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10_B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高考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如下:1、呼吸作用的本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不一定需要氧气,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的反应式:,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进行,原料是糖类等,产物是丙酮酸、氢、 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进行,原料是丙酮酸和水,产物是 C02 、ATP 、氢,第三阶段在线粒体进行,原料是氢和氧,产物是水、 ATP ,第一、二阶段的共同产物是氢、 ATP,三个阶段的共同产物是 ATP 。

1mol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能量 2870 KJ,可用于生命活动的有1161 KJ( 38molATP),以热能散失 1709 KJ,无氧呼吸产生的可利用能量是 61.08 KJ( 2 molATP),1molATP水解后放出能量 30.54 KJ 。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2、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

3、水分:一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将增强。

但陆生植物根部如长时间受水浸没,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可使根部细胞坏死。

4、CO2:环境CO2浓度提高,将抑制细胞呼吸,可用此原理来贮藏水果和蔬菜。

5、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1、作物栽培时,要有适当措施保证根的正常呼吸,如疏松土壤等。

2、粮油种子贮藏时,要风干、降温,降低氧气含量,则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3、水果、蔬菜保鲜时,要低温或降低氧气含量及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抑制呼吸作用。

6、光合作用的的探究历程①、1648年海尔蒙脱(比利时),把一棵2.3kg的柳树苗种植在一桶90.8kg 的土壤中,然后只用雨水浇灌而不供给任何其他物质,5年后柳树增重到76.7kg,而土壤只减轻了57g。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2)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2)

精准农业实践: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监测、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实现精准农业管理, 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进行个性化施肥和灌溉,提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效率。
优化农业生态系统:通过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以更好地维 护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例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措施,有 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益。
探索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添加标题
提高作物产量:通过深入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找到提高作物产量的方法,如优化光照、 水分和肥料等条件。
添加标题
抗逆性研究: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逆境环境下的表现,有助于培育抗逆性更强的作物品种, 提高农作物的抗旱、抗寒、抗病等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物质联系
光合作用产生 的氧气是呼吸 作用利用的氧

光合作用利用 的二氧化碳是 呼吸作用释放
的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和呼 吸作用都涉及 到糖类的合成
与分解
光合作用和呼 吸作用都涉及 到能量的转换
与利用
能量联系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涉及到能量的转换。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呼吸作用将化学能转化为 ATP中的活跃化学能。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维持了生物体的能量平衡。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能量传递中起着关键作用。
探索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潜力 未来研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探索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可持续农业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利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机制,开发新型环保技术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第五章
深入研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分子机制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1讲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及影响因素课件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1讲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及影响因素课件

[解析] (1)根据题目示意图可知,过程 A 和 B 分别代 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①是水光解的产物且不参与 暗反应,为氧气,②和③分别是合成 NADPH、ATP 的原料, 即②是 NADP+、③是 ADP 和磷酸,④参与 CO2 的固定, 为 C5,[H]参与了有氧呼吸过程,为还原型辅酶Ⅰ(NADH)。
(2)生理过程及场所
2.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联系
(1)物质方面 C:CO2暗―反 ―→应 C6H12O6 有 第―氧 一―呼 阶→吸 段 C3H4O3 有 第―氧 二―呼 阶→吸 段CO2 O:H2O光――反→应 O2 有 第―氧 三―呼 阶→吸 段H2O H:H2O光――反→应 [H] 暗―反 ―→应 C6H12O6 第有一―氧 、―呼 二→吸 阶段 [H] 有 第―氧 三―呼 阶→吸 段 H2O
即主要去向是图中的 c,D 错误。
考点 2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2016·全国卷Ⅰ]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 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 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 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 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 叶面积吸收 CO2 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 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作用
量来自光能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ATP 三个阶段均能
有氧
产生,但第三阶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呼吸
段相对较多
题型二 线粒体与叶绿体之间物质转化问题 4.如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两种膜结构及其上发 生的生化反应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 1、2 中的两种生物膜依次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 体中

2019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20张PPT)

2019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20张PPT)

