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感恩教育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初中感恩社会的教案

初中感恩社会的教案

初中感恩社会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社会的含义,认识到每个人都在社会中得到过帮助和支持。

2.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心他人、回报社会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感恩之情,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感恩社会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社会中常见的帮助和支持形式。

3. 表达感恩的方式和技巧。

4.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感恩。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感恩故事,引发学生对感恩社会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感恩社会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在社会中得到过帮助和支持。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社会中常见的帮助和支持形式,如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等,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关系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表达感恩之情,可以是通过言语、行动或者礼物等形式。

5. 分享心得: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感恩的经历和感悟。

6.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感恩社会的实践作业,如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为朋友送上一份生日礼物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感恩社会的含义、重要性以及表达感恩的方式。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享真实的感恩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中常见的帮助和支持形式。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表达感恩之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分享心得法: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感恩社会的理解和实践。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社会的重要性,学会表达感恩之情,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感恩,回报社会。

初中感恩课教案

初中感恩课教案

初中感恩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会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感激之情。

二、教学内容:1. 感恩的定义与意义2. 身边值得感恩的人和事3. 表达感激的方式4. 实践环节:制作感恩卡片,写下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感恩的定义与意义,让学生初步理解感恩的概念。

2. 主体环节:(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身边值得感恩的人和事,如父母、老师、同学、生活点滴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如何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感激之情。

(3)教师总结表达感激的方式,如口头表达、写信、制作礼物等。

3. 实践环节:(1)教师发放感恩卡片,引导学生写下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

(2)学生互相分享卡片内容,感受感恩的力量。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加深对感恩的认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感恩。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感恩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3. 学生制作感恩卡片的创意及感激之情。

4. 学生将感恩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

2. 感恩卡片。

3. 相关文章、故事等教学素材。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2. 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感恩榜样。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关爱他人。

4. 定期组织类似的感恩活动,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将感恩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美好情感。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第一章:理解父母的爱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无条件的,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1.2 教学内容:讲解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和关爱,分享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

1.3 教学活动:观看父母关爱子女的短片,分组讨论父母的爱,分享自己的感悟。

第二章:认识自己的家庭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背景,珍惜家庭的幸福,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

2.2 教学内容:讲解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家庭特点,学会珍惜家庭。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带来家庭照片,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互相交流对家庭的爱。

第三章: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父母养育之恩,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2 教学内容:讲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共同制作感恩卡片,向父母表达感激。

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的方法。

4.2 教学内容:讲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分享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

4.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模拟与父母沟通的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

第五章:行动表达感恩之情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行动。

5.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恩,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心父母。

5.3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父母,制定自己的感恩计划,分享感恩行动的收获。

第六章:理解父母的辛劳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父母日常生活中的辛劳与付出,增强学生对父母的体谅之心。

6.2 教学内容:通过实例讲解父母在工作、生活中的不易,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父母的辛劳。

6.3 教学活动:开展“家长体验日”活动,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日常生活。

第七章:学会感恩的技巧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表达感恩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向父母表达感谢。

健康教育教案初中感恩教育

健康教育教案初中感恩教育

健康教育教案初中感恩教育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懂得感恩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的态度。

3.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感恩之情,回报他人的关爱。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懂得感恩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的态度。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感恩的含义。

2. 如何引导学生将感恩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什么是感恩?”“你们曾经感恩过谁?”引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教师总结感恩的含义:感恩是对他人给予的帮助和关爱表示感激之情,是对生活、对社会的一种积极态度。

二、课堂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感恩父母?”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父母养育之恩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心得,教师总结:父母是我们生命的启蒙者,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太多,我们应该感恩他们的养育之恩,回报他们的关爱。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感恩老师?”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对老师辛勤付出的认识。

4.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心得,教师总结:老师是我们知识的引路人,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心血,我们应该感恩他们的教诲之恩,回报他们的关爱。

5.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感恩同学?”学生结合自己的校园生活,谈谈对同学关爱的认识。

6.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心得,教师总结:同学是我们成长路上的伙伴,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帮助,我们应该感恩他们的友情之恩,回报他们的关爱。

7.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感恩社会?”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谈谈对社会关爱的认识。

