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乘车安全误区多多 如何让孩子安全乘车
儿童乘车安全知识有哪些_儿童乘车安全注意事项

儿童乘车安全知识有哪些_儿童乘车安全注意事项当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汽车,孩子便成为了车上的“常客”,他们享受着有车生活带来的欢乐和便捷。
但是平安问题不容忽视。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儿童乘车平安学问,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忙。
儿童乘车平安常识1、使用平安锁绝大多数轿车都会配备平安锁,这个锁可以保证车门从车内无法打开,只有从外面才能打开车门,当儿童乘车时建议家长使用该装置,防止孩子乱动误碰了车门发生危急。
2、大人先下车作为家长,停车后应当自己先下车,并且保证自己和车辆的平安,不要让孩子单独离开车辆,并告知孩子,优先选择右侧下车。
3、儿童不要坐前排前排副驾驶位置危急系数最高,在消失紧急状况时前排空间较大,相对稳固的缓冲区域又不多,发生碰撞后对人的危害更大。
4、窗户别开太大一来防止吹伤了孩子,二来防止调皮的孩子乱动往外爬等危急状况消失。
5、从天窗钻出来许多车辆开着天窗,小孩会从窗户探出头来,有些甚至大半个身子都伸出车外。
许多家长认为车速不快并无大碍,其实这种行为特别危急。
6、最好后排有大人伴随避开儿童在行车过程中由于乱动造成的危急。
儿童乘车平安留意事项1.一般的汽车约束系统不能爱护儿童乘员的平安,因此要想确保儿童的乘车平安,就必需采纳特地的平安装备。
目前,汽车上最常见的儿童平安装备有儿童平安座椅和增高坐垫,前者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后者适合于身高体重已经比较接近成人的年龄较大的儿童。
车主可依据儿童年龄、体重等选择购买。
2.若儿童坐在装有平安气囊的副驾驶位置,平安气囊打开时,高速释放的气体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
由于儿童身高缘由乘坐位置比较靠下,平安气囊打开状态时儿童的受力部位就是脖子或者面部。
这个装置可使家长手动关闭副驾驶席平安气囊,使汽车即使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副驾驶席平安气囊也不会弹出。
3.儿童平安锁:多用于车辆后车门,防止车辆行驶中儿童从车内打开车门而产生的危急。
在使用中,家长需要将儿童平安门锁用启动钥匙调整到锁定位置,再将车门关闭好,这时后排车门便无法从车厢内部开启,只能从外部才可以拉开。
小学生交通安全常识乘坐公交车要站稳扶好

小学生交通安全常识乘坐公交车要站稳扶好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生选择乘坐公交车上学。
乘坐公交车是一种常见的交通方式,但公交车上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为了确保小学生的乘坐安全,他们需要掌握一些交通安全常识,特别是在乘坐公交车时要注意站稳和扶好。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小学生乘坐公交车时的交通安全知识。
一、小学生乘坐公交车时要站稳当小学生乘坐公交车时,站稳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小学生在上车后应尽量站稳,尤其是在车辆启动或刹车时,以防止因身体失衡而摔倒。
其次,小学生应尽可能站到座位较为稳固的位置,如靠近扶手或座椅后背。
同时,小学生可以利用身体的重心,稍微弯曲膝盖,以增加身体的稳定性。
二、小学生乘坐公交车时要扶好扶手扶好扶手可以有效保护小学生的安全。
在乘坐公交车时,小学生应注意扶好扶手,尤其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
扶手能够提供额外的支撑,减少小学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因突然刹车或转弯而产生的不稳定因素。
同时,扶手还可以帮助小学生保持平衡,减少身体的摇晃,确保他们的安全。
三、小学生乘坐公交车时要保持安静在公交车上,小学生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
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为了确保安全。
