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八年级生物下册21.2生物的进化课件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章2节生物的进化二课时精品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章2节生物的进化二课时精品课件

遗传变异
自然选择 (控制进化方向)
总 结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850年英国华尺蠖
工厂林立, 烟雾弥漫,
大多数是浅色蛾,
少数是深色的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多数是深色蛾, 少数是浅色蛾。
根据桦尺蛾材料可以看出:
(1)自然选择是普遍存在的。 (2)环境的定向作用决定着生物的 进化方向,所以生物的进化是定向的。
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内容
3、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内因
一切生物都具有 遗传和产生变异的特 性,各种变异中,有 的可以遗传,有的不 能够遗传
昆 虫 抗 药 性 的 产 生
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内容
4、适者生存——生物进化的结果
在生存竞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 在生存竞争中获胜而生存下来,反之,具有不利 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竞争中失败而死亡; 即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 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B 4、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内容是____ A.生存竞争 B.自然选择 C.人工选择 D.遗传变异 5、在农田中施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人们发现 随着使用年数增长,防治效果越来越差,下列对这一 B 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_____ A、农药使害虫发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B、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 C、害虫会自然发生并巩固抵抗农药的变异 D、农药的质量越来越差 B 6、达尔文认为实现自然选择主要是通过____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和变异 D. 适者生存
人工选择
人们不喜欢的生物变异就把这个生物淘汰掉。 人们喜欢的生物变异就把这个生物保存下来,并 继续繁殖,产生后代。 利用的原理: 生物的可遗传变异

7.21.2 生物的进化(课件)八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

7.21.2 生物的进化(课件)八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

一、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3.展示某种生物(马)的进化历程
马的进化
此图说明了什么?
现代马是由 始祖马,经过漫 长的地质年代逐 渐进化而来的。
体型由小趋大,四肢越来越长, 多趾足逐渐变成中趾发达并惟一 着地。
哺乳

裸子
爬行

两栖

被子
进 化
节肢 软体

鱼类
蕨类

环节

线形 苔藓
扁形
腔肠
藻类
单细胞动物
遗体化石
遗物化石
遗迹化石
一、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1.记录生物进化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一、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2.揭示不同生物的进化关系
始祖鸟化石
始祖鸟
有喙,有羽毛, 前翅像翼等
鸟类特征
前肢有指,指的末端有 爪,有牙齿,尾巴长等。
爬行动物特征
始祖鸟是爬行类与鸟类的中间过渡类型 推测:鸟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
4.如图是从0点开始使用青霉素后细菌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D )
A.曲线 A→C 的变化过程是青霉素对各种类型细菌选择 的结果B.具有抵抗青霉素特性的细菌数量在C点远多于A 点C.抵抗青霉素的特性属于有利变异D.使用青霉素促使 细菌产生了抵抗青霉素特性的变异
自 然 选 择 学 说
叶尾壁虎的保护色
竹节虫的拟态
三、大自然的选择
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现存的长颈鹿的颈为什么那么长? 自 然 选 择 学 说
古代长颈鹿的颈, 有的长、有的短, 颈的长短可遗传。
长颈者可以吃到树 叶,短颈者吃不到 树叶。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8年级下册第21章第2节《生物的进化》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8年级下册第21章第2节《生物的进化》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C
A.《人口论》 B.《在贝格尔舰上的旅行》
C.《物种起源》 D.《昆虫记》
2. 20世纪60年代,用DDT杀虫效果很好,但到了80年代,杀虫效
果却显著下降,原因是( )
D
A.害虫体表由于长期沾染DDT而形成了抗DDT的保护膜
B.长期使用DDT,导致害虫体内产生了抗DDT的抗体
C.80年代 DDT生产水平下降,品质下降
18
合作探究(5分钟左右)
讨论内容: 《导学案》探究一
要求: 1.全体起立、收凳、讨论 2.针对探究点和存在疑问的地方进行讨论。 3.小组长调控本组的讨论内容、进程,并掌握每个成员的讨论情况 4.讨论完后立刻坐下,并整理讨论结果,及时展示或准备点评。
探究一:模拟自然选择
思考1: 生存下来的个体最多的是哪一种“豆豆鸟”? 如果再繁殖下去,且都存活的话,数量是多少?这个现象说明了什
注意:活动规则
1.手不能直接触碰纸盒,只能用“喙”取食。 2.放到托盘上的豆豆才是获取到的食物。 3.四个小组,每组一个检查员
数量
第一代:亲代数量 第一代:幸存数量 第二代:起始数量
喙形
第二代:亲代和后亲代和后代幸存数量
镊子
2
夹子
2
针形
勺形
2
2
00
2
0
6
06
0 18
思考4: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哪种“豆豆鸟”占优势,哪种逐渐被淘汰? 如果“豆豆鸟”食物不在局限在黄豆上,情况会是怎样?
探究一:模拟自然选择
结论:“幸存者”的喙形与它们的所获取的食物相适 应,说明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能被保留,并得以繁殖后代。
适者生存
达尔文认为: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8年级下册第21章第2节《生物的进化》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8年级下册第21章第2节《生物的进化》精品课件