8.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心得,教师总结:社会是我们成长的舞台,它为我们提供了机会和资源,我们应该感恩社会的培养之恩,回报它的关爱。

三、实践与感悟(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达感恩之情?”学生谈谈自己的做法。

高中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

高中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
高中生《常怀感恩之 心》感恩教育主题班
会ppt课件
目录
• 感恩教育的意义 • 感恩的对象与表现 • 如何培养感恩之心 • 感恩教育的实践与案例
01
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的定义与内涵
01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 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的恩惠 所产生的一种感激之情。
02
感恩的内涵包括对他人帮助的感 激、对生活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 望。
组织学生参加感恩主题演讲比赛
01
通过演讲的形式,让学生表达对父母、老师、同学等人的感激
之情,增强感恩意识。
开展感恩主题征文活动
02
鼓励学生以文字的形式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感动,培养感恩心态。
举办感恩主题文艺汇演
03
通过歌曲、舞蹈、朗诵等形式,展示学生对感恩的理解和感悟。
班级内部的感恩教育活动
1 2
组织班级感恩分享会
03
如何培养感恩之心
学会珍惜、知足与回报
珍惜当下
教育学生珍惜现有的学习 机会、家庭和友谊,意识 到所拥有的一切并非理所 当然。
知足常乐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 美好,学会对现有的一切 心存感激,不盲目追求更 多。
回报他人
鼓励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 围内回馈他人,如帮助同 学、孝敬长辈等,培养回 报意识。
表达感激
教育学生主动向身边的人表达感 激之情,如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老师的教导之恩等。
尊重他人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和 人格尊严,学会换位思考,理解
他人的不易。
传递正能量
鼓励学生传播积极向上的能量, 如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让感恩
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04
感恩教育的实践与案例
学校组织的感恩教育活动

2024初中主题班会感恩教案范文

2024初中主题班会感恩教案范文

2024年初中主题班会——感恩教案优秀范文2024年初中生活即将告别我们,我们走过了三年的时光,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成长。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本班主题班会特别安排了一次感恩教育活动,让我们一起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感恩身边的人和事,分享我们的成长感悟。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感恩我的家庭”,“感恩我的老师”和“感恩我的同学”,每个环节都有一个指导老师来带领我们一起思考,一起分享。

“感恩我的家庭”,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在学校的时间往往比在家的时间更多。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我们的家人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持者和后盾。

在这里,我想向我的父母表达我最深切的感激和敬意。

从小到大,他们用心呵护我,关注我的成长,培养我的习惯,给我撑起了强大的后盾。

没有他们的抚育,就没有今天的我。

感谢他们的爱和付出,我会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给他们更多的回馈。

是“感恩我的老师”,老师是我们学业路上最重要的导师和指路人,他们不仅传授我们知识,更是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情感能力和价值观念。

在这三年的学习生涯中,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

他们不但教学有方,更是身体力行地为我们树立着良好的榜样。

记得有一次解答疑惑的时候,我的老师花了很长时间和我讲解,直到我理解为止。

他并没有因为时间的延迟而把我拒之门外,而是尽了全力避免我失去学习上的信心。

我想对我的老师们说一声:谢谢你们,是你们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感恩这三年的陪伴,让我更懂得如何去努力。

“感恩我的同学”,同学是生活中的伙伴,他们陪伴我们度过了许多宝贵的时光。

在学习上,他们给我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帮助,让我在逐渐成长的同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日常的交流中,他们也是我的朋友、伙伴和安慰者。

我们分享了快乐、分享了困难和疑惑、分享了梦想和追求,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互相支持,互相认同,互相鼓励。

感恩与你们的相识,也祝福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继续前行,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未来。

在这个感恩教育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父母、老师和同学对我的爱。

感恩主题班会设计方案精选案例5篇

感恩主题班会设计方案精选案例5篇

感恩主题班会设计方案精选案例5篇课堂教学是学校感恩教育的主要阵地,各科课堂教学不但承担着让学生掌握知识、了解知识形成过程的方法,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感恩主题班会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感恩主题班会方案1班会地点:六(1)教室活动时间:20__年3月7日参加人员:全体同学及班主任主持人:班主任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感激生活所赐予他们的,能够静下心来仔细体会父母对他们的关爱。

