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虎(康复之运动疗法)

合集下载

pnf课件

pnf课件

临床应用举例
肩关节功能障碍 膝关节功能障碍 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 偏瘫患者的应用
当时是用于脊髓灰质炎的康复,后又用于中枢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基本概念
定义
又称PNF技术,通过对本体感受器刺激,达到 促进相关神经肌肉反应,以刺激相应肌肉收缩能 力的目的,同时通过调整感觉神经的异常兴奋性, 以改变肌肉的张力,使之以正常的运动方式进行 活动的一种康复训练方法。
什么是本体感受器?
可用节律性发动(RI)和反复收缩(RC)帮助发动运动, 可用节律性发动(RI)和控制-松弛(HR) 和收缩-松弛 (CR) ;节律性稳定(RS)增大ROM。
稳定性(stability):
可用节律性稳定(RS)
受控的活动(controlled mobility):
可用节律性稳定(RS)和反复收缩(RC)和时间顺序的 强调(TE)
可改善发起运动的能力 适用于较重痉挛等难以发起运动的
节律性稳定(RS)
交替地使拮抗肌做等长收缩。给与阻力2-3秒 后即刻刺激其拮抗肌。
发展稳定性;刺激协同肌的活动,松弛拮抗肌, 改善协调性。
适用于共济失调,活动中有疼痛时。
反复收缩(RC)
1-2级肌力时:快速牵张以引起收缩,一旦有 收缩后立刻给与阻力。
技巧(skill):
可用节律性稳定(RS)和反复收缩(RC)和时间顺序的 强调(TE)
三、运动模式
肢体运动模式(单侧运动模式和双侧运动模式) 1.上肢 2.下肢 3.头和颈运动模式 总体运动模式 1.运动功能的发育顺序 2.总体模式的使用原理和原则
1 (上肢)肩关节运动示意图
屈曲
内收
D1
屈曲
姿势和运动的发展顺序: 双侧对称
双侧不对称 反转

姿势解密技术

姿势解密技术
44
颈前伸或变平
脊柱前屈(变直)
骨盆后倾
➢髓核向后方移动 (McKenzie)
45
颈椎向前或变平 胸椎后凸增加 L5~S1 前凸减少
骨盆后倾
膝关节过伸
➢长时间保持胸椎后凸的姿势时,就容易发生上位交叉综合症(Upper
Crossed Syndrome: USC) (Janda, 1988) .
46
6.再评估
这是为了使治疗师理解患者的问题,树立治疗计划的进行 方式 (Reed & Sanderson 1999)
主动系统
• 肌肉高张力 • 肌肉低张力 • 肌肉失衡
被动系统
• 过度活动: • 活动度下降;
控制系统
• 中枢神经系统 • 周围神经系统 • 自主神经系统
查体
➢观察Observation ➢触诊Palpation ➢运动试验Movement test ➢关节检查试验Joint Play Test ➢神经系统检查Nervous test ➢特殊试验Special test
压缩性骨折
韧带松弛 肌肉和筋膜长度
膝关节、肘关节过伸
腘绳肌紧张导致骨盆后倾 腹肌变长及无力导致骨盆前 倾
体态
肥胖及怀孕引起腰椎前凸
影响姿势的因素
异常原因 神经系统疾病
临床举例 痉挛导致下肢异常
心情
抑郁导致圆肩
习惯
长距离骑自行车可以导致胸椎 后凸
▪ 局部发热 Local heating ▪ 肿胀Swelling ▪ 柔韧度Tenderness ▪ 搏动性Pulsation ▪ 磨擦音Crepitus ▪ 末端感觉End-feel ▪ 过度运动及运动受限Hypermobility
关节运动学

康复护理联合针灸理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

康复护理联合针灸理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

康复护理联合针灸理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发表时间:2020-10-10T14:55:31.933Z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1期作者: 1张红玲2黄荣菊通讯作者[导读] 研究分析康复护理联合针灸理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效果与价值。

1张红玲2黄荣菊通讯作者1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桥东街30号第985医院山西太原 030000;2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桥东街30号第985医院山西太原 030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康复护理联合针灸理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效果与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内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突出症患者180例,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9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办法,9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康复护理联合针灸理疗,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工作的开展,实验组患者的总护理效率明显更高、腰痛评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时间累治不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针对疾病采取康复护理联合针灸理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缓解患者腰痛情况,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医疗服务满意度,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针灸理疗;联合治疗;腰痛评分;生活质量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现代医学当中腰椎疾病的统称,患者临床表现为下肢麻木、要不明显疼痛、坐骨神经痛、尾骨痛等多种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腰椎神经会被进一步压迫,累及四肢神经,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1]。

当前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常用药物进行治疗,除此之外则是采用针灸、按摩等中医疗法进行治疗,收获了一定的效果,为了更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本文在针灸理疗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的方法联合治疗,探讨治疗结果,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内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突出症患者180例,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0例,男女比例为5/4,平均年龄为(41.2±5.5)岁,实验组90例,男女比例为26/19,平均年龄为(41.9±5.8)岁。

史和平、成沉香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史和平、成沉香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史和平、成沉香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人格权纠纷人格权纠纷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审理法院】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1.07.08【案件字号】(2021)豫08民终2160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朱海鲁明付明亮【审理法官】朱海鲁明付明亮【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史和平;成沉香;甘新哲;张金虎【当事人】史和平成沉香甘新哲张金虎【当事人-个人】史和平成沉香甘新哲张金虎【代理律师/律所】张如春河南星歌律师事务所;刘阳河南星歌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张如春河南星歌律师事务所刘阳河南星歌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张如春刘阳【代理律所】河南星歌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史和平;成沉香;甘新哲【被告】张金虎【本院观点】张金虎过失犯罪致史某霞死亡,张金虎已因其犯罪行为得到刑事制裁,本案为被害人近亲属就张金虎的侵权行为另行提起的民事诉讼但其并非单纯民事诉讼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颁布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其中的相关民事诉讼方面的内容是新法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的规定是特别法且该刑诉法解释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刑事诉讼法及刑事司法解释已有规定的以外适用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

