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材料课程教学重点的探讨

合集下载

浅谈《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建筑材料》 课程教学过程 中所存在问题的解 决办法 。
1 在学生方 面 , 、 首先要培 养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动学生 学习 主动 调 性, 其次要使学生认识到本门课程的重要 性和实用性 。 () 1 学生 , 我们 的授课对 象 、 教学 的根本 。先 有学生 , 是 是 才有 教 学; 没有 学生 或者说学 生不学 , 就无所 谓教 、 必要教 。因此 , 人认 也 无 本 为, 教学首先要调 动 、 培养学生 的学 习兴趣 。兴趣是学 生最好 的老师 , 有 了兴趣 , 学生就爱 学 、 好学 , 学起 来也更主动 、 容易。 比如 , 更 可通 过 材料 实物形 象讲 学 、 领学 生实地认 识材 料及其 实际应用 、 时补充新 带 及 型材料的知识 等方法来 培养学 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其 积极性 。同时也可 让学 生阅读 、 论社会 上关 于建筑方面的热点问题 , 讨 如工程建设 安全事 故、 豆腐 渣工 程 、 装修污染等 , 这样 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 知识的理解 、 调 动了学生 的积极性 , 发挥其 自主 陛, 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 () 2 人都是在意识 到某些东西有用 、 非常重要 , 才会想去获取 。所 以, 在教学过程 中耍时时注意让 学生认识到所学知 识的重要性 和实用 性 。 比如 , 从小 的方面可引进或 实地察看工程 实例 中实际 出现 的现象 或问题 , 从而进行提醒 、 说明知识点的重要和应用。从大的方面可列举 个 别工程故障 、 工程安全事故来说明建材对人生命的影响 、 对建筑工程
科技
浅谈《 建筇材斟》 课程教学巾存在昀问题及稿决办法
江西渝 州 科技 职 业 学院 I 黄 天凤
[ 摘 要] 本文从 目前 的教材 、 学过程 以及教 学方法等几方 面分析讨论 了实际教 学中存在 的一些问题 , 教 并进 行建筑材料教学和相应 解决办法的探讨 。提 出 了 点培养 学生学习兴趣 、 重 调动 学生主动性 , 加强理论与 实践 实用性相 结合的解决办法。 [ 关键词 ] 建筑材料 教学 存在 问题 解决 办法

《建筑材料》教案

《建筑材料》教案

《建筑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用途;(2)掌握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特点;(3)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2)学会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3)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掌握建筑材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爱护建筑材料、节约资源的意识;(3)培养学生关注建筑行业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特点(1)无机非金属材料:如水泥、砂、石等;(2)有机材料:如木材、塑料、涂料等;(3)金属材料:如钢材、铝材等;(4)复合材料:如玻璃钢、钢筋混凝土等。

2. 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1)密度、强度、模量等物理力学性质;(2)吸水性、透气性、耐久性等环境性能;(3)燃烧性、腐蚀性等安全性能。

3. 建筑材料的正确选择和使用(1)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2)了解建筑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掌握建筑材料的储存和运输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特点;(2)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3)建筑材料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2. 教学难点:(1)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之间的关系;(2)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3)建筑材料的储存和运输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建筑材料的分类、特点、基本性质等基本概念;(2)实验法:观察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4)小组讨论法:探讨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建筑材料的照片、视频等;(2)模型:展示建筑材料的实物模型;(3)实验器材:进行建筑材料的实验;(4)网络资源:查阅建筑材料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的理解;(2)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建筑材料性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建筑材料发展趋势的探讨。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摘要建筑材料是水利和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

本文从现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就如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方面做了一些探讨,介绍了我校在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情况以及后续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建筑材料是水利和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密切相关。

①教学模块通常分为理论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其任务是使学生具有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水利和土木建筑工程中常用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和使用,为学习有关后续专业课和今后从事与建筑材料技术有关的研究打下基础。

但由于建筑材料课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繁杂,而学时相对偏少,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不深,最终使得学生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面知识欠缺,严重影响到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会给他们今后的工作带来困难。

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本课程,本文从现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就如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做了一些探讨,介绍了我校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情况以及后续努力的方向。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灌输式教学为主。

建筑材料课程中叙述性内容较多,而需要学生动手计算的知识点较少,而且所涉及各种材料间彼此独立,致使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多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一味地让学生接受,而缺乏给他们多的实践动手环节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试验技能不利。

