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PT课件
合集下载
自动变速器培训课程PPT课件

课程内容
自动变速器概述 液力传动装置原理与故障分析 机械传动机构原理与故障分析 液压控制系统原理与故障分析 电路控制系统原理与故障分析 常见故障及维修案例介绍分析
1
目的
• 了解液力传动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 • 了解液力传动装置的常见故障现象 • 掌握液力传动装置的故障处理的方法与思路
2
您对液力传动装置理解的程度?什么作用?有故障可能造 成什么结果?
5
耦合器工作介绍
耦合器的元件构成
6
泵轮
7
8
耦合器工作
问: 液力偶合器为什么能传递扭矩?
9
耦合器工作介绍
耦合器的工作模型
问: 自动变速器车辆中,踩刹车入档发动机为何不熄火?
10
叶片分解图
11
耦合器工作介绍
耦合器的缺陷
液体流动的过程如 左图所示,当泵轮的液体 冲击蜗轮之后,返回到泵 轮,此时液体作用的结果 在阻止泵轮的旋转,导致 发动机功率损失。
叶片分解图
问: 液力偶合器能够传递扭矩,但是为何现在没有在 自动变速器中采用?
12
变矩器结构识别
13
变矩器工作模型
变矩器油流识别
14
蜗轮
导轮
泵轮
问: 液力变矩中导 轮的作用?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您曾经更换过液力变矩器吗? 什么车型?什么现象?什么原因造成的了解吗? 1、 2、 3、
3
变矩器安装的位置识别
自动驱动桥 自动变速器
4
您认为液力变矩器与液力耦合器一样吗?不同点在哪里? 为什么现在的汽车中不使用液力耦合器? 在了解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之前,让我们先简单了解一
下液力耦合器的工作
自动变速器概述 液力传动装置原理与故障分析 机械传动机构原理与故障分析 液压控制系统原理与故障分析 电路控制系统原理与故障分析 常见故障及维修案例介绍分析
1
目的
• 了解液力传动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 • 了解液力传动装置的常见故障现象 • 掌握液力传动装置的故障处理的方法与思路
2
您对液力传动装置理解的程度?什么作用?有故障可能造 成什么结果?
5
耦合器工作介绍
耦合器的元件构成
6
泵轮
7
8
耦合器工作
问: 液力偶合器为什么能传递扭矩?
9
耦合器工作介绍
耦合器的工作模型
问: 自动变速器车辆中,踩刹车入档发动机为何不熄火?
10
叶片分解图
11
耦合器工作介绍
耦合器的缺陷
液体流动的过程如 左图所示,当泵轮的液体 冲击蜗轮之后,返回到泵 轮,此时液体作用的结果 在阻止泵轮的旋转,导致 发动机功率损失。
叶片分解图
问: 液力偶合器能够传递扭矩,但是为何现在没有在 自动变速器中采用?
12
变矩器结构识别
13
变矩器工作模型
变矩器油流识别
14
蜗轮
导轮
泵轮
问: 液力变矩中导 轮的作用?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您曾经更换过液力变矩器吗? 什么车型?什么现象?什么原因造成的了解吗? 1、 2、 3、
3
变矩器安装的位置识别
自动驱动桥 自动变速器
4
您认为液力变矩器与液力耦合器一样吗?不同点在哪里? 为什么现在的汽车中不使用液力耦合器? 在了解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之前,让我们先简单了解一
下液力耦合器的工作
自动变速器概述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自动变速器与手动变速器的比 较
(一)功用
二 自动变速器的功用与分类
自动变换传动比, 1 自动变换传动比,以适应汽车行驶中负荷与路面条 件变化的需要,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件变化的需要,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在发动机不熄火的情况下能结合或中断动力传递。 2 在发动机不熄火的情况下能结合或中断动力传递。
汽车自动变速器
概述
一 概述
自动变速器的概念
将手柄旁( D等字母的变 将手柄旁(上)标有P R N D等字母的变 标有P 速器称为自动变速器。 速器称为自动变速器。
AT
AT
AT
AT
CVT
DCT(DSG) ( )
平行轴
自动变速器实物图
自动变速器实物图
自动变速器实物图
自动变速器实物图
三 典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及传动特点
手动变速器的动力传动简图
三 典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及传动特点
(一)(本田)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 )(本田) 本田
三
典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及传动特点
(二)DCT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也称DSG DCT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也称DSG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也称
三 典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及传动特点
(二)分类
1 按照传动原理的不同分为
AT( Transimisson)液力自动变速器 AT(Auto Transimisson)液力自动变速器 )无级自动变 CVT(Continuousiy Variabic Transimisson )无级自动变 速器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DCT(Double Clutch Transimisson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也称DSG 也称DSG
