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作者:————————————————————————————————日期:

深圳市微浦技术有限公司

工作指引

文件名称: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部门:工程部

文件编号: VP-QA-004 版本:A/0

编写:谭桂审核:

批准:生效日期:

修订日期修订内容修订者原版本

会签部门□工程部______ _ □ PMC__ _ _ _ □仓管部

□生产部□产品部____ __ _ □采购部

□品质部_____ __ □销售部_____ _ _ □行政部____ _____

分发份数共份

1.0目的

本公司规定了产品和电子组件在制造过程中的静电防护,防止因静电的力学和放电效应而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危害,或将这些危害限制在最小程度。以确保产品的设计性能及使用性能不致因静电作用受到损害,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寿命。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物料的采购、验收、储存、搬运、加工、包装及生产装配、产品测试等全过程。

3.0定义

3.1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主要是指两个带有不同静电电位之物体,当它们接近并能够发生电

荷传送,由于电荷的传送产生了电流,使器件损坏或造成寿命上的伤害,一般称为静电泄放或简称ESD。

3.2SSD(Static Sensitive Device): 凡对静电敏感的电子元器件一般称为静电敏感元器件或简称SSD。

4.0职责

4.1工程部依据本程序要求实施静电用具的进料检测和电线、接地线、静电垫等防静电设施测试和记录以及

日常维护。

4.2品质部负责制定防静电措施要求和标准及监督执行状态。

4.3各部门经理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静电防护措施的执行。

5.0工作程序

本文主要从静电控制的五个方面(即人员、设备、物料、方法和环境)来论述ESD规范,贯穿了公司产品设计、制造、贮存、包装等各个环节防静电控制。

5.1静电敏感区域的界定:

5.1.1ESD敏感器件的生产区域------生产线等。

5.1.2ESD敏感器件的前加工区域----前加工房。

5.1.3ESD敏感器件的贮存区域------仓库

5.1.4ESD敏感器件的返修区域------返修区及返修工位。

5.1.5ESD敏感器件的老化区域------老化房。

5.2静电敏感区域的标识:

5.2.1静电敏感区的区域界限应该用黄黑相间的斜条纹来标识,线条宽度为5~10CM这两种斜条纹是

专门用来标识静电敏感区的区域界限的,不可作为其它标识用。

5.2.2从静电敏感区域的入口处开始, 在明显处还应贴上静电敏感区的警示标志。如图A:

5.2.3防静电容器(防静电周转箱,防静电元件盒等),元件架和运输车等器材上应有防静电标志,标

志应置于明显且不易受到磨损的地方。如图B:

5.2.4经过防静电液处理的物品和场所也应有防静电标志。如图C:

5.2.5含有SSD的图纸资料,应有SSD标志。

5.2.6设备的外部端口、整机包装、交付文件标志应符合GJB1649中条要求。

5.3静电敏感区域的工程环境防静电规范

5.3.1防静电工程环境在设计时,为达到静电防护的要求应遵循以下原则:

1)抑制静电荷的积累和静电压的产生

2)安全、迅速、有效的消除已产生的静电荷

3)防静电工作区应按电子元器件静电敏感度确定防护所应达到的级别和程度。一般的要求静电防护区内静电电压绝对值应小于100V。

4)防静电区域应标明区域界限并在明显处悬挂警示标志。

5)在防静电工作区内禁止使用易产生静电荷的电荷源。表一为常见的电荷源:

5.3.2防静电工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要求:

温度应在15℃至30℃之间,湿度应在45%至75%之间,环境内应配备温度计和湿度计,并按要求做好点检记录。如果环境内的空气过于干燥,应使用加湿器或其它办法来满足

湿度要求,但应以不对产品造成有害影响为前提。如果湿度高了应该开空调或抽湿机来

使其满足要求。

5.3.3温度计和湿度计使用要求:

1)对温度、湿度做监测的温湿度仪,必须放置在水平稳定的平面上。

2)有温湿度测量仪的场所应由专人定期检查温湿度自动仪测试状况,并记录该时间段的最高和最低值。

3)遇有休息、节假日等特殊情况,在上班后的第一时间内要检查温湿度自动记录仪的记录情况。

4)发现温度湿度有超标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善,并确认超标情况是否有对产品或材料造成损坏,采取的改善措施应予以记录。

5)每月的温湿度仪记录的测试结果由负责记录的部门归类保存。

5.4静电敏感区域的人员防静电规范:

5.4.1各类人员的防静电知识培训要求及职责:

有可能进入静电敏感区域的人员或有可能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人员都应接受防静电知识培训,这既是对每位员工的基本要求,也是减少静电危害的根本方法和

途径之一。

5.4.1.1所有新员工(职员)在接受入厂培训时,必须接受ESD知识的培训。

5.4.1.2在静电敏感区域内工作的生产人员及与静电敏感器件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包括静电

感应)的作业人员,必须接受ESD知识的培训,作为上岗考核的必考内容之一。

5.4.1.3工艺人员必须接受并通过ESD较为专业知识培训,掌握电子工业产品的防静电工艺

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指导生产作业人员落实防静电措施,并对他们进行静电防护日

常教育。

5.4.1.4品质控制管理人员必须接受并通过ESD较为专业知识培训,熟悉各类SSD的静电敏

感性能及其防护知识,监督防静电工艺规程的贯彻执行,评估防静电工程实施效果。

5.4.1.5检验和试验人员(包括外购件入厂检验试验和产品检验人员)必须接受较为ESD专业

知识培训,熟练掌握ESSD的检测知识和防静电器件的检测方法,严格按设计技术文件

要求和工艺规程进行检验和试验。

5.4.1.6设备部负责防静电接地和布生产线的人员,应接受较为专业的ESD知识培训,熟悉防

静电接地系统要求,掌握地桩、地线、及其它防静电设施的敷设或安装。

5.4.1.7生产管理人员应了解ESD基本知识,严格按静电敏感器件的设计文件要求和工艺规程

组织生产,并开展对生产员工的静电防护日常教育。

5.4.1.8计量部门也应了解ESD基本知识,尤其是关于防静电仪器的校验知识,要定期调校防

静电检测器材,保证其安全、有效。

5.4.2采购ESD 控制:

采购部人员必须接受ESD基本知识培训,熟悉ESSD的品种、型号、标志方法和静电防护常识,严格遵守物料或产品在采购和运输过程中静电防护的规范。

5.4.2.1依据ME之规定,物料采购按零件承认书对SSD组件采购时,须在采购单注明ESD防

护要求;其它ESD防护器材采购时,须按ME测试工程师制定的标准进行采购。

5.4.2.2须向经认可的ESD产品供货商采购,并保持最新的ESD认可供应商清单。

5.4.2.3要求供货商提供合乎规格之包装、标示及正确的发票。

5.4.3仓库防ESD控制:

仓储,转运人员必须接受ESD基本知识培训,懂得在储存和转运过程中防护

ESSD静电器件及相关的存放操作要求。

5.4.3.1对ESD零件进行清点验收时,检查是否有外包装或(及)发票确认为ESD组件。ESD组

件与非SSD应分区存放(ESD存放架要有接地处理),并做显著标示。

5.4.3.2开启ESD组件包装的区域应配置适当的ESD防护设备,如防静电桌垫,ESD手环等。

直接接触组件须在有良好的静电防护下方可接触组件。

5.4.3.3在存放区搬运SSD须使用专用工具(防静电车),并使包装完整。

5.4.3.4物料周转区须严格按材料存放区ESD控制规范进行作业。

5.4.4进料检验(IQC)的ESD控制:

5.4.4.1检验时确认静电防护及标示是否正确,要求在静电防护良好的区域(工作场所)进行,

须有ESD手环,ESD工作衣、手套、防静电桌垫,工作桌须接静电地。

5.4.4.2检验员需对不当标示或不当包装的组件,依不合格品处理程序执行。

5.4.4.3检验员对防静电气泡袋、静电桌面、静电手套、周转车、料箱、料盒等防静电材料

需按要求对其进行静电检测。

5.4.5制造过程中的ESD控制:

5.4.5.1SSD加工区域,作业员须穿好防静电衣、防静电鞋,戴好静电帽,戴好防静电手环,

并确保防静电手环可靠接地,需走动的工位作业员须戴好防静电脚环;未做好静电

防护者不能接触SSD;工作台铺防静电桌垫,静电接地良好,作业中正确使用防静电

各种工具。(如ESD电烙铁,静电排除装置等)。

5.4.5.2对SSD加工中若须离开原包装,操作人员须做静电防护,戴好接地良好静电手环并

于加工后放回原包装或其它防静电容器内。

5.4.5.3SSD在组装中,依据ME工艺工程师作业指导书进行特殊防护及使用其规定工具,并

定期点检其有效性。

5.4.5.4制程工作人员所使用的静电环和防静电鞋均需每天二次用“人体静电综合测试仪”

加以测试,确认功能正常,并作好记录。

5.4.5.5定期对操作员工进行使用ESD工具、设施及取用SSD程序的完整训练,并作记录。

5.4.5.6每个工作台须有ESD防护料件(如袋、乳棉海绵、箱等)。

5.4.5.7所有进入车间人员,必须经过ESD静电鞋测试仪测试人体综合阻值,通过方可进入,

否则一律不准进入车间,生产作业人员每天上班测一次防静电鞋,以确定防静电鞋

的有效性,并做好记录。

5.4.5.8做好每日的日常点检工作,并将点检情况记录在《静电插座/卡扣线及静电线末端点

检表》中。

5.4.6IPQC稽核:

5.4.

