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贮藏对采后茭白糠心和品质的影响
秋茭白的贮藏运输方法

秋茭白的贮藏运输方法茭白是一种风味独特的蔬菜,在市场上很受消费者欢迎。
但由于茭白不适于加工,必须鲜销。
因此,为了延长销售时间、扩大销售范围,茭白的贮藏保鲜和运输就显得特别重要。
茭白娇嫩忌阳光,喜凉爽湿润环境。
如贮藏温度过高,黑穗病菌侵染茭肉后,易变成灰色或黑色,从而降低食用商品价值,且过分失水还易导致糠心。
其正确的贮藏、运输方法如下。
1、堆藏法:秋茭白采收后期,日平均气温已降到20℃以下,可就地进行简易贮藏。
选室内或棚内阴凉场所,在地上铺一层薄膜,然后将带壳茭白整齐地堆放在上面,高度不宜超过60厘米,上用一层草帘或稻草覆盖,并用喷壶浇凉水保湿,以保持草下湿润为度。
这样可保鲜贮藏7天左右。
如果将每支带壳茭白基部削平,然后蘸一点硫酸铝钾(明矾)粉再堆藏,则可贮放10-12天。
运销前用清水冲洗去基部明矾。
2、冷藏法:茭白的嫩茎被叶鞘抱合成的假茎所包裹,当叶片与叶鞘交界处(即茭白眼)收束成蜂腰状、肉质茎肥大细嫩时便可采收。
如采收时保持2、3片“紧身”的叶鞘,贮入0-1℃冷库内,可保鲜15-20天,最长可达2个月。
如采收后去壳,密封在0.44毫米厚的聚乙稀塑料薄膜袋中,再冷藏保鲜效果更好。
冷藏法适宜于夏、秋季。
3、浸泡法:把去壳的茭白放到注入洁净水的缸、池等容器中(还可加入一些冰降温),压上重物,使茭白浸入水中贮藏,并常换水。
也可用1-2%明矾水浸泡茭白,注意清除泡沫并常加冰、换水。
4、运输法:茭白采收后只能以带壳茭的形式进行包装和运输。
到达目的地后,再剥去鞘壳,然后分级上市。
在打包前,剔除破损、虫伤和剥去鞘壳过多的茭,把已露出基部1-2节茭肉的带壳茭,以10公斤左右为一捆,理齐捆好,后用蒲包或塑料编织袋包装,每包60-80公斤,包扎牢固后,再装船或装车运输,上用油布覆盖保湿,2-3天内须运达目的地销售,以防茭肉变质。
不同采收期茭白的品质变化特性

不同采收期茭白的品质变化特性陈贵;赵国华;张红梅;沈亚强;程旺大【期刊名称】《长江蔬菜》【年(卷),期】2015(000)022【摘要】以不同采收期茭白果实为材料,研究了茭白的含水率、VC、总糖、蛋白质和硝酸盐含量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茭白含水率随采收期延长呈下降趋势,数值范围为92.8%~94.5%;总糖含量则随采收期延长从0.97%增加至2.03%;VC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含量范围为55.8~102.0 mg/kg;蛋白质含量在茭白幼嫩时最高,达23.6%,延长采收期则含量下降,范围为17.7%~20.0%;硝酸盐含量随采收期延长而增加,含量范围为0425 mg/kg.说明不同采收期对茭白品质有较大影响,可根据品质营养要求适当调节采收时期.【总页数】4页(P78-81)【作者】陈贵;赵国华;张红梅;沈亚强;程旺大【作者单位】浙江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314016;嘉兴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314016;浙江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314016;浙江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314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5.2【相关文献】1.不同采收期新红将军和寒富苹果果实品质差异分析 [J], 王贵平;夏伟;薛晓敏;陈汝;韩雪平;王金政2.不同采收期对'奉黄1号'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J], 陈双双;贺艳群;徐小彪;贾东峰;陶俊杰;梅奕阳;黄春辉3.不同采收期黄桃的品质特性和微观结构变化 [J], 张群;舒楠;张维;李绮丽4.不同采收期对“贵长”猕猴桃后熟品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J], 曹森;瞿光凡;高芙蓉;刘亚非;黄亚欣;罗雪;王国立;王瑞5.不同采收期褐苞薯蓣品质变化规律 [J], 张武君;陈菁瑛;刘保财;赵云青;黄颖桢;程远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茭白的储藏措施

02
茭白储藏技术
采收与预处理
01
02
03
采收时间
选择晴天早晨露水干后进 行采收,避免高温时段。
采收方法
用刀子或镰刀从茭白叶鞘 基部割下,保留适量叶鞘 ,去除顶部嫩叶。
预处理
将茭白清洗干净,去除杂 质和残留物,切除茭白底 部老化部分。
常温储藏
晾干
将茭白在阳光下晾干,去除表面水分,避免茭白变质。
常温保存