CVT无级自动变速器 (三) CVT无级自动变速器
汽车自动变速器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幻灯片

控制策略优化
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策略,实现自动变速器的智能换挡和动力 优化,提高驾驶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
故障诊断与预测
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自动变速器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预测潜 在故障,提高维修效率和使用寿命。
未来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更高传动效率
通过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设计等手段,提高自动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
试验设备
包括测功机、转速扭矩传感器、油耗 测量仪等,用于测量自动变速器的性 能参数。
场地要求
试验场地应平整、宽敞,具备良好的 通风和照明条件,以确保试验过程的 安全和准确性。
试验过程与数据分析
试验准备
选择适当的试验车辆和自动变速器,安装测 量设备并进行调试。
试验过程
按照预定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记录各项性 能参数的变化情况。
机构传递至车轮。
挡位变换路线
02
根据车速和发动机负荷等信号,换挡执行机构动作,实现不同
挡位间的变换。
辅助传动路线
03
包括倒挡、空挡等特殊挡位的传动路线,满足车辆不同行驶需
求。
03 自动变速器的控 制系统
控制系统概述
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工 作流程
控制系统的作用与重要性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工作 原理
01
阀故障等。
打滑
可能原因有液压油油面太低、 离合器或制动器磨损严重、油
泵磨损等。
升挡过迟
可能原因包括节气门拉索调整 不当、主油路油压过高、真空 式节气门阀真空软管破损等。
不能升挡
可能原因有车速传感器故障、 换挡电磁阀故障、控制单元故
障等。
故障诊断方法与步骤
初步检查
检查自动变速器的油面高度和油 质,观察是否有异味、变色或杂
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策略,实现自动变速器的智能换挡和动力 优化,提高驾驶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
故障诊断与预测
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自动变速器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预测潜 在故障,提高维修效率和使用寿命。
未来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更高传动效率
通过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设计等手段,提高自动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
试验设备
包括测功机、转速扭矩传感器、油耗 测量仪等,用于测量自动变速器的性 能参数。
场地要求
试验场地应平整、宽敞,具备良好的 通风和照明条件,以确保试验过程的 安全和准确性。
试验过程与数据分析
试验准备
选择适当的试验车辆和自动变速器,安装测 量设备并进行调试。
试验过程
按照预定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记录各项性 能参数的变化情况。
机构传递至车轮。
挡位变换路线
02
根据车速和发动机负荷等信号,换挡执行机构动作,实现不同
挡位间的变换。
辅助传动路线
03
包括倒挡、空挡等特殊挡位的传动路线,满足车辆不同行驶需
求。
03 自动变速器的控 制系统
控制系统概述
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工 作流程
控制系统的作用与重要性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工作 原理
01
阀故障等。
打滑
可能原因有液压油油面太低、 离合器或制动器磨损严重、油
泵磨损等。
升挡过迟
可能原因包括节气门拉索调整 不当、主油路油压过高、真空 式节气门阀真空软管破损等。
不能升挡
可能原因有车速传感器故障、 换挡电磁阀故障、控制单元故
障等。
故障诊断方法与步骤
初步检查
检查自动变速器的油面高度和油 质,观察是否有异味、变色或杂
自动变速器概述PPT课件

二、自动变速器的使用
2、变速器的控制模式
保持模式(HOLD)
雪地驾驶模式
手动/自动转换模式
下坡模式
经济模式
运动模式.
控制模式
二、自动变速器的使用
3、各档的作用:
二、自动变速器的使用
“P”驻车档 传动比i=O=从齿/主齿=主转速/从转速 作用:长时间停车用,锁止输出轴,可以起动可拔下钥匙和起动发动机。
无级手动一体
S档(运动模式)
一、自动变速器的类型
2、按汽车驱动方式分类:
前 驱
后 驱
自动变速驱动桥
自动变速器
一、自动变速器的类型
3、按变速器的速位
变 速 器
2前速
4前速
3前速
5前速
6前速
7前速
变按速 器 的 速 位
一、自动变速器的类型
4、按齿轮变速机构类型
变速器
1、使用过程中注意问题 b、超速档开关的作用(OD开关): 锁止和开启超速档 汽车在市区行驶时,市区车流量大,频繁换档,而自动变速器每一次换档,变速器内负责换档的离合器和制动器就要经历一次摩擦过程,会造成变速器油温过高。
二、自动变速器的使用
1、使用过程中注意问题 c、加速踏板的正常控制 升档、降档的决定因素:发动机负荷和车速,抬起加速踏板变速器升档.
