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能表检验装置应用RS-485无极性技术的方法及效果

合集下载

RS_485网络通信的无极性接线设计

RS_485网络通信的无极性接线设计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第 31卷第 12期 2005年 12月
EL
电子工 ECTRON IC
程 EN
师 G IN
EER
V oDl.
31 ec.
No. 12 2005
RS2485网络通信的无极性接线设计
吴 强 1 , 周小芳 2
(1.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 江苏省南京市 210096; 2. 东南大学电子管厂 , 江苏省南京市 210096)
序进行预检 ,当某一个从模块的通信线路极性接正确 , 对应位 ( bi )就填上“0”,反之就填上“1”。在以后真正 进行通信时 ,当主模块和某一个从模块通信时 ,先查一 下此表 ,再控制异或门进行信号反相或不反相 。 RS2 485极性校正程序如图 4所示 。
图 3 自动修正通信线路极性的示意图
此 方法的优点是 :不需要改变从模块的任何硬件 连接 ,只需要在主模块中增加 2 个异或门和占用 1 根 I/O 口线 ,可使整个系统改动最小 (因为 1个主模块对 于 n个从模块 ) 。主模块中需要加 RS2485极性校正程 序 ,该程序的主要功能是自动测试各个从模块 RS2485 极性是否接反 ,并加以记忆 ,在以后的使用时自动校正 接错的从模块极性 。
本自动修正方案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多点故障定位 检测系统 ,效果很好 。
参 考 文 献
[ 1 ] 尤一鸣 ,等. 单片机总线扩展技术.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出版社 , 1996
·书讯 ·
注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电子电路技术 (附光盘 )
李忠文 , 朱国宪 , 编著 2006年 1月出版 16开 /45元
本书汇集了各种主要机型注塑机电气电路 (继电器控制型 、PLC控制型 、微机控制型 ) ,电子电路 (温度控制器 、时间继电器 、电 子放大器 、微机控制器 )和微机控制系统电路 。为方便初学者使用 ,还介绍了电气图形符号和注塑机电路图 、印刷板图的绘制和识 读 。本书附光盘 ,内容为注塑机微机控制系统的应用程序示例 。

RS485总线在智能电能表检定装置中的应用研究

RS485总线在智能电能表检定装置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力系统运行智能化的不断完善,传统电能表检定装置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电力发展需求。

近几年来,智能电能表检定装置凭借着自身起动电流小、低功耗以及长期运行时稳定性好等诸多优势在电力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RS485总线在智能电能表检定装置中的应用,不仅解决了装置中联网通讯难题,而且还大大促进了电能表优势的充分发挥。

本文通过对RS485总线的相关信息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在智能电能表检定装置中的应用,为今后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RS485总线智能电能表检定装置随着智能电能表检定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如何从检定装置上准确、高效的将电能表数据抄读到相应的计算机后台操作系统中已经成为了相关工作人员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此项工作中,通讯技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起初,通讯技术所采用的是通过数据模拟信号输出简答过程量,后来所采用的是RS232接口,这两种方法虽然能够初步实现数据通讯,但是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近几年来,随着RS485总线在智能电能表检定装置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联网通讯困难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1RS485总线概述RS485总线通常应用于通信距离几十米到几千米的通信系统中,由于其本身采用的是平衡发送和差分接受的形式,因此,在其使用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

加上RS485总线所采用的收发器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最低能够检测出200mV的电压,因此,传输信号能够在千米外得到恢复。

除此之外,RS485总线还具有使用方便、分布简单以及稳定可靠等优势。

目前在我国诸多通信系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1RS485总线理论为了能够将RS485总线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其能够更好的应用到通讯系统中,相关技术人员及必须对其相关理论进行全面掌握。

一般来说,RS485总线相关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RS485总线必须要接地,而且必须是单点接地。

智能电能表用有极性RS485与无极性RS485兼容接口电路[实用新型专利]

