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孙子兵法与人生
浅析《孙子兵法》对人生的几点思考

浅析《孙子兵法》对人生的几点思考《孙子兵法》这部有着千年历史的奇书,其中每一句话都凝聚着高深智慧,浓缩着上等的谋略,通过对《孙子兵法》的阅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学到处理人际关系的策略和手段,掌握摆脱困境的行为方法。
一、人生不败第一计: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正《孙子兵法》中谈道:“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正。
”(《孙子兵法·军形》)意思就是说:“善于指挥打仗的人,必须要修明政治,确保法制,从而能够掌握战争胜负的决定权。
”所谓的“修道而保法”,杜牧注得极好:“道者,仁义也;法者,法制也。
善用兵者,先修理仁义,保守法制,自为不可胜之政,伺敌有可败之隙,则攻能胜之。
”“道”是春秋时期很流行的一个字眼。
孙子对“道”直接论述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
“民与上同意”意思就是君民要同心同德,孙子把老百姓与君王的良好关系作为君王成败的首要因素。
也就是说君王要想坐稳江山,你必须要得到老百姓的拥戴和信任。
楚汉相争初期,项羽因为无“道”,犯了不少致命性的错误,把即将到手的江山拱手让给了刘邦。
陈平、韩信原来都是项羽的麾下,但项羽却没有识人之才,让陈平、韩信总是没有用武之地。
两人在项羽手下看不到任何希望,只好仰天长叹转而投奔了刘邦,范增是项羽手下最重要的谋士,也是唯一厉害的角色,但项羽却受陈平的挑拨,怀疑范增的忠心,气得范增没有办法只好打包回家。
范增的离去给项羽一个致命的打击。
可以说项羽最终是惨败在这两个人手上的。
项羽更大的问题是对占领的城池不进行安抚,反而进行烧杀掠夺,被他攻打下的城池内的老百姓都不拥护他,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项羽不但失将心,还失民心,最后只能落个乌江自刎。
反过来我们再看看刘邦的所作所为,项羽不重用韩信,他却拜韩信为大将。
项羽吝啬,有功不赏,他却有功必赏,不但赏银、赏金,还封官、封爵、封侯、封王,在所不惜,所以刘邦麾下拥有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领。
项羽对所攻下的城池是烧杀掠夺,刘邦却秋毫无犯,项羽失掉了民心,而刘邦却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戴。
孙子兵法十大人生启示

孙子兵法十大人生启示摘要:一、孙子兵法的背景及重要性二、孙子兵法的人生启示概述三、人生启示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四、人生启示2:善于谋划,战略取胜五、人生启示3:抓住机遇,迅速决策六、人生启示4:灵活应变,适应环境七、人生启示5:善于用人,发挥团队力量八、人生启示6:诚信为本,赢得信任九、人生启示7:善于沟通,协调各方十、人生启示8:注重修养,内心强大十一、人生启示9:勇于承担责任十二、人生启示10:保持谨慎,稳中求胜正文:《孙子兵法》是古代中国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兵书,被誉为“兵家圣典”。
该书以战争为背景,阐述了战争的规律和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孙子兵法》的智慧并不仅限于军事领域,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学和处世原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本文将概括《孙子兵法》的十大人生启示,以供读者借鉴。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启示我们在面对各种挑战时,首先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特点和优劣势,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策略,取得成功。
2.善于谋划,战略取胜启示我们要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应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从而确保方向的正确性,提高成功的概率。
3.抓住机遇,迅速决策启示我们要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机遇,当机立断,及时作出决策,以免错失良机。
4.灵活应变,适应环境启示我们要学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策略和心态,以求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5.善于用人,发挥团队力量启示我们要学会调动和发挥他人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完成任务。
6.诚信为本,赢得信任启示我们要以诚信为原则,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从而为个人和团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7.善于沟通,协调各方启示我们要重视沟通和协调,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团队协作的顺畅。
8.注重修养,内心强大启示我们要重视个人修养,培养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内心,才能在逆境中坚持,最终取得成功。
9.勇于承担责任启示我们要有责任心,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积极面对挑战。
10.保持谨慎,稳中求胜启示我们要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求稳求实,避免盲目冒进,确保在稳定中取得成功。
孙子兵法与人生智慧