D1:起步档
D2: 过渡档
D3: 直接档
D4:超速档
i=2.5—3.2
i=1.4—1.6
i=1
i=0.6—0.8
二、自动变速器的使用
“D”前进档:档位随负荷和车速变化
二、自动变速器的使用
“3” 前进档最高只能升至三档 “S” 雪地行车档 “1 2” “L” 发动机制动档,下坡时使用
2、变速器的控制模式
保持模式(HOLD)
雪地驾驶模式
手动/自动转换模式
下坡模式
经济模式
运动模式.
控制模式
二、自动变速器的使用
3、各档的作用:
二、自动变速器的使用
“P”驻车档 传动比i=O=从齿/主齿=主转速/从转速 作用:长时间停车用,锁止输出轴,可以起动可拔下钥匙和起动发动机。
无级手动一体
S档(运动模式)
一、自动变速器的类型
2、按汽车驱动方式分类:
前 驱
后 驱
自动变速驱动桥
自动变速器
一、自动变速器的类型
3、按变速器的速位
变 速 器
2前速
4前速
3前速
5前速
6前速
7前速
变按速 器 的 速 位
一、自动变速器的类型
4、按齿轮变速机构类型
变速器
1、使用过程中注意问题 b、超速档开关的作用(OD开关): 锁止和开启超速档 汽车在市区行驶时,市区车流量大,频繁换档,而自动变速器每一次换档,变速器内负责换档的离合器和制动器就要经历一次摩擦过程,会造成变速器油温过高。
二、自动变速器的使用
1、使用过程中注意问题 c、加速踏板的正常控制 升档、降档的决定因素:发动机负荷和车速,抬起加速踏板变速器升档.
D1:起步档
D2: 过渡档
D3: 直接档
D4:超速档
i=2.5—3.2
i=1.4—1.6
i=1
i=0.6—0.8
二、自动变速器的使用
“D”前进档:档位随负荷和车速变化
二、自动变速器的使用
“3” 前进档最高只能升至三档 “S” 雪地行车档 “1 2” “L” 发动机制动档,下坡时使用
自动变速器ppt精品课件

定期更换变速箱油
根据车辆使用情况和变速箱类型,定 期更换变速箱油,一般建议每2-4万公 里更换一次。
正确使用与保养变速箱油
选择合适的变速箱油
根据变速箱类型和车辆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变速箱油,确保 油品质量。
正确操作变速箱
在驾驶过程中,应避免急加速、急减速等激烈驾驶方式,以 免对变速箱造成过大负荷。
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行星齿轮机构是自动变速器中的核心部分,它由 行星轮、齿圈、太阳轮和行星架组成。
当发动机运转时,太阳轮与输入轴一起转动,行 星轮在行星架的带动下转动,同时行星轮与齿圈 的啮合将动力传递到输出轴,从而实现动力的传 递和变速。
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行星轮的转动来 实现动力的传递和变速。
无级变速器(CVT)
通过可调节的锥轮和钢带实现连续变化的传 动比。
自动变速器的优缺点
优点
提高驾驶便利性,减少驾驶者的 劳动强度,提供更好的加速和减 速性能,提高燃油经济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缺点
制造成本较高,维修保养费用相 对较高,可能存在换挡顿挫和动 力传递损失的问题。
02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它通过液力传动和行星齿轮机构 来实现自动换挡,使驾驶者无需 手动操作离合器和换挡杆即可实 现车辆的起步、加速和减速。
自动变速器的种类
液力自动变速器(AT)
利用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机构实现自动换 挡。
双离合变速器(DCT)
由两个离合器交替工作,实现快速换挡和动 力传递。
机械自动变速器(AMT)
结合了传统手动变速器和自动离合器的优点 ,通过电脑控制换挡和离合器操作。
自动变速器能够实现无级变速,避免了换挡时的动力中断 和顿挫感,使得发动机的动力能够更好地传递到驱动轮上 ,进一步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能。
