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方言简介

洛阳方言简介
洛阳方言简介

洛阳方言(最后一句是经典)

估计即使是洛阳人,很多人也不一定能听懂.我也有些都听不懂,给你们看看!!中——好

喷——侃

古状——蹲

布衫——衣服

古——给

木——没

秒——没有

抓雷——干吗

毛到——骗人

页儿——昨天

墩儿——凳子

步老盖儿——膝盖

带劲——舒服

独孤眼儿——一个人

司跟——一起

滴脑——头

dia——下面

死慌——累信求——傻瓜

弄啥来——你干吗呢

死鬼——讨厌次瓜——笨蛋

磕儿台儿——台阶

坐桌——吃喜酒

各喽——碗

今儿前本儿--今天上午

今儿后本儿——今天下午

前bersher——上午夜儿

后晌——昨天下午

夜黑儿——昨天晚上

与哦--一俩--二撒--三嗦--四卧--五罗--六去哦--七罢--八社--十加司——厉害

枯出——皱挂

赖子——勾引街上混的

去求——完蛋

喝汤秒——吃饭没

操气——生气

外线——外面

火烧儿馍——烧饼

里各老——屋里面

不拉不拉——用手抹一下

协货——喊

rua牌——洗牌

der——玩某项游戏或者活动

看好——正好、刚好

捣鸡毛——调皮

单木身儿——专门、故意

咯夷人——烦人

镇着——现在

那帮——那边

日马chua——差劲

叶荷尔塞啥叶儿——昨晚休息得怎么样

保说啦,豆哪儿吧——不要再说啦,就这样吧。墙麻灰儿——捉迷藏

糊杜面贴儿——糊涂面条

脊娘——脊梁

Go甲——身上的灰

门各捞——门后面

床和拉——床下面

猜票儿——簸箕

赤八脚——光脚吽(ou)——牛

代开——请客

大那蛋——洛阳人都知道

日你mer——同上

觉气——角

憨水——口水

哭册儿——短裤

撇这儿——放下

信着木有——找到没

灶火——厨房

赤肚子——裸身

凑人——烦

次马糊——眼屎

特儿——桃子

圣人蛋——狂妄自大的意思

七孙——骂人的话

赖爪——赖种

去球——完了

日龙——搞砸的意思

不老盖——膝盖

嘎支(几)窝——腋窝

夜黑——昨晚的意思

将妞——刚才的意思,郾城说的比较多

不枪中——不行的意思

跟盖——旁边的意思

姑堆——蹲的意思

布住——抱着的意思

空壳篓、木任啥——没有的意思

出儿出儿油——蟋蟀

各意人——恶心人

突鲁——下滑的意思

咣揩——咣揩,你不能了吧,很难解释,看看的意思吧

个寥——古怪

气蛋——烦人

个一蛋——怎么解释呢?很讨厌吧

得劲——舒服,爽的意思,全省通用,河南的代表方言

摸肚——最后的意思,郾城说的比较多

光嘟,撤都儿——不穿衣服光屁股

芫荽(yan sui)——香菜

摸出——动作缓慢,墨迹的意思

老末——最后的意思

愚活——绣逗,迷瞪

枯楚——有皱纹,不平展,多用于纸张,人物面部

白动——别动

天树杆——甘蔗

驭(yu)——停,架车时对马、驴等动物的言语,哋(dei)、加,卧,驭墩儿——板凳

阿(a音或e音)渣——龌龊

摆置——收拾

乌拉——形容说话不清楚

毒气——狠的意思

幺火,协活——喊

短——说谁谁短,应该是不仗义的意思

水货——东西不是正版的,人也不地道

清倒切——早晨

老渣皮——不时髦

马几妞——知了

晒百,朔白,成脸子——故意挑衅,不好解释

出奇,出样——新鲜,与众不同

出绿——跑的意思

拉虎——邋遢

马虎瞪——迷瞪

鬼觉——臭美的意思

嗑衬——恶心

布拉——用手拍拍的意思,比如衣服脏了,布拉布拉

糊肚——有点稠的粥

摸嘟儿——最后的意思

烧包——指人不踏实

扑狼鹅——蛾子

扁嘴——鸭子

花大姐——瓢虫

绑张——排场

虚湖不虚湖——注意没注意

片叉,片汤糊涂叉——不怎么地

住贵——贵重

滴瞎儿——刚下雨的时候

老鳖一——吝啬

这帮那帮,这腔那腔——这边那边

挨口,挨爽——被批评的意思

长虫——蛇

楚喘——蚯蚓

花椒——本是一种调味品,现指嘲笑讽刺的意思

熊样,熊货,熊脸——骂人的词

信球——白痴,傻瓜

欣——我去给你欣点青菜回家下面条,指白拿,白要的意思

欣——你家的闺女欣下了没有?指出嫁的意思

猫——骗人

大鬼小鬼,大毛小毛——扑克牌里的大小王

库券(ku quan)——通常是形容人弯身吧

不份儿——不服气的意思

拾捣——收拾,修理

坷拉蛋——小石头

当门——客厅

揉(rou)夕——傍晚

左接吧右接吧——左胳膊右胳膊

斜色,和色——发抖的意思

吝蛋——烦人

搁住老——不值得,犯不上

掏劲——使劲

清倒切——早晨

抹肚儿——最后

喝了汤——天黑后

普通话版:太阳啊~!我的母亲啊~!您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您累不累啊~!

洛阳话版:日头啊~!俺哩娘啊~!你从东边爬揣~!从西边咕噜下去~!你死不死勒晃啊~!