当乘客们保持安静时,司机能够更加专注地驾驶车辆,避免分散注意力。
此外,小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下能够更容易听到司机的提醒,如下一站名称或车辆异常情况,从而及时做出反应,保障乘坐安全。
四、小学生乘坐公交车时要排队上下车乘坐公交车时,小学生应该与其他乘客一起排队上下车。
排队有助于维持公交车乘车秩序,减少拥挤和碰撞的可能性。
小学生在排队时要保持秩序,遵守规则,不要插队。
如果公交车上已经很拥挤,小学生应该耐心等候下一辆车,以保证自己的安全。
五、小学生乘坐公交车时要避免各种危险动作乘坐公交车时,小学生应避免各种危险动作,如站立时不要用手触碰车窗、门把手等物品,以免被夹伤。
同时,小学生应注意不要将身体探出窗外或站立在车辆的禁止区域,尤其是在车辆行驶时。
幼儿安全教育乘车回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庭用车越来越普及,孩子们乘坐私家车回家的场景也越来越多。
然而,由于幼儿安全意识薄弱,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乘车回家时容易发生意外。
因此,加强对幼儿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乘车回家进行安全教育。
一、乘车前的准备1. 教育幼儿在乘车前要检查车辆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如安全带、儿童座椅等。
2. 告诉幼儿上车后不要随意乱动车内物品,以免发生意外。
3. 强调幼儿在乘车前要听从家长或监护人的安排,不要擅自离开座位。
4. 教育幼儿在乘车前要系好安全带,并教会他们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带。
二、乘车过程中的安全1. 告诉幼儿在乘车过程中要坐在固定的座位上,不要随意走动。
2. 教育幼儿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以免被过往车辆刮伤。
3. 强调幼儿在乘车过程中不要在车内嬉戏打闹,以免影响驾驶员的注意力。
4. 告诉幼儿在车内不要乱动车内按钮,以免造成车辆失控。
5. 教育幼儿在乘车过程中要安静地坐着,不要大声喧哗。
6. 告诉幼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听从驾驶员的指挥,有序地撤离车辆。
三、下车后的安全1. 教育幼儿下车后要检查车辆周围是否有障碍物,确保安全后再下车。
2. 告诉幼儿下车后不要立即跑开,要等待家长或监护人确认安全后再行动。
3. 强调幼儿下车后要远离车辆,避免被车辆卷入。
4. 教育幼儿下车后不要随意触摸车辆,以免发生意外。
四、特殊情况下的安全1. 雨天乘车:告诉幼儿雨天乘车时,要特别注意积水路段,避免因积水导致车辆失控。
2. 雾天乘车:教育幼儿雾天乘车时,要开启车内雾灯,保持安全距离。
3. 高速公路乘车:告诉幼儿在高速公路上乘车时,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在车内嬉戏打闹。
4. 紧急情况:教育幼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冷静应对,听从驾驶员的指挥。
五、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1. 家长要加强对幼儿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 学校要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让幼儿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
孩子公交乘坐安全教育的要点

孩子公交乘坐安全教育的要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公交成为现代城市中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
对于孩子们来说,公交乘坐安全教育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他们才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遭遇危险。
本文将重点介绍孩子公交乘坐安全教育的要点,并提供一些建议。
1. 孩子懂地图和站牌让孩子学习如何使用地图,并教他们认识公交车站站牌的标识。
