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2012《机械制造真题回忆版》
2012机械制造基础考卷及补考卷(A_B卷)及答案

1. 刀具角度标注由三个平面组成,分别是:(基面)(切削平面)(正交平面)。
2. 标注刀具角度时三个假设是:(切削只有主运动) (刀杆安装成与工件中心线垂直) (刀尖与工件中心线登高)。
3. 车刀的六个独立角度中,哪两个确定副后面的方面?4. 零件表面的形成是一条(母线)线沿着另一条(导线)线的运动轨迹,这两条线称作发生线。
5. 发生线是由(刀具的切削刃)和(工件)的相对运动形成的,这两者的相对运动是由(机床)提供。
6. 采用成形法加工齿轮的方法(铣齿)(拉齿)(磨齿)。
7. 表面成形方法:(相切法)(轨迹法)(范成法)(成形法)。
8. 工件相对于刀具的位置取决于(夹具在机床上)的正确位置和(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
9. 工件直接装入夹具,依靠工件上的(定位基准)和夹具上的(定位元件)相接粗来保证工件位置。
10. V形块定位通用于工件(圆柱)表面定位。
11. 定位误差由(基准位置误差)和(基准不重合)组成。
12. 轴类零件应用轴向定位,长心轴限制(4)个自由度,短心轴限制(2)个自由度。
13. 辅助支承起到提高(元件支撑刚性)的辅助定位作用,而不起主要定位作用。
14. 按误差出现规律,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15. 加工经济精度是指在(质量标准的设备和误差)(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合理的加工时间)条件下能达到的加工精度等级。
16. 确定加工工序顺序时应遵循(先主后次)(先粗后静)(先基面后其他)原则。
17. 在普通锻床上采用(钻)(扩)(铰)实现IT7—IT8的中小孔加工是一种常用的加工工序。
18. 划分工序的关键是(加工地点是否改变)(加工过程是否连续)。
19. 精基准使用工件上的(经过加工后的)表面作定位基准。
20. 背吃刀量指主刀刃与工件切削表面接触长度在某一方向的值,这一方向是:( D )A.切削平面法向B.正交平面法向C.基面投影D.主运动及进给运动所在平面法向方向21.从小批量加工精度考虑,采用(A)刀具材料可获得高精度。
2012机械制造基础考卷及补考卷(a

2012机械制造基础考卷及补考卷(a)一、选择题1. 机械制造是指将原材料或半成品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加工成机械产品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包括哪些环节?A. 设计、加工、装配、调试B. 设计、加工、检验、包装C. 设计、加工、装配、包装D. 设计、加工、检验、调试2. 下列哪一项是机械制造过程中最基础的技术?A. 材料技术B. 热处理技术C. 加工技术D. 装配技术3. 下列哪一项是机械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A. 设计B. 加工C. 装配D. 检验4. 下列哪一项是机械制造过程中最复杂的环节?A. 设计B. 加工C. 装配D. 检验5. 下列哪一项是机械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A. 设计B. 加工C. 装配D. 检验6. 下列哪一项是机械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A. 设计B. 加工C. 装配D. 检验7. 下列哪一项是机械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A. 设计B. 加工C. 装配D. 检验8. 下列哪一项是机械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A. 设计B. 加工C. 装配D. 检验9. 下列哪一项是机械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A. 设计B. 加工C. 装配D. 检验10. 下列哪一项是机械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A. 设计B. 加工C. 装配D. 检验二、填空题1. 机械制造是将原材料或半成品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加工成机械产品的过程。
2. 机械制造过程中最基础的技术是材料技术。
3. 机械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设计。
4. 机械制造过程中最复杂的环节是装配。
5. 机械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检验。
三、简答题1. 简述机械制造的基本流程。