浅谈洛阳方言中的代词特点

浅谈洛阳方言中的代词特点 【摘要】在汉语表达中,代词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代词作为洛阳方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对比洛阳方言与普通话中代词的区别与联系,并搜集相关资料和第一手的语料,阐释洛阳方言中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的具体特点。 【关键词】洛阳方言;代词;特点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是局部地区人们所使用的语言。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汉民族方言,分支众多,内容丰富,不同地区各具特色。洛阳,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一千三百年的建都史。洛阳方言,更是河洛地区乃至全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陆游曾在《老学庵笔记》中说到“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洛阳方言隶属北方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区洛嵩片。洛阳方言虽与普通话保持着较高的一致性,但仔细研究起来,会发现还是存在着很多区别于普通话的特点,需要我们研究分析。因此,洛阳方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代词是根据是否具有替代或指称功能而划分出的一种特殊词类,它的语法功能与它所替代的实词和短语相当。在代词研究方面,前人虽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还缺乏对洛阳方言的代词的特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洛阳方言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方面来探讨洛阳方言代词独有的特点。 一、人称代词 洛阳的人称代词有:“我”、“我们”、“俺”、“俺们”、“咱”、“咱们”、“你”、“你家”、“你家们”、“他”、“他们”“人家”、“人家们”。它们与普通话中的人称代词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下面我们通过分析具体说明其特点。 (一)单数人称代词 与普通话相比,在洛阳话的单数人称代词有一下几个特点: 常用“俺”来代替“我”,例如: 俺家住在涧西区。 俺达达今个儿去北京。(我叔叔今天去北京。)

洛阳方言简介

洛阳方言(最后一句是经典) 估计即使是洛阳人,很多人也不一定能听懂.我也有些都听不懂,给你们看看!!中——好 喷——侃 古状——蹲 布衫——衣服 古——给 木——没 秒——没有 抓雷——干吗 毛到——骗人 页儿——昨天 墩儿——凳子 步老盖儿——膝盖 带劲——舒服 独孤眼儿——一个人 司跟——一起 滴脑——头 dia——下面 死慌——累信求——傻瓜 弄啥来——你干吗呢 死鬼——讨厌次瓜——笨蛋 磕儿台儿——台阶 坐桌——吃喜酒 各喽——碗 今儿前本儿--今天上午 今儿后本儿——今天下午 前bersher——上午夜儿 后晌——昨天下午 夜黑儿——昨天晚上 与哦--一俩--二撒--三嗦--四卧--五罗--六去哦--七罢--八社--十加司——厉害 枯出——皱挂 赖子——勾引街上混的 去求——完蛋 喝汤秒——吃饭没 操气——生气 外线——外面 火烧儿馍——烧饼 里各老——屋里面 不拉不拉——用手抹一下 协货——喊 rua牌——洗牌

der——玩某项游戏或者活动 看好——正好、刚好 捣鸡毛——调皮 单木身儿——专门、故意 咯夷人——烦人 镇着——现在 那帮——那边 日马chua——差劲 叶荷尔塞啥叶儿——昨晚休息得怎么样 保说啦,豆哪儿吧——不要再说啦,就这样吧。墙麻灰儿——捉迷藏 糊杜面贴儿——糊涂面条 脊娘——脊梁 Go甲——身上的灰 门各捞——门后面 床和拉——床下面 猜票儿——簸箕 赤八脚——光脚吽(ou)——牛 代开——请客 大那蛋——洛阳人都知道 日你mer——同上 觉气——角 憨水——口水 哭册儿——短裤 撇这儿——放下 信着木有——找到没 灶火——厨房 赤肚子——裸身 凑人——烦 次马糊——眼屎 特儿——桃子 圣人蛋——狂妄自大的意思 七孙——骂人的话 赖爪——赖种 去球——完了 日龙——搞砸的意思 不老盖——膝盖 嘎支(几)窝——腋窝 夜黑——昨晚的意思 将妞——刚才的意思,郾城说的比较多 不枪中——不行的意思 跟盖——旁边的意思 姑堆——蹲的意思 布住——抱着的意思

洛阳方言亲属称谓词研究

洛阳方言亲属称谓词研究 准考证号:300208200051 指导教师:陈颖作者:何园园 摘要:称谓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会行为。而亲属称谓词则是指称谓人际亲疏、尊卑、长幼关系的词语。本文主要是对洛阳方言亲属称谓词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洛阳方言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其次,对洛阳方言亲属称谓词的构成及社会文化特征进行了概括的研究;最后,论述了洛阳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发展趋势,使其对洛阳方言亲属称谓词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洛阳;方言;亲属称谓词;研究 一、引言 (一)有关称谓词语 随着方言称谓词研究的不断增多,其名称也各不统一。《辞海》和《汉语大词典》都是以“称呼”解释“称谓”。如:《后汉书·郎顗传》:“改易名号,随事称谓。”唐刘知几《史通·称谓》:“古往今来,名目各异,区分壤隔称谓不同。”一般说来,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型。而本文主要介绍亲属称谓。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如:父亲、母亲、爷爷、伯父、姨夫、姑父等)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在现代汉语中,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只有恰当的称谓语才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而不恰当的称谓语则会给交际带来障碍,妨碍交际的正常进行。 亲属称谓词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类词,也是能深刻反映人们思想、心理以及社会文化制度的一类词.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词作为一种基本词汇在民族语言中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是汉民族亲属关系和亲属观念的外化符号,其间富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家庭结构,社会组成和文化渊源。因此,研究洛阳地区的亲属称谓词,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洛阳地区社会文化特点的认识和研究。同时,考察亲属称谓的变化能够折射出社会生活、时代背景和人们的心理状态等的变迁。由于亲属称谓词是随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发展起来的,其中叠置着不同历史时代的成分,所以在语音方面、语义方面都会有所放映,对不同方言的亲属称谓进行比较时,这种语音、语义的差异都有所突显,对于揭示方言语音、语义的发展演变具有重大意义。 (二)洛阳方言简介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由周公营建,建于公元前12世纪,是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洛阳因位于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至35.05’之间,美丽的洛河水悠悠地从城中穿过。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洛阳位处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南北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洛阳方言为典型的中原官话。 洛阳,简称“洛”,地处古洛水北岸而得名,地处九州之中;有五千年文明史四千余年建城史,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世界上第一座统筹规划的城市;自夏朝开始有13个王朝在此定都。河图洛书在此诞生,儒、释、道、玄、理肇始于此,科举制度创建于此,丝绸之路与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五大都城遗址、邙山古墓群和天子驾六震惊世界,“宅兹中国”“中国”一词源自洛阳,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豫、晋、

