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镇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文档是针对给水管网课程的设计说明书,旨在对课程进行详细描述和规划。
本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在给水管网设计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为其未来从事与给水工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了解给水管网的基本原理和设计原则;•掌握给水管网设计的计算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给水管网的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课程内容3.1 基础知识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给水管网的概念和定义;•给水管网的组成;•给水管网的流量计算方法;•给水管网的压力计算方法;•给水管网的水质要求。
3.2 设计原则本课程将介绍给水管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给水管网的布置原则;•给水管网的管径选择原则;•给水管网的泵站选型原则;•给水管网的阀门配置原则;•给水管网的消防水系统设计原则。
3.3 课程实践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课程将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操作和设计任务。
学生将要完成以下实践内容:•给水管网的水质检测操作;•给水管网的流量和压力测量操作;•给水管网的管道布置设计任务;•给水管网的压力计算和排气设计任务;•给水管网的泵站选型和配置设计任务。
4. 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平时作业成绩(包括课堂讨论、实践操作报告等);•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设计报告成绩;•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现。
5. 资源需求为了保障课程的顺利进行,以下资源是必要的:•给水管网实验室:提供实践操作的场地和设备;•给水管网图纸和软件工具:用于课程设计任务的完成;•给水管网教材和参考书籍:作为学生学习和参考的资料。
6. 授课计划本课程将以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以下是课程的大致安排:•第1-2周:介绍给水管网的基础知识;•第3-4周:讲解给水管网的设计原则;•第5-8周:进行实践操作和设计任务;•第9-10周:学生项目展示和评估。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3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3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第一章课程设计基本资料一、课程设计目的二、设计要求三、设计资料四、设计依据第二章给水管网用水量计算第三章管网计算一、水源及水厂的位置确定二、管线布置原则三、输配水管渠布置的一般要求四、输水管的布置五、配水管网布置六、管网设计流量第四章管网校核一、最高日最高时管网平差及结果确定二、设计工况水力分析结果及控制点确定与节点水头调整。
三、泵站扬程设计与水塔高度设计第五章消防校核第一章课程设计基本资料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对中小城市给水管网的规范设计,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城镇水源的选择,管网的布置和管网的平差计算内容,同时培养使用规范和相关使用手册等综合能力。
二、设计要求(1)在设计过程中要应用所学有关知识,掌握城镇给水管网设计的方法和步骤;(2)在设计过程中要独立地分析与解决问题,增加独立工作的能力;(3)阅读熟悉有关手册、规范和资料;(4)逐步增加实际工程概念。
完成要求:1.绘制管网平面布置图。
2.计算说明书一份(包括水力计算简图)。
三、设计资料某镇位于亚热带地区,2010年有人口18万人,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至2020 年将发展为45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
它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县,工业不甚发达,目前已形成了建材、纺织、机械、食品、水产品加工、矿产品开发等一批支柱产业。
根据计划安排为发展工业生产,要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特别重视供水这个先导产业。
该镇位于昌江、乐安河交汇后的饶河之首,是一个古老的县城,南西二面临水,地形东北高,西南低,标高为12.00米--25.00米,地势较为平坦。
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型,年平均日照2000小时以上,年平均气温16.7℃--17.7℃,7、8月份为最高,平均达29.4℃,极端最高温度39.9℃,元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4.9℃,极端最低温度-8℃,年无霜期为273天,年降雨量1600毫米,4-6月为峰面雨季节,降雨量占全年50%以上。