将晾干的茭白放入阴凉通风的室内或地窖中,保持温度在20℃左右,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
低温储藏
预冷
将采收的茭白放入冷库或预冷间进行预冷,以降低其温度,延长保鲜期。
低温保存
将预冷后的茭白放入低温冷藏库中,保持温度在0℃左右,相对湿度在90%-95%之间。
气调储藏
气调储藏原理
通过调节储藏环境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浓度,抑制茭白的呼吸作用,延长保鲜 期。
茭白储藏的重要性
保证供应
茭白储藏可以确保在非生产季节也能供应市场,满足人们的需求。
延长保鲜期
通过储藏,可以延长茭白的保鲜期,减少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茭白储藏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我国有着悠久的茭白储藏历史,古代人们就利用地窖、山洞等天然条件进行储藏 。
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的茭白储藏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提高,如冷藏、真空 包装等技术的应用,大大延长了茭白的保鲜期。
解决方法
在种植过程中应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清理茭 白田中的杂草和病残体。对于已经发病的茭 白,应及时采取药物治疗,防止病害扩散。 在储藏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避免茭白受潮和霉变。
品质保持与提升
要点一
方法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茭白,可以采用速冻技术。将茭 白清洗干净后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放入热水中焯烫 后捞出晾干,然后放入速冻机中冷冻。速冻后的茭白 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且能够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 口感。
贮藏温度对果实品质及生理的影响

贮藏温度对果实品质及生理的影响马文平;倪志婧;任贤;任玉峰【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24【摘要】[目的]探讨贮藏温度对果实品质及生理的影响.[方法]以宁夏中部干旱带‘玉金香’甜瓜(Cucumis melo L.var Yujinxiang)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5、10和20℃)条件下其成熟期果实主要品质、生理代谢和采后病害发生的情况.[结果]采后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果实硬度均呈逐步下降趋势,5 ℃贮藏硬度值下降最慢,说明低温有利于保持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呈逐步下降趋势,低温贮藏可延缓TSS含量下降的趋势.贮藏初期,果实呼吸强度均呈下降趋势,温度越低呼吸强度下降越快,采后4d呼吸发生跃变,在8d时达到高峰,贮藏温度越高呼吸跃变峰值越大.低温贮藏可部分抑制呼吸强度的增加.乙烯释放量的变化与呼吸强度的变化趋势相似.采后可溶性果胶含量呈逐步增加趋势,贮藏温度越高增加越快.采后贮藏期果实病害严重,7d后普遍发病,20℃病害最严重,10℃病害最轻,5℃贮藏后期果实有冷害现象,反而加重了病害.10℃是玉金香采后的最佳贮藏温度.[结论]为甜瓜的保鲜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总页数】5页(P14996-15000)【作者】马文平;倪志婧;任贤;任玉峰【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宁夏银川750021;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宁夏银川750021;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宁夏银川750021;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宁夏银川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7【相关文献】1.套袋对石硖龙眼果实品质及贮藏生理的影响 [J], 杨长青;李建光;韩冬梅;吴振先;潘学文;李荣2.不同贮藏方式对颐红水蜜桃果实品质及生理变化的影响 [J], 陈为峰;杨玉;龙利平;邓文3.不同贮藏温度和保鲜处理对黄秋葵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影响 [J], 辛松林;秦文;李慧妍;黄倩;孙传红4.低温贮藏后出库温度对货架期酥梨果实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J], 王志华;姜云斌;王文辉;杭博;杜艳民;佟伟5.贮藏温度对辣椒果实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 [J], 李文文;李俊俊;邵远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

