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孙子兵法

合集下载

孙子兵法解读

孙子兵法解读

《孙子兵法》解读一、孙子兵法简介《孙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

然而,这部著作者是谁呢?学术界议论纷纷,一种认为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孙武所著,一种认为是孙膑整理而成,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某位山林处士编写,还有的说是三国时代曹操编撰的。

直到1972年4月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的两座汉代墓葬中同时发现了用竹简写成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样,数百年的争论方告结束,《孙子兵法》的作者被确认为春秋时期吴国的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

第一《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第二《作战篇》,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第三《谋攻篇》,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第四《形篇》,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第五《势篇》,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第六《虚实篇》,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第七《军争篇》,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第八《九变篇》,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第九《行军篇》,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第十《地形篇》,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第十一《九地篇》,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第十二《火攻篇》,讲的是以火助攻。

第十三《用间篇》,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

二、孙子兵法内涵《孙子》作为一个兵法,它是一个非常全面完整的体系,从哲理的层面,用哲学理念的层面,来观察战争现象,探讨和揭示战争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具体方法。

《孙子兵法》点评

《孙子兵法》点评

《孙子兵法》点评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古代兵学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兵学圣典”,其价值和影响深远而持久。

以下是对《孙子兵法》的点评:
1. **战略思维卓越**:《孙子兵法》强调全局意识和重点意识,这种战略思维对于当代军事理论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借鉴
意义。

它教导我们如何从全局的高度去认识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把握克敌制胜的奥妙,驾驭治军用兵的方法。

2. **辩证能动的思维方式**:《孙子兵法》所展现的辩证能动的思维方式,以及求实进取的文化精神,已经渗透到军事以外的社会生活领域,为人们的思维方法与行为模式提供着用之不竭的文化启迪。

3. **强调智谋与策略**:孙子认为,战争不仅是武力的对抗,更是智谋的较量。

他主张运用各种策略和方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这种强调智谋和策略的思想,对于现代战争和商业竞争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4. **注重人心与士气**:《孙子兵法》认为,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人心和士气。

如果士兵没有斗志,即使装备再先进也难以取得胜利。

因此,他强调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士兵的斗志,提高他们的战斗力。

5. **具有普世价值**:《孙子兵法》不仅在中国古代有着广泛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军事史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思想观点、战略战术等都具有普世价值,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家和地区都有着借鉴意义。

总的来说,《孙子兵法》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兵学经典,其卓越的战略思维、辩证能动的思维方式、强调智谋与策略、注重人心与士气等特点,使其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同时,《孙子兵法》也具有普世价值,对于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家、政治家和商业领袖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简述孙子兵法的科学价值

简述孙子兵法的科学价值

简述孙子兵法的科学价值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兵书,被誉为“兵书圣经”,由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孙武公所著,其内容主要涉及军事组织、策略部署、战略分析与组织战术方面的讨论,至今仍有研究者和实战军事家开展研究。

孙子兵法的科学价值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论述,首先,它重视军事组织的科学性,提出了将兵分路、导分路、兵分营的方式,使军队具有优良的整体组织形态;其次,它注重战略防御的科学性,提出了防御的原则,如以绝地而防、以空虚而守、以地势为用等;此外,它还注重军事训练的科学性,提出了“实在而学、实习而教”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军队训练的质量。

总之,孙子兵法是一部集思想家、实战军事家、战略分析家共同努力的历史古籍,历经千余载仍然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简述《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简述《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孙子兵法主要军事思想有哪些《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有五个:1、战略运筹。

2、作战指挥。

3、战场机变。

4、军事地理。

5、特殊战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兵书》、《孙武兵书》、《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

一共十三篇,共有六千字左右。

主要有五种军事思想:一、战略运筹(第一篇至第三篇):第一篇《始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第二篇《作战篇》: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第三篇《谋攻篇》: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二、作战指挥(第四篇至第六篇):第四篇《军形篇》: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第五篇《兵势篇》: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第六篇《虚实篇》: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三、战场机变(第七篇至第九篇):第七篇《军争篇》: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第八篇《九变篇》: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第九篇《行军篇》: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四、军事地理(第十篇至第十一篇):第十篇《地形篇》: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第十一篇《九地篇》: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五、特殊战法(第十二篇至第十三篇):第十二篇《火攻篇》:讲的是以火助攻与“慎战”思想。

第十三篇《用间篇》: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扩展资料:《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

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孙子兵法解析

孙子兵法解析

孙子兵法解析
孙子兵法是一部内容涉及军事战争和战略策略的经典兵书,作者是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

以下是对孙子兵法的解析:
1. 关注矛盾的本质
孙子兵法强调了矛盾的本质,认为军事战争中不同的势力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如果能够直观的识别并调整这些矛盾,就可以为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

2. 策略战术
孙子兵法讲述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战术,强调了灵活的运用战争学中的各种战术,而不是孤立的依赖某一个固定的战术。