根据车辆使用情况和变速箱类型,定 期更换变速箱油,一般建议每2-4万公 里更换一次。
正确使用与保养变速箱油
选择合适的变速箱油
根据变速箱类型和车辆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变速箱油,确保 油品质量。
正确操作变速箱
在驾驶过程中,应避免急加速、急减速等激烈驾驶方式,以 免对变速箱造成过大负荷。
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行星齿轮机构是自动变速器中的核心部分,它由 行星轮、齿圈、太阳轮和行星架组成。
当发动机运转时,太阳轮与输入轴一起转动,行 星轮在行星架的带动下转动,同时行星轮与齿圈 的啮合将动力传递到输出轴,从而实现动力的传 递和变速。
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行星轮的转动来 实现动力的传递和变速。
无级变速器(CVT)
通过可调节的锥轮和钢带实现连续变化的传 动比。
自动变速器的优缺点
优点
提高驾驶便利性,减少驾驶者的 劳动强度,提供更好的加速和减 速性能,提高燃油经济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缺点
制造成本较高,维修保养费用相 对较高,可能存在换挡顿挫和动 力传递损失的问题。
02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它通过液力传动和行星齿轮机构 来实现自动换挡,使驾驶者无需 手动操作离合器和换挡杆即可实 现车辆的起步、加速和减速。
自动变速器的种类
液力自动变速器(AT)
利用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机构实现自动换 挡。
双离合变速器(DCT)
由两个离合器交替工作,实现快速换挡和动 力传递。
机械自动变速器(AMT)
结合了传统手动变速器和自动离合器的优点 ,通过电脑控制换挡和离合器操作。
自动变速器能够实现无级变速,避免了换挡时的动力中断 和顿挫感,使得发动机的动力能够更好地传递到驱动轮上 ,进一步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能。
《自动变速器》PPT课件 (2)

62
2)手控阀
功用: 驾驶员通过手控阀实现油路的转换来改变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范围。
03:06
自动变速器
63
3)节气门阀
功用:产生与节气门开度成正比的油压,控制换档阀,实现自动换档。 结构: (机械式)
节气门阀体
03:06
自动变速器
64
功用: 4)速控阀 产生与车速成正比的速控油压,控制换档阀,实现自动换档。
实现倒档
P
R
N
实现空档
应用:
轿车上广泛应用,大型客车、自卸车及 工程车辆上应用也逐渐增多。
03:06
自动变速器
41
5.四元件变矩器 § 5.1构造
四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比三元件液力变矩器多了一个导 轮,两个导轮分别装在各自的单向离合器上。
03:06
自动变速器
42
5.四元件变矩器 § 5.1工作特性
特性:两个变矩器特性和一个耦合器
平稳起步和加速。
衰减振动并防止传动系过载。
减少换档次数。
根据汽车的行驶阻力,自动改 变传动比(无级变速)。P81
03:06
自动变速器
31
3.液力变矩器 § 3.4缺点
输出转矩和输入转矩比值的 变化范围小,不能够满足汽车 使用的要求,因此在其后串联 一个有级式机械变速器组成液 力机械自动变速器。P8
03:06
自动变速器
4
1.概述
§ 1.3分类
(1)按传动比的变化方式分:
有级式自动变速器:也级式自动变速器:包括电力式、 动液式(液力变矩器)、金属带式无 级变速器。
综合式自动变速器:也称为液力机
械式03自:06 动变速器。自P动7变4速器
5
自动变速器 PPT课件

太阳轮
行星架
15
2、行星齿轮机构变速原理
运动方程式: n1+αn2-(1+α)n3=0
n1:太阳轮转速; n2:齿圈转速; n3:行星架转速; α=Z2/Z1; Z1:太阳轮的齿数; Z2:齿圈的齿数
