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合集下载

ESD防静电管理规范

ESD防静电管理规范

ESD防静电管理规范1.目的为了避免静电释放对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元器件造成不良影响,如短路、电阻漂移、开路、工作性能退化等现象,特制定《电子产品制造静电防护技术要求》以确保产品品质、可靠性和降低不良率、工时成本和维修费用。

同时,通过提高员工对ESD的认识,加强员工自觉防止ESD现象之观念,促进生产管理水平之提高。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生产制程和电子元器件的采购、运输、储存、检测过程中的静电防护。

3.引用标准本规范引用以下标准:SJ/T -1996《电子产品制造防静电系统测试方法》GB/T -1995《静电安全名词术语》GJB 3007 - 97《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GJB 1649 - 93《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大纲》GB - 89《防静电工作服》SJ/T -94《电子设备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SJ/T -1995《电子元器件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ANSI / ESD STM3.1-2000《静电放电敏感产品防护用标准:离子发生器》ANSI / ESD S20.20-1999《建立一个静电放电控制方案—保护电气和电子零件,装置和设备》4.名词术语4.1 静电:一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电荷。

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静电可由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

4.2 ESD: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原意是指静电释放,即通过带静电区域直接接触或感应而引起的静电电荷在不同电势物体上的转移。

后常指静电防护,即避免静电释放的发生。

4.3 静电感应:当带电物体靠近某一介质时,在该介质表面因感应而带电荷,并形成感应电场。

4.4 ESDS: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静电放电敏感(的),通常用来指静电敏感元器件。

4.5 防静电工作区:由各种防静电设施、器件及明确的区域界限形成的工作场地。

esd静电测试标准

esd静电测试标准

ESD静电测试标准一、测试设备在进行ESD静电测试时,需要使用以下测试设备:1. ESD测试仪:用于产生静电放电信号,可以模拟人体静电放电过程。

2. 电压表:用于测量被测设备(DUT)的电压。

3. 电流表:用于测量被测设备(DUT)的电流。

4. 示波器:用于记录被测设备(DUT)的电压或电流波形。

5. 稳压电源:用于为被测设备(DUT)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

6. 绝缘电阻测试仪:用于测量被测设备(DUT)的绝缘电阻。

7. 电容测试仪:用于测量被测设备(DUT)的电容。

二、测试方法在进行ESD静电测试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将ESD测试仪与被测设备(DUT)连接起来,并将电压调到所需的测试电压。

2.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被测设备(DUT)的电压和电流,并记录下来。

3. 使用示波器记录被测设备(DUT)的电压或电流波形,并观察是否有异常波形出现。

4. 在不同的放电条件下重复以上步骤,包括放电位置、放电能量等。

5. 对不同的部件或组件进行ESD静电测试,并比较测试结果。

三、测试参数在进行ESD静电测试时,需要确定以下测试参数:1. 测试电压:在ESD测试仪上设置的电压,通常为800V至1000V之间。

2. 放电能量:ESD测试仪产生的静电放电能量,通常为0.3至1.5微焦耳之间。

3. 放电位置:静电放电的位置距离被测设备(DUT)的距离,通常为0至10厘米之间。

4. 测试次数:进行ESD静电测试的次数,通常为10至100次之间。

5. 测试间隔:每次ESD静电测试之间的时间间隔,通常为1秒至5秒之间。

6. 环境湿度:测试环境中的湿度,通常为5%至60%之间。

7. 环境温度:测试环境中的温度,通常为15℃至35℃之间。

四、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定义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是用来衡量电子设备在静电放电环境下是否能正常工作的能力。

它是一种电磁兼容性测试,用来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具有足够的抗干扰能力,以确保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

