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1河北省中考化学总体分析

合集下载

强化探究突出能力彰显思想——近五年河北省中考化学实验试题分析与启示

强化探究突出能力彰显思想——近五年河北省中考化学实验试题分析与启示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年第9期/B (3)理综中考研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

化学实验既是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也是一种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还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手段。

实验试题作为中考化学的必考题型,其内容涵盖了初中化学主干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和化学思想方法。

笔者以《河北省2015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理科综合(化学)》为依据,结合对2011~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以下简称河北省中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研究,分析了化学实验试题在河北省中考理科综合试卷中的分布和特点,阐明其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和中考复习的启示。

一、实验试题分布及分值河北省中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含综合)试题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应用题四类,满分60分。

实验试题在试卷前三类题型中均有分布。

2011~2015年化学实验试题的分值比例在30%至35%之间。

近五年河北省中考化学实验试题题型分布及分值见表1。

表1近五年河北省中考化学实验试题题型分布及分值依据《河北省2015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理科综合(化学)》,将2011~2015年中考化学实验试题按照考试内容进行归类整理,其内容分布及分值见表2和表3。

可以看出,考题涉及科学探究全部二级主题中考试内容与要求,对化学实验各知识点的考查较为全面。

实验试题的命制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突显了学科的特色,突出了实验能力,彰显了化学思想。

表2近五年河北省中考化学实验试题内容分布及分值强化探究突出能力彰显思想———近五年河北省中考化学实验试题分析与启示孙玉明(承德市中学教研室,河北承德067000)摘要:针对2011~2015年河北省中考化学实验试题进行研究,分析实验试题的分布与特点,阐释此研究对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和中考复习的启示。

关键词:化学实验;化学实验试题;实验教学;中考复习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年第9期/B (3)(注A 层次:属于了解和经历水平;B 层次:属于理解、模仿、反应水平;C 层次:属于应用、独立操作、领悟水平。

河北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河北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河北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河北中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涵盖了初中化学的主要概念、原理和应用,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一、基本概念- 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原子与分子-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

- 元素周期表:元素的排列规律。

- 分子的构成:分子的化学式、化合价。

三、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物、生成物、系数。

-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质量守恒定律。

四、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五、化学计量- 摩尔的概念:物质的量。

- 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与摩尔数的关系。

-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六、溶液与溶解度- 溶液的概念:溶质和溶剂。

- 溶解度: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七、酸碱盐- 酸碱性:pH值。

- 酸碱中和反应。

- 盐的分类:正盐、酸式盐、碱式盐。

八、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与还原:电子的转移。

- 氧化剂与还原剂。

九、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的性质:导电性、延展性。

- 金属的冶炼:电解法、热还原法。

- 非金属的性质:非金属的化学性质。

十、有机化学基础- 烃:碳氢化合物。

- 醇、酚、醚:含氧有机化合物。

- 羧酸与酯:有机酸和酯类化合物。

十一、化学实验技能- 基本实验操作:称量、溶解、过滤、蒸馏。

- 化学实验安全:防火、防爆、防毒。

结束语:通过对河北中考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化学是一门既注重理论学习,又强调实践操作的学科。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对于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

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深入理解化学原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为未来的学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1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2011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2011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I-35.5 Ag-108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棉花B.羊毛C.塑料D.木材1.C本题考查合成材料的知识。

塑料属于合成材料,而棉花、羊毛、木材是天然材料,故选C。

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B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容易发生火灾;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闻气味不能直接凑到瓶口去闻,要用扇风人鼻的方法;故只有B正确。

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C.空气质量对于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3.A本题考查了空气的有关知识。

洁净的空气也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是混合物,A错误,其他说法都正确。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Mg+ O2点燃=MgOB.4Fe +3O2点燃=2Fe2O3C.2KMnO4= K2MnO4+ MnO2+ O2↑D.CO2 + Ca(OH)2 = CaCO3↓+H2O4.D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A中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B中生成物应该是Fe3O4而不是Fe2O3;C中没有标明反应条件;只有D是正确的。

5.碘-131(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具有放射性,对人体有害。

而生活中的碘盐、碘酒所含的碘-127对人体无害。

碘-127和碘-131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核电荷数均为5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是一种金属元素B.碘-127原子核外有74个电子C.碘-131原子核内有78个质子D.碘-127和碘-131核内中子数不同。

5.D根据“碘”元素名称的写法可知其是非金属元素;碘-127和碘-131核电荷数都是53,因此其原子核内都有53个质子,原子核外都有53个电子;碘- 127原子核内有127 -53= 74个中子,碘-131原子核内有131 -53 =78个中子;故D正确。