洛阳民间风俗介绍

洛阳尔雅风俗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从夏朝开始共有13个王朝在洛阳定都。它是河洛文化发源地,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千余年的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中国重工业城市。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现在洛阳已经成为闻名中外的休闲城市。 千年帝都,华夏圣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 丝路起点,运河中枢,牡丹花都,山水之城 三代创世,魏晋风流,汉唐雄风,宋家文气 洛阳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号称国色天香的古都;洛阳,出河图洛书育三皇五帝,“天下之中”的地位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华夏先民对祖地心理上的认同;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和华夏文化从萌芽、成长走向繁荣、壮大的中心和象征。洛阳有着深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那么,他的民俗风情正如苏东坡所说:“洛阳古多土,风俗犹尔雅 一、民间语言——洛阳方言 进到洛阳城内,不看其人,先闻其声。降声调的发音,似曾相识的词语,都让会让你耳目一新。 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洛阳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洛阳方言也被称为“雅言”。南宋陆游说:“中原惟洛阳得天地之中,语音最大。”现今,洛阳市区内老城区、洛龙区主要以洛阳方言为主。其中,老城区作为老洛阳的象征和标志,洛阳方言更是地道。试想一下,漫步在老城区的东西大街,感受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体悟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息的同时,听着地道的古城方言,就好像穿越世纪,回到历史。洛阳方言有着“洛阳味”。但是,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洛阳方言中的土话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但它确在洛阳风俗习惯中留下浓重的一笔,是对洛阳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举几个例子大家乐一乐: 嚷ver=最近丝跟着=几个人一起古壮---蹲下 qin qiao--辣椒 qin qiao--辣椒居球:足球 虽然洛阳方言正在被逐渐同化,但来到洛阳城,与街边的老人聊聊天,与没有店牌的古老商铺老板对上几句话,你马上就能听出洛阳方言的意趣,很快就能从洛阳方言中体会到洛阳人积极、乐观却又淳朴安适的生活哲理。 二、饮食传统——汤食和洛阳水席 听着地道的洛阳方言,走在古朴的城区街道上,很多游人都希望寻求到属于洛阳的最真实的味道。那么我们就从舌尖上的味道说起。了解洛阳,各种汤食则是在最佳选择。 洛阳人美好的一天,是从早晨的一碗酸辣爽口的“不翻汤”开始的;而洛阳人舒适的一天的结束,也是以鲜美的汤食画上句号。可汤食都包括哪些呢?“说起洛阳的汤呀,洛阳本地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牛肉汤、驴肉汤、羊肉汤、鸡肉汤、丸子汤、豆腐汤、不翻汤、臭杂干汤……呵呵呵呵,这么多汤呀?可不是嘛。”你随便拉个洛阳的本土人一问,十个有九个一定是这样回答的。洛阳汤食店有正宗的,也有不正宗的。正宗的已有百年历史,不正宗的更是比比皆是。洛阳大约有千家汤店,有马、高、李、任等各种正宗或不正宗的牛肉汤、羊肉汤、不翻汤、丸子汤、豆腐汤店每天在洛阳城内张罗着。想要区分正宗与否,只有现在的老洛阳人才能辨别,一口一个味,一句便道出地道否。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一份七

河南方言

河南方言中的过渡语 一、问题的提出 过渡语,就是指方言区的人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所说的一种因逐渐接近标准普通话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言语系统,它主要是指口语.河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因而不少人认为河南话跟普通话差不多,这种认识上的错误,导致河南人说普通话存在着不少问题.此外,有人经常用普通话语音来读方言词语,这严重阻碍了人们普通话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与其他方言区的人交往时,甚至会引起误解。目前,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认识上的失误。这种失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普通话的认识失误,一提起普通话,很多人认为就是指北京语音,所以,在河南,普通话也叫北京音,其实,普通话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二是对河南话的认识失误,有人说,河南话就是北京南门儿的话,也就是说,二者的差别很小,主要是语音不同,词汇语法差别不大,所以,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语音上,提到词汇!语法就一笔带过"这样,语音水平是提高了,但说出来的仍是过渡语,里 面带有或多或少的方言词语与语法,造成了普通话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心理学的术语,指学习实践或 技能实践到了一定阶段后,学习者仿佛不再有进步,似乎停滞在某一水平上,僵化不前。这种现象也存在于过渡语中。 (二)语文教学中重文轻语的影响。我国的语文教学一直是重视读、写,忽视听、说,总是把读和写作为硬任务多讲多练,听和说则被列入第二课堂。学生读的大多是标准的普通话,写文章时也能够把方言词语、语法转变成普通话,现在,由于电视的普及,交通的发达,听普通话已经没什么问题了,但说就不行了。很明显的方言词人们一般会回避,但有些方言词没有对应的普通话词语或者不知道对应的词语,人们只好用一些不太贴切的词凑合着往下说,这时候的口头表达肯定不准确、不通顺也有一些人内部语言依然是方言,在转化成外部语言普通话时,由于来不及多想,平常又缺乏训练,往往就用方言的词汇、语法,只是转换成普通话的语音而已。 (三)方言研究与普通话教学脱。20世纪50年代曾开展过全国性的方言普查,后来也编过一些手册帮助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但那次普查的重点在语音,而且没有对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的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所以手册大多停留在语音的教。受它们的影响,现代汉语课也只是有语音辨。长期以来,普通话教师很少接触方言调查,而方言工作者也很少接触普通话教学,更谈不上二者的联合研究了。关于方言的研究,最近几年出版了大量的方言志、方言词典、方言调查报告,但大多停留在调查归纳音系,罗列比较方言词汇、语法与普通话词汇、语法。词汇也没有进行应用方面的研究,比如,哪些方言词语经常出现在过渡语里面。限于篇幅,本文只讨论方言词语,过渡语的范围也大致框定在普通话测试成绩70~87分之间。 二、方言词语的分类 要想避免过渡语中的方言词语,我们就要对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有的方言词语不会出现在过渡 语中,有的即使出现,使用的频率、范围、原因也不相同,下文中提到的方言词语,有些在不同的地方读 音、意义并不相同,我们主要根据获嘉、洛阳、开封、商丘等方言,为了行文方便,不再一一注。 (一)不会在过渡语中出现的方言词语。这些方言词语大多是日常生活用语,它们有对应的普通话词语,而且这些普通话词语使用得很普。所以,在培训普通话时,这一类过于土俗的词语,虽然数量很大,但不必作为重。 1.有音有字或者有同音字 日头地儿:太阳月明地儿:月亮 铺底:褥子盖底:被子 小小子儿:小男孩儿地蹦儿:步行 扁食:饺子菜馍:包子 2.某些有音无字的词语,它们没有同音字或者没有合适的同音字