加工贮藏J I A G O N G Z H U C A N G 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陈 果(山东省莒县良种厂,山东莒县 276500)摘 要 本文就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进行探讨。
其中,对马铃薯品质的分析涉及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块茎淀粉、还原糖含量以及发芽率、失重率、腐烂率等产生的影响。
在采后生理分析方面,主要分析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块茎中丙二醛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以期能从理论层面为马铃薯贮藏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马铃薯;贮藏温度;品质;采后生理1 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块茎品质产生的影响1.1 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的影响 马铃薯的能量主要来源于淀粉,基于对马铃薯淀粉含量变化的分析,可以判定马铃薯的食用品质。
研究表明,马铃薯在贮藏期间的淀粉含量会持续降低,其中贮藏温度对其产生的影响比较显著。
研究人员提出,马铃薯贮藏温度与淀粉含量呈反比关系,而贮藏超过60 d,在10 ℃环境下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高于4 ℃ 环境下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
究其原因,主要是低温环境下马铃薯块茎淀粉糖代谢的缘故,由于淀粉降解,细胞中积累了大量还原糖,进而出现了“低温糖化”现象。
在贮藏过程中,淀粉与还原糖能相互转化。
就整体来讲,在贮藏过程中,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保持着还原糖增加、淀粉减少的趋势。
如果贮藏温度不超过6 ℃,那么就会产生低温糖化现象,而贮藏温度不超过4 ℃,那么这一现象将会加剧。
1.2 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块茎还原糖的影响 研究表明,贮藏时间对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产生的影响比较显著。
在20 ℃与15 ℃环境中,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不会发生变化,而贮藏温度降至10 ℃,此时块茎还原糖含量依然有所提升。
相关研究人员提出,在低温条件下,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上升主要是因为上文所述的“低温糖化”现象,即马铃薯块茎淀粉向还原糖进行转化,其中贮藏温度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1]。
1.3 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块茎发芽率、失重率、腐烂率的影响 相关研究人员发现,马铃薯块茎贮藏时间、贮藏温度与马铃薯发芽率、失重率、腐烂率呈正比关系。
不同采后处理对果蔬功能成分和品质的影响

不同采后处理对果蔬功能成分和品质的影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水果和蔬菜是不可或缺的健康食物。
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果和蔬菜在采摘后的处理过程中,其功能成分和品质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不同采后处理方式对果蔬功能成分和品质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不同采后处理方式1. 冷藏冷藏是目前最常见的水果和蔬菜采后处理方式之一。