__________到__________。
简单
复杂
低等
高等
水生
陆生
课前预习
4. 始祖鸟和古鸟化石的发现,为鸟类起源于古代的__________类动物提供了 证据。爬行 二、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 5. 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 ①古生代的植物早期是__________,藻中类期是裸蕨,后期是蕨类。动物则是无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和昆虫; ②中生代时________裸__子植物和__________动物爬繁行盛,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 ③新生代时__________和__________成为占优势的陆生脊椎动物, ______________则哺成乳为类占优势的陆生植鸟物类。
()
D
A. 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
B. 足趾个数逐渐减少
C. 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
D. 遗传物质基本相同
同步训练
22. 下列说法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
D
A. 兔和狼之间相互选择
B. 兔和狼之间存在生存斗争
C. 兔和狼都有遗传和变异
D. 强壮的狼所生后一代一定很强壮
同步训练
23. 下表为有关脊椎动物出现的部分地质年代简表,请根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C. 爬行动物盛行,曾被称为爬行类时代
D. 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
同步训练
10. 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
()
D
A.两栖类、蕨类
B.鱼类、藻类
C.哺乳类、被子植物
D.爬行类、裸子植物
11. 哺乳动物和鸟类成为占优势的陆地脊椎动物,被子植物成为占优势的陆
地植物的地质年代是
()
D
A.元古代
B.古生代

八年级生物下册 21.2 生物的进化课件2

八年级生物下册 21.2 生物的进化课件2
No 流所收集的化石资料。讨论:化石证据能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怎样的。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
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才 出现
Image
12/11/2021
第十七页,共十七页。
第十页,共十七页。
2021/12/11
第十一页,共十七页。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所收集的化石资料
• 讨论:化石证据(zhèngjù)能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怎样的?
2021/12/11
第十二页,共十七页。
•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fāxiàn),鱼类 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两 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 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
第十四页,共十七页。
2021/12/11
第十五页,共十七页。
• 从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到现在形形色色(xíng xíng sè sè) 的生物,究竟经历了哪些进化环节呢?
2021/12/11
第十六页,共十七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1.化石证据。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 复杂变化形成(xíngchéng)的。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
第2节 生物 的进化 (shēngwù)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 1.化石证据
(zhèngjù)
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
某种原因被埋藏(máicáng)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 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2021/12/11
第一页,共十七页。
2021/12/11
第二页,共十七页。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8年级下册第21章第2节《生物的进化》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8年级下册第21章第2节《生物的进化》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1.能概述生物进化的证据,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2.能简单说明生物的进化规律。 3.通过对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学说的学习,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 适应性形成的原因。 4.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神创论认为:世界上每种生物由神创造,物种是一 成不变的。
进化论认为:物种在环境变化下,是一代代发生着 改变从而适应环境的变化。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证据(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 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
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琥珀
最先形成的地层是哪一个?
活动:你能从化石中了解什么信息?观察P7页图片
34亿年前古细胞化石
35亿年前蓝细菌化石
6亿年前的三叶虫生物化石
进化速度 较快 漫长
板书设计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从化石的生物结构看,从早期到晚期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晚期
早期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 中就出现了,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近 的地层中才出现。
按地质年代的先后顺序
1、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越少,结构越简单、低 等、越适合生活在水中; 2、越近代的地层中,化石中的生物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高 等、越适合生活在陆地
会考考点:
生物进化的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等到高等、 从水生到陆生。
德国始祖鸟化石及复原图
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动物
嘴里有牙齿有爪
比较
被覆羽毛,有翅膀,有喙
孔子鸟化石及复原图
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爬行动物

