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备考与试题分析 -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含详解

2006年高考数学试卷(天津)文史类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I 卷1至2页,第II 卷3至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 卷注意事项: 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3.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P A B P A P B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31},{|2},A x x B x x =-≤≤=≤则A B =(A ){}|21x x -≤≤ (B ){}|01x x ≤≤(C ){}|32x x -≤≤ (D ){}|12x x ≤≤(2)设{}n a 是等差数列,13569,9.a a a a ++==则这个数列的前6项和等于(A )12 (B )24 (C )36 (D )48(3)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36y xx y y x ≤⎧⎪+≥⎨⎪≥-⎩则目标函数2z x y =+的最小值为(A )2 (B )3 (C )4 (D )9 (4)设2323log 3,log 2,log (log 2),P Q R ===则(A )R Q P << (B )P R Q << (C )Q R P << (D )R P Q <<(5)设,(,),22ππαβ∈-那么""αβ<是"tan tan "αβ<的 (A )充分页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函数1(0)y x =<的反函数是.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是()(1)k kn k n n P k C P P -=-(A )0)y x =< (B )0)y x =<(C )2)y x => (D )2)y x =>(7)若l 为一条直线,α、β、γ为三个互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面三个命题: ①,;αγβγαβ⊥⊥⇒⊥ ②,;αγβγαβ⊥⇒⊥∥ ③.l αβαβ⊥⇒⊥∥,l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8)椭圆的中心为点(1,0),E -它的一个焦点为(3,0),F -相应于焦点F 的准线方程为7.2x =-则这个椭圆的方程是(A )222(1)21213x y -+= (B )222(1)21213x y ++=(C )22(1)15x y -+= (D )22(1)15x y ++= (9)已知函数()sin cos (f x a x b x a =-、b 为常数,0,)a x R ≠∈的图象关于直线4x π=对称,则函数3()4y f x π=-是 (A )偶函数且它的图象关于点(,0)π对称(B )偶函数且它的图象关于点3(,0)2π对称(C )奇函数且它的图象关于点3(,0)2π对称(D )奇函数且它的图象关于点(,0)π对称 (10)如果函数2(31)(0xxa a a a =-->且1)a ≠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2(0,]3 (B ),1)3 (C ) (D )3[,)2+∞ 第II 卷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天津第四十七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天津第四十七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物体在地面上30米高处以6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下加速下落,则在下落过程中,物体的阻力的变化是A.不变 B.减少C.增大 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A2. (单选)某动车组列车以平均速度V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为t , 该列车以速度V0从甲地出发匀速前进,途中接到紧急停车命令后紧急刹车,列车停车后又立即匀加速到V0,继续匀速前进。
从开始刹车至加速到V0的时间是t0,(列车刹车过程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同),若列车仍要在t时间内到达乙地。
则动车组列车匀速运动的速度V0应为()A B C D参考答案:D3. 某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电场线和粒子在A点的初速度方向及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可以判定:A.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B点的加速度B.粒子在A点的动能小于它在B点的动能C.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它在B点的电势能D.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参考答案:答案:AB4. 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r,a为它边缘上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半径为4r,小轮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
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
