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基本测量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基本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实验名称:基本测量学院名称: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实验地点:基础实验大楼D508座位号:32实验时间:第三周周二下午一点开始实验一长度和圆柱体体积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游标的原理,学会正确使用游标卡尺2.了解螺旋测微器的结构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螺旋测微器3.掌握不确定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正确表达测量结果二、实验仪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三、实验原理:当待测物体是一直径为d,、高度为h的圆柱体时,物体的体积为V=πd²h/4,只要用游标卡尺测出高度h,用螺旋测微器测出直径d,代入公式就可以算出该圆柱体的体积.一般说来,待测圆柱体各个断面大小和形状都不尽相同.从不同方位测量它的直径,数值会稍有差异;圆柱体的高度各处也不完全一样。
为此,要精确测定圆柱体的体积,必须在它的不同位置测量直径和高度,求出直径和高度的算术平均值。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用游标卡尺测量圆柱的高度h(1)利用表达式a/n(其中a为主尺刻线间距,n为游标分度数)确定所用的游标卡尺的最小分度值(2)检查当外卡钳口合拢时,游标零线是否和主尺零线对齐,如不对齐,则读出这个初读数(即零点偏差)(3)用游标卡尺在圆柱体不同部位测量高度五次,将测得的结果填入自拟表中2。
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直径d(1)弄清所用螺旋测微器的量程、精度和最大允差,并读出零点偏差(2)在圆柱体的不同部位测直径五次,分别填入自拟表中五、实验数据与处理:实验二密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物理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2.用流体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测定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和液体的密度3.进一步练习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传递运算,正确表达测量结果二、实验仪器:物理天平、烧杯、比重瓶、温度计、待测物等三、实验原理:若一物体的质量为m,体积为V,则它的密度为ρ=m/V,由公式可知,密度是间接测量.实验中,可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
大学物理实验长度测量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长度测量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旨在熟悉和掌握使用测量仪器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并了解误差的来源和如何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实验设备:1. 尺子:用于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
2. 卷尺:用于测量较大范围的长度。
3. 游标卡尺:用于测量较小范围的长度。
4. 米尺:用于测量较长的长度。
5. 数位显示测量器:用于精确测量长度。
6. 实验样品:选取一些具有不同长度的物体作为测量对象。
实验原理:通过不同的测量仪器,可以实现不同量级的长度测量。
尺子和卷尺适用于较粗略的长度测量,如物体的高度、宽度等。
游标卡尺和数位显示测量器适用于较精确的长度测量,游标卡尺可以测量较小的长度,而数位显示测量器可以测量较大的长度。
米尺适用于较长的长度测量。
实验步骤:1. 首先,选择适当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根据所要测量的长度范围选择尺子、卷尺、游标卡尺、米尺或数位显示测量器。
2. 将样品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并用相应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3. 每次测量时,注意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在进行多次测量时,要注意每次换测量仪器之前进行零位的校准。
5. 进行多次测量后,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并进行误差分析。
6. 根据测量结果,对样品的长度进行报告。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中不同测量仪器的适用范围,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尺子、游标卡尺和数位显示测量器进行长度测量。
测量结果如下:- 尺子测量结果:样品A的长度为20.5 cm,样品B的长度为30.2 cm。
- 游标卡尺测量结果:样品A的长度为20.56 cm,样品B的长度为30.18 cm。
- 数位显示测量器测量结果:样品A的长度为20.543 cm,样品B的长度为30.182 cm。
从测量结果中可以看出,数位显示测量器的测量结果更加精确,小数位数更多。
而尺子测量结果的小数位数较少,游标卡尺的小数位数略多于尺子的测量结果。
这是由于不同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分辨率不同导致的。
在进行测量时,我们注意到了一些可能导致误差的因素,如人眼对尺度的判断、游标卡尺的示数不易准确读取等。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之长度基本测量

3、移动尺框时,活动要自如,不应有过松或过紧,更不能有晃动现象。用固定螺钉固定尺框时,卡尺的读数不应有所改变。在移动尺框时,不要忘记松开固定螺钉,亦不宜过松以免掉了。
2.用游标卡尺测圆筒的内径、外径、深度和高度,填入表一。注意要取不同的位置反复测五次,按表中的要求填写各项,并求出圆筒内体积、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测量结果。
二、螺旋测微计的使用
1.掌握螺旋测微计注意事项,熟悉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后,再开始测量。
2.记下零点读数,测量小钢球和金属丝的直径各五次。将测量值填入表二中,并求钢球的体积和金属丝的截面积以及它们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测量结果。
1
2
3
4
5
平均值
绝对误差
平均绝对误差
测量结果
【原始实验数据粘贴处】
【思考题】
1.使用游标卡尺时应该注意什么?