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中[H]和ATP的来源、去向比较
项目
[H] 来源 去向
ATP ATP
来来源源 去向
去向
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
H2O光解产生 还原C3
光反应阶段产 生
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 用于第三阶段还原O2
三个阶段都产生
用于C3还原供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植物C3的

还原除外)
4.用一定强度的光束照射一株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测 定光束照射前后该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的速率和 释放O2的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对该图的分析中不正 确的是( )
专题五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019年高考生物考纲要求
1.由五年的考频可以看出本专题在全国卷高考中考查的频 度很高。主要考查的内容有光合作用的过程,环境因素对 光合作用的影响,细胞呼吸的类型及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的综合,如曲线图和实验。 2.从命题的题型来看,非选择题和选择题都有,但非选 择题较为突出。多数情况下,高考的四道非选择题有一道 出在本专题。多数题目通过文字、坐标图或表格给出一定 的信息,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较高。 3.备考时对光合作用的过程、各类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 的影响、细胞呼吸的类型和过程要作为重点复习,还要重 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综合,重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知识与生产实际的联系。
(1)Ⅰ为Ⅱ提供的d和e被用于 Ⅱ中________过程。 (2)Ⅲ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 a物质可以在光合作用____阶段 被消耗,可以在有氧呼吸第___阶段产生。a中的氢元素最终来源于 有氧呼吸反应物___(填物质名称)中的氢。 (3)若为Ⅱ过程提供用14C标记的c物质后,检测到14C 在光合作用中 的转移途径为____,该种研究方法称为____ 。图中c物质产生后进 入相邻叶肉细胞中被利用至少穿过____层磷脂分子层。 (4)若为该植物提供18O标记的O2,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能在 下列_____(填字母)中检测到18O。 A.水 B.二氧化碳 C.葡萄糖 D.丙酮酸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十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十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

5.如图为某一植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 率,下列假设条件中能使图中结果成立的是 ( ) A.横坐标是CO2浓度,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 B.横坐标是温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 C.横坐标是光波长,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 D.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
【解析】选C。图中a、b、d三点分别表示细胞呼吸强度、光补偿点和在光饱 和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由题干“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 ℃和30 ℃”可知,当温度从30 ℃降到25 ℃时,细胞呼吸强度降低,a点 上移;光合作用强度增强,所以光饱和点时吸收的CO2增多,d点上移的同时右 移;b点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在25 ℃时细胞呼吸强度降低,光合作 用强度增强,在除光照强度外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光合作用强度仍 然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需降低光照强度,即b点左移。
【解析】选B。a点转向b点时,光反应增强,能提供更多的还原氢和ATP用于C3 的还原,CO2仍以原速度进行固定,故C3浓度会下降,A项正确;d点转向b点时, CO2浓度增加,会有更多的C5用于CO2的固定,C3的还原速度不变,故C5浓度会 下降,B项错误;ab段表示随光照强度的增大,光合速率增加,故光照强度是 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C项正确;bc段光照强度已经饱和,温度等成为光 合速率的影响因素,D项正确。
【解析】选D。据图分析,无光处理1 h,叶片重量减少了X,可以代表呼吸速 率;再经过光照处理1 h,叶片重量与实验初相比,增加了Y,整个过程经过 了两个小时的呼吸作用,因此实际光合速率=Y+2X mg/h,净光合速率=Y+ X mg/h。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植物叶片的实际光合速率为Y+2X mg/h,A正 确;根据柱状图分析可知,13 ℃时的X、Y都比14 ℃小,因此14 ℃时植物呼 吸作用和实际光合作用都大于13 ℃时,B正确;根据题意分析,分别在上述 四种温度下适宜光照维持10 h再暗处理10 h,四种温度下的增重(10Y)分别为 10×2=20 mg、10×3=30 mg、10×2=20 mg、10×1=10 mg,C正确;16 ℃时 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则其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除了来自线粒体, 还要从大气中吸收,D错误。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有机体中的细胞考点加强课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教案中图版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有机体中的细胞考点加强课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教案中图版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突破点1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高考对本知识点的考查侧重于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过程,物质、能量转化关系,对反应场所及各阶段反应物、生成物确认也常作为考查点,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

