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胸腹部肿瘤的临床效果对比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胸腹部肿瘤的临床效果对比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胸腹部肿瘤的临床效果对比目的:探究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胸腹部肿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诊的6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均30例,对照組接受常规固定技术,实验组接受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以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两组的应用效果。

结果:实验组在左右、头脚、前后的摆位误差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胸腹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中施以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效果显著,有助于误差现象的减少,精确度的提高,继而帮助患者获取良好的放射治疗,值得推广。

标签:胸腹部肿瘤;体位固定技术;热塑体膜肿瘤,也称赘生物,是由于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其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1]。

目前,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放射治疗期间患者体位的摆放是否合理对其治疗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

为了探究胸腹部肿瘤患者反射治疗期间的最佳体位固定方法,本文对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施以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共计6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均选取于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16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22-65(43.5土7.2)岁;肿瘤类型:5例食管癌,10例肺癌,9例胃癌,6例乳腺癌。

实验组30例,1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23-66(44.1土7.3)岁;肿瘤类型:6例食管癌,11例肺癌,8例胃癌,5例乳腺癌。

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入选标准:1、在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下开展本次研究;2、符合医学伦理;3、均经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4、可耐受放射治疗;5、无体表溃疡、昏迷、肝肾功能不全、休克、精神障碍等患者。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固定技术,如下:体表画线体位固定技术,平躺于固定架上,以三维激光灯摆正患者体位,待摆正结束,做好体表画线。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对比研究摘要】目的:对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方法:对2012年6月到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9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胸腹部肿瘤患者进行常规的体位固定技术,对研究组胸腹部肿瘤患者进行热塑体膜的体位固定技术,分析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

结果:研究组胸腹部肿瘤患者的左右摆位的误差、前后摆位的误差、头脚摆位的误差分别为(2.29±1.27)mm、(2.30±1.68)mm、(2.02±0.81)mm,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实施热塑体膜的体位固定技术要比常规的体位固定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体位固定技术;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应用【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3-0168-01临床上多对患有胸腹部的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一定的放射治疗,有助于患者的肿瘤治疗,而且减少射线对于患者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的影响,然而,因不同患者的体重差异、皮下脂肪的厚度、腹式呼吸的方式、皮肤的牵拉等情况,均可能引起在进行放射治疗时的摆位常出现一定的误差,重复性较差,影响患者的治疗精确程度,不利于患者的治疗 [1-2]。

本文对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所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将2012年6月到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行放射治疗9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患者的年龄为23~69岁,平均年龄为(52.6±3.4)岁;研究组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患者的年龄为24~68岁,平均年龄为(52.7±3.3)岁。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病情等方面基本相似(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组间数据可进行比较。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胸腹部肿瘤放疗是治疗胸腹部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而体位固定技术则是放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体位固定技术可以帮助患者保持稳定的体位,减小误差,提高治疗精确度。

常见的两种体位固定技术包括原位定位与模板固定技术。

下面我们将对这两种技术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是原位定位技术。

原位定位技术主要通过定位线、定位板等辅助装置,将患者与治疗设备的位置固定在一起,以保持不动。

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它可以有效地约束患者的运动,减小骨骼变形,从而提高放疗的精确度。

原位定位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无法固定肺脏等软组织器官的位置,容易出现误差。

有些患者可能无法耐受长时间的原位定位,例如老年患者或者身体不适的患者。

另一种常见的体位固定技术是模板固定技术。

模板固定技术是利用定做的模板,将患者的身体部位固定在特定位置。

这种技术可以更精确地控制患者的体位和肿瘤位置,减小定位误差。

模板固定技术适用于治疗较小的肿瘤、局部复发肿瘤和淋巴结转移肿瘤等。

相较于原位定位技术,模板固定技术更具精准性和可控性。

模板固定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较长时间的制作和安装,适用范围也相对有限。

原位定位技术和模板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各有优势和限制。

原位定位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范围的患者,但误差相对较大;而模板固定技术精确性高,适用范围相对有限,且成本较高。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固定技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放射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胸腹部肿瘤的方法,其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体位固定技术。

目前,有许多不同的体位固定技术,其中最常用的是直立和仰卧位。

本文将比较这两种体位固定技术在放疗中的效果,以提供参考。

直立位是一种常见的体位固定技术,通常适用于胸部肿瘤放疗。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让射线穿透胸壁直接照射到病灶,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周围的正常组织。

此外,直立位可以使肺部更加扩张,从而减少射线对周围器官的辐射损伤。

但是,直立位需要患者有一定的耐力和平衡能力,肿瘤位置较高的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

在实际应用中,直立位和仰卧位均有其适用范围。

例如,如果肿瘤在胸骨以下,使用仰卧位可能会导致治疗比较困难。

相反,如果肿瘤在胸骨以上,使用直立位会更加有效。

此外,有些患者可能因身体条件或水肿等原因无法适应某种体位固定技术,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总体而言,直立位和仰卧位都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固定技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提高放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背景:胸腹部肿瘤放疗需要准确的照射位置,而体位固定技术可以通过使患者保持相同的身体姿势来减少误差。

目前,两种主要的体位固定技术是降低手臂定位(BD)和头颈肩定位(HNS)。

本研究旨在比较这两种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进行胸腹部肿瘤放疗的患者,共计50名,其中25名采用BD技术,25名采用HNS技术。