6.1IPQC须协助生产单位检查作业员静电防护措施是否正确及抽测各防静电设施是否正

常;

5.4.

6.2IPQC每日上班前监督员工进行静电鞋和静电手腕带的测试。

5.4.

6.3生产测试及测试工程须使用ESD工作台。

5.4.

6.4清除测试区内静电源。

5.4.

6.5定期检查ESD设施,保证有效性。

5.4.

6.6SSD组件传送至下一个工作区时,设有防护袋装。

5.4.

6.7当施加工作电压时,设备接地应良好。

5.4.7品管部ESD控制:

5.4.7.1定期审核各部门是否依照ESD控制程序进行作业,定期进行ESD点检并做好记录。

5.4.7.2定期审核供货商是否符合ESD规定。

5.4.7.3ESD工作须经QA检验确认。

5.4.7.4定期审核ESD训练计划,工程图是否有正确的ESD警告条文或警告。

5.4.8ME ESD控制:

5.4.8.1定期检查及测试ESD设备设施是否完好、性能及可靠性。

5.4.8.2对ESD设备检验测试、定期测试、校正并作好记录ESD故障有关的资料须经常维护,

问题范围与故障趋势所需调查校正措施须向相关主管报告。

5.4.8.3ME须测试SSD组件,以对它们的ESD敏感度进行分类。

5.4.8.4ME负责所有ESD测试项目之SOP及相关记录表单的编写。

5.4.9ESD点检

5.4.9.1点检条件: 全部点检均在生产场地内进行,环境温度20-25℃,相对湿度40%-60%。

5.4.9.2点检仪器:非接触式和接触式静电电压表、接地电阻测量仪、兆欧表及标准电极、静

电电量表、腕带测试仪、人体综合电阻测试仪、离子平衡分析仪、摩擦起电机、法

拉第筒、静电屏蔽测试仪、直流电压(表),直流电压源。

注:所使用的仪器精度不低于5%,均应验定、计量合格和在有效期内,量程大于实际测试范围20%。

允许使用符合测试要求的同类仪表。

5.4.9.3测试技术指标:见附录A.

5.4.9.4点检项目&周期:

5.4.9.4.1防静鞋与人体综合阻值 (2次/天)

5.4.9.4.2防静电手环连接电阻 (2次/天)

5.4.9.4.3ESD工作台(台垫)静电电阻 (1次/月)

5.4.9.4.4防静电母线接地电阻 (1次/周)

5.4.9.4.5货架静电电阻 (1次/月)

5.4.9.4.6料车台面对车轮电阻 (1次/月)

5.4.9.4.7周转箱,零件料盒表面电阻 (1次/月)

5.4.9.4.8工作服(工作帽,手套)表面电阻 (1次/月,抽查)

5.4.9.4.9流水线传送带表面电阻 (1次/月)

5.4.9.4.10防静电地板表面电阻 (1次/1年)

注:抽查项目抽查结果高于30%不合格,继续抽查10个点,不合格率高于0%提

出不良改善方案,且抽查结果高于30%不合格,继续抽查20个点,不合格

率高于0%提出不良改善方案,抽查结果须做好记录,填写相应表单。

5.4.9.5点检方法

1)表面电阻测试时,对每车间静电地板不得少于五点,接地电阻、传送带不得少于

三点,周转箱不少于三只,静电鞋不少于三双,静电衣不少于10件,工作台不

少于三张。

2)点检周期: 见5.4.9.4。

3)该点检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SJ/T10694-2006)《电子产品制造

与应用系统防静电检测通用规范》所制定。

5.5摩擦起电电压测试:

5.5.1使用摩擦起电机摩擦起电,并利用非接触式静电电压表测试摩擦起电电压。摩擦起电机的摩擦

起电极呈圆柱状,直径50mm~60mm,重量1kg,体积电阻大于1×1013Ω,并用高绝缘尼龙布(表面电

阻不低于1×1013Ω)包裹以增加摩擦(见图1)。测试时,开动摩擦起电机使摩擦起电极与被测试物体摩擦,单向摩擦20次(时间20s)停止,10s内用非接触式静电电压表测试摩擦轨迹起电电压。

5.5.2测试工作台面、地面、工作椅面、运转车表面摩擦电压时,应将被测物接地后利用摩擦起电机

直接测试。对于板、片材(包括薄膜),应在底面放置一块边长不小于270mm、厚度不小于0.5mm的正方形不绣钢电极板并良好接触,将极板接地后测试。

5.5.3对于产品(材料),以每个样品不同点测试3次的平均值为结果。

5.6电阻测试:点对点电阻和系统电阻测试

5.6.1所用电极结构尺寸:柱电极直径63mm±3mm;电极材料为不锈钢或铜;电极接触端材料导电橡

胶,硬度60±10(邵氏A级),厚度6mm±1mm,其体积电阻小于500Ω;电极单重2.25kg~2.5kg。

5.6.2测试电压要求见表1.

5.6.3测试点对点电阻时,应将产品(材料)放置在绝缘台面上或以实际使用状态放置。台面表面电

阻、体积电阻分别大于1×1013Ω,其几何周边尺寸均大于被测材料10cm。电极之间距离300mm。地面测试时,电极之间距离900mm~1000mm。

5.6.4测试系统电阻时,将被检样品(地面)按实际使用状态测试。工程测试时,电极拒被测材料边

缘大于10cm。

5.6.5由于测出的电阻取决于施加的电压,且电阻为未知数,所以应该执行以下程序:

5.6.6初始施加的测试电压为10V:

-----如果Rx≤1×105Ω,则测量值为结果;

-----如果Rx>1×105Ω,则把电压改为100V(见注1)。

5.6.7施加电压为100V:

-----如果(1×105

-----如果Rx≤1×105Ω,则测量值可看作为结果。

5.6.8为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应采用极性电极测试。对某些材料来说,薄绝缘层的电介质有可能被击

穿。在这种情况下不能采用这种测量方法,测试报告中应予以说明。当有安全性要求时,电阻测试电压应为500V。对产品(材料)检测,以每个样品不同点测试3次的平均值为结果。

注1:上述情况表示电阻取决于施加的电压。如果电阻小于1×104Ω,应考虑电极本身电阻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注2:地板和工作表面的电阻超出本规范的范围时,有必要采用较高的电压来测量电阻,点不适用于EPA 的测量。后动地板工程检测指标中的系统电阻为5×104Ω~1×1010Ω。

5.7防静电接地电阻

5.7.1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防静电接地电阻。

5.7.2测试步骤:

a)将被测地极用导线与仪器端子E连接;

b)在相同直线方向20m、40m潮湿土地处,分别插入电位探测针及电流探测针,

个接于仪器端子P、C;

c)设置“倍率盘”倍数;

d)自缓至块摇动仪器手柄,达到约120r/min,调整“测量标度盘”,指针指于

零位时,读数乘以倍率标度,即为接地电阻;

e)按测试步骤c)、d)反复测试3~5次,取平均值;

f)若有其它适用仪器,可按相应仪器所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

5.8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的测量

5.8.1测试时,需将产品(材料)放在绝缘台面或测试架上,绝缘台面或测试架上,绝缘台面表面电

阻、体积电阻分别大于1×1013Ω,其几何周边尺寸均大于被测材料10cm。

5.8.2表面电阻、体积电阻测试方法和测试测试电极按照IEC 61340-5-1有关规定执行,或者按GB

1410规定执行。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按GB 1410中规定计算,测试电压按照表1要求。

5.9表面电阻、体积电阻测试电极

5.9.1电极组件由2个导电材料制作的同心环电极和1个直径70mm~85mm厚4mm圆柱状反向电极(电

极面层有3mm厚导电材料,其邵氏硬度60±10)组成(见图2),电极被施以10V电压,在不锈钢、非

腐蚀性金属板(不是铝)是测试时,接触电阻应小于103Ω。电极材料应在测量条件下腐蚀,并不与被测材料起反应。

5.9.2测试程序

5.9.2.1被测试材料应放在1个光滑、平面的架子(或平面)上。当用500V电压进行测试时,

其体积和表面电阻要大于1×1013Ω。相对与被测试样品尺寸而言,比被测试材料的

长和宽大10mm,厚度至少应1mm。

5.9.2.2被测样品应未经化学、物料处理。电极与地面之间的漏泄电流对仪表的读数不应有重

要的影响。要注意在放电极和装样品时要尽量减少电流漏泄,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5.9.2.3样品的形状最好为片状,尺寸不小于110mm×120mm。