管网设计说明1杨

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一、目的对某县城进行市政给水,市政排水及雨水管网设计,管道的铺设和埋深,包括给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位置的选择,水塔的高度和清水池与水塔的容积,水泵的扬程。
二、设计内容Ⅰ:给水设计1.县城面积计算分区划分计算,确定其面积。
2.计算最高时用水量取居民用水定额为200(L/cap.d)近期用水量,远期用水量。
3.给水管网定线按照官网订线一般原则定线。
4.节点流量计算及管段流量初分配。
5.取经济流速,确定管径。
经济流速最小为0.6m/s,最大为1m/s,可根据适当情况调整。
6.利用哈代克罗斯法进行平差计算。
评差时取c w=110,m=4.87,n=1.852.7.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计算时假定控制点,然后根据要求自由水压和得到的自由水压确定真正的控制点。
8.进行三项校核。
消防校核、最大转输校核及事故校核。
9.确定清水池和水塔调节容积。
清水池按最高时的百分之二十计算,水塔按最高时的百分之三计算。
10.确定二级泵站扬程和设计流量。
Ⅱ:污水设计1.制定该县排水系统规划,选择排水体制。
2.排水管网定线和排水区域划分。
3.计算居民区排水面积。
4.污水管段流量计算。
居民排水定额按给水的百分之七十计算。
K z的确定,根据流量大小确定总变化系数。
5.排水管网水力分析。
确定坡度和埋深。
计算时取n=0.013.Ⅲ:雨水设计1.雨水管道系统定线。
2.划分区域,确定汇水面积。
3.雨水一根干管各个设计管段流量计算。
4.雨水一根干管水力计算。
设计成果第一部分:给水设计成果1.管道布置形式(如草图T1所示)。
2.计算理论基础。
按照设计思路进行计算,参照任务书及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本理论知识进行计算。
3.主要涉及参数及要求。
①居民区用水定额200(L/cap.d)。
②哈代克罗斯平差参数c w=110,m=4.87,n=1.852.③经济流速的确定。
最小为0.6m/s,最大为1m/s,可根据适当情况调整。
4.设计成果。
①服务面积:48.865公顷。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d19420m =83*101600+83*102500 +83*102000+83*1010000=f q ∑=Q 3i i 2)()()()(++++第一章 水量计算1.1最高日设计用水量d Q1)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为1Q :/d 28500m 95%/1000*100000*300f/1000*N *q Q 31===式中:q —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定额[L/(cap*d)],其中q=300L/(人*d );N —设计年限城市用水的计划人口数(cap ),其中N=10万人; f —城市生活用水量用水普及率,其中f=95%; 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Q 2式中:i q —各工业企业最高日生产用水量定额[m 3/d];i q = k q +10Y,Y 为学号的末两位,取Y=83;i f —各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取i f =1.工业企业用水情况汇总表 表1.1注:其中Y 为学号的末2位。
1.2消防用水量6Qs L f q Q /702*35*666===式中:6q --消防用水量定额(L/s ),查规范当城市人口数≤10时取6q =35L/s ;6f --同时火灾次数,查规范当城市人口数≤10时取6f =2 1.3最高时用水量h Q1)综合生活用水量与工业企业最高时用水量式中:1Q --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 i q --各工业企业用水量; 1T --综合生活日用水时间; i t --各工业企业日用水时间;1F --综合生活用水量时变化系数,查规范其取值范围为1.2~1.6,故可取1F =1.5;i f --各工业企业用水量时变化系数,资料已给,分别为3.11=f ,2.12=f ,5.13=f ,6.14=f .2)浇洒道路与绿化最高时用水量2h Q h m N Q Q h h /61.111%5.3*81.3188*3112=== 3)未遇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最高时用水量3h Qh m N Q Q Q h h h /08.660%20*)61.11181.3188(*)(32213=+=+=4)最高时用水量h Qh m Q Q hi h /51.396008.66061.11181.31883=++==∑hm t f q T Q Q i i i /81.31888/6.1*243016/5.1*333024/2.1*283024/3.1*1083024/5.1*28500/*/F *31111h =++++=+=∑第二章管网平差计算2.1管网定线根据整个市区居民分布和地形特征进行给水管网定线,在定线过程当中要按规范布置各管段位置及各管段之间的距离,结合规范和管网环数6环以上要求,管网定线见绘图①2.2管段长度及管段配水长度管段长度和管段配水长度表2.12.3比流量计算)/(s L q l)/(056521.03600/8/1000*16003600/16/1000*25003600/24/1000*20003600/24/1000*100003600/1000*796.3697(/)(4321s L l q q q q Q q i h l =----=----=∑式中:i l --各管段长度;4321q q q q 、、、 ——见下表2.22.4 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计算 1)沿线流量)/(s L q mi i l mi l q q *=式中 mi q --各管段沿线流量(L/s ); 计算结果见下表2.3 2)节点设计流量)/(s L Q jN j q q q Q mi sj i j ,.....,3,2,1)*2/(1=+-=∑式中 N —管网图节点总数;j Q --节点j 的节点设计流量(L/s );sj q --位于节点j 的(泵站或水塔)供水设计流量(L/s );mi q --各管段沿线流量(L/s );利用上式计算出各节点的流量见下表2.3。