若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 ) ①a点和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②a点和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③a点和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④a点和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A.①③B. ②③C. ③④D.②④参考答案:C5. (单选)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从同一高度沿倾角不同的两个光滑斜面由静止自由滑下,到达斜面底端,则两物体具有相同的物理量是()A.下滑过程中重力的冲量B.下滑过程中合力的冲量C.下滑过程中动量变化量的大小D.刚到达底端时的动量参考答案:C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2011年11月3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地球343km 的轨道实现自动对接。
2006年高考备考与试题分析天津市第四十七中

2006年高考备考与试题分析天津市第四十七中D关的函数,数列,解析,立几一定大比例地出现在整个试卷之中。
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和填空题:作好选择题是作好后面大题的有效保证,也是数学获得高分的前提条件。
根据选择题的特点,考生要既快又准,为后面做大题提供时间和空间。
根据填空题的特点,填空题的答案有严格要求,要保证会题必对,作题时要仔细审题,看清答案的要求,克服非智力因素丢分,对填空题答案的要求是:简练,明确,具体,全面。
考生在作选择题与填空题时,力求要快,思维积极,灵活,敏捷,方法要多样化,要尊重第一思维,但也要对第一思维的可行性作有效的判断。
如果遇见困难,计算很烦琐,要暂时放弃这种想法,不要占用太多的时间,或者改变思维方式和作题方法。
作选择题应该把“数形结合法,特殊状态法(极限法),答案对比逻辑分析法,直觉猜想法”等综合考虑,灵活多变。
填空题中也可使用特殊状态法。
每道题应该控制在3分钟以内,总体时间应该控制在40—50分钟内。
第二部分是解答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解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与基本运算能力,是对考生区分度的重要部分。
作解答题的总体原则是:会题必须要对,不会题力求得分,做到有分必争,有分必得,要对难题、陌生题作必要的理性思考,学会通法通解,力争步骤分,要充分把自己的数学素质和数学知识落在试卷上。
解答题是对数学主干知识做重要考查的有效场所,必定是在三角函数,应用题(概率),立几,数列,解析,函数作为大题考查的对象。
现在对六道大题做必要的分析。
第一道题应该以“角”为重点内容考查,出题可能是以平面向量,三角形为背景解决与“角”相关的问题。
最终都是解决两类问题:一是纯三角函数相关的问题,如三角函数的求值、求角,三角函数图象的性质、单调性、周期性、对称性、图象变换。
在这种类型题中考生必须想到倍角公式,和差公式,)sin(cos sin 22ϕααα++=+b a b a (其中a>0,ab =ϕtan ,y =k x A ++)sin(ϕω图象的特点。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附答案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19小题共4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每小题3分,共9分)在外漂泊的游子,若与故乡人①,欢喜之外又会勾起几分落寞,这便是乡愁。
在漫长的历史中,战乱、动荡、天灾往往就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形态,乡愁也就成了那个时代的普遍情感。
难怪在中国的文化史中,乡愁始终是个庞大的文学命题,由此留下的乡愁文字②。
故乡是人类建造并寻找的第一个家园,人们在此繁衍生息,几乎培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与历史。
人都是恋家的,故乡是生命的根。
然而有史以来,迁徙却是人类发展的常态,人们背井离乡,为开辟新的美丽家园而③,成为了社会发展繁荣的强大动力。
在今天奔小康的宽阔道路上,大多数人并非是无奈的出走,悲情的离别,而是漫漫长路上的圆梦,但一旦远离家乡,乡愁也就来了。
很多人已经在城市住了几十年,成为地道的城里人,过着富裕的日子,可故乡的山川草木仍然④。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也是这十来年,在生活的快速发展变化中,(),乡游成了有情的旅游,乡愁气氛越来越浓。
乡愁正在成为一种大众的世纪情绪。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萍水相逢浩如烟海宵衣旰食记忆犹新B.不期而遇浩如烟海废寝忘食历历在目C.萍水相逢灿若繁星宵衣旰食记忆犹新D.不期而遇灿若繁星废寝忘食历历在目2.下列在文中括号里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乡味成了大众喜爱的味道,尽管人们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美好B:不管人们的小日子是否越来越红火美好,乡味已经成了大众喜爱的味道C.乡味成了大众喜爱的味道,人们的小日子也越来越红火美好D.人们的小日子越来越红火美好,乡味却成了大众喜爱的味道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故乡是人类建造并寻找的第一个家园,人们在此繁衍生息,它几乎培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与历史。
B.故乡是人类建造并寻找的第一个家园,人们在此繁衍生息,它几乎孕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与历史。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物理试卷一、单选题(共35 分)1.如图所示的三条直线a、b、c描述了A、B、C三个物体的运动。