浅析洛阳方言

浅析洛阳方言和普通话发音的差异[摘要]:洛阳方言属北方方言,语音发音与普通话接近,但也有一些不同点。洛阳方言的声母和普通话相比较,除z c s 和zh ch sh 、尖音和团音、个别零声母外,其它声母的使用情况与普通话大体相同,差异不大。在洛阳方言中,有39个韵母,但是这些韵母在与声母相拼时,有些发生了差异,甚至有些韵母变异较大。洛阳方言的声调有四种调类,但对应的调值与普通话不同,因此,洛阳方言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调值的差异上。古入声字在洛阳方言已不存在,调值的分派有一定的规律。 [关键词]:洛阳方言普通话发音差异声母差异韵母差异 声调差异 [前言]: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洛阳辖6个区,1个县级市,8个县,分别是: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廛河区、洛龙区、吉利区、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洛宁县、宜阳县、伊川县、嵩县、栾川县、汝阳县。总面积15208平方公里,总人口657万(2009年),市区人口147万。廛河区和老城区是旧市区,居民多是本地人,大多说洛阳方言;涧西区、吉利区是工业区,外来人员占多数,98%说普通话;西工区、洛龙区是新区,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语言杂乱;洛阳市辖县人口多为本地居民,以方言为主。 洛阳方言与其它方言一样,都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在演变过程中,受战争、迁徙的影响而与其他民族的语言以及其它方言融合,形成了今天的语音状况。在中国历史上,洛阳先后为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周、后梁、后唐等朝代的都城。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洛阳一直

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洛阳方言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作为“雅言”对全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南宋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六中说:“中原惟洛阳得天地之中,语音最大”。此话真实地反映了宋代及宋代以前,洛阳方言在全国语言中的地位。 洛阳方言属北方方言,洛阳市区的廛河、老城、洛龙区,以及下辖的一市八县(除洛宁外)都以洛阳方言为交流工具,洛阳方言语音发音与普通话发音接近。 在这里我将分三个部分来分析洛阳方言与普通话发音的差异。 [正文]: 一、声母差异 普通话声母共有21个辅音声母(即b p m f d t n l g k h z c s zh ch sh r j q x)和一个零声母。洛阳市属各县也有这22个声母,此外还有[v]、[r]等其它声母。从总体上看,洛阳方言的声母和普通话相比较,除z c s 和zh ch sh 、尖音和团音、个别零声母外,其它声母的使用情况与普通话大体相同,差异不大。 〈一〉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的差异 洛阳方言声母中,与普通话声母差异最大的声母,当属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即z c s 与zh ch sh 的差异。在普通话声母中,zh ch sh 使用的频率要比z c s 的使用频率高得多。从统计情况看,zh ch sh 拼出的常用次常用字有583个,而z c s 拼出的只有258个。但是洛阳方言中z c s 与zh ch sh 的使用情况正好与普通话相反。普通话中绝大多数zh ch sh 声母的字,在洛阳方言中大都读为z c s 声母,只有小部分的字读为声母zh ch sh ,如

河南话洛阳话大全

一天,张三看见李四,两个人互相打招呼,李四突然说:”保动,你地闹上有地儿磨子.””喊说我里,你地闹上也四.” 恁叫啥?叫老杂.家住哪忒呀?桥嗲.恁手里拿月啥?破棉袄.你咋不穿上哩?虱老咬.你咋不摘摘哩?眼老小.你咋不配副眼睛哩?钱老少.你咋不去死哩?身体老好~你咋不去上吊哩?绳子老糟...... 话说一个洛阳人到北京去吃饭,吃完后老板问:饭吃着咋样呀!咱老乡回答:饭吃着是不赖,奏是嗝篓有点小儿啊! 还有,以前我们宿舍有个洛阳兄弟,半夜起来嘘嘘,另一个洛阳兄弟问:“谁” 答:“我” 又问:“抓”答:“尿”呵呵,简单的4个字就说清楚了一切! 中-------好 喷----------侃 古状------------蹲 好看------------漂亮 布衫-------------衣服

古---------------给 木----------------没 秒-------没 毛到-------骗人 拉森-------------花生 捞面条,稀稀类,多放点研碎,不要香菜! 娘们——---——————你们 西红柿炒番茄,不加洋寺司!~ (西红柿=番茄=洋寺司) 几个---今天 厌个---昨天 后半---傍晚

抓来——干嘛 哥觉儿--拐角 排场--漂亮(用于女生) 节钱儿--多少钱 柔地儿--日头底下--太阳底下 你该呐抓类?-你在哪儿干什么呢?聒叫人--聒噪人 卸豁~~~~~~~~吆喝 信求——傻瓜 疙易——讨厌 门格劳--门后面的角