2. 简述机械制造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作用。
3. 简述机械制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2机械制造基础考卷及补考卷(a)一、选择题11.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哪个环节是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产品的第一步?A. 材料采购B. 工艺规划C. 零件加工D. 产品装配12. 下列哪种材料在机械制造中最为常用?A. 木材B. 塑料C. 金属D. 玻璃13. 在机械制造中,哪个环节确保零件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尺寸和形状?A. 热处理B. 切削加工C. 表面处理D. 装配14. 机械制造过程中,哪个环节是为了提高零件的强度和硬度?A. 热处理B. 切削加工C. 表面处理D. 装配15. 在机械制造中,哪个环节是将单个零件组装成完整产品的过程?A. 热处理B. 切削加工C. 表面处理D. 装配二、填空题1. 机械制造是将原材料或半成品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加工成机械产品的过程。
2012机械工程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机密 启用前2012年11月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与技能(第一单元)(共120分)注意事项:第一单元包含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两种题型,全部为必答题。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请用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一、单项选择题(1~80题,每小题1分,共计8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工程图样的绘图比例从1:1变为1:2时,图样上的标注尺寸数值应为A .原数值的两倍B .原数值的1/2C .原数值的1/4D .原数值 2.下列配合中,属于基孔制过盈配合的是A .H7/k6B .H7/h6C .P7/h6D .H7/p6 3.传动用的螺纹,其螺牙形状和标注代号均正确的是A .方形和MB .梯形和TrC .三角形和GD .滚珠型和Rc 4.为了统一我国机械工程的技术语言而制定的国家标准属于A .工艺标准B .安全、卫生及环境标准C .产品标准D .基础标准 5.φ60的轴径公差等级为IT6时,其表面粗糙度推荐A .≤Ra 0.4B .≤Ra 0.8C .≤Ra 1.6D .≤Ra 3.26.在平行于齿轮轴线投影面的视图中,啮合区的节线和在其他处的节线的图线型式A .分别是粗实线和点划线B .分别是细实线和点划线C .都是细实线D .都是点划线 7.零件图中下列表示位置公差的一组项是A .圆柱度、直线度B .平行度、垂直度C .圆度、同轴度D .平面度、倾斜度 8.零件图中重要尺寸应A .直接标注B .间接标注C .顺序标注D .特殊标注 9.下列四组轴孔配合中,均为过渡配合的是A .H7/s6,S7/h6B .H7/p6,P7/h6C .H7/js6,K7/h6D .H9/d6,D9/h910.孔尺寸为,与其配合的轴尺寸为,孔与轴的最大配合间隙是 01.0030+φ02.003.030--φA .0.01 B .0.02 C .0.03D .0.04 11.根据GB ⁄T228—2002标准,抗拉强度的符号应为A .σbB .σsC .R mcD .R m12.下列材料中,用于制造卡尺、手锯条的材料是A .T7AB .45C .T10AD .20CrMo 13.下列材料中,用于制造压铸模模具的材料是A .3Cr2MoVB .45C .5CrMnMoD .65Mn 14.下列材料中,为减轻轿车重量、降低油耗,发动机缸体、缸盖材料宜选用A .灰铸铁B .铸造铝合金C .球墨铸铁D .变形铝合金 15.下列材料中,用于制造玻璃模具的铸铁材料是A .球墨铸铁B .可锻铸铁C .蠕墨铸铁D .灰铸铁 16.下列材料中,常用于制造渗碳或碳氮共渗零件的是A .T8AB .20CrMnTiC .T10AD .65Mn 17.低碳合金钢齿轮齿面经渗碳、淬火后的表面硬度通常为A .45~50 HRCB .50~55 HRC C .58~62 HRCD .65~70 HRC 18.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极位夹角时,从动件行程速度变化系数为ο20=θA . B .2.1=K 25.1=KC .D .3.1=K 35.1=K 19.增加斜齿圆柱齿轮的螺旋角,将引起A .重合度减小,轴向力增加B .重合度减小,轴向力减小C .重合度增加,轴向力减小D .重合度增加,轴向力增加 20.要实现两相交轴之间的运动传递应采用A .