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期末复习试卷

合集下载

最新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卷 (29套)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题7

最新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卷 (29套)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题7

期末检测题第一部分:1.填空:(5分)⑴《春》作者,字。

老舍原名。

⑵泰戈尔是著名诗人。

莫顿·亨特是作家。

⑶《论语》十则中关于学与思关系的一则是。

⑷《次北固山下》一诗的名句是。

⑸《钱塘湖春行》一诗的颈联是。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⑴我(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 )⑵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⑶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指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吗?( )⑷那最(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 )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呢!(2分)仔细揣摩句子,品味拟人的写法好在哪里。

4.“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一句写景的妙处有哪些?(1分)5.居里夫人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作者怎样的心态?(1分)6.按要求,任选一题改写句。

(2分)⑴仿照例句,选一种事物,用“事物——否定——想象”的格式写一个句。

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⑵根据下面这句话的句,仍以“人生”开头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萎靡的音符;。

7.下列各句搭配恰当的一项是( )(1分)A、他非常好学,又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所以到工厂不久,就搞了好多发明创造。

B、祈年殿的灯火辉煌,更显得雄伟壮丽。

C、事实表明,吸烟者的记忆力和嗅觉灵敏程度都有所降低。

D、对于能不能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第二部分:(一)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这首诗选自,是组诗中的一章。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丁卯.(mǎo)商酌.(zhuó)譬.如(pì)诲.人不倦(huǐ)B.打拱.(gǒng)拖沓.(tà)驿.路(yì)悲天悯.人(mǐn)C.馨.香(xīn)适宜.(yì)亵.玩(xiè)鲜.为人知(xiǎn)D.洗涤.(tiáo)契.约(qì)露.宿(lù)颠沛.流离(pèi)2、下列成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咄咄逼人拈轻怕重神彩奕奕截然不同B.小心翼翼迫不急待怪诞不经花团锦簇C.家喻户晓大相径庭刨根问底见异思迁D.惊慌失错骇人听闻杞人忧天花枝招展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专家指出,不要在微不足道....的事情上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

B.当电影《2012》里每一个微弱的生命不断殊死挣扎时,那种生离死别使人感觉到我们太渺小了,渺小得无与伦比....。

C.犯罪分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持刀劫持人质,被我公安干警当场击毙。

D.张一山拍戏遭居民大爷臭骂踹车,他尴尬地笑着,低眉顺眼....地躲到一边。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书法比赛等活动走入校园,让越来越多的师生重视起汉字书写。

B.随着管道制造业的发展,橡胶排污止回阀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5、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语文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题附答案

语文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题附答案

语文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题附答案语文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题附答案一、默写(1—6题,共12分)1、杨花落尽子规啼,。

,。

2、,水村山郭酒旗风。

,多少楼台烟雨中。

3、不畏浮云遮望眼,。

4、树木丛生,。

,洪波涌起。

5、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当具有“,”的雄心和气概。

(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写)6、从小学至今,我们学过许多李白的诗,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

二、古诗阅读(7——9题,6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诗写的主要内容。

8、诗中的“红”与杜牧笔下“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红”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2分)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三、文言文阅读(38分)(一)卖油翁(11分)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0、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分)矜颔11、故事中的两个人物,哪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至少谈两点原因)(2分)12、陈尧咨为什么自夸?哪些句子表现了他的傲慢无礼?(2分)13、用原文词句填空。

(2分)(1)描述陈尧咨箭术高超的句子是:,,。

(2)描述卖油翁酌油技术高超的句子是。

14、“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卖油翁这句话有两个作用,这两个作用是什么?(1分)15、全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1分)(二)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憎.恶(zèng)惶.急(huáng)涎.水(xián)滞.笨(zhì)B.诘.问(jié)疮.疤(cāng)晌.午(shǎng)镶嵌.(qiàn)C.哀悼.(dào)侮.辱(wū)筹.划(chóu)骷髅..(kū lóu)D.震悚.(sǒng)尴尬..(gān gà)取缔.(dì)愧怍.(zuò)2、字词积累——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阴蔽烂漫泼泼洒洒B.沉寂心绪各得其所C.花辨信服暴怒无常D.紧密慈怜不知所错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班主任很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B.这件事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了很多遍,但还是没有想出其中的道理。