ESD管理规范

ESD管理规范
动电位器刻度盘,时检流计平衡,此时刻度盘的读数乘以被率档即为被测接地电阻 数值。 (f)当刻度盘读数小于 1时应将倍率开关置于较小倍率,重新调整刻度盘以得正确读数。 (g)当测量小于 1Ω 的接地电阻时,应将 2个 E端的联接片打开,分别用导线联接到被 测接地体上,以消除测量时联接导线电阻的附加误差,操作步骤同上。 (h)当检流计的灵敏度过高时,可将二根探棒插入土壤中浅一些,当检流计灵敏度过低 时可沿探棒注水使其湿润。 6.2.2.7钳式接地电阻测试仪(图二:ETCR2000)操作步骤: (1) 水平放置仪器,打开电源开关,10秒后仪器自检结束 (2) 拉接 4mm2/1c电缆到附近的接地箱,电缆另一端与被测点连
厂房 ESD防护 设计、施工
设备 ESD防 护设计
现场设备、工作 桌 ESD防护
人员 ESD防护
产品 ESD防 护设计
人员教育训练 及认证
各制程 ESD水 ESD管理规范
平评估
文件化制订
ESD 检测、管制及 异常反馈、处理。
稽核、系统完善
6.内容:
6.1ESD培训计划
6.1.1ESD管理初级
(1)受训对象:事技员(含)以上(生产、工程、品保、工务、PM)。
标题:ESD管理规范
FDT STANDARD NOTICE
6.2.2.5工作桌接地方法: (1)靠输送机旁的工作桌用导线连接到输送机上。 (2)其它工作桌用导线连接到附近接地干线上。 6.2.2.6测试方法: (1)接地电阻测量仪(图一,ZC29B型)操作步骤:
PDF Creator - PDF4Free v2.0
图一:接地电阻测试仪
测量正常 Y
N
确认检测工具是
否正常
Y
确认设备接地线 是否松脱

ESD(防静电系统)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ESD(防静电系统)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1目的本文件旨在规定ESD防静电控制技术规范,为产品在元器件进料、制造、贮存、包装等各个环节提供明确可靠的ESD技术支持,从整体上提高公司静电防护和控制水平,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供应商和合作方的供应链体系内部静电防护工程的设计、使用、管理、维护和检测。

同时,此标准也适用于公司的电子设备的最终用户的静电放电控制。

3职责权限3.1公司ESD组织结构和职责公司ESD控制组织结构框图:3.1.1公司ESD管理小组负责公司的防静电控制规范、标准的制定,建立健全ESD管理规章制度。

定期组织ESD抽查和评审,确保公司ESD控制体系有效运行。

3.1.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的静电防护措施的执行。

3.1.3品管部负责公司各部门ESD日常执行状况的监督,包括ESD实施情况的定期检查﹑抽测和测试。

3.2外协厂:外协厂必须达到ESD控制最基本要求:3.2.1建立ESD培训制度,包括每年的周期性培训3.2.2ESD敏感等级分类定义3.2.3建立EPA区域3.2.4操作与包装的防静电要求3.2.5执行月度、季度、年度ESD稽查4术语定义ESD:指静电防护。

EPA: 指静电防护区域。

5工作程序5.1EPA的划分与标识5.1.1EPA的划分a.EPA必须具有如下的基本环境要求:⑴明确的区域界限和防静电警示标志。

⑵对区域内的所有导体包括人员可靠接地。

⑶消除一切不必要的静电产生源。

⑷静电敏感器件必须远离静电源至少100厘米处。

b.根据本公司产品器件的静电敏感度等级,将本公司EPA静电敏感度等级防范要求为200V。

防护要求为:(1)静电敏感度等级防范要求为200V,应尽量避免产生200V以上的静电电荷源,如不能避免,应通过有效方式消除。

(2)采用防静电标识与其它区域分隔开,未采取有效防静电措施的人员、设备、物料、工具等皆不得入内。

(3)进入本区域应作好人员防静电要求,包括防静电工衣、工帽、工鞋(鞋套)、腕带或手套并作人体综合电阻测试合格后才能进入。

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深圳市微浦技术有限公司工作指引文件名称: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部门:工程部文件编号: VP-QA-004 版本:A/0编写:谭桂审核:批准:生效日期:修订日期修订内容修订者原版本会签部门□工程部______ _ □ PMC__ _ _ _ □仓管部□生产部□产品部____ __ _ □采购部□品质部_____ __ □销售部_____ _ _ □行政部____ _____分发份数共份文件类别工作指引制订日期2015-12-01 版本A/O文件名称ESD控制程序文件编号WI-PE-001 页数3-2 1.0目的本公司规定了产品和电子组件在制造过程中的静电防护,防止因静电的力学和放电效应而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危害,或将这些危害限制在最小程度。

以确保产品的设计性能及使用性能不致因静电作用受到损害,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寿命。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物料的采购、验收、储存、搬运、加工、包装及生产装配、产品测试等全过程。