5.9.2.4应准备3块样品材料。样品应标明清楚,以便鉴别被测表面。电极按照图3与仪器连

接,然后把样品放在绝缘台(架)上,面朝上。把电极组件放在样品距边缘至少10mm

的距离处。

5.9.2.5给仪器施加表1规定电压,15s后记录读数。

5.9.2.6对每个样品(材料),以不同点测试3次平均值为结果。

5.10静电电压衰减时间的测试

5.10.1静电电压衰减时间是指把样品放置在静电率衰减测试仪充电板上,初始电压U1减少到约定的

百分比电压水平U2

5.10.2的时间。测试仪器使用离子平衡分析仪,充电极板与接地之间电阻大于1×1013Ω,其示意图

(见图4)。

测试方法:将待测试样品放置在充电极板上,并良好接触。在充电电极板上充电,使电

压达到±1000V后,断开仪器充电高压电源的同时,将待测样品可靠接地,记

录极板电压衰减到±100V时的时间。在测试时,接地极不得与充电极板相接。

5.11静电屏蔽性能的检测:本方法可评估柔韧性包装袋的静电屏蔽性能。

5.11.1检测仪器:静电屏蔽检测仪的设计电压为1000V,由一个放电器和一组电极构成。仪器技术

指标应符合IEC 61340-5-1中规定

5.11.2样品(袋)的尺寸要求:袋的最小尺寸不小于200mm×250mm,要有开口使电极能够完全装入。

电极放进袋中的尺寸不小于100mm,并居中。对其它尺寸的袋来说,应该使电极放置在袋的中心。

5.11.3测试要求:将至少6个要测样品放置在相对湿度12%±3%(或50%±3%)的环境中预置48h,然

后将仪器电容电极放入袋中居中位置,接通放电器电源后,读出与电流传感器连接的电压显示器上的示值。

5.12静电电量测试:利用物体摩擦起电和其对大地的分布电容,测试出物体所带静电电量。

5.12.1测试设备:法拉第筒、摩擦起电器具、静电电量表(接触式静电电压表、电容器)。要求法拉

第内筒、静电电量表输入端对接地端电阻大于1×1012Ω。

5.12.2测试:将被测物用摩擦器具摩擦后,放入与静电电量表电气连接的法拉第筒内,测出带电

量。

5.13各类防静电产品(材料)的测试

5.13.1防静电活动地板测试

5.13.2防静电活动地板测试按照SJ/T 10796

5.13.3防静电贴面板(高离子有机类)测试

5.13.4防静电贴面板(高离子有机类)测试按照SJ/ 11236

5.13.5防静电地坪涂料测试

5.13.6防静电地坪涂料测试按照SJ/T 11294

5.13.7腕带测试:

5.13.7.1所需仪器:腕带可通过1个兼容的插头终端,1个能够保证良好接触、尺寸足够大

的金属或导电的手触摸板来实现电源的连接。

5.13.7.2测试

a)腕带穿戴状态下电阻(系统电阻):操作者以正常方式戴上腕带,把线端插入

测试器。压住手触摸板,直至仪器可以稳定的测量为止(见图6);

b)腕带内表面对电缆扣电阻(点对点电阻):将两测试电极分别接触腕带内表面

和电缆扣与测试仪连接测量(见图7)

c)腕带接地电缆两端电阻(点对点电阻):用测试电极连接电缆两端测试(见图8)。

5.13.8人体综合电阻测试:

5.13.7.3穿着工作鞋、服和手套(指套)的人站在人体综合电阻测试仪的金属导电极板上,

手触摸板电极测出电阻值。(如图9)

5.13.9防静电鞋电阻的测试方法:实验室测试时采用GB 4385规定测试。

5.13.10手套、指套、帽、袜、脚束和工具(刷)的测试:

5.13.10.1用两个直径为20mm的电极良好接触在手套、指套、帽、袜、脚束内与外任意点

上,测试出内外两点间电阻(见下图)。测试袜子时,电极应放置在袜底内外两点。

5.13.10.2用两个直径为10mm的铜箔电极链接在工具(刷)两头任意两点,测试出两点间

电阻(见下图)时,被测物品应放在一块绝缘电阻大于1X1013Ω的板上。若上述电极不适合,可以使用连接夹,电极与被测物良好接触。

5.13.11防静电服装的测试方法

5.13.10.3带电量测试:在实验室测试时应符合GB 12014有关规定

5.13.10.4电阻的测试:测量点对点电阻,服装要放在绝缘台上。绝缘台的表面电阻要大

于1X1014Ω,要有足够的尺寸。点对点电阻测量至少要测量3个不同位置的值。要注意两级之间的间距不小于300mm(见图11)服装点对点电阻测试是指内表面与外表之间电阻。

5.13.10.5摩擦起电电压测试:工作服摩擦起电电压测试应符合GB/T 12703 的规定。

5.13.12集成电路防静电包装管测试方法:防静电包装管摩擦起电电压、电荷量测试应分别符合SJ/T

1047Z中的要求。

5.13.13柔韧性包装类的测试方法:静电衰减期、静电屏蔽性能、表面电阻率测试方法应分别符合

GJB 2605中的要求。

5.13.14周转容器、盒的测试方法:静电衰减期、静电屏蔽性能、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

应符合SJ/T 11277有关规定。

5.13.15窗帘的测试方法:点对点电阻、静电摩擦起电电压测试方法应符合规定。

5.13.16防静电存放架测试方法:点对点电阻、系统电阻测试方法应符合规定,所用电极直径为

10mm。

5.13.17工位与物流传送器具测试方法:表面和体积电阻、点对点电阻、静电摩擦起电电压测试方法

应符合规定。

5.13.18墙体:墙面表面电阻测试方法应符合规定。

5.13.19防静电剂(液、蜡、胶)的测试方法

5.13.19.1将防静电剂(液、蜡、胶)喷洒在一块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大于1×1012Ω的绝

缘板上,在相对湿度RH40%~50%D的环境中放置48h后,测试其表面电阻。

5.13.20座椅的测试方法:

5.13.19.2椅面与靠背之间点对点电阻测试方法符合“点对点电阻和系统电阻测试”规定,测试位置(见

图12)。

5.13.19.3椅面与脚轮之间系统电阻测试方法符合“点对点电阻和系统电阻测试”规定。测试时,脚轮

下放置一块200mmX200mm导电板并良好接触。一个电极与导电板接触,另一个与椅面良好接触(见图13)

5.13.21运转车的测试方法:

5.13.19.4车台面表面点对点电阻测试符合“点对点电阻和系统电阻测试”规定(见图14)。

5.13.19.5车台面与脚轮之间系统电阻的测试方法和座椅测试方法一样(见图15)。所用测量仪器、

设备同5.6规定。

5.13.22工作台的测试方法:

5.13.19.6工作台表面点对点电阻测试符合“点对点电阻和系统电阻测试”规定(见图16)

5.13.19.7测试系统电阻时,一个电极与台面良好接触,另一个电极(夹子)与工作台接地线连接(见

图17)。

5.13.23地面、地垫的测试方法:

5.13.19.8地面、地垫点对点电阻和系统电阻测试应符合“点对点电阻和系统电阻测试”的规定(见

图18、19)。

5.13.24离子静电消除器的测试方法

5.13.19.9测试用设备:测试离子静电消除器消静电能力的仪器采用离子平衡仪,充电板的尺寸应该

为150mmX150mm,最小电容为15pF,测试电路的总电容量应为(20±2)pF。附件没有接地导体,当充电时,充电板在5min内的自然放电不应超过测试电压的10%。应能精准地测量充电板的电压变化及时间变化。

5.13.19.10测试时台式离子静电消除器与测试仪充电板之间的相对位置(见图20)。

5.13.19.11测试方法:将测试仪和离子静电消除器按(图20)所示放置(压缩气体离子枪测试位置(见

图21),高驾电离子测试位置(见图22),将测试仪充电板充规定电压,打开静电消除器电源,使充电极板暴露在电离气流中,关闭充电电源同时监测极板电压降至约定电压时的静电衰减时间。然后在中心线每个测试点监测残余电压。

6.0相关表单:

6.1FORM/VP-QA-004#01 《ESD点检记录表》

6.2FORM/VP-QA-004#02 《静电插座/卡扣线及静电线末端点检表》

6.3FORM/VP-QA-004#03 《静电手环点检表》

6.4FORM/VP-QA-004#04 《静电鞋测试记录表》

7.0相关文件:

7.1ANSI_ESD_S20.20-2014 ESD静电放电(ESD)协会标准

7.2SJ/T 10694-2006 电子产品制造与应用系统防静电检测通用规范

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作者:————————————————————————————————日期:

深圳市微浦技术有限公司 工作指引 文件名称: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部门:工程部 文件编号: VP-QA-004 版本:A/0 编写:谭桂审核: 批准:生效日期: 修订日期修订内容修订者原版本 会签部门□工程部______ _ □ PMC__ _ _ _ □仓管部 □生产部□产品部____ __ _ □采购部 □品质部_____ __ □销售部_____ _ _ □行政部____ _____

分发份数共份 1.0目的 本公司规定了产品和电子组件在制造过程中的静电防护,防止因静电的力学和放电效应而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危害,或将这些危害限制在最小程度。以确保产品的设计性能及使用性能不致因静电作用受到损害,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寿命。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物料的采购、验收、储存、搬运、加工、包装及生产装配、产品测试等全过程。 3.0定义 3.1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主要是指两个带有不同静电电位之物体,当它们接近并能够发生电 荷传送,由于电荷的传送产生了电流,使器件损坏或造成寿命上的伤害,一般称为静电泄放或简称ESD。 3.2SSD(Static Sensitive Device): 凡对静电敏感的电子元器件一般称为静电敏感元器件或简称SSD。 4.0职责 4.1工程部依据本程序要求实施静电用具的进料检测和电线、接地线、静电垫等防静电设施测试和记录以及 日常维护。 4.2品质部负责制定防静电措施要求和标准及监督执行状态。 4.3各部门经理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静电防护措施的执行。 5.0工作程序 本文主要从静电控制的五个方面(即人员、设备、物料、方法和环境)来论述ESD规范,贯穿了公司产品设计、制造、贮存、包装等各个环节防静电控制。 5.1静电敏感区域的界定: 5.1.1ESD敏感器件的生产区域------生产线等。 5.1.2ESD敏感器件的前加工区域----前加工房。 5.1.3ESD敏感器件的贮存区域------仓库 5.1.4ESD敏感器件的返修区域------返修区及返修工位。 5.1.5ESD敏感器件的老化区域------老化房。 5.2静电敏感区域的标识:

ESD防静电手册20.20标准

深圳電子有限公司 SHEN ZHEN POWER E LECTRONIC CO. , Ltd ESD防靜電手冊 手冊編號: ESD-001 手冊版本: 1.0 發行日期: 2014年10月06日 持有人: 總頁數: 28頁 (含此頁) 擬定: 日期: 審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目錄

1目的 規定ESD S20.20-2007防靜電控制技術規範,為產品在元器件進料、製造、貯存、包裝等各個環節提供明確可靠的ESD 技術支援,從整體上提高公司靜電防護和控制水準,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2範圍 本規範適用於公司內部靜電防護工程的設計、使用、管理、維護和檢測。同時,此標準也適用於公司的電子設備的最終用戶的靜電放電控制。 3公司ESD組織結構和職責 任命書 本公司依據ESD S20.20:2007防靜電管理體系要求建立的,為確保公司防靜電管理體系有效地建立、健全、運行和保持,特任命先生為ESD總負責人,全面負責ESD體系的建立、實施、保持、改進,並負責與ESD體系有關的內外部各方的聯繫協調工作。 執行董事:先生 2014年09月12日

3.1ESD總負責人 確保職責和許可權被明確定義並得到充分溝通,以保證公司ESD體系有效運行。 3.2ESD 小組成員: 3.2.1制定ESD程式檔、檢測標準、和檢測專案和檢測頻率。 3.2.2建立ESD培訓制度,包括每年的週期性培訓。 3.2.3制定ESD稽核專案、稽核頻率並指定稽核人員。 3.2.4抽樣檢查公司ESD日常執行情況。 3.2.5ESD相關的計量儀器定期校驗。 3.2.6ESD基礎設施的建立。 3.2.7各靜電防護區域靜電防護線網的維護和檢測。 3.2.8溫度和濕度的管控。 3.2.9對新進廠的職員工進行防靜電知識的培訓。 3.3採購部: 3.3.1按要求購置防靜電物品。

ESD静电产品检测规范

1.目的: 1.1编拟本静电防护外围环境设施检测办法是要以一有系统之管制方式,以求 达到本厂静电防护设备之完善管理检测系统. 1.2避免经过长时间使用,防护设备或材料由于自然或人为之破坏以致丧失其 ESD作用. 2.范围: 适用于XX电子有限公司,保护ESD敏感性电子组件及产品所使用的所有相关材料. 3.权责: 3.1工程部:负责制订静电防护外围设施材料检测规范. 3.2各相关部门:依循静电防护外围设施材料检测办法实施,及相关资料归档. 4.参考文件: 4.1 ANSI/EIA-625 4.2 ANSI/ESD S20.20-1999 5.定义及相关朮语: 5.1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 5.2 EOS(Electrical Over Stress):电压过应力 5.3CGP(Common Ground Point)共同接地点 5.4 EPA(ESD Protected Area)静电防护区 6 流程图:

6.1 无. 7 内容 7.1.导电地板测试 Floor Materials test spec: Resistance to Ground point : 104Ω~ 106Ω Resistance top to top :104Ω~ 106Ω 测试仪器:数显式双锤表面阻抗测试器(测试电压:10V) 7.1.1测试方法 7.1.1.1将表面阻抗测试仪拨至10伏檔位. 7.1.1.2用潮湿的抹布将地面和双锤擦拭干凈. 7.1.1.3连接表面阻抗测试仪,分别将双锤放在地板上或一端放在地板上 另一端接接地测试点.(注意两测试点的距离不可超过90cm) 7.1.1.4按住测试键(约3秒)后,读取仪器上所显示的数值. 7.1.2作业规范 7.1.2.1平均每1000平方英尺必须有壹个测试点. 7.1.2.2地板检测及清洗周期为每30天1次. 7.1.2.3地板清洗时需先用洗地机将地板澈底洗干净,再进行打腊将地板

ESD审查管理规范.doc

G/QM-ZZ-00002 ESD 审查管理规范 版本: 1.0 生效日期: 2014 年 7 月 14 日

文件审批 编制 / 修订部门质量管理部 编制林军 审核 批准 文件修订履行 版本修订内容简述生效日期修订部门/ 修订者1 新制定2014. 7. 14 林军 文件发放范围 1 惠州 TV一厂 2惠州 TV二厂 3VQA部品部 4 仓储部 5 无锡工厂 6 内蒙工厂 7 成都工厂 8 生产技术部 9商务计划部 10质量管理部

1 目的 为确保审查工厂 ESD 管理体系、地线系统、人员防护管理等健全与完善;预防、消除 生产过程中的静电危害,保证产品品质并推动持续改善。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 TCL 多媒体全球制造中心自有工厂及外发工厂制造、 处理、装配、安装、包装、 测试和检验等过程。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1 《防静电管理规定》 3.2 《 ESD 静电测量标准》 4 术语和定义: 4.1 静电( Electrostatic ,Static Electricity ):简单讲静电就是物体表面过剩或不足 的相对静止电荷, 它是电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静电是正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的结果,是通过电子转移而形成的。 这些不平衡的电荷, 就产生了一个可以衡量其大小的电场称为静电场,它能影响一定距离内的其它物体使之感应带电影响距离之远近与其电量的多少有关。 4.2 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静电放电。; 4.3 EPA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ed Area ):防静电工作区。 4.4 静电耗散材料:指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分别在 1× 105Ω~ 1× 10 11 Ω之间的材料,这种 材 料有足够的导电性,允许其本体上的电荷通过其表面扩散掉。 4.5 静电导体材料:指表面电阻小于 1× 105Ω,体积电阻小于 1× 10 5Ω的材料。 4.6 静电敏感器件( ESDS ):指对静电放电敏感的、易受静电放电损伤的器件。如: IC (集 成电路)、 MOS 管、光电器件、 Open-cell 液晶屏、 PCB 板组件等。 5 职责 5.1 质量管理部:负责 ESD 审核体系建设、策划、实施及落实与验证。 5.2 商务计划部:负责外协厂的商务对接,协调资源为外协厂生产提供支持与保障。 5.3 生产技术部:负责审核工厂的 ESD 管理体系、文档管理及培训管理。 5.4 TV 工厂工程部:负责审核工厂的机架、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与校准及设备接地管理。 5.5 TV 工厂动力部:负责审核工厂的地线系统管理。 5.6 ESD 专员:负责审核工厂的人员防护管理、符合性验证管理、生产现场 ESD 防护等情 况进行统计并整理发布评审相关的书面审核报告。

静电放电测试规范

静电放电测试规范 1.测试目的:为使静电干扰耐受性测试时,能有一统一之规范及流程可供依循,特订定本程 序书,本试验的目的是仿真静电对电子产品所造成的干扰,并判别其耐受性。 2.适用范围:执行静电干扰耐受性测试时,适用之。 3. 4. 4.2 场地维护。 4.3 提供相关信息于测试服务上。