他们需要知道自己所在地点和目的地的位置,从而能够选择正确的公交车路线和站点。
这样能够帮助他们避免上错车或者坐过站的情况发生。
2. 孩子了解公交车的规则和乘坐礼仪通过教育孩子公交车的规则和乘坐礼仪,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乘车习惯。
例如,要教孩子在公交车站排队等候,给需要坐车的人让座位,并遵守车厢内的禁烟和禁止吸食食物等规定。
这样能够保持公交车内的秩序,同时也能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3. 孩子学习使用公交卡或购票教孩子了解如何使用公交卡或购票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应该知道如何正确刷卡或投币,并明白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
这样能够避免因为付款问题而延误行程,并且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4. 孩子掌握乘车时间和换乘信息孩子需要学习了解公交车的运行时间表和换乘信息。
这样他们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车站,尽量避免长时间等待或急于赶车的情况。
而掌握换乘信息可以帮助他们在需要换乘的时候能够顺利转乘其他公交线路。
5. 孩子注意公交车站和车厢的安全教育孩子要时刻保持警惕,尤其是在公交车站和车厢内。
他们需要注意站牌旁边的安全提示,避免站在过道边缘或门边儿童,以免受伤。
同时,在车厢内也要保持站稳,避免突然加速时摔倒。
6. 孩子学会与司机、乘务员沟通孩子需要学会与司机、乘务员保持基本沟通,当遇到问题或需要帮助时可以及时求助。
例如,孩子应该知道如何告诉司机自己要下车的站点,或者向乘务员求助。
7. 孩子养成保护个人财物的习惯公交车上往往拥挤,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作案的地点。
教育孩子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财物,不要将贵重物品暴露在外。
三岁以下儿童坐车应该注意的事项

三岁以下儿童坐车应该注意的事项三岁以下儿童坐车应该注意的事项不少携家带口自驾出游的人士发现:宝宝的乘车安全对自驾游影响最大,尤其在高速路上遭遇急刹车时非常危险。
目前,每10名死于交通事故的人中,至少有1名儿童,这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家长对儿童乘车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
三大常见误区目前关于儿童乘车有三大常见误区:让宝宝坐在前排副驾驶座实际上,这个座位是汽车上最危险的位置,好动的儿童还可能干扰正常驾驶,诱发事故;把孩子抱在大人怀里有汽车测验表明,当汽车在时速40公里时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作用下,5.5公斤重的婴儿会“变成”110公斤,此时家长根本无力保护孩子;给小宝宝系安全带其实,一般汽车椅和安全带是专为成人设计的。
如果孩子使用成人安全带,在车祸发生时仍可能造成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压伤。
安全保障措施专家指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乘车应采用不同的安保措施:1、体重轻于9公斤的儿童,应使用后向式儿童安全座椅,将安全带置于较低的狭槽中,与肩齐或比肩略低,将安全带夹头的顶部系在腋窝位置。
千万不要把朝后坐的婴儿放在有安全气囊的前排座位上;2、体重9至18公斤重的儿童,应使用前向汽车座椅,将安全带放在指定的加固狭槽中,与肩齐高或者高过肩部,将安全带固定在腋窝的高度,保持安全带贴在身上;3、保重超过18公斤的幼童使用安全带定位,加高座椅,将肩部安全带紧贴前胸系在肩部以上,确保不系到孩子的颈部、脸部或胳膊上;腰部安全带应贴紧大腿,不高过肚子;4、1.45米以上的大孩子,肩部安全带应穿过前胸刚好系在肩部,不要放在胳膊下面或孩子的后背;腰部安全带应贴紧大腿,不高过肚子。
因为三岁以下婴幼儿的头部可能与身体的其余部分等重,颈部肌肉和韧带尚未完全发育,所以不要面向前方坐。
儿童乘车十大隐患不容忽视

儿童乘车十大隐患不容忽视当今社会,随着汽车普及的日益加强,不少家长在出行时都会选择让孩子乘坐车辆。