【例证】(2017·全国卷Ⅱ,29)下图是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物质依次是、、、,[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代表一种反应过程,C代表细胞质基质,D代表线粒体,则ATP合成发生在A过程,还发生在(填“B和C”“C和D”或“B和D”)。

(3)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水光解形成NADPH和氧气,因此图中①是O2;②可形成NADPH,应为NADP+;③可形成ATP,应为ADP+Pi;三碳化合物还原可形成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因此④表示C5。

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NADH。

(2)图中A表示光反应阶段,B表示暗反应阶段,C代表细胞质基质(可发生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D代表线粒体(可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其中光反应阶段、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合成ATP,而暗反应阶段不但不能合成ATP还会消耗ATP。

因此,ATP 合成发生在A过程,还发生在C和D。

(3)植物叶肉细胞中,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最终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条件下,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生物化学学习题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生物化学学习题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生物化学学习题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生物化学中两个重要的过程,它们在生物体内密切相关且相互依赖。

本文将介绍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生物体内的互相影响。

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概述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和某些细菌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的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太阳光能,并通过光合色素分子间传递电子的过程来释放能量。

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在此过程中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可以按需氧性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形式。

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1. 能量转化关系: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而呼吸作用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细胞能量的过程。

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被分解为能量单位(ATP),供给生物体进行各种生物学活动。

2. 物质转化关系: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和水,释放氧气,并同时产生有机物(如葡萄糖)。

而呼吸作用则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和水。

可以说,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正好满足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需求,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则提供给光合作用进行二氧化碳的再利用。

3. 时间关系: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白天,而呼吸作用则是昼夜都在进行的。

白天光照充足时,光合作用的速率高于呼吸作用,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所需的有机物质,并储存为能量。

而在夜间或光照不足时,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依靠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

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互相影响1. 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供给呼吸作用,提供能量和底物。

植物在光合作用高峰期能够积累大量的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可以被植物利用在夜间或光照不足时进行呼吸作用,维持生命活动。

2. 呼吸作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提供给光合作用进行碳的再利用,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同时,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也为光合作用所需的ATP合成提供了能量来源。

高考生物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完整资料).doc

高考生物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1、呼吸作用的本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不一定需要氧气,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的反应式:,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 进行,原料是糖类等,产物是 丙酮酸 、氢 、 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 进行,原料是丙酮酸和水 ,产物是 C02 、ATP 、氢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进行,原料是 氢 和 氧 ,产物是 水、 ATP ,第一、二阶段的共同产物是氢 、 ATP ,三个阶段的共同产物是 ATP 。

1mol 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能量 2870 KJ ,可用于生命活动的有1161 KJ ( 38molATP ),以热能散失 1709 KJ ,无氧呼吸产生的可利用能量是 61.08 KJ ( 2 molATP ),1molATP 水解后放出能量 30.54 KJ 。