圆锥齿轮传动B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C .蜗轮蜗杆传动D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21.V 型带型号的选取,主要取决于A .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B .带的紧边拉力和小带轮转速C .带传递的功率和带的初拉力D .带的初拉力和小带轮转速 22.盘形凸轮廓线的形状取决于A .凸轮转速B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C .滚子半径D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23.轴环是常用的轴系零件,其用途是A .作为轴加工时的定位面B .提高轴的强度C .提高轴的刚度D .轴上零件的定位 24.牙嵌离合器适用的场合是A .传递转矩很大,接合速度很低B .传递转矩较小,接合速度很低C .传递转矩较大,接合速度很高D .传递转矩较小,接合速度很高 25.当曲柄摇杆机构以摇杆为原动件时,死点出现在A .曲柄与连杆共线的位置B .曲柄与机架共线的位置C .摇杆与连杆共线的位置D .摇杆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26.对于紧固用螺栓连接,螺栓所受的载荷是A .拉力B .扭矩C .压力和扭矩D .拉力和扭矩27.根据使用功能,通常将液压系统中的液压马达定义为A.能源元件B.执行元件C.控制元件D.辅助元件28.为了提高齿轮抗弯强度应A.增大模数B.减小分度圆直径C.增加齿数D.减小齿宽29.图示液压回路的工作状态是A.回油节流,活塞右移B.回油节流,活塞左移C.进油节流,活塞左移D.进油节流,活塞右移30.随着灰铸铁抗拉强度的提高,其碳硅当量应A.提高B.降低C.不变D.不控制31.在制订铸造工艺时,铸件的重要加工面、宽大平面应尽量A.朝上B.朝下C.直立D.呈水平面32.球墨铸铁球化等级大致相同时,其力学性能高低主要取决于A.基体组织B.化学成分C.孕育处理D.熔炼工艺33.为衡量金属锻造变形程度,不能采用坯料变形前后的A.长度比B.高度比C.横截面积比D.体积比34.为提高板料冲裁断面质量,最关键的模具设计制造因素是凸、凹模的A.强度B.硬度C.锋利度D.间隙35.既可以用于制造型材,又可以用于直接制造机械零件的批量塑性成形方法是A.锻造B.冲压C.轧制D.旋压36.氩弧焊的氩气纯度要求达到A.97%B.98%C.99%D.99.9%37.设计批量焊接低碳钢中板构件的长直焊缝时,为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减小变形,宜选用A.焊条电弧焊B.气焊C.氩弧焊D.CO2气体保护焊38.CO2气体保护焊焊接低碳钢材料构件时,常用的焊丝是A.H10Mn2SiA B.H08AC.H08MnA D.H10Mn239.刀具后角的主要功能是A.控制切屑流出方向B.改变切削分力大小C.减小切屑与刀具摩擦D.减小刀具与工件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40.过定位是指A.有辅助支承参与的定位B.实际定位点数大于6的定位C.工件的某个或某几个自由度被定位元件重复限制D.实际定位点数多于工件加工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数41.磨床上采用死顶尖是为了A.增加刚度B.制造方便C.提高顶尖与顶尖孔的配合质量D.提高工件回转精度42.下列因素中,最可能引起外圆磨削时工件表面烧伤的一项是A.砂轮硬度太硬B.横向进给量过小C.工件转速过高D.磨料粒度较粗43.车削外圆表面时,已知切削深度(背吃刀量)a p、进给量f和主偏角κr,则切削层面积等于A.a p×f B.a p×f×sinκrC.a p×f×cosκr D.a p×f /sinκr44.通常选择切削用量的顺序是A.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B.进给量-背吃刀量-切削速度C.背吃刀量-进给量-切削速度D.进给量-切削速度-背吃刀量45.安排机械加工顺序的原则之一是A.先基准后其他B.先次要后主要C.先内部后外部D.先简单后复杂46.Q(生产量)/P(产品种类)值很小时,车间生产设备宜采用A.机群式布置B.流水线布置C.混合排列布置D.先中间后两侧布置47.机床夹具中对刀与引导装置的装配多采用A.完全互换法B.大数互换法C.选择装配法D.调整法48.分组选配法适用于A.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数少、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B.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数多、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C.