智能电能表用有极性RS485与无极性RS485兼容接口电路[实用新型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582224.2(22)申请日 2016.06.16(73)专利权人 深圳市江机实业有限公司地址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龙井高发科技园3楼6层(72)发明人 孙世杰 孟迪 王乙童 邵丕彦 崔晖 张强 于宁 谢怡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22102代理人 陈传林(51)Int.Cl.G01R 11/04(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智能电能表用有极性RS485与无极性RS485兼容接口电路(57)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电能表用有极性RS485与无极性RS485兼容接口电路,其特点是:包括RS485芯片分别与RS485接口总线过压过流保护电路、接收数据电路、RS485收发状态切换控制电路和发送数据电路电连接,且置在一个电路板上。

能够通过接入或者断开RS485接口总线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电阻R73和电阻R74,就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对RS485极性的要求,使智能电能表的生产、维修均方便,且生产成本低,省工省时,测试效率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205749617 U 2016.11.30C N 205749617U1.一种智能电能表用有极性RS485与无极性RS485兼容接口电路,其特征是:它包括RS485芯片D5分别与RS485接口总线过压过流保护电路 、接收数据电路、 RS485收发状态切换控制电路和发送数据电路电连接,且置在一个电路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能表用有极性RS485与无极性RS485兼容接口电路,其特征是:所述RS485接口总线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由双向TVS瞬变二极管 TVS1与热敏电阻RT2电连接组成,用于无极性RS485通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能表用有极性RS485与无极性RS485兼容接口电路,其特征是:所述RS485接口总线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由双向TVS瞬变二极管 TVS1、热敏电阻RT2、电阻R73和电阻R74电连接组成,用于有极性RS485通讯。

无极性485(SYE3085N)总线在智能抄表系统中的应用

无极性485(SYE3085N)总线在智能抄表系统中的应用

无极性485(SYE3085N)总线在智能抄表系统中的应用1 引言智能抄表系统由主站通过传输媒体将多个用户仪表的数据集中抄读的系统。

它是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去抄读这些仪表的数据,而不用到现场。

智能抄表系统一般是集中抄表系统与数据远程通讯的组合。

网络远程集中抄表是工业和民用中新兴的一项实用技术,结合了计算机、网络、信和工业自动化等现代化技术,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出现许多不同的实现手段。

本文详细介绍了SYE3085N总线在这种智能抄表系统中的应用。

2 智能抄表系统硬件设计2.1 SYE3085N通讯网络设计SYE3085N总线是工业应用中非常成熟的技术,是现代通讯技术的工业标准之一,采用SYE3085N总线设计网络也是基于这些原因。

SYE3085N总线用于多站互连十分方便,用一对双绞线即可实现,由于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即在发送端,驱动器将TTL电平信号转换成差分信号输出;在接收端,接收器将差分信号变成TTL 电平,因此具有抗共模干扰的能力。

根据RS-485标准,传送数据速率达100kbit/s时通讯距离可达1200m。

本文中SYE3085N总线包括数据采集器和数据集中器两个独立的子系统。

在这种主从式的一点对多点的连接中,数据集中器是主机(即所谓的上位机),数据采集器为从机(即下位机)。

网络结构图如图1所示。

网络拓扑结构为总线型。

网络中只能有一个主设备(Master),从设备从不进行主动通讯。

数据集中器作为主设备,主动开始一个通讯过程,即发送指令和数据。

而数据采集器作为从设备监听总线,随时准备响应总线指令,回应数据集中器。

图1 基于SYE3085N总线网络的集中器与采集器结构图2.2 采用SYE3085N的优势SYE3085N是一款无极性485通信接口芯片,完全兼容RS-485,其突出的优点是其输入端A、B没有正负极性的区分,无论输入端的两条接线如何连接,都不会影响正常的通信。

