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江省嘉兴八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卷

合集下载

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1学年第二学期嘉兴市八校期中联考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答案在最后)(2022年4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

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

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

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2020-2021学年浙江省嘉兴市八字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浙江省嘉兴市八字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浙江省嘉兴市八字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随着国家政策频繁出台利好新能源汽车,各地方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也逐步加大,截至2018年6月20日,全国共有上海、深圳、重庆等15省市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奖励政策。

在如此大规模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情况下,电动汽车的产销量也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8年1-5月,汽车产销均呈增长趋势。

5月,汽车生产234.44万辆,同比增长12.84%;销售228.77万辆,同比增长9.61%。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万辆和1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5.6%和125.6%。

就在这形势看似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一个致命的问题却悄然浮现。

一些为蹭热度、蹭补贴进入这个领域的电池厂商生产出来的电池远远达不到新补贴政策要求,由于产品不合格,生产的大量电池只好报废。

福建猛狮科技总经理王少平表示,“国内锂动力电池正在向高品质、有产能的企业集中,大者恒大的趋势开始越来越明显。

”而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的进一步升温,锂电池行业内的企业分化开始进一步加剧。

(摘编自《动力电池市场的“内忧外患”》,上海有色网2018年6月21日)材料二:2017年全球动力电池销量前1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就有7席,占据世界第一位;预计到2020年,我国在全球电池市场所占的份额将达七成以上;目前我国电池生产企业已超过了200家,是全球拥有锂电池生产企业最多的国家。

然而这一串数字,并没有让业内人士觉得骄傲。

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所长周震说:“从行业角度来看,美国有比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目前仍然引领锂电池原始创新、核心材料研发;日本作为电池材料制造大国,生产规范严格,能够最先制造出新的成品电池;我国和韩国作为第二梯队,后续跟进。

”据了解,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中,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都已实现了国产化,唯独隔膜仍是短板。

嘉兴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嘉兴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嘉兴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3分) (共3题;共33分)1. (9分) (2019高二上·昆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诚信教育。

孔子将道德教育置于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并高度重视诚信教育。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其中的“信”是指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学生“主忠信”(《论语·学而》),即以诚信教育为主。

古人的诚信教育首先是在家庭里从蒙学开始,从婴幼儿抓起,以胎教、父范母仪,生活日用及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实现诚信教化。

婴幼儿善模仿,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中国古代的父范母仪,特别强调家长对儿童的示范教育。

父母长辈常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儿童进行诚信教育。

中国古代的诚信故事俯拾即是,如商鞅立木,季札赠剑、管鲍之谊、范式守信等等;也有不少因不守信用而败德坏身甚至亡国的故事,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颇具警戒作用。

传统社会重视学校系统的诚信教育,朱熹提出了完整的德育阶段学说,从“小学”到“大学”是循序渐进的德育过程。

8至15岁受“小学”教育,16,17岁受“大学”教育。

两者的道德教育有不同的内容、方式和方法。

“小学”阶段只是“教之以事”,注重行为的训练;“大学”阶段就是“教之以理,如致知、格物及所有为忠信孝悌者”。

朱熹还编辑“圣经贤传”和三代以来的“嘉言善行”为《小学》,作为“小学”德育教材;编著《四书集注》为“大学”教材,后成为元之后科考的必读书目。

在不同年龄段施行不同水平层次的儒家经典教育,为学子包括诚信在内的价值观的萌发、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诚信教育,不论是私塾、官学,还是书院,皆行“明人伦”,“成德为事”。

明清之际书院风起、私塾涌现,为进行系统的诚信道德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基础。

传统学校诚信教育注重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反对空言说教,注重生活细节、表里如一。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共3套)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共3套)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说明:①本试卷分为两卷,第Ⅰ卷阅读题70分,第Ⅱ卷表达题80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②答案一律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神话“是人类心理在最基层水平上的象征和形象的表现”,西方神话学理论认为,神话中最早出现的是创世神话,这是神话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这个时期人尚未完全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我意识刚刚萌芽,与客观世界混沌为一的动物意识还占着上风,主宰着人类。