斯跟--和谁一起去 日马chua——不怎么样 单们身---故意 这楼的灯不会灼----这楼的灯不会亮 木一瞎-----什么都没有 独孤员儿----一个人 1=约儿 2=俩 3=洒 4=唆 5=窝 6=罗 7=quo 10=妁 你杂真捣蛋里~~这倒鸡毛孩子-------你怎么这么调皮,这个调皮的孩子 革星---下毛毛雨 墩儿-----板凳(没有靠背的) 有个顺口溜:幺儿小孩儿,挎儿幺儿篮儿, 篮儿里搁俩花米台儿,上

七大方言

7大方言的历史渊源和过程 从大处说,现代汉语可分为7大方言: 首先是北方方言(广义的官话),流通在我国中原、东北、西北和西南的广大地区。 第二是吴方言,即江浙话,分布在江苏省的江南地区和浙江省大部。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主要代表。 第三是赣方言,即江西话,分布在江西省和福建省西北部和湖南省的东部以及湖北省的东南部。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主要代表。 第四是湘方言,即湖南话,分布在湖南省大部。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主要代表(旧时以双峰话为代表)。 第五是客家方言,又叫客家话、客话。客家话分布比较分散,比较集中的地方是广东省东北部、福建省西北部、江西省与湖北、广东、福建接壤的地区,以及四川、广西和台湾等地。东南亚各国的华人中有很多说客家话的。客家话以梅州话为主要代表。 第六是粤方言,又叫粤语、广东话、广府话、白话,分布在广东省大部、广西自治区的东南部,以及港澳地区和北美华人社区。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主要代表。 第七是闽方言,即闽语,分布很广,包括福建省大部、广东省东部的潮汕地区和西部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台湾省大部、浙江省南部,闽方言在东南亚华人社区流行很广。闽方言内部分歧很大,大概来说,闽南片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片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片以建瓯话为代表,闽中片以永安话为代表,莆田仙游片以莆田话为代表。 这七大方言中,以北方话分布最广,其分布地域大约占全国面积的70%;使用的人口也最多,也占汉语人口的70%左右,其余六大方言的使用人口总和大约只占汉语人口的30%。 除北方方言以外的六大方言都是南方方言。北方方言内部差异较小,主要差异是语音,语音的主要差异是每个声调的调值不同。调值是各地方言相貌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也是区分北方方言各地差异的主要标志之一。我在下面这个表里列出北方话区9个城市方言的调值,它们都有“阴阳上去”四声、也都没有“入声”,你可以比较一下它们的不同。如果你用各地不同的调值分别说“山明水秀、千奇百怪、非常好看、观察仔细”等词语,你就能感受到各地方言的特殊味道。 同南方方言比起来,北方方言内部的一致性很强,所以北方的黑龙江人同大西南的云贵人交谈,可以互相听懂对方的大概意思,保证最基本的交际需要。北方农村自古流行一句谚语:“从南京到北京,人生话不生。”就是说北京话是华北东北次方言,南京话属于江淮次方言,都属于一个大方言区,互相可以听得懂。 这七大方言乃是现代汉语方言的粗略划分,实际上的方言情况还要复杂得多。不但北方人听不懂广东人、福建人说话,就连广东省内部的广州人、梅州人和汕头人之间,福建省内部的福州人、莆田人、厦门人也互相听不懂对方的话。方言最复杂的福建省大田县就有5种互相难以通话的小方言。类似情况在南方方言区的各个省份都是很常见的现象。前几年,我在长沙一所高校听到一个小故事。一个从娄底来的新生在联欢会上朗诵自己的诗作:mǎguà,mǎguà,f?ng m ǎguà。听的人都莫名其妙,难道是“马褂、马褂、红马褂”吗?而magua 这个音在湖南有的地方是“青蛙”的意思,但“青蛙、青蛙、红青蛙”也令人费解。后来见到那位同学的诗稿才明白,原来他写些的是“玫瑰、玫瑰、红玫瑰”!有一年我去梅州,一位法院院长对我说:“我们一定要说好普通话,只有说好普通话,才能骗民。”我听了实在是奇怪,法院院长,说普通话骗民?经追问,才知道是“便民”!客家话把不送气的“便”说成送气的“骗”。 “方言岛”也是令人诧异的语言现象。所谓方言岛就是在一个较大的方言区内有个较小的说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方言的地面,这个地面可以是县,也可以是镇、乡、村。例如广东省中山市是粤方言区,但中山市区附近有个小镇,镇里的人都说与周围粤方言完全不同的客家话。方言岛是古代或者近代驻军和移民现象造成的。在广东、福建、海南乃至北方很多地方也常见方言岛现象。天津话同周围的河北话有较明显的差异,据说,明初时以安徽籍人为主的朝廷军队大

洛阳方言连读音变现象与普通话的比较

分类号编号 烟台大学 学年论文 洛阳方言连读音变现象与普通话的比较Luoyang(洛阳) Dialects Even Change Phenomenon and Mandarin Pronunciation of the Comparison 院系: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专业:对外汉语 姓名连泉涛 学号:200892501204 指导老师:亓文香(讲师) 2011年05月25日 烟台大学

【摘要】把洛阳方言中的连读现象中声母、韵母、声调、文白异读、变调、轻声、儿化以及合音词结合普通话中相关描写做对比性分析描写,形成一条清晰的方言发展变化脉络。 【关键词】声母;韵母;声调;文白异读;变调;轻声;儿化;合音词;普通话;对比