(2)教材与工程脱节。

随着近年来建材行业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不断涌现,如绿色混凝土、玻璃纤维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外加剂、纳米技术等,且许多已有和新标准与检测方法也进行了修订调整,而这些变化并没有及时在教材中得以体现,目前1/3高校的建筑材料课程所用教材仍在沿用旧的版本。

③(3)应试考核仍占主导。

建筑材料作为水利、土木工程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通常高校在考核学生对该门课程掌握程度时,采用百分制的形式,④其中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占60%,期中考试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20%,平时作业和出勤占10%,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

高职《建筑材料》教学方法探讨

高职《建筑材料》教学方法探讨

法。
关键词 : 高职 ; 筑材料 ; 学方法 建 教
《 筑材 料 》 建 筑类 专业 群 的专 基 础 建 是 课程 , 为之 后学 习建筑 构 造 、 构 、 T 技术 、 结 施 计量计 价 等知识 打好 基 础 ,专 业 岗位 资格证 书 的取 证考 试 中也会 涉 及到 建材 知识 ,如施 工员 、 材料 员 、 价员证 等 。 造 本 文结 合高 职 院校 以就业 为 导 向 、直接 面 向专 业 岗位 、着重 培养 学生 的职 业能 力 的 特点 、 程 特点 和 自身的 教学 经验 , 淡对该 课 谈 课程 的教学 想法 。 1课程教 学过 程 中存在 的问题 11教 学 内容 多 , . 涉及 知识 而广 , 统性 系 差。 本课 程 主要介 绍各 类常 用建 筑材料 , 如石 灰 、 膏 、 泥 、 凝 土 、 筑砂 浆 、 石 水 混 建 建筑 钢材 、 木材 、 防水 材料 、 建筑 装饰 材 料 、 热材 料 、 绝 吸 声材 料 等 , 种 繁 多 , 品 内容 繁 杂 , 且各 类 材 料 虽 自成体 系 、但 各体 系之 间 缺乏 内在逻 辑关 系, 系统性 差 , 生易枯 燥乏 味 , 不起 兴趣 。 学 提 1 . 述性 内容多 , 辑性 差 , 论 计算 2叙 逻 理 少 , 践性 强 。 实 本 课程 主要 内容 中概念 术语 多 ,经验性 内容 多 , 字 叙述 多 , 辑 推理 内容 少 , 文 逻 公式 计算 内容 少 。看 似好 学 , 只要 记住 就行 , 但要 活学 活用 、掌握 较难 。如若学 习方 法不 得要 领, 就会进 入学 习 的死胡 同 , 失去学 习兴趣 和 信心 。[ 1 1 1 . 3课程 学时少 , 践教 学流 于形式 。 实 三年高 职教 育 的最后 一个 学期 通 常安排 学生 到企业 顶 岗实 习 ,导致 在校学 习时 间有 限, 只好 压缩课 程课 时 。授课 时数 减 少 , 学 教 内容 ( 如新 材料 ) 不断 增加 。为 保证 教学 内 又 容 的完成 , 就很 容易 出现 “ 鸭式 ” 学 , 生 填 教 学 易感 枯燥 乏味 , 导致 教学效 果欠 佳 。 另外 , 实验 课安 排 的 比例相 对较小 , 在 且 目前 教学 中 , 常先 进行 理论 教学 , 安排 实 通 后 验, 理论 教学 与实验 教学 的进 度 不一致 , 教 使 学 内容不 连续 , 实验课 的效 果就 欠佳 。【

《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探讨

《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探讨
J u a o a j gR d o r lf nn a i n N i o&T n es y V U i ri v t
20 0 8年第 4期
NO. . 0 8 42 0
《 建筑材料》 课程的教学探讨
叶 飞
( 安庆 市建 筑工 程 学 校 , 安徽 安 庆 2 6 0 ) 4 0 3
习 兴 趣 。所 谓 启 发 式 教 学 是 指 教 师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根 据教 学 任务 和学 习的客 观 规律 , 学 生 的实 际 从 出 发 ,采 用 多 种 方 法 以 启 发 学 生 的 思 维 为 核 心 ,
趣 , 为 只要学 会动 手操作 就行 , 有必 要掌 握和 认 没
基础 。《 建筑 材料 》 为一 门专业 基础 课 , 有较 作 既 强 的理 论 性 , 又有 较 强 的实 践 性 ( 验 和 实 习 ) 实 。
对 于 实践 经验 和基 础 知识 薄弱 的中职 学 生来 说 , 听起 来 枯 燥 乏 味 且 不 易理 解 ,极 易 失 去学 习兴 趣 , 而 影 响后继 专业 课 的学 习 , 成 恶性 循 环 , 进 造
为了体积适用密度符号公式单位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现代的教学思想符号定义范围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际咖m材料在绝对密实所有密度pptalv状态下的体积材料或蛔fm3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设备条件不同层次的学表观咖m材料在自然多孔生
总第 5 3期
Su NOI 3 m 5
南 京广播 电视大学 学报