3.0定义3.1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主要是指两个带有不同静电电位之物体,当它们接近并能够发生电荷传送,由于电荷的传送产生了电流,使器件损坏或造成寿命上的伤害,一般称为静电泄放或简称ESD。

3.2SSD(Static Sensitive Device): 凡对静电敏感的电子元器件一般称为静电敏感元器件或简称SSD。

4.0职责4.1工程部依据本程序要求实施静电用具的进料检测和电线、接地线、静电垫等防静电设施测试和记录以及日常维护。

4.2品质部负责制定防静电措施要求和标准及监督执行状态。

4.3各部门经理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静电防护措施的执行。

5.0工作程序本文主要从静电控制的五个方面(即人员、设备、物料、方法和环境)来论述ESD规范,贯穿了公司产品设计、制造、贮存、包装等各个环节防静电控制。

5.1静电敏感区域的界定:5.1.1ESD敏感器件的生产区域------生产线等。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静电是在很多行业中存在的一种常见问题,它可能对电子设备、电子产品以及工作环境中的人员带来严重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静电,制定并遵守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以提供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参考和指导。

1. ESD静电的概述静电是一种电荷积累的现象,当物体通过摩擦、接触或分离时,会产生正负相异的电荷。

当这些积累的电荷突然释放时,可能会引起ESD,对电子设备和产品造成损坏。

因此,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2.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为了有效地控制和管理ESD静电,制定适当的规范是必要的。

以下是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的主要要点:2.1 场地规划为了最小化ESD静电的影响,应该选择具有良好导电性质的场地进行工作,并规划合理的工作布局,以减少不必要的静电风险。

2.2 人员培训所有从业人员都应接受ESD静电防护培训,了解ESD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采取预防措施。

2.3 防护设备和工具在符合防护标准的前提下,应使用专业的防护设备和工具,如接地腕带、静电防护地垫等,以保护人员和设备免受静电影响。

2.4 材料选择在生产过程中,应选择具有良好导电性能或防静电性能的材料,以减少静电积累和释放的可能性。

3. ESD测量标准为了确保ESD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一致性,制定相应的测量标准是必要的。

以下是常见的ESD测量标准:3.1 表面电阻测量(Surface Resistance Measurement)使用合适的仪器或设备,测量材料或物体的表面电阻,以评估其导电性能和防静电性能。

3.2 静电释放测量(Electrostatic Discharge Measurement)使用静电释放测试仪器,模拟静电释放现象,测试设备、产品及其组件的耐静电能力。

3.3 静电电位测量(Electrostatic Potential Measurement)通过使用合适的仪器或设备,测量物体周围的静电场强度,以及人体静电电位的大小。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静电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静电产生的电荷聚集在物体表面,当两个不同的物体接触时,电荷会以不可预测的方式转移,导致静电放电。

这种放电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等危险,同时还会对电子产品、仪器设备等敏感物品造成损坏。

因此,为了避免静电带来的损失和危险,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逐渐成为企业及工厂必须重视的问题。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主要是针对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各种点及线状放电缺陷进行控制,目的是为了减少ESD事件的发生,减轻其对生产过程和产品引起的影响。

该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隔离措施在生产工作场所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隔离措施,以防止静电的产生和扩散。

例如,在工作区域内铺设导电地板,使用导电的工作台面,同时定期清洁和维护设备以保持其导电性能。

此外,工作人员应佩戴防静电服装,以减少身体静电的积累。

2. 接地系统合理的接地系统对于静电防护来说至关重要。

需要为所有设备和工作台面提供良好的接地,确保静电能够迅速地释放到地面上,降低静电放电的可能性。

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测和维护接地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3. ESD敏感区域的控制对于一些对静电极为敏感的区域,应设立ESD敏感区域,并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

例如,限制进入该区域的人员应佩戴静电消除鞋套,避免带入过多的静电。

此外,在敏感区域内放置合适的ESD设备,加强对静电的监测和控制。

ESD测量标准是用来评估和监测ESD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测量相关参数,可以判断是否达到了防护要求,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常用的ESD测量参数包括:1. 表面电阻表面电阻是指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电阻,用来衡量物体对静电的导电能力。

通过测量表面电阻,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具有导电、静电释放等特性,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防护措施。