16
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规律
1)齿圈2固定,太阳轮1主动,行星架3从动,减速同向
运动; i13=n1/n3= Z3/Z1=1+Z2/Z1>1
传动规律小节
方案 1 2 3 4 5 6 7 8
主动件 太阳轮
被动件 行星架
固定件 齿圈
齿圈
行星架
太阳轮
太阳轮
齿圈
行星架
齿圈
行星架
太阳轮
齿圈
太阳轮
任意两个连成一体
行星架 太阳轮
齿圈 行星架
无任意元件制动又无任二元件连成一体
传动比 1+ α
(1+ α )/ α -α
α/ (1+ α ) 1 / (1+ α )
30
工作原理: 依靠容积的变化,进油和出油,又称为容积 泵。
注意: a.装用自动变速器的汽车不能利用推车起动的
方法使发动机运转; b.装用自动变速器的汽车不能被长距离拖车
-1/ α 1
三元件自由转
备注
减速 增扭
增速 减扭 直接档 空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
四、行星齿轮换档执行元件
离合器、制动器和单向离合器 基本作用:连接、固定和锁止。 1、离合器: 连接作用
止推轴承
弹簧座
摩擦片(内 花键)
卡环
回位弹簧
离合器毂
离合器鼓
卡环
行星架
15
2、行星齿轮机构变速原理
运动方程式: n1+αn2-(1+α)n3=0
n1:太阳轮转速; n2:齿圈转速; n3:行星架转速; α=Z2/Z1; Z1:太阳轮的齿数; Z2:齿圈的齿数
16
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规律
1)齿圈2固定,太阳轮1主动,行星架3从动,减速同向
运动; i13=n1/n3= Z3/Z1=1+Z2/Z1>1
传动规律小节
方案 1 2 3 4 5 6 7 8
主动件 太阳轮
被动件 行星架
固定件 齿圈
齿圈
行星架
太阳轮
太阳轮
齿圈
行星架
齿圈
行星架
太阳轮
齿圈
太阳轮
任意两个连成一体
行星架 太阳轮
齿圈 行星架
无任意元件制动又无任二元件连成一体
传动比 1+ α
(1+ α )/ α -α
α/ (1+ α ) 1 / (1+ α )
30
工作原理: 依靠容积的变化,进油和出油,又称为容积 泵。
注意: a.装用自动变速器的汽车不能利用推车起动的
方法使发动机运转; b.装用自动变速器的汽车不能被长距离拖车
-1/ α 1
三元件自由转
备注
减速 增扭
增速 减扭 直接档 空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
四、行星齿轮换档执行元件
离合器、制动器和单向离合器 基本作用:连接、固定和锁止。 1、离合器: 连接作用
止推轴承
弹簧座
摩擦片(内 花键)
卡环
回位弹簧
离合器毂
离合器鼓
卡环
自动变速器PPT

档位传感器
档位传感器
档位开关逻辑状态
变速器温度传感器
油压传感器
油压传感器
油压传感器
压力开关
压力开关
压力开关
输入/输出速度传感器 输入 输出速度传感器
输入/输出转速传感器 输入 输出转速传感器
输出控制元件
直接输出
● 变速器控制继电器 ● 电磁阀 ● 扭矩管理请求(TRD)
间接输出
3-22
电控液力变矩器离合器( 电控液力变矩器离合器(EMCC) )
● 无EMCC—由于变速器故障或者因为TCM 在 目前的行驶条件下认为不需要EMCC。 ● 部分EMCC(只在TCC 接合期间)—部分 EMCC 一直保持到请求完全EMCC。在部分 EMCC 期间,会出现打滑。 ● 完全EMCC—在部分EMCC,发动机转速处 于变速器输入转速相对与发动机转速要求的 打滑范围内之后进入EMCC。 ● 渐变到无EMCC—渐变到无EMCC 用于柔化 从完全EMCC 或者部分EMCC 变化到无 EMCC。这可在中等节气门开度下减小低档/ 倒档电磁阀的占空比来完成。
国产大捷龙车型技术培训
自动变速器
课程目标
变速器油识别, 变速器油识别,保养周期与更换流程 正确识别变速器机械部件及其调整过程 正确识别变速器液压系统部件 熟悉变速器机械动力传递过程和液压动力传递 熟悉变速器的电子控制过程
课程内容
驱动桥概述 机械部件识别与动力传递 液压系统部件识别与液力传递 电子控制系统 基本诊断
