扶犁,矢志高天宽怀心。

听觉蟾轮暗边野,壶中天地荡未回。

蕴珠化石满九瓮,泻露泄浆流百垓。

含章垂地锦四牡,荷吏披肩风中来。

见君剑履水犹湿,故故古城云外开。

耕郊仰玩当心会,斥候扬旌陌上频。

山川东不嬉,箱篓西翔鸢。

日暮寒山起笛声,霜威上将涚缑井。

文昌碎玉开光耀,紫花摇落满山青。

六朝不识鲁智深,玉斧金戈在何身?春光自向吴山看,气蒸云两汉河唇。

水尽容颜散老年,每怀僧侣多诤言。

荷尽已无车马尘,五更钟磬增月圆。

斜门响叶无碎声,每听吾弟含笳鸣。

镜前照出何人地,敷衍附庸食空名。

文章案壁犹书字,锦帆城外看思心。

火萦烟燋笑碧沙,月爍星光临洛闺。

篇章万字任斜倚,长幼以笔成颂诗。

邵雍诗词洛阳10篇

邵雍诗词洛阳10篇

邵雍诗词洛阳10篇邵雍年少时期,也自认为才志出众,慷慨激扬的欲求取功名。

邵雍爱读书,几乎无书不读,求学中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刻苦。

为磨练出坚强的意志力,他冬天不生炉子,夏天不扇扇子,夜里不睡觉的刻苦地学习了好几年。

下面本店铺就和大家分享邵雍诗词洛阳,来欣赏一下吧。

洛阳春吟·十日好花都去尽朝代:宋朝|作者:邵雍十日好花都去尽,可怜青帝用功深。

游人莫便无凭据,未必红芳胜绿阴。

洛阳春吟·春归必意归何处朝代:宋朝|作者:邵雍春归必意归何处,无限春冤都未诉。

欲托流莺问所因,子规又叫不如去。

寄毫州秦伯镇兵部·天心复处是无心朝代:宋朝|作者:邵雍天心复处是无心,心到无时无处寻。

若谓无心便无事,水中何故不生金。

秋日朝代:宋朝|作者:邵雍满目平原百里赊,寂寥深处见人家。

三间草屋无樵爨,一□□□有野花。

远出小童寻路径,归来老叟带烟霞。

数声起笛寒山暮,光照柴门月满斜。

又旋风吟二首·近日衰躯有病侵朝代:宋朝|作者:邵雍近日衰躯有病侵,如何医药不求寻。

轩前密叶自成幄,砌下黄花空散金。

闲看蜜蜂由蜜意,静观巢燕垒巢心。

非关天下知音少,自是尧夫不善琴。

故连昌宫朝代:宋朝|作者:邵雍洛水来西南,昌水来西北。

二水合流处,宫墙有遗壁。

行人徒想像,往事皆陈迹。

空余女几山,正对三乡驿。

过比干墓朝代:宋朝|作者:邵雍精诚皦於日,发出为忠辞。

方寸已尽破,独夫犹不知。

高坟临大道,老木无柔枝。

千古存遗像,翻为诌子嗤。

尧夫何所有朝代:宋朝|作者:邵雍尧夫何所有,一色得天和。

夏住长生洞,冬居安乐窝。

莺花供放适,风月助吟哦。

窃料人间乐,无如我最多。

自问二首·年来因甚可吟诗朝代:宋朝|作者:邵雍年来因甚可吟诗,桃李无言莺有辞。

啼到黄昏犹自啼,奈何人老又春归。

宽猛吟朝代:宋朝|作者:邵雍宽则民慢,猛则民残。

宽猛相济,其民自安。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邵雍自共城迁居洛阳。

邵雍初到洛阳的时候,所居房屋都是棚草做门的,难以抵挡风雨。

唐宋八大家简介--欧阳修(欧阳修与洛阳)

唐宋八大家简介--欧阳修(欧阳修与洛阳)

唐宋八大家简介--欧阳修(欧阳修与洛阳)
欧阳修与宋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考中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尹洙、范仲淹、梅尧臣等交往甚密。