通过将水果和蔬菜置于低温环境中,可以有效延长其保鲜期,从而降低腐烂和变质的可能性。
长时间的冷藏会导致某些水果和蔬菜的营养成分流失,影响其功能性。
2. 温度处理温度处理是一种相对较新的采后处理方式,通过对水果和蔬菜进行特定温度的处理,可以延缓其成熟和老化过程,从而保持其新鲜度和营养成分。
温度处理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处理时间,否则会对水果和蔬菜的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3. 包装处理包装处理是在水果和蔬菜采摘后将其进行包装,以隔绝氧气、控制湿度和保持温度的一种方式。
适当的包装可以延长水果和蔬菜的保鲜期,但过度密封的包装也会导致水果和蔬菜呼吸困难,影响其品质。
1. 营养成分不同的采后处理方式对水果和蔬菜的营养成分影响较大。
冷藏能够延长水果和蔬菜的保鲜期,但长时间的冷藏会导致维生素C、维生素B等水溶性维生素的流失。
温度处理可以延缓水果和蔬菜的成熟和老化过程,有利于保持其营养成分,但过高的温度处理会降低水果和蔬菜的维生素含量。
包装处理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水果和蔬菜的营养成分,但过度密封的包装会导致水果和蔬菜缺氧,加速其养分流失。
三、解决方案2. 使用透气包装在进行包装处理时,应选用透气性较好的包装材料,以保证水果和蔬菜的呼吸通畅,减少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积聚,延长其保鲜期。
3. 结合多种处理方式在实际生产中,可以结合多种采后处理方式,如采用温度处理后再进行包装处理,以达到最佳的保鲜效果和营养保持。
不同的采后处理方式对水果和蔬菜的功能成分和品质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不同采后处理对果蔬功能成分和品质的影响

不同采后处理对果蔬功能成分和品质的影响简介果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还含有多种功能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采摘后的处理方式的不同,果蔬中的功能成分和品质也会发生变化。
对果蔬的采后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果蔬的营养成分和品质。
1. 温度处理温度是影响果蔬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温度处理方式会对果蔬的功能成分和品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对于大多数果蔬而言,低温处理可以有效地延长其货架期并保持其营养成分。
将蔬菜和水果存放在低温环境中可以延缓其新陈代谢过程,减少养分流失和品质下降。
而高温处理则会导致果蔬内部养分的流失,特别是对维生素C等易受热影响的成分而言,高温处理会使其含量大大降低。
2. 光照处理光照是果蔬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在采后处理中,不当的光照处理方式也会对果蔬的功能成分和品质产生一定影响。
一般来说,暴露在长时间的阳光下会导致果蔬内部营养成分的流失,使得其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在采后处理中,需要采取适当的光照措施,以防止果蔬内部营养成分的流失。
3. 气体处理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影响果蔬后熟和品质的关键气体,不同的气体处理方式会对果蔬的功能成分和品质产生一定影响。
一般来说,控制果蔬周围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延缓果蔬的后熟过程,从而保持其新鲜度和营养成分。
如果气体浓度控制不当,就会导致果蔬内部的养分流失和品质下降。
4. 水分处理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采后处理方式对果蔬的功能成分和品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果蔬的采后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果蔬种类和特性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其营养成分和品质。
科学合理的采后处理方式也有助于提高果蔬的市场竞争力,满足人们对于健康营养的需求。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科研人员投入到果蔬采后处理方面的研究中,为果蔬产业的发展和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持。