但是,儿童乘车不当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危险,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因此,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介绍“儿童乘车十大隐患不容忽视”。
一、座椅不适合很多家长购买儿童座椅时往往只重视价格和外观,而忽略了座椅是否适合孩子身高和体重。
孩子座椅不合适会引起婴儿头部抖动,青少年腰腿酸痛等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在购买车座时,一定要注意是否符合标准。
二、没系好安全带车灾中,由于孩子没有系好安全带而导致的死亡数量高达四成。
因此,家长必须强制孩子在车内始终系好安全带。
三、空气污染尤其是在大城市,汽车尾气排放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长期的危害。
因此,家长可以通过在车内点燃香薰,使用车载空气净化器等方式来降低车内空气污染。
四、长时间乘车在乘车过程中,长时间停留坐姿不动,孩子易出现腰背疼痛,眼疲劳,甚至腰椎弯曲等问题。
所以,家长在选车时应该考虑舒适感。
五、路况不良路况不良也是影响儿童乘车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行驶途中,家长要时刻保持警惕,调动常识和经验,减缓车速,行车稳定。
六、异常驾驶一些家长在乘车过程中,会采取一些不正常的驾驶行为,如猛踩油门,急刹车等,这些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家长需要进行正规驾驶培训,提高驾驶技能。
七、乘客态度问题家长只关注自己孩子的安全,如果车内的其他乘客态度极差,会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生理健康。
因此,家长在乘车时,一定要注意其他乘客的行为。
八、突发事件处理不当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突发事件时常不可预测,如车辆故障或失火等,此时需要家长及时采取措施,不能让孩子受到损害。
九、灰尘在车辆内部,灰尘容易积聚在空调风道、座椅、地毯等地方,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加重孩子呼吸道疾病。
所以,家长在日常保养上要经常清理、消毒车内环境。
十、紧急情况无法应对在车祸或者其他紧急情况下,如果家长没有相关应对措施,就会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家长需要定期参加应急处理培训课程,以应对突发情况。
儿童乘车安全知识

儿童乘车安全知识儿童乘车安全知识汇总儿童乘车安全知识包括以下几点:1.儿童乘车时,应该坐在后排的中间位置,并且要使用安全带固定好。
家长要尽量避免抱着孩子乘车,因为孩子无法坐稳,可能会被碰撞。
2.儿童乘车时应该佩戴儿童安全座椅,因为孩子的骨骼和头部保护能力较弱,需要特别的安全座椅来保护。
3.在行车途中,家长应该避免让孩子单独留在车内,以免发生意外。
如果家长需要离开车辆,应该将孩子带在身边或者锁好车门。
4.在行车途中,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果孩子出现不适或者烦躁,应该及时停车或者寻求帮助。
5.家长应该选择合适的车辆,避免购买二手车或者车龄过长的车辆,以确保孩子的乘车安全。
6.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饮食和休息,避免让孩子过度疲劳或者饥饿。
7.如果孩子需要使用婴儿车或者安全座椅,家长应该提前检查好婴儿车或者安全座椅是否完好无损,并且要按照说明书进行正确使用。
8.家长应该避免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因为副驾驶位置的安全气囊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9.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乘车环境,避免让孩子坐在颠簸的路段或者高温的环境中,以免对孩子造成伤害。
10.家长应该给孩子系好安全带,并且要定期检查安全带的磨损情况,以确保孩子的乘车安全。
儿童乘车安全知识归纳在儿童乘车时,为确保他们的安全,以下知识是需要掌握的:1.儿童乘车安全带:在汽车中,为儿童配备符合要求的座椅和安全带。
0~4岁的儿童需要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而4岁以上或者体重超过18公斤的儿童则可以使用成人安全带。
