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与Pro_E的风力机风轮设计及造型(1)
Matlab在风力发电中的使用方法

Matlab在风力发电中的使用方法介绍随着全球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风力发电成为了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风力发电是指利用风能将其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Matlab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数学计算软件,可以为风力发电提供各种支持。
本文将介绍Matlab在风力发电领域的使用方法及其应用。
1. 风速和风向分析风力发电的核心是风能的捕捉和利用,而风的主要特征则是风速和风向。
Matlab提供了各种用于风速和风向数据分析的函数和工具,可以帮助分析师了解不同地区的风能潜力和资源。
通过对不同地点的风速和风向数据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分析,可以找到最佳的风电场选址和风机布局策略。
2. 功率曲线建模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和风速之间存在一种非线性关系,通常通过功率曲线来描述。
Matlab提供了丰富的建模功能,可以根据实际测量数据拟合出风力机的功率曲线,并进行精确的功率预测。
这对于评估风力机的性能、优化风电场的运行以及进行风电场规划都非常重要。
3. 风电场配置优化在设计风力发电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风能资源、地形、土地利用等。
Matlab可以帮助进行风电场布局和配置的优化。
利用Matlab的优化工具箱,可以建立风电场的数学模型,定义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通过优化算法求解最优解。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性。
4. 故障诊断和维护在风力发电系统中,故障和维护是不可避免的。
Matlab可以通过对风力机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帮助诊断故障和提出维护建议。
通过建立模型和算法,可以预测设备的寿命和故障概率,提高维护效率和降低成本。
5. 能量存储和智能网格随着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提高,风力发电需要与能量存储和智能网格技术进行集成。
Matlab提供了各种用于能量存储和智能网格分析的工具和模型,可以帮助设计师优化风力发电系统与能量存储设备和智能网格的集成方案,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设计

目录摘要: 0Abstract: 0第一章风力发电系统的进展 (2)1.1风力发电的时代背景 (2)1.2 风力发电系统研究的当前状况 (3)1.3本论文主要任务 (4)第二章 Matlab-Simulink电力系统仿真介绍 (4)2.1 MATLAB的介绍 (5)2.2 Simulink的基本介绍 (6)第三章风力发电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7)3.1 引言 (7)3.2 风力发电的建模 (7)3.3 风速变化的涡轮响应 (8)3.4 静止同步补偿的作用 (9)第四章风力发电系统仿真介绍 (10)4.1 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仿真 (10)4.2 风力发电系统设计仿真模拟初始化方法 (10)第五章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12)第六章总结和展望 (12)6.1 总结 (12)6.2 展望 (1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4)致谢 (15)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7022812107 学生姓名:陈旭指导教师:万旻摘要:随着世界不断发展和能源的消耗及日俱增,不可再生能源的供应不足矛盾越发明显,此种现象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人们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能源代替使用。
能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高质量生活的重要基础保障,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也就越被人们所重视。
风能风力发力系统的Matlab仿真对电力运行分析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相比常规的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的方式不同,风电发电的输出功率经常伴随着风速和风向的变化而波动。