2011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

2011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

2011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2011•河北)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棉花 B.羊毛 C.塑料 D.木材【考点】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CH522【难易度】容易题【分析】塑料属于合成材料,而棉花、羊毛、木材是天然材料,选项C正确。

【解答】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合成材料的概念及种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哪些材料是合成材料。

此类题目比较简单,是中考中的送分题。

2.(2分)(2011•河北)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量取液体D.闻气体气味【考点】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CH123;物质的加热CH124;药品的取用CH122【难易度】容易题【分析】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容易发生火灾;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闻气味不能直接凑到瓶口去闻,要用扇风人鼻的方法;ACD错误,选项B正确。

【解答】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此类题目是中考必考题,学生应熟练掌握以下常见的实验操作:酒精灯的使用、天平的使用、过滤、溶解、蒸发、PH试纸的使用等。

3.(2分)(2011•河北)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C.空气质量对于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CH21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CH313【难易度】容易题【分析】A、纯净物是只含有一种物质的物质,混合物是含有多种物质的物质,空气中含有氧气与氮气等多种气体,是混合物,A说法不正确;B、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中的氧气供人体呼吸,其中的二氧化碳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说法正确;C、空气中的多种气体成分都是与人类至关重要的,是人赖以生存的资源之一,C说法正确;D、植物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氧气,是自然界气体循环的主要方式,D说法正确。

河北省2007中考试题

河北省2007中考试题

河北省2007中考试题化学试卷评析化学试卷评析2007年中考化学试题本着“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在前几年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一、命题的依据和思路化学部分的命题严格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河北省2007年中考文化课学科说明--理科综合学科说明》命题,不依赖、偏向于某一版本的教材,强调知识点的覆盖面和知识的细节,但不过分苛求,注重三维目标的综合考查。

化学部分命题的基本思路是“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

二、试卷的结构2007年化学部分的试卷结构保持相对稳定,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化学试题的功能。

三、试题特点1.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参照四个版本的教材试题命制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的要求,同时参照现行的人教版、上教版、湘教版、科粤版等四个版本的教材,保证使用各个版本教材考生的公平性。

试题的命制,紧贴教材,题目素材很多来源于教材,但又区别于教材,充分体现出了教材的重要性,对指导教师的教学起到了显著的导向作用。

例如第1、2小题涉及到的金刚石、水、食盐水选种、氧气、甲醛溶液、聚乙烯、霉变大米等选项均选自各个版本的教材。

第4小题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36小题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抑品ǖ目疾椋爸猛嫉染醋越滩摹?/p>2.试题难度与近两年持平近两年化学部分试题难度均在0.55~0.60之间,今年在难度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略有下降,预估难度0.62,充分考虑了全省的实际,试题有着良好的梯度,便于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

3.重点考查化学学科主干知识试题对化学的主干知识进行了全面的考查,例如,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溶解度曲线、化学用语、常见物质的性质、化学方程式书写、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基本计算能力等。

试题中涉及的物质有50余种,化学反应有近20个(要求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有4个),考查的知识内容61个,突出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各学习主题分值如下:科学探究8分;身边的化学物质13分;物质构成的奥秘4分;物质的化学变化10分;化学与社会发展5分。

河北省近1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

河北省近1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

河北省2007—2017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1、(2007·河北-37在村边建起一座氮肥厂。

近段时间,小明发现村里的井水,在烧水或用碱性洗衣粉洗衣服时,总闻到水里散发出一股与氮肥厂附近相似的刺激性气味。

【作出猜想】联想到所学的化学知识,小明猜想可能是氮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井水。

他猜想的依据是。

【表达交流】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帮助小明归纳污染物的化学性质:(1) ;(2) 。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1)从氮肥厂取来氮肥作为样品。

(2)取适量样品放入玻璃杯中,加入井水充分溶解。

将所得溶液分为2份。

(3)一份加入碱性洗衣粉,搅拌后闻气味;另一份加热后闻气味。

【反思评价】小明的实验方案存在着问题,你认为应怎样改进?【获得结论】小明通过改进后的实验,确认是氮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井水。

【探究启示】目前该村村民还需饮用井水,请你提出一条简便的处理方法:。

2、(2008·河北-36)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

他设计了如图18所示的实验装置。

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中。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①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②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由现象①②得到的燃烧条件是由现象①③得到的燃烧条件是(3)请举一例说明燃烧必须有可燃物参加。

(4)请你根据小军查阅的资料和实验现象,指出他设计的装置有何不足。

3、(2009·河北-36)请你和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1)选择药品。

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组别药品实验现象①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适中②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③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很快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近五年河北中考化学真题分析