蓄压器
OD UD
2/4
L/R
蓄压器
TCC接合与分开 接合与分开
驻车/怠速 驻车 怠速
倒档
一档
二档
二档EMCC 二档
三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变速器
1.自动变速器组成
1.液力变 矩器; 2.齿轮变 速机构;
3.控制系 统; 4.冷却、 润滑系统
2、液力变矩器 基本构造
液力变矩器组成图
泵轮:泵轮与变矩器壳体连成一体,其 内部径向装有许多扭曲的叶片,叶片内 缘则装有让变速器油液平滑流过的导环。 变矩器壳体与曲轴后端的驱动盘相连接。
12.带式制动器
1.带式制动器组成: 制动鼓:它与行星齿轮的某一元件相连接。 制动带:围在转鼓的外圆上,它的外表面是钢带,内表面有 摩擦材料,制动带的一端用锁销固定在自动变速器壳体上, 另一端与液压油缸的推杆相接触。 油缸:它固定在自动变速器壳体上,其内部有活塞和推杆相 连接。
11.离合器
当离合器结合时,控制油压通过输入轴中心孔
2.工作原理
进入活塞,克服回位弹簧力将钢片和摩擦片压 紧,产生摩擦力。这时动力从输入轴经过离合 器传到输出轴, 当需要离合器分离时,控制油压通过原来的 管路排出,由于回位弹簧的作用,活塞回到初 始的位置,摩擦片和钢片分离,动力不能传递。
3.离合器动力传递路线
涡轮:涡轮上也装有许多叶片。但涡轮叶片的扭曲方向与 泵轮叶片的扭曲的方向相反。涡轮中心有花键孔与变速器 输入轴相联。这是变速器输入轴,涡轮通过花键装在输入 轴上,泵轮叶片与涡轮叶片相对安置,中间有3~4mm的 间隙。
导轮:导轮位于泵轮与涡轮之间,通过单 向自由轮安装在与变速器壳体连接的导管 轴上。它也是由许多扭曲叶片组成。
8.行星齿轮机构的
它由太阳轮或称
为中心轮、行星 齿轮、行星齿轮 架,通常简称为 行星架、齿圈等 组成。 行星齿轮为轴转 式齿轮系统,与 定轴式齿轮系统 一样,也可以变 速、变矩。行星 齿轮机构传动
9.行星齿轮 工作原理
1)齿圈固定,太阳轮主动,行星架被动
从演示 中可以看 出,此种 组合为降 速传动, 通常传动 比一般为 2.5~5, 转向相同。
8)三元件中任一元件为主动, 其余的两元件自由
从分析中可知,其余两元件无确定的转
速输出。第六种组合方式,由于升速较 大,主被动件的转向相反,在汽车上通 常不用这种组合。其余的七种组合方式 比较常用。
1.离合器的组成 卡环:它安装在输入轴转鼓的卡环槽内,限制活塞 的行程。 输出转鼓:其中心有齿形花键与输出轴相连,边缘 有键槽。 钢片:是光板,外缘有矩形花键与输入轴转鼓内键 槽相连。 摩擦片:内圆有花键,与行星齿轮某一元件相连接, 其表面有铜基粉末冶金层或合成纤维层,以增大摩 擦力。钢片与摩擦片相间排列,可轴向移动。 弹簧座卡环:安装在输入轴卡环槽内。许多个回位 弹簧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自动变速器油在进行涡流的同时,又绕曲 轴中心线旋转,我们把液体绕轴线旋转的 流动,称为环流。
6.单向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1)单向离合器的组成:由外座圈,内座圈、保持架、楔块等组成。 2)工作原理:当内座圈固定时,外座圈顺时针方向转动楔块不锁止,外座圈可 自由转动;当外座圈逆时针转动时,楔块锁止,外座圈不能转动。保持架 的作用是使楔块总是朝着锁止外座圈的方向略微倾斜,以加强楔块的锁止 功能。单向离合器.avi
3、电风扇演示变矩器 原理示意图
电风扇A通电,B不通电,电风扇A将以 空气为介质带动电风扇B转动。
如果我们在电风扇A与B之间加一个导管,将 电风扇B出来的空气引导到A的背面,对电风扇 A来说起增益作用,是有利的。如果电风扇B出 来的空气引导到A的正面,对电风扇A来说起阻 尼做用,是有害的。
用空气传递动力会有能量损失,且电风扇B的转速 永远小于A的转速。如果我们将电风扇A与B用一个轴 连接在一起,此时电风扇A可直接带动B同速转动, 就没有能量损失。 此时的电风扇A相当于液力变矩器的泵轮,电风扇 B相当于涡轮,导管相当于导环,空气相当于自动变 速器油,连接轴相当于锁止离合器。
从演示中 可以看出, 此种组合 为升速传 动,传动 比一般为 0.6~0.8, 转向相同。
