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北斗星学校2013---2014年度七年级下册语文版月考试卷(无答案)
湖南省衡阳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湖南省衡阳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2分) (共6题;共22分)1. (2分) (2017八上·宁河月考) 请标出下面各组的错别字,并依次改正在后面的方格中。
(1)仄歪张惶失措名副其实精疲力竭(________)(2)荒谬不可明状微不足道大庭广众(________)(3)惧惮眼花缭乱情郁与中月明风清(________)(4)狼籍触目伤怀莫名其妙富丽堂皇(________)2. (2分)给下面划线字注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赫拉宙斯庇护粘住3. (2分) (2017七下·罗定期末)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正确运用的一项是()A . 经过了警察叔叔的多次巡检,真相终于水落石出了。
B . 马的头部比较整齐,有一种轻捷的神情,这种神情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
C . 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了。
D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国内建党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 . 当外国友人来到兰州游览时,受到了兰州人民的热情欢迎。
C .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并制订了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D . 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5. (2分)(2015·黄冈)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
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衡阳市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衡阳市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2011·无锡) 词类活用常常可以丰富语言的表现力,以下划线词语不属于这种用法的一项是()A . 所以愉快着你的愉快,痛苦着你的痛苦。
B . 他多年的辛劳给学生酿制了一种智慧。
C . 我走出庭院,凄迷着月色的空气立即包裹了我久已干涸的身躯。
D . 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2. (2分)(2019·惠来模拟)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随着十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删掉“随着”)B .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
(将“提高”改为“加强”)C . 杨教授同老农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实验。
(删去“多次”或“反复”)D .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将“多方面”与“多领域”互换位置)3. (2分)(2017·莒县模拟)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格列佛在“风暴中偏航”又于“麦田里获救”,“孤身救舰队”后又“奇招灭火灾”.他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刚毅勇敢的航海家。
B . “守株待兔”“龟兔赛跑”“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都出自《伊索寓言》.这些寓言既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C . 《海底两万里》中“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海底观美景”“洋面见海难”等情节惊险离奇,极富幻想,读来引人入胜,如临其境。
D . 鲁智深三拳就打死了恶霸郑屠,为了避免官司,他一边骂郑屠诈死,一边拔腿就走.这些情节表现了鲁智深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
二、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 (2017七上·无锡期中)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suǐǎi花团锦簇黄晕脑________和________三、默写 (共1题;共6分)5. (6分)默写。
湖南省衡阳市 七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1)______ ,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2)______ ,悠然见南山。
《饮酒》(3)《次北固山下》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 。
(4)《雁门太守行》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突出了战场的气氛的句子:______ ,______ 。
(5)夕阳西下,______ 。
《天净沙•秋思》(6)______ ,恨别鸟惊心。
《春望》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诗歌鉴赏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颔联中的“随”“入”两字用的极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择其中一个字作简要分析。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3.古文阅读强项令范晔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宜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
宣不从,强使顿之,宜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勅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语文版本7年级下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 (1)

北斗星实验中学南校区二0一三年七年级下册模拟考试试卷(语文第3、4、7单元)本试卷共120分 120分钟完成班次: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一、 积累与应用(30分)1.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5分)现在,这条寻宝的大道上没什么热闹可看了,能够看到的只有在一瘸一拐走路的双峰骆驼。
这是一头身资雄伟的骆驼。
他经常背着堆积如山的重物,忍饥耐渴地在长着一丛丛红柳的茫茫沙漠里行走,就像一艘游艇航行在黄沙滚滚的瀚海中。
①注音:一瘸( )一拐 瀚( )海 (2分)②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________改为_______(1分)③将划横线的字词用正楷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工整、准确、美观)。
(2分)2.古诗文默写。
(8分,每空1分)①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爱这土地》直接抒发“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渡荆门送别》中表现作者思念故土,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目送友人远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文学文化常识。
(2分)①《西江月》是我国南宋著名词人___________(作家名字)的作品。
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与__________(作家名字)齐名,同为著名边塞诗人4. 综合性学习(10分)①新生小宏在校园里遇到你,向你询问如何走到教学楼,你给他指明。
请根据左图,写出你对小宏说的话。
(2分) 你说:②根据情境,按要求表达。
草 主 干 道 大操场 图 书 馆 实 验 室 北 东 你和小宏20米100米 教学楼自全国全面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程后,许多学校积极响应并认真落实。
航天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

航天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考测试卷(二)(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姓名班级分数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撩起(liāo)沼泽(zhǎo ) 强迫(qiáng) 污秽(huì)B、书塾(shú)嫉妒(jì) 炽痛(chì)宰割(zǎi)C、宿儒(sù) 抽屉(tì)哺育(bǔ) 难堪(kān)D、衣襟(jīn) 讪笑(shàn)干脆(chuì) 深邃(suì)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义愤填膺忘乎所以杂乱无章气冲斗牛一反既往B、无暇及此层出不穷马革裹尸家喻户晓妇孺皆知C、狼狈不堪一泻万丈荒草萋萋兴高采烈恭恭敬敬D、死而后己人声鼎沸抽抽搭搭来势汹汹浩浩荡荡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短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惟妙惟肖....的艺术品。
B、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俩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D、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就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一举囊括了13 枚金牌中的11枚,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B、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
C、过去这个学校不执行“学生以学为主”,所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很低。