31- 专栏 · 国 学 -COLUMN孙子兵法与人生智慧《孙子兵法》在讲军事、讲战争的背后是在讲智慧、讲谋略,有很多价值观具有某种通用性,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法则。
文|李清泉《孙子兵法》,中国古代经典中最智慧的书籍之一。
它在讲军事、讲战争的背后是在讲智慧、讲谋略,有很多价值观具有某种共通性,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法则。
如果站在《孙子兵法》的角度看人生,至少有三点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第一,正确把握生命的走向,不能顾此失彼。
《孙子兵法》开篇便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句话实际上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于战争的基本认识,中华民族是不提倡战争的,当然也不惧怕战争,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轻易发动战争。
当我们静下心来品这句话的时候,会有一种穿越灵魂的力量感。
《孙子兵法》实际上反复告诫我们一个重要的观念,即一个国家也好,一个团队也好,一个人也好,什么时候都要分得清轻重缓急,在原则和根本问题上不能出问题,否则就会酿成大祸。
其实对于人生而言,让短短的一生找到幸福才是生活的大道,脱离幸福的追求都是无益的,一切追求都是为了更好地活着,这是个根本问题。
然而在越来越现实、越来越物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都在拼命地挣钱,以至于忽视了健康、忽视了亲情、忽视了友谊、忽视了道义与担当,岂不是本末倒置。
第二,人生在世,道德为大。
如何取得战争的胜利,《孙子兵法》中讲了“五事”和“七计”。
所谓五事:即道、天、地、将、法。
所谓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孙子认为,把这几点搞明白了,在战争中就会处于有利的地位,也最终会取得战争的胜利。
无论是“五事”还是“七计”,孙子都强调以道为先。
什么是道?孙子认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生,可与之死,而不畏危也”。
实际上就是君主与天下百姓所追求的目标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做到君爱民、民拥君,上下一心。
百姓能拼尽性命维护国家的利益,这是战争胜利的最重要基础。
孙子兵法中的人生感悟(精选3篇)

孙子兵法中的人生感悟(精选3篇)【孙子兵法中的人生感悟第1篇】《孙子兵法》不应该被只看做兵法,而是一部教人解决问题的书籍。
可以这样讲,世界上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通过《孙子兵法》解决。
我读《孙子兵法》也不是很久,暂时只理解了一部分“知”《孙子兵法》很强调“知”,而且其理论也都是围绕“知”而展开的,有了“知”,才能有“谋”,而有了“谋”才能有“行”。
如果没有“知”,就不能“谋”,不能“谋”谈何“行”。
《孙子兵法》里的“知”有几个意思:第一是知道事情的各个方面的情况,知道了事情的各个方面情况,你才能根据这些情况针对性的采取行动。
第二是知道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一件事情,普通人只能看表面,聪敏人看第二层,智慧的人看第三层,境界越高,看的越深,就越能见到很多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而这些地方都是胜利的根本。
(一支股票涨了一块钱,一般的人只看到这股票涨,就跑去跟买,老股民知道这股票上涨的空间很小了,到了卖的时候。
资深股民知道这股票脱离了市场本质,已经被人操纵了。
别的庄家知道这股票被人操纵了,还知道操纵的手法,知道什么时候跌什么时候涨,如果没有足够深刻的见地认识,你能赢吗?)第三是知道事情发展的规律,很多事情虽然很复杂,但很多事情都有其大致的规律的,这就是老子说的“道”,孙子说,知道事情的发展规律,能避免,能提前应对,能正确的处理,所以,对事情的发展要有足够预见力。
第四是知道自己,无论你处理事情,你和别人对弈,无论你做什么,这里面都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自己”,在这些里面,“自己”始终都是一分子,所以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成功的第一步,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缺点什么,才能正确的将自己的才能展示出来。
除去这些外,《孙子兵法》还有一些很深刻的理论,都是很有意思的话,也有很深邃的智慧,如果你不能将整本书都仔细研究的话,也可以根据你的情况,挑出这些话,有空的时候琢磨一两句,也是很有益处的。
列举几句“庙算多者胜。
《孙子兵法》——人生的终极智慧

《孙子兵法》——人生的终极智慧引言概述:《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经典之一,但其智慧不仅适用于战争,更可以应用于人生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孙子兵法》给予人生的终极智慧。
一、策略规划1.1 知己知彼:《孙子兵法》强调了解自己和了解对手的重要性。
在人生中,我们也应该深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对手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规划。
1.2 灵活应变:《孙子兵法》强调根据形势的变化而调整策略。
在人生中,我们也应该灵活应变,不固守一成不变的计划,而是根据环境和情况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1.3 制定长远目标:《孙子兵法》提倡制定长远目标,并通过分步骤的计划逐步实现。
在人生中,我们也应该设定明确的长远目标,并制定可行的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二、领导管理2.1 以身作则:《孙子兵法》强调领导者要以身作则,以良好的榜样影响他人。
在人生中,我们也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影响他人,成为他人的榜样。
