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液相色谱技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中国色谱学科的开创者与中国色谱之父

中国色谱学科的开创者与中国《色谱》之父—中国色谱网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卢佩章院士介绍在国内外色谱领域享受盛名的《色谱》杂志创办于1984年,其创始人正是我国著需分析化学科学家、中国色谱学科的开创者一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卢佩章院士。
卢院士首开中国髙效色谱研究之先河,在中国色谱领域、'戎马一生〃,毕生致力于以色谱为主的分析化学研究,开展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理论、新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我国色谱人才的培养、色谱研究基地的创建、色谱学科的对外合作及交流上做出了卓越的贡励无数卢佩章院士于1925年10月7日出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籍福建永吐卢院士生在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的旧中国,少年时饱经忧患,1938年杭州沦陷,当时只有13岁的他眼看着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入家乡,无比愤恨,不得不随家流亡到重庆,并于1942年在重庆淸华中学学习,从此开始了他在祖国大西南求知、求学的生涯。
卢老先生的父亲卢公恒早年曾留学日本,一生厌恶官、商,受父亲影响,卢佩章院七从小就立志长大献身科学,上科技报国之路。
后来,他在边工作边自学的环境下,考入上海同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在校期间又得到了汤腾汉教授、黄衡禄教授、李国镇教授的亲切教导,培养了他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1948年在同济大学毕业后,卢佩章先生留校任助教。
194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卢先生怀着科技报国的热情,放弃了同济大学助教职位,奔赴百废待兴的东北,走进了当时新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前身一一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
当时,''色谱"对很多科学家而言,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由于建国初期国家亟需完成从煤里制取石汕这一国民经济急需的科研任务,卢佩章先生在承担了其中水煤气合成产品的分析任务后,完成了''熔铁催化剂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及化工产品"项目任务,并荣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液相色谱培训计划

液相色谱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通过此培训,学员将掌握液相色谱原理、仪器操作、方法开发及数据分析等技能,提高实验室分析的水平,为工作和科研提供支持。
二、培训内容:1、液相色谱原理:介绍液相色谱的定义、分类、原理及应用领域。
2、色谱仪器操作:学习液相色谱仪器的结构、功能、操作流程、故障排除等内容。
3、色谱方法开发:了解液相色谱方法的优化、参数选择、条件调整及稳定性验证等技术。
4、色谱数据处理:掌握液相色谱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及结果解释的方法和技巧。
三、培训方式:1、理论讲解:由专业老师讲解液相色谱的原理、仪器操作、方法开发及数据处理等知识。
2、实验操作:安排学员进行实验操作,熟悉液相色谱仪器的使用,掌握方法开发和数据处理的技能。
3、案例分析:以真实案例为例,进行液相色谱方法开发及数据处理的案例分析,帮助学员理解和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4、讨论交流:组织学员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经验和问题解决方法,促进学习效果。
四、培训安排:1、时间安排:本次培训为期5天,每天8小时,按照理论讲解、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和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
2、地点安排:培训地点设在实验室或培训教室,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培训人员:培训对象为实验室相关人员,包括初学者和有一定经验者,希望提高自己技能的人员均可报名。
4、培训费用:由公司承担培训费用,包括培训材料、实验用品及讲师费用等。
五、培训评估:1、考核方式:通过培训前的测试和培训结束后的考核,评估学员对液相色谱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2、成绩评定:根据考核结果和培训表现,对学员进行成绩评定,并颁发结业证书。
3、培训总结:针对培训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组织学员及时总结,并对下次培训做出改进和调整。
六、培训成果:1、学员将掌握液相色谱的基本原理、仪器操作、方法开发和数据分析技能。
2、学员能够熟练运用液相色谱仪器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分析的准确性及效率。
3、学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和优化液相色谱方法,提高实验室分析技术水平。
液相色谱相关FDA法规简介和应对策略