场所 发生反应产物 第一阶段 细胞质 基质 丙酮酸、[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第二阶段 线粒体 基质CO 2、[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第三阶段 线粒体 内膜 生成H 2O 、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3、写出2条无氧呼吸反应式C 6H 12O 6 2C 2H 5OH (酒精)+2CO 2+能量C 6H 12O 6 2C 3H 3O 3+能量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分 2个6H 2O 酶 2丙酮酸 少量能量 [H] + + + 6CO 2 H 2O 酶 大量能量 [H] + + O 2 葡萄糖 酶 2丙酮酸 少量能量[H] + +阶段,第一个阶段 和有氧 呼吸的相同,是由 葡萄糖分解为 丙酮酸 ,第二阶段的反应是由丙酮酸分解成CO 2和酒精 或转化成C 3H 3O 3(乳酸) 。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2、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十)B 第10讲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与呼吸作用的关系时间 / 30分钟基础巩固1.[2017·辽宁葫芦岛一模]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我们称之为细胞代谢,以下对一株正常生长发育的绿色植物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O 2都可用于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在生物膜上产生ATP 的C.有氧呼吸产生的CO 2、H 2O 、ATP 都能用于光合作用D.能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不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反之亦然2.[2017·西藏日喀则一中期中]图K10-6中各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的因素外,其他环境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图K10-6A.甲图中a 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B.乙图中在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d 点比c 点生成C 5的速率快C.M 、N 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 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D.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3.如图K10-7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图K10-7 A.①过程的反应场所是线粒体内膜B .②过程的反应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C.细胞中①②过程都发生时,③过程不一定发生D.若停止光照,则①过程发生,②过程不发生4.[2017·陕西延安黄陵中学三检]科研人员为研究枇杷植株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合特征,对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K10-8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时间一致B.晴天时出现“午休”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过强抑制了光合作用图K10-8C.两种条件下枇杷植株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早晚均与光照强度无关D.实验结果显示枇杷植株适合种植在光线弱的荫蔽环境中能力提升5.[2017·东北育才学校一模]图K10-9为有关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关系图(其他条件适宜),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图K10-9A.图甲中,若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左移,b 点右移B.图乙中,若CO2浓度适当增大,a点左移,b点右移C.图丙中,a点与b点相比,a点时叶绿体中C3含量相对较多D.图丁中,当温度高于2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6.[2017·河北石家庄模拟]在CO2浓度为0.03%和恒温条件下,测定植物甲和植物乙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K10-10所示。

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K10-10A.c点时植物甲的实际光合速率与乙相等B.限制植物乙d点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有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C.若温度升高,植物甲曲线a点会向左移动D.b点时,限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相同7.为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羊草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种植羊草的草地上随机选取样方,用透明玻璃罩将样方中所有羊草罩住形成密闭气室,并与二氧化碳传感器相连,定时采集数据,结果如图K10-11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10-11A.整个实验过程中密闭气室内温度必须保持一致B.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在夏季某天中不同时段采集到的数据C.②③④三条曲线分别反映了羊草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D.200 s时,曲线④和曲线①相应数值之差为净光合速率8.发菜是一种陆生蓝藻,在大气CO2浓度下,某实验研究了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发菜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K10-1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图K10-12(1)据图甲所示,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光照强度从125 μmol·m-2·s-1增加到150 μmol·m-2·s-1时,光反应终产物量(填“随之减小”“随之增加”或“基本不变”)。

光照强度超过150 μmol·m-2·s-1后,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2)结合图乙分析,图甲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应控制在,发菜实际光合速率最大时的温度是。

(3)温度影响发菜实际光合速率的两个原因是。

9.[2017·甘肃河西五市二模]将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分成若干等份,在不同的温度下先暗处理1 h,测得其干重即葡萄糖的量(单位:g)的变化如图K10-13中甲曲线所示;再分别置于同一光照强度下照射1 h后,测得其干重与暗处理前干重差值的变化如图中乙曲线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K10-13(1)小麦叶肉细胞内呼吸酶的最适温度为。

(2)在此光照强度下照射,参与葡萄糖合成的CO2∶C3∶C5=。

若此光照下植物能生长,30 ℃条件下每天的光照时间应不低于。

(3)A点和B点相比,光合作用速率是否相等?,为什么?。

综合拓展10.如图K10-14中Ⅰ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图Ⅱ是某科研小组利用密闭的透明玻璃小室探究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

图K10-14(1)图Ⅰ中,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④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①~④过程中,能为该细胞合成蛋白质供能的过程是。

(2)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向图Ⅱ所示的装置通入14CO2。

当反应进行到0.5 s时,14C出现在C3中;反应进行到5 s时,14C出现在(CH2O)中。

该实验是通过控制(条件)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的,用到的实验方法为。

(3)将图Ⅱ所示的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零点开始)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Ⅲ所示曲线。

观察装置中液滴的位置,c点时刻的液滴位于起始位置的侧,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点。