5.办法: 5.1 试验等级:试验等级如下

5.3 实验室之测试场地配置:实验室之地面应有一铜或铝制的金属GRP,其厚度至少0.25mm。 如果使用别种金属材料,其厚度至少应有0.65mm。GRP尺寸至少1m×1m,依EUT大小而定。其每一面应超出EUT或HCP、VCP至少0.5m并连接至接地系统。EUT依使用状态架设及连接。EUT与实验室墙面及其他金属结构的距离至少1m。EUT除了所规定接地系统外,不可再有其他之接地。ESD产生器的放电回路电缆长度为2m,需连接至GRP,测试时放电回路电缆距离其他导电部分至少0.2m。HCP、VCP之材质与厚度应与GRP相同且使用两端接有470KΩ之接地线连接至GRP。其他规定如下: 5.3.1 EUT为桌上型设备之场地配置:使用高0.8m之木桌立于RGP作测试,并使用一长1.6m ×宽0.8m之HCP置于桌面,EUT及电缆以0.5mm绝缘垫与HCP隔离。EUT距离HCP各边至少0.1m。若EUT过大可使用相同之HCP以较短边相距0.3m连接,可用较大尺寸之桌面或两组桌子,此两组HCP不可搭在一起,并由两端各接470KΩ电阻之接地线个别接至RGP。如下图所示。

5.3.2 EUT属于没有接地系统之设备的测试方法:EUT 是属于设备或设备的一部份、其装设 规格或设计是不可连接至任何接地系统设备、包括可携式、电池操作双重绝缘设备 (class II equipment)。其一般性配置与5.3.1相同,但为了模凝单一静电放电,在每次放电前必须将EUT的电荷消去,EUT的金属部分,例如连接器的外壳、电池充电点、金属天线等,在实施放电前必须将电荷消除。因此需使用具有470KΩ的泄放电阻器之电缆,类似HCP、VCP所用之接地电缆。其中一颗电阻需尽量靠近EUT的测试点,最好小于20mm的距离连接,第二颗电阻需连接在电缆靠近HCP的末端(桌上型)或RGP 的末端(落地型)。使用具有泄放电阻器之电缆,会影响某些EUT的测试结果。有争议时,在测试中如果电荷在连续放电之间有足够的衰减,则优先考虑以电缆不连接的状况作测试。可以使用下列的替换方法: -在连续放电间的时间间隔,必须延长到容许从待测物的电荷自然衰减所需的时间。 -在接地电缆中有碳纤维刷的泄放电阻器(例如2×470KΩ)。 -使用空气离子器以加速待测物在其环境的自然放电过程(使用空气放电作测试时,空气离子器必须关闭)。

ESD防护要求规范

E S D防护要求规范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目的 为避免静电敏感元器件在生产、运输、储存、检测等过程中受到静电释放的影响,从而产生短路、电阻漂移、开路、工作性能退化等不良现象。特建立此程序文件,以保证产品品质,增加可靠性,减低不良率,节省产品工时成本,降低维修费用。同时,提高员工对ESD的认识,加强员工自觉防止ESD现象之观念,促进生产管理水平之提高。 二、适用范围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供应链ESD运作及维护管理。 三、定义 ESD: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原意是指静电释放,即通过带静电区域直接接触或感应而引起的静电电荷在不同电势物体上的转移。后指静电防护,即避免静电释放的发生。 ESDS: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 Device,静电敏感元件。 通常分为两类: I类敏感度元件的敏感电压为1V ~ 1999V,II类敏感度元件的敏感电压为2000V ~ 4999V。 防静电工作区:由各种防静电设施、器件及明确的区域界限形成的工作场地。静电敏感度:Electrostatic Sensitivity,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值。 四、分类 根据ANSI/ CLASS M1标准,如下: Ⅰ级静电敏感区:放电:0~1999V 静电测量:<200V 特殊静电防护区静电测量:<100V(针对客户指定特殊的光器件产品或其他高等级ESD产品的储存和装配区域等) Ⅱ级静电敏感区:放电:2000~3999V 静电测量:<500V Ⅲ级静电敏感区:4000~15999V 现规定HYT制造车间敏感级别为: I级区域—— SMT、部件装配部、电子原料仓; (针对特殊客户需求,如飞博创光电产品的生产、储存等,SMT、电子原料仓采用“特殊静电防护区”等级,静电测量:<100V;部件装配部采用“Ⅰ级静电敏感区” 等级,静电测量:<200V) II级区域——终端包装部。 公司内部由双色斑马线围起的区域为防静电工作区 根据材料的导电性,将防静电工作区内使用的材料分为以下四类: 五、职责 设备组工程师负责ESD总线接地有效并定期进行点检; 技术员定期对各工位进行静电电压测试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工程师处理;

ESD防护要求规范

为避免静电敏感元器件在生产、运输、储存、检测等过程中受到静电释放的影响,从而产生短路、电阻漂移、开路、工作性能退化等不良现象。特建立此程序文件,以保证产品品质,增加可靠性,减低不良率,节省产品工时成本,降低维修费用。同时,提高员工对ESD的认识,加强员工自觉防止ESD现象之观念,促进生产管理水平之提高。 二、适用范围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供应链ESD运作及维护管理。 三、定义 4.1 ESD: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原意是指静电释放,即通过带静电区域直接接触或感应而引起的静电电荷在不同电势物体上的转移。后指静电防护,即避免静电释放的发生。 4.2 ESDS: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 Device,静电敏感元件。 通常分为两类: I类敏感度元件的敏感电压为1V ~ 1999V,II类敏感度元件的敏感电压为2000V ~ 4999V。 4.3 防静电工作区:由各种防静电设施、器件及明确的区域界限形成的工作场地。 4.4 静电敏感度:Electrostatic Sensitivity,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值。 四、分类 根据ANSI/ESD-S5.2 CLASS M1标准,如下: Ⅰ级静电敏感区:放电:0~1999V 静电测量:<200V 特殊静电防护区静电测量:<100V(针对客户指定特殊的光器件产品或其他高等级ESD产品的储存和装配区域等) Ⅱ级静电敏感区:放电:2000~3999V 静电测量:<500V Ⅲ级静电敏感区:4000~15999V 现规定HYT制造车间敏感级别为: I级区域—— SMT、部件装配部、电子原料仓; (针对特殊客户需求,如飞博创光电产品的生产、储存等,SMT、电子原料仓采用“特殊静电防护区”等级,静电测量:<100V;部件装配部采用“Ⅰ级静电敏感区” 等级,静电测量:<200V) II级区域——终端包装部。 5.1 公司内部由双色斑马线围起的区域为防静电工作区 5.2 根据材料的导电性,将防静电工作区内使用的材料分为以下四类: 五、职责 设备组工程师负责ESD总线接地有效并定期进行点检; 技术员定期对各工位进行静电电压测试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工程师

各类esd相关技术标准.docx

各类ESD相关技术标准 微电子元件抗静电放电域值的场诱导放电装置模型的试验方法标准号:IEC/PAS 62162 Edition 1.0-2000 发布时间:2000-08 微电子元件静电放电容许阈的场感应带电设备模型试验方法标准号:IEC/PAS 62162-2000 发布时间:2000-08 静电放电(ESD)感应试验人体模型(HBM) 标准号:IEC/PAS 62179 Edition 1.0-2000 发布时间:2000-08 静电放电(ESD)感应试验机器模型(HBM) 标准号:IEC/PAS 62180 Edition 1.0-2000 发布时间:2000-08 静电.第2-2部分:测量方法.荷电率的测量标准号:IEC/TR 61340-2-2-2000 发布时间:2000-07 静电学.第5-1部分:有静电现象的电子设备的保护.总要求标准号:IEC/TR2 61340-5-1-1998 发布时间:1998-12 静电学.第5-2部分:电子设备防静电现象防护.用户指南标准号:IEC/TS 61340-5-2-1999 发布时间:1999-02 静电学.第2-1部分:材料和产品损耗静电荷的能力的测量方法标准号:IEC 61340-2-1-2002 发布时间:2002-06 静电学.第2-3部分:用于避免静电放电积累的固体二维材料的电阻和电阻率测定的试验方法标准号:IEC 61340-2-3-2000 发布时间:2000-03 静电学.第3-1部分:静电效果的模拟方法.人体模型.元部件测试标准号:IEC 61340-3-1-2002 发布时间:2002-03 静电学.第3-2部分:静电效果的模拟方法.机械模型.元部件测试标准号:IEC 61340-3-2-2002 发布时间:2002-03 静电学.第4部分:基本应用的标准试验方法.第1节:地板覆盖物和装修地板的静电特性标准号:IEC 61340-4-1-2003 发布时间:2003 静电.第4-3部分:对于专门用途的标准试验方法.鞋靴标准号:IEC 61340-4-3-2001 发布时间:2001-08 静电学.第4-5部分:专用的标准试验方法.与人配合的鞋靴和地板材料静电防护的表征方法标准号:IEC 61340-4-5-2004 发布时间:2004 电声学.声强测量仪器.电磁和静电兼容性要求和试验程序标准号:IEC/TS 62370-2004 发布时间:2004 电磁兼容性.第4-2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干扰实验.修改件2 标准号:IEC 61000-4-2 AMD 2-2000 发布时间:2000-11