1、游标卡尺是比较精密的测量工具,要轻拿轻放,不得碰撞或跌落地下。使用时不要用来测量粗糙的物体,以免损坏量爪,避免与刃具放在一起,以免刃具划伤游标卡尺的表面,不使用时应置于干燥中性的地方,远离酸碱性物质,防止锈蚀。
4、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时,不允许过分地施加压力,所用压力应使两个量爪刚好接触零件表面。如果测量压力过大,不但会使量爪弯曲或磨损,且量爪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使测量得的尺寸不准确(外尺寸小于实际尺寸,内尺寸大于实际尺寸)。
5、在游标卡尺上读数时,应把卡尺水平的拿着,朝着亮光的方向,使人的视线尽可能和卡尺的刻线表面垂直,以免由于视线的歪斜造成读数误差。
大学物理实验基本测量实验报告模版-V1

大学物理实验基本测量实验报告模版-V1
很多大学物理课程都要求学生进行基本的测量实验,为了帮助学生更
好地完成实验报告,下面我们整理出一份基本测量实验报告模版。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流程:
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列出所有需要准备的器材和材料,并做好相应的标记和标注)
2. 实验步骤
(列出实验的具体步骤,要求详细、清晰,每一步都要有相应的记录,尽量遵守规定的实验程序)
3.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按实验要求,完成数据处理及分析,解释结果,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和分析思路。
如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也需加以解释并提出合理的解
决措施)
4.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要求结论简明扼要,语言精练明确,确
保准确性和科学性)
5.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分别列出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按照自己的理解提出的改进措施)
以上是一份基本的测量实验报告模版,但在写作实验报告之前,还需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实验过程要准确无误地呈现,理论知识要充分解释,计算也需原始
记录。
2. 实验数据要以清晰的表格或图形形式呈现,计算式要清晰、简便易
操作。
3. 实验报告要形式规范,版面整齐、美观,字迹清晰,数字、公式和
图表要标清,报告全文要通顺、流畅。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实验报告,加深实验理论的理
解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提高实验成绩。
基本测量实验报告

基本测量实验报告深 圳 大 学 实 验报 告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实验(一)实验名称: 基本测量实验学 院:指导教师: 报告人: 组号:学号 实验地点实验时间:提交时间:课程编号二、实验原理:1.游标卡尺的基本原理为了使米尺测得更准一些,在米尺上附加一个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称为游标),这样就构成了游标卡尺,如图1-1所示。
一般游标卡尺的刻度方法有:游标卡尺的游标上有n个刻度,它的总长与主尺上(n –1)个刻度的总长相等。
设主尺每个刻度的长为y,游标每个刻度的长为x,则有nx = (n – 1) y,由此求得主尺与游标每个刻度的差值δ为:δ= y – x = y / n差值δ正是游标卡尺能读准的最小读数值,就是游标卡尺的分度值,称为游标的精度,按上述原理刻度的方法称为差示法。
2.螺旋测微计(千分尺)的基本原理螺旋测微计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
对于螺距为y的螺旋,每转一周螺旋将沿轴线方向移动一个螺距y。
如果转了1 / n周(n 是沿螺旋一周总的刻度线数目),螺旋将沿轴线移动y / n的距离,y / n称为螺旋测微计的分度值。
因此,借助螺旋的转动,把沿轴线方向移动的不易测量的微小距离,转变为圆周上移动的较大距离表示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机械放大原理。
螺旋测微计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常见的螺旋测微计的结构如图1-2所示,它的主要部分是一根测微螺轩,其螺距是0.5mm,当螺杆旋转一周时,螺杆就沿轴线前进或后退0.5mm。
螺杆外部附着一个微分筒,沿微分筒的圆周有50条等分刻度线,当微分筒转过一条刻度线时,测微螺杆就移动0.5/50mm=0.01mm。
因此,螺旋测微计的分度值是0.01mm,即千分之一厘米,千分尺因此而得名。
实验室常用的螺旋测微计的量程是25mm,分度值0.01mm。
螺旋测微计测量前先检查“0”点。
轻轻转动微分筒,推动螺杆前进,当听到“咯、咯”两声时就停止转动。
这时的零点读数若不为零,就有零差出现,其校政方法如下:设零点的读数为L0,待测物的读数为L,则待测物的实际长度L’=L-L0,其零点差值L0可正可负。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基本测量-V1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基本测量-V1要想成功完成大学物理实验,撰写一个完善的实验报告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实验报告的核心是测量,因为测量是实验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排除实验误差的关键步骤。
因此,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基本测量。
一、测量的意义测量是指通过使用各种仪器和方法实现对物理量的大小和特征的定量描述,从而获得有关物质物理状态的信息。
测量在实验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精确的测量才能使实验的结果可靠,因此,学会正确的测量方法非常重要。
二、测量基本要点测量包含三个基本要点:精度、准确性和重复性。
1、精度精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通常以被测量值的平均值为准。
在实验中,应根据测量范围,选用适当的仪器和测量方法,以获得足够高的精度。
2、准确性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实际值相比的误差大小,这个误差的大小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
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必须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适量的保留小数位数,确保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重复性重复性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同一物理量的测量结果的差异。
通常,它反映了测量精度的稳定性。
在实验中,测量结果是重复可靠的,使测量结果更加可靠。
三、常用测量仪器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不同的物理量需要不同的测量仪器。
以下是常用物理量及对应测量仪器:1、长度:卡尺和游标卡尺。
2、时间:秒表和计时器。
3、质量:天平。
4、温度:温度计和红外线温度计。
5、电势差:伏特表。
6、电阻:欧姆表和电桥。
四、错误分析在实验中,误差通常会发生。
出现误差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实验条件的不稳定,测量方法的选择不正确或者因为误差对于测量值的影响等。
因此,我们需要使用一些统计方法,如标准差和均方根误差,来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五、实验报告中的基本测量要点基本测量要点在实验报告中是必不可少的。