在下午某段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该组实验数据是在图Ⅲ所示曲线的段获得的。

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

课时作业(十)B1.A[解析] 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可作为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生的氧气可用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正确;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别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这两个阶段均能够产生ATP,B错误;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消耗的ATP只能来自于光反应,C错误;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即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能够进行呼吸作用,D错误。

2.D[解析] 从题图中甲图可以看出,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是a点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其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色素和酶的数量,A正确;乙图中与c点相比,d点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增强,产生的ATP和[H]增加,因此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还原量多,生成C5的速率快,B正确;题图中M、N、P三点的限制因素分别是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温度,C正确;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有可能下降,因为超过最适浓度,酶的活性将降低,D错误。

3.B[解析] 据题图和题干可知,题图中①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形成水的过程,②为光合作用水的光解过程,③为氧气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

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A正确;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B错误;当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时,氧气不能释放到细胞外,C正确;若停止光照,呼吸作用可以发生,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停止,D正确。

4.D[解析] 据题图分析,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时间不一致,A错误;晴天时中午温度较高、光照较强,枇杷植株叶片的气孔部分关闭,同时气孔导度下降,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B错误;两种条件下枇杷植株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早晚均与光照强度、温度有关,C错误;由题图可知,阴天时光照强度较弱,净光合作用速率峰值高于晴天,说明枇杷植株适合种植在光线弱的荫蔽环境中,D正确。

5.D[解析] 题图丁中“光照下CO2的吸收量”为植物净光合量(植物有机物积累量),“黑暗中CO2的释放量”为植物呼吸量,所以当温度高于25 ℃时,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而不是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植物总光合量)开始减少。

6.B[解析] c点时,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相等,由于植物甲比植物乙的呼吸速率大,根据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可知植物甲的实际光合速率大于植物乙的,A项错误;d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植物乙的光饱和点,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有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B项正确;由于题目中只说是“恒温条件下”实验,若温度升高,不能确定对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影响,所以也不能确定植物甲曲线a点的移动方向,C项错误;据题图可知,b点是植物乙的光补偿点,此时限制植物乙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但b点限制植物甲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不是光照强度,而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D项错误。

7.A[解析] 题中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光照强度”和时间,则温度属于无关变量,因此整个实验过程中密闭气室内温度必须保持一致,A正确;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在相同时段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采集到的数据,B错误;②③④三条曲线分别反映了羊草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C错误;200 s时,曲线④和曲线①相应数值之差为实际光合速率,D错误。

8.(1)基本不变光照强度(2)15 ℃35 ℃(3)温度影响光合作用酶的活性;温度影响光合色素的合成[解析] (1)根据图甲可知,当光照强度为100~150 μmol·m-2·s-1时,蓝藻的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且维持相对稳定,则光反应终产物氧气的量基本不变。

当光照强度超过150μmol·m-2·s-1后,净光合速率不断下降,可能是因为光照强度太高,抑制了光合作用的进行。

(2)结合题图乙分析,图甲的呼吸速率为20 μmol O2·mg-1叶绿素·h-1,对应图乙的温度是15 ℃;图乙显示当温度为35 ℃时,实际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

(3)温度一方面影响了光合作用过程中酶的活性,另一方面影响了光合色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9.(1)29 ℃(2)1∶2∶18 h(3)不相等A点光合作用速率为5 g/h,B点光合作用速率为9 g/h[解析] (1)根据曲线,小麦叶肉细胞在29 ℃时呼吸速率最大,说明小麦叶肉细胞内呼吸酶的最适温度为29 ℃。

(2)在此光照强度下照射,小麦幼苗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在暗反应过程中,参与葡萄糖合成的CO2∶C3∶C5=1∶2∶1。

由于乙曲线为黑暗处理1小时、再光照1小时后获得的曲线,因而30 ℃时,小麦的净光合速率为2 g/h,真正的光合速率为2+1=3 g/h,又由于30 ℃时呼吸速率为1 g/h,若此光照下植物能生长,30 ℃条件下每天的光照时间应不低于24÷3=8 h。

(3)A点光合作用速率为5 g/h,而B点光合作用速率为9 g/h。

可见,A点和B 点光合作用速率不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