液相色谱技术及其应用
01
02
03
液相色谱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相高 效液相色谱法、亲和色谱 法等
应用领域
药品研发、生产、质量控 制等
优势
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 高选择性等
FDA法规监管概述
FDA法规定义及适用范围 液相色谱相关FDA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与其他国际监管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02
液相色谱相关FDA法规
试剂质量控制记录
检查液相色谱试剂的质量控制记录,确保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并经过严格的 质量控制。
液相色谱数据可靠性评估
数据准确性评估
需要对液相色谱数据进行准确性评估,以确保数据的可靠 性。这可以通过比对不同时间点的数据、与质控样本比对 等方式进行。
数据可重复性评估
需要评估液相色谱数据的可重复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稳 定性。这可以通过比对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数据、进行重复 实验等方式进行。
FDA法规对液相色谱技术监管的未来趋势
1 2 3
严格监管
FDA将加强对液相色谱技术的监管,确保其安全 性和有效性,包括对设备、试剂、操作过程等方 面的严格要求。
技术标准不断完善
随着液相色谱技术的发展,FDA将不断完善技术 标准,提高检测精度和可靠性,以确保药品安全 和有效性。
强化执法力度
FDA将加大对液相色谱技术领域的执法力度,对 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市场秩序和公 众健康。
某医院液相色谱试剂合规性案例
试剂合规性问题
医院在采购液相色谱试剂时未严 格按照FDA规定进行,导致试剂
不符合要求。
数据质量影响
不合规试剂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准 确性,进而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
。
整改措施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日常维护与管理摘要:液相色谱法就是是继气相色谱之后,7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以液体做流动相的新色谱技术。
其特点为分离能力较强,分析时间较短,检测限也相对较低。
因此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应用非常的广泛,至今已经推广进入医学界、生物界、化工界等多项领域之中。
想要更好的发挥质谱联用仪的作用,就需要操作人员做好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使得其能够有效延长使用寿命、保证工作状态。
关键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日常维护与管理引言: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色谱分析法这一高效能的物理分离技术,也从最开始的较为单一的分析方法逐渐研究出更多的色谱分析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质谱联用仪与其他同类设备相比有着更加突出的优点,比如其分析范围更加广泛、准确率更高、灵敏度更强,其对样品的采样数量更低等等。
因此现阶段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受到医药企业、科研事业单位、化工企业等的青睐。
在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过程中,为了更加丰富其功能,保护好设备,就需要对其工作原理和结构进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一、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应用1.1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工作原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工作原理,建立在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之上,将液相色谱作为联用仪的分离系统,液相色谱则成为仪器的检测系统。
因此仪器的突出特点是将色谱同质谱两项的优点进行有机的结合。
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结构组成上,有多种部分组合而成,分别为:仪器中负责进样的装置、仪器中的离子源、质量分析、检测装置。
质谱分析技术同其他类似技术相比,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比如:质谱分析技术的分析范围较为广泛、分析数据的准确率较高、仪器的灵敏度高、对样品的需求量较少等等。
因此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能够广泛应用于科研工作、医药工作、化工行业、食品工业等多种社会行业当中。
1.2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主要工作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主要工作,是对分子量信息进行分析,比为研究人员提供精确的数据。
色谱期刊审稿人推荐信模板

尊敬的编辑:您好!我非常荣幸您邀请我担任本期刊审稿人。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一直关注着贵期刊的发展,并对您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敬意。
在此,我愿意为贵期刊推荐一位优秀的审稿人,以助力期刊的繁荣发展。
我推荐的是我国知名色谱专家张教授。
张教授在色谱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对色谱技术及其应用有深入的研究。
以下是关于张教授的一些详细信息:张教授毕业于我国一所著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目前,他担任某高校化学学院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色谱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
张教授在色谱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50余篇。
他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色谱方法开发、色谱仪器研制和色谱应用等方面。
在色谱方法开发方面,张教授致力于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等常见色谱方法的研究,并对超高效液相色谱、液-液色谱、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进行了广泛探讨。
他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色谱方法,为我国色谱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色谱仪器研制方面,张教授带领团队成功研制了多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色谱仪器,其中包括便携式离子色谱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这些色谱仪器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为色谱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色谱应用方面,张教授关注色谱技术在环境监测、生物分析、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他成功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为我国色谱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了上述成就外,张教授还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担任了多个学术期刊的编委和评审人。
他热衷于培养年轻一代色谱人才,带领的学生在色谱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
综上所述,我认为张教授具备卓越的学术素养、丰富的研究经验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完全有能力担任贵期刊的审稿人。
我相信他的加入将为贵期刊带来更多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在此,我恳请贵期刊给予张教授审稿人的邀请,相信他会为期刊的发展作出贡献。
最后,请允许我再次表达对您的敬意和感谢。
中国在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中的故事

一、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起源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是现代化学分析领域中的两种重要分离技术,它们能够对复杂的混合物进行有效的分离和分析,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研发等领域。
这两种色谱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当时正值化学分析领域需求增长,研究人员开始寻求一种更高效的分离方法。
二、气相色谱在我国的发展历程1. 我国气相色谱技术的引入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气相色谱技术,并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色谱研究体系。
当时的我国化学家主要以学习和模仿为主,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仪器设备,逐步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2. 我国气相色谱技术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我国气相色谱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国内一些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始开展气相色谱技术的研究,涌现出了一批专业领域的技术人才。
在这一时期,我国的气相色谱技术实现了从跟随国际发展到逐步走向独立发展的转变,不仅在仪器设备、分析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还开始参与国际色谱科技交流。
3. 我国气相色谱技术的突破和创新21世纪以来,我国在气相色谱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创新成果。
广东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制的气相色谱仪器在国内外均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成为我国仪器设备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一张名片。
我国在气相色谱领域还取得了多项技术发明专利,并在环境监测、天然药物提取、新材料研发等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
三、液相色谱在我国的发展历程1. 我国液相色谱技术的引入与气相色谱技术类似,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进液相色谱技术,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研究和应用体系。
当时,我国的液相色谱技术主要依赖于国外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大部分液相色谱仪器和耗材需要依靠进口。
2. 我国液相色谱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的液相色谱技术实现了从跟随国际发展到走向独立创新的转变。
我国的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始开展液相色谱技术的研究和实践,逐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在这一时期,我国液相色谱技术在新材料分析、药物研发、食品安全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液相色谱使用心得体会