茭白怎样保存时间长 茭白的好处

茭白怎样保存时间长茭白的好处茭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食物,只要是爱下厨的人都有过烹饪茭白的经历,那么茭白要怎样保存才能时间比较长呢?一、茭白怎样保存时间长茭白保存方法有四种。
第一种是连同叶子放在清水中保存。
第二种是在容器底部铺些盐,然后放入茭白,再用盐封口即可。
第三种是放入地窖中保存。
第四种是放到0-1度环境下储藏起来。
一般最实用的方法是放入清水中或地窖中保存。
1、清水浸泡将新鲜嫩白的茭白除去2-3片叶子,直接放入蒲包中,放入清水池浸泡,要将清水没过茭白,经常换水,保持水质干净,可以保证茭白新鲜,外观肉质均佳。
2、盐封储存将容器底部铺满盐,根据茭白的多少来决定盐的量,然后将需要保存的茭白留两三张外壳,平铺入容器内,用盐封口,这种保藏方法需要特别注意湿度的控制,在空气干燥,温度偏低的地区适用。
3、地窖储藏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地窖的北方人家,将茭白摊放于地窖内的菜架上,保持窖温在0-8℃,干燥低温可以短时间的保藏茭白,此种方法会使茭白失水较快。
4、低温储藏茭白在0-1℃下可储藏50-60天。
宜选用肉质致密、不易糠心的茭白品种,晚熟品种可相对延长储藏时间。
茭白不能过老、包叶刚张开、无病虫危害、带壳并留薹管1-2节。
将这样的茭白放在阴凉处,散去茭壳上的水珠,然后装入蛇皮袋或透气性较好的塑料袋中,置于低温库(0-1℃)中保存,可储藏2个多月。
二、茭白的好处1、减肥茭白的热量并不高,减肥时完全可以适量食用茭白。
2、解酒茭白含有丰富的有解酒作用的维生素,有解酒醉的功用。
3、补充营养茭白营养丰富,对人体营养的补充不可估量,经常食用可以有效补充均衡人体营养。
4、补虚健体茭白含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能补充人体的营养物质,具有健壮机体的作用。
5、降血脂茭白是高钾低钠的食品,可以抑制血脂升高,降低血液胆固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故适合高血脂症患者食用。
6、美容养颜茭白中还含有大量的豆醇,这种物质能够帮助人体有效的清除体内的活性氧,同时还能够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可阻止黑色素生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
中国食品学报
2009 年第 2 期
1.3.6 呼吸速率的测定 用红外线 CO2 分析仪测定。 1.3.7 乙烯释放率的测定 采用气 相 色 谱 法 ,测 定条件:氢火焰检测器,GDX-502 填充柱,柱温 90 ℃,进样器和检测器温度均为 140 ℃。 1.3.8 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按照文献[6]的方法测 定。 1.3.9 木 质 素 含 量 的 测 定 参 考 鞠 志 国 等[7]的 方 法并加以改进。 随机抽取 5 支茭白,称 50 g 茭肉, 匀浆后烘干。 在干样中加入 30 mL 热水,冷却后加 入 86%硫酸 75 mL, 室温下搅拌 4~5 h, 再加 500 mL 蒸馏水,煮沸 1 h,用预先称量 好 的 G4 砂 心 漏 斗 过 滤 。 用 蒸 馏 水 反 复 冲 洗 , 直 至 洗 液 用 10% BaCl2 滴定无白色沉淀产生,烘干至恒重。 1.3.10 苯 丙 氨 酸 解 氨 酶 (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的 测 定 参 考 周 进 徐 和 王 绍 卿[8]的 方 法。 反应液总体积 5 mL,含 0.1 mol/L 硼酸缓冲液 3.8 mL,15 μmol/L L-苯丙氨酸 1 mL,PAL 提取液 0.2 mL,摇匀后置于 30 ℃恒温箱中反应 30 min,测 定 290 nm 处 吸 光 度 的 变 化 , 酶 活 力 单 位 0.001 OD290.min.g-1FW。 1.3.11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测定
从图 5a 可知,采后茭白 PAL 活性持续上升, 60 d 时 PAL 活性是 0 d 时的 1.92 倍。 MA 贮藏抑 制了茭白组织 PAL 活性的上升,60 d 时 PAL 活性 为对照的 89%,二者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从图 5 b 可知,采后茭白 POD 活性迅速上升,20 d 时达到高峰。 MA 贮藏抑制了 POD 活性,30 d 时才 达到高峰;50 d 后处理和对照间无显著差异 (P> 0.05)。 2.6 MA 贮藏对茭白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素[11],因 此 PAL 和 POD 都性增加(见图 5),促 进了木质素的合成(见图 6),从而导致茭白组织 糠心衰老。 郜海燕等[14]在气调小包装对去壳茭白 木质化的研究上也有类似的结果。