2.2 善于团队合作:《孙子兵法》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认为团队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
在人生中,我们也应该善于团队合作,发挥团队的力量,共同实现更大的目标。
2.3 信任和赏识他人:《孙子兵法》强调领导者要信任和赏识他人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潜力。
在人生中,我们也应该学会信任和赏识他人,相信他们的能力,并给予他们发展的机会。
三、战略思维3.1 分清主次:《孙子兵法》强调要分清主次,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对手的要害。
在人生中,我们也应该分清主次,将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3.2 运用间接战术:《孙子兵法》提倡运用间接战术,以迂回的方式攻击对手。
在人生中,我们也应该善于运用间接战术,通过巧妙的手段解决问题,达到更好的效果。
3.3 谋定而后动:《孙子兵法》强调要在行动之前进行充分的谋划和准备。
在人生中,我们也应该在行动之前进行充分的计划和准备,确保能够应对各种情况。
四、心态与智慧4.1 保持冷静:《孙子兵法》强调在战争中要保持冷静,不被情绪所左右。
读孙子兵法品起强人生的意思

读孙子兵法品起强人生的意思孙子兵法是一部被誉为兵学经典的书籍,虽然其内容以战争为主题,但其中所阐述的思想理念却能够运用于人生中的各个领域。
通过读孙子兵法,我们可以品出起强人生的意思,从而找到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
第一,制定明确的目标。
孙子兵法中讲到“胜之不易,而反求诸己”。
在人生中,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追求过程中避免迷茫,而且还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策略。
第二,善于把握时机。
孙子兵法中有一句名言:“兵者,诡道也。
”这意味着在战争中,需要善于利用对方的弱点,寻找机会取胜。
同样地,在人生中,我们也需要善于抓住机遇,在适当的时候采取行动,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三,注重策略与计划。
孙子兵法中强调了“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这说明,制定一份明晰的计划,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在人生中,我们也需要注重策略与计划,做好周密的准备工作,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第四,学会合纵连横。
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这说明,在战争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有利因素,形成合力,从而战胜敌人。
同样地,在人生中,我们也需要学会合纵连横,与他人合作,互相支持,携手共进。
第五,坚持不懈,不断进取。
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说明,在战争中,必须要坚持不懈,不停地进取,才能够取得胜利。
同样地,在人生中,我们也需要坚持不懈,不断进取,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总之,读孙子兵法品起强人生的意思,是要从中汲取智慧,挖掘出正确的人生方向。
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孙子兵法的思想理念,不断地成长和进步,从而走向成功的人生。
孙子兵法中的人生感悟

孙子兵法中的人生感悟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部著作中包含了许多关于战争、军事战略和人际交往的法则和技巧,不仅适用于古代战场,也适用于现代生活和职场。
以下是一些我从《孙子兵法》中领悟到的人生感悟:
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更好的策略和计划。
在人生中,我们也需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和趋势,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2. 谋定而后动: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计划,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盲目和冲动。
在人生中,我们也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且深思熟虑地选择自己的行动方式,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3. 以逸待劳:这句话告诉我们,在竞争中,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等待对手疲劳的时机,然后采取主动进攻。
在人生中,我们也需要等待时机,不要盲目追求短期的成果和利益,而是要追求长期的规划和发展。
4. 无战而胜: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战争中,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胜,即在不使用武力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人生中,我们也需要学会不战而胜,即通过沟通、合作和协商等方式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要过度使用武力或竞争。
5. 以人为本: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人、关心人和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人生中,我们也需要以人为本,即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关注自己的成长和他人的发展,才能取得更好的成就和幸福。