开题报告 题目:洛阳方言连读音变现象与普通话的比较 一、研究的缘由与价值 洛阳地处黄河之南,洛水之北。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关系,洛阳方言曾对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有过深远的影响。隋代陆法言《切韵》和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都是以洛阳音系基础和主体的。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原属于中原官话的洛阳方言逐渐消亡。因此,对洛阳方言的研究已经迫不及待,尤其是在其中有着瓶颈作用的连读现象须做系统研究。洛阳方言连读现象有别于普通话连读,如声母方面尖团分明,微母仍带唇擦;上声字在前都变成阳平。方言中这些音韵文化是汉语普通话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方言连读现象的研究对整个汉语系统可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前人的研究成果 隋代陆法言《切韵》和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都是以洛阳音系基础和主体的;1942年周祖谟先生《宋代汴洛语音考》; 1958年赵云鹏先生《洛阳话浅说》; 《中国语文》1958年第7期《洛阳方言词汇》等。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声母、韵母演变时间长,变异大,如古微母仍带[v]、普通话零母开口呼,洛阳话是舌根擦、废韵和微韵唇音后的韵母都成[i];声调方面也有差异,如洛阳话阴平和上声单念以及后面都有煞音;个别字在洛话里有两个或三个读音;轻声方面,不但虚词有,不少实词也有;连读变调类别繁多;儿化儿尾不是舌尖翘起而是舌根抬高。 四、具体研究方案 参考前人成果,理清洛阳方言连读现象中声母、韵母、声调、文白异读、变调、轻声、儿化以及合音词发展脉络,结合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发音规则,找出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形成一条具有洛阳方言连读现象独特的系统的发展变化轴。 五、已参阅文献 洛阳市地方志办公室.洛阳方言志[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李荣.洛阳方言词典. [Z].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河南省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洛阳市志. [M]. 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1994-20

河南洛阳方言

河南方言 河南方言是北方方言,属北方方言即官话方言,是中国最大的方言。河南方言实际上就是古代的官话,也就是说,古代的普通话。主要是指流行于河南及河南周边地区,由于河南人口众多,历来的战争、运动、经济活动和其他原因,人口的流动性使得全国其他地区也有以河南话为主的群体。北宋时期河南方言基本定型,与今日河南方言几乎完全一样。通过几千年的融合与发展形成了近代的河南方言。今日北方官话之所以与河南方言大同小异,是历史上北方官话区长期以河南方言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语汇和语法系统。河南话与中国其他北方方言有着很大的共同点,所以基本上,全国各地的人都可以听懂河南方言。 白 白 不要:洛阳读白,如“你今儿白走了,天都黑透啦。…‘这回儿你就白去啦,我自家去都中啦。” 词条之白,当为别。别,古为刚。《说文·丹部》:“剐,分解也。”段玉裁注:“分别、 离别皆是也。”《广雅·释诂一上》:“别,分也。”别,为“分解”“分开”义,引申之“另外…‘不同”等义,可用作副词。别,作为否定副词,出现比较晚,见于清代文献。《红楼梦》第二十一回:“说着就走,风姐道:‘你别走,我有话和你说呢。”’《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一回:“少顷,西门夫出来,就叫画童分付:‘在家,别往那去了’。”别,在《广韵》中记录了 两个语音:“皮列切,人声薛韵并母;方别切,入声薛韵非母。” 俺 我或我们:洛阳亦日俺,(an)如“恁去吧,俺孩不得劲哩,俺今儿个不去啦。…‘就她一个去啦,俺都没去。”俺,表示人称代词,大致始于宋代。 《说文·人部》:“俺,大也。”清郝懿行《尔雅义疏》:“印、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注:“今方俗语谓 我为俺,俺亦声转。但《说文》俺训大,于义又不当自谓也。”作为“大”义的“俺”,到了宋代,其义已基本废而不用,而作为“我”的“俺”取而代之。《字汇·人部》:“俺,我也。”《正字通·人部》:“凡称我,通日俺,俗音也。”宋辛弃疾《夜游宫·苦俗客》:“说得口干罪过你,且不罪,俺略起,去洗耳。”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嫂嫂,俺哥哥觉来你 支持。” 半吊子 人不够精明:洛阳日半吊子。如“她,半吊子,不知道老少,见谁都骂大会,见 喽她婆爹还骂哩。”“他成年下闷着个头,不吭气,你看看给个傻半吊子样。” 吊,同帛。《说文·人部》:“吊,问终也。”追悼死者日吊。书,作为钱币单位,见于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是日十三位道长,每一个马上要钱一吊,一碍者千钱也。”串,用作钱币单位,与悬挂义有关,苇之前的钱币单位日贯。《说文·一部》:“贯,钱贝之贯。”之五百,二半吊谓之二百五。由称谓钱隐喻引申到对不够精明人的称胃上。半吊,见于段荃

咱们河南话洛阳

咱们河南话-洛阳 1、饺子不叫饺子,叫扁食。 2、头不叫头,叫底脑。 3、蹲不叫蹲,叫估居。 4、厕所不叫厕所,叫菜硕。 5、额头——盯蒙盖儿。 6、上衣——布衫儿 7、肚脐眼——肚母鸡 8、自己——竿人 9、太阳——日头10、昨天——叶儿里11、大碗——搁娄12、膝盖——不老盖儿13、辣椒——秦翘14、麻雀——仙小虫儿15、口袋——布带儿16、板凳——蹲儿17、牛——偶18、讨厌——各异19、坏——孬20、一起——私跟21、蝉——麻唧了儿22、青蛙-——水鸡儿23、捉迷藏——抢马虎儿24、男孩——娃子;女孩——闺女25、没有——喵26、打哈欠——打喝食27、蟋蟀——素虫儿28、满满一碗——谷嘚嘚一碗29、糟糕——奥糟30、腋窝——搁佬只31、没穿衣服——赤独子32、感冒了——风发了33、虱子——塞34、乌鸦——褐老哇35、花喜鹊——花也俏36、自己一个人——独过儿 木牛——没有的意思 偶——就是牛,奶牛的牛怼——dui,万能动词 可张——慌张的意思圣人蛋——狂妄自大的意思 七孙——骂人的话赖爪——赖种 去球——完了日龙——搞砸的意思 不老盖——膝盖哥老只儿——腋窝 夜黑——昨晚的意思不枪中——不行的意思 跟盖——旁边的意思姑堆——蹲的意思 布住——抱着的意思空壳篓、木任啥——没有的意思 出儿出儿油——蟋蟀各意人——恶心人 突鲁——下滑的意思咣揩——咣揩,你不能了吧,很难解释,看看的意思吧 个寥——古怪气蛋——烦人 个一蛋——很讨厌吧 得劲——舒服,爽的意思,全省通用,河南的代表方言 光嘟,撤都儿——不穿衣服光屁股 芫荽(yan sui)——香菜摸出——动作缓慢,墨迹的意思 老末——最后的意思愚活——绣逗,迷瞪 枯楚——有皱纹,不平展,多用于纸张,人物面部 白动——别动天树杆——甘蔗 墩儿——板凳阿(a音或e音)杂——龌龊 摆置——收拾乌拉——形容说话不清楚 毒气——狠的意思幺火,协活——喊 短——说谁谁短,应该是不仗义的意思 水货——东西不是正版的,人也不地道 清倒切——早晨老渣皮——不时髦 马几妞——知了晒百,朔白,成脸子——故意挑衅,不好解释