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欧阳修亲睹“洛阳之俗,大
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

花开时,士庶竞为邀游”,于是遍访民间,将洛阳牡丹的栽培历史、种植技术、品种、花期以及赏花习俗等作了详尽的考察和总结,撰写了〈〈洛阳牡丹记》一书,包括〈〈花品序》、〈〈花释名》、〈〈风俗记》三篇。

书中列举牡丹品种24种,是历史上第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其一译文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其一译文(最新版)目录一、引言二、《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的背景和作者简介三、诗文的主旨和意义四、诗文的艺术特点五、结论正文一、引言《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是唐朝著名文学家储光羲的代表作品之一。

作为一首献给吕四郎中的诗歌,它展现了储光羲对吕四郎中的尊敬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对洛阳道的热爱和赞美。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诗文的背景和作者简介、主旨和意义、艺术特点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二、《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储光羲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婉美、含蓄著称,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和推崇。

洛阳道是唐朝时期的一条重要道路,连接了洛阳和长安两个重要的城市,也是唐朝文人墨客经常游历和描绘的地方。

吕四郎中是唐朝的一位著名医学家,他精通医术,被誉为“医圣”,深受人们的尊敬和敬仰。

三、诗文的主旨和意义《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主要表达了储光羲对吕四郎中的尊敬和敬仰之情,以及对洛阳道的热爱和赞美。

在诗文中,储光羲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洛阳道的美景和历史文化,表达了对这条道路的热爱和向往。

同时,他也通过赞美吕四郎中的医术和品德,表达了对这位医学家的尊敬和敬仰之情。

四、诗文的艺术特点《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在艺术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形象生动:储光羲在诗文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洛阳道的美景和历史文化,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这条道路的魅力和韵味。

2.结构紧凑:诗文结构紧凑,情感连贯,展现了储光羲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3.抒情真挚:储光羲在诗文中表达了对吕四郎中的尊敬和敬仰之情,以及对洛阳道的热爱和赞美,情感真挚,令人感动。

4.修辞手法丰富:诗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使诗文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五、结论《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是一首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艺术精湛的诗歌,展现了储光羲对吕四郎中的尊敬和敬仰之情,以及对洛阳道的热爱和赞美。

宋之问简介及《陆浑山庄》赏析

宋之问简介及《陆浑山庄》赏析陆浑山庄宋之问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

【阅读提示:《陆浑山庄》唐代诗人宋之问所作五言律诗。

本诗叙事抒情,就让人仿佛到了世外桃源,因此诱发了退隐躬耕山林的念头。

这叙事抒情中亦含有景致,侧面说明了陆浑山的清幽超尘,是隐逸的好去处。

】【作品鉴赏】宋之问这首《陆浑山庄》诗,是他前期的作品。

他在《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中写道:“揆己道德余,幼闻虚白旨。

贵身贱外物,抗迹远尘轨。

朝游伊水湄,夕卧箕山趾。

妙年拙自晦,皎洁弄文史。

谬辱紫泥书,挥翰青云里。

事往每增伤,宠来常誓止。

铭骨怀报称,逆鳞让金紫。

安位衅潜搆,退耕祸犹起。

栖岩实吾策,触藩诚内耻。

”虽然他一生混迹于官场,在宦海中几经沉浮都没有痛下决心,绝尘归隐,但他爱好山水之心却是真挚的。

他在长安附近有蓝田辋川别业(后为王维所居),在东都洛阳附近有陆浑山庄。

他在《蓝田山庄》诗中自白说:“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

”有时这别业、山庄也是他宦海中的避风港。

或许正因为他饱经仕途沧桑,饱尝世事无常,才更寄情于山水之间。

他在这些地方短暂的“隐逸”生活期间,写下了一些优美的田园山水诗。

《陆浑山庄》是其中最出名的一篇。

首联叙事抒情,“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是说一回到陆浑山就仿佛到了世外桃源,因此诱发了退隐躬耕山林的念头。

这叙事抒情中亦含有景致,侧面说明了陆浑山的清幽超尘,是隐逸的好去处。

颔联主要描写自然景色,“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上句是说顺着溪流欣赏山花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源头;下句是说采摘药草寻寻觅觅竟走进了云林深处。