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太理)

《城市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给排水姓名:学号:时间:2016年1月《城市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一.设计题目 (2)二.原始资料 (2)三.工程概述 (3)四.城市用水量确定 (4)五.给水系统方案选择 (9)六.管网定线 (10)七.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 (13)八.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17)九.管网平差 (17)十.水泵扬程确定 (32)十一.节点水压标高确定 (33)十二.管道剖面图绘制 (35)十三.结语 (35)一、设计题目:L市给水管网初步设计二、原始资料:1、条件图:1:5000城市平面图2、城区总人口:11.2万人;城市总面积:320.07公顷,城市人口密度:350人/公顷;3、城市居住房屋的室内卫生设备情况:有给水、排水和淋浴设备;4、城市中房屋的平均层数为:5层5、工业用水情况:城市中有两个工业企业,其位置见城市平面图(1)企业甲:3班制(0-8,8-16,16-24),冷车间3000人/d,热车间2700人/d,淋浴1500人/班,生产用水量4000m3/d;(2)企业乙:2班制(8-16,16-24),冷车间2400人/d,热车间2000人/d,淋浴2100人/班,生产用水量3700m3/d;6、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城市土壤种类:轻质压粘土;地下水位深度:6.0米;冰冻线深度:1.2米。
7、水源取自城市河流的上游。
8、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及时变化系数。
时变化系数:Kh=1.82;城市用水量变化系数曲线如下图所示三.工程概述L市是一个位于二分区,总人口为11.2万的中小型城市,地势比较平坦,整个城区的地势差大约为14m。
东北外侧通过一条高速公路,城市内中下部有一条自西向东的河流,水量充沛,水质良好,经严格的勘测和试验,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将净水厂设在城区外、靠近河流上游的合适位置。
该城市整体形态为矩形,街区布置比较均匀,划分面积相差不大。
某城镇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某城镇给水管网课程设计1. 引言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发展,给水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确保城镇居民能够获得高质量的饮用水,给水管网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某城镇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给水管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以下核心能力:•理解给水管网的基本概念和运行原理•掌握给水管网设计中的水力计算方法•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给水管网的模拟和优化设计•了解给水管网维护和管理的基本要点3. 课程大纲本课程将围绕以下主题展开:3.1 给水管网基础知识•给水系统的概述和发展历史•给水管网的组成和分类•给水管道材料和规格3.2 水力计算方法•给水管网的水力学基础•变流率方法和稳态分析•简化网络和管网模拟软件3.3 给水管网设计•给水管道的布置原则和设计要点•设计流量和管道直径的确定•给水泵站和水箱的设计3.4 给水管网优化•给水管网的优化目标和方法•变流率优化和管网变更•管网运行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策略3.5 维护和管理•给水管网的维护保养•管道泄漏的检测和修复•管网安全和应急处理4. 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堂参与度和表现(15%)•课程作业和实践项目(35%)•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30%)5. 参考书目本课程的参考书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本:1.AWWA,M22-2014,《给水管网设计手册》2.隆国良, 张正忠, 李畅,《现代给水工程概论》, 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衡水市给水工程有限公司,《城镇给水管网施工规范》6. 总结本课程将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给水管网设计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给水工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项目和考核等环节得到全面的评估,以确保他们的学习质量和能力的提高。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一.原始资料设计任务为陕西中部A县给水系统。