电子产品ESD测试及要求

1 试验对象: 该标准所涉及的是处于静电放电环境中和安装条件下的装置、系统、子系统和外部设备 2 试验内容 静电放电的起因有多种,但该标准主要描述在低湿度情况下,通过摩擦等因素,使操作者积累了静电,电子和电气设备遭受直接来自操作者的静电放电和对临近物体的静电放电时的抗扰度要求和试验方法。 对电子产品而言,因操作者的静电放电造成受设备干扰或损坏的几率相对其他静电放电起因大得多。 若电子产品能提高针对因操作者的静电放电的抗扰性,则针对因其他因素的静电放电的抗扰性也会有相应的提高。 3 试验目的 试验单个设备或系统的抗静电干扰的能力。 它模拟: (1)操作人员或物体在接触设备时的放电。 (2)人或物体对邻近物体的放电。 4 ESD的模拟 下图ESD发生器的基本线路其中高压真空继电器是目前唯一的能够产生重复与高速的放电波形的器件(放电开关)。放电线路中的储能电容CS代表人体电容,现公认150pF比较合适。放电电阻Rd为330Ω,用以代表手握钥匙或其他金属工具的人体电阻。现已证明,用这种放电状态来体现人体放电的模型是足够严酷的。 下面为ESD发生器的放电电流的波形参数及波形。图中Im表示电流峰值,上升时间tr=(0.7~1)ns

5 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有两种:接触放电法和空气放电法。 接触放电法:试验发生器的电极保持与受试设备的接触并由发生器内的放电开关激励放电的一种试验方法。 空气放电法:将试验发生器的充电电极靠近受试设备并由火花对受试设备激励放电的一种试验方法。 接触放电是优先选择的试验方法,空气放电则用在不能使用接触放电的场合中。

6 试验等级及其选择 试验电平以最切合实际的安装环境和条件来选择,表2提供了一个指导原则。表2同时也给出了静电放电试验等级的优先选择范围,试验应满足该表所列的较低等级。 标准中接触放电之所以可以用比较低的试验电压来进行试验,是因为接触放电有着极其陡峭的上升时间,其谐波成分更丰富,对设备的考核也更严格。 等级的选择取决于环境等因素,对具体的产品来说,往往已在相应的产品或产品族标准中加以规定。

ESD-电子产品防静电管理规范

目录 1.目的 (2) 2.适用范围 (2) 3.定义 (2) 4.职责 (2) 5.工作程序 (2) 6.相关文件和记录 (21) 7.参考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目的 建立全面的ESD持续控制程序,减少静电对ESD敏感元器件和本公司产品的制造环境的破坏,从而保证本公司产品的可靠性。 2.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在开发、制造、存储、搬运和运输等过程中任何与产品ESD相关的各个环节: 如:设备的ESD保护要求; 元器件和产品在存储,生产制造过程,运输过程等环节的ESD要求。 3.定义 ESDS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 ESDP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ESD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CBA -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4.职责 Testing可靠性部门选择评估并提供ESD标准,相关部门负责贯彻执行 5.工作程序 5.1 概要 5.1.1静电损伤的危害 静电防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贯穿于产品研发、生产与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应在公司内部进行全方位、全员采取防静电措施和监控。直接接触产品的区域点包括:DVT试验室、可靠性试验室、制造车间、库房等;涉及静电防护控制流程的环节还包括,ESD设计环节,ESDS器件物料认证环节,QA检验等等。

5.1.2静电防护控制规范的制订 为了对产品研制与生产等全寿命周期进行有效防静电控制,应制订详尽的防静电控制规范。基本内容如下: 1). 规定重要件(BOSA,IC等)和产品级(Transceiver)的敏感度水平, 并进行分级实施重点防静电控制。(见第3.3) 2). 防静电基本措施和方法 (1). 静电泄漏法 (2). 静电中和法 (3). 静电屏蔽法 (4). 湿度控制法 3). 失效分析。分析ESD的失效模式、原因及纠正措施建议。 4). 制订ESD控制大纲计划 5). 设计保证准则 6). 质量保证规定 7). 评审与检查 8). 建立静电防护系统设施要求 9). 静电防护的详细要求(见第3条) 10). 生产过程ESD控制指引 5.1.3 产品全寿命周期的防静电体系框架 5.2 静电防护的主要措施 5.2.1 设计保护电路

ESD测试标准

ESD测试标准 一、对于相关测试标准的查询 ESD是电磁兼容(EMC)中EMS的一部分 EMS相关标准为:(GB是中国国家标准,IEC是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EN是欧洲标准,JDEC是美 ESD对应的标准为: GB/T 17626.2 IEC61000-4-2 EN61000-4-2 ,之间关系也是等同的 详细文件见附件。 西门子的GSM无线模块在规格书中还提到EN301489-7 EN301489是欧盟单独针对无线产品(GSM、CDMA)的EMC标准 二、标准中相关的内容 1、测试设备

2、测试环境(空气放电) 3、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有接触放电、空气放电、直接放电、间接放电四种 手机一般采用直接接触放电和直接空气放电:

4、测试点选择 5、台式设备的测试台布置 6、测试计划

7、参考标准 国家CTA对手机的测试要求为: 典型工作条件插充电器,通话状态;台式设备; 放电点手机尾插,键盘、显示屏四周,手机两侧、侧键、Speaker、Reciver、MIC等有间隙的部位、RF测试口和手机天线附近;每点正负各十次; ±4K接触放电和±8K空气放电; 三、无线模块的ESD测试标准(暂定) 状况:目前没有针对无线模块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无线模块一般都要做成终端产品才会去做入网检测) 可以参考西门子GSM模块和华为CDMA2000模块的ESD规格。 拟定大唐移动针对无线模块的ESD测试标准: 1、待测试模块在ESD试验之前要通过RF测试和功能测试。 2、模块装在测试板上,作为台式设备进行试验。 3、典型工作条件是:插充电器,连接计算机,在通话状态下测试。 4、放电点选择:SIM卡、RF测试口。 5、测试方法:直接接触放电和直接空气放电。 6、试验等级:±4K接触放电和±8K空气放电。 7、测试次数:每点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正负各十次。 8、测试模块在完成ESD试验之后,必须能够通过RF测试和功能测试。 附件: D:\工作\ESD\G B 17626.2-98.pdf D:\工作\ESD\I EC 61000-4-2.PD F

ESD测试标准总览

E S D测试标准总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ESD测试标准 一、对于相关测试标准的查询 ESD是电磁兼容(EMC)中EMS的一部分 EMS相关标准为:(GB是中国国家标准,IEC是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EN是欧洲标准,JDEC是美国标准) ESD对应的标准为: GB/T IEC61000-4-2 EN61000-4-2 ,之间关系也是等同的 详细文件见附件。 西门子的GSM无线模块在规格书中还提到EN301489-7 EN301489是欧盟单独针对无线产品(GSM、CDMA)的EMC标准 二、标准中相关的内容 1、测试设备

2、测试环境(空气放电) 3、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有接触放电、空气放电、直接放电、间接放电四种 手机一般采用直接接触放电和直接空气放电: 4、测试点选择

5、台式设备的测试台布置 6、测试计划

7、参考标准 国家CTA对手机的测试要求为: 典型工作条件插充电器,通话状态;台式设备; 放电点手机尾插,键盘、显示屏四周,手机两侧、侧键、Speaker、Reciver、MIC等有间隙的部位、RF测试口和手机天线附近;每点正负各十次; ±4K接触放电和±8K空气放电; 三、无线模块的ESD测试标准(暂定) 状况:目前没有针对无线模块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无线模块一般都要做成终端产品才会去做入网检测) 可以参考西门子GSM模块和华为CDMA2000模块的ESD规格。 拟定大唐移动针对无线模块的ESD测试标准: 1、待测试模块在ESD试验之前要通过RF测试和功能测试。 2、模块装在测试板上,作为台式设备进行试验。 3、典型工作条件是:插充电器,连接计算机,在通话状态下测试。 4、放电点选择:SIM卡、RF测试口。 5、测试方法:直接接触放电和直接空气放电。 6、试验等级:±4K接触放电和±8K空气放电。 7、测试次数:每点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正负各十次。 8、测试模块在完成ESD试验之后,必须能够通过RF测试和功能测试。 附件: D:\工作\ESD\GB 17626.2-98.pdf D:\工作\ESD\IEC 61000-4-2.PDF

ESD防静电系统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1目的 本文件旨在规定ESD防静电控制技术规范,为产品在元器件进料、制造、贮存、包装等各个环节提供明确可靠的ESD技术支持,从整体上提高公司静电防护和控制水平,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供应商和合作方的供应链体系内部静电防护工程的设计、使用、管理、维护和检测。同时,此标准也适用于公司的电子设备的最终用户的静电放电控制。 3职责权限