C.参观完所有场馆,他喜出望外地宣布:我终于看完了所有的景点!D.小孩子遇事要和父母商量,不要自作主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没有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B.在元旦晚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C.通过这次内容丰富的展览,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放学了,大家过马路时要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5、对下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⑴一声声的问候,一份份不期而至的礼物。

都是用真情渲染的一幅一幅美丽的图画。

⑵一轮圆月缓缓爬上树梢,将它的清辉洒落在屋前的谷地上。

⑶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的印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⑷不是每一次奋斗都有祝福,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感激,不是每一次进步都有肯定,不是每一次成功都有掌声……可他们仍然不放弃奋斗,不停止付出。

A.比喻拟人夸张排比B.拟人夸张比喻排比C.比喻夸张拟人排比D.夸张比喻排比拟人6、下面这段话的语序被打乱了,调整后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版)第七单元复习-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初中语文试卷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版)第七单元复习-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初中语文试卷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版)第七单元复习-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语文试卷-试卷下载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版)第七单元复习(一)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矜:颔:2、《卖油翁》的作者是,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

他有一个名句是“,在乎山水之间也。

”这个名句出自他的〈〈醉翁亭记〉〉。

3、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1)遇见卖油翁之前,康肃对自己如何认识?答:。

(2)面对卖油翁,康肃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答:。

4、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酌油沥之”的目的是什么?答:。

5、故事中的两个人物,哪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至少谈两点原因)答:。

6、陈尧咨为什么自夸?哪些句子表现了他的傲慢无礼?答:。

7、用原文词句填空。

(1)描述陈尧咨箭术高超的句子是:,,。

(2)描述卖油翁酌油技术高超的句子是。

8、“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卖油翁这句话有两个作用,这两个作用是什么?答:。

(二)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溯()湍()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

(2)属引凄异。

06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七(含答案)

06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七(含答案)

新人教版7上语文期末试卷七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bēi()微收liǎn()峰luán()须臾.()猝.然()滑稽.()2、结合语境,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福州地铁修建已成为我市家喻户晓....的大事。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B、海交会整合两岸各自的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双赢:双方都获益。

)C、张老师那幽默风趣的一席话,让全班同学忍俊不禁....。

(忍俊不禁:忍住不敢发出笑声。

)D、在省中学运动会的开幕式上,一群阳光少年的表演很给力..,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给力:形容精彩、酷、棒。

)3、下面语段中的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吸烟有害健康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然而,吸烟的人数却是有增无减。

B、《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2011年5月1日起,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C、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

D、公共场所吸烟害人害己,如今成为新规定并全国实施,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长当前国民身体素质。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不料,第二天考试中第一道题就是:“绘出新西兰地图。

”C、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刻苦学习、讲究方法是关键。

D、最北边的那间小屋里,木架在吱吱地响着。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论语》中记录了孔子的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

”B、《金色花》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所作。

C、《河中石兽》是清代文学家纪昀的作品,其代表作有《阅微草堂笔记》。

D、《女蜗造人》是一篇神话。

它反映了我们的先民对自身起源的探索。

6、仿照划线部分仿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4分)爱读书,是一种美德。

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对人类有特殊贡献的人,几乎都是爱读书的人。

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读书,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读书,,。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综合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综合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测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执拗.(niù)禁.锢(jīn)咒.骂(zhòu)一脉.相承(mài)B.徘.徊(pái)殉.职(xùn)热忱.(chén)不舍.昼夜(shě)C.诀.别(jué)整宿.(xiù)浇灌.(guàn)参.差不齐(cān)D.贮.蓄(zhù)惩戒.(jiè)灼.人(zhuó)拈.轻怕重(zh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凯歌琢摩兴高采烈干净利落B.忙碌幌惚源源不断花团锦簇C.鄣碍蜷伏见异思迁翻来覆去D.滑翔纯粹博学笃志咄咄逼人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为了让同学们理解化学反应的全过程,张老师煞有介事....地给同学们做了演示实验。