则以下说法正确是()A.A、B两物体同向行驶,C物体与A、B两物体反向B.图线a、b交点表示该时刻A、B相遇C.A、B、C三个物体中C物体的加速度最大D.A、B两物体做匀加速运动,C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答案】D【详解】A.A、B、C三个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可知三个物体同向行驶,选项A错误;B.图线a、b交点表示该时刻A、B两物体速度相等,但是不一定相遇,选项B错误;C.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可知A、B、C三个物体中A物体的加速度最大,选项C错误;D.由图像可知,A、B两物体做匀加速运动,C物体做匀减速运动,选项D正确。
故选D。
2.民法典将治理高空抛物纳入法治体系,维护人们安全。
若一物体从20m高的7楼处由静止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则()A.物体经4s落地B.物体落地速度为40m/sC.物体通过5楼的时间大于通过3楼的时间D.物体在下落过程中第1s 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答案】C【详解】A .物体落地时间t =√2ℎg =√2×2010s =2s 选项A 错误;B .物体落地速度为v =gt =20m/s选选B 错误;C .物体下落的速度越来越大,则物体通过5楼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3楼的平均速度,则物体通过5楼的时间大于通过3楼的时间,选项C 正确;D .物体在下落过程中第1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1=gt 12=5m/s 选项D 错误。
故选C 。
3.图所示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爱因斯坦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B.图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C.图丙: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D.图丁: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可以说明电子具有粒子性【答案】B【分析】【详解】A.图甲为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为了解释这一实验规律,普朗克提出能量子概念,而爱因斯坦扩展了能量子的概念,将其应用到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子的概念,故A错误;B.图乙为氢原子的能级图,氢原子在不同能级间跃迁时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选项B正确;C.图丙是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根据这一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C错误;D.图丁是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说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选项D错误.故选B。
2006年高考天津卷

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英语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和Ⅲ卷(选择题)三部分,共150 分,考试用时120 分钟。
第I卷 1 至10 页,第Ⅱ卷11 至12 页,第Ⅲ卷13 至16 页。
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本卷共55 小题,共85 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 分)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满分15 分)从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例:Stand over there ______ you’ll be able to see it better.A.or B.and C.but D.while答案是B。
1.We had a picnic last term and it was a lot of fun, so let’s have ______ one this month. A.B.C.D.2.The cost of living in Glasgow is among the lowest in Britain, ______ the quality of life is probably one of the highest.A.since B.when C.as D.while3.-Did Linda see the traffic accident?-No, no sooner ______ than it happened.A.had she gone B.she had goneC.has she gone D.she has gone4.What we used to think ______ impossible now does seem possible.A.is B.was C.has been D.will be5.If you are traveling ______ the customs are really foreign to your own, please do as the Romans do .A.in which B.what C.when D.where6.We want to rent a bus which can ______ 40 people for our trip to Beijing.A.load B.hold C.fill D.support7.A good story does not necessarily have to have a happy ending, but the reader must not beleft ______.A.unsatisfied B.unsatisfyingC.to be unsatisfying D.being unsatisfied8.Most of us know we should cut down on fat, but knowing such things isn’t much help when it ______ shopping and eating.A.refers to B.speaks of C.focuses on D.comes to9.