因此风力发电机根据电机的额定工作转速变化范围可以分为:恒速、有限变速和变速三类风力发电机。
本文基于大量的文献资料查询和对Matlab-Simulink电力系统建模及仿真的了解,分析了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原理,并针对整个风力系统进行Matlab的动态建模仿真。
同时研究不同的风速下对涡轮、保护系统和静止同步补偿器的影响。
关键词:风力发电系统,Matlab,系统仿真Design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based on MATLAB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s supply and increasing energy consumption, non-renewable energy shortage contradictions more obvious, thisphenomenon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Government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develop a new energy instead Energy a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o protect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wind energy as a renewable clean energy, the more attention by the people. Matlab simulation of wind force wind power system to run an analysis of the position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基于MatlabSimulink的风力机性能仿真研究[1]
![基于MatlabSimulink的风力机性能仿真研究[1]](https://img.taocdn.com/s3/m/095dee80d0d233d4b14e69d4.png)
能源研究与信息第22卷 第2期 Energy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V ol. 22 No. 2 2006收稿日期:2005-10-14作者简介:高 平(1980-),男(汉),硕士研究生,gaopingping1980@ 。
文章编号: 1008-8857(2006)02-079-06基于Matlab/Simulink 的风力机性能仿真研究高 平,王辉,佘岳,李龙文(湖南大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长沙 410082)摘 要: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变速风力发电技术成为了风力发电发展的趋势。
风力机作为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部分,其性能影响到风力发电机组的整体性能。
根据变速风力机的静态性能特点,采用Matlab/Simulink 软件对其进行建模,并给变速风力发电机组风力机输入模拟变速风速进行仿真研究,给出了风力机的静态性能数据和仿真波形。
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影响风力机性能的各因素,保持发电机的转速与主导风速之间特定的最优比例系数,使得风力机保持在最佳叶尖速比下运行,跟随变速风速可实现最大风能捕获;对变速风力机的静态性能研究建模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关键词: 变速风力发电; 转矩系数; 功率系数; 仿真 中图分类号: TK83文献标识码: A世界各国日趋关注环境与发展的问题,许多发达国家把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政策的基础,风能的利用是发展很快的一个领域,如今大型风力发电机在提供经济的清洁能源与公用电网展开了竞争。
从1890年美国农村第一个风力发电机投运并开始生产电能,现在在欧洲风能利用以每年36%的量增长,风电技术也发展的很快,如今风力涡轮机平均容量是300 kW~600 kW 。
已开发出1 MW~3 MW 的风力机并在世界范围内安装,更高容量的原型机正在开发中[1~2]。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因其具有低噪音、低损耗,且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能在低风速时能跟踪C pmax (λ,β )最佳曲线以获得最大限度捕获风能的能力,是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的方向[3]。