3. 政治宣传
孙子兵法认为,战争是整个国家的事情,必须要进行政治宣传,以凝聚人民的力量,提高士兵的士气,并且保持政府的合法性。

4. 领导战争
孙子兵法提出,领导者应该在战争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有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对战争的全面规划和布局有清晰的思路,深谙用兵之道
5. 勇气与明智
孙子兵法认为,勇气和明智是领导战争的两大关键因素,勇气是指战士必须要保持勇气和胆略,在任何困难的局面下都能冷静对待和应对问题。

6. 必胜之计
孙子兵法讲述了众多必胜之计,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偷渡荆襄"
的故事,该计谋强调乘敌之不备,迅速占领敌方地盘,达到制胜的目的。

7. 以智取胜
孙子兵法认为,智取胜于力,每一次的战事背后都需要有深思熟虑的规划,通过智慧来化解危机,找出能够利用的优势点,才能最终战胜敌人。

总体而言,孙子兵法不仅仅只涉及军事战争和战略策略方面,同时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用来指导政治斗争、商业竞争、个人发展等领域。

毫无疑问,这部经典兵书将持续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子兵法》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孙子兵法》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孙子兵法》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之一,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古老的兵书之一。

这部兵书是由孙武所写,主要讲述了战争的策略、战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非常深远,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解释:一、战略思维和战略管理《孙子兵法》强调战略思维和战略管理,认为战争是一种全局性的斗争,需要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在战争中,胜负不是取决于单一的战斗力量,而是取决于整体的战略布局和全面的资源整合。

因此,《孙子兵法》强调要全面考虑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战略方案,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种战略思维和战略管理思想不仅仅适用于军事领域,也适用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需要我们从全局出发,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战略方案,才能取得胜利。

二、以弱胜强的策略《孙子兵法》还强调以弱胜强的策略,认为在战争中,强弱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唯一因素。

如果能够制定出合适的战略方案,运用巧妙的战术和指挥,即使力量较弱的一方也能够战胜力量较强的一方。

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中的竞争和冲突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在商业竞争中,如果能够运用创新的策略和技巧,即使力量较弱的一方也能够战胜力量较强的一方。

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孙子兵法》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为在战争中,士兵的士气和战斗意志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

因此,《孙子兵法》强调要关心士兵的生活和福利,提高他们的战斗意志和忠诚度。

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仅适用于军事领域,也适用于企业、政府等各种组织管理。

四、战争与和平的平衡《孙子兵法》还强调战争与和平的平衡,认为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战争来维护和平。

因此,《孙子兵法》强调要慎重对待战争,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使用战争手段。

这种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和平与发展理念相符合,提醒人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责任和人类福祉。

孙子兵法观点

孙子兵法观点

孙子兵法观点1、避实击虚:孙子指出,战争中兵力的布置是战争指挥者依照所掌握的实际情况而定的,其兵力必定是有强有弱。

我方在作战中应当避开敌人兵力强大的部分,而重点进攻敌军兵力薄弱的部分,这样就能夺取战斗的胜利。

2、致人而不致于人:“致人”,即调动敌人,让敌人依照我的意图行事;“致于人”,即被敌人调动。

孙子指出,在战争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掌握战斗的主动权,没有主动权,便会被敌人牵着牛鼻子走,就会陷入被动、消极防御甚至处处挨打的境地。

3、先胜而后求战:孙子在其兵法的首篇写道:“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由于孙子认识到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存亡的大事,因而提出了以慎重的态度对待战争的观点。

善于作战的人,总是打有把握之仗,而不打无把握之仗。

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指出,在战争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了解自己,也了解敌人。

知彼知己,才能去实施避实击虚之计,才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最终战胜敌人。

5、以正合,以奇胜:孙子在其兵法理论中,提出了一个“奇正”的命题,即在作战的战术部署中,兵力部署以承担正面作战为正,进行侧击、包围、迂回的为奇;担任钳制敌人主力的为正,列阵对敌、明攻的为正;承担突击的为奇,采用机动、偷袭或者特殊战法的为奇。

孙子提出作战必须有“正奇”的变化,要“以正合,以奇胜”,才能最终赢得主动。

6、识众寡之用者胜:他指出,打仗、用兵应视不同的情况而灵活地使兵力分散或集中,在我方兵力不如敌人时,要设法分散敌人的兵力,这样,在局部上造成“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的相对优势,给敌人以有力打击。

孙子在他的兵法中总结了兵多与兵少的用法后,指出:“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可见,孙子提倡兵力的部署要以敌我力量的对比为依据,在作战中要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来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孙子兵法》解读

《孙子兵法》解读

《孙子兵法》解读《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的瑰宝。

这部兵法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军事战争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现代战争理论和企业管理、商业竞争等领域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孙子兵法》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其核心理念和实际应用。

一、《孙子兵法》的核心理念1.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强调战争是一种诡诈的艺术,兵不厌诈。

在战争中,要通过各种手段欺骗敌人,使敌人不能了解我方的真实意图和行动,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认为,了解敌人和自己的情况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前提。