2.儿童乘车安全提醒:家长需要提醒孩子在行车过程中系好安全带,并且时刻关注他们的状态,确保他们不会因分散注意力而接触到车内设施。
3.儿童乘车安全环境:在行驶过程中,应避免儿童在行车时乱动,避免他们接触到方向盘、变速器等,以防意外。
4.儿童乘车安全状况:行车时,家长应避免儿童在行车过程中奔跑、跳跃等,以防发生交通事故。
5.儿童乘车安全下车:在到达目的地后,家长应先下车,然后帮助儿童下车,并检查安全带是否已经解开,避免发生意外。
孩子坐车有哪些注意事项

孩子坐车有哪些注意事项孩子坐车有哪些注意事项一、孩子坐车的注意事项1、不要让孩子在车内吃东西。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在车里让其吃东西,尤其是棒棒糖之类的零食,可能因为汽车急刹车而导致吃着的东西噎住孩子。
所以不要让孩子在车上吃东西。
2、不要让孩子使用成人安全带。
成人安全带是为成人而定制,并不适合孩子,假若孩子真是用成人的安全带,有可能发生急刹车或事故过程中,孩子可能会从宽松的安全带中甩出。
或者因为成人安全带绑的孩子身体太紧,而压迫孩子身体。
3、尽量不要抱着孩子坐车。
抱着孩子坐车,在遇到急刹车或安全事故时,孩子有可能成为大人的“安全气囊”,而且抱着孩子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都会降低,对孩子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4、不要在后座为孩子准备很多玩具。
有的长途旅行中,家长为了孩子玩的高兴,在后座上放置后许多方正的玩具,这些玩具很可能会对孩子身体造成危害。
假若发生事故,这些带棱角的玩具很可能扎伤孩子。
5、不要让孩子单独在车里长时间待着。
孩子在车里待着,是存在着潜在危害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孩子单独待着有可能引发孩子中暑,憋闷等情况,而且各种难以想象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建议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出行。
6、不要让孩子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
让孩子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窗外,都是一件很危险的动作。
极有可能发生孩子的身体被碰伤、擦破以及威胁生命的情况,所以安全地让孩子待着车里吧。
7、孩子不宜坐在副驾驶位置。
副驾驶位置可以说汽车中相对危险的位置,假若发生事故,司机多有条件性闪躲的现象,而副驾驶就可能遭殃了,而且安全气囊不是按照孩子的身体设计的`,所以这些都会对孩子的安全造成威胁!二、儿童安全座椅的注意事项1、儿童安全座椅一定要安装在汽车后排座椅上,并严格遵照要求进行座椅安装,并且不能安装在带有安全气囊的汽车前座上。
2、不要擅自对儿童安全座椅或汽车安全带的设计进行任何改动,以使一个原本不适合的儿童安全座椅能够安装到你的汽车上,如果出现安装问题,需要和经销商或厂商沟通协调安装事宜或者更换其它型号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说车主对于儿童安全乘车问题一无所知可能并不确切。
在记者进行的一个小范围调查中,过半的车主认为,对于3岁之内的儿童来讲,乘车时,乘坐儿童安全座椅是最安全的方式;而近七成的被调查者认为对于4~9岁的孩子来说,坐在后排系上安全带是最安全的方式。
可见我国消费者对儿童乘车的安全知识有一定了解。
但仍有一成多的被调查者认为3岁之内的儿童“由母亲抱着”乘车最安全,从这种最危险的方式被当成最安全的方式这一现象来看,对于儿童乘车安全的宣传工作还需加强。
有数据表明,到2008年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7亿辆,并以每天3.2万辆以上的速度在迅速增加。
但和我国大踏步进入“汽车时代”相比,国内对汽车安全尤其是儿童的乘车安全重视度却并没有提高。
在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汽车消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有专门针对家长不为乘车儿童配备儿童安全座椅的惩罚措施,而中国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普及率甚至不到1%,多数家长对小孩乘车安全的重视仅仅表现为不让小孩坐前排。