2. 等离子放电时间等离子放电时间是指物体上静电放电所需的时间。

防静电管理规范

防静电管理规范

《防静电管理规范》1.目的为了规范生产过程中的ESD控制要求,作为各部门实施和维护ESD的依据,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静电敏感器件(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生产组装、检验测试、处置存储及包装运输等各环节。

3. 定义3.1 ESD:英文electro 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缩写。

静电是指暂时停留在物体某处的电荷。

当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感应引起的物体间静电电荷的转移叫静电放电。

3.2静电接地:将带静电物体或有可能产生静电的物体(非绝缘体)通过导体与大地构成电气回路的接地叫做静电接地。

3.3 直接静电接地:通过金属导体构成的静电接地系统。

3.4 间接静电接地:通过含有非金属导体、防静电材料或其制品使物体静电接地的系统。

3.5 表面电阻:它代表每平方面积电介质表面对正方形的相对二边间表面泄漏电流所产生的电阻。

单位是欧姆。

表面电阻的大小除决定于电介质的结构和组成外,还与电压、温度、材料的表面状况、处理条件和环境湿度有关。

环境湿度对电介质表面电阻的影响极大。

表面电阻愈大,绝缘性能愈好。

3.6 接地电阻:从一条导电路径上任意点到接地电极之间的电阻总和。

3.7 对地电阻:放置在被测试物体表面上的一个电极和地之间测量所得的欧姆电阻值。

3.8导静电材料:表面电阻小于1*10的4次方欧姆的材料。

3.9 静电耗散材料:表面电阻≥1*10的4次方欧姆且<1*10的11次方欧姆的材料。

3.10 EPA:静电防护区,材料和设备的静电电压受到控制的工作环境。

为保障静电敏感器件(SSD)免受静电伤害而采用必要的防静电材料和设备建立和装备起来的区域,通常有明显的防静电警示标志。

进入防静电工作区域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循防静电作业规范。

又名静电放电控制区ECA(ESD controlled area)。

3.11 EBP:接地连接点。

3.12 ESDS:英文electro 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ity(静电放电敏感度)缩写, 导致元器件失效的静电放电等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作者:————————————————————————————————日期:深圳市微浦技术有限公司工作指引文件名称: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部门:工程部文件编号: VP-QA-004 版本:A/0编写:谭桂审核:批准:生效日期:修订日期修订内容修订者原版本会签部门□工程部______ _ □ PMC__ _ _ _ □仓管部□生产部□产品部____ __ _ □采购部□品质部_____ __ □销售部_____ _ _ □行政部____ _____分发份数共份1.0目的本公司规定了产品和电子组件在制造过程中的静电防护,防止因静电的力学和放电效应而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危害,或将这些危害限制在最小程度。

以确保产品的设计性能及使用性能不致因静电作用受到损害,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寿命。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物料的采购、验收、储存、搬运、加工、包装及生产装配、产品测试等全过程。

3.0定义3.1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主要是指两个带有不同静电电位之物体,当它们接近并能够发生电荷传送,由于电荷的传送产生了电流,使器件损坏或造成寿命上的伤害,一般称为静电泄放或简称ESD。

3.2SSD(Static Sensitive Device): 凡对静电敏感的电子元器件一般称为静电敏感元器件或简称SSD。

4.0职责4.1工程部依据本程序要求实施静电用具的进料检测和电线、接地线、静电垫等防静电设施测试和记录以及日常维护。

4.2品质部负责制定防静电措施要求和标准及监督执行状态。

4.3各部门经理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静电防护措施的执行。

5.0工作程序本文主要从静电控制的五个方面(即人员、设备、物料、方法和环境)来论述ESD规范,贯穿了公司产品设计、制造、贮存、包装等各个环节防静电控制。

5.1静电敏感区域的界定:5.1.1ESD敏感器件的生产区域------生产线等。

5.1.2ESD敏感器件的前加工区域----前加工房。

5.1.3ESD敏感器件的贮存区域------仓库5.1.4ESD敏感器件的返修区域------返修区及返修工位。

5.1.5ESD敏感器件的老化区域------老化房。

5.2静电敏感区域的标识:5.2.1静电敏感区的区域界限应该用黄黑相间的斜条纹来标识,线条宽度为5~10CM这两种斜条纹是专门用来标识静电敏感区的区域界限的,不可作为其它标识用。