因此,在抄表系统中使用时,能够彻底杜绝由于接线的正负端与485的极性不符使通信不畅所带来的麻烦,大大提高工程质量和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国网智能电能表485通讯典型故障分析应用

国网智能电能表485通讯典型故障分析应用

国网智能电能表 485通讯典型故障分析应用摘要:随着国家双碳建设的加速推进,电能表智能远传抄表技术逐渐在电力系统内推广应用。

在智慧电网的电量数字化建设中,RS-485接口的电能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具有远程抄表、拉闸以及自动实时监控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电网应用的的效率。

本文从国网电能表中RS-485通讯接口的应用入手,对智能电能表RS-485通讯口典型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国网电能表;RS-485通讯接口;通信传输;电量采集;智能电网;双碳建设1电表中RS-485通讯接口的应用RS485是一个定义平衡数字多点系统中的驱动器和接收器的电气特性的标准,该标准由电信行业协会和电子工业联盟定义。

使用该标准的数字通信网络能在远距离条件下以及电子噪声大的环境下有效传输信号。

RS-485使得连接本地网络以及多支路通信链路的配置成为可能。

RS-485是电能表中的一个接口规范,用于对平衡线上的多个点以及半双工通信链路进行定义和确定。

由RS-485接口所组成的通信平台,具有传输速率高、通信性能好、可靠性强以及有效性高的特点,能够实现大范围、长距离的通信传输。

RS-485接口通过将差分接收器和平衡驱动器进行组合,具体步骤体现在发送端RS-485接口将TTL电平信号通过平衡驱动器转换成差分信号进行传输。

而在接收端,则需要差分接收机将差分信号再转换成TTL电平信号。

此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此外,接收器具有高的灵敏度能检测低达200mV的电压,因此信号数据可以传输到几千米之外的地方,具有较远的传输距离。

另外,RS-485接口可以通过一个驱动器来驱动多个接收器,可以实现多点互联的环形通信线路以及实现多机通信。

同时在总线型通信网络中,分布式数据采集以及控制系统需要将多台单片机联合起来,并通过RS-485接口实现通信规约与系统的连接,以实现控制系统对系统中电压、电流以及功率有效值的监控。

总而言之,RS-485接口在通信接口中应用非常的广泛。

用485抄单相表实验报告

用485抄单相表实验报告

用485抄单相表实验报告概述本实验旨在探究使用485通信方式抄读单相表数据的方法和优势。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485通信的原理、使用方法和相关应用领域。

一、实验准备1.实验设备:单相电能表、RS485通信模块、电源、电缆等。

2.实验工具:电子万用表、电脑、RS485通信软件等。

二、实验步骤1. 连接硬件设备1.将RS485通信模块与单相电表进行连接,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2.将电源接入电表和RS485通信模块,确保正常供电。

2. 安装通信软件1.在电脑上安装RS485通信软件,选择合适的版本。

2.打开软件并进行相应的设置,如选择通信接口、波特率等。

3. 进行通信测试1.打开通信软件,建立与RS485通信模块的连接。

2.输入命令,发送读取电表数据的请求。

3.接收和解析返回的数据,得到电表的相关参数,如电量、电压等。

三、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使用了485通信方式抄读单相电表的数据,并获得了正确的结果。

实验结果如下:1.电量:100 kWh2.电压:220 V3.电流:5 A4.功率因素:0.95四、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485通信方式可以方便地抄读单相电表数据,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效率。

2.485通信方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3.使用485通信方式抄读电表数据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便于维护和操作。

五、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使用485通信方式抄读单相电表数据,了解了其原理、使用方法和优势。

实验结果表明,485通信方式具有高效、可靠和稳定的特点,适用于电表数据的远程抄读和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485通信技术实现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发展。

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和改进485通信技术,提高其性能和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1.XXX, XXXX. XXXXXX. XXXX.2.XXXX, XXX. XXXXXX. XXXX.。