B.不得不说,小冯首次开演唱会,就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演唱会的现场更是人迹罕...至,座无虚席。

C.校区共1116个寝室,在学生收拾完行李之后,全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纤尘不染,看上去真是不毛之地....。

D.调查员对每场火灾的起火原因都要刨根问底....,通过火场的蛛丝马迹,还原起火经过,在灰烬中探索真相。

4.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清新”“真正”“礼貌”“永久”“特别”都是形容词;“如何”“彼此”“诸位”“这些”“其余”都是代词。

B.“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使城市产业发展方式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潜力评判的重要指标。

”这不是病句。

C.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关汉卿》等。

D.蒲松龄,字留仙,号香山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5.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一致,修辞相同,语意连贯。

语文版本初中七年级的语文上册的第七单元复习测试卷习题包括答案.doc

语文版本初中七年级的语文上册的第七单元复习测试卷习题包括答案.doc

语文第七单元测试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6 分)(1) 瞿塘峡 ( ) (2)素湍绿潭 ( ) (3)属引凄异 ( . . . (3)峭头 ( ) (4)竦峙( ) (6)颔首(. ..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词义。

(12 分)(1) 尔安敢轻 吾射 ( ) (2) 康肃笑而遣 之( ).. (3) 但微颔之( ) (4) 释担而立 ( ). .公亦以此自矜夏水襄陵 ()(5).()(6).哀转久绝良多趣味 ()(7) .() (8) .(9) 敦风义 ( ) (10)卒辇而致 之 ( ).. (11)问是谁家姝 ( ) (12)但坐观罗敷 ( ). .3. 下列句中加点“之”与例句中的“之”的意思、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我酌油知之A. 忽啼求之.C.康肃笑而遣之.4.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B.传一乡秀才观之.D.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6 分) 新 课标第 一 网(2 分)(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2)《戴震难师》表现了少年戴震的什么精神?5. 写出古诗文中描写“月”的一句诗。

,6.区别古今词义差异,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 分)(1)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谢:.(2)罗敷年几何 ?几何:..(3)此非常儿也。

非常:..(2 分)(4)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所以:..8. 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两个加点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

(3 分)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照原文或根据意思用课文中原句填空( 19 分)( 1)树木丛生, __________。

,洪波涌起。

( 2),闻道龙标过五溪。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阳割昏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泉州实验中学七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期末复习试卷班级:座号:姓名:成绩: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及应用
1、在下面句子空白处填入读音为jùn的恰当的字。

“阳光花园”住宅小区即将()工的时候,有一栋楼的下水道堵塞,工程无法正常进行。

施工队长将疏()下水道的任务交给了一位新来的英()的小伙子,对他说:“这对你是一个严()的考验。


2、下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矜jīn 杓sháo 圃pǔ遣qiǎn
B.阙quē溯shù湍tuān xiàn
C.券juàn 辇niǎn 襦rú帩xiào
D.姝zhū踟chí蹰chú峙shì
3、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徐/以杓酌油/沥之。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D.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4、下列选项中与“卒辇而致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翁知我
B、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C、而钱不湿
D、康肃笑而遣之
5、选出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
A.《望岳》全诗无一个“望”字,却处处在景物描写中体现着这个“望”字。

B.《陌上桑》中罗敷为了拒绝使君的无耻要求,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极力铺陈其夫婿的地位、仪表、风度,反映了罗敷善于斗争和聪慧勇敢的性格特征。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描绘的是诗人当时目之所见的大海的宏伟景象,目的是表现大海的美丽、壮观。

