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噪声职业危害警示标识
职业卫生警示标识

(一)产生粉尘的工作场所设置“注意防尘”、“戴防尘口罩”、“注意通风”等警示标识,对皮肤有刺激性或经皮肤吸收的粉尘工作场所还应设置“穿防护服”、“戴防护手套”、“戴防护眼镜”,产生含有有毒物质的混合性粉(烟)尘的工作场所应设置“戴防尘毒口罩”;
必要时增加:
(二)放射工作场所设置“当心电离辐射”等警示标识,在开放性同位素工作场所设置“当心裂变物质”;
(三)有毒物品工作场所设置“禁止入内”、“当心中毒”、“当心有毒气体”、“必须洗手”、“穿防护服”、“戴防毒面具”、“戴防护手套”、“戴防护眼镜”、“注意通风”等警示标识,并标明“紧急出口”、“救援电话”等警示标识;
(四)能引起职业性灼伤或腐蚀的化学品工作场所,设置“当心腐蚀”、“腐蚀性”、“遇湿具有腐蚀性”、“当心灼伤”、“穿防护服”、“戴防护手套”、“穿防护鞋”、“戴防护眼镜”、“戴防毒口罩”等警示标识;
(五)产生噪声的工作场所设置“噪声有害”、“戴护耳器”等警示标识;
(六)高温工作场所设置“当心中暑”、“注意高温”、“注意通风”等警示标识;
(七)能引起电光性眼炎的工作场所设置“当心弧光”、“戴防护镜”等警示标识;
(八)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的工作场所设置“当心感染”等警示标识;
(九)存在低温作业的工作场所设置“注意低温”、“当心冻伤”等警示标识;
(十)密闭空间作业场所出入口设置“密闭空间作业危险”、“进入需许可”等警示标识;
(十一)产生手传振动的工作场所设置“振动有害”、“使用设备时必须戴防振手套”等警示标识;。
GBZ 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自 2003-12-1 起执行前言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B、C和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2003年6月3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辽宁省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霍本兴、孙承业、许恕中、陈良、阎波、张旸旸、刘悦。
目次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图形标识4 警示线5 警示语句6 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7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8 其他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9 设备警示标识的设置10 产品包装警示标识的设置11 贮存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12 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警示线的设置附录A(规范性附录)警示图形标准规格及设置附录B(规范性附录)图形标识的分类及使用范围附录C(规范性附录)基本警示语句附录D(规范性附录)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工作场所设置的可以使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
本标准适用于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备及产品。
根据工作场所实际情况,组合使用各类警示标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3 安全色GB 16179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ISO 3864-1 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安全标识的设计原则3 图形标识图形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全)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附件1: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粉尘类)目录1、粉尘 (2)2、煤尘 (3)3、电焊烟尘 (4)1、粉尘作业岗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请注意防护,确保健康粉尘(dust)健康危害理化特性粉尘能通过呼吸、吞咽、皮肤、眼睛或直接接触进入人体,其中呼吸系统为主要途径。
长期接触或吸人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可引起尘肺、呼吸系统及皮肤肿瘤和局部刺激作用引发的病变等病症。
粉尘(dust)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密度下,可能会造成爆炸。
注意防尘应急处理定期体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防护措施采取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加强个体防护,接触粉尘从业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减少身体暴露部位,根据粉尘性质,佩戴多种防尘口罩,以防止粉尘从呼吸道进入,造成危害。
火警:119 急救:12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2、煤尘作业岗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请注意防护,确保健康煤尘(游离SiO2含量<10%) Coal dust(free SiO2<10%)健康危害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粉尘能通过呼吸、吞咽、皮肤、眼睛或直接接触进入人体,其中呼吸系统为主要途径。
长期接触或吸人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可引起尘肺、呼吸系统及皮肤肿瘤和局部刺激作用引发的病变等病症。
煤尘(游离SiO2含量<10%):总尘4 mg/m3,呼尘2.5 mg/m3。
注意防尘应急处理定期体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防护措施采取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加强个体防护,接触粉尘从业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减少身体暴露部位,根据粉尘性质,佩戴多种防尘口罩,以防止粉尘从呼吸道进入,造成危害。
火警:119 急救:12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3、电焊烟尘作业岗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请注意防护,确保健康电焊烟尘Welding fume健康危害理化特性电焊烟尘中含有二氧化锰、氮氧化物、氟化物、臭氧等,飘浮在空气中对人体造成危害。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警示标识

急性中毒: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 水或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
注意防护
急救电话:120
职业卫生监督机构电话: 公司应急联系电话:
甲苯
职业病职 业 危 害 告 知 卡
有毒物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燃系爆危险:本品易
当心电离 产生电离辐射危害的作业场所 辐射
注意防尘 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如称量室等处
注意高温
高温作业场所,以及产生高温设备的 工作区域(有人员出入的地方)
当心有毒 存在有毒气体的作业场所,如实验室 气体
噪声有害
产生噪声的作业场所,如 AB、C 线生 产车间、EF 线生产车间、真空泵房等
4、指令标识 图形符号
散发出剧毒的棕色烟雾。与硝酸蒸
触很危险。
应急处理
眼或皮肤:污染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15 分钟以上,就医。吸入:迅速脱离 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 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注意防护
急救电话:120
职业卫生监督机构电话: 公司应急联系电话:
应急处理
硫酸纯品为透明 色、无嗅的油状液 有杂质颜色变深 至发黑。对水有 亲和力。从空气 机物中吸收水分 水、醇混合产生 热,体积缩小。用 释时因把酸加到 水中,以免酸沸溅 热到 340℃分解成 氧化硫和水。
眼或皮肤:接触液体时立即先用柔软清洁的布吸去再迅速用清水彻底冲洗; 者已出现消化道腐蚀症状时忌催吐及洗胃。吸入量较多者应卧床休息、吸氧 医, 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治喉水肿或痉挛。
齿龈出血、气管炎;刺激皮肤发生皮炎, 物)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国家标准