2、从父母之情稍加延伸,延伸到师生情,同学情。

3、让学生从心底体验感恩,学会感激,以充满爱心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活动过程:第一板块:设置情境,感受父母的心。

1、观看《妈妈在爱我一次》电影片断。

交流感受。

2、请学生代表交流“爱的往事”。

3、有人说,父爱是山,母爱是海。

当我们处在高山之巅,徜徉于深情之海时。

是否有过许多遗憾?交流。

4、畅谈“爱”之打算。

如:了解父母之“最”,适时给他们惊喜;好好学习,健康成长等。

5、一个真实的故事。

播放韩红的《天亮了》,学生代表讲述歌曲背后那个感人的故事。

第二板块:情感延伸,感受师生情。

1、学生代表旁白自己的真实故事。

众生表演:运动会上发生的感人一幕。

2、创作关于老师的诗。

交流。

3、主持人朗诵:感谢明月照亮了夜空感谢朝霞捧出的黎明感谢春光融化了冰雪感谢大地哺育了生灵感谢父母赐予我生命感谢生活赠予友谊爱情感谢苍穹蕴藏理想幻梦感谢时光长留永恒公正感谢你我衷心谢谢你我忠诚的爱人和朋友感谢你我衷心谢谢你这旋转不息蔚蓝色的星球感谢生活感谢和平感谢这一切一切真所有感谢这美好的所有班主任总结:同学们,聆听你们的真心,老师很感动。

确实,孝敬父母从点点滴滴做起的,并不是轰轰烈烈才是孝敬父母的。

作家毕淑敏曾言孝心无价。

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好字。

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

中学生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课件

中学生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课件
感恩教育帮助学生从小树 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 尊重他人、珍惜现有资源 的态度。
2 培养社会责任感
感恩教育能激发学生对社 会的认同感,促使他们关 注弱势群体并参与公益活 动。
3 促进积极心态
感恩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加 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 挑战和困难,提高心理韧 性和抗压能力。
感恩的表达方式
口头表达
感恩教育的实施方法
1
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通过讲解案例、分析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展现感恩教育的实际 应用场景。
2
社团活动
组织感恩活动、志愿者服务等社团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恩的力量。
3
家庭教育
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感恩心态。
结论和总结
中学生感恩教育是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才所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感恩教育,我们能够提高学生的幸福感、社会 责任感和积极心态。
中学生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课件
本课件旨在介绍中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意义,以及感恩的表达方式、益 处和实施方法,帮助中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培养感恩心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感恩的重要性
感恩是一种美德,能够提高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它使我们更加珍惜所拥有的,增进人际关系,并促进积 极心态和健康心理。
感恩教育的意义
1 塑造正面价值观
通过口头感谢,学会感恩他人 的帮助和付出。
行为表达
以行动回报,帮助他人并传递 感恩之情。
书面表达
写感谢信、日记等书面形式表 达感激之情。
感恩的益处
增进人际关系
感恩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亲暖关系。
提升心理健康
感恩有助于减轻压力、缓解焦虑,提高幸福感。
培养自信心
感恩能够让个体更具自信,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感恩快乐成长
一、案例背景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感恩思想一直占有主流地位。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动人诗句,显示了我国有源远流长的感恩情怀与传统。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一种做人的道德,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做人起码的支点。

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

或许,很多父母与老师并不渴望得到回报与感恩,但感恩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感恩教育”的核心是“感”和“恩”,基础是“爱”。

感恩,绝不是对父母恩情简单的回报,它是学生本身的一种责任意识、自立及自尊意识,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感恩,不仅仅是一种美德的要求,更是生命的一个基本使命。

不懂得感恩,就不会懂得何为人间真情,没有感恩意识,个人的其他道德更是无法建立起来。

缺少感恩教育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因为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

每一个人都应常怀感恩之心,感激生育你的人,感激抚养你的人,感激教育你的人,感激关怀你的人,感激帮助你的人……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人性和人的高贵之所在。