-I’m thinking of the test tomorrow. I’m afraid I can’t pass this time.-______! I’m sure you’ll make it.A.Go ahead B.Good luck C.No problem D.Cheer up10.Don’t respond to any e-mails ______ personal information, no matter how official they look.A.searching B.asking C.requesting D.questioning11.We ______ have proved great adventurers, but we have done the greatest march ever madein the past ten years.A.needn’t B.may not C.shouldn’t D.mustn’t12.The Beatles, ______ many of you are old enough to remember, came from Liverpool. A.what B.that C.how D.as13.Fitness is important in sport, but of at least ______ importance are skills.A.fair B.reasonable C.equal D.proper14.There is much chance ______ Bill will recover from his injury in time for the race.A.that B.which C.until D.if15.Finding information in today’s world is easy. The ______ is how you can tell if the information you get is useful or not.A.ability B.competition C.challenge D.knowledgeB.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 小题;每小题1.5 分,满分30 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6~35 各题所给的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理)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1、在平行六面体ABCD-A 1B 1C 1D 1中,化简1BB AB DA +-= ( ) A .1BD B .1CA C . 1AC D .1DB2、双曲线221169x y -=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x y 916±= B. x y 34±= C. x y 43±= D. x y 169±= 3、已知向量)2,0,1(),0,1,1(-==→→b a ,且→→→→-+b a b a k 2与互相垂直,则k 的值是 A .1 B .51 C .53 D .574、双曲线191622=-y x 右支点上的一点P 到右焦点的距离为2,则P 点到左准线的距离为 A .6 B .8 C .10 D .125、椭圆2214x y m +=的焦距等于2 ,则m 的值为 ( ) A .5或3 B .5 C .8 D .16 6、已知(1,1,),(1,,1)t t t t =+=-a b ,则||-a b 的最小值为( )ABC .2D .4的标准方程为,则曲线值为焦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的两个上的点到,若曲线轴上且长轴长为,焦点在的离心率为设椭圆、2121826135.7 C C C x C A.162x -92y =1B.1692x -252y =1C.92x -162y =1D. 1692x -1442y =18、若椭圆13422=+y x 内有一点P (,F 为右焦点,椭圆上有一点M ,使MF MP 2+的值最小,则点M 的坐标为 A 、)1,362(- B 、)23,1(± C 、)23,1(- D 、)1,362(-± 9、若方程15222=-+-ky k x 表示双曲线,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A 、()()5,25, -∞-B 、()2,5-C 、()()+∞-∞-,52,D 、()()+∞-,52,510、过点P (-1,1)作直线与椭圆12422=+y x 交于A 、B 两点,若线段AB 的中点恰为P 点,则AB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 )A 、032=+-y xB 、032=+-y xC 、02=+-y xD 、043=+-y x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11、已知点)4,1,3(--A ,则点A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数学试题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数学试题一、单选题1.已知全集{}{}{}16,,2,3,2,4,5U x x x A B =<<∈==N ,则()U A B ⋃ð=( ) A .{}4,5B .{}2,3,4,5C .{}2D .{}2,4,52.设l 为直线,α为平面,则//l α的一个充要条件是( ) A .α内存在一条直线与l 平行 B .l 平行α内无数条直线C .垂直于α的直线都垂直于lD .存在一个与α平行的平面经过l3.已知a =,sin1b =,0.12c =,则( ) A .a b c <<B .a c b <<C .c a b <<D .b c a <<4.已知函数()f x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f x 的解析式可能为( )A .()e e 34x xf x x --=-B .