茭白贮藏过程中的另一个问题是茭叶黄化。 叶绿素酶被认为是参与降解叶绿素第一步的酶, 它促使叶绿素脱去植醇形成脱植基叶绿酸, 因此 叶绿素酶在植物叶绿素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 用[15]。 茭叶的黄化与组织的叶绿素酶活性增加密 切相关。 相关分析表明,茭叶叶绿素含量与其酶活 性呈显著的负相关(r=-0.95**)。 陆胜民等[16]对梅 果的研究也有类似的结果。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果 蔬叶绿素含量与叶绿素酶活性无关[17]。
茭白贮藏过程中, 总糖含量迅速下降, 贮藏 60 d 时总糖含量仅为刚采收时的 67.3%。 MA 贮藏 可抑制茭白总糖含量的下降,60 d 时的总糖含量
为对照的 1.21 倍,二者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而茭白贮藏过程中还原糖的含量先增加,30 d 时 还原糖含量最高,之后逐渐下降。 MA 贮藏茭白的 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与对照类似, 但其增加和下 降的幅度小于对照。 2.3 MA 贮藏对茭白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酶活性 的影响
质 构 仪 (TA-XT2i 型 ),英 国 ;红 外 线 CO2 分 析 测 定 仪 (GXH-305 型 ),北 京 均 方 理 化 研 究 所 ; 气相色谱 (SP-6800 型),山东鲁南瑞虹化工仪器 有限公司。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3.1 失重率的测定 采用称重法。 失重率=〔贮 前质量(kg)-贮后质量(kg)〕/贮前质量(kg)×100%。 1.3.2 糠心指数的测定 茭白的糠心级数分成 5 级,即:0 级,茭白横切面未糠心;1 级,茭白横切面 中心部位出现糠心, 但无明显的空心小孔;2 级, 茭白横切面有空心的小孔, 小孔数小于或等于 1 个;3 级,小孔数小于或等于 3 个;4 级,小孔数大 于 3 个。 糠心指数=Σ(糠心级数×棵数)÷总棵数。 1.3.3 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分别采用韩雅 珊[3]的 蒽 酮 法 和 斐 林 试 剂 比 色 法 测 定 。 1.3.4 叶 绿 素 含 量 的 测 定 按 照 潘 增 光 等[4]的 方 法测定。 1.3.5 叶绿素酶活性的测定 按照 Mosquera 等[5] 的方法测定。
从图 4a 可知,采后茭白贮藏前期呼吸强度比 较稳定, 贮藏 20 d 后呼吸强度有所增加,40 d 后 开始下降。 MA 贮藏不仅抑制了茭白的呼吸强度, 而且最大呼吸值的出现比对照晚 10 d, 其呼吸强 度始终低于对照。 从图 4b 可知,茭白贮藏过程中 的乙烯释放量先迅速下降,20 d 后开始缓慢上升。 MA 贮 藏 抑 制 了 茭 白 的 乙 烯 释 放 量 ,30 d 后 才 开 始缓慢上升,且始终低于对照;60 d 时的乙烯释放 量仅为对照的 78.5%,二者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 0.05)。 2.5 MA 贮藏对茭白 PAL 和 POD 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处理 玉子茭,产自浙江余杭市,采收当天运回实验
室。 选择大小适中、无病虫、无机械损伤的茭白,分 成 2 组。 一组装入 0.03 mm 的低密度聚乙烯塑料
收稿日期: 2008-04-28 基 金 项 目 :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No. 30400303);浙 江 省 自
然科学基金项目(No. M303442)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谢静,女,1984 年出生,硕士生 通讯作者: 罗自生
袋中,每袋 8 支,封口,作为 MA 组;另一组装入网 格塑料袋中,作为对照组,每组设 3 个重复,然后 在(1±1) ℃下贮藏。 每隔 10 d 取样测定各指标,并 将样品于液氮中速冻,贮于-70 ℃冰箱中,用于生 化指标的测定。 1.2 仪器
第9卷 第2期 2009 年4月
中国食品学报
Journal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9 No. 2 Apr. 2 0 0 9
MA 贮藏对采后茭白糠心和品质的影响
谢 静 罗自生 徐庭巧 褚萍丽 (浙江大学食品科技系 杭州 310029)
2 结果