郑州市民杨先生的孩子9岁了,平时上学放学都是杨先生开车去接送。
他觉着自己对孩子乘车的安全性还是非常重视的,从来都是让孩子坐后座,系上安全带,把后门的儿童锁锁闭。
不过他也承认,现在孩子大了,时常要求坐在副驾驶位置上,他也会答应。
好在孩子在车上的时候,自己都注意控制车速,一般不会太快。
另一位车主李先生则认为,最安全的位置是驾驶座后面的位置,所以一家三口出游时,他就会让妻子抱着3岁的小孩坐在驾驶座后面的位置,虽然汽车厂家多次提醒消费者抱着孩子坐在车内是不安全的,但李先生认为人比安全座椅更具有灵活性,车子万一发生碰撞,成人会下意识地护着孩子。
另外,李先生也认为后门的儿童锁很重要,把儿童锁锁闭后,坐在后座的孩子就打不开车门和窗玻璃,这让开车的他很放心。
而车主赵先生的做法则与李先生有几分类似。
赵先生家的小宝贝刚刚三个月大,所以带着小宝贝出门时,赵先生倍加谨慎。
“其实在孩子出生之前,我就查看了很多儿童安全乘车的资料,孩子太小还坐不了儿童安全座椅,所以出门只能让妈妈抱着,每次外出都是老婆抱着孩子坐在后排,而且老婆会系上安全带,这样在车子颠簸时也不会挤压到孩子。
”赵先生说。
儿童乘车误区多对号可别入座但上述车主的做法,都被专家一一否决了。
尤其是李先生和赵先生的大人抱着孩子乘车,更是遭到了专家的批评。
在行车过程中,这样的乘坐方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如果抱着孩子坐在前排副驾驶座位,很难系上安全带。
即便是大人系上了安全带,虽然便于孩子的活动,但是孩子却得不到最基本的保护。
在车辆采取紧急制动时孩子的身体很容易前倾,撞到前方的中控台,严重者甚至撞到前挡风玻璃。
如果发生碰撞事故,气囊打开,那么被抱着的孩子就成了气囊和大人之间的障碍物。
再加上孩子身高与成人的差距,打开的气囊一般都会到达儿童头部的位置,对其头部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Volvo公司的安全专家经过多年调查研究证明,即使在车速很慢的情况下,如果发生意外,父母的双臂也不可能对孩子起到保护作用。
据国际权威儿童安全专家介绍,0~12岁的儿童都应使用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很多研究证明,儿童正确使用汽车安全座椅可有效地将受伤害的几率降低70%左右,1到4岁的婴幼儿可以降低50%左右。
另外,汽车座椅和安全带一般都是为成人设计的,不适合儿童体型。
如果孩子身上套着成人的安全带,在车祸时容易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的压伤。
另外,儿童安全座椅也应该安装在汽车后座,这是因为现在的汽车前排座椅普遍有安全气囊。
汽车安全气囊打开时的冲力很有可能造成儿童胸部骨折等伤害,还有可能造成窒息和颈椎骨折等更严重的问题。
记者采访了几家4S店的工作人员,他们总结出现在最常见的儿童乘车误区如下:误区一:成人安全带系法适用于孩子一般来讲,儿童系安全带的最佳方法是从手臂下面跨过肩膀斜对角贴胸而过,腿部安全带应该跨过大腿根部。
这样避免因为儿童的扭动造成安全带的脱落。
另外,因为儿童的身高所限,如果要保证安全地系好车内安全带需要把儿童所坐的位置垫高。
一般来讲,儿童安全座椅都有一定的垫高功能。
年龄大一些的儿童无法坐儿童座椅时,可以选择儿童安全坐垫。
这样,儿童被垫高后,可以使用正常的安全带,这个简单的措施能将危险系数大大降低。
误区二:抱着孩子乘车最安全父亲开车,母亲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的位置或坐在后排,这在郑州街头是经常可以见到的一幕。
父母可能认为孩子只有在自己的臂膀保护下才是最安全的。
事实并非如此,在行车过程中,这样的乘坐方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误区三:让孩子在后排尽情玩耍不要以为把孩子放在后排就万无一失。
即使有家人看护,也一定要让后排的孩子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上。
突发情况时,后排乘客的感觉往往更明显。
如果孩子没有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上,很容易从后排座椅上滑落、撞向前座靠背。
误区四:暂时把孩子独自留在车中带着孩子开车外出购物,到了商场门口把车停好后却发现孩子已经在安全座椅上呼呼大睡了。
你不忍心因为给他拆解安全带打扰他香甜的睡眠,于是决定锁好车门、车窗,把孩子独自留在车中。
如果你有这种想法,建议你立即打消。