近五年河北中考化学真题分析
1分
3
氧气的作用,元素的作用,物理变化,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有机物质
5分
4
实验(蒸发溶液,质量守恒定律,)
5分
5
推断题(二氧化碳的性质,氯化钠的用途,酸碱盐的反应)
4分
实验探究题
35
碳酸钠与镁条的反应
7分
计算题
36
盐与碱的反应方程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5分
2020年河北省保定市中考理综卷化学部分分析
题型
1
白磷燃烧条件,及反应方程式
5分
2
氮气的作用,有机物蛋白质,抑制铁生锈,乳化,元素
5分
3
制取氧气实验,金属性质实验
5分
4
推断题(有关碳酸根的反应)
4分
实验探究题
35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拓展
7分
计算题
36
金属锌与酸的反应方程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5分
2021年河北省保定市中考理综卷化学部分分析
题型
题号
知识点
2017年河北省保定市中考理综卷化学部分分析
题型
题号
知识点
分值
选择题
1
空气的组成
2分
2
蛋白质(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2分
3,13,14
实验操作(第七章,第二章,第六章)
6分
4
盐,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七章和第九章)
2分
5
元素种类,原子结构,化学式化合价(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妙)
2分
6
元素守恒,质量守恒(第3章第三节物质的组成,第四章第二节化学反应中质量的变化)
1
糖类(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2分
2,5,6

河北省2007—2014年中考化学综合计算题汇总

河北省2007—2014年中考化学综合计算题汇总

1、(2007·河北-38)“洁厕灵”是家庭除垢的好帮手,其成分中含有盐酸。

小明想测定“洁厕灵”中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取“洁厕灵”样品20 g,在实验室用p H试纸和配制好的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假设其他物质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

请计算“洁厕灵”中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0 8样品的pH 1 72、(2008·河北-38)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

他们取出该溶液51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20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2009·河北-38)将50gCaCl2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

过滤得到115g溶液。

请计算:(1)反应后生成CaCO3沉淀的质量为。

(2)参加反应的Na2CO3的质量。

(3)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到0.1%)4、(2010·河北-36)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称取该样品11 g,加入到盛有50 g 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称得烧杯中的溶液质量为56.6 g。

请计算:(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精确到0.1%)5、(2011·河北-36)已知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AgCl)沉淀和硝酸钠。

为测定某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将生理盐水样品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混合,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反应后实验数据生理盐水样品的质量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过滤后剩余溶液物质量130g 40g 167.13g(1)反应后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为g。

(2)计算该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2011河北省中考化学总体分析
1、2007年中考考查内容在人教版教材中的分布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4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36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28、37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3、8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4、28、31、36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1、10、31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29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5、14、29
第九单元溶液6、38
第十单元酸和碱7、28、30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37
2、2008年中考考查内容在新教材中的分布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8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4、29、36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28、29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4、10、13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14、29、31、38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5、11、37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9、12、27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30
第九单元溶液2、7、38
第十单元酸和碱5、6、7、37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31、37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3、9、30
3、2009年中考考查内容在新教材中的分布
1题---化学与生活(12);
2题---物质的分类(2、4);
3题---基本反应类型(2);
4题---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铁丝燃烧、过滤、浓硫酸的稀释及蒸发(2、3、4、10);
5题---微观粒子、化学反应实质、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4、5);
6题---氧气体积含量、有机化合物、碱的性质、原子、离子(2、12、10、4);
7题---溶解度曲线(9);
8题---物质的变化(1、10);
9题---对分子性质的认识(3);
10题---金属的性质(8);
11题---材料问题(12);
12题---合金、燃烧条件、分子运动等知识(7、8);
13题---蒸馏水和氯化钠的鉴别(9、11);
14题---反应现象、溶解速率、溶解度(2、9);
27题----化石燃料、能源、环保(7);
28题----化合价、节约用水(3、4);
29题----乳化现象、稀有气体的稳定性、铵态氮肥与碱的反应(9、4、11);
30题----酸碱中和反应与图像知识相结合,涉及的知识有方程式、反应后溶质的问题(10);
31题----框图推断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以及逻辑思维能力(2、6、7、10);
36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涉及到实验装置和药品的选择、收集、验满以及对检验现象的分析(6);37题---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探究题,涉及的探究要素有“猜想”、“评价”、“方案设计”等(10);
38题---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并融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题(5、9)。