只有了解敌人的情况,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战术和战略;同时,也要了解自己的情况,才能扬长避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1.以逸待劳《孙子兵法》强调在战争中要善于利用地形和兵力优势,以逸待劳,使敌人处于不利的地位,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二、《孙子兵法》的实际应用1.在军事战争中的应用《孙子兵法》的核心理念在军事战争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战争中,通过运用诡诈的手段,欺骗敌人,使敌人不能了解我方的真实意图和行动,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同时,要了解敌人和自己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战术和战略,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在战争中,还要善于利用地形和兵力优势,以逸待劳,使敌人处于不利的地位,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1.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孙子兵法》的核心理念也可以应用于企业管理中。

在企业竞争中,要了解竞争对手和自己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市场战略和产品策略,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

1.在商业竞争中的应用《孙子兵法》的核心理念也可以应用于商业竞争中。

在商业竞争中,要通过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营销策略和产品方案,才能在市场中获得更多的份额和利润。

同时,要善于利用各种商业手段和资源,以实现商业目标。

三、对《孙子兵法》的评价《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孙子兵法》
“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

《孙子兵法》是兵家经典著作,由春秋末年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共十三篇。

《孙子兵法》在深刻总结春秋时期各国相战的经验的同时,集中概括了战略战术的一般规律。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孙武兵法》和《吴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兵书,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

全书共十三篇,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

在深刻总结春秋时期各国相战的经验的同时,集中概括了战略战术的一般规律。

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

主要论述了军事学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著名的军事命题,并且揭示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

孙子在开篇即提出了作战取胜的五个重要因素。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指的是好的出兵理由,使民心倾向你这边。

道是为了得民心,做到上下同欲。

“天”、“地”强调作战的天时、地利条件。

“将”说的是领导者的策略、领导能力。

“法”强调法规纪律。

《孙子兵法》开篇还强调战争是国之大事,必须慎重对待。

其后,它又不断强调难关,“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告诫君主和将帅,对待战争要“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兵凶战危,“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在计篇中孙子提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说明孙子战争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这表明孙子对于是否进行战争相当审慎;“兵贵胜,不贵久”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则表明孙子对如何进行战争相当谨慎。

孙子认为战争胜败的五项基本因素是: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帅,五是法制。

政治,是讲要使民众和君主的愿望一致。

天时,是讲昼夜、阴晴、寒冬等季节变化。

地利,是讲远途、近路、险要等地形条件。

将帅,是讲才智、诚信、仁慈等条件。

法制,是讲部队的编制、将帅的职责等部队基本情况。

孙子认为用兵作战不单是军事力量的对比,它主要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的决斗。

战争是以有生力量为主的物质基础上进行的智力斗争,使用诈术是它的特征。

用兵作战以欺诈为原则,要领在于诡诈(欺骗)。

其诡道思想在“诡道十二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诡道十二法”:1、能而示之不能2、用而示之不用3、近而示之远4、远而示之近5、利而诱之6、乱而取之7、实而备之8、强而避之9、怒而挠之10、卑而骄之11、佚而劳之12、亲而离之。

诡道“前四条”是以相反的形象迷惑对方,使对方不辨真假。

“后八条”是因势利导造成不利于对方而利于我方的假象。

孙子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胜败、利患等。

《孙子兵法》正是在研究这种种矛盾及其转化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的。

《孙子》认为,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关键在于正确地认识战争情况。

它提出一些正确认识战争情况的原则和方法。

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强调在敌对双方激烈对抗的战争中要取得胜利,作战指导必须建立在对彼己双方情况的全面了解之上2、“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即善于根据战场敌情的变化,去运用适宜的战法。

为此,
作战必须要预有准备,“先为不可胜”,但决不能墨守成规,一切都要以敌情的变化为转移。

3、“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孙子》认为:“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两军相争,双方都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存在危险的一面。

聪明的战争指导者应该把利弊俩方面都考虑到,而不能只看到有利的一面或有害的一面。

4、要善于观察敌人并了解敌人行为的本质内容。

《孙子》认识到既要了解战争中的现象也要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

但是要了解本质通常要费一番功夫。

“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它强调认识战争情况必须把一切不易注意到的细微现象都收集到,全面了解敌情,并且要对收集到的情报“微妙”一番,即经过认真的思索,以抓住本质,抓住敌人的真实意图。

在现代的商业范畴里,“商战如兵”。

如“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

既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多我退。

商战韬略无常,无百年的不败企业。

正所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

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辉煌如生产缝纫机的胜家,能源的安源,财会的安达信,通讯的高通,IT的康柏,不也斗一夜间呼喇喇似大厦倾么?但是,我们利用《孙子兵法》中所蕴育的不变的真理内核,往往可以立于难败之地。

只要一个组织,无论公司,还是团队,就有管理,就有斗争,就有竞争,《孙子兵法》就有用武之地。

“知己知彼,百战不贻”,难道不是么?
上至“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臣”曹操,下至中国伟大领袖毛泽东都研读此书。

我们现代人更要细读此书。

正如约翰-柯林斯所说“如果人的一生只能读一本书的话,那就应该是《孙子兵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