5)行星架固定,太阳轮主动,齿圈被 动
从演示中 可以看出 此种组合 为降速传 动,传动 比一般 动
从演示中可 以看出此种 组合为升速 传动,传动 比一般为 0.25~0.67, 转向相反。
7.锁止离合器
锁止离合器的组成:减振盘:它与涡轮连接在一起,减振盘 上装有减振弹簧,在离合器接合时,防止产生扭转振动。 锁止离合器:通过凸起卡在减振盘上,可在油压的作用下轴 向移动。 离合器壳:它与泵轮连接在一起,前盖上粘有一层摩擦材料, 以增加离合器接合时的摩擦力。
1.当车辆低速行驶时,自动变速器油由锁止
7)把三元件中任意两元件结合为一体的 当把行星架和齿圈结合为一体作为主动件,太阳 情况
轮为被动件或者把太阳轮和行星架结合为一体作 为主动件,齿圈作为被动件的运动情况。
从演示中我们可以看出,行星齿轮间没有
相对运动,作为一个整体运转,传动比为1, 转向相同。汽车上常用此种组合方式组成 直接档。
当发动机曲轴带动泵
5 .液力变矩器涡流 轮旋转时,泵轮带动 自动变速器油一起旋 与环流
转,在离心力的作用 下,自动变速器油从 叶片的内缘向外缘流 动。 冲击涡轮的叶片, 自动变速油沿着涡轮 叶片由外向内流动, 冲击到导轮叶片,然 后沿着导轮叶片流动, 回到泵轮进入下一个 循环。
我们把从泵轮、涡轮、导轮又到 泵轮的液体流动叫涡流。
工作原理
离合器从动盘的前端流入,所以锁止离合器从 动盘前端及后端的压力基本相等,使锁止离合 器不起作用,分离。此时,变矩器起变速变扭 作用。 2.当车辆高速行驶时,信号阀中的滑阀向上 移动,使继动阀中的滑阀也向上移动,改变油 路,油液从锁止离合器的后端流入,锁止离合 器与前盖之间的油液被排出,两面的压力不等, 使其向前移动,锁止离合器接合。此时,动力 传递路线为:前盖---锁止离合器--变速器输入 轴。锁止离合器.gif
2)齿圈固定,行星架主动,太阳轮 被动。
从演 示中可 以看出, 此种组 合为升 速传动, 传动比 一般为 0.2~ 0.4,转 向相同。
3)太阳轮固定,齿圈主动,行星架 被动。
从演示中 可以看出, 此种组合为 降速传动, 传动比一般 为1.25~ 1.67,转向 相同。
4)太阳轮固定,行星架主动,齿圈被 动
1.自动变速器组成
1.液力变 矩器; 2.齿轮变 速机构;
3.控制系 统; 4.冷却、 润滑系统
2、液力变矩器 基本构造
液力变矩器组成图
泵轮:泵轮与变矩器壳体连成一体,其 内部径向装有许多扭曲的叶片,叶片内 缘则装有让变速器油液平滑流过的导环。 变矩器壳体与曲轴后端的驱动盘相连接。
12.带式制动器
1.带式制动器组成: 制动鼓:它与行星齿轮的某一元件相连接。 制动带:围在转鼓的外圆上,它的外表面是钢带,内表面有 摩擦材料,制动带的一端用锁销固定在自动变速器壳体上, 另一端与液压油缸的推杆相接触。 油缸:它固定在自动变速器壳体上,其内部有活塞和推杆相 连接。
11.离合器
当离合器结合时,控制油压通过输入轴中心孔
2.工作原理
进入活塞,克服回位弹簧力将钢片和摩擦片压 紧,产生摩擦力。这时动力从输入轴经过离合 器传到输出轴, 当需要离合器分离时,控制油压通过原来的 管路排出,由于回位弹簧的作用,活塞回到初 始的位置,摩擦片和钢片分离,动力不能传递。
3.离合器动力传递路线
涡轮:涡轮上也装有许多叶片。但涡轮叶片的扭曲方向与 泵轮叶片的扭曲的方向相反。涡轮中心有花键孔与变速器 输入轴相联。这是变速器输入轴,涡轮通过花键装在输入 轴上,泵轮叶片与涡轮叶片相对安置,中间有3~4mm的 间隙。
导轮:导轮位于泵轮与涡轮之间,通过单 向自由轮安装在与变速器壳体连接的导管 轴上。它也是由许多扭曲叶片组成。
8.行星齿轮机构的
它由太阳轮或称
为中心轮、行星 齿轮、行星齿轮 架,通常简称为 行星架、齿圈等 组成。 行星齿轮为轴转 式齿轮系统,与 定轴式齿轮系统 一样,也可以变 速、变矩。行星 齿轮机构传动
9.行星齿轮 工作原理
1)齿圈固定,太阳轮主动,行星架被动
从演示 中可以看 出,此种 组合为降 速传动, 通常传动 比一般为 2.5~5, 转向相同。
8)三元件中任一元件为主动, 其余的两元件自由
从分析中可知,其余两元件无确定的转
速输出。第六种组合方式,由于升速较 大,主被动件的转向相反,在汽车上通 常不用这种组合。其余的七种组合方式 比较常用。