这两句诗连用了“看”“入”“采”“行”四个动词,在动态中写静景,意象活泼而有生气。

既写出了烂漫山花、苍翠林色的诱人,也表现了人物悠闲的心情。

颈联主要是表现山林的人物风情,“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上句写农夫对来客热情招呼,询问姓名。

下句与上是工对,化用。

苏东坡《海外》诗:“花曾识面香仍好,鸟不知名声自呼。

唐代诗人宋之问简介及其唐诗赏析

唐代诗人宋之问简介及其唐诗赏析宋之问(约656-约713),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

在武则天的文学侍从中,宋之问是人品最卑下的,但是诗又是做得最好的。

上元二年(675),宋之问进士及第。

武则天称帝后,他以文才得以扈从左右,要不是因为口臭(齿疾),还差一点成为武则天的男宠。

他于是改而谄事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张昌宗,甚至为张易之捧溺壶。

神龙元年(705)正月,宰相张柬之等逼武后退位,诛杀二张,迎立唐中宗。

张易之倒了,宋之问当然也就被贬了,他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

但他贪恋往日的富贵荣华,第二年又偷偷逃回洛阳,躲在朋友张仲之家。

会来了,马上去告密,张仲之被杀,他却因此擢任鸿胪主簿。

宋之问卖友求荣,“深为义士所讥”,“天下丑其行”。

景龙元年(707),武三思被杀死后,宋之问马上又投靠太平公主,但看到安乐公主权势更盛,马上又改投安乐公主。

太平公主十分生气,调查到他在主持科举考试时收受贿赂,把他贬到越州(今浙江绍兴)去做长史。

这一次宋之问算是有一点点醒悟了,离开腐败的宫廷,来到山水秀丽的大自然,他有一点想洗心革面了。

但宫廷又发生政变了,太平公主联合李隆基(后来的唐明皇),诛杀了有武则天一样的野心,却没有武则天雄才大略的韦后和安乐公主。

站错了队的宋之问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被流放到钦州(桂州?)(今广西钦州)去了。

先天元年(712),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他被赐死于徙所。

宋之问人品低下,却又因为诗写得好,在生前也是很荣耀的,他是两次宫廷诗歌大赛的冠军。

第一次是武则天率群臣游龙门,命大家写诗,先成者赐锦袍一领。

东方虬诗先成,武则天就把锦袍赐给他了。

但是,诗歌的优劣不是以做诗的速度为标准的,武则天也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宋之问的诗虽然后成,但武则天读了以后认为确实比东方虬写得好,就把刚刚赐给东方虬的锦袍夺过来,改赐给了宋之问。

一领锦袍事小,关键是名。

这事让宋之问大大地出了一回风头。

第二次是唐中宗时,也搞了一次诗歌大赛,评委是著名的才女上官婉儿。

咏洛赋——精选推荐

咏洛赋《咏洛赋》,又名---【洛阳赋(并序)】(写于2007年3月3日,当代著名辞赋家,桐城赋派创立者---潘承祥先生,应洛阳大学辞赋研究所之邀而撰于雷池文渊.),这是一篇吟咏中原历史文化名城---洛阳的辞赋。

介绍【一、《咏洛赋》概念】《咏洛赋》,又名---【洛阳赋(并序)】(写于2007年3月3日,当代著名辞赋家,桐城赋派创立者---潘承祥先生,应洛阳大学辞赋研究所之邀而撰于雷池文渊.),这是一篇吟咏中原历史文化名城---洛阳的辞赋。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中原历史文化名城。

面积15209平方公里,人口577万人。

潘承祥《洛阳赋》云:“洛邑千古秀,花木四时春。

黛峰苍翠,万岩百壑竞风流;清溪潇洒,淡烟流水画屏幽。

川岳锦绮,绣埌绮错;绿野青畴,山腴原沃。

处东经111.8’—112.59’之间,介北纬33.35'—35.05'之表。

毗暖温带之南缘,邻亚热带之北端。

夏无酷暑,雨量充沛。

冬无严寒,阳光充足。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略168千米。

资源沛裕,物美风醇。

”地理位置洛阳地势西高东低。

洛阳市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洛河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全境,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

