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1-4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4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4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4单元测试卷第1-4章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B.臭氧(o3)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 的高空c.So2约占空气体积的0.03%,能产生温室效应D.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c.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需要节约用水3.在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为了搜索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人们使用了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散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

试用化学观点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由原子构成4.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和b=8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2个电子生成S2-c.硫原子里,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16D.一个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克5.“酒驾”已经写入刑法。

当人体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20g/100L时为酒驾,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其反应原理为c2H6o+4cro3+6H2So4===2X +2co2↑+9H2o,则X的化学式为(c)A.cr2o3B.crSo4c.cr2(So4)3D.cr2S36.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不显电性,说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B.同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c.含有相同中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原子D.原子是最小的粒子7.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H ②Fe2+③cu ④P2o5 ⑤Fe3+⑥Nacl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8.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至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至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至四单元知识点归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至四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物质不需发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物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

二、基本实验操作:1.药品的取用:(1)取药量: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 1—2mL 。

(2)注意事项:“三不”:不闻、不尝、不摸(3)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用胶头滴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用量筒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取用较大量液体时用倾倒方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要紧靠容器口。

2.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2)使用酒精灯时,酒精不能超过灯容积的2/3,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熄。

(3)给试管液体加热,试管所盛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要倾斜放置,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3.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在容器内壁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空气的成分和组成1.空气的成分:空气成分 N2 O2 稀有气体 CO2 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右图)观察到的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 + 5O2 点燃 4P2O5;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4/5 。

思考:(1)液面小于五分之一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2)能否用铁、碳代替红磷? 不能,原因是碳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 CO、SO2、NO2 、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2023-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复习1-4单元考点归纳

2023-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复习1-4单元考点归纳

2023-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复习1-4单元考点归纳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变化类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现象多表现为形态、状态等的变化多表现为放热、生成沉淀等的变化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考点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注意】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而变化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叙述物质的性质往往用“能”、“难”、“易”、“会”、“就”、“可”等表示能力或属性的用语。

叙述物质的变化往往用“已经”、“了”、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等表示时态的用语。

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考点3:实验探究1.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发现问题→做出假设或猜想→制定方案→实验并记录现象→分析现象得结论→反思与总结。

2.实验观察(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蜡烛受热融化等物理变化,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化学变化;(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包括变化前、变化时、变化后等)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3.实验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探究步骤现象结论点燃前1.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气味红色不透明的圆柱状固体,有轻微气味红色圆柱状固体,质软,有蜡味,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2.用小刀切下一块放入水中易切,浮于水面,不溶解点燃时1.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蜡烛安静、持续燃烧,火焰会随气流闪烁,摇晃,火焰上方有黑烟,火焰分三层,上层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内层底部淡蓝色。

石蜡有可燃性2.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火柴靠焰心部分基本不变色而外焰部分火焰分为外焰、内焰、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化学变化通过化学变化就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稳定性、毒性等本质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可以表现出来【考点归纳】中,1s 后取出 碳化变黑 焰心三部分,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外焰3.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九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1-4单元(1-12课)复习

九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1-4单元(1-12课)复习

经典: 《古兰经》

政教合一

7世纪初:麦加传教
兰 教
传教 活动
622年:622年,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诞生
630年: 占领麦加。此后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的关系: 相互促进关系。伊斯兰教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
统一;阿拉伯帝国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基础过关 阿拉伯帝国
公元前 5世纪 公元前 中后期 509年
公元前 27年
2世纪 1世纪
481年 7世纪初 646年 8世纪前期
800年
雅典民 主政治 达到高 峰
罗马共 和国建 立
公元前 6世纪
佛教 创立
罗马帝 国建立
罗马帝 基督教 法兰克王 伊
国进入 兴起 国建立 斯
黄金时






土地改革-

建立封君

封臣制度

建立时间: 公元前509年
罗 马
政府机构: 元老院、公民大会、保民官

时间:公元前450年左右
标志西欧奴隶 社会结束
和 《十二铜表法》: 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古 罗 马

扩张:布匿战争
地中海霸主
地位: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欧洲法学的渊源 意义: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
罗 建立时间:公元前27年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都是大河文明 都以农业为主 都是奴隶制君主专制 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气温适宜,有利于从事农业生产。

含义 法老的陵墓

制定者: 汉谟拉比
《汉 谟拉
目的: 巩固统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1-4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 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 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蜡烛火焰分为三层: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相同点: 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不同点: 吸入气体: 氧气多呼出气体: 二氧化碳、水多结论: 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烧杯酒精灯漏斗滴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6.各种常见仪器:(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存放: 广口瓶。