3.1公司ESD组织结构和职责 公司ESD控制组织结构框图: 3.1.1公司ESD管理小组负责公司的防静电控制规范、标准的制定,建立健全ESD管理规章制度. 定期组织ESD抽查和评审,确保公司ESD控制体系有效运行。 3.1.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的静电防护措施的执行。 3.1.3品管部负责公司各部门ESD日常执行状况的监督,包括ESD实施情况的定期检查﹑抽测和测 试。 3.2外协厂:外协厂必须达到ESD控制最基本要求: 3.2.1建立ESD培训制度,包括每年的周期性培训 3.2.2ESD敏感等级分类定义 3.2.3建立EPA区域 3.2.4操作与包装的防静电要求 3.2.5执行月度、季度、年度ESD稽查 4术语定义 ESD:指静电防护。 EPA: 指静电防护区域. 5工作程序 5.1EPA的划分与标识 5.1.1EPA的划分 a.EPA必须具有如下的基本环境要求: ⑴明确的区域界限和防静电警示标志。 ⑵对区域内的所有导体包括人员可靠接地。 ⑶消除一切不必要的静电产生源。

⑷静电敏感器件必须远离静电源至少100厘米处。 b。根据本公司产品器件的静电敏感度等级,将本公司EPA静电敏感度等级防范要求为200V。防护要求为: (1)静电敏感度等级防范要求为200V,应尽量避免产生200V以上的静电电荷源,如不能避免,应通过有效方式消除. (2)采用防静电标识与其它区域分隔开,未采取有效防静电措施的人员、设备、物料、工具等皆不得入内. (3)进入本区域应作好人员防静电要求,包括防静电工衣、工帽、工鞋(鞋套)、腕带或手套并作人体综合电阻测试合格后才能进入。 5.1.2EPA标识 防静电工作区、防静电包装材料和转运工具、设备仪器的接地等都应该具有防静电标识.防静电标识的作用是警示任何靠近防静电工作区的人员,区域内存在静电敏感器件的操作;警示任何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人员,对该器件的操作必须进行静电防护. (1)任何防静电工作区都必须有区域标识,除非此工作区位于静电安全工作区内.标识上应注意说明,如“注意:静电安全工作区“或其同意语。“放电”,“注意”,“危险”等标示对静电控制是不合适的.EPA标识所在的位置及其大小应该至少保证在距离工作区1米时清晰可见。 (2)应该使用黄底黑字的地板胶带将每一个防静电工作区围起,EPA的边界线如(图A)中所示,它由黄黑双色的平行四边形图案相间构成,其宽度为4~5cm。是专门用来标志静电敏感区的区域界限的。 (3)需要在静电安全工作区的每一个入口和出口放置防静电标识牌和控制说明。 (4)防静电器材、工具和静电敏感物料都必须具有明显的防静电标识,防静电接地系统应有明显的接地标识说明。 (5)防静电容器(防静电周转箱,防静电元件盒等),元件架和运输车等器材上应有防静电标志,其标志应置于明显且不易受到磨损的地方。如图B, (6)经过防静电液处理的物品和场所也应有防静电标志。如图C: 图A 黄黑相间的斜条 静电敏感区域警示标志 图B 防静电标志

esd测试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esd测试规范 篇一:esd环境测试规范 esd环境测试规范 北京蛙视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二00八年7月 更改页 esd环境测试规范 一、防静电接地电阻测试 1.将被测试地极用导线与仪器端子e连接; 2.将p和c的接地钉打到潮湿地的深处,彼此间隔5-10米远,连接方式如下图 3.将量程选择开关,换至200Ω开始按“test”键,若显示值过小,在依20Ω/2Ω档顺 序切换,此时显示值即为被测试地电阻值;按“pResstotest”键,状态指示灯会点亮,标示正处于测试状态中。(注:1.若接地钉的电阻值太大,则显示“ol”,或“---”。)(esd测试规范) 4.简单测量(这种方法是当地钉不方便使用时),可以

将一个外漏的接地电阻物体做一个极,如金属水槽、水管、供电线路公共地、建筑物接地端等都可以,连接方法参照下图。 5.测试方法参照步骤3。二、电阻测试标准 1.点对点电阻测试时,应将产品(材料)放置在绝缘地面上或以实际使用状态放置,台面表面电阻、体积电阻分别大于1x1013Ω,某几何周边尺寸均大于被测试材料10cm。地面测试时,电极之间距离900mm至1000mm。 始施加的测试电压为50V;3.测试方法 --如果R≤1x105Ω,则测量值为结果;如果R>1x105Ω,则把电压改为1000V。施加电压为100V—如果1x105 4.地板和工作表面的电阻超出本规范的范围时,有必要采用较高的电压来测量电阻,但不适用于epa(防静电保护区)的测量。活动地板工程检测指标中的系统电阻为5x10-1010Ω。 三、椅面与靠背之间点对点电阻测试标准参照《电阻测试标准》。测试位置见下图。1.测试方法,根据所测试材料的绝缘程度,将兆欧表的功能旋转开关设置到相应电压的档位,(当不知绝缘电阻大概阻值时可以依 50V/100/250V/500V/1000V的顺序进行尝试)。把测试表笔或夹子连接到被测试物,按下测试按钮“test”,进入测试状态,此时蜂鸣器会发出声音,测试值显示在lcd屏幕上。 2.椅面于脚轮之间系统电阻测试标准参照《电阻测试标

ESD测试及要求

2.1 人體放電模式(Human-Body Model, HBM) : 人體放電模式(HBM)的ESD是指因人體在地上走動磨擦或其他因素在人體上已累積了靜電,當此人去碰觸到IC 時,人體上的靜電便會經由IC的腳(pin)而進入IC內,再經由IC放電到地去,如圖2.1-1(a)所示。此放電的過程會在短到幾百毫微秒(ns)的時間內產生數安培的瞬間放電電流,此電流會把IC內的元件給燒毀。不同HBM靜電電壓相對產生的瞬間放電電流與時間的關係顯示於圖2.1-1(b)。對一般商用IC的2-KV ESD放電電壓而言,其瞬間放電電流的尖峰 值大約是1.33 安培。 圖2.1-1(a) HBM的ESD發生情形

圖2.1-1(b) 在不同HBM靜電電壓下,其靜電放電之電流與時間的關係有關於HBM的ESD已有工業測試的標準,為現今各國用來判斷IC之ESD可靠度的重要依據。圖2.1-2顯示此工業 標準(MIL-STD-883C method 3015.7)的等效電路圖,其中人 體的等效電容定為100pF,人體的等效放電電阻定為1.5K Ω。另外在國際電子工業標準(EIA/JEDEC STANDARD)中 ,亦對此人體放電模式訂定測試規範(EIA/JESD22-A114-A) ,詳細情形請參閱該工業標準。

因為測試機台導線的雜散等效電感與電容互相耦合而引起 的。 圖2.2-2 人體放電模式(2-KV) 與機器放電模式(200V) 放電電流的比較圖另外在國際電子工業標準(EIA/JEDEC STANDARD) 中, 亦對此機器放電模式訂定測試規範(EIA/JESD22-A115-A) ,詳細情形請參閱該工業標準。 2.3 元件充電模式(Charged-Device Model, CDM) 此放電模式是指IC先因磨擦或其他因素而在IC內部累 積了靜電,但在靜電累積的過程中IC並未被損傷。此帶有 靜電的IC在處理過程中,當其pin去碰觸到接地面時,IC內 部的靜電便會經由pin自IC內部流出來,而造成了放電的現 象。

ESD管理规定

车间ESD管理规定版本: 1.0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司的静电防护工作,规范各静电敏感区域的静电防护管理,并建立静电敏感区域管理的制度,规定如下: 一、区域静电管理要求: 1、各个区域的ESD负责人为该区域的最终负责人,负责本区域的ESD控制问题处理、管理、 反馈。 A)车间B线、加工组ESD负责人:王榜东 B)车间B线ESD负责人:张燕志 C)车间IQC室、QA室、老化室ESD负责人:周焰刚 D)仓库ESD负责人:谢淑芳 E)售后部ESD负责人:钟海东 2、进入ESD区域的人员必须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A)进入车间必须更换指定的工鞋才能进入; B)车间员工在上班前必须自行到静电环检测处对所用的静电环进行性能测试并做好记录; C)所有需接触到带有电子元件的物体时,必须带好静电手环; 3、流动岗位人员,不便于使用有绳防静电腕带的岗位,但必须使用无绳静电手带或戴好防静 电手套。(流动人员指:物料员、组长、主管、经理及外来人员) 二、外来人员管理要求: 1、供应商进入送货只至车间门口,不得随意进入车间;