潘承祥《洛阳赋》云:“煦风盈空,腴壤无疆。

奥区神皋,广衍沃野。

爰蕴天乾地坤之罡罡紫瑞;居怀河洛川水之脉脉延流。

位豫省西部,居亚欧大陆桥东段;处洛水之滨,跨黄河中下游两岸。

西依秦岭,出函谷而怀关中秦川;东临嵩岳,越虎牢而揽齐鲁岱宗。

北枕太行,凭黄河之险可御万千军马;南望伏牛,拥宛叶之饶可裕亿万黎民。

统御中原,山川纵横千里;崇轶神州,文明隆盛万古。

强者必踞,为历代帝王建都筑城之良所;兵家必争,乃各朝诸侯逐鹿中原之宝地。

群山环卫,数岳崔嵬列屏;河渠密布,诸水蜿蜒其间。

其名山者曰郁山、邙山、青要、荆紫、周山、樱山、龙门、香山、首阳、嵩山等岳脉;其闻水者曰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涧河、瀍河、白河、汝河等川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贴:十问洛阳今年4月,当中国首届洛阳牡丹文化节的烟花消弥在夜空,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始聚焦全世界的摄像镜头。

此时,距欧阳修‚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的赞叹已穿越千年,仰望西安世界园博会的繁华,作为一名河南人,笔者有一种‚伤不起‛的莫名伤感。

洛阳,是中华自夏、商、周三代起5000年文明的滥觞之地,是中国儒释道三家的发源地,是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朝古都,是中国70%宗族大姓的起源地,是福佬人、广府人和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籍地。

可以说,洛阳不仅是全球华人的文化之根,更是其祖脉所系;洛阳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原点,更是永远的中华文化圣城。

作为一名河南人,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之际,在中原经济区战鼓擂响之时,在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大幕拉开之初,十问洛阳,想必不是十分多余,更是十分必要。

十问洛阳,期盼十答。

十问洛阳:中华文明原点的复兴之路●一问:中华文明原点今何在?中华文明的原点何在?毫无疑问,在洛阳。

洛阳,是中华自夏、商、周三代起5000年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国儒释道三家的发源地,是中国70%宗族大姓的起源地,是福佬人、广府人和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籍地。

可以说,洛阳是中华文明的根之所在,是中华民族的魂之所系。

今天看洛阳,不仅要跳出洛阳看洛阳,还要站在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华文明崛起的高度看洛阳。

正如希腊是哲学的发源地,是柏拉图学院和亚里士多德的讲学场所的所在地一样,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毕发源于洛阳,从‚河图洛书‛开中华文明源流起,老子长居洛阳而孕道家,孔子‚入周问礼‛而成儒家,佛教入中国而建白马寺,儒释道三家全部源自洛阳,铸成了中华文明最核心的思想体系,也成为世界上发展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

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也必然要求洛阳打造世界文化中心,成为炎黄子孙的情感归宿、世人向往的东方古城和华夏文明与思想的圣殿。

现状: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的洛阳虽然历尽千年繁华,但如今在中国城市版图中也仅居二流城市地位,国人对洛阳的认知,也仅存于支离破碎的‚洛阳牡丹‛、‚龙门石窟‛的碎片化印象之中,这个阅尽华夏文明诞生与成长、兴亡与轮回的千年帝都,与很多曾经辉煌的历史名城一样,在现代激烈的城市竞争中显得平静与寂寞。

●二问:告诉世界一个怎样的洛阳?一个城市没有现代化的城市品牌,无法走得长远。

只有通过城市品牌的塑造和营销,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清晰地传达城市价值,才能使国际资本、优秀人才和全世界的游客认识洛阳,认同洛阳,向往洛阳,最终来到洛阳,与洛阳共同成长。