()e e 43x xf x x --=-C .()e e 48x xf x x -+=-D .()1x f x x =- 5.π()cos()(0,||)2f x A x A ωϕϕ=+><的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f x 的图象,则只要将()sin(2)6g x x π=-的图象( )A .向右平移π8个单位长度B .向右平移π2个单位长度C .向左平移π4个单位长度D .向左平移π8个单位长度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一组数据10,11,11,12,13,14,16,18,20,22的第60百分位数为14B .若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2(3,)N σ,且(4)0.7P X ≤=,则(34)0.2P X <<=C .若线性相关系数r 越接近1,则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程度越高D .对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x 、y ,且回归方程为0.3y x m =-,若样本点的中心为(,2.8)m ,则实数m 的值是4-7.攒尖是古代中国建筑中屋顶的一种结构形式,依其平面有圆形攒尖、三角攒尖、四角攒尖、六角攒尖、八角攒尖.如图是圆形攒尖,可近似看作圆锥与圆柱的组合体(圆锥与圆柱的底面重合且半径相等),已知此组合体中圆柱底面的半径为4,圆锥与圆柱的高相等,若圆锥的顶点与圆柱的上、下底面圆周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体积为( )A .36πB .C .72πD .8.直线l 过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右焦点F ,且与C 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B 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点为P ,若P F A B ⊥,且3A F P F =,则C 的离心率为( )A .3B C .2D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是坐标原点,两定点A ,B 满足2OA OB OA O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点集{}|,1,,R P OP OA OB λμλμλμ=++≤∈u u u r u u u r u u u r所表示的区域的面积是( )A .B .C .D .二、填空题10.复数z 满足()1i 1z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 的虚部为. 11.在5212x x ⎛⎫- ⎪⎝⎭的二项式展开式中,x 的系数为.12.已知圆2214C x y +=:与圆222860C x y x y m +-++=:外切,此时直线:10l x y ++=被圆2C 所截的弦长为.13.红、黄、蓝被称为三原色,选取任意几种颜色调配,可以调配出其他颜色.已知同一种颜色混合颜色不变,等量的红色加黄色调配出橙色;等量的红色加蓝色调配出紫色;等量的黄色加蓝色调配出绿色.现有等量的红、黄、蓝彩色颜料各两瓶,甲从六瓶中任取两瓶颜料进行等量调配,则甲调配出绿色的概率为;在甲调配出绿色的情况下,乙再从余下四瓶中任取两瓶颜料,进行等量调配,则乙调配出紫色的概率为.14.已知正项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48a =,若存在非零常数λ,使得()1n nS a λλ+=+对任意的正整数n 均成立,则λ=,21nn S a +的最小值为.15.已知函数()()2e sin ,01,0x a x x f x x a x a x ⎧->⎪=⎨-+-+≤⎪⎩.若关于x 的不等式()0f x ≥的解集为[)1,-+∞,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三、解答题16.在ABC V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3,,,sin2sin ,7a b c C C a c ==.(1)求sin A 的值; (2)若7c =, (ⅰ)求b 的值; (ⅱ)求()cos A B -的值.17.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平面11BB C C ,已知11π,1,23BCC BC AB C C ∠====,点E 是棱1CC 的中点.(1)求证:1C B ⊥平面ABC ;(2)求平面11A B E 与平面1AB E 夹角的正弦值; (3)求点1C 到平面11A B E 的距离.18.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满足:11a =,*12()n n na S n n +=+∈N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n a ; (2)设2112n n n n n a b a a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3)设数列{}n c 的通项公式为nn n a c a t=+,问:是否存在正整数t ,使得12m c c c ,,(3)m m ≥∈N ,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t 和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9.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 Γ+=>>的长轴长为k 的直线l与椭圆Γ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 ,B . (1)求Γ的方程;(2)若直线l 的方程为y x t =+,点()0,1M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N (与M 不重合)在椭圆Γ上,求t 的值;(3)设()3,0P -,直线P A 与椭圆Γ的另一个交点为C ,直线PB 与椭圆Γ的另一个交点为D ,若点C ,D 和点71,32Q ⎛⎫- ⎪⎝⎭三点共线,求k 的值.20.已知函数()()()22e e e ,,e 12x x x xf xg xh x x -+===+. (1)求函数()f x 在1x =处的切线方程;(2)当0x >时,试比较()()(),,f x g x h x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3)设n *∈N ,求证:1111111111ln2123421223421n n 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高考数学备考和后期的复习指南一,对2006年高考数学试题的形势预测和试题分析:高考备考很简单的就是高考考什么就备什么,高考怎么考就怎么应考。