5.2.2从静电敏感区域的入口处开始, 在明显处还应贴上静电敏感区的警示标志。

如图A:5.2.3防静电容器(防静电周转箱,防静电元件盒等),元件架和运输车等器材上应有防静电标志,标志应置于明显且不易受到磨损的地方。

如图B:5.2.4经过防静电液处理的物品和场所也应有防静电标志。

如图C:5.2.5含有SSD的图纸资料,应有SSD标志。

5.2.6设备的外部端口、整机包装、交付文件标志应符合GJB1649中条要求。

5.3静电敏感区域的工程环境防静电规范5.3.1防静电工程环境在设计时,为达到静电防护的要求应遵循以下原则:1)抑制静电荷的积累和静电压的产生2)安全、迅速、有效的消除已产生的静电荷3)防静电工作区应按电子元器件静电敏感度确定防护所应达到的级别和程度。

一般的要求静电防护区内静电电压绝对值应小于100V。

4)防静电区域应标明区域界限并在明显处悬挂警示标志。

5)在防静电工作区内禁止使用易产生静电荷的电荷源。

表一为常见的电荷源:5.3.2防静电工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要求:温度应在15℃至30℃之间,湿度应在45%至75%之间,环境内应配备温度计和湿度计,并按要求做好点检记录。

如果环境内的空气过于干燥,应使用加湿器或其它办法来满足湿度要求,但应以不对产品造成有害影响为前提。

如果湿度高了应该开空调或抽湿机来使其满足要求。

5.3.3温度计和湿度计使用要求:1)对温度、湿度做监测的温湿度仪,必须放置在水平稳定的平面上。

2)有温湿度测量仪的场所应由专人定期检查温湿度自动仪测试状况,并记录该时间段的最高和最低值。

3)遇有休息、节假日等特殊情况,在上班后的第一时间内要检查温湿度自动记录仪的记录情况。

4)发现温度湿度有超标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善,并确认超标情况是否有对产品或材料造成损坏,采取的改善措施应予以记录。

5)每月的温湿度仪记录的测试结果由负责记录的部门归类保存。

5.4静电敏感区域的人员防静电规范:5.4.1各类人员的防静电知识培训要求及职责:有可能进入静电敏感区域的人员或有可能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人员都应接受防静电知识培训,这既是对每位员工的基本要求,也是减少静电危害的根本方法和途径之一。

5.4.1.1所有新员工(职员)在接受入厂培训时,必须接受ESD知识的培训。

5.4.1.2在静电敏感区域内工作的生产人员及与静电敏感器件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包括静电感应)的作业人员,必须接受ESD知识的培训,作为上岗考核的必考内容之一。

5.4.1.3工艺人员必须接受并通过ESD较为专业知识培训,掌握电子工业产品的防静电工艺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指导生产作业人员落实防静电措施,并对他们进行静电防护日常教育。

5.4.1.4品质控制管理人员必须接受并通过ESD较为专业知识培训,熟悉各类SSD的静电敏感性能及其防护知识,监督防静电工艺规程的贯彻执行,评估防静电工程实施效果。

5.4.1.5检验和试验人员(包括外购件入厂检验试验和产品检验人员)必须接受较为ESD专业知识培训,熟练掌握ESSD的检测知识和防静电器件的检测方法,严格按设计技术文件要求和工艺规程进行检验和试验。

5.4.1.6设备部负责防静电接地和布生产线的人员,应接受较为专业的ESD知识培训,熟悉防静电接地系统要求,掌握地桩、地线、及其它防静电设施的敷设或安装。

5.4.1.7生产管理人员应了解ESD基本知识,严格按静电敏感器件的设计文件要求和工艺规程组织生产,并开展对生产员工的静电防护日常教育。

5.4.1.8计量部门也应了解ESD基本知识,尤其是关于防静电仪器的校验知识,要定期调校防静电检测器材,保证其安全、有效。

5.4.2采购ESD 控制:采购部人员必须接受ESD基本知识培训,熟悉ESSD的品种、型号、标志方法和静电防护常识,严格遵守物料或产品在采购和运输过程中静电防护的规范。

5.4.2.1依据ME之规定,物料采购按零件承认书对SSD组件采购时,须在采购单注明ESD防护要求;其它ESD防护器材采购时,须按ME测试工程师制定的标准进行采购。