关于普通话和方言

关于普通话和方言 在网上看到广东一所学校校长禁止学校里说方言。我不知道那是所什么学校,记得这样的事我在上海戏剧学院倒是碰到过,因为那是培养演员的学校,学生来自各省市,要不在学校把方言“禁掉”,台词课上起来就很吃力。拿我来说,要不是严格训练,前后鼻音一辈子也分不清。但是,我并没有把方言丢掉。 不过,对于不是从事语言工作的人来说,我倒是觉得普通话能听能说就可以了,不必人人字正腔圆的。 说到底,语言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工具。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方言如此繁多,还有那么多民族的语言,没有一种统一的语言,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过去有“官话”,后来叫“国语”,现在叫“普通话”。南宋时期,朝廷南迁,偏安杭州,把“官话”带到了江南,至今还有将杭州话称为“杭州官话”,杭州话里有很多“儿化韵”,也是北方的官话里带来的呢。 我有一个亲戚,儿时随父母从上海到香港,在上海时学会沪语和国语;在香港学了广东话和英语,后来又去美国念大学,大学毕业刚进美国一家公司,恰遇国内去了个团和公司洽谈生意,团内有北京人、上海人、广东人,随团的翻译却听不懂粤语、沪语,只会说普通话。公司方面把我那位亲戚找来,很快就让各方沟通了。事后,美国公司在短时期内将他提拔为远东部门的负责人。 我说这个故事,就是想说明语言作为工具之重要。多掌握一种语言会拓宽你人生的道路。而且如果上述的那个中国去的团里,大家都会说普通话,问题就简单得多了。

但是,作为原生态的语言,方言是万万不能禁止或取消的。它是语言的土壤,也是普通话植根的土壤。方言中有许许多多来源于生活的生动鲜活的东西,是普通话替代不了的。中国文学的代表著《红楼梦》、《水浒》等作品中就融入了许多方言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红楼梦》里的“促狭鬼”就是江南方言里的词,按方言应该念成“cuo(入声)ka(入声)ju”,它的具体意思,江南人都懂(林黛玉就是从江南到北京去的),普通话却很难翻译。可是在电视剧里按普通话正音一念,不但北方人不懂,连江南人也听不懂了。这是很无奈的事。当年以沪语拍成的电视剧《孽债》,在央视播出时改成普通话,那原来生动有趣的语言打了个大大的折扣,也很无奈。我们看北京人艺演老舍的《茶馆》,觉得语言特别有味,其实,这部戏说到底是一部北京的方言话剧,有一些对白,即使会说普通话的上海人、广东人也听不懂的。 方言也是一个人与故乡连系的情感纽带。不论你走到天涯海角,听到乡音,就知道是故乡人,就会“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你到了一个新地方,听不懂当地的方言,会有一种陌生感,孤立感;然而,如果你去学习当地方言,哪怕说不好,你会很容易融入当地人中间,就会受到欢迎。这种由语言建立的情感,也是别的东西替代不了的。 所以我认为,作为中国人,普通话和乡音方言,都应该会说会听,是缺一不可的。 特色与危机并存 近日,上海市教委表示要大力推进学龄前儿童沪语教育工作,遴选有条件的幼儿园进行上海话教学试点,并逐步在全市推行。 方言不仅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深深植根于心中的文化记忆。如何保护和传承方言,现在已成为不少地方共同关注的话题。 我国从1955年开始在教育体系中推广普通话。到2010年,普通话普及率已经达到54%以上。相比普通话推广取得的成就,方言却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化了。 传承文化内涵多

河南方言和普通话发音的差异

河南方言和普通话发音的差异 浅析洛阳方言和普通话发音的差异 [摘要]:洛阳方言属北方方言,语音发音与普通话接近,但也有一些不同点。洛阳方言的声母和普通话相比较,除z c s和zh ch sh、尖音和团音、个别零声母外,其它声母的使用情况与普通话大体相同,差异不大。在洛阳方言中,有39个韵母,但是这些韵母在与声母相拼时,有些发生了差异,甚至有些韵母变异较大。洛阳方言的声调有四种调类,但对应的调值与普通话不同,因此,洛阳方言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调值的差异上。古入声字在洛阳方言已不存在,调值的分派有一定的规律。 [关键词]:洛阳方言普通话发音差异声母差异韵母差异 声调差异 [前言]: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洛阳辖6个区,1个县级市,8个县,分别是: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廛河区、洛龙区、吉利区、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洛宁县、宜阳县、伊川县、嵩县、栾川县、汝阳县。总面积15208平方公里,总人口657万(2009年),市区人口147万。廛河区和老城区是旧市区,居民多是本地人,大多说洛阳方言;涧西区、吉利区是工业区,外来人员占多数,98%说普通话;西工区、洛