1、实验目的和原理:解释实验的目的和原理,明确本次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2、测量方法:介绍使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注意说明手动读取的精度范围,并精确记录数据。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长度,质量,密度的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长度,质量,密度的测量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长度、质量、密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长度、质量和密度的测量方法及相关仪器的使用。
2、加深对长度、质量和密度概念的理解,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认识。
3、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1、长度的测量长度测量是物理实验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
常用的测量工具包括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
游标卡尺是利用游标原理提高测量精度的一种长度测量工具。
主尺上的刻度每格为 1mm,游标上的刻度则根据精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通过读取主尺和游标上的刻度值,可以得到更精确的长度测量结果。
螺旋测微器则是通过旋转螺杆来推动测杆移动,从而测量物体的长度。
其精度通常为 001mm,读数时需要注意估读一位。
2、质量的测量质量的测量通常使用天平。
天平分为托盘天平和平行梁电子天平。
托盘天平通过调整砝码和游码来使横梁平衡,从而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子天平则直接显示物体的质量值,具有更高的精度和便捷性。
3、密度的测量密度的定义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对于规则形状的物体,可以通过测量其尺寸计算体积;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物体,可以使用排水法测量体积。
然后,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ρ = m / V 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三、实验仪器1、游标卡尺(精度 002mm)2、螺旋测微器(精度 001mm)3、托盘天平(量程 500g,精度 01g)4、平行梁电子天平(量程 200g,精度 0001g)5、量筒(量程 100ml,精度 1ml)6、待测金属圆柱体、长方体、不规则金属块四、实验步骤1、长度的测量(1)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圆柱体的直径和高度,在不同位置测量多次,取平均值。
测量时,注意游标卡尺的零刻度线与主尺的零刻度线对齐,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刻度线。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圆柱体的直径,同样在不同位置测量多次,取平均值。
测量时,先旋转微分筒使测杆与物体接触,然后再旋转棘轮,直到听到“咔咔”声为止。
大学物理基本测量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基本测量实验报告大学物理基本测量实验报告引言:大学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其中,基本测量实验是学生们最早接触的实验之一,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们可以学习到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我们小组在大学物理基本测量实验中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长度、时间等基本物理量,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误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培养我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实验装置和方法:我们使用的实验装置主要有天平、游标卡尺、秒表等。
首先,我们使用天平测量了几个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然后,我们使用游标卡尺测量了几个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最后,我们使用秒表测量了一个简单的自由落体实验,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在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我们分别测量了三个物体的质量,结果如下:物体A的质量为50.2g,物体B的质量为67.8g,物体C的质量为82.5g。
我们将这些数据进行平均处理,得到物体的平均质量为66.8g。
在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中,我们分别测量了三个物体的长度,结果如下:物体A的长度为5.6cm,物体B的长度为7.2cm,物体C的长度为9.8cm。
同样地,我们将这些数据进行平均处理,得到物体的平均长度为7.5cm。
在自由落体实验中,我们使用秒表测量了物体自由下落的时间,重复了五次实验,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我们得到的五组数据分别为:0.86s,0.91s,0.88s,0.89s,0.87s。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将这些数据进行平均处理,得到物体自由下落的平均时间为0.88s。
误差分析:在实验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测量结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天平的示数误差和人为读数误差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游标卡尺的刻度误差和人为读数误差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在自由落体实验中,秒表的示数误差和人为读数误差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签名
批改日期
深 圳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一)
实验名称:实验1基本测量
学院:
专业:课程编号:
组号:16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
实验地点科技楼906
实验时间:年月日星期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
仪器名称
组号
型号
量程
△仪
4、 实验容和步骤
5、数据记录
P=
实验结果2:圆筒的径: ()
P=
实验结果3:圆筒的高: ()
P=
实验结果4:粗铜丝的直径: ()
P=
实验结果5:粗铜丝的直径: ()
P=
实验结果6: ()
P=
讨论:
八、实验总结与思考题
指导教师批阅意见:
成绩评定:
预习
(20分)
操作及记录
(40分)
数据处理及结果表示
(40分)
报告整体
印象
总分
1、用游标卡尺R测量圆筒的外径D、径d、和高H
表1
单位:________ 卡尺零点:_________卡尺基本误差:H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
2、用螺旋测微计测量粗铜丝、细铜丝的直径表2
单位:________千分尺零点:____________千分尺基本误差:___________
k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
六、数据处理:
1、计算圆筒的外径 ,并计算 (5分)
2、计算圆筒的径 ,并计算 (5分)
3、计算圆筒的高 ,并计算 (5分)
4、计算粗铜丝直径 及 (6分)
5、计算细铜丝直径 及 (6分)
6、间接量 ,计算B的平均值、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5分)
提示:
七、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1:圆筒的外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