1、设计年限与规模:设计年限为2020年,主要服务对象为该城区人口生活与工业生产用水,包括: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市政及消防用水,不考虑农业用水。
2、水文情况:本县地势较平缓,附近有地表水源,考虑城区发展及供水安全可靠,采用环状网得布置形式,管线遍布整个供水区,保证用户有足够得水量与水压。
3、气象情况:该地区一年中各种风向出现得频率见远期规划图中得风向玫瑰图,冬季冰冻深度0、5米。
4、用水情况:城区2011年现状人口13、5万人;人口机械增长率为5%。
,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
城区最高建筑物为六层(要求管网干管上最不利点最小服务水头为28、00米)。
消防时最低水压不小于10、00米。
要求供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无论生活用水与生产用水)。
无特殊要求。
采用统一给水系统。
用水普及率为100 %。
综合生活用水逐时变化表二.设计内容1、给水量定额确定(1)参照附表1 (a)选用得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240L/cap、d(2)工企业内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根据车间性质决定,一般车间采用每人每班25L,高温车间采用每人每班35L。
(3)浇洒街道用水量定额选用2、5L/m、d。
浇洒绿地用水量定额为2L/m2、d o(4)参照附表3该城市同一时间内可能发生火灾2次,一次用水量为45L/S。
2、设计用水量计算(1)最高日用水量计算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包括综合用水、工业用水、浇洒道路与绿化用水、未预见用水与管网漏失水量。
(一)城市综合用水量计算:设计年限内人口为14、12万人,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240L/cap d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Q:Q1 =qNf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m3/ d;q ----- 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量定额,L/(cap、d);N ----- 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用水人口数;f ――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用f=100% 所以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为:Q1=qNf=0、24*141200*100%=33888m3/d=39、2 22L/s(二)工业用水量计算工业生产用水2000+1000+600=3600m3/d=4、1 7L/s 。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文档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2012年12月31日目录一、布置给水管网 (3)二、设计用水量及流量计算 (5)1、计算设计用水量 (5)2、计算实际管长和有效管长 (5)3、计算比流量、沿线流量、节点流量 (7)三、管网平差计算 (9)1、初步分配管段流量和设定水流方向 (9)2、选择管径 (9)3、初步分配各管段最高时流量以及管长、管径的选取 (9)4、哈代-克罗斯法校核环状管网 (12)5、确定水泵扬程H p并求出各节点水压和自由水头 (15)四、管网核算 (17)1、消防时的管网校核 (17)2、确定消防校核后水泵扬程H p及各节点水压和自由水头··203、最不利管段发生故障时的管网校核 (21)4、确定事故校核后水泵扬程H p及各节点水压和自由水头··24五、成果图绘制 (26)1、绘制给水管网平面布置图及节点详图和消火栓布置 (26)2、绘制最高时给水管网平面布置图 (26)3、绘制消防时给水管网平面布置图 (26)4、绘制事故时管网平面布置图 (26)六、总结 (27)七、参考文献 (28)一、布置给水管网1、水源与取水点的选择所选水源为D县南面的潇水河,取水点选在水质良好的河段即河流的上游,并且靠近用水区。
2、取水泵站和水厂厂址的选择:取水泵站选在取水点附近,用以抽取原水。
水厂选在不受洪水威胁,卫生条件好的河段上游。
由于取水点距离用水区较近,可以考虑水厂与取水泵站合建。
3、给水管网布置(1)原则:符合城市规划,考虑远期发展保证供水安全、可靠管网遍布整个供水区域力求管线短捷(2)布置形式:该设计区域为D县中心城区,不允许间断供水,适宜布置成环状网,可靠性高,水锤危害小。
(3)选取控制点:根据D县规划平面图,选择最高最远点最为控制点。