拒绝感恩,是道德的失落,是不文明的表现。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细心呵护着,在家里,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在他们的心中只有索取,没有回报。

父母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事情父母都可以代劳。

一旦有错误时,父母多说几句,他们就埋怨父母的唠叨、麻烦,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有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原因,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予以反思,应该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多开展一些相关主题的活动,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亲情,学会感恩。

目前,“感恩教育”已引起了学校、家长和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感恩教育,让学生从中体会父母的不易,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爱心,让孩子懂得回报,引导学生把感恩父母的朴素情感升华为爱他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崇高境界,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感恩教育的目标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

所以,从感恩教育入手,使学生感悟到: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应该感谢老师;他人关心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人……使“滴水之恩,当报涌泉”之情感在学生心中生根、开花、结果。

从而让他们树立起责任意识,以积极的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三、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感恩父母
由三位同学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好多同学已伴随他们的讲述流下了懊悔的泪水。

真正体会到了自己父母的艰辛。

在同学们潸然泪下的同时,我做出总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我们一点一滴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帮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因此,我们应该懂得感恩,懂得感激父母。

”现在请全体同学起立,跟老师一起说出我们心里的那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第二环节——感恩老师
请同学们欣赏关于歌颂老师的诗歌:《感谢老师》
多少个季节轮回
多少个春夏秋冬
您是红烛燃烧着亮丽生命
您用真情传播着智慧火种。

就像那春蚕献出一生的忠诚
就像那冬梅吟唱着早春的歌声多少个不眼之夜
您在漫漫的长夜里伏案
多少个寒暑春秋
您忙碌在三尺讲台
青丝之间添了华发
您用爱
缩短着心与心的距离
您是那阳光融化冷漠的冰雪
引导我们走进科学殿堂老师您把幼小的我们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您辛苦了老师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学生诗朗诵关于歌颂老师的诗歌(学生在课下提前准备好),在同学们激情洋溢的诗歌声中我做出了总结:
郑燮说:“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的确,感恩这个符号是必要的,然而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将这个名字刻进我们的心间吧,因为他们把所有的爱留给了明天!
同学们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第三环节——友谊长青
请同学们借此机会对在平常不敢说,或者是因为以前的时候有点小摩擦的借此机会化解矛盾,感谢同学朋友。

第四环节——班长带领大家共同宣读感恩宣言
“珍爱宝贵的生命,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勤奋努力学习,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珍惜纯真的友谊,感谢朋友的相伴相助;视困难、坎坷为磨砺,在生活的大潮中锻炼成长。

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明天的美好生活,不管以后发生什么,我都会用感恩的心去积极面对。

胜不骄,败不馁,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在宣言的下方,同学们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姓名……
四、案例分析和反思:
1、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同学们受益匪浅。

明白了感恩的涵义,懂得了感恩的道理,知道了感恩的责任。

感恩的种子已在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萌芽、生长……
2、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如此快乐的成长与幸福,是离不开父母、老师,亲朋、同学的呵护与帮助。

激励他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鞭策自己,改掉恶习,用行动来回馈恩人。

其中最让我欣慰的是,1.3班高飞同学以前和家长的关系很不好,他的父母多次与我交流,对于自己的孩子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通过这次活动,高飞同学的变化特别大,不但不再与父母吵架、做对,更重要的是,已经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也能主动的与父母进行交流,谈心。

他的父母激动地给我打电话,说现在孩子好像变了个人似的。

3、受人恩惠,真情回报的感恩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一种和谐共享的人文。

只要有感恩的思想,感恩的理念,感恩的情怀,人们就可能
焕发出无穷的力量,也才可能顶天立地。

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感恩、善念、包容、奉献的基础上——悠悠赤子心,浓浓感恩情。

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营造感恩的环境,才能让学生从小领悟感恩的道理,培养社会责任感,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情感教育高于一切,它是一切教育成功的基石。

4、孩子们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思想的完善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我们没有权利去责怪现在有道德缺陷的孩子,但我们有义务去改善和挽救正在渐渐淡化的道德观念和日益冷漠的心。

只有社会的各个部门都行动起来,社会中的每一份子都重视起来,我们的和谐社会关系才能建立起来,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