2.1 MA 贮藏对茭白失重率和糠心指数的影响 从图 1a 可知,采后茭白贮藏期间失重率随贮
藏时间的增加, 呈上升趋势。 其中对照失重最明 显,60 d 时高达 19.4%;而 MA 贮藏可明显抑制茭 白的失水,60 d 时仅为 7.4%, 二者间差异达极显 著水平(P<0.01)。 从图 1b 可知,采后茭白糠心指 数呈上升趋势,30 d 后增加极明显。 MA 贮藏可抑 制茭白糠心指数的增加,60 d 时的糠心指数仅为 对照的 67.7%,二者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2.2 MA 贮藏对茭白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关键词 茭白 糠心 黄化 MA 贮藏 木质素 文章编号 1009-7848(2009)02-0149-05
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为禾本科宿根性沼 泽草本植物, 是我国特产的水生蔬菜, 其质地脆 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但茭白不 耐贮藏,易出现茭叶黄化,茭肉糠心等问题。 MA 贮 藏 (modified atmosphere,MA) 是 气 调 贮 藏 的 一 种简易形式,无需使用控制气体成分的昂贵设备, 主要通过果蔬自身呼吸和包装膜的透气性自发调 节生理活动。 该方法成本低,节能,使用方便,可用 于冷藏后的运输, 因此逐渐成为国内外使用较为 广泛的气调贮藏方法之一。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 MA 贮 藏 对 于 猕 猴 桃[1]、桑 葚[2]等 多 种 果 蔬 有 显 著 的保鲜作用。 截止发稿前,将 MA 贮藏用于茭白尚 未见报道。 本文研究 MA 贮藏对茭白品质和糠心 的影响,以期为采后茭白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 为了探讨 MA 贮藏对茭白保鲜的效果,研究(1±1)℃下 MA 贮藏对采后茭白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结果表 明:采后茭白叶绿素酶活性增加 1.4 倍,使叶绿素含量下降 43%;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 性增加,导致茭肉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增加 32%和 36%。 MA 贮藏不仅可显著降低茭白的呼吸强度和乙烯 释 放 量 , 还 可 延 缓 叶 绿 素 酶 、PAL 和 POD 活 性 的 增 加 , 茭 白 的 总 糖 含 量 和 叶 绿 素 含 量 分 别 比 对 照 高 21%和 34%,而空心指数、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为对照的 66%、92%和 81%。 表明 MA 贮藏可抑制茭白的黄化和糠 心进程。
果蔬的色泽与色素的含量密切相关, 叶绿素 是果蔬呈绿色的重要组成部分[10]。 从图 3a 可知, 茭叶叶绿素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 对照 60 d 时的叶绿素含量下降了 43.4%; 而 MA 贮藏 可抑制叶绿素的降解,60 d 时的叶绿素含量为对 照的 1.34 倍,二者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从 图 3b 可知,采后茭白贮藏过程中叶绿素酶活性迅 速增加。 MA 贮藏可延缓叶绿素酶活性的增加,60 d 时的叶绿素酶活性为对照的 88.2%,二者间差异 达显著水平(P<0.05)。 2.4 MA 贮藏对茭白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影 响
茭白糠心过程的另一个显著变化是纤维素和 木质素含量迅速增加。 相关分析表明,纤维素和木 质素含量与茭白糠心指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 系(r 纤维 素=0.96**;r 木质 素=0.97**)。 纤 维 素 和 木 质 素 是 构 成 细 胞 壁 的 重 要 组 成 成 分[11],茭 白 糠 心 是 它们在细胞壁逆向积累的结果。 而木质素的合成 与 PAL 和 POD 等密切相关[12],是植物次生代谢的 关 键 酶 。 PAL 能 催 化 苯 丙 氨 酸 转 化 为 肉 桂 酸 [13]。 POD 在 木 质 素 生 物 合 成 的 最 后 一 步 通 过 催 化 H2O2 分解, 使木质素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形成木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