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设计

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设计风力发电是一种利用风能将其转化为电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在风力发电系统设计中,MATLAB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用于建立模型、仿真和优化算法等。
在本文中,将介绍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并重点讨论一些关键的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
风力发电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如下:1.风资源评估和选择合适的发电机:风力发电的第一步是评估目标地区的风资源,并选择合适的风力发电机。
MATLAB可以用于分析风速数据,预测风资源,并基于性能曲线选择合适的发电机。
2.发电机功率曲线建模:在设计风力发电系统时,需要建立发电机功率曲线模型。
MATLAB可以用于拟合风力发电机的性能数据,建立功率曲线模型,并用于后续的系统模拟和优化。
3. 风力发电系统建模:建立风力发电系统的模型是设计的关键一步。
MATLAB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函数,可以用于建立风力发电系统的模型,包括风轮、变速传动系统、发电机、电力网等。
可以使用Simulink来建立系统的动态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
4.控制系统设计: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对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MATLAB可以用于设计和优化控制算法,包括风轮的速度控制和发电机的电力输出控制。
5.系统优化和性能评估:MATLAB提供了优化工具箱,可以用于系统参数的优化和性能评估。
可以通过调整系统参数,以提高发电量、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稳定性等指标。
在进行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系统设计时1.数据准确性:风力发电系统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输入数据的准确性。
因此,需要确保使用的风速数据和发电机性能数据是准确可靠的。
2.模型验证:在设计系统模型和控制算法之前,需要对模型进行验证。
可以使用现场实验数据与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3.多学科交叉:风力发电系统设计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机械、电气、控制等。
需要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合作,并充分考虑系统的多学科交叉问题。
基于Matlab_Simulink的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建模和仿真研究

要控制机组的转速来实现最大风能捕获,可以
检测当前的风速并计算出最佳转速后进行转速控
制,这实际上是一种直接转速控制的方法,控制目标
明确,原理简单。但现场中风速的准确检测比较困
难,实现起来存在很多问题,风速检测的误差会降低
最大风能捕获的效果[14-15]。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
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的改进来避免风速的检测。这
2
2
P = 2
2 2
2
2
3 2
(ud2id2+uq2iq2)
2
2
2
P = 2
2 2
2
2
3 2
(uq2id2-ud2iq2)
(10)
清洁能源 Cle a n Ene rgy
第 26 卷 第 11 期
电网与清洁能源
97
式中,P1、Q1为定子侧向电网输出有功无功;P2、Q2为 转子侧从电网输入有功无功。
图2 风能利用系数-叶尖速比
从轮毂到发电机转子之间的机械传动部分在硬
度和阻尼系数被忽略时,可用一质量块的实用模型
来描述[6-7],如式(4)所示。
Tgen-T'wtr=Jd
dΩgen dt
(4)
式中,Jd为等效转动惯量;T'wtr为等效风轮转矩;Tgen为 转子转矩;Ωgen为转子机械角速度。 1.2 双馈感应发电机数学模型
系:
u2 2
2 d1 2
22 2
u2 2
2 q1 2 22
= 2 2 u2 d2 2
22
u22 22
2 q2 2
-R1-L1P -ω1L1 -LmP -ωsLm
ω1L1 -R1-L1P
ωsLm -LmP
基于MATLAB与Pro_E的风力机风轮设计及造型(1)