北师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1章第2节生物的进化第2课时24PPT

北师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1章第2节生物的进化第2课时24PPT
三叶虫时代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志留纪和泥盆纪 古 生 代
中 期
生物开始由水中向陆地发展
首次出现陆生的裸蕨类植物
志留纪和泥盆纪 古 生 代
中 期
出现鱼类
石炭纪和二叠纪
古 煤层

代 出现石松类、蕨类植物等构成的沼泽森林 出现了能够登陆的两栖类和有翅的昆虫
两栖类是由鱼类进化而来。
后 期
鱼头螈
二叠纪 古 生 代
第2节 生物的进化(第2课时)
二、地球上的生命史
1、地 层:
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叫做地层。
2、地质年代:
指地壳上不同年代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的 时间和顺序。
二、地球上的生命史
(从地球形成到约5.5亿年)
前 原核生物
单细胞 真核生物
多细胞 真核生物





古 生 代
前 出现了大量的无脊椎动物类群和高等藻类类群 期 三叶虫类无脊椎动物化石占海洋动物化石的60%
C.哺乳类、被子植物 D.鱼类、藻类
2.恐龙和翼龙非常繁盛的时期是( D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新生代 D.中生代
3.灵长类进化为人的时期是( B )
A.中生代 B.新生代 C.太古代 D.元古代
4、古代后期出现,在地质运动中被埋在地下成为
现在的煤层之一的植物是( C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这些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由于 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所以没 有灭绝,而且分布非常广泛。
前寒武纪时期──细菌、藻类时代; 古生代时期──高等的藻类植物、无脊椎动物、裸蕨类植物、 鱼类、蕨类和两栖类时代; 中生代时期──裸子植物和爬行类时代;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2《生物的进化》课件 (共54张PPT)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2《生物的进化》课件 (共54张PPT)