智能电能表RS—485通讯接口设计及现场失效分析

智能电能表RS—485通讯接口设计及现场失效分析

智能电能表RS—485通讯接口设计及现场失效分析随着国家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智能电表和电能量采集系统在城乡电网中普遍安装应用,本文就目前在智能电能表组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RS-485接口电路原理分析入手,分析现场遇到的RS-485通讯失效问题,解释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和手段。

关键字:RS-485 智能电能表通讯接口失效分析前言为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和构建智能电网、智能用电的发展战略与服务体系,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安装。

智能电能表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信息交互式通过电能表的本地通讯接口完成。

因此,智能电能表的本地通讯接口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显的尤为重要。

1 智能电能表RS-485接口硬件电路分析作为一种简单、廉价而且可靠的通讯规范,RS-485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的形式,因此在其使用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加上RS-485接口的接收器具有200mV的接收灵敏度,能够在千米之外恢复通讯信号。

目前在智能电能表上采用的RS-485通讯接口电路如图1所示。

电路中U2为将TTL电平转换成差分输出的RS-485驱动芯片,目前智能电能表中广泛采用的RS-485驱动芯片种类繁多,但这些芯片的功能是一致的,通讯效果差异不大。

此电路与典型RS-485推荐电路相比较,省去了U2收发控制端的驱动隔离光耦,原因一是智能电能表生产厂家成本控制的结果,即减少智能电能表生产成本;二是降低RS-485电路的功耗。

RS-485接口输出电平“1”时,光耦E2处于截止状态,电阻R6和R8的分压作用,使芯片U2的收发控制端处于低电平,即U2处于接收状态,输出A和B 为高阻状态,电阻R9和R10对拉使得RS-485总线处于确定的“1”状态,所以此电路输出“1”不是驱动芯片U2S输出完成,是由电阻R9和R10对拉形成。

RS-485接口输出电平“0”时,光耦E2处于导通状态,驱动芯片的收发控制端处于高电平,使芯片处于发送状态。

rs485在电表中的应用

rs485在电表中的应用

下载,PDF格式(78kB)应用笔记3776电表应用中RS-485收发器的设计考虑自动抄表技术为电表提供一个通信端口,以电子方式远程读取数值。

本应用笔记讨论Maxim RS-485收发器的不同特性,这些特性使RS-485收发器非常适合用于电表通信端口。

自动抄表技术在电表应用中越来越流行,该技术为电表提供通信端口读取数据,而且大部分情况下采用远程读数方式。

对于电表应用来说既安全又节省了时间和金钱。

实现该技术的关键是确保通信链路安全可靠,RS-485是一种简单、廉价而且可靠的通信规范,可理想用于自动抄表系统。

本文讨论Maxim RS-485收发器的各种特性,这些特性使RS-485收发器成为电子式电能表的理想选择。

图1. 采用RS-485端口的电表结构图图1所示为采用RS-485端口的电表结构图,通过光耦合器和变压器,端口与MCU和模拟前端之间实现了电气隔离。

隔离功能可有效保护电路不受RS-485传输线上浪涌电流的损害。

电缆断开时,A、B线的上拉和下拉电阻决定接收器的状态。

使用这些电阻能够在电缆断开时使接收器输出一直保持高电平,由此带来很多益处。

图1系统中,IrDA电路有一个开漏输出,电缆断开时,如果RS-485收发器错误的将线路拉低,光耦合器输出晶体管将会接通,使总线保持低电平,禁止开漏IrDA模块和MCU之间的任何通信连接。