明确 学 习 目的 , 发 学 生 求 知 欲 激
中职学 校 大 部 分 学 生对 学 校 开设 专 业 基 础
课 的 目的并 不 清 楚 , 们 还 停 留 在 中学 时 代 “ 他 填

关于《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的几点探讨

关于《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的几点探讨

引言
《 建 筑 材 料 》 是 建 筑 工程 方 向开 课 较 早 的一 门专业 基础 课 ,其教 学 目的在于 使学 生掌 握 主要 工程材 料的性 质 、用途 、使 用方 法 以及检 测和 质量 控制 方法 ,并获 得 主要 建 筑 材料 的试验 方法 的基 本技  ̄ P A J l l 练 ,为工 程 设 计 、施 工和 管理 等工 作提 供合 理选择 、正 确使 用材 料 的基本 知识 ,同时可 为后续 课 程 如 《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钢 结 构 、 建筑 施 工》和 工 程慨 预算 等 的 学 习及 课程 设计 、毕业 设计 等 实践环 节提 供 必 要的 建筑 材料 基本 知识 。其 重要性 不言 而 喻 ,但 ,该 课程 的特 点是 :涉 及面广 、内容 庞 杂 ,各章 基本 没有 联 系 ,缺 乏系统 性 ;工 程 应 用性强 ,经 验性 内容 多 ,概念 多、专 业 术语 多 、逻 辑性 较差 ,看 似简 单 易懂 ,没有 深 奥 的理 论 ,实则 不宜 把 握 。… 上 述特 点使 学 生普 遍感 到该 课程 枯燥 ,学 习兴趣 和 积极 性 差 ,学生 对课 程 往往理 解不 深 ,应用 不 灵 活 ,分析和 解决 实 际工程 问题 的能 力欠 缺 , 影 响 了教学 效果 。如何在 传统 教学 内容 的基 础 上 改善 教学方 法 ,合理 设 置教学 环节 ,充 分调 动 学 生学 习 的 积极 性 , 以提 高教 学 效 果 ,培 养 出 高 能 力 、 高素 质 的工 程 技 术 人 才 ,是我 们应该 在 教学 实践 中不断 探索 的 问
理。
结构 材料 是本课 程 重点介 绍 的内容 ,主 要包 括混 凝土 及砂 浆 、建 筑钢 材 、木材 、砌 筑 材料和 以水 泥为 主 的胶凝材 料 等 。特 点是 品种 多 ,各种 材料 自成 体 系 ,貌 似比较 分散 和 独立 ,学生 往往 抱怨 知识 点庞 杂 ,没有逻 辑性 ,不 系统 。针 对 以上 问题教 学 中可采 用 以 下方 法 。 ( 1 )提 炼 出学 习主线 :各 种材 料 内 容 的 介 绍 ,多 为 叙 述 、 分 析 和 综 合论 述 其 原 料 、生 产 、组成 、结 构 、构 造及 其对 材料 性 能 的影 响 ,根据 材料 的共性 与特 性来 确定 其 应用技术 ( 包 括 配 制 、施 工 、 检 验 以 及运 输 、储 存 、维护 和经 济效 益等 ) 。因此 ,各 部 分 间 的关 系 如 图 1 。各 部 分 的教 学 内容 皆 围绕 一 条主 线 即 :组 成 一 性 质 一 应 用 而 展

建筑材料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建筑材料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挖掘建筑材料中的美学、文化、科学等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结合建筑材料行业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合理融入思政教育内容
融入行业背景与特点
介绍建筑材料行业的背景、发展趋势和特点 ,引导学生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培养 专业素养和职业意识。
建筑材料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意义
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地位 和作用
建筑材料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多元化和深度
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和互动
缺乏实践环节,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
教材和教学资源不足,影响教学质量
建筑材料课程思政教学改进方向
引入现代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 、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建筑材料课程思政教学探 索与实践
汇报人: 2023-12-08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建筑材料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分析 • 建筑材料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 建筑材料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 建筑材料课程思政教学成果与展望 • 结语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等学科的基础,涉及国计民生,与国家经济 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有助于完善建筑材料课程的思政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具有社会 责任感、职业道德和爱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02
建筑材料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分析
建筑材料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01
02
03
04
传统建筑材料的历史和文化背 景