(4)定线:干管:先布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级泵站输水到水池、水塔、大用户的水流方向一致,线路最短,遍布供水区域,干管平行间距为500—800m左右,沿规划道路,靠近大用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一、设计任务陕西关中地区A县城区给水管网初步设计二、设计资料1.本给水管网设计为陕西关中地区A县城区的给水系统,主要服务对象为县城镇人口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2.城区建筑物按六层考虑。
土壤冰冻深度在地面以下0.5m;3.设计区2010年现状人口95800人,人口机械增长率为5‰,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
供水普及率100%;4.城区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见“工业企业用水量资料”(如下)。
城区居民综合生活用水逐时变化见“用水量逐时变化表”(如下)。
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资料综合生活用水逐时变化表三、设计内容1.水量计算;2.管网定线与平面布置;3.水力计算;4.制图与设计说明;5.水泵初步选型与调度方案设计。
四、参考资料1.给水排水手册设计第三册《城镇给水》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常用资料》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十册《器材与装置》4.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十一册《常用设备》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水源工程与管道系统设计计算8.给水工程(第四版教材)第二节给水管网布置及水厂选址该县城的南面有一条自东向西流的水质充沛,水质良好的河流,经勘测和检验,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该县城地势比较平坦没有太大的起伏变化。
县城的街区分布比较均匀,县城中各工业、企业等用户对水质和水压无特殊要求,因而采用同一给水系统。
县城给水管网的布置取决于县城的平面布置、水源、调节构筑物的位置、大用户的分布等。
考虑要点如下:①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级泵站到大用户方向一致,干管间距采用500~800m②干管和干管之间有连接管形成环状网,连接管的间距为800~1000m左右③干管按照规划道路定线,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或重要道路下通过④干管尽量靠近大用户,减少分配管的长度⑤力求以最短距离铺设管线,降低管网的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输水管线走向符合城市和工业企业的规划要求,沿现有道路铺设,有利于施工和维护。
城市的输水管和配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
配水管网共设6个环。
在河流上游距离河流约1000m处建一地表净水厂,水厂处不受洪水威胁;水水厂所处位置不占良田,考虑到远期发展,水厂的面积留有余地;水厂距离城区较近,交通便利,靠近电源,市政管网完善第三节给水管网设计计算一、设计计算1.最大日用水量计算(1)综合生活用水量计算:该县为陕西中小城市,城市分区为二区,查《给水工程(第四版教材)》522页附表1(b),取最高日用水定额为170L/cap·d城区居民设计年限内人口:N=95800×(1+5‰)10≈100700cap则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Q1=qNf=170×100700×100%×10-3=11719(m3/d)式中:q—最高日生活用水量定额,m³/(d·人)N—设计年限内计划人口数f—自来水普及率,%(1)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量计算:由给水排水手册设计第三册《城镇给水》得,热车间设计用水量取35 L/cap·d,一般车间设计用水量取25 L/cap·dA厂热车间:35×600=21000(L/d)一般车间:25×2400=60000(L/ d)共:21000+60000=81000(L/d)=81(m3/d)B厂热车间:35×200=7000(L/d)一般车间:25×800=20000(L/ d)共: 7000+20000=27000(L/d)=27(m3/d)C厂共:25×900=22500(L/ d)=22.5(m3/d)(2)工业企业职工沐浴用水量计算:由给水排水手册设计第三册《城镇给水》得,热车间设计用水量取60 L/cap·班,一般车间设计用水量取40 L/cap·班A厂热车间:60×600=36000(L/d)=36(m3/d)一般车间:400×3×40=48000(L/d)=48(m3/d)共:36+48=84(m3/d)B厂热车间:60×200=12000(L/d)=12(m3/d)一般车间:40×300×2=24000(L/ d)=24(m3/d)共: 12+24=36(m3/d)C厂共:40×200×3=24000(L/ d)=24(m3/d)(3)生产用水量计算:A厂:3000m3/dB厂:2500m3/dC厂:1500m3/d(4)市政用水采用中水,在此不做计算(5)未预见水量计算:由给水排水手册设计第三册《城镇给水》得,未预见用水量取综合生活用水量、工业企业职工用水量、工业企业职工沐浴用水量、生产用水量及精品文档市政用水量总和的15%-25%,此处取20﹪,即:Q3=(17119+81+27+22.5+84+36+24+3000+2500+1500)×20﹪=4878.7 (m3/d)(6)最大日总用水量计算:最大日用水总量为综合生活用水量、工业企业职工用水量、工业企业职工沐浴用水量、生产用水量、市政用水量及未预见用水量总和,即:Q d =17119+81+27+22.5+84+36+24+3000+2500+1500+4878.7=29272.2 (m3/d)2.最大时用水量计算:(1)根据资料计算出居民生活用水、工企业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及城市总用水的逐时用水量变化,列入“A县城区最高日逐时用水量变化计算表(表1)”(见附件一)。