以上是我从《孙子兵法》中领悟到的一些人生感悟,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示。
孙子兵法对人生规划的影响

孙子兵法对人生规划的影响第一篇:孙子兵法对人生规划的影响孙子兵法对人生规划的影响世上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道路,但是人生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人生旅途中,既有坎坷,也有坦途。
即有陷阱,也有成功。
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道路上的种种不测,是摆在每个人面前严峻的人生课题。
为此,研究一下“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九地篇)意思是说,士卒处于危险境地,但只要努力作战,也能转危为安;士卒陷于死地,但只要拼死作战,转死为生在战场上,军队陷于危险境地,经过努力可以转败为胜在生活中,只有当人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和坎坷之后,才能懂得怎样去生活,去拼搏,去奋斗,才能懂得怎样去做一个真正的强者。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陷入危境,无疑是一件坏事,它给人们带来危险,带来困难,只有冲破危境,才能转危为安;但转危为安的同时,就消除了危险,就解决了困难,就取得了胜利,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这就是矛盾的转化,即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着的双方各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向着它的对立面所处的地位转化如果我们不了解转化的这种必然性,当我们处于艰难困苦的境地时,就容易悲观失望如果我们了解了矛盾转化的必然性,就会对一切事情充满信心,从而战胜艰难困苦,取得成功。
人的韧性和强度往往与他的阅历有关不到山区,不会知道路途的曲折,不到江海,不会知道海水的深浅,失败孕育着成功,错误会使人变得聪明人们都希望成功,可是成功有时会使人昏聩陶醉,使人过高地估计自己的价值,使人变得浮躁;人们都讨厌失败,可是失败有时会使人清醒冷静,使人重新估量自己的存在,使人变得聪明起来”人的聪明和自己的明智及道路的选择,往往在失败以后“所以,失败未必是一件坏事,至少它可以使我们重新振作起来,总结失败的教训,架起成功的桥梁。
举一个英国作家肖伯纳的例子,他的童年并不幸福,缺少母爱和父爱,15岁失学,20岁只身到伦敦孤军奋战。
他把全部时间都用来写作,但仍然不断地遭到失败,发表小说的美梦变成书稿发霉的现实,甚至狼狈到连寄稿邮票都买不起的地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次:七、八节班级:六、四班
学号:130706402 《孙子兵法》研读结课论文
浅谈孙子兵法与人生
姓名:陈香玲
授课老师:黄雪松
院系名称:外语系
专业名称:英语专业
2014年6月8日
《孙子兵法》作为中华5000年的文明结晶为历代中外人士所研读和推崇,其文内涵深厚,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发人深省。
《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军事经典巨著,又是一部商战圣经,更不失为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
书中很多独到高超的见解与思想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以深刻的感悟和人生启迪。
孙子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任何危险;虽不了解自己,那么有时能胜利,有时会失败;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次用兵都会有危险。
于我而言“知己”与“知彼”相比较,“知彼”就更为重要。
而对生死相敌的对手,这一条则更为重要。
伟大的斗士不会随便轻视他的对手。
要做到“知彼”,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失败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从来都不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交友亦是如此,唯有通晓自己的情况,确立自己的原则,进而在交往中了解对方,方可交到知己。
“知己”,“知彼”方可在自己的人生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孙子曰:“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
进不谋求战胜的名声退不回避违命的罪责。
想起了陶渊明的“非淡泊无以名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功名利禄一直为人们所追求,但我们也因此失去了一颗淡泊纯净的心。
雷锋寄心于平淡,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终成时代楷模;沈浩托心于小岗村,一心为民,排忧解难终成时代先锋。
在如今这个灯红酒绿,名望与利益并行的社会,我们应学会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坚守心灵的一方净土。
由此可见唯有淡泊方可明志,归心平静之中,才能手握不一样的祥和人生。
孙子曰: “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了解对方,了解自己,争取胜利就不会有危险。
懂得天时,懂得地利,胜利也就可以用无穷尽了。
命运讲天时地利人和。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有缘相遇其实很难,它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相互协调和配合。
而天时、地利、人和这三项其中只有一种在时,则不能算是真正有缘。