各个给 定雷 诺 数 R e_s 下 达 到最 大升 阻 比 Lm ax 时的 升 力 系数
CL _g 和对应攻角 _g。利用 M A TLA B中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项
式拟合函数 po ly fit(R e_s, CL _g, 4) [ 6] 得到拟合多项式:
C L = p ( 1 )R e4 + p( 2)R e3 + p ( 3 )R e2 + p ( 4)R e + p ( 5 )
得到叶片弦长在翼展 方向的拟合多项式:
C = q ( 1) r4 + q ( 2) r3 + q( 3) r2 + q( 4 ) r + q( 5)
(15)
式中: q ( 1) ~ q ( 5) 拟合多项式系数。
将 0. 2R ~ R 各个截面的 r 值代入式 ( 15), 求 得修正后 的弦
长 C。经过多次实验, 采用 4次多项式 既保证了拟合精度, 又使
y1 x1
+
)
( 18)
z= r
将修正后的各个截面弦 长 C 和扭 角 , 以及所 选翼型 的原 始上下弦坐标 ( x 0, y 0 ) 代入式 ( 16) ~ 式 ( 18) , 就可求得各个截 面在上述坐标系中的空间坐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叶根处弦长 C 显著减小, 如图 3所示。扭角 的修正与此相同,
如图 4所示。
图 3 弦长修正图
图 5 叶片截面空间坐标求解原理图
图 6 叶片截面空间坐标求解流程图
假设所选翼型的气动中心在距前缘 30% 弦长的叶弦 上, 由 图 5可得:
x1 = x0 - 0. 3
y1 = y0 进而, 得如下叶片 截面空间坐标求解方程:
基于Matlab和Pro/E的凸轮轮廓曲线设计及从动件运动学仿真

凸轮 机构是 自动机械 或 自动控 制装 置 中广泛应 用 的机 构之 一 ,是 由凸轮 、从 动件 推杆 和机架 组 成 的高副 机构 ,与其 他传 动机 构 相 比 ,凸轮 机构 具 有 结 构 紧 凑 、 传动精 度 高 、动 力 特 性 好 、运 动平 稳 等 优 点 J。凸 轮 机构的设计 ,关键是获得精 确的凸轮轮廓曲线来满足 从动 件各 种预 期 的运动 规律 ,以实 现机 械 的 自动化 ,而 凸轮 曲线 特性 优 良与 否直 接 影 响到 凸 轮 机构 的效 率 、 精度 以及 寿命 。
关键 词 :凸轮 轮廓 线 ;Matlab:辅助设 计 ;Pro/E 中 图分类 号 :TP391 文献标 识码 :A
Design of cam profile cu rve and kinem atics sim ulation based on M atlab and Pro/E
XIAO Bangdong,HUANG H ao, XU Zhong
凸轮 轮廓 曲线 的设 计 一 般 可 分 为 图解 法 和 解 析 法 ,其 中图解法 只适 用 于从动 件运 动规律 较 简单 ,对 凸 轮轮 廓 曲线精度 要求 不 高 的场 合 。解析 法则 可针对 复 杂 的从 动 件运 动规 律建 立 相 应 的方 程 ,精 确地 计 算 出 轮廓 线 上各点 的 坐标 ,然 后 把 凸轮 的轮 廓 曲线精 确 地 绘 制 出来 。Matlab是 一 种 科 学计 算 软 件 ,通过 其 强 大 的矩 阵 处理 和绘 图功能 J,利 用 Matlab编程 可 进行 凸
ple,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we established the mathematica l model of cam contour curve and utilized Matlab to realize cain prof ile cur ve of precise aided design and f ollower motion simulation, cam contour point coordinates generated were impoaed to Pro/E ,Eventually,werealized the design of com plicated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of the cam .The process provides a sim ple and accurate m eth— od for the design of the cam profile. K eywords:cam profile; Matlab;aided design;Pro/E
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与仿真

实验一: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与仿真姓名:学号:一、实验目标:1.能够对风力发电机组的系统结构有深入的了解。
2.能熟练的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模块的搭建以及仿真。
3.对仿真结果进行研究并找出最优控制策略。
二、实验类容:对风速模型、风力机模型、传动模型和发电机模型建模,并研究各自控制方法及控制策略;如对风力发电基本系统,包括风速、风轮、传动系统、各种发电机的数学模型进行全面分析,探索风力发电系统各个部风最通用的模型、包括了可供电网分析的各系统的简单数学模型,对各个数学模型,应用MATLAB 软件进行了仿真。