②取用: 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滑)(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存放: 细口瓶。

②取用: 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3)量筒: 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 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 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对物质加热用外焰(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 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 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 先预热再加热, 加热用外焰, 试管口不可对人。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 试管口略下倾, 先预热再加热, 加热用外焰。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间接加热的仪器: 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 量筒、集气瓶(8)取用药品时做到: 口不尝、手不摸、鼻不闻(闻的方法: 扇闻)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毫升,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低部即可。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预习提纲1—4课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预习提纲1—4课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预习提纲1—4课第1课人类的形成1、现代人类由什么发展而来的?2、根据考古发现,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人类首先发现于哪个大洲?3、人类形成的时间?4、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5、中国人类学家把人类哪个时期分成了哪四个阶段?,6、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哪三大人种?7、现代人种的差异开始显现出来是在什么时期?8、三大人种出现的原因是:9、人类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10、氏族出现的原因是什么?11、什么是母系氏族公社?特点有哪些?12、父系氏族公社取代母系氏族公社的原因?13、原始社会解体和国家产生的标志是什么?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古代埃及国王的象征是什么?作用2、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是谁的?3、国王哈佛拉的金字塔前矗立着一座什么样的雕像?4、古代埃及强盛的时间?它什么时间被谁所灭?,5、是谁统一了巴比伦?6、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叫什么?它出自于哪个国家?制定的目的7、印度等级制度叫什么?。

整个社会分为个等级,它们分别叫、、、。

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9、古代文明为什么都产生在大河流域?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1、亚非的文明起源于大河流域,那么欧洲的文明起源于哪里?2、希腊的早期文明叫什么?爱琴文明包括哪两个部分?爱琴文明历时多长时间?3、希腊人建立的城邦中最著名的有哪两个?、4、谁统治雅典时最强盛?它的表现是什么?5、斯巴达是一个什么样的城邦国家?6、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时间?7、什么是布匿战争?8、罗马什么时间成为地中海的霸主?9、罗马帝国建立的时间?第一个皇帝是谁?10、罗马帝国延续了多长时间?11、罗马帝国分裂的时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什么?12、斯巴达克起义爆发于什么时期?13、奥运会发源于哪个国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于哪一年?2004年和2008年的奥运会分别在什么地方举行?、14、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制民主政治?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1、日本统一的时间?大和的最高统治者叫什么?后来改称2、大化改新的背景、时间、主要内容、意义、根本原因是3、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4、伊斯兰教纪元是哪一年?与什么事件有关?该教的经典是什么?5、伊斯兰教圣地指哪里?该宗教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有何关系?6、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的时间?7、朝鲜半岛上有几个国家?8、哪一年朝鲜半岛被哪个国家统一?9、朝鲜这个国号来自几世纪?是谁统一了朝鲜王朝?。

人教版初三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至四单元1-4单元知识点归纳提纲重难点汇总

人教版初三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至四单元1-4单元知识点归纳提纲重难点汇总

6.制取氧气
①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选用和原因
②各种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试管、长颈漏斗、分液漏
斗)
④检验及验满氧气(分为排水法和排空气法)的操作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单元
7.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8.实验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放棉花的作用 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作用 ③导管口一开始有气泡不能收集的原因 ④先将导管移出水槽的原因 ⑤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的原因 ⑥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的原因 9.氧气不纯的原因
第一单元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2.蜡烛燃烧的现象及结论 3.呼入呼出气体的操作、现象与结论 4.基本实验仪器与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倾倒法、 量筒的使用、用酒精灯加热、检查装置气密性)
第二单元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①实验现象,原理,结论,水的作用 ②误差分析:小于和大于五分之一原因 ③不能选择铁丝,硫,碳作为反应物的理由
1.过滤
第四单元
①实验用品和仪器
②一贴二低三靠的具体操作
③玻璃棒的作用
④滤液浑浊的原因
2.吸附的作用及吸附剂
3.硬水和软水的定义及检验
4.蒸馏实验
第四单元
①实验原理及主要仪器名称
②沸石的作用
③冷凝管中水流方向
④温度计的位置
5.制取蒸馏水简易装置
①长导管的作用
②烧杯中水的作用
6.氢气燃烧
第四单元
2.物质分类:纯净物、混合物
3.氧气、氮气的用途及对应性质
第二单元
4.木炭,硫,铁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实验 ①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②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差别的原因 ③实验注意事项如水的作用,火柴的作用,盘 成螺旋状的作用,缓慢伸入的作用