标示名称 设置范围和地点 戴防护镜 对眼睛有危害的作业场所
戴防毒面 可能产生职业性中毒的作业场所 具 戴防尘口 粉尘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作业场所 罩
戴防耳器 噪声超过国家标准的作业场所
戴防护手 需对手部进行保护的作业场所 套
穿防护鞋 需对脚部进行保护的作业场所
穿防护服 具有放射区域检测值超过国家标准 的、高温及其它需穿防护服的作业 场所
禁止启动
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暂停使用 或维修时,如设备检修、更换零件 等,设置在该设备附近
3、警告标识 图形符号
标示名称 设置范围和地点 当心中毒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
当心腐蚀 存在腐蚀物质的作业场所
当心感染 存在生物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 场所
当心弧光 引起电光性眼炎的作业场所,如维 修焊接区域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公告牌
1、 基本几何图形式样、颜色及含义
2、 禁止标识 图形符号
标示名称 设置范围和地点
禁止入内
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入口 处或泄险区周边,如高毒物品作业场 所、放射工作场所;可能产生职业病 危害的设备发生故障时、或维护、检 修存在有毒物品的生产装置时。
禁止停留
特殊情况下,对员工具有直接危害的 作业场所
注意通风 存在有毒物品和粉尘等需要通风处 理的作业场所,如实验室、清洗化 学品器具的区域等
5、提示标识 图形符号
6、警示线 图形符号
标示名称 设置范围和地点 左行紧急 安全疏散的紧急出口处,通向紧急
出口的通道处
出口
右行紧急 安全疏散的紧急出口处,通向紧急
出口
出口的通道处
直行紧急 安全疏散的紧急出口处,通向紧急 出口的通道处
当心电离 产生电离辐射危害的作业场所 辐射 注意防尘 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如称量室等
GBZ158-2019职业危害警示标志共17页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自2003-12-1 起执行前言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B、C和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2003年6月3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辽宁省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霍本兴、孙承业、许恕中、陈良、阎波、张旸旸、刘悦。
目次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图形标识4 警示线5 警示语句6 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7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8 其他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9 设备警示标识的设置10 产品包装警示标识的设置11 贮存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12 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警示线的设置附录A(规范性附录)警示图形标准规格及设置附录B(规范性附录)图形标识的分类及使用范围附录C(规范性附录)基本警示语句附录D(规范性附录)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工作场所设置的可以使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
本标准适用于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备及产品。
根据工作场所实际情况,组合使用各类警示标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3 安全色GB 16179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ISO 3864-1 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安全标识的设计原则3 图形标识图形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
GBZ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Warning Signs for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the WorkplaceGBZ158-20032003-06-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2003-12-01 实施前言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B、C和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2003年6月3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辽宁省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霍本兴、孙承业、许恕中、陈良、阎波、张旸旸、刘悦。
目次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图形标识4 警示线5 警示语句6 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7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8 其他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9 设备警示标识的设置10 产品包装警示标识的设置11 贮存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12 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警示线的设置附录A(规范性附录)警示图形标准规格及设置附录B(规范性附录)图形标识的分类及使用范围附录C(规范性附录)基本警示语句附录D(规范性附录)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工作场所设置的可以使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
本标准适用于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备及产品。
根据工作场所实际情况,组合使用各类警示标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全)

附件1: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粉尘类)目录1、粉尘 (2)2、煤尘 (3)3、电焊烟尘 (4)1、粉尘作业岗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请注意防护,确保健康健康危害理化特性粉尘(dust ) 粉尘能通过呼吸、吞咽、皮肤、眼睛或直 接接触进入人体,其中呼吸系统为主要途径。
长期接触或吸人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可引起 尘肺、呼吸系统及皮肤肿瘤和局部刺激作用引 发的病变等病症。
粉尘(dust )是指悬浮在空 气中的固体微粒。
在一定的温度、 湿度和密度下,可能会造成爆炸。
应急处理注意防尘A定期体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防护措施采取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 z IJLT y设施运转正常,加强个体防护,接触粉尘从业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减少身体暴露部位,根据粉尘性质,佩戴多种防尘口罩, 危害。
以防止粉尘从呼吸道进入,造成警:119 急救:12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2、煤尘作业岗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请注意防护,确保健康火警:119 急救:12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123503、电焊烟尘作业岗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请注意防护,确保健康附件2: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式样(放射性物质类)1、高频电磁场作业岗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请注意防护,确保健康高频电磁场(electromagnetic field of high freque ncy )健康危害职业接触限值主要表现为轻重不一的类神经症。
在强磁场附近工作的人员,主诉有全身无力、易疲劳、头晕、头痛、胸闷等,没有非常明确的客观体征。
检查所发现的阳性体征多无特异性。
8h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当频率(f,MHz)在0.1 < f < 3.0 时,电场强度为50 V/m,磁场强度为5 A/m ; 3.0 v f w 30时,电场强度为25 V/m。
当心电离辐射应急处理对症处理,脱离接触有场源的工作岗位,给予一定的休息,绝大多数症状或体征均可减轻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