D、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就做不成什么大事。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写的一首诗,作者常被称为是“交替性诗人”。
B、《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他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C、《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测试题下载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试一、基础知识(2*5+5+7=22)1、找出下列各项错误并指正A 倜傥(tǎng)秕谷(bǐ)迭起(dié)气冲斗牛(dǒu )()B祈祷(qǐ)赫然(hè)炽痛(chì) 迥乎不同(jiǒng )()C亘古(gèn)嫉妒(jí)喧闹(xuān)热情澎湃(bài )()D重荷(hè)木屐(jī)哺育(pǔ)锲而不舍(qiè)()2、找出下列各项错误并指正A.怪诞轻捷妇儒皆知家喻户晓()B. 幽寂污秽鞠躬尽瘁义愤填膺()C. 殉职骊歌一拍即合荒草凄凄()D. 屏障谰语九屈连环呕心沥血()3、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位离开北京二十年的美籍华人,走在大街上,禁不住感叹这座城市与他当初离开时的面貌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B. 不少人不喜欢孟子,认为他锋芒毕露,太过张扬,其实,孟子如此咄咄逼人,并不完全是个性使然。
C. 新春,汉宜高速公路车水马龙,显示出一派生机。
这条赶在春运前整修完的高速公路,行车速度明显提高,车流量同时上升。
D. 陈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韩晓鹏一定会有让人刮目相看的那一天。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__________ ,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
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____________ ,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______________ 。
人生如茶,有时__________也是一种成全。
A.浅显大功告成表露折磨 B.浅薄大彻大悟流露煎熬C.浅易渐入佳境吐露磨难 D.肤浅大梦初醒透露痛苦5、下列文学常识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爸爸的花儿落了》——小说——林海音——台湾B.《邓稼先》——人物传记——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C.《土地的誓言》——散文——端木蕻良——当代作家D.《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6、默写古诗(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南省衡阳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湖南省衡阳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7九下·龙华月考)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无误的一项()A . 她强聒不舍地说个不停,引起大家一致反感。
B . 爸爸调到外地工作了,弥留之际,爸爸鼓励我要照顾好自己。
C . 东东轻而易举就吃完了晚饭,开始写作业。
D . 那两个人在广场耍起了把式,一看就是本色当行,引来周围不断喝彩。
2. (2分)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B . 一道孤立的线很难说有什么生命力,是险峻的环境孕育了桥之生命,是山岩、树丛及急流的多种多样的线的衬托,才使索桥获得了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
C . 如果煞它风景,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摧残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摧残了形式美。
D . 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6分)3. (16分) (2015七上·诏安期中) 按要求默写。
①________,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②山光悦鸟性,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③兄子胡儿曰:“________。
”兄女曰:“________。
”《咏雪》④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⑤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⑥元代著名的曲作家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⑦曹操的《观沧海》中,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语文月考试卷

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语文月考试卷班级姓名学号一、积累与运用(18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2分)A.归省(xǐng)行辈(háng)撺掇(cuān duo)B.蓦然(mù)羁绊(jī)晦暗(huì)C.水门汀(tīng)嗔视(zhēn)粲然(càn)D.呓语(yì)齁(hōu)许许声(yǔ)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潺潺絮叨仙山楼阁B.亢奋冗杂叹为观止C.惬意疏蜜参差不齐D.颦蹙叱咤尽态极妍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A.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B.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
C.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无所不为....的程度。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怀旧网页的工作。
B.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二十一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D.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社戏》选自《呐喊》,体裁是小说。
作者是鲁讯,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文中的“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
B.《竹影》作者是丰子恺,他是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家和音乐教育家。
C.《安塞腰鼓》作者是刘成章,体裁是散文,这种体裁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D.《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是清朝的张潮。
《口技》既可以作为描写场景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2、6、按要求默写。
(8分)①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斗星实验中学2014年上学期初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时限:120分钟总分:120分温馨提示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到向关心你的人汇报的时候了,相信你一定能仔细认真地答卷,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开始勇敢闯关吧!一、积累与运用( 24分)1、根据语境写出汉字或拼音(4分)①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qì( )息于纤细的电线上。
②因为们这屋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cén( )寂。
③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④苍鹰虽然壮勇剽.悍(),可是寡不敌众,束手无策。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近日,和平区图书馆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前来办证、借书的读者络绎不绝....。
B.王亮同学活泼开朗,他讲的故事常常让我们忍俊不禁....。
C.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要主动向老师请教,虚心求学,不胜其烦....。
D.面对困难,我们不能束手无策....,只要积极努力,就一定能找到解决困难的好办法。
3.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海燕》是一篇优美的咏物寄情的散文,文章通过对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
B. 《鹤群》一文按“谈论鹤群”“观看鹤群”“祝福鹤群”的顺序对空中飞过的一群鹤作了细致而生动的描绘,热情讴歌了鹤群翱翔空中的美姿和团结战斗、友爱互助的精神。
C. 《陋室铭》作者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D. 《黔之驴》是一篇童话。
文章给我们展示出驴的外强中干和虎的机智谨慎两种不同的形象。
4、古诗文填空。
(每空1分,共9分)(1)《雁门太守行》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句子是:,。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又赋有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哲理的诗句是:,。
(3),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许多有创意的广告巧妙利用汉字的特点,让人过目不忘,起到了超乎寻常的宣传效果。
有一则宣传“臭豆腐”的广告是:臭名远扬,香飘千里。
①请解释“臭名远扬”中“臭”字的含义。
(1分)②请谈谈这则广告妙在哪里?(2分)6、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2分)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