1.离合器的组成 卡环:它安装在输入轴转鼓的卡环槽内,限制活塞 的行程。 输出转鼓:其中心有齿形花键与输出轴相连,边缘 有键槽。 钢片:是光板,外缘有矩形花键与输入轴转鼓内键 槽相连。 摩擦片:内圆有花键,与行星齿轮某一元件相连接, 其表面有铜基粉末冶金层或合成纤维层,以增大摩 擦力。钢片与摩擦片相间排列,可轴向移动。 弹簧座卡环:安装在输入轴卡环槽内。许多个回位 弹簧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自动变速器油在进行涡流的同时,又绕曲 轴中心线旋转,我们把液体绕轴线旋转的 流动,称为环流。
6.单向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1)单向离合器的组成:由外座圈,内座圈、保持架、楔块等组成。 2)工作原理:当内座圈固定时,外座圈顺时针方向转动楔块不锁止,外座圈可 自由转动;当外座圈逆时针转动时,楔块锁止,外座圈不能转动。保持架 的作用是使楔块总是朝着锁止外座圈的方向略微倾斜,以加强楔块的锁止 功能。单向离合器.avi
3、电风扇演示变矩器 原理示意图
电风扇A通电,B不通电,电风扇A将以 空气为介质带动电风扇B转动。
如果我们在电风扇A与B之间加一个导管,将 电风扇B出来的空气引导到A的背面,对电风扇 A来说起增益作用,是有利的。如果电风扇B出 来的空气引导到A的正面,对电风扇A来说起阻 尼做用,是有害的。
用空气传递动力会有能量损失,且电风扇B的转速 永远小于A的转速。如果我们将电风扇A与B用一个轴 连接在一起,此时电风扇A可直接带动B同速转动, 就没有能量损失。 此时的电风扇A相当于液力变矩器的泵轮,电风扇 B相当于涡轮,导管相当于导环,空气相当于自动变 速器油,连接轴相当于锁止离合器。
从演示中 可以看出, 此种组合 为升速传 动,传动 比一般为 0.6~0.8, 转向相同。
5)行星架固定,太阳轮主动,齿圈被 动
从演示中 可以看出 此种组合 为降速传 动,传动 比一般 动
从演示中可 以看出此种 组合为升速 传动,传动 比一般为 0.25~0.67, 转向相反。
7.锁止离合器
锁止离合器的组成:减振盘:它与涡轮连接在一起,减振盘 上装有减振弹簧,在离合器接合时,防止产生扭转振动。 锁止离合器:通过凸起卡在减振盘上,可在油压的作用下轴 向移动。 离合器壳:它与泵轮连接在一起,前盖上粘有一层摩擦材料, 以增加离合器接合时的摩擦力。
1.当车辆低速行驶时,自动变速器油由锁止
7)把三元件中任意两元件结合为一体的 当把行星架和齿圈结合为一体作为主动件,太阳 情况
轮为被动件或者把太阳轮和行星架结合为一体作 为主动件,齿圈作为被动件的运动情况。
从演示中我们可以看出,行星齿轮间没有
相对运动,作为一个整体运转,传动比为1, 转向相同。汽车上常用此种组合方式组成 直接档。
当发动机曲轴带动泵
5 .液力变矩器涡流 轮旋转时,泵轮带动 自动变速器油一起旋 与环流
转,在离心力的作用 下,自动变速器油从 叶片的内缘向外缘流 动。 冲击涡轮的叶片, 自动变速油沿着涡轮 叶片由外向内流动, 冲击到导轮叶片,然 后沿着导轮叶片流动, 回到泵轮进入下一个 循环。
我们把从泵轮、涡轮、导轮又到 泵轮的液体流动叫涡流。
工作原理
离合器从动盘的前端流入,所以锁止离合器从 动盘前端及后端的压力基本相等,使锁止离合 器不起作用,分离。此时,变矩器起变速变扭 作用。 2.当车辆高速行驶时,信号阀中的滑阀向上 移动,使继动阀中的滑阀也向上移动,改变油 路,油液从锁止离合器的后端流入,锁止离合 器与前盖之间的油液被排出,两面的压力不等, 使其向前移动,锁止离合器接合。此时,动力 传递路线为:前盖---锁止离合器--变速器输入 轴。锁止离合器.gif
2)齿圈固定,行星架主动,太阳轮 被动。
从演 示中可 以看出, 此种组 合为升 速传动, 传动比 一般为 0.2~ 0.4,转 向相同。
3)太阳轮固定,齿圈主动,行星架 被动。
从演示中 可以看出, 此种组合为 降速传动, 传动比一般 为1.25~ 1.67,转向 相同。
4)太阳轮固定,行星架主动,齿圈被 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