由A城区最高日逐时用水量变化计算表可得出A县城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Q h=1898.02m³/h=527.23L/s时变化系数K h=86400×Q h/ Q d=1.556(2)根据“A县用水量计算表”绘制最大日用水量变化曲线(见下图)。
一级泵站全天运转,流量为最高日用水量的1/24×100%=4.17﹪;二级泵站分两级供水:从5时到20时,一组泵站运转,流量为最高日用水量的5.1﹪;其余时间的水泵流量为最高日用水量的2.61﹪。
一天泵站总供水量等于最高日供水量;即:2.61﹪×9+5.1﹪×15=100﹪3.消防用水量计算:①室内消防用水量按两处同时发生火灾,各处有两个消火栓同时工作10min,每个水枪流量取5L/s即:5×2×2×10×60=12m³②室外消防用水量按《给水工程(第四版教材)》523页附表3,该县城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为2次,一次灭火用水量45L/s,消防历时取2小时;共:2×3600×45×2=648000L=648m3二、调节构筑物容积、个数、尺寸的计算给水系统中水塔和清水池的作用之一在于调节泵站供水量和用水量之间的流量差值,清水池容积由一二级泵站供水量曲线确定;水塔容积由二级泵站供水量和用水量曲线确定①当管网中设有水塔时:清水池每小时的调节水量为二级泵站供水量与一泵站供水量之差,计算过程如下表②当管网中不设水塔时:清水池小时调节容积水量为用户小时用水量与一泵站小时供水量之差由表得水塔与清水池调节容积分别为最大日用水量的5.90%和17.51%;1.水塔容积和尺寸的计算:(1)调节容积的计算:W1=29272.2×5.9%=1727.1m3(2)消防贮水量的计算(按10min计算):5×2×2×10×60=12m³(3)总容积计算:W= W1+ W2=1727.1+12=1739.1 m3由于总容积过大,设水塔不经济,故而不设水塔.2.水池容积和尺寸的确定:(1)调节容积计算:W池1=17.51%×29272.2=5125.56(m3)≈5126(m³)(2)消防容积的计算:消防贮水量按两小时火灾延续时间计算,根据该县城人口规模确定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两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45L/s则W池2=2×3600×45×2=648000L=648m³(3)水厂自用水量的计算水厂自用水量等于最高日用水量的5%-10%,此处取5%W池3=29272.2×5%=1463.61m³,取1500m³(4)安全贮量(此处取2000m³)(5)清水池有效容积的计算:清水池有效容积等于调节容积、消防贮水量、水厂自用水量和安全贮量之和W1=W池1+W池1+W池3+W池4=5126+648+1500+2000=9274m³(6)清水池个数和尺寸的确定设置两个容积相等的清水池,清水池设为圆柱形,池深取5.2m,其中有0.2m 的超高则水池横截面积为:S池=9274÷2÷5=927.4(m3)水池横截面直径为:D=(4S池÷π)0.5=(4×927.4÷π)0.5=34.36m超高容积为:W2=0.2×927.4=185.5(m3)每个清水池总容积为:W池=W 1+W2+W池3=9274÷2+185.5=4822.5m3则即设两个水池,每个池子池深5.2m(超高为0.2m),每个池子的横截面直径为34.36m,横截面积为927.4m³,每个池子的总容积为4822.5m³,有效容积为4637m³.三、管网设计1.管网定线:1、定线时,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级泵站输水到水池,水塔,大用户的水流方向一致。
循水流方向,以最短的距离布置一条或数条干管,干管位置应从用水流较大的街区通过。
干管的间距,可根据街区情况,采用500~800m。
干管和干管之间的连接管使管网形成了环状网。
连接管的作用在于局部管线损坏时,可以通过它重新分配流量,从而缩小断水范围,较可靠地供水。
连接管的间距可根据街区的大小考虑在800~1000m左右。
管网采用环状网的方式,在平面图上确定管线,测量出管段长度并进行节点编号(具体定线及编号见平面图)2、比流量,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的计算:(1)最高日最大时总用水量Q=1898.02(m3/h)=527.23(L/s)(2)最大时工企业集中用水量:∑q=125.00+3.375+156.25+1.6875+62.50+0.9375+8=357.75(m3/h)=99.375(L/s)(3)计算管段总长∑l=10612.5m(4)比流量:q s=(Q h-∑q)/ ∑l =(527.23-99.375)/ 10612.5=0.040316137(L/(s*m))(5)管段沿线流量的确定:Q ij=a·L ij·q sa—配水系数L ij—管段长度(6)管段沿线流量计算(见下表);最高日最高时管段沿线流量计表(7)节点流量的计算:将与节点关联的管段沿线流量乘以1/2分配到该节点,再加上该节点的集中流量得出该节点的总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