建筑材料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建筑材料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书名:建筑材料作者:龚爱民主编ISBN:9787550904651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4定价:36元YNAU2021KCSZ05)和参与云南农业)的过程中,以《建筑材料》作为理论参考,深入分析课程教学课程思政要守好的“渠”就是以专业知识为载体,隐性地发挥育人功能,而不是与思政课程一样进行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思政需要将专业知识与情感教育合二为一,达到踏雪无痕、潜移默化的效果,在不知不觉中发挥育人功能。

要想做到隐性教育,课程思政元素须从课程内容中反复凝练,不可生搬硬套的从外在我国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中,处处都有建筑材料的踪迹,处处都彰显着我国古代建筑材料方面的智慧。

基于此,可以用建筑材料中凝聚的先人智慧,培育学生浓浓的民族自豪感。

比如:在第三章无机胶凝材料的石灰章节,在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明确记载了“煤饼烧石成灰”的石灰生产工艺,就可以很自然地和课程内容石灰的生产结合起来。

而且,石灰作为胶凝材料的使用,我国古代就有非常典型的例子—长城,在没有水泥的时代,我国古人用石灰砌筑了震惊世界的万里长其次,国家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材料科学的发展。

基于此,可以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激发学生创新的渴望。

比如:在通用硅酸盐年又制成明矾石水泥(Ⅱ型),-WD-Ⅲ型低热微膨胀水泥的再次,建筑材料要能很好地在工程中发挥作用,必须严格进行质量控制。

因此可通过建筑材料中的质量要求和规范,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比如:在第四章混凝土章节,我们可以用港珠澳大桥沉管混凝土通过配合比设计满足高抗裂性能的案例,将课程中水泥的水化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质量控制部分的建筑材料课程不仅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还可为从事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建筑材料》教材蕴含了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反复的挖掘和凝练,可以非常有效的融入教学,使建筑2021YLKC037,2020YLKC001,2021YLKC1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侧 重讲授 重 点材料 .
土章节 内容安排较 多的授课学 时 , 对理论不 够成熟 的装 饰涂料等 “ 学习过程线” 。其实学习过程线 , 顾名思义 说的是学习 的整个 过
章节适当减少授课学 时数 , 但也要及时将学科 发展 的最新 知识讲 程 , 笔者将其总结为“ 回顾一学 习一 巩固一创 新” 。回顾刚学 过的 授给学生 。从上面建筑材料的章节重点 中不难看 出 , 无机胶 凝材 知识 , 学习新课 内容 , 巩固所学 内容 , 搜索新的资源并借此进 行创 新性思维 。这种学习的过程是教育界一 直奉 行的学 习方法 , 而事 料 与混凝土是建筑材料的授课重点 , 下面就 以混凝 土的理论授课
的形 式 , 对这 一部分做 简要 了解 。4 布置 ) 工程建设 中常用 的工程 材料 , 例如水 泥 、 石灰 、 石膏等无机胶凝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院校 可以观看 录像 ) 要求 学生课 后做好 复 习, 料、 混凝 土、 建筑砂浆 、 建筑钢材 、 木材等 1 0多类材料 。每 种材料 课 后 自学内容。针对课 堂讲授 的 内容 ,
文献标识码 : A