车间ESD管理规定版本: 1.0 2、供应商来我司进行返工、追加工的,如果其部品为静电敏感器件,必须在静电工作区域内 进行,并且其人员按照区域要求进行管理。 3、客户参观、领导检查,如果不接触产品。可不采取防静电防护措施,但必须穿戴一次性鞋 套或车间防静电拖鞋。 4、客户工程师进入车间,需要接触产品的,在接触产品时必须配戴防静电手套或防静电手环。 5、其他人员进入车间时,不接触产品。可不采取防静电防护措施,但必须穿戴一次性鞋套或 防静电拖鞋。 7、所有人员进入车间必须接触ESD释放挂链,释放人体电荷。 三、监督责任与通报: 1、各区域负责人负责对进入本区域的人员进行监督和监查、警告、处罚; 2、各区域负责人有权拒绝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入车间及区域; 3、 ESD稽查小组每周对车间各个区域ESD进行检测确认,并对不符合项目进行及时整改;负 责协调各部门的静电防护工程工作,各静电防护类信息的交换和处理。 4、外来参观人员、必须由相关部门人员陪同,陪同人员有责任提醒和监督需接触产品人员进 行静电防护的相关措施。行走路线原则上只能沿通道行走,不得靠近或接触产品。 四、问责制 1.责任人已经开始工作,但静电记录未做点检,视为未对静电手环未做点检;第一次口头 批评教育一次;第二次警告一次; 2.有接触静电敏感部件,但未戴静电手环;第一次罚款10元,第二次罚款20元,第三次 罚款50元,第四次罚款200元处理;

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分析

深圳市微浦技术有限公司 工作指引 文件名称: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部门:工程部 文件编号: VP-QA-004 版本:A/0 编写:谭桂审核: 批准:生效日期: 修订日期修订内容修订者原版本 会签部门□工程部______ _ □ PMC__ _ _ _ □仓管部 □生产部□产品部____ __ _ □采购部 □品质部_____ __ □销售部_____ _ _ □行政部____ _____ 分发份数共份

文件类别工作指引制订日期2015-12-01 版本A/O 文件名称ESD控制程序文件编号WI-PE-001 页数3-2 1.0目的 本公司规定了产品和电子组件在制造过程中的静电防护,防止因静电的力学和放电效应而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危害,或将这些危害限制在最小程度。以确保产品的设计性能及使用性能不致因静电作用受到损害,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寿命。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物料的采购、验收、储存、搬运、加工、包装及生产装配、产品测试等全过程。 3.0定义 3.1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主要是指两个带有不同静电电位之物体,当它们接近并能够发生电 荷传送,由于电荷的传送产生了电流,使器件损坏或造成寿命上的伤害,一般称为静电泄放或简称ESD。 3.2SSD(Static Sensitive Device): 凡对静电敏感的电子元器件一般称为静电敏感元器件或简称SSD。 4.0职责 4.1工程部依据本程序要求实施静电用具的进料检测和电线、接地线、静电垫等防静电设施测试和记录以 及日常维护。 4.2品质部负责制定防静电措施要求和标准及监督执行状态。 4.3各部门经理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静电防护措施的执行。 5.0工作程序 本文主要从静电控制的五个方面(即人员、设备、物料、方法和环境)来论述ESD规范,贯穿了公司产品设计、制造、贮存、包装等各个环节防静电控制。 5.1静电敏感区域的界定: 5.1.1ESD敏感器件的生产区域------生产线等。 5.1.2ESD敏感器件的前加工区域----前加工房。 5.1.3ESD敏感器件的贮存区域------仓库 5.1.4ESD敏感器件的返修区域------返修区及返修工位。 5.1.5ESD敏感器件的老化区域------老化房。

生产现场ESD防护管理规定

History 生产现场ESD防护管理规定

1.0目的:为确保本公司生产的产品的长期可靠性,避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 受到静电放电的影响而导致品质不良. 2.0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进入生产现场的所有人员. 3.0职责: 3.1生产部科长:制定并完善本规定,监督生产现场本规定的执行情况. 3.2生产部班长:负责本规定在本责任区内的实施,确保进入本责任区的所有人员按本规定执行. 3.3其他部门主管:负责监督本部门人员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确保与本部门有关系的外来人员进入生产现场前了解本规定并予以执行. 3.4现场操作员:执行本规定,在本操作区域内监督其他人员的执行情况. 4.0内容: 4.1生产现场区域分类及标识 4.1.1生产现场区域分四类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标识带进行区分. A)EPA防静电工作区:由黑黄相间的标识带所划定的区域范围.在标识带上 贴有警示标记. B)清洁防护区: 由绿色标识带所划定的区域范围.在标识带上贴有警示标记. C)物品放置区: 由黄色标识带所划定的区域范围.在标识带上贴有所放置物 品的种类. D)非保护区: 清洁区以外的区域. 4..1.2生产现场标识管理: A)标识带由生产部统一请购保管,设置最低库存量.标识带上的标记内容由 生产部统一制作. B)标识带及标记内容的完整性及准确性由班长负责监控. 4.2人员管理 4.2.1生产现场防静电着装原则: A)进入生产现场清洁防护区的人员需穿戴防静电工作衣,鞋或鞋套. B)进入生产现场EPA防静电工作区的人员需穿戴防静电工作衣,鞋,头发长 度覆盖到耳朵的人员需戴戴防静电工作帽,佩戴经当天检测合格的防静 电手腕带和脚腕带. C)进入生产现场EPA防静电工作区进行设备维修的电工和钳工可以仅穿 鞋套,但不可以接触产品.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一、目的: 指导员工正确认识静电防护与点检,规范相关生产人员及进入防静电区域人员的ESD控制行为。减少或消除静电对产品造成的损坏,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组焊组 三、定义: 静电:静电就是物体上多余的电荷。它所产生的效应包括带电体之间力的作用和电场。 ESD:ESD的全称是Electro-static discharge, 中文意思为静电放电。即带有不同静电电势的物体或表面之间的静电电荷转移。有两种形式:接触放电,电场击穿放电。 四、静电防护要求: 4.1 进入防静电区域必须按规定穿好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且要保持干净。 4.2 流水线长头发作业员或任何进入防静电区域的长发人员需将头发扎起。 4.3 每天上班各生产线点检使用工具或仪器设备接地是否良好。(如静电手环、电批、烙铁接地状态) 4.4 静电环测试说明: 4.4.1 每个员工检查自己的静电环是否良好,并每日一次进行静电带检测。 4.4.3 确认静电环接好地线后,将戴好静电环腕带的手按住测试器上金属测试按键,保持3--5秒钟。 4.4.4 如果测试器上红色*HIGH*指示灯亮或黄色*LOW*指示灯亮,同时伴有响声,则表示静电环功能不正常,需要立即更换。

静电环配带:手环扣紧到手腕上,不能将手套或衣物隔开手环。 4.5 保证明显而严重的静电源远离防静电工作区1米以上,工作区内必须存在的一些静电源远离ESD敏感器件和敏感单板30cm以上。在接触IC、模块、单板等静电敏感器件、组件的过程中必须佩戴防静电有线腕带或防静电手套。 若单板或模块需要放置在工作台上时,可直接放置于防静电台垫上或用防静电材料去垫衬,但不能用普通白色塑料袋、普通白色泡沫类材料、普通白色气泡袋、其它普通白色塑料制品、白色透明胶带等静电源去垫衬。 严禁将单板、IC等裸露叠放或与其它静电源混放,每个防静电屏蔽袋只能装一块单板、组件或模块,需同时包装多块小板时必须用防静电材料将不同物料相互隔开,不得接触混放。 所有单板、模块、静电敏感元器件必须采用防静电材料包装,禁止用非防静电的普通白色塑料胶袋、普通白色气泡袋、普通白色泡沫等物料包装。 严禁使用普通胶带(包含白色透明胶带、黄色/红色/绿色标识用胶带)等不防静电的胶带粘在防静电工作台、流水线体、防静电毛刷、扫描仪、电批/电烙铁手柄、防静电椅子/小凳子、IC管、防静电周转箱/车/托盘等防静电工具上。 对静电敏感元器件的搬运、储存及分发必须存放在防静电包装内。存放静电敏感器件的库房应设置防静电工作台或分料车用于分料;分料人员在分料时必须戴防静电手套或戴防静电有线手腕并可靠接地。 接地要求:防静电区域各设备(包含线体、电烙铁等)、仪器、工作台垫、腕带插孔座必须可靠接地。防静电环接地线要与其它接地设备工具的接地线分开使用。 工具设备接地点检要求: 烙铁接地:烙铁接地后测量烙铁嘴对地电阻R<10Ω,漏电压U<0.01V。锡线接地后测量锡线对地电阻R<5Ω。(PCBA车间锡线接地、其它车间不需要) 电批接地:电批接地后测试电批嘴对地电阻R<50Ω。 4.6 生产车间作业区域应铺设防静电胶皮,且防静电胶皮需接地。静电胶皮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