三、实验原理:风力发电系统的模型主要包括风速模型、传动系统模型、发电机模型和变桨距模型,下文将从以上几方面进行研究。
1、风速的设计自然风是风力发电系统能量的来源,其在流动过程中,速度和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突变性。
本文不考虑风向问题,仅从其变化特点出发,着重描述其随机性和间歇性,认为其时空模型由以下四种成分构成:基本风速 V b、阵风风速V g、渐变风速V r和噪声风速V n。
即模拟风速的模型为:V= V b+ V +V r+V n(1-1)g(1).基本风V b =8m/sStep Scope基本风仿真模块( 2)阵风风速0t t 1gVg v cos t1 g t t1 g T g(1-2)0t t1g T g式中:Gmax1 cos 2tt1g(1-3)vcos()2T g T gt 为时间,单位 s ; T 为阵风的周期,单位s ;v cos , V g 为阵风风速,单位 m /s ; t 1g为阵风开始时间,单位s ; G max 为阵风的最大值,单位m/s 。
ANDStepLogicalOperatorStep1Scope1f(u)ClockProductFcn3Constant本例中,阵风开始时间为 3 秒,阵风终止时间为 9 秒,阵风周期为 6 秒,阵风最大值为 6m/s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针对风力机风轮设计复杂、造型困难的问题, 根 据 W ilson法 的设计 流程, 采用 MATLAB 开发了 小型风 力机叶 片气动外形设计的 通用程序, 自动输出叶片截面 空间坐标, 解决了 M ATLAB 与 Pro /E之间的 数据传输问题, 程序得到的 设计结果直接导入 P ro /E, 实现了风轮的三维造型。该方法同时完成了 风轮的程 序化设计和 参数化造型 , 提高 了风轮设 计与造型的效率和精度 。
m in:
dCp d
=
8
2
b(
a
-
1)F
3
0
(10)
sub. to: a ( 1 - aF ) = b ( 1 + b ) 2
F = 2 a r cos( e- f )
f=
B 2
R-r R sin
经验性初值公式 [ 5]:
2
a0
=
0+ 2 000
0. 027
0 - 0. 038
(11)
b0 = 10 e1R2r
( 13)
式中: p ( 1) ~ p ( 5 ) 拟合多项式系数。
又据式 ( 7) 和式 ( 9) 得:
CL
=
V1 ( 1 - a ) vB R e
S s in
r
( 14)
式 ( 13) 和式 ( 14) 联立, 利用 M AT LA B中 的非线性 方程求
解函数 fso lve[6] 解方程组, 求得各 截面最 大升阻 比 Lm ax 对应的 R e, CL, 如图 2所示。
1 叶片气动外形设计
叶片气动外形设计是风轮 设计的首 要任务, 设 计优良的 叶 片是风力机 获 得最 大风 能 利用 系数 和 良好 经 济效 益 的 基础。 叶片气动外形设 计包 括确 定叶片 数 B、风轮 直径 D 和翼 型, 以 及求取各叶片截面弦 长 C 和扭角 。目前工程上采用的叶 片设 计理论主要有 G lauert理论和 W ilson理论。 G lauert理论 是考虑 了风轮后涡流流动的 叶素理论, 引入 了气流 轴向干 扰因子和 切 向干扰因子; W ilson气动 优化设计理论对 G lauert理论进行 了改 进, 研究了叶尖损失 和升阻 比对 叶片 最佳 性能 的影 响, 并且 研 究了风轮在非设计 状态 下的性 能 [ 4] 。文中 采用 W ilson理论 作 为叶片气动外形设计 的理论依据。 1. 1 叶片数的确定
约束 条 件 的 最优 化 问 题, 得 出 每 一 叶素 的 a, b, F, 进 而 得 出
式 ( 6) 及 S;
( 3) 据式 ( 7) 及翼型性能实验数据取得各截面雷诺数 R e下
的最佳攻角 及相应的升力系数 CL, 进而据式 ( 8) 求得扭角 , 据式 ( 9) 求得弦长 C[ 5]。
2 叶片设计的 MATLAB 应用程序
空气密度, kg /m 3;
V1 设计风速, m / s; C p 风能利用系数, 一般取 0. 35 ~ 0. 45;
1 传动系统效率; 发电机效率。
2
1. 3 翼型的确定
翼型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叶片气动 性能、制造 难度和 叶片质
量等因素。常用的翼型有 NACA 系 列和 FX 系列等航空翼 型, 以
第 26卷第 6期 2 0 0 9年 6月
机械设计
JOURNA L OF M ACH IN E DESIGN
V o.l 26 N o. 6 Jun. 2009
基于 MATLAB与 Pro /E的风力机风轮设计及造型*
李国宁, 杨福增, 杜白石, 徐杰君, 刘敏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R 风轮半径, m;
C 叶素弦长, m;
CL
叶素升力系数;
R e 雷诺数;
W 相对风速, m / s;
v 运动粘度, m2 / s;
S 计算中间变量。
1. 5 W ilson法的设计步骤
( 1) 根据叶素理论, 将风轮叶片沿展向平均分成 若干等份,
得到若干叶素。