5.4.2.2须向经认可的ESD产品供货商采购,并保持最新的ESD认可供应商清单。

5.4.2.3要求供货商提供合乎规格之包装、标示及正确的发票。

5.4.3仓库防ESD控制:仓储,转运人员必须接受ESD基本知识培训,懂得在储存和转运过程中防护ESSD静电器件及相关的存放操作要求。

5.4.3.1对ESD零件进行清点验收时,检查是否有外包装或(及)发票确认为ESD组件。

ESD组件与非SSD应分区存放(ESD存放架要有接地处理),并做显著标示。

5.4.3.2开启ESD组件包装的区域应配置适当的ESD防护设备,如防静电桌垫,ESD手环等。

直接接触组件须在有良好的静电防护下方可接触组件。

5.4.3.3在存放区搬运SSD须使用专用工具(防静电车),并使包装完整。

5.4.3.4物料周转区须严格按材料存放区ESD控制规范进行作业。

5.4.4进料检验(IQC)的ESD控制:5.4.4.1检验时确认静电防护及标示是否正确,要求在静电防护良好的区域(工作场所)进行,须有ESD手环,ESD工作衣、手套、防静电桌垫,工作桌须接静电地。

5.4.4.2检验员需对不当标示或不当包装的组件,依不合格品处理程序执行。

5.4.4.3检验员对防静电气泡袋、静电桌面、静电手套、周转车、料箱、料盒等防静电材料需按要求对其进行静电检测。

5.4.5制造过程中的ESD控制:5.4.5.1SSD加工区域,作业员须穿好防静电衣、防静电鞋,戴好静电帽,戴好防静电手环,并确保防静电手环可靠接地,需走动的工位作业员须戴好防静电脚环;未做好静电防护者不能接触SSD;工作台铺防静电桌垫,静电接地良好,作业中正确使用防静电各种工具。

(如ESD电烙铁,静电排除装置等)。

5.4.5.2对SSD加工中若须离开原包装,操作人员须做静电防护,戴好接地良好静电手环并于加工后放回原包装或其它防静电容器内。

5.4.5.3SSD在组装中,依据ME工艺工程师作业指导书进行特殊防护及使用其规定工具,并定期点检其有效性。

5.4.5.4制程工作人员所使用的静电环和防静电鞋均需每天二次用“人体静电综合测试仪”加以测试,确认功能正常,并作好记录。

5.4.5.5定期对操作员工进行使用ESD工具、设施及取用SSD程序的完整训练,并作记录。

5.4.5.6每个工作台须有ESD防护料件(如袋、乳棉海绵、箱等)。

5.4.5.7所有进入车间人员,必须经过ESD静电鞋测试仪测试人体综合阻值,通过方可进入,否则一律不准进入车间,生产作业人员每天上班测一次防静电鞋,以确定防静电鞋的有效性,并做好记录。

5.4.5.8做好每日的日常点检工作,并将点检情况记录在《静电插座/卡扣线及静电线末端点检表》中。

5.4.6IPQC稽核:5.4.6.1IPQC须协助生产单位检查作业员静电防护措施是否正确及抽测各防静电设施是否正常;5.4.6.2IPQC每日上班前监督员工进行静电鞋和静电手腕带的测试。

5.4.6.3生产测试及测试工程须使用ESD工作台。

5.4.6.4清除测试区内静电源。

5.4.6.5定期检查ESD设施,保证有效性。

5.4.6.6SSD组件传送至下一个工作区时,设有防护袋装。

5.4.6.7当施加工作电压时,设备接地应良好。

5.4.7品管部ESD控制:5.4.7.1定期审核各部门是否依照ESD控制程序进行作业,定期进行ESD点检并做好记录。

5.4.7.2定期审核供货商是否符合ESD规定。

5.4.7.3ESD工作须经QA检验确认。

5.4.7.4定期审核ESD训练计划,工程图是否有正确的ESD警告条文或警告。

5.4.8ME ESD控制:5.4.8.1定期检查及测试ESD设备设施是否完好、性能及可靠性。

5.4.8.2对ESD设备检验测试、定期测试、校正并作好记录ESD故障有关的资料须经常维护,问题范围与故障趋势所需调查校正措施须向相关主管报告。

5.4.8.3ME须测试SSD组件,以对它们的ESD敏感度进行分类。

5.4.8.4ME负责所有ESD测试项目之SOP及相关记录表单的编写。

5.4.9ESD点检5.4.9.1点检条件: 全部点检均在生产场地内进行,环境温度20-25℃,相对湿度40%-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