4、2010年中考考查内容在新教材中的分布
2010年中考试卷化学、综合部分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题号分值比例(%)
科学探究6、7、13、14、28、30、352236.7(30)
身边的化学物质2、5、12、291220.0(26.7)
物质构成的奥秘4、10、11610.0
物质的化学变化3、8、31、361321.7
化学与社会发展1、9、27、711.6
化学部分(含综合)难度统计表
5、2011年中考考查内容在新教材中的分布
1、3题考查对合成材料、空气的认识;
2、10题对实验基本操作进行考查;4、5、11题考查化学用语,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子结构的特点和对物质类别的理解;6题考查对溶解度曲线的应用;29题涉及乳化现象、
活性炭的性质,铁生锈的条件;30题考查电解水实验现象及结论;38题考查的仍然是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分数的计算。

1题属于“化学与社会发展”,考查有机合成材料;2题属于“科学探究”中“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考查实验基本操作;3题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考查空气的有关知识;4题属于“物质的化学变化”,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5题属于“物质构成的奥秘”,考查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6题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试题从溶解度曲线入手,考查学生对溶液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7题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利用图像考查了酸、碱、盐及溶液的酸碱度pH的有关知识;29题从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对“身边的化学物质”进行考查;30题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以电解水实验为载体,对水的宏观组成、微观构成等内容进行考查;31题仍为框图型推断题,题目难度适中;35题以“科学探究”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为主题,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提出猜想、进行探究,考查角度新颖;36题化学计算属于“物质的化学变化”,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简单综合计算。

突出能力考查,体现学科思想:能力考查是今年中考理综题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试题思维开放、内涵丰富、答案多样,要求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7题以两种图像的形式考查两物质混合后溶液酸碱度的变化规律,27题以日本核泄漏为背景,考察核电站能量转化,28题利用水蒸气提供的能量点燃火柴考查燃烧的条件把理化知识很好的综合在一起,31题以框图形式将许多知识点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思维容量较大,32、35题较好的考查了学生对所选药品的详细描述和对实验进行反思与评价以及文字表达等能力,33题考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4题考查测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

试题结构合理梯级分布:整套题按题型从易到难,螺旋上升,形成梯度。

第一层次:1~5题、15~18题、23题、29~30题,32题,此层次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题的难度较小。

第二层次:6~14题、19~21题、24~27题、33、36、37题,此部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体会,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属于中等难度的题;第三层次:22、28、31、34、35、38题,此部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形成学习方法和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属于能力层次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

这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解答问题的空间。

6、2012年河北省中考命题分项统计表理综试卷(化学+综合)
预测2013年中考重点将倾向于下列知识
第一单元:
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判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玻璃棒的作用、实验数据的读取)
第二单元:
空气组成成分的探究实验;空气的污染(包括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制取装置、收集装置、催化剂);氧气的性质(燃烧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纯净物与混合物。

第三单元:
电解水(实验、现象);分子(运动、间隔)、原子(结构及示意图、模拟图表示的化学反应);水的净化(方法和层次)与软化(原理),软水与硬水的鉴别,水的污染,淡水资源的严重匮乏与节约用水。

第四单元:
元素(符号,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元素种类、化学性质和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简单认识);离子(与原子、分子、元素的区别和联系);单质与化合物;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五单元:
质量守恒定律(三个守恒);化学方程式(读法、写法、意义、计算)。

第六单元:
碳的几种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而化学性质却相同。

石墨的导电性和活性炭的吸附性);CO(性质和用途);CO2(性质和用途、制取、收集、鉴别、验满)。

第七单元: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及方法;煤、石油、天然气(形成、化石燃料不可再生、混合物);甲烷(天然气、沼气、瓦斯、煤层气);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的污染(对空气、酸雨导致植物、某些建筑材料、大理石雕像、自然景观的影响,新能源开发应用)。

第八单元:
金属材料(纯金属与合金:黄铜、铝合金、钛合金、生铁冶炼和钢、生铁的冶炼);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两大应用,体现在实验中);金属资源的保护(铁生锈的条件、金属的防护方法、铝、锌不易锈蚀的原因)。

第九单元:
溶液(溶质与溶剂、饱和与不饱和溶液、溶解与乳化、溶解度曲线、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十单元:
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5条);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腐蚀性、强氧化性以及稀释);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及用途;强碱的腐蚀性(皮肤、毛发);溶液的导电性(与金属及石墨的比较);酸碱盐溶液的pH。

第十一单元
碳酸盐和铵盐的鉴别(可适当拓展到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沉淀的判定);化肥的简易鉴别等。

第十二单元:
人类必须的六大营养素、常见的因缺少某种元素而导致的疾病、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合成材料、鉴别丝
毛、棉及合成纤维的简单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