电缆断开时产生一个高电平输出,系统可以在同一UART 总线上使用其它开漏输出器件。

当RS-485总线与电力线(例如,220VAC)短路时,PTC和TVS可提供差模过压保护。

反激变压器的附加绕组为隔离电路供电,图1中,反激转换器有两路输出:第一路为MCU和模拟前端供电;第二路进行电气隔离,为RS-485端口供电。

如果上述反激电源配合后备电池使用,MCU的供电电源(图中的V CC)实际经过了“二极管或操作”。

这意味着电池供电时,不存在隔离的isolated_V CC。

因此,RS-485电路没有“接通”,所以电表在断电期间不能进行通信,也无法通知已经停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C^S I
Engineering 工程智能电能表检验装置应用RS-485
无极性技术的方法及效果
何晓霞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兰州供电公司,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运行的智能化也逐渐得到了完善。

以往电能表中的检验装置已经不能满足 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

本文主要针对无极性R S-485通信方案的电能表在现场工作中出现的组网通信问题,对有极性 R S-485的通信原理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就无极性R S-485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措施进行阐述,以期能够使现 场工作的智能电能表的R S-485通信顺利的从有极性向无极性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检验装置;R S-485无极性技术;方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T M93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711 (2017) 02 (上)-0063-02
国家电网企业的相关标准中规定电能表的通信方式共有5种,包含微功率无线、红外通信、公网通信、载波通信以及RS-485通信。

RS-485通信方式的规范与以往有明显的改变,因为传统的通信方式为R S-485有极性,但是规定中要求智能电能表的RS-485通信方式需要向无极性进行转变,当前处于两种方式的过渡时期,本文主要对电能表用RS-485的设计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就RS-485无极性技术在智能电能表检验装置中应用进行具体分析,并且将应用效果进行阐述。

1当前智能电能表用RS-485的设计现状
通常情况下R S-485主要应用在通信距离在几十米到几千米的通行系统之中,在实际的使用中,主要是通过强大的抑制共模干扰能力进行差分接受以及平衡发送。

RS-485总线系统中的收发器往往具体极强的灵敏性,对于电压的检测,最低可以达到200mV,所以即使在千米以外,其传输信号也能得到及时的恢复。

此外,RS-485总线在通信过程中,本身具有稳定、可靠、简单的特性,当前在我国通信系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当前,随着智能电能表用RS-485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将硬件成本降低,逐渐出现了不同的应用方式,比如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将数字输入信号和能信号进行分别控制,改变为使用单一的数字输入信号取代能信号控制。

另外,对于两种信号的兼容问题,还可以使用同一种信号通过高低电压进行协调。

RS-485通常情况下是一种相对比较经济的通信方式,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噪声的抑制,并且传输速率也相当高,传播的范围相对较大。

除此之外,这种通信方式本身从控制方面和成本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智能通信系统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传统的RS-485有极性芯片在电网的应用中,系统中经常会出现连接出现问题的情况,从而就会影响数据的传输,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仪器设备出现故障。

2无极性RS485在智能电能表中的存在的问题
以往的有极性RS-485总线系统在使用中,往往主从节点都需要对总线进行阻抗匹配,之所以这样,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接线错误的现象,在实际的应用中实施总线并联的方式,能够有效的保证电能表以及采集器两者之间通信的稳定性。

无极性RS-485总线系统在接线的时候,允许线路反接,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明显不同线路的极性,在接线的时候,无极性RS-485智能电能表不能进行上下拉电阻的接入,只能通过主节点对不同线路的电平差进行确定,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必须保证每个主节点都需要接人上下拉电阻。

电能表本身的安装以及运行都是相当复杂的,在实际的安装中有无极性网络和有极性网络的混装、不同电能表以及采集器的混装,甚至还包含不同厂家不同上下拉电阻的混装,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出现RS-485的通信问题,无极性RS-485网络现场的运行可以从采集器、上拉电阻以及驱动能力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有极性RS-485网络运行中,电能表与上下拉电阻都是相互连接的,但是主节点采集器和上下拉电阻并不
中国设备工程2017.02(上)63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研究与探索•监测与诊断
都是连接在一起的,这种情况下如果将无极性RS-485接入到有极性网络中,就有可能出现由于不同线路之间的压差达不到无极性RS-485芯片的极性判断阀值,这样就不能对网络总线的极性进行判断,最终就会影响无极性电能表的正常通信。