建筑材料是一 门研究各 种建筑 材料 的组成 、 造 、 构 生产 与加 土工程实际的具体用途 及应 用 中的注意 事项等 。3 了解 国 内外 ) 工方 法、 材料 的技术 性能 以及如 何合理 使用 的学科 , 是土 木类 及 新技术工艺。介绍一些国内外最新的 、 用较成熟 的混凝土技术 应 其相关专业 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它涉及 内容广泛 , 括现代建 筑 工艺 , 包 如清水混凝土 、 免振 混凝 土等 , 以采 用观 看图片 ( 条件 可 有
后就可 以在头脑 中形成较为清晰 的学习层次 , 方便学生对课 程内
容进行归类记忆 , 明晰其共 性与 特性 之处 , 是深入 学习各 种建筑 建筑钢材 、 防水材 料 、 木材 、 其他 建筑材 料等 , 虽然不 同 的教 材在 材料性质的基础 。2 课程 的 “ P 主线 。“ P 主 线这一 概念 ) C U” C U” 内容选择上存在些差别 , 但建筑 材料 课程 内容 丰富繁杂 的性 质基 是 由龙广成在《 土木工程材料》 课程教学 改革新 探 中提 出的, 是指 本不会改变 。本文笔者所参考的是陈志 源 、 李启令 主编 的武汉 理 材料组成(o oio s 、 cmpsin)材料性 能特点 ( rpre) t po ets 以及该 材料 的 i 工 大学 出版社 出版 的《 土木工程材料》 一书l 。 4 J 使用法 (sg 或 uizt n 三个部 分。由于其贯穿每类 材料 的始 uae ti i ) la o 末, 是学习建筑材料 的主线 , 取其首字母 简称为“ P 主线 - 。 故 C U” 7 j 建筑材料作为一 门专业基 础课 , 所学 内容 是为其他专业课程 其实质 即《 土木工程材料》 的所有材 料 内容均 围绕 这一主线展 开 , 做准备的 , 以在学 习时应根 据所 属专业 有所侧 重 , 所 根据理 论 的 只要抓住 了这一 主线 便 掌握 了所 有 工程 材料 。3 学 习过 程线 。 ) 发展和应用的推广 , 理论成 熟 的实际应 用较 多的如 水泥 、 对 混凝 笔 者在研究 了 以上“ 两线 ” 之后 又加 以补 充 , 合 出第三 条线 即 整
关于建筑材料课程教学重点 的探讨*
刘 东 李晨 洋
摘 要 : 针对建 筑材料课程特 点及教 学重点的意义 , 对建筑材料课程教 学重点即授 课重点、 习方法、 学 理论联 系实践等 内 容加 以探讨 , 以求更准确的渗透 学科知识 , 提高教学质量 , 国内相关院校 的教 学提供指 导。 为 关键词 : 筑材料 , 建 教学重点 , 学习方法 , 理论 与实践 中 图分 类 号 : U一5 T 0
学 习方法不 只是 建筑材料课程 的教学重点 , 而是每一 门学科 这门课程 既难 以记忆又难 以理解 , 从而产 生厌学心理 。尤其 现行 最终所想要实现 的教学效果 , 者根 据多年 的教学 经验及收集整 笔 教学大纲将《 建筑材料 》 的教学 课时安排 的偏少 I2, 给教师 教 理众多资料 , 已有研 究成 果 的基 础上加 以补充 , 出可 以将建 1 这 l J 在 提
又包括组 成 、 能及其影 响因素 、 性 技术要 求 、 制备和使 用方法 , 以 对 重点 内容 加以记忆 , 并鼓励学生上 网搜索有 关混凝土 的各 类知 作为学生课外扩充 内容 , 丰富学生视野 。 及材料的质量检测和质 量控 制方法等 多方 面内容 。可见 , 建筑材 识 ,
料课 程内容繁杂、 逻辑 性不强 , 为重要 的是 学生很难 掌握 课程 13 侧 重学 习方 法传 授 尤 . 的重 点 , 总感觉所有 的内容 似乎都是重点 、 都需 要掌握 , 生认为 学
学有所帮助。 1建材知识体系框架线 。所谓 的“ ) 建材 知识体系框架线 ” 其 ,
1 建筑 材料课 程教 学重 点解释 1 1 主要 章 节的教 学重 点 .
建筑材料这 门课 主要包括无 机胶 凝材料 、 混凝 土、 筑砂浆 、 建
实 就是将建筑材料 按其性 质 的分类 _ 。这个知 识框架 体系 几乎 6 J 在 每一本《 建筑材料》 教材 中都可 以看 到 , 学生 在熟识这个框 架以
三 学 所 建 学也带来 了一定的困难。因此 , 本文对建 筑材料教 学 内容 中的重 筑材料的学习方法总结为 “ 线” 习法 , 谓 的三线 即“ 材知 “ C U’ “ 。 点问题做 了简要探讨 , 给出一些 教学建 议 , 并 希望 对建筑 材料教 识体系框架线” 课程的 ‘ P 主线 ”学 习过程线”

2 20 ・
第3 6卷 第 2 3期 20 10 年 8月
山 西 建 筑
S Ⅸ I ARCHI H/ TE( J RI
Vl . 6No 2 0 3 J .3 Au . 2 0 g 01

建 筑 业 论 坛 ・
文章编号 :0 96 2 {00 2 .2 00 10 —8 52 1 )30 2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