洛阳城市品牌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洛阳代表着什么?洛阳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洛阳将为世界的投资者、游客和人才提供什么发展机遇?洛阳的明天会是什么样?这一系列疑问,都亟需要通过城市品牌塑造和城市营销的各种手段清晰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传达。

●三问:洛阳在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中处于怎样的战略地位?‚十省通衢‛的洛阳,应该也能够成为中国内地与沿海三大增长极经济走廊之间的核心支点,成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战略要地,成为中国启动内需的重要引爆点和中国能源、商品、人流的重要集散中心。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转移成为世界各国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每一次大的产业转移都是全球范围内产业和市场的重新洗牌,而每一次洗牌也会牵扯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神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已发生过三次大规模产业转移: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欧美向日本转;第二次是60年代中后期,日本向亚洲四小龙转;第三次是80年代中期,亚洲四小龙向中国沿海转移,后者一跃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和全球加工工厂。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启动了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中国沿海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成为标志性事件。

●四问:中国老重工业基地如何重生?‚东方红‛拖拉机,是留在一代甚至两代中国人心中的集体记忆,也代表了洛阳曾经的辉煌。

世界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领域的著名学者马里奥•波利斯曾经尖锐地把重工业城市称为‚锈带‛城市,认为依靠资源和特定优势发展起来的重工业成为阻碍城市进步的因素,认为重工业使城市患上了‚侵扰性渔利综合症‛。

如美国的底特律,法国的北部地区和比利时的南部地区等,都是美国和欧洲传统的重工业城市,但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却一直无法从消极的工业遗产中摆脱出来,从而丧失了新的发展机遇,美国的底特律甚至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被形容为一座‚死城‛。

事实上,正如中国东北地区和100多座资源性城市一样,依靠重工业和资源性产业发展的单极增长模式如今已经遇到了严重的发展瓶颈,‚资源诅咒‛效应开始逐步显现。

将重工业发散和延伸成完整的产业链,才能将洛阳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并倒逼现有产业升级,吸引新的下游先进制造业,开拓中国内需市场,从而实现洛阳重工业的整体转型升级。

●五问:科研院所为何逃离洛阳?为洛阳的众多科研机构搭建一个产、学、研、中介机构和资本相对接的平台,才能推动国内外创新资源、产业资源、人才资源和资本与洛阳对接,实现引资与引智并举,助推产业升级,真正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

2008年3月10日,是一个让洛阳人失落的日子,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从洛阳迁往天津,而这是14家驻洛阳的中央部署科研机构之一。

随后,多家科研单位也纷纷开始实施或准备实施类似的搬迁计划。

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之一的洛阳,曾在中国科研力量布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席位。

洛阳拥有丰厚的科研资源,但却缺乏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平台,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六问:洛阳战略新兴产业如何‚星火燎原‛?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强力扶持的政策体系、创新转化平台、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和强大的人才支撑。

洛阳不缺拥有核心技术的战略新兴企业,但缺乏从企业,到产业,再到现代产业集群的跳板。

目前,洛阳在动力电池、风电、光伏、信息产业、互联网等产业已经集聚了中航锂电、中航光电、尚德、用友软件等一批有实力的大项目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而洛阳能否实现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带动一个产业集群,将这些‚星星之火‛培育成‚燎原之势‛,我们拭目以待。

●七问:孔雀如何洛阳飞?人才是城市和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

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初,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的风潮,包括洛阳在内的内地人才纷纷南下‚淘金‛,没有了人才的支撑,内地发展更加滞后。

按照经济学的一句经典名言,‚聪明人喜欢与聪明人在一起‛,道出了人才为什么喜欢扎堆大城市的奥秘。

因为高端人才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学习,对于人才来说是比薪酬和生活幸福感更加重要的事,因为人才只有不断在集体的环境中学习工作才能不断增值,反之就会在行业中落伍,甚至贬值。

因此,洛阳要吸引高端人才,就需要打造‚高端人才阶层‛,通过搭建人才交流和沟通的平台,用现代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和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发模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人才在洛阳能够不断升值而非贬值。

●八问:中国北方水城如何走国际生态城之路?中国北方是严重缺水的地区,而洛阳凭借其极大河流蕴藏的丰富水资源,完全是当之无愧的北方水城,这是在整个北中国独一无二的城市竞争力所在。