新苏科版九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1-4 课时1 面积问题和增长率问题 教学课件

新苏科版九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1-4 课时1 面积问题和增长率问题 教学课件

当堂小练
2.英国伦敦成功申办了第 30 届奥运会,伦敦市政府积极改善城
市容貌,绿化环境,计划从 2010年到 2012年两年时间,绿地面
积增加 44%,这两年平均每年绿地面积的增长率是( B )
A.19%
B.20%
C.21%
D.22%
分析:设这两年平均每年绿地面积的增长率为 x,
根据题意得 (1+x)2=1+44%,
注意:增长
解得x1=0.2=20%,x2=-2.2(不合题意,舍去).
率不可为负, 但可以超过1.
答:3月份到5月份营业额的月平均增长率为20%.
课堂小结
面 面积问题 积 问 题 和 增 长 率 问 增长率问题 题
常见几何图形面积是等量关系.
a(1+x)2=b,其中 a 为增长前的量,x 为增 长率,2 为增长次数,b 为增长后的量.
新课讲解
解: 设这个梯形的高为 x cm,则上底为(x+4)cm, 下底为(x+20)cm.
根据题意得 1 x x 4 x 20 160
2
整理,得 x2 12x 160 0
解得 x1=8 , x2=-20 ( 不合题意,舍去 ) 答:这个梯形的高为解决规则图形问题时,一般 要熟悉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周长公式或体积公式, 然后利用公式进行建模并解决相关问题.
解: 设正中央的矩形两边长分别为9x cm,7x cm.
依题意得
9x 7 x 3 27 21
4
解得
x1
33 2
,
x2
33 2
(不合意,舍去)
故上下边衬的宽度为:
27 9x 27 9
3
3 2
54 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1-4单元试题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一、单项选择(30分)()1. The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节)is coming, we’ll have 3 days ______.A. onB. offC. upD. down()2. Are you afraid of ____at home, Linda? -----No, I’ve grown up.A. aloneB. beingC. lonelyD. being alone()3. —This computer doesn’t work. —Really? I’ll get it tomorrow.A. repairB. to repairC. repairedD. repairing()4. You’ll fail the test ____you work hard .A. ifB. sinceC. unlessD. when()5.--You used to be quiet , ____you ?---Yes, and I used to be very shy.A. wasn’tB. didn’tC. aren’tD. haven’t()6. I study math by ___ lots of exercises.A. doingB. didC. doD. does()7. Jim has made many friends since he ______ to China.A. cameB. comesC. has comeD. will come()8. Tina used to ____in the village, but now she’s used to ____in the city.A. live, liveB. live, livingC. living, liveD. living, living()9. The teacher hurried ____ into the classroom with a book under his arm.A. goB. to goC. goingD. went()10. is not allowed here.A. SmokeB. To smokeC. SmokingD. To smoking()11. Teens shouldn’t _____to go out every night.A. allowedB. allowC. be allowedD. be allow()12. –Listen! Helen is singing in the next room. - It _____ be Helen. She has gone to Guangzhou.A. wouldB. can’tC. couldD. might()13. Mr. Liu is an old teacher. He has much experience _____ Chinese.A. teachB. to teachC. teachingD. taught()14. I have to hide medicine___my son, because he often think it is candy and eat it.A. with.B. at.C. on.D. from()15.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r friend _____ your book without permission?A. lentB. borrowedC. borrowD. lend()16. A: She didn’t come to school yesterday , did she ?B: ______. Though she was not feeling very well.A. Yes , she didn’t .B. Yes, she did.C. No, she did .D. No, she didn’t()17. ----Children, help yourselves to some eggs. -----______.A.That's all rightB. Give me someC.It's very kind of youD.Well()18. I got an A this term , so my teacher was _______.A. impressionB. impressedC. impressD. impressing()19. Jack would stay at home rather than _____out.A. goingB. to goC. goD. goes()20. There are only fifteen students here, the rest of them ____in the classroom.A.isB. areC. beD. /()21. When ________ this book _________?A. is , come outB. did ,come outC. was, come outD. was , came out()22. Do you have __________ friends in your school?A. a lotB. a plentyC. lot ofD. plenty of ()23. -Have you seen him recently? -Yes. I______ him on the street the other day.A. seeB. sawC. have seenD. will see()24. Take a shower before _____to bed, please.A. go B . going C. went . D. goes()25. He is trying his best to do everything well. He doesn’t want to his parents .A. let ,beB. let , aloneC. come , down D let ,down()26. Let’s ask our English teacher to give us advice English.A .many ,about B. a few , on C. some , on D a little .with()27. --What a beautiful dress! --Yes. But it’s so expensive that we can’t _______ it.A. payB. offerC. affordD. support()28. You must concentrate more _________ your English.A. toB. inC. onD. at()29. Last year he had an opportunity ________ abroad, but