D.“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运用概括的语言叙述了戴震聪慧和好学的精神。

6、元旦晚会上,女主持人走出舞台,一不小心跌倒在地,观众哗然。

此时,女主持人从容站起来,
神态自如地说:“”场内立刻掌声四起。

根据以上情景,女主持人最可能说的一句话是()
A.对不起,我太紧张了,请不要见笑。

B.刚才,我是被大家的热情倾倒了。

C.对不起,我太激动了,失礼了。

D.不好意思,刚才我跌倒了,幸好没扭伤脚。

7、默写相应的诗句。

(1)《观沧海》点明登临地点和目的,总领全诗的句子是:,。

体现诗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2)《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写幽深静谧环境的名句是:,。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了李白托月送友,想象奇特的句子是,。

(4)杜甫在《望岳》中,用,来表现自己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5)《登飞来峰》中富含哲理的句子是,。

8、综合性学习。

汉字是汉文化的标志。

但是,在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汉字使用不规范的现象。

为维护汉字的尊严,培养对汉字的尊重之情,实验中学初一年段决定举行“使用规范汉字”的语文活动,请你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探究问题并发表见解。

在活动中,同学们通过深入调查,列举了汉字使用中不规范的现象,诸如:写错别字、滥用繁体字、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用谐音借用的成语、使用不规范的网络文字……
(1)探究一:你认为造成以上汉字使用不规范现象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什么?(不少于8个字)
(2)探究二:使用不规范汉字,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二、阅读
(一)阅读《卖油翁》,回答下列问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本文作者是,他是(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公亦以此自矜.()(2)睨.之,久而不去()
(3)但微颔.之()(4)康肃忿然
..曰()(5)释.担而立()(6)惟手熟尔.()
3、下列与“康肃笑而遣之”中“之”用法相同的是:()
A、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友人惭,下车引之
4、翻译下列句子。

(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2)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3)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5、故事中的两个人物,哪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至少谈两点原因)
答:。

6、陈尧咨为什么自夸?哪些句子表现了他的傲慢无礼?
答:。

7、用原文词句填空。

(1)描述陈尧咨箭术高超的句子是:,,。

(2)描述卖油翁酌油技术高超的句子是。

8、“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卖油翁这句话有两个作用,这两个作用是什么?
答:。

9、读完此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
(二)阅读《三峡》,回答下列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江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三峡》选自,作者是(朝代)地理学家(人名)。

2、解释加点词意思。

自.三峡七百里中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
..阻绝.或.王命急宣
素湍
..绿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绝.巘飞漱.其间良.多趣味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
4、和“与世隔绝”中“绝”意思相同的是:()
A、悲痛欲绝
B、绝巘多生怪柏
C、哀传久绝
D、沿溯阻绝
5、翻译下列句子
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⑵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⑶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按照景物是先写,后写;按照季节分,作者先写,再写,最后写;总体来看,作者是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态景物态化。

(2)“清荣峻茂”四字状要物,如果说“清”字状水,“荣”字状柏树,那么“峻”和“茂”字又分别状和。

6、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

(任选一个句子)
(1)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

7、选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答:。

8、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
9、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江水”的特点。

10、课文是怎样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请从文章的结构和顺序等角度加以简要分析。

(三)阅读《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回答下列问题
蔡璘,字勉旃,吴县人。

重诺责,敦风义。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亡何,其人亡。

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卒辇而致之。

1、解释加点的字。

(1)卒辇.而致之()(2)重.诺责,敦风义()(3)然则
..()..朱文公何以知然()(4)亡何
2、与“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B、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或以钱币乞之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⑵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4、《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一文中,你赞成不赞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这种做法?说说自己的理由。

5、蔡勉旃信守诺言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6、学完本文,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请写出与之有关的两句名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