( 2) 针对每一叶素, 求解以式 ( 2) 为目标函数、以式 ( 3) 为
2. 1 程序流程
以 W ilson法的设计步骤为 依据, 采用 模块化 的编程 思想,
编制叶片设计的 M ATLAB 应用程序。主 程序 m a in. m 通过调 用
各个子函数完 成 各个 功能 模 块的 设计 计 算, 最后 输 出设 计 结
果, 为风轮参数化造型做准备。程序流程如图 1所 示。
获取功率的 75% 来自叶片的前半段 , 而叶根主要 起连接轮 毂和
支撑叶片的作用, 对 风力 机的 风能 利用 系数 Cp 影 响很 小。最 终, 叶片 修正 的目 的归 结为 叶根 处 弦长 C 和 扭角 的 适当 减
小。选取 0. 4R ~ 0. 9R 的各个 截面, 利用函 数 polyfit( r, C, 4) [ 6]
( 4)
式中: r 叶素截面到风轮中心的距离, m。
f=
B 2
R- r R s in
( 5)
另外, 还可得到式 ( 6) ~ 式 ( 9):
tan
=
V1(1 r( 1+
a) b)
=
1
1- a 1+ b源自( 6)* 收稿日期: 2008- 09- 21; 修订日期: 2008- 12- 22 作者简介: 李国宁 ( 1984- ) , 男, 内蒙古乌兰察布人, 硕士, 专业方向: 机械设计与理论、机械 CAD /CAM。
y1 x1
+
)
( 18)
z= r
将修正后的各个截面弦 长 C 和扭 角 , 以及所 选翼型 的原 始上下弦坐标 ( x 0, y 0 ) 代入式 ( 16) ~ 式 ( 18) , 就可求得各个截 面在上述坐标系中的空间坐标。
关键词: 风轮; 叶片; W ilson法; M ATLA B; P ro /E 中图分类号: TK83; TP 391. 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2354( 2009) 06- 0003- 05
随着石 油、煤 炭等 传 统能 源的 日 益枯 竭 和价 格 的不 断 攀 升, 各国都把目光投 向了 可再 生能 源。其 中, 风能 发电 成为 目 前最具规模化开发条 件和商业化发展前 景的发 电方式, 也是 我 国未来数年内 最具发 展潜 力的 可再生 清洁 能源 。风轮 将风 的 动能转换为机械 能和电 能, 是风 力机 的核 心部 件, 其设 计极 为 重要。风轮由叶片和轮毂组成 , 其中 叶片决 定了风 能的转换 效 率, 是风轮的关键部 件。为 了达 到最 佳气 动效 果, 叶片 具有 复 杂的气动外形, 其截 面形状 复杂, 并 且在 翼展 方向 存在 扭角 和 渐缩的弦长, 构成了复杂的扭曲曲 面。这使 得叶片 设计步骤 繁 琐, 计算量大, 实体建模存在较 大困难。
dC p =
8
2
b(
1
-
a )F
3d
( 2)
0
式中: a, b 干涉因子;
风轮半径 r处的转速和风速的比值;
F Pran tl叶尖损失修正因子。
干涉因子 a, b 应同时满足能量方程:
a ( 1 - aF ) = b( 1 + b) 2
( 3)
其中, P ran tl叶尖损失修正因子:
F = 2 ar cos( e- f )
0
(12)
利用 M ATLAB 优 化 工具 箱 中 的 非 线性 约 束 最 优 化 函 数
fm incon可快速求解 a 和 b。
图 1 程序流程框图
2. 2. 2 雷诺数 R e和升力系数 CL 的求取 升阻比 L = CL /CD 是风轮设计的另一重要 性能指标, 要使
升力尽可能大、阻力尽可 能小, 就要使 L 趋于 最大值 Lm ax。利用 M ATLA B最大值函数 m ax[ 6] 求取 所选 翼型性 能实 验数据 表中
4
机 械 设计
第 26卷 第 6期
R e = WC = V1 ( 1- a)C
v
v sin
( 7)
=-
( 8)
S=
BCCL = r
8 aF ( 1 - aF ) (1- a)2
sin2 co s
( 9)
式中: B 叶片数;
叶素入流角, ( );
叶素扭角, ( );
叶素攻角, ( );
风轮旋转角速度, rad / s;
国内对风力机风 轮 CAD 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杨自栋、杜白 石提出了一种能 在计 算机上 立体 显示叶 片截 面及 其线 框结 构 的绘图方法 [ 1], 但该方法较复杂, 而 且只实现 了线框显 示; 陈 家 权、杨新彦提 出了一种 利用 So lidW orks造型软件 绘制叶片 三维 图的方法 [ 2] ; 林闽, 张崇 巍, 张艳 红等 基 于经 典的 G lauert涡 流 理论, 提出了一种小型风力发电机 叶轮的气 动设计 方法 [ 3] 。这 些都是侧重于 设计或 造型 的单 个方面 的研 究。文 中提 出了 一 种将叶片的设计和造 型结合起来研究的 方法, 据此 编制了叶 片 设计的应用程序, 使设计 更高 效, 造型 更简捷, 并 以 5 kW 风 力 机风轮为例验证了方 法和程序的可行性。
风轮的叶片数取决于叶片 的尖速比 0, 现代 风力发电 机一 般 取高尖速比 ( 0 > 5), 相应地, 一般采用 2叶片或 3叶片, 3叶
片风力机运行和输出功率较为平稳, 目前被广泛采用。 1. 2 风轮直径的确定
D=
8P
V
3 1
Cp
1
2
( 1)
式中: D 风轮直径,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