中小批量生产中零件数少、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D.中小批量生产中零件数多、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49.图示机器装配系统图表示A.机器装配方法B.机器装配过程C.装配系统组成D.装配系统布局50.下列切割方法中,切割精度最高的是A.超声波切割 B.快走丝线切割C.慢走丝线切割 D.火焰切割51.汽车车身底漆普遍采用的涂漆方式是A.空气喷涂 B.高压无气喷涂C.静电粉末喷涂 D.阴极电泳涂装52.可采用发蓝工艺进行表面处理的零件是A.铝合金零件B.钢铁零件C.铜合金零件D.工程塑料零件53.镀层对钢铁基体既起机械保护作用,又起电化学保护作用的电镀工艺是A.镀铬B.镀铜C.镀锌D.镀锡54.机械设备中,可能造成戳扎伤的是A.相互啮合的齿轮B.零件毛刺C.运转的皮带与皮带轮D.紧固件因松动而脱落55.严禁带手套操作的工种是A.钳工B.铣工C.焊工D.清砂工56.OHSAS18001标准是A.产品安全标准B.安全评价标准C.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D.环境管理体系标准57.作业环境的噪声限值(工作时间为8h)为B.85dBA.90dBC.80dB D.75dB58.价值工程中的产品成本是指A.产品全寿命周期成本B.产品制造成本C.产品使用成本D.产品总成本59.产品成本分析一般是在A.事前进行B.事后进行C.事中进行D.事前、事后进行6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进行招投标项目的评标委员会成员人数为A.三人及三人以上B.四人及四人以上C.五人及五人以上D.七人及七人以上61.一项发明专利申请在我国获得法律承认后,其应受到的保护地域为A.《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签约国B.中国C.《专利合作公约》签约国D.世界各国62.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基础方法是A.管理方法B.过程方法C.决策方法D.系统方法63.加工一批零件的φ50H7孔,可使用的测量工具是A.千分尺B.块规C.卡规D.塞规64.轴类零件两端由顶尖支承,用千分表测量轴上一处回转外圆,表上显示的误差值是 A.圆度B.同轴度C.位置度D.圆跳动XR65.从图可以判断A.工艺过程是否稳定B.不合格品率C.有无常值系统误差D.有无随机误差66.图示游标卡尺的示值是A .27.00B .27.10C .27.20D .27.30 67.如果有测量错误或制造过程中出现异常因素,所绘制的直方图形状最可能是A .孤岛型B .平顶型C .偏向型D .双峰型 68.压力式气动量仪的特点之一是A .测量范围大B .测量精度低C .非接触性D .对气源无严格要求 69.加工一批零件的尺寸为,满足其工序能力指数1.33时,其标准偏差约为 004.060 A .0.003 B .0.004 C .0.005D .0.006 70.计算机中的中央处理器(CPU )应包括A .输入设备B .输出设备C .外存储器D .控制器 71.PLC 的主要功能之一是A .浮点运算B .物理运算C .逻辑运算D .模拟运算 72.数控车床加工中,X 轴向进给速度700mm/min 和主轴顺时针旋转速度900r/min 时,其加工程序表示为A .X__F700S900M03B .X__F700S900M05C .X__M03F900S700D .X__F700M04S900 73.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时,应首先设定A .机床原点B .固定参考点C .机床坐标系D .工件坐标系 74.用于柔性自动化加工系统的典型设备是A .自动机床B .组合机床C .数控机床D .半自动机床 75.高精度数控机床,伺服运动轴的控制方式采用A .开环系统控制B .半闭环系统控制C .闭环系统控制D .复合系统控制 76.数控机床的特点之一是:更换加工对象,只需A .设备调整B .改变数控系统C .改变加工程序D .改变硬件的配置 77.编制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步骤,首先是分析零件图样,然后是确定工艺路线,第三步是A .编写程序单B .数值计算C .制作程序载体D .程序校检 78.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系统中,二次开发生成的模具设计软件属于A .系统软件B .支撑软件C .应用软件D .管理软件 79.数控机床中常用的USB 串行数据通信接口的特点是A .单向快速热插拔B .双向快速热插拔C .双向同步冷插拔D .单向同步热插拔 80.数控机床绕Z 轴回转的坐标称为A .A 轴B .B 轴C .C 轴D .D 轴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计4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81.指出并改正图中的错误。