返回
1.2古生物学上的证据——马的进化
➢此图说明了什 么?
现代马是由始 祖马,经过漫长的 地质年代逐渐进化 而来的。
返回
1.3古生物学上的证据——始祖鸟
➢1861年,德国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生 物化石。这种化石残留有翅膀,嘴里有牙齿, 翅膀前段有爪,并有像蜥蜴一样的、由多节尾 椎骨组成的长尾。人们称它为始祖鸟。
古代长颈鹿的颈,有 的长、有的短,颈的 长短可遗传。
长 短颈颈者者可吃以不吃到到树树叶叶。,短叶渐颈,被者在淘因演汰为化。吃过不程到中树逐
• (2)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狮子和大象争夺水源
生存斗争——秃鹫在争斗
生存斗争——猎豹在追捕瞪羚
生物的进化
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怎样来的?
➢神创论
神创论者认为:在宇宙历史的某 一特殊时刻,由上帝一次性创造出各 种生物,最初有多少种,现在就有多 少种,各种生物之间没有任何的亲缘 关系。
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怎样来的?
➢进化论
进化论者认为,现在地球上 的各种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 由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 演变而来的,因此各种生物之间 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1950年,曼彻斯特已经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这里工厂林立,烟雾 弥漫,工厂排出的煤烟杀死了地衣,结果使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 这时候,又有一些生物学家到这里考察,使他们惊讶的是,这里的深 色华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的华尺蠖却成了少数。
• 从桦尺蠖的例子可以看到,桦尺蠖的体色有深 有浅,只有当体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时,才具 有保护色的意义,不易被天敌发现。环境是不 断变化的,变化的环境选择生物进化的方向, 环境的选择造成了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 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由此可见,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合理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达尔文通过考察意识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各种生物发生着适应环境的变化,这 种变化显示出 环境 的影响和 大自然 的选择。 二、人工选择的启示 达尔文注意到人们饲养的动物和栽培的植物都是从野生原种经过代代的精心 __选__择_____和 培育 形成的。达尔文从中得到启发,认为自然界中一定存在自然 选择。
1
2
3
4
5
6
7
8
9
1.1859年英国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 )
A.《本草纲目》 B.用进废退学说
C.细胞学说
D.《物种起源》
D
关闭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2.医学上大量滥用抗生素,导致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抗生素失去作用,其原因是 () A.病菌对抗生素进行选择的结果 B.病菌本身对抗生素具有抵抗能力 C.病菌变异的结果 D.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
关闭
D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4.桦树林中出现了一些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其高度超过桦树,桦树因不耐阴而 逐渐死亡,桦树林最终被云杉林取代。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 A.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 B.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竞争来实现的 C.云杉的进化水平比桦树高 D.云杉的结构比桦树复杂
关闭
B 答案
1
【例题1】 肺鱼在夏季如遇干涸,常藏于泥中进行夏眠,直到雨季来临时才“复 苏”。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这是对不良环境的适应 B.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C.这是一种生存竞争的表现 D.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析:肺鱼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变异。进行夏眠的肺鱼能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 不夏眠的肺鱼不适应环境而被环境淘汰,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不是人工选择的 结果。
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包括哪些内容?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 适者生存。 (1)过度繁殖: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 后代。 (2)生存竞争: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任何一种生物 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竞争。生存竞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 和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争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而进行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 的竞争。生存竞争导致生物大量死亡,结果只有少量个体生存下来。 (3)遗传和变异:一切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 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遗传。
关闭
D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9.图A表示1940年到1960年某地的降雪天数,图B表示在同一时间内该地区白色老 鼠占同种个体的百分数。请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生活在雪地中的老鼠的毛色是白色,这是生物对环境的 适应 现象,这种体色 在生物学上称 保护色 ,它的形成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 (2)随着降雪天数的增加,白色老鼠的数量 增加 ,白色老鼠最高百分比出现在降 雪天数最大值 之后 。随着降雪天数的减少,白色老鼠的数量 减少 。从 1940~1960年的降雪天数看,开始是逐渐上升,以后逐渐下降,这种变化的环境对老 鼠的毛色起 选择 作用。
三、大自然的选择 1.绝大多数的物种繁殖的后代数量往往超过生存环境的承受力,导致后代无法 获得足够的 食物 、水、 栖息 条件等。在竞争 生存空间 或有限的自 然资源时,某些微小变异使生物更能适应环境变化,这样的个体容易生存和繁殖后 代,它们的后代可能继承了这种有利变异的性状。这样,经过许多代以后,微小的有 利变异在物种内 积累 起来,一个更加适应环境的 新物种 形成。 2.自然选择是通过 生存竞争 实现的,生物的 多样性 和 适应性 是自 然选择的结果。 3.选择在自然界中是 普遍 存在的,环境的 定向选择 作用决定着生物进 化的方向。 名师启迪: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适应环境,有的变异不适应环境;但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关闭
C 答案
1
2
3
4567来自897.下列事例不属于自然选择的是( ) A.长颈鹿长颈的形成 B.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 C.同一种鸟可形成不同的喙形 D.克隆羊的培育
D
关闭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8.由于真菌感染而使某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 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下图中的( )
2
3
4
5
6
7
8
9
5.由于蟹类的捕食,某种海洋蜗牛种群中具有较厚外壳的个体比例逐渐增加,对这 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符合人类的需求 B.适者生存 C.定向变异 D.不用的器官逐渐退化
关闭
B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6.澳大利亚有一种外形奇特、美丽的琴鸟,它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 类等来偷食它们的卵和雏鸟。这是( ) A.环境变化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关闭
D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3.18世纪,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蛾栖息在长满地衣的浅色树干上,大多数桦尺 蛾体色是浅色的,少数深色。100年后,工业污染把树皮熏成了黑褐色,深色桦尺蛾 变成了常见类型,浅色却成了少数。下列有关桦尺蛾体色由浅变深现象的分析,不 正确的是( ) A.桦尺蛾体色的深或浅是可以遗传的性状 B.树干变成黑褐色是桦尺蛾种群体色变化的环境条件 C.食虫鸟对桦尺蛾种群体色的变化起到了选择作用 D.环境条件改变后桦尺蛾主动改变体色以适应新的环境
答案:B
2.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有什么异同?
选择 类型
选择过程
选择 因素
自然 选择
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 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
大自然
人工 人类不断选择和培育的过 选择 程
人类
选择 结果
选择 速度
适应环境 慢
满足人类 的需求

【例题2】 下列关于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主要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工选择速度较快 B.人工选择的结果是促进生物进化 C.自然选择进行十分缓慢 D.自然选择是各种环境起作用 解析:人工选择的结果是满足人类的需求和爱好。 答案:B
(4)适者生存: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竞争中获胜而生 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竞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 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
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竞 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经过许多代之后,有利变异在物种 内积累起来,一个更加适应环境和生命力更强的新物种形成。由于生物所在的环 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 也就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