英雄神话的产生是神话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英雄神话中,世界作为宇宙的中心,而人则处于世界的中心”。

可以看出,有些西方神话学理论对于神话的分类,主要不是根据神话的内容,而是根据神话所体现的人类意识和精神的成长历程,也就是根据神话所蕴含的哲学观念。

这种植根于以希腊神话为代表的西方神话和历史文化土壤中的西方神话理论,未必适用于中国神话。

产生于自然崇拜观念基础上的希腊神话,其新神、旧神之间不但界限清楚,而且由于自然崇拜观念的统一性,具有一个内在统一的普遍的神系以及处于神系统治地位的主神。

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系统性的神话便于容纳和展示系统的东西,所以,人类意识和精神的发展能够在其中比较清晰地反映出来。

正因为如此,希腊神话在被哲学家、思想家批判,扬弃之后,才能被希腊哲学吸收,成为希腊精神的原型。

与希腊神话不同,主要是产生于祖先崇拜观念基础上的中国神话,不但新神、旧神之间的界限不清楚,而且由于祖先所崇拜的对象不同,所以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内在统一的普遍的神系以及处于核心地位上的主神。

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道路与古希腊根本不同。

夏、商、周三个王朝的前身分别是以原始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夏部族、商部族和周部族。

他们各自生息、发展于一隅,后来才先后入主中原,成为天下的共主。

地位虽然变了,但是,在统治阶级内部仍然保持着原先的那种血缘亲族关系。

2020-2021学年嘉兴市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嘉兴市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嘉兴市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早先人们常常使用水力发电,水力发电是利用河流、湖泊等位于高处具有势能的水流至低处,将其中所含势能转换成水轮机的动能,再借水轮机为原动力,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风力发电逐渐兴起。

据估算,全世界可利用的风能为200 亿千瓦(K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 倍。

全球风电行业未来几年是一个发展较好的时期:欧洲风电行业框架立法以及欧洲对2020 年风电行业的明确目标,能够确保行业的稳定性;美国和加拿大风电规模发展速度仍然较快;中国风电市场继续保持强势。

当然,也有类似英国取消风电优惠一类政策的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

(摘自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年2月8日《全球风电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材料二:我国风电行业成长迅速。

2010年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此后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逐渐拉开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据统计,2016年底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已达到168.73GW,占全球比重高达34.48%.具体变化情况如下图。

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变化[注]①1Gw=1000kw。

②YOY,增长率,是指当期的数据较去年同期变动多少。

(资料来源于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年中国风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材料三: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这就是风力发电。

它不同于火力发电,火力发电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

风力发电比火力发电拥有更多的优点,比如: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

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

(摘自《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材料四:由于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中国风电稳步发展。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9分)祭孔大典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

祭孔大典是山东省曲阜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于每年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时举行。

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

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直至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

元、明、清三个朝代的皇帝为孔子举行国家祭奠的主要场所在北京孔庙。

随着历代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恢弘,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

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总计达196次。

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

自唐玄宗于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

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

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

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祭孔子。

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

1986年,沉寂了半个世纪的祭孔大典经曲阜市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在当年的“孔子故里游”开幕式上得以重现。

嘉兴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嘉兴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嘉兴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20分)1. (2分)下列句子中都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 . 君子生非异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 . 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C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山川相缪,郁乎苍苍D . 举匏尊以相属意有所极,梦亦同趣2. (2分) (2016高二下·陕西期中) 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其何以行之哉A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B . 回也非助我者也C .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D .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3. (2分) (2019高一上·郑州月考)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都相同的一组是()A .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约为婚姻B .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C .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臣与将军勠力而攻秦D . 太子丹恐惧日夜望将军至4. (2分)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加线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 端章甫。

B . 鼓瑟希,铿尔。

C . 孰能为之大?D . 左忠毅公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5. (2分) (2019高二下·西藏期中)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舒婷是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有《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会唱歌的鸢尾花》。