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
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
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
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的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
”这位大师的答话的意思是:7、名著阅读。
(2分)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
这三、阅读理解与欣赏(46分)(一)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2分)9.把“悠然见南山”的“见”改成“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二)海燕(节选)①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
当春间二三月,轻(si)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熳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末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
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
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卿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
同几只却隽逸的在粼粼如(hu)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于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的荡漾了开去。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的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还有一家家的快乐家庭,他们还特为我们的小燕子备了一个两个小巢,放在厅梁的最高处,假如这家有了一个匾额,那匾后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
第一年,小燕子来往了,第二年,我们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对,它们还要来住。
②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③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④海水是胶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是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翻翻的小皱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烂灿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
我没有见过那末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
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的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沈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天中了。
10,第一段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故乡的小燕子?(4分)11,作者明知眼前的海燕绝不是故乡的小燕子,却一再问自己:“他们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为什么?12.第4段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大海的?构成了一幅什么图?(2分)13.作者说乡愁“轻烟似的”、”一缕两缕”,意味着作者看轻这份感情吗?(2分)(三)说荷①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
往日蓄得一池清冽冽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
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干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
②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③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
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
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
④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
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⑤若遇暴雨突至,秋雨绵绵,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⑥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
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惟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⑦在风雨冰雪的洗礼中,在百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
而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⑧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却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
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做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
他们远离人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去俗清雅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纷亭亭玉立在诗人华美、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⑨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
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
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⑩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14.文章第①段描写荷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15.文章第④-⑥段描绘了荷跟风雨冰雪的顽强抗争。
联系上下文看,写这些有什么作用?(2分)16.第⑧段最后说,在古代文人的诗章中,荷尽展君子的襟怀,至今还在“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2分)17.第⑨段说,楚楚动人的荷,能使人“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这“生命的真谛”是什么?(四)敲雪(1)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
也许,外面下雪了。
我想。
我蜷着身子,强迫自己再睡。
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屋前屋后的惊叫声。
睁开眼,天亮了,透进屋的亮光,冷冷地泛着朦胧。
(2)好久没见过雪了!我顾不上睡觉,一骨碌爬起来,小跑着跨出门。
屋檐下,我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全是一片白,白得晃眼。
慢慢收回目光,我就看见了父亲。
(3)父亲站在屋对面的小路上。
他眼下,是一丛一丛的雪枝。
我知道,托着雪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枝。
每到春天,那些树枝就开出一堆一堆的杏花、李花、桃花,五彩缤纷的,像一片花的海洋。
花一天一天地谢了,青涩的果子藏在绿叶间,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泛红了。
父亲的笑容也多起来,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树下。
开始,父亲轻轻掰下枝丫,寻找枝叶间还没完全长出来的果子,偶尔发现米粒大的一颗,也要小跑回家雀跃着向全家人报喜;后来,父亲就踮着脚尖,痴痴地看,痴痴地闻,即使枝丫垂到眼皮下,也舍不得动一指甲,生怕惊跑了它们。
果子渐渐成熟了,父亲停了农活,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着,守着我们的“书本”。
我们兄弟多,家里又没有其它收入,读书全靠它。
到了上市季节,父亲就在树下铺几床棉絮,说这样落下的果子就不会摔烂,能卖个好价钱。
卖果子的钱,父亲一分一厘也不花,全存着,刚好够我们读一年书。
所以,只要我们目不转睛盯着父亲担子里那些红嘟嘟的杏呀、李呀、桃呀的时候,父亲总是拍着我们的头说:“馋了吧?这可吃不得,它是你们的书本啊,不想读书吗?”我们一起点头:“想读!”“还想吃吗?”“不想!”我们一起咽口水,狠狠摇头。
从此,我们就把那些杏呀、李呀、桃呀叫书本了。
(4)可是,这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呀,父亲看那些雪树做啥呢?我很是不解。
(5)走到父亲面前,父亲看了看我,说:“星期天,多睡会吧?”(6)我不回答父亲的话,不解地问:“你看这树干嘛?春天还早。
”(7)“真的还早么?快了快了!可是——”父亲顿了顿,脸上露出了忧郁,“这雪太大了,你看,树枝压断了好多。
”(8)我细细一看,真的,一些断枝落在地上或是横在树上,全被雪掩住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9)“回去拿根竹竿来吧。
”父亲沉吟了一阵,对我说。
(10)我怔了怔,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于是,忙不迭地回家找来一根稻田里赶鸭子用的长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