he gave it up.A. studyB. to studyC. of studyD. for studying()30. —Why do you look unhappy? --Well, my mother is on business in Beijing . I _____her.A. leaveB. thinkC. seeD. miss()31、the old man in this factory when he was young?A、Did ,used to workB、Did ,used to workingC、Did ,use to workD、Did ,use to working()32、The little boy a lot of time on spiders and other insects .A、spendsB、takesC、paysD、cost()33、-It's very cold here in this room. -.A、so it isB、so it doesC、so does itD、so is it()34、should be allowed to drive .A、Sixteen years oldB、Sixteen years oldsC、Sixteen -year-oldsD、Sixteen -years-olds()35、Gina is getting her ears ,and her sister has her hair .A、pierced ,cutB、to pierce ,to cutC、pierce ,to cutD、to pierce , cut()36、If I not so busy ,I with you .A、was , would goB、were , would goC、was , should goD、were , will go()37、We'll climb Xiangshan Hill if it tomorrow.A、won't rainB、rainC、rainyD、doesn't rain()38、-Do you mind if I sit here ? -,It's for Mr. Brown.A、Not at allB、In the slightestC、Better notD、of course not()39、He hardly has time for concerts , he ?A、don'tB、doesn'tC、doesD、do()40、You shouldn't borrow others' books permission.A、withoutB、withC、forD、at()41、people like to meet new people .A、ConfidentB、CreativeC、OutgoingD、Energetic()42、I like sleeping the window in summer .A、with ; openB、keep ; openingC、with ; openingD、let ; open()43、My brother joined the club ________speaking German .A、to practiceB、practicingC、practicedD、practise()44、we are to win the match ,You wait and see .A、certainB、sureC、believedD、thought()45、The students were allowed here for a little longer timeA、stayingB、to stayC、stayedD、to staying()46、We often go to the movies weekends.A. atB. onC. inD. of()47、--- I will go to Qingdao for a visit with my family during the long holiday of May .--- .A. So do IB. So I doC. So will ID. So I will()48、After class,I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and chatting my friends the Internet .A. to;byB. with ;onC. for;inD. about;through()49、He is too tired ________ any longer.A. not to walkB. to walkC. walkingD. not walking()50、I don’t know _________.A. what to do itB. how to do itC. what to doD. to do what完型填空:(10分)Food is very important .Everyone needs to 51 well if he or she wants to have a strong body. Our minds also need a kind of food .This kind of food is 52 .We begin to get knowledge even when we are very young .Small to get knowledge even when we are very young .Small children are 53 in everything around them .They learn 54 while they are watching and listening .When they are getting older ,they begin to 55 story books ,science books …,any thing they like .When they find something new ,they love to ask questions and 56 to find out the answers .What is the best 57 to get knowledge ? If we learn 58 ourselves ,we will get the most knowledge .If we are 59 getting answers from others and do not ask why , we will never learn well .When we study in the right way , we will earn more and understand 60 .()51、A、sleep B、read C、drink D、eat()52、A、sport B、exercise C、knowledge D、meat()53、A、interested B、interesting C、weak D、better()54、A、everything B、something C、nothing D、anything()55、A、lend B、read C、learn D、write()56、A、try B、have C、think D、wait()57、A、place B、school C、way D、road()58、A、on B、with C、to D、by()59、A、often B、with C、usually D、sometimes()60、A、harder B、much C、better D、well第三部分、阅读理解:(30分)ABessie is only five .She does not go to school ,and of course ,she does not know how to read and write .But her sister, Mary ,is a schoolgirl .She is ten .One day ,Mary sees her little sister at the table with a pen in her hand and a big piece of paper in front of her . "What are you doing ,Bessie ?" She says . "I am writing a letter to my friend Kitty." says Bessie . "But how can you ?" says her sister ."You don't know how to write ". "Well," says Bessie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Kitty doesn't know how to read."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T)误(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