比较两个组之间的静态定位误差(SDE),身体姿势变化(BPC),治疗时间和治疗效果。

结果:采用BD技术的组与采用HNS技术的组之间在身体姿势变化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BD技术组的SDE显著低于HNS技术组(P<0.05)。

治疗时间方面,BD技术组平均为18.4分钟,而HNS技术组平均为22.8分钟(P<0.05)。

随访6个月后,患者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两种技术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结论:BD技术比HNS技术更适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其优点包括较低的SDE和较短的治疗时间。

这些结果为胸腹部肿瘤放疗提供了有用的参考,同时也有助于医疗团队在选择体位固定技术时做出决策。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杨永昆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杨永昆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对比研究杨永昆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体位固定技术,研究组患者使用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体位固定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体位固定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固定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过程当中,应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误差,改进体位固定精度,提高放射治疗效果,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关键词:常规体位固定;热塑体膜体位固定;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误差在当前肿瘤的临床治疗过程当中,放射治疗可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当中,患者体位固定情况直接影响到放疗计划的执行效果,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当前临床上有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合理应用体位固定技术,从而实现精确摆位并确保放射治疗的精确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

相对于头颈部以及四肢部位来说,胸腹部肿瘤受患者解剖特点的影响,例如体重、皮肤牵拉、腹式呼吸以及皮下脂肪厚度等因素的影响,在体位固定方面的难度较高,摆位重复性往往不够理想[2]。

我院在胸腹部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应用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取得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41.2±1.3岁,体重44-86kg,平均体重63.1±1.2kg。

肿瘤类型方面,肺癌患者16例,食管癌患者8例,乳腺癌患者9例,胃癌患者10例,胰腺癌患者17例。

患者经过病理学诊断属于恶性肿瘤,肿瘤位于胸腹部,经过检查能够耐受放射治疗。

排除合并有肢体残疾、精神疾病、体表溃疡、昏迷以及休克的患者。

分析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应用

分析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应用

分析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应用胸腹部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之一,放射治疗常被用于这些肿瘤的治疗。

治疗期间,确保准确的辐射剂量传递至肿瘤区域,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是放射治疗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使用不同的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体位固定技术的选择涉及多个因素,诸如患者的病理变化、肿瘤区域的形状、体位和呼吸运动等。

不同的体位固定技术主要包括当位(supine)体位、仰卧(prone)体位、直立体位和深吸气(deep inspiration breath hold)体位等。

当位体位是最常见的体位固定技术之一,它是指患者背部朝向地面,以背部靠着固定板,通过模具装置和紧固带将患者固定在相对静止的位置上。

这种体位固定技术对于胸部肿瘤放疗尤为适用,因为它可以减少胸廓和肺的呼吸运动,从而有助于辐射区域的准确定位和剂量传递。

此外,当位体位也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提供更好的治疗体验。

仰卧体位是另一种常见的体位固定技术,它是指患者面朝着地面,以腹股沟和腅部作为支撑点,通过模具装置将患者固定在相对静止的位置上。

仰卧体位对于治疗腹部肿瘤具有优势,因为这种体位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张腹部,使肠道远离肿瘤区域,从而减少肠道对辐射的敏感性,并提高辐射的精确性。

此外,仰卧体位还有助于减少肺部和膈肌的运动,以及呼吸的干扰。

直立体位是一种对于一些特定病例非常适用的体位固定技术,它是指患者直立站立或坐着,通过使用支撑架或椅子将患者固定在相对静止的位置上。

直立体位对于治疗部分胃肠道肿瘤非常有效,因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腹部器官的自然位置和质量,避免肠道扩张造成的剂量分布不均。

此外,直立体位还可以提供更好的放疗计划和剂量传递准确性,尤其适用于肠道肿瘤的放疗。

深吸气体位是一种相对较新的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它是指患者深吸气并保持持续的呼吸暂停状态,通过使用呼吸导航或影像引导技术将患者固定在相对静止的位置上。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胸腹部肿瘤在放疗过程中的准确定位和精确照射是非常重要的,而体位固定技术对于准确照射至关重要。

在放疗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体位固定技术可供选择,其中常用的包括头面罩固定技术和体干模具固定技术。

本文旨在比较这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为临床放射肿瘤医生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头面罩固定技术头面罩固定技术是一种常见的体位固定技术,它通过特制的头面罩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在放疗台上,以确保治疗过程中头部的准确定位。

头面罩由高密度塑料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固定性和透明度,能够有效地减少头部的运动,保证放疗的准确性。

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头面罩固定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呼吸运动对照射精度的影响,从而提高照射的精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头面罩固定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

头面罩固定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头面罩需要紧贴患者的面部以确保固定效果,可能会引起患者的不适感,尤其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时间保持头部静止的情况下。

头面罩固定技术只能实现对头部的固定,而不能对胸腹部进行有效固定,这可能会影响照射的准确性。

二、体干模具固定技术三、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的效果对比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头面罩固定技术和体干模具固定技术在准确定位和照射精度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

头面罩固定技术能够有效固定患者的头部,减少呼吸运动对照射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治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但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舒适度。

体干模具固定技术能够有效固定患者的胸腹部,减少呼吸运动对照射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治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但制作和适配过程相对较长,可能会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

在临床实践中,放射肿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求,综合考虑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的优劣,选择适合患者的体位固定技术,以确保放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并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治疗时间。

也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探索新的体位固定技术,以提高放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