哈工大2012机械设计基础(839回忆版)

2012哈工大机械设计基础真题回忆版上一年考前两个月因为没有找到2011年真题而很惘然的时候,我找到了某人士的热心回忆版。
今年终于到我考完了,感觉还不错,是时候让我回馈这个网站了,现呈上我的2012的回忆版,考完这晚就默写出来,大概有个百分之八九十吧。
希望能给有志考上哈工大的你们一点点鼓励。
一、填空题:1.规定涡轮加工刀具的原因。
2.梯形螺纹的牙型角3.齿面接触应力是否每处接触点都一样?4.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及定义5.多级减速箱输出轴按高速还是低速计算?6.提高螺纹连接刚度的措施:(减少)螺栓刚度,举例7.轴承部件轴向固定的三种方式二、简答题1.齿轮传动的载荷系数的组成及其分别影响系数2.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设计准则,怎么选择M和Z?3.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设计校核准则?4.图1中带受应力最大为何处?应力组成。
三、计算题(8题)1.自由度计算,问某一杆为主动件,机构运动是否确定,一般题。
《机械原理试题精选与解答》里面的会做,这个也没问题的2.刨床刨削机构。
在《机械原理试题精选与解答》P39例2.19的基础上加了几个问:1.摆杆摆角大少?2.知AD尺寸,求其他杆尺寸3.标出曲柄AB 运动方向4.什么位置CD角速度最大?3.(1)画出该位置凸轮转角,推杆位移,压力角。
(2)推程角,远休止角,回程角,近休止角的计算数值。
(3)若推程时压力角最大为45°,问a 的取值。
(两轮大小相同为R)4.加工齿轮及变位。
P85例4.17,(1)(2)问。
跟03到05中的某一年的真题基本是一样的。
第三个问特别点:求变位后da(齿顶圆直径),rb(基圆半径)5.特别之处在于不同平时的差动机构,它少了主动轮。
(1)蜗杆5不动求iH4,(2)电机不动,蜗杆带动求i546.(1)画瞬心(2)知J1,J2,J3,m2,M1,M2,求1上的等效转动惯量Je1(3)求角加速度,力矩形式的运动方程P131例7.57常规的涡轮蜗杆加二级斜齿轮传动,合并求简单的角接触球轴承轴向荷载Fa1,Fa2,与《机械设计试题精选与解答》P133,例7.1计算过程基本一样8.求剩余预紧力。
2012大工考研真题823

2012年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一、名词解释1.误差复映:2.加工经济精度:3.外传动链:4.磨削烧伤:5.工序:6.六点定位原理:二、判断题1.切削冷硬铸铁刀具前角不能为02.正常生产中依最高生产力率选择刀具3.沿前刀面的温度变化不是很大4.机床型号前的Z代表自动化起床5.切削层几何参数是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6.直角自由切削中切屑流出方向和刀刃垂直7.精加工时刃倾角<08.切削塑性材料,前刀面产生月牙洼是刀具磨损的原因之一9.相对加工性越大表示越难加工10.磨削时用乳化液不好11.铰链夹紧机构是一种增力机构,其自锁性能好12.随行夹具一般是用于自动线上的一种夹具13.产品的装配精度包括: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和相互配合精度14.强力磨削不包括砂带磨削15.劳动生产率是指用于制造单件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三、简答1.简述五种刀具的材料及其加工特点,并分别对以下工件材料选择刀具的材料:精车不锈钢法兰盘、高速精车淬硬钢轴、高速精车铝合金和机用丝锥。
2.简述金属的三个变性区及其特点3.机床几何误差有哪些,如何避免4.工艺规程设计的原则5.积屑瘤产生的条件,在塑性金属的粗精加工时什么时候可以利用积屑瘤,什么时候可以避免积屑瘤,为什么6.工序顺序的安排原则是什么7.获得零件加工精度方法有哪些8.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原始误差主要包括哪些方面9.减小工艺系统热变形的途径有哪些10.选择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四、分析题1.加工硬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2.为什么适当增大后角可提高刀具的寿命五、大批量加工一批台阶轴,如下图所示,根据表格制定工艺过程。
大批大量生产的工艺过程六、欲在轴上铣一平台,如下图所示,加工尺寸A=52 0 -0.2mm,B=8+0.2 0mm,工件定位方案如图,已知毛坯尺寸d=60 0 -0.5mm,L=20 0 -0.2mm,定位元件斜面a=45度。
试求:(1)本工序加工的定位误差(2)所选定位方案能否满足要求,为什么?(3)分析确定一种可行的定位方案,通过计算验证其合理性。
2012大连理工机械制造复试真题-完整