这种做法其实很危险,为了保证孩子在车中的“安全”,父母一般都会把车窗紧闭、车门紧锁,孩子长时间处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空间,加上车内的空气质量比较差,很容易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孩子独自在车里淘气地乱碰车中的按钮,也会对其本身和车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误区五:让孩子坐副驾驶5月22日下午,记者在郑州市广电南街一所幼儿园门口看到,不少家长正把小孩从幼儿园接上车,孩子的年龄从4岁~6岁不等,家长们大多让小孩坐到前排座椅,在十余辆车中,仅有3位家长把小孩安排到后排座椅上。
危险分析:小孩天生好动,汽车中控台、排挡杆、手刹都有可能是小孩摆弄的对象,增加了行车的危险系数。
同时,根据volvo汽车公司儿童安全研讨会的测试表明,如果孩子在副驾驶座一人独坐,当紧急刹车时,他就会像子弹一样撞向前方,从而导致重伤或死亡。
同时对于成人来说是安全保障的安全气囊,此时也会对儿童构成危险。
因为儿童的肌肉骨骼较成年人脆弱得多,气囊张开时的冲击力足可导致儿童肋骨骨折等险情的发生。
建议: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要让孩子坐在前排。
误区六:让孩子把头探出天窗回想起去年儿子被天窗夹伤的事,车主蒋先生至今还有些后怕。
那天他开车带着儿子去黄河边玩,儿子强烈要求将头探出天窗,用望远镜远眺。
途中因燃油不多了,蒋先生把车开进加油站加油,谁知当车熄火后,天窗就开始关闭,结果孩子被天窗夹伤了头,所幸天窗有遇到障碍物自动回弹的防夹装置,经检查孩子的颈部只是表皮擦伤伴皮下出血,其他并无大碍。
危险分析:在行驶过程中让孩子探出天窗,若车辆紧急刹车则有可能伤及孩子的脖子和肋骨;此外,现在很多车辆在引擎熄火后有自动关闭车窗和天窗功能,万一小孩未来得及将头收回,天窗关闭时可能夹到他们的头部。
建议:驾车的妈妈或爸爸开启天窗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尽量不要让孩子把头探出天窗。
此外,为防万一,家长可启动天窗的锁止功能以防止孩子误开天窗。
误区七:让孩子自行上下车记者在郑州市儿童医院遇到了带孩子来看病的郑女士,她告诉记者,他们一家购物回到家时,因为她当时手里拿的东西太多,就让3岁多的孩子自己下车,没想到车门太重孩子推开后车门又自动弹了回来,结果把孩子的手给夹伤了。
说话间她不住地抚摩着怀中孩子的小手,“今后我再也不会让孩子自己上下车了”。
危险分析:这种看似平常的举动其实隐含着危险性。
现在大多数车辆为使车门不至于一下子开启到最大,车门行程分两段设计,当门开到1/3左右时可固定,但若未开到固定位置,车门可能回弹。
孩子力气小,开启车门时如果推不到位,车门就会自动回弹,这样很有可能夹伤他们的手指。
此外,急着下车的孩子不会注意开门一侧的行人或自行车,下车后容易被碰撞。
建议:儿童乘车时,最好由家长亲自下车给孩子开车门、关车门。
误区八:车内遍布玩具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很多有孩子家庭的汽车内,类似摇铃、玩具枪、汽车模型甚至蜡笔等各种玩具非常常见。
“开车出去时,孩子在车上没什么玩的就容易闹人,这不,我就把他喜欢的小手枪、机器人啥的都弄到车上了。
”3岁孩子的母亲徐女士认为,让孩子在车内玩玩具,可以让孩子安静下来,这样对孩子来说更安全一些。
危险分析:如果车内放置带尖锐棱角的玩具,就可能在刹车和碰撞时戳伤孩子。
此外,放置在车前面的香水、装饰用小宠物,如果黏附不牢,一旦猛烈追尾也有可能会碰伤孩子。
建议:尽量不要在车内放置太多玩具,在车内只给孩子提供一些毛绒玩具。
误区九:驾车途中逗小孩玩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张女士,有一个两岁的活泼可爱的女儿。
对于儿童乘车安全,张女士还是略懂一二,她给自己的女儿购买了专用的儿童座椅,每次乘车都把宝贝女儿放在儿童座椅上,并扎好安全带。
可能因为太疼爱孩子,驾车时张女士总喜欢回头看看孩子,并逗逗她,有时还会伸手捏捏女儿的小手。
危险分析:很多人把行车途中作为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最好时机。
父母边开车,边与孩子聊天、讲故事,甚至说笑,这可能是不少爸爸妈妈常做的事情。
不过,这样开车可是暗藏风险的。
视线离开前方路面,转向后排小孩的刹那,最有可能就是追上别人车尾的时刻。
这个时候或许对小孩造成的伤害更大。
建议:小孩子在车上闹别扭时,父母最好还是把车停好,然后再哄小孩。
千万不要边驾车,边逗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