【权责关键词】代理过错新证据诉讼请求不予受理维持原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张金虎过失犯罪致史某霞死亡,张金虎已因其犯罪行为得到刑事制裁,本案为被害人近亲属就张金虎的侵权行为另行提起的民事诉讼但其并非单纯民事诉讼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颁布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其中的相关民事诉讼方面的内容是新法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的规定是特别法且该刑诉法解释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刑事诉讼法及刑事司法解释已有规定的以外适用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体会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体会
g o p wa i n fc n l e trt a h to e c n o r u . n l so Ac p n t r l s r h b l ai n c n sg i c t mp o e t e r u s sg i a t b t n t a ft o t lg o p Co c u in: u u cu e p u e a i tto a i n f a l i r v h i y e h h r i in y c i ia y t m s f to ep t n s l c l mp o r k ai t. n s o s e
效 。结果: 实验组的有效率显著优 于对 照组 。结论 :脑卒 中患者针 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 ,能够显著 改善临床症状 。
I 关键词 l 康复训练;脑卒 中;上肢 痉挛
[ s at Obet e T v sg ttee cc fe aitt ni et gu pri at i f rt k . e o s4 ai t Abt c] jc v : o n et a ayo rh blai t a n e l s sc yat o eM t d: 0 t ns r i i i eh f i i o n r i p mb p i t e s r h p e
wi p e i p sii f rs o eweeg o p da dciia fiaisweeo sr e . s l : ee e t ert f h x ei na h t u p rl mb sa t t a e t k r r u e n l c l c ce r b ev d Reut Th f ci aeo ee p r cy t r n e s v t me tl
[ y r s R h bla o ; t k ; p ri at i Kewo d ] ea itt n S o eUp e mbs sc y ii r l p it d i O3 6 /i n17 —8 0 0 21 . 3 o: . 9 .s.6 47 6 . 1.80 1 9 js 2 2

肉毒毒素治疗成人肢体肌痉挛中国指南_2010_

肉毒毒素治疗成人肢体肌痉挛中国指南_2010_

www.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Jun. 2010, Vol. 25, No.6
致谢 本文件编写得到葛兰素-史克(中国)有限公司提供的资助,中国康复医学会对此文件拥有所用权并对此
文件负责。
中国康复医学会(Chinese Association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CARM) 中国康复医学会是由全国康复医学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学术性群众团体。 本学会弘扬“尊重知识、
3.2
肉毒毒素在肌痉挛中的使用…………………………………………………………………… (603)
3.2.1 总体原则………………………………………………………………………………………… (603)
3.2.2 使用肉毒毒素治疗痉挛的主要步骤…………………………………………………………… (604)
3.2.3 患者选择………………………………………………………………………………………… (604)
3.2.4 治疗目标………………………………………………………………………………………… (604)
3.2.5 靶肌肉选择……………………………………………………………………………………… (605)
3.3
肉毒毒素注射…………………………………………………………………………………… (605)
3.3.1 注射前的准备…………………………………………………………………………………… (605)
窦祖林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顾新 主任医师 卫生部北京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
李放 副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火龙罐综合技术灸在脑卒中后肢体肌张力增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火龙罐综合技术灸在脑卒中后肢体肌张力增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火龙罐综合技术灸在脑卒中后肢体肌张力增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火龙罐综合技术灸在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01月—2021年02月收治符合研究标准的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患者80例,在神经内科系统药物治疗基础上,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实验组应用火龙罐综合技术灸联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用运动疗法进行治疗,治疗4周,治疗前后均使用Ashworth痉挛量表对患者肢体肌张力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数据情况,进行效果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上肢肌张力增高症状均有所改善,比较两组疗效,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火龙罐综合技术灸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效果优于运动疗法单项治疗。

关键词:火龙罐综合技术灸运动疗法脑卒中肌张力增高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且越来越年轻化,据相关数据统计,脑卒中患者中约有72-75%的患者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脑卒中的患者由于皮质运动中枢或锥体束受损后期,表现为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痉挛性瘫痪[1],由此导致的肌肉含量减少、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目前,对于脑卒后肌张力增高患者的西医治疗主要有口服药物、注射A型肉毒素、手术等方法[2],皆因药物的副作用以及带来新的副损伤,患者的长期治疗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依从性不高。

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治疗、推拿疗法、运动疗法等康复疗法,效果比较肯定,近年来,一项新的治疗手段-火龙罐综合技术灸,逐渐应用于临床,并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本研究选自我院自2020年01月—2021年02月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患者8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应用火龙罐综合技术灸结合运动疗法的综合治疗方法,对照组只采用运动疗法,现将本研究过程做以下汇报: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挑选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80例(均有上肢肌张力增高),均符合诊断标准,实验组40人,男29人,女11人,年龄38-72岁。

腰椎间盘突出症健康知识讲座

腰椎间盘突出症健康知识讲座

腰椎间盘突出症健康知识讲座目录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 (2)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2)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方法 (3)3.1 体格检查 (4)3.2 影像学检查 (5)3.3 肌电图检查 (6)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式 (7)4.1 保守治疗 (8)4.1.1 药物治疗 (9)4.1.2 物理治疗 (11)4.1.3 康复训练 (