龙区是新区,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语言杂乱;洛阳市辖县人口多为本地居民,以方言为主。 洛阳方言与其它方言一样,都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在演变过程中,受战争、迁徙的影响而与其他民族的语言以及其它方言融合,形成了今天的语音状况。在中国历史上,洛阳先后为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周、后梁、后唐等朝代的都城。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洛阳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洛阳方言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作为“雅言”对全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南宋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六中说:“中原惟洛阳得天地之中,语音最大”。此话真实地反映了宋代及宋代以前,洛阳方言在全国语言中的地位。 洛阳方言属北方方言,洛阳市区的廛河、老城、洛龙区,以及下辖的一市八县(除洛宁外)都以洛阳方言为交流工具,洛阳方言语音发音与普通话发音接近。 在这里我将分三个部分来分析洛阳方言与普通话发音的差异。 [正文]: 一、声母差异 普通话声母共有21个辅音声母(即b p m f d t n l g k h z c s zh ch sh r j q x)和一个零声母。洛阳市属各县也有这22个声母,此外还有[v]、[r]等其它声母。从总体上看,洛阳方言的声母和普通话相比较,除z c s 和zh ch sh、尖音和团音、个别零声母外,其它声母的使用情况与普通话大体相同,差异不大。 〈一〉舌尖前音与舌尖

洛阳方言词汇初探

1203班刘嘉宝 2012101040333 洛阳方言词汇体系调查 【摘要】洛阳方言又称洛阳话,是洛阳地区①所通行的口语,属于中原官话,在河南省内属豫西方言。洛阳方言与普通话相似度较高,但也有一些词汇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本文从部分时间名词的构词特点、部分词类活用而来的形容词和古汉语词汇的传承三个方面初步探究洛阳方言的词汇特点。 【关键字】洛阳方言构词活用传承 洛阳地处河洛平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洛阳方言在方言分区上属于中原官话区洛嵩片,洛阳话主要通行于老城区、洛龙区、偃师市及九个所属县,也辐射到原洛阳地区的三门峡等地。与普通话相比,洛阳方言词汇在许多方面都与普通话差别较大。通过在微信群中采集洛阳各个区县人的所使用的方言词汇和与长期居住在洛阳的老人进行聊天,可以发现洛阳方言中时间名词构词特点和部分词类活用而来的形容词有较鲜明的地域特色,且洛阳方言中许多词汇是由古汉语词汇传承而来。因此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阐述洛阳方言词汇的一些特点。 一、部分时间名词的构词特点 洛阳方言中名词的构词特点与普通话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早中晚相关时间名词的构词特点和时间名词后缀“(儿)个”两方面。 (一)早中晚相关时间名词的构词特点 在洛阳方言中,与早中晚相关的时间名词通常由词根(晌、黑)加相关前 ①洛阳地区,旧地区名。1969年由洛阳专区改称。在今河南省西部。辖三门峡市及偃师、孟津、新安、宜阳、汝阳、伊川、嵩县、渑池、洛宁、卢氏、灵宝、临汝、栾川、陕县等县。行政公署驻洛阳市。

缀后缀组成。洛阳方言与普通话对比如下: 由上表可见,早上、上午、下午均有一个词根“晌”,表示一天当中的一段时间。早上就是加上前缀“前”、中午加上后缀“午”、上午加上前缀“前半”、下午加上后缀“后半”。同样,在洛阳方言中早饭、午饭、晚饭对应的词分别为“前晌饭”、“晌午饭”和“后晌饭”;午休对应的词为"歇晌儿"。 而晚上、昨晚、今晚则都有一个词根“黑(儿)”或“黑地”,表示晚上。昨晚就是在其前面加上洛阳方言中表示“昨天”的“夜”,今晚在其前面加上与“今”读音相似的“及”(“几样黑”中的“样”为过渡音)。 (二)时间名词后缀“(儿)个” 洛阳方言中,习惯在表示昨天、今天、明天时间时用后缀“(儿)个”替代“天”。今天就是“今(儿)个”,昨天就是“昨(儿)个”或者“夜(儿)个”,明天是“明(儿)个”。以此类推,前天、大前天、后天、大后天分别是“前(儿)个”、“大前(儿)个”、“后(儿)个”、“大后(儿)个”。 二、部分词类活用而来的形容词 洛阳方言中一部分形容词在普通话中为其他词性,在使用中逐渐被赋予形

各地方言

北方方言 汉族的先民开始时人数很少,使用的汉语也比较单纯。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居民逐渐向四周扩展,或者集体向远方迁移,或者跟异族人发生接触,汉语就逐渐地发生分化,产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方言。汉语方言分布区域辽阔,使用人口在9亿以上。 官话方言通称北方方言,即广义的北方话,一般所谓"大北方话"。在汉语各大方言中,官话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响。近1000年来,中国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从唐宋白话到元曲到明清小说,都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创作的,再加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话通行地区从元代以来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集中的心脏地带,向来官场上办事交际,都使用北方话,因而有"官话"的名称。实际上它是汉语各方言区的人共同使用的交际语言,现在全国推行的普通话,就是在"官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通行地域官话方言通行于长江以北各省全部汉族地区;长江下游镇江以上、九江以下沿江地带;湖北省除东南角以外的全部地区;广西省北部和湖南省西北角地区;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少数民族区域以外的全部汉族地区。此外,在非官话方言区中。还有少数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官话方言岛。如海南岛崖县、儋县的"军话",福建南平城关的"土官话",长乐洋屿的"京都话"等。使用人口 7亿以上。 分区官话方言内部按其语言特点一般可以分为 4个支系,即4个方言片(或称 4个次方言):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 华北官话即狭义的北方话,它通行于北京、天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其中东北三省和河北省的方言最接近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山东、河南的官话各有特色,近来有的语言学者认为可以另立胶辽官话和中原官话两支。其中中原官话包括山东、河南部分地区以及长江以北的徐州、阜阳、陕西的西安、山西的运城等地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