我和你,该算是有缘人,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因此我们才未彼此错过。
地利,在你我的这段相遇中也有。
这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几人能有这样的幸福?想说说这份缘分中,你和我真的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全部,这份感情应该是天意,同时也更是一种彼此都应该珍惜的莫大幸福。
人生亦是如此,一个人为什么成功?一个人为什么失败?差别可能就那么一点点。
失败者怨天尤人,成功者审时度势,即使遇挫也仍不气馁,与其说天时地利是外来不可控,还不如说天时地利是我们自己造就和运用的,运用得好则事半功倍,如鱼得水。
孙子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知生。
”将士卒投之危地,才能转危为安,使士卒陷于死地,才能起死回生。
弱者任命,强者抗命,能使我们坚
强的往往不是顺境而是逆境。
雨果曾说:人在逆境里比在顺境里更能坚持不屈。
而逆境不就是我们性格的试金石吗?患难与困苦才是磨练人格的最学府。
逆境中的人在战胜磨难的艰辛道路也磨练了心智与毅力,他们奋发图强,积极进取,大都树立了远大志向和坚定目标并真正取得成功。
原来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历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
平静的湖面造就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不出时代的伟人而奇迹也多是在厄运中出现。
“置之死地而后生”遇到非常时期,人是要有点非常思维和非常勇气的。
在最后关头,唯有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才能绝地逢生,才有柳暗花明的转机。
其实身处绝路并不代表你必死无疑,不给自己留下退路就没有了多余的顾虑而必将勇敢前行。
人在面临危险,绝望之际,往往会爆发出一股无穷的威力,因此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
总之,“困难现才华,好运隐天资”,逆境之中的崛起才会惊艳了人生。
孙子曰:“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努力创造有利的势态,而不对部属求全责备。
《孙子兵法》的“势篇”里说到:奔腾湍急的流水,能够冲走巨石,是因为它有一种能产生巨大能量的势;快速疾飞的猛禽,能够摧毁大于其身体的物体,那是因为它的速度所引发出的势。
因而,善于作战用兵的人所造就的势是不可抵抗的,其进攻的节奏是快速而精确的。
因而,善于调动敌人的人,是因为他造成了敌人必须如我所愿地运动的形势;……所以,善于用兵的将领创造有利的态势来获得胜利,而不是强求其下属来获胜。
善于用兵的人特别依赖于机会和权变。
他们不只把获胜的重担加在其士兵身上。
人生亦是如此,成功靠的是谋略与策划,高屋建瓴,驾驭全局,求之于势。
责备于人只不过是失败者的托词。
孙子曰:"知迂直之计者胜。
"(《孙子·军争篇》。
)意思是懂得以迂为直计谋的就能胜利。
曲中有直,直中有曲,听起来就像辩证法。
山谷前面是峰顶,困难过后是胜利,退一步才能进两步,沿着螺旋式轨迹才能稳步上升。
直径近,曲路远,近途快,远路慢,这是众所周知的。
但如果将这和个人的努力程度相结合,和环境的虚实、优劣相迭加,和实现长远目标相联系,就应该具体地进行分析了。
在有些情况下,近,成了真正的远;远,却变为实际的近。
尤其在对抗和竞争之中,双方都会干扰对方的计划,滞阻对方的行动,拖延对方的时间,降低对方的效率。
因此,竞争者不要幻想走径直的路。
在迂直问题上要努力做到:迂直互见。
人生之路依然是一条曲直平凹的路,它的前面既有鲜花、阳光、幸运和成功,又有荆棘、阴云、挫折和失败。
但有时候退一步并不是代表懦弱,只因你看的更高远,目光更远大。
孙子曰:“兵贵速,不贵久“。
用兵打仗贵在速战速决,而不宜旷日持久。
机会需要把握,人生需要掌握。
不要犹犹豫豫,不要彷徨徘徊。
机遇不会在原地等待,
错过就难易再现;好运不会在身边徘徊,错过就难易重现。
面对困难和挑战,要始终相信,没有不会放晴的雨天,也没有走不完的险途。
只要希望之火不灭,前
尔美丽的风景终止,走过的路已经成为你背後的风景。
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享受
要总是思前顾后,否则你就给带来了根本就不存在的问题。
先分析情况,然后果断地采取行动。
你无法改变你不想面对的现实。
取得进展就意味着承担风险。
不迈出第一步,你就无法走出第二步,生活就是这样的。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
它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
孙武在其书中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不仅深受战国以来历代军事家的重视和推崇,对他们的军事思想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军事思想领域内也拥有广泛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声誉,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科学价值。
《孙子兵法》虽不可避免地受到它所处时代的限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但瑕不掩瑜,这些缺陷并不能掩盖它的光辉,丝毫也无损于它的伟大。
《孙子兵法》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是几千年华夏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根基,源泉。
孙子兵法作为一部军事的巅峰之作,对政治和商业产生巨大影响。
《孙子兵法》展现出来的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思想与哲理,是一种智慧的启迪,一场心灵的梳理,是指导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导
2014年6月2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