要想高考稳操胜券,心中必须先有卷。
根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的样卷和各方面信息分析: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今年高考会以能力立意,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会在反映该学科体系的重点内容作重点考查,反映学生数学素质方面做重点考查。
根据目前情况,今年高考题应该呈现如下的特点:温和有“诈” ,平中见“新”,横向综合较广,计算量会相对减少,思维量和方法相对灵活,解题的入口相对较容易,每道题得满分还是很困难。
希望考生作题要认真审题,书写清楚,考虑全面,整体试卷相对2005年会容易,但绝对不会太容易。
试卷还是三大板块:选择题(10题),填空题(6题),解答题(6题)的卷面格局,这方面不会有改变。
出题思路和试题的基本框架:作为主要内容重点考查的原则,出题人首先会定位与高考六道大题的考查方向,必定会是:三角函数,应用题(概率),立几,数列,解析,函数作为出解答题的方向。
然后把选择题和填空题作为试卷有益的补充,保证试题内容的全面性,比例的合理性。
这样一来,象复数,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直线与圆,平面向量,线性规划,反函数,充要条件等独立性较强,综合性较小的这种题型只能以小题出现。
主要内容重点考查的原则,象函数,数列,解析,立几还会以大概率出现在小题之中与解答题产生互补,整体上还是以四大数学思想(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和转化思想)作为数学考查的主要数学素质和数学理念,与之相关的函数,数列,解析,立几一定大比例地出现在整个试卷之中。
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和填空题:作好选择题是作好后面大题的有效保证,也是数学获得高分的前提条件。
根据选择题的特点,考生要既快又准,为后面做大题提供时间和空间。
根据填空题的特点,填空题的答案有严格要求,要保证会题必对,作题时要仔细审题,看清答案的要求,克服非智力因素丢分,对填空题答案的要求是:简练,明确,具体,全面。
考生在作选择题与填空题时,力求要快,思维积极,灵活,敏捷,方法要多样化,要尊重第一思维,但也要对第一思维的可行性作有效的判断。
如果遇见困难,计算很烦琐,要暂时放弃这种想法,不要占用太多的时间,或者改变思维方式和作题方法。
作选择题应该把“数形结合法,特殊状态法(极限法),答案对比逻辑分析法,直觉猜想法”等综合考虑,灵活多变。
填空题中也可使用特殊状态法。
每道题应该控制在3分钟以内,总体时间应该控制在40—50分钟内。
第二部分是解答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解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与基本运算能力,是对考生区分度的重要部分。
作解答题的总体原则是:会题必须要对,不会题力求得分,做到有分必争,有分必得,要对难题、陌生题作必要的理性思考,学会通法通解,力争步骤分,要充分把自己的数学素质和数学知识落在试卷上。
解答题是对数学主干知识做重要考查的有效场所,必定是在三角函数,应用题(概率),立几,数列,解析,函数作为大题考查的对象。
现在对六道大题做必要的分析。
第一道题应该以“角”为重点内容考查,出题可能是以平面向量,三角形为背景解决与“角”相关的问题。
最终都是解决两类问题:一是纯三角函数相关的问题,如三角函数的求值、求角,三角函数图象的性质、单调性、周期性、对称性、图象变换。
在这种类型题中考生必须想到倍角公式,和差公式,)sin(cos sin 22ϕααα++=+b a b a (其中a>0,ab =ϕtan ,y =k x A ++)sin(ϕω图象的特点。
二是解决三角形问题。
考生应联想到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面积公式等内容,对于三角形6个要素而言,知道三个独立条件三角形必可解,否则就不能确定三角形,就应该是求变量的问题,就应该想到函数思想。
一般说来,这种题第一问是求常量。
例如:求值,求角,第二问是研究变量,以函数为特征的相关问题。
第二道题是应用题。
从全国各地试题来看,本题主要以概率,分布列,期望为特征的应用题。
这种题一般不是很难。
考生应该认真理解题意,抓住随机变量的具体意义,确定对应发生的概率。
这种题以考查独立事件(包括独立重复试验)居多。
如果遇见复杂的问题要认真加以分析和考虑。
从天津卷来看,2005年没有考概率大题,今年是否延续去年的做法,本人认为有可能。
如果不考就只能考一般应用题,应该以函数为数学模型的应用题。
大家不用害怕。
一般地,应用题中的数学问题要比数学问题本身容易。
要注意问题的实际背景(函数的定义域),只要认真理解题意,还是能得满分的。
总之,这道大题具有较大的变数,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把概率与函数、方程的求解融合在一块考查,也是出题人创新的有效形式。
第三大题是立几问题。
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几何体中的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主要以平行、垂直、角、距离、体积为核心内容。
作为考生必须明白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以及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之间相互推理的逻辑关系和相关定理,还应该掌握线线角(异面直线)、线面角、面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和常见具体作法。