现场手抄版一,控制基础 10X2 =20分(为选择题,有图的均未详细)1. G (s )取决于什么2. 输出参数与输入参数的关系自动控制3. 求ζ数值4. 不稳定时的稳态误差求解5. 欠阻尼状态ζ增大,则M 怎么变化6. +1s =s s+a s F ()()终值f (∞)= 7. 求穿越频率8. s =s s+1G ()()求相位裕度 9. 传递函数K=100,求w (这个看别人回忆的)10. 。
(忘抄了)估计,系统稳定时K 的取值范围。
二,机械原理 16分1. 斜齿啮合条件 6分2. 间歇机构,举例2个 4分3. 两个自卸卡车,分别画出其自卸装置的构件简图 6分三,机械设计 16分 前六个为单选各1分1. 定力矩扳手2. 链传动特点3. 飞轮的超越离合器4. 蜗杆Z 增加,效率变化5. 轴承中滚珠接触点上下压力大小的比较6. 齿轮接触应力选择2.已知雷诺方程,求流体润滑的条件 5分3.齿轮失效形式,二级齿轮减速器中齿轮等强度设计四,机精,测试 32分 1. 7200k6H φ(1)画出公差带图(2)指出配合类型、基准制(3)算200时的IT7和IT6值(4)算出过盈量或间隙量的最大最小值。
各4分2.应变片L=1m E=-1210a P ⨯ μ=0.285 R=120 Sg=2 U=5v =0.36R ∆.求解 (1)应变片工作原理 5分(2)求0L ε∆,,U 6分 (3)画出电桥 5分五,微机原理 16分1.8086CPU 为什么要采用分段管理的方法? 储存器空间大小? 怎么实现20位物理地址。
6分2.寻址方式,举例 5分3.中断程序与子程序区别 5分个人考研经验之谈成绩在大学属于打酱油级别,每年稳拿奖学金最后一名,四六级加起来考试五次才过,初试数学141,专业课126,英语53,政治72,总分392.我专业课成绩算是偏低的。
大家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和计划都会成功的,把自己计划看的书,做的题,在考试前完成,肯定会成功的。
2012年东北大学机械设计考研试题

2012年东北大学机械设计考研试题(回忆版)
一、简答
1.安全系数的选择
2.链传动v 不稳定的原因
3.滚动轴承的预紧及措施
4.动压油膜形成的必要条件
5.影响带传动的工作能力的因素
6.蜗杆传动热平衡计算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7.许用应力的选择及其原则
8.有A,B两个方案,a是把链传动放在高速级,带传动在低速级,当然不合理;b 是反着对了,问你选哪个方案,并解释原因
9.螺栓组设计考虑的问题
10.考的斜齿轮与直齿圆柱齿轮相比,那个可以放在高速级,为什么?
11.轴的分类(传动轴,心轴,转轴)
12.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功能及区别
二、计算
1.考规律性非稳定变应力的强度校核 15分
一直r=-0.4,及faimax1,faimax2,还有。
反正该用的公式全都用上了,我强调m'的求法及Nv 的求法
2.螺栓的强度校核 15分(稍具难度)
判定螺栓的最小直径,当然螺栓组的受力分析与单个螺栓的强度计算是必须的
3.两个蜗杆传动的链接,受力分析判断旋向,轴向,力的方向。
4.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20 分
5.给了半个轴类零件图(即上半部分参考真题都差不多)的,先改错,再画出正确的图20分。
2012试卷-A

①拉拔变形区处于三向拉应力状态②挤压变形区处于三向压应力状态③拉拔会使变形抗力更低④挤压有利于提高金属的塑性⑤拉拔使金属材料更容易断裂
3.下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变形速度越快,金属塑性越好②锻造时,锻造温度越高越好③金属材料的塑性越好,最小弯曲半径越小④落料和冲孔的变形机理是相同的⑤冷变形就是在较低温度下的变形
工序号
工种
工序内容
设备
七、单项选择(满分5分、每题1分)
1.下面加工过程中,那种加工过程容易使工件烧伤:()
①车削②铣削③磨削④刨削
2.车削加工时,总切削力的分力中最大的是:()
①切削力②进给力③背向力④不确定
3.如图7-1,在材料为45钢的滑块上加工的窄缝,适合采用的加工方法是:()
①电火花加工②超声波加工③激光加工④铣削加工
4.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包括各个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即__________变形和各晶粒之间的变形,即_________变形。
5.金属在锻造前的加热是为了__________金属的塑性,__________变形抗力,__________锻造设备的吨位。
6.金属板料在弯曲时,应尽量使弯曲线与板料的纤维方向(即轧制方向)__________。如果弯曲线与纤维方向__________,则容易弯裂,此时应增大弯曲半径。
3.间接评定钢材焊接性的方法主要有哪两种?简述含碳量对碳钢焊接性的影响(分别就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进行说明)?对于焊接性不好的碳钢,通常采用哪些措施进行改善?