液相色谱使用心得体会液相色谱使用心得体会液相色谱技术是一种分析与纯化有机化合物、无机离子、生物大分子等的常用方法。
在进行液相色谱分析时,不仅仅需要了解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才能取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我在实验室中使用液相色谱技术进行样品分析与纯化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的使用心得体会。
首先,在进行液相色谱分析之前,要仔细检查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包括检查进样器、柱温设备、检测器等是否连接正常,是否校准正确。
如果没有经过正确的校准,很可能会导致分析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
其次,在选择色谱柱时,要根据样品的特性和分析目的合理选择。
比如,如果分析的是极性化合物,则可以选用反相色谱柱;如果分析的是非极性化合物,则可以选用正相色谱柱。
另外,还要根据样品的性质、成分和目标化合物的极性来选择合适的移动相溶剂和流动速度,以保证分离效果和分析灵敏度。
在样品制备过程中,要注意保证样品的纯度和一致性,避免样品中有杂质或者是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混合物。
如果样品中含有沉淀物或颗粒物,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预处理,例如通过过滤、离心等步骤将样品处理干净,以免对色谱系统造成堵塞或污染的影响。
在进行液相色谱分析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各种条件参数,比如流动相的pH值、流速、温度;样品的进样量、浓度等。
这些参数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如果条件不当,可能会导致色谱图无法解释或结果不准确。
同时,还要定期检查仪器的运行状态,保持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要仔细选择合适的色谱图峰的识别、积分和峰面积计算方法。
对于复杂的色谱图,可能需要使用峰分析软件来辅助处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液相色谱技术的操作和应用并非易事,除了基本的操作技巧,还需要丰富的实验经验和科学思维。
因此,我建议对于液相色谱技术的初学者,要多多参与实验室中的实际操作和讨论,与其他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进行交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技术。
液相色谱柱的结构及主要功能

液相色谱柱的结构及重要功能液相色谱仪作为一种分别技术和方法,目前已经进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高精度的输液泵,应用广泛的色谱分别柱,低噪音、高灵敏度的各种检测器和功能强大的数据处置软件系统的显现,都推动了液相色谱技术的迅猛进展。
液相色谱仪正以它判别率高、分析速度快和应用广泛的优点倍受仪器分析工的青睐,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卫生、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领域。
应用HPLC技术在血药浓度、生物胺、核苷酸、蛋白质浓度测定等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的方法和阅历,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希望能对同行们有所帮助和借鉴,共同促进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的进展。
液相色谱仪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一)柱压问题柱压过高,导致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可能是色谱分别柱或进样器流动不畅通。
显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可能是流动相抽滤不干净,存有杂质,从而聚积在色谱柱或过滤器中,这时只要重新配置一遍流动相。
解决“堵”的方法就是检查色谱分别柱,确定其流动是否畅通,实在操作是在泵工作的情况下将色谱柱的出口处拧开,看看是否有流动相流出,同时可以调整流速,察看流动相流出的流量,进而判定色谱柱是否堵了。
还有一些原因,譬如:流动相的流速过大(一般为1.0ml/min)、流动相的成分不符合标准(没有使用HPLC级别的试剂或者没有超声完全)等。
这些依照药典调整成正确的设置即可。
假如怀疑是在线过滤器堵了可以关闭排液阀,断开出口管路,设定流速为1ml/min,如压力3kgf/cm2,则可能堵塞,可以考虑将其置于5%稀硝酸,超声波清洗一段时间。
zui后在检测验样品的时候加一个保护柱。
有时候也会柱压过低,发生这个原因重要是连接不坚固,导致漏液,拧紧即可。
更换流动相时没有进行脱气,导致仪器里面进入空气,一般的解决方法就是卸下超声清洗,然后进行脱气。
(二)基线漂移在色谱仪启动之前,通常先启动半个小时后再进行操作,这样做是躲避基线漂移。
显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一是色谱柱温差变更大,需要掌控柱温,用色谱纯,也可多抽滤几次,除去醇溶性流动相外的其他流动相要勤更换,做到现配现用,以免繁殖微生物,堵塞进样通道,造成基线不稳定,影响出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液相色谱技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2011年12月22日,由上海五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和月旭科技共同举办的液相色谱技术交流会在湖北武汉的瑞丰大酒店举行。
武汉市及周边地区的科研院所、高校、药厂和检测机构等80多名人员参与了此次活动。
进行了演讲。
参会人员对本次交流会的演讲内容非常满意,现场积极提问和讨论,学到了不少知识。
交流会结束后,月旭科技向每位参会人员提供了精美实木相框,以感谢各位对月旭科技的支持和关注!
武汉工业学院生物制药系的陈新教授作演讲
月旭科技的董事长赵岳星博士发言
月旭科技的技术部工程师陈再洁作演讲
整个会场座无虚席
参会人员积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