B .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前者既是现存最早的一首汉民族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歌的顶峰之作。

C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分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字。

D . 陶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他的诗和文章多表达对官场的厌弃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如《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6. (2分)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户盈罗绮(充满)羌管弄晴(在晴空中飘荡)都门账钦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图将(画出来)B . 多情自古伤离别(为……伤心)更那堪(忍受)雄姿英发(雄伟姿容,英气勃发)经年(过去的一年)C . 一尊还酹江月(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已而(不久)遥岑远目(远处的山岭)吟啸(吟咏长啸)D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业绩)仓皇(惊慌失措)独自怎生得黑(怎么,怎样)憔悴损(枯萎,凋零殆尽)7. (2分) (2019高二上·西城期中) 请选出下列划线字中注音正确的一项()在各种传说中,这个场景往往被描述为:在某一天的凌晨或者深夜,阅读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时,屠呦呦被灵感击中——那本古方上说:“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2021年嘉兴市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嘉兴市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嘉兴市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小题。

沼泽地(日)芥川龙之介一个雨天的午后,我在某画展的一个房间里发现了一幅小油画。

说“发现”未免有些夸大,然而,惟独这幅画就像被遗忘了似的挂在光线最幽暗的角落里,框子也简陋不堪,所以这么说也未尝不可。

记得标题是《沼泽地》,画家不是什么知名的人。

画面上也只画着浊水、湿土以及地上丛生的草木。

恐怕对一般的参观者来说,是名副其实的不屑一顾吧。

而且奇怪的是,这位画家尽管画的是郁郁葱葱的草木,却丝毫也没有使用绿色。

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到处涂着混浊的黄色,就像潮湿的墙上一般晦暗的黄色。

莫非这位画家真的把草木看成这种颜色吗?也许是出于其他偏好,故意加以夸张吧?——我站在这幅画前面,一边对它玩味,一边不由得心里冒出这样的疑问。

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里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

尤其是前景中的泥土,画得那么精细,甚至使人联想到踏上去时脚底下的感觉。

这是一片滑溜溜的淤泥,踩上去噗哧一声,会没脚脖子。

我在这幅小油画上找到了试图敏锐地捕捉大自然的那个凄惨的艺术家的形象。

正如从所有优秀的艺术品感受到的一样,那片黄色的沼泽地上的草木也使我产生了恍惚的悲壮的激情。

说实在的,挂在同一会场上的大大小小、各种风格的绘画当中,没有一幅给人的印象强烈得足以和这幅相抗衡。

“很欣赏它呢。

”有人边说边拍了一下我的肩膀。

我觉得恰似心里的什么东西给甩掉了,就猛地回过头来。

“怎么样,这幅画?”对方一边悠然自得地说着,一边朝着《沼泽地》这幅画努了努他那刚刮过的下巴。

他是一家报纸的美术记者,向来以消息灵通人士自居,身材魁梧,穿着时新的淡褐色西装。

这个记者以前曾经给过我一两次不愉快的印象,所以我勉强回答了他一句:“是杰作。

”“杰作——吗?这可有意思啦。

”记者捧腹大笑。

大概是被他这声音惊动了吧,左边看画的两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朝这边望了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浙江省嘉兴八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线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 )A.伛偻.(lǔ)鬈.曲(quán)马厩.(jiù) 殷.红(yīn)B.骨髓.(suǐ)稀薄.(bó)蹩.(bié)进自诩.(xǔ)C.湮.没(yīn)躯壳.(ké)逡.巡(qūn)谥.号(shì)D.憎.恨(zēng)矿藏.(záng)疏浚.(jùn) 逮.(dǎi)捕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愧怍蹂躏羁靡经世致用 B.弛骋慰藉取缔斑驳陆离C.斑斓掳掠荒冢勃然大怒 D.蹒跚滞笨骐骥消声匿迹3.依次填入下列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如果我们想在疾病起来以前根除它们,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揭露它们。