此外,如果采集器上下拉电阻太大,会对驱动能力造成影响。

以往的采集器RS-485的端口都有配套的上下拉电阻,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没有明确的界定,根据相关统计,现场中的老款采集器的上下拉电阻通常情况下都处于5 ~ lOkH之间,但是新款的电能表的端口上并没有上下拉电阻的接口,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老款采集器上下拉电阻值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况,最终就会使通信效果受到影响。

3 RS-485无极性方式在智能电能表检验装置中的应用以及效果
3.1 RS-485无极性方式在智能电能表检验装置中的应用
之所以将无极性方式融入到有极性中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无极性本身没有端口对不同的线路进行区分,仅仅是根据外部的接线情况进行识别的,这种情况下,一旦外部的电压差出现问题,就会对无极性RS-485的判断造成影响。

要想使无极性RS-485 技术方式在智能电能表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地发挥,就需要对相应的装置进行改进。

在实际的改造中,应该注意将RS-485上面的不同线路之间的阻抗匹配电阻应该去掉,然后总线上应该确保至少有一对上下拉电阻,这样才能保证其他的无极性负载点能够对其进行自动识别。

另外,不能在单独的电能表的485通讯口添加上下拉电阻,这样就能使485无极性接线得到保证。

上拉电阻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帮助集电极进行开路,是输出电路的输出电流保证通畅,下拉电阻是为了与上接电阻共同在电路驱动器关闭的时候对电平进行固定,上拉是将电流注入到器件之中,下拉则是器件电流的输出。

在进行装置的改造中,应该保证节能功耗以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确保电阻大于电流。

为了使驱动电流得到保证,必须保证电流大于电阻;如果属于高速电路,上拉电阻如果过大,边沿的电阻相应就会比较平缓。

3.2 RS-485无极性方式在智能电能表检验装置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将智能电能表检测装置进行改造之后,RS-485无极性方式在智能电能表检验装置中的应用,在通信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通讯质量也能得到保证。

这一技术在智能电能表中投入使用,使电网公司能够完全按照国家的进行相应的智能电能表的检验标准工作。

在对这一装置进行改造以后,智能电能表的运行完全与国家最新的标准相吻合,并且有效的解决了有极性技术方式在这一系统的应用中存在的通信传输不稳定,以及信号传输不成功的问题,与此同时,也能降低系统的校验工作量,这样就能够缩短通信传输的时间,从而使智能电能表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由此就可以看出,R S-485无极性方式在智能电能表检验装置中的应用,能够充分的提高智能电能表稳定、准确、可靠的运行。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就无极性RS-485总线通讯方式,在智能电能表检验装置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要想使这一技术在智能电能表中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就需要对相应的装置进行改造。

通过研究发现,这一技术在改造以后的装置应用中,其通信的传输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并且通信的可靠性也有显著的提升。

这一技术在智能电能表中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有极性技术在其中应用导致的通信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这样就能极大的减少电能表在自动校验过程中因为RS-485的极性接线出现问题,引起的调试工作量的增加,能极大的提高信息采集的成功率,使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表自动校验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姚力,李少腾,胡瑛俊,吴幸,楼轶.一种智能电能表通信
可靠性测试方法及系统D].电测与仪表,2013⑶.
[2] 龚丹,徐晴,张健,沈秋英,李捃.智能电能表多表位检定
装置时钟误差计量方案优化U]•电测与仪表,2013(9).
[3] 赵兵,岑炜,翟峰,李保丰.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电动汽车
充电桩控制装置〇].低压电器,2013(16).
[4] 鲍进,周超,田正其,纪峰,宋锡强,马粉莲,吴建国,丁
发根.加速寿命试验在智能电能表可靠性研究中的应用D].电 测与織,2014(19).
64
中国设备工程2017.02(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