六、填空(满分10分、每空0.5分)
1.按表面形成过程的特点,切削加工方法可分为成形法和包络法,说出加工原理属于包络法的两种切削加工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大连理工<机械制造>回忆版
一、判断1*15
1.切削冷硬铸铁刀具前角不能为0。
2.正常生产中依最高生产率选择道具。
3.沿剪切面的温度变化不是很大。
4.机床型号前的Z代表自动化机床。
5.切削层几何参数是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
6.直角自由切削中切屑流出方向和刀刃垂直。
7.精加工时刃倾角<0(还是>0来着,模糊了。
)
8.切削塑性材料,前刀面产生月牙洼是刀具磨损的原因之一。
9.相对加工性越大表示越难加工?
10.磨削时用乳化液不好。
(还是较好来着。
)11.
12.
13.
14.
15.
二、简单5*10
1.第一变形区特点,剪切角概念,剪切角和变形程度的关系。
2.切削加工中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3.磨削烧伤及磨削加工易烧伤的原因。
4.切削加工中,温度300+,表面粗糙度增大,问可能发生什么现象?解释,并提出3个改进措施。
5.进给量、背吃刀量对切学力的影响?有什么不同?切削铸铁时切削速度对切学力的影响?
6.刀具磨损的原因?硬质合金的磨损原因常有哪几种?
7.制定工艺规程的内容?
8.什么是误差复映?以及改进办法?
9.切断车刀主后角、副后角的选择,及原因?
10.硬质合金道具如何选择切削速度?高速钢呢?
三、刀具选择5*3
1.粗车铝合金选择何种硬质合金道具?牌号?成分?牌号中的数字代表神马?
2.金刚石的特点?应用场合?举一例?
3.CBN的特点?应用场合?举一例?
四(12分)
俩V型块定位一圆柱,立铣一键槽,问影响键槽和圆柱中心线平行度的因素?五(14分)、计算合格率。
用磨床加工直径为9.65(-0.04——0)mm轴,已知轴径尺寸符合正态分布,被加工零件均值为x平均=9.62mm,标准差=0.005mm,标准正态分布概率密度的积分表如下所示:(z,&(z))2.00,0.4772;
2.10,0.4821; 2.20,0.4861; 2.70,0.4985;
3.00,0.4987; 3.20,0.4993;
3.40,0.4997; 3.60,0.4998)1:画出尺寸正态分布和公差带关系图;
2:零件的合格率是多少,偏小的废品率和偏大的不合格率各为多少;
3:这批加工件的常值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4:分析出现废品原因并写出改进措施。
——感谢5L提醒{:soso_e128:}
六(18分)、装配尺寸链。
课本P177上面那个图!A0是封闭环。
1.按完全互换法装配的话A0尺寸多少?能不能保证精度(即比较题目中给的A0和求出的A0)?
2.修配法求A2。
保持题中已给A2的公差,A1、A3不变,最小修刮量为0.1mm,求A2尺寸及偏差?并求最大修刮量?
3.比较完全互换法和修配法。
七(16分)、计算定位误差的。
一定心装置定位一轴套,在轴套上铣一键槽,要求保证键槽底部至外圆下母线的距离H,设计基准是外圆下母线。
1、若定位心轴是可涨定心心轴,求定位误差?
2.按上述定位方案能不能保证加工精度?
3.定位心轴限制的自由度?
4.设计合适的定位方案。
八(10分)、床头箱体加工实例,给了P167的四个图和P171的工艺卡片。
1.如何选择粗基准?遵循了什么原则?3
2.如何选择精基准?遵循了什么原则?3
3.根据工艺卡片的内容,讨论工艺顺序的安排原则。
4
over~~~好像就这八道吧!欢迎大家补充指正!
oh my god。
太佩服我的记忆力了。
{:soso_e128:}
祝刚考完的大家取的好成绩,预祝13年的学弟学妹们好好把握这一年取得理想成绩。
{:soso_e130:}{:soso_e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