(《传统》)②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的组成部分。

(《肖邦故园》)③太阳黑子又进入集中爆发期,我国天文学家从去年8月就开始密切太阳的活动。

④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显得太单薄。

A.蔓延置疑监测未免 B.曼延置疑观测不免C.蔓延质疑观测未免 D.曼延质疑监测不免4.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雅典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射出最后一枪时歪打正着....,击中别人的靶子。

今年北京奥运会上,埃蒙斯的最后一枪又大失水准,仅4.4环,再次断送金牌。

B.战士小李去年探亲期间,曾和乡亲们一同英勇抗击桑美台风,但回部队后他一直没说,直到家乡给部队寄来感谢信,这才东窗事发....,受到表彰。

C.我们的某些规章制度还不很健全,有的“聪明人”便打起了擦边球...,以此谋取私利。

D.你刚大学毕业,进公司才三个月就被提升为部门主管。

虽然机会难得,但你最好还是敬谢不敏....,先在基层锻炼几年再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B.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要改革,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结合起来。

C.最近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上涨较快,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了经营者串通涨价、哄抬价格和变相提价,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D.经典是什么?经典作品就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 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B.痛苦,是远离了祖国的亲人、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有这样伟大的祖国供我怀念。

C.东方和西方,谁说二者永不碰头。

D.肖邦之家的最大魅力之一,正是在于我们能感受到在同肖邦“促膝谈心。

”7.下列填入横线上的句子语意最连贯的选项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代价巨大的社会实验,中国人终于懂得了一个道理:,,,。

①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②将过去彻底砸烂③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④而是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A.③④②① B.③①④② C.③②④① D.②①④③8.下列各选项中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暗夜将近,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企盼着晨曦。

B.如此娇嫩的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的速奏。

C.夜来香与月桂花,低声交谈,交换着制造香氛的秘诀。

D.夕阳把最后一抹金,泼在古渡头的墙垛上,映着妻子的眼睛,闪着金色的泪光。

9.下列选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独五人之皦皦,何也B.今老矣,无能为也已C.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D.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10.下列选项中加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B.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C.吴之民方痛心..焉D.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11.下列各句中加线词与例句加点词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A.舍.相如广成传 B.越国以鄙.远C.道.海安、如皋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12.下列选项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B.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C.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3.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品质》作者为高尔斯华绥,英国小说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著有长篇小说三部曲《福尔赛世家》、《现代喜剧》和《尾声》。

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B.屈原,春秋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他所作的《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C.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明代文学家。

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

著有《七录斋集》。

D.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人。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14.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烛之武退秦师》开篇提到“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中可知郑国虽危机四伏,但仍有机可乘:秦国与郑国并无太大历史恩怨,也为后文烛之武成功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B.庞朴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中既强调了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的差别之大犹如蜜蜂和蜂蜜,也告诫我们要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双重属性。

C.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提到“礼尚往来”之仪节时写道:“当然,能够只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褒词贬用,辛辣嘲讽当时统治者的自我吹嘘、自欺欺人。

D.《廉颇蔺相如列传》渑池相会一幕中,廉颇送赵王时说:“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可见,廉颇亦有私心,对赵王并不是忠心耿耿。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南园十三首(其一)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南园十三首(其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15.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首诗歌中的“花枝”指木本花卉,“草蔓”指草本花卉,“花枝草蔓”概括了园内所有的花,有的高昂刚劲,有的低垂柔婉,参差错落,姿态万千。

B.第一首诗歌还写了花的颜色,有红色的,有白色的。

这些娇艳的鲜花让人不由地联想到越地美女的面颊,赋予物以某种人的素质。

C.第二首诗歌中的“老”字用作形容词,用来修饰雕虫,包含着无限的辛酸。

D.第二首诗歌中的“玉弓”一词,暗点兵象,为“辽海”二句埋下伏笔,曲曲相关,见出文心之细。

“辽海”指东北边境,这一带多战事。

16.关于这两首诗,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A.第一首中作者先是看到日中花开,姹紫嫣红的美景。