考生作立几时,第一步应该认真读题、识图、建立完整的空间结构和想象能力。
特别是对常见几何体有清晰的了解(例如:正方体,长方体,锥体(正),柱体(直,正),斜棱柱,球),要对它们中的各个面、线的特征和位置有清醒的认识方可作题。
第二步,根据要解决的问题,与公理系统中相关定理联系起来,寻找一般的解题方法,学会通法通解。
第三步,作必要计算。
计算是帮助你能清楚的了解图形中的数量关系,在计算时,学会空间问题平面化。
作为前三道大题,总体难度会很低,应该是大部分考生必得的分数,这里要求考生会题必须对的原则,否则对数学差生会失去竞争能力,对数学成绩好的同学会失去该学科的优势,甚至考的很惨。
后面三道大题就是数列,函数与解析,它们很容易形成大型综合题,不会单方面考查某一项内容,但每一题必有侧重点,解析相对有独立性,也会与函数,数列结合,函数和数列综合题必存在很可能是压轴题(不排除解析压轴)。
如果该题侧重函数,必有一个数列题,如果该题侧重数列,必有一个单独函数题。
我们还是单独说说这三道大题的出题形式和解题方法数列问题:作为数列问题,本题一定会直接或间接考查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相关性质和求和公式。
求数列问题的关键是求通项公式。
通项公式已知,这个数列就是一个已知的数列,想求什么就可以求什么,就可以研究数列的性质(例如:单调性、最值、前n 项的和 n S ,极限等问题)常见的问题的条件是:给出数列的递推首项和递推关系,递推关系有可能是相邻项关系,也可能是相间项的关系等。
给出数列n S 和n a 的关系,这种题一般利用n n n a S S =--1把已知条件转化为n a 和1-n a 的关系,也可以转化为1-n n S S 、的关系。
最终都是通过构造等比、等差数列求出n a ,或者通过递推关系求出 ,,,321a a a ,猜想n a ,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在此要大家注意常见构造数列的方法就是待定系数法(常见形式有: r qa a n n +=-1和)(1n f qa a n n +=-,也可以用迭代的方法。
在数列中要有这种理念:由n S 可求n a ,由n a 可求n S ,就必须分析n a 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求和方法(例如:倒序求和法,乘以公比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等)总之,本题也是高考的一项综合性很强的问题。
一般会以函数紧密结合起来,考生要认真分析已知条件,寻找一般的解题思路,争得步骤分,常常作为高考的压轴题。
函数问题:出题有二种形式,一种是抽象函数,一种是具体函数,对于抽象函数要抓住已知条件,从已知条件中分析函数的特点,要抓住已知条件与要解决问题之间的关系。
一般选择特殊变量代换的方法,是抽象的条件与问题更接近一些。
此种题要认真分析,总结一些解题的经验。
第二种就是具体函数:重点是认识和分析函数的性质(单调性、极值、最值,周期性,对称性(点对称、轴对称))。
本题考得最多的是函数的单调性,与之相关的问题,如恒成立问题,不等式问题,最值问题,单调区间,方程根的分布和根的个数问题都是高考的热点。
此题都应该把函数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结合起来,如果函数不是具体的,含有参变量,还应该把分类讨论思想结合起来,讨论极值点的位置和单调区间和最值。
归结起来,了解该函数性质(单调性)是问题的关键。
这种问题,第一思维一般选择复合函数的思想认识函数的基本方法,第二思维不是由简单函数复合而成,而是比较复杂,陌生的函数。
就应该选择求导来研究和分析函数的性质。
这种题也很容易与数列、解析结合起来,做为高考的压轴题。
解析几何问题:出题常常以平面向量作为背景来表现出来,最终必会考直线与二次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如:交点问题,弦长问题,面积,存在性问题,范围问题,分点比问题,三角形问题,等。
此种问题要注意没有坐标系时,直接给出的是纯几何问题。
首先要建立合适的坐标系: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在处理解析几何中常见的理念和方法:首先做本题时,要有方程思想,点在曲线上,点满足方程,交点问题应联立方程组,要数形结合思想,不同的几何位置关系必存在一定数量关系(方程)等基本解析几何理念。
具体方法有:①交点、分点、弦长、面积问题,要联立方程组,消元 利用韦达定理,如λ=21x x ,2)(122121221++=+x x x x x x x x ,||1||212x x k AB -+= ②与弦中点相关的问题,选择差点法,会减少计算量③过焦点问题,应想到曲线第一、第二定义作题(焦半径)④有变量问题,求范围、最值、应该想到函数观念,定义域,利用函数来解决问题解析题也可以与数列、函数形成综合题,作为高考的压轴题。
二,后期的复习计划和要注意的问题:高考自由复习阶段很重要,从历年高考数学成绩看,高考成绩与学生最后一次的考试成绩差别很大,当然一方面考试临场发挥较好,另一个重要方面,考生在自由复习时方法得当,效率较高有直接联系,临前备考的充分性在一定程度决定了临场发挥的好坏。
有部分理科生认为数学基础性,综合性强,淡化了考前的复习,这是很危险的,有的同学复习没有头绪,思维混乱,条理不清,也会直接影响考试状态。
在此根据本人的经验和该学科高考目前的情况,给每位考生制定一个后期复习计划和注意的问题,希望每位同学认真去体会和执行!①考生要学会“调”,调整状态,调整作息时间,把思维调整最清晰,最敏捷的状态看数学,特别是下午3点后的高考时间段。
②考生要学会“理”,一是整理做过的卷子和试题,二是整理每种问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寻找一般的解题方法,形成通法通解!③考生要学会“静”,静就是一种高效的思维,复习时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提高注意力和对信息的处理的速度!④考生要学会“坐”,坐是静的前提,坐得下来才能学得下去,心不能浮躁,一直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⑤考生要学会“看”,目前就是“三看”,一看老师指出做过题中的重点题(如下),二看你本人大型考试中的错题和最近(和平,河西,南开,三套猜想)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