通过建设国际生态城,至少可以达到‚一箭五雕‛的效果:第一箭,河南需要一座国际生态城,为河南乃至中原地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绿色崛起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箭:洛阳自身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名山大川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但这些资源一直缺乏一个大的平台进行整合。

第三箭:国际生态城所代表的,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绿色、生态、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对高端产业所需的高端人才同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第四箭:洛阳作为中华文明的原点,延续的是一种农业文明的精髓,只有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才能在全国乃至全球舞台上焕发新的光彩。

第五箭:国际生态城的建设,是低碳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强力引擎可以将城市与产业的发展融为一体,形成共振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箭五雕‛,洛阳何乐而不为?●九问:根文化如何变成生产力?作为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籍地和精神地标,洛阳如何利用宗族情结打好招商牌?如何将文化之力、亲缘之力、品牌之力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品牌,平台,营销,服务,基地,缺一不可。

试看全球客家恳亲大会,至今还没有在洛阳举办过一届,这直接反映了洛阳没有把全球1亿客家人的精神圣地用直接的手段变成文化的平台,亲缘的平台,招商引资的平台。

●十问:郑洛争霸还是共同打天下?当今世界,全球产业竞争已经演变成城市群的竞争。

大伦敦城市群,法国大巴黎地区,德国莱因-鲁尔地区,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群和五大湖沿岸城市群,,东京—大阪城市群,以及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环渤海城市群,都是世界经济重心不断转移的产物。

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城市共建,双核共舞,交通共联,民生共享,机制共通,是郑洛联手打天下必须迈过的‚七道坎‛。

七大难题破解,郑洛共同发展大局可定。

其时,中原经济区才能迎来强大的增长极,成为带动中原崛起的真正龙头城市圈。

神秘网友创作《十问洛阳》你在哪里?2011-06-14 07:30:00 来源: 大河网(郑州) 有0人参与手机看新闻转发到微博(0)《十问洛阳:中华文明原点的复兴之路》在洛阳信息港首发后,很快在洛阳和省内各大论坛广为转载,经东方今报、洛阳日报等媒体在显著位臵全文刊登,瞬时风靡洛城,影响深远,不但在民间广受关注,更引起了洛阳决策层高度重视,在洛阳社会各界引发出热烈讨论,被公认为是多年不遇的大帖名篇,据悉,有30多个局委当家人、洛阳社科界、学者和专家组纷纷召开专题研讨会,研读洛阳十问,共商洛阳发展大计。

这篇来自网络的‚十问洛阳‛,着眼现实,立意高远。

全文一万八千余字,字字如霹雳,振聋发聩,震撼古都上下;句句似重锤,撼人心魄。

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洛阳的关爱;道道拷问,叩击着洛阳人的心弦。

‚十问洛阳‛,问出了我们的心中之痛,问出了我们的机制之疾,问出了我们的发展之惑。

无疑解决这十个问题,洛阳将迎来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十问洛阳》的原创作者是谁?大河网 6月14日网友们认为这篇横贯古今、纵论天下、学贯东西的原帖作者绝非等闲之辈,有网友猜测这位高人是本地一胸怀大志,又怀才不遇的政府公务人员,还有人认为这位肯定是本地知名学者教授,还有人认为是本地网络媒体高级策划,或是政府智囊团的高级策划,有人认为他是一位心系洛阳的外地高人,有媒体人士认为他是国内一报业集团的精英策划团队……许多网友发出呼唤,许多部门也在寻找这位贤人达士,显示出当今洛阳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总之,网帖作者‚吃着火锅唱着歌儿‛已引起了洛阳人的浓厚兴趣,那么原帖作者到底是何方高人,大家不妨一起来寻找。

网友:据说他是洛阳籍的安阳人,抑或是洛阳籍的安阳人,大家猜吧。

网友‚风雨吉他‛:最让人震惊的是此人对洛阳近代史的了解,数字掌握之精确,窃以为绝不是普通网友或老百姓!期待高人现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