可是好景不长,到了“日暮”,百花凋零,落红满地。

“可怜”二字表达了诗人无限惋惜的深情,惜花、惜春。

B.第二首在表现方法上灵活多变。

首句、次句都为叙事兼言情,第三句只点明时间和地点,不言事(战事)而事自明,颇具含蓄之致。

C.这两首诗歌都选自南园十三首,是李贺辞官回乡居住昌谷家中所作,“南园”是李贺的家乡。

D.两首七言绝句,以赋笔为主,兼用比兴手法,清新委婉,风格别具,是不可多得的抒情佳品。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在现实中实现美的创造廖小文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真正感动观众和读者的,只能是深刻的内容和思想,而这其中必然会有深深的现实烙印。

关注现实,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提取美、创造美、展示美,给人们美好的愿景和期待,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是文艺作品成为永恒的生命力所在。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创作方法,早已存在。

但是后来现实主义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脱离现实、解构现实成为一些文艺作品的习惯表达,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其中有的是属于不同文艺流派的独特呈现,而更多则是由于文艺家对现实的不屑、冷漠和误解,导致缺乏关注现实的勇气和品性。

一些文艺家认为现实主义就是政治文艺的代名词,关注现实就是贴上了政治标签。

出于对政治的敏感甚至是反感,他们对现实主义敬而远之,甚至不屑一顾,转而推崇所谓的“纯文艺”,认为唯美是文艺的唯一本质、终极功能,将文艺与社会、历史、人文割裂开来,贬斥文艺审美之外的一切作用。

于是热衷于凡庸的生活碎片的叙述,醉心于低俗、浅薄的表达,沉迷于人生种种黑暗、绝望、丑陋、龌龊的书写。

关注“自我”,突出本能,一味追求原始的生命冲动和欲望表达,不再描写深刻和崇高,不再表达理想和信念,陷入非理性的泥淖。

关注现实是一种创作态度,而不是政治立场。

中国的文学艺术受政治的影响颇深。

一段时间,文艺作品的真实程度变成了对政治真理的信仰程度,简单直白式的“宣教式”创作手法取代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呈现。

一些文艺家深受其害。

但是,政治永远只是现实的一部分。

作为文艺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过分张扬文艺“美”的纯粹性,文艺必然迷失方向。

把文艺同现实生活和美育教化完全对立起来,使文艺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文艺就只能由政治化的极端坠入非理性的深渊。

而当文艺作品不再关注人们生活的时代和社会,不再给人理想、信念和美好愿景的时候,最终,人民也会逐渐丧失对文学艺术的信任、崇拜和敬畏之心。

作为文艺家还应该理性的认识到,文艺家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永远不可能超离社会关系和历史的制约而绝对独立和自由。

一味追求绝对独立和自由,其结果只能是与整个社会隔离甚至于对立,只能是自我孤立。

社会发展需要一切美好事物的推动,人们生活需要一切美好愿景的支撑。

文艺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份至高的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人民期盼文艺家带来的不是过分渲染生活的苦难和丑陋。

文艺家有责任也有能力去发现、提炼现实生活的美,进而以美的创造为人们平凡的生活注入一缕生机,为精神的缺失撑起一个脊梁,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提供勇气和力量。

文艺家要关注到这个现实,在现实中实现美的创造。

(选自2011年8月1日《光明日报》)17.下列关于“现实主义”和“唯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现实主义创作就是要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美、创造美、展示美,从而表达理想和信念。

B.由于文艺家对现实的不屑、冷漠和误解,从而使现实主义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C.一些文艺家往往将唯美与现实相割裂,在自我和本能上下功夫,认为唯美才是文艺唯一本质。

D.现实主义同样需要去发现美创造美,文艺和现实不应对立,而且文艺应该关注现实。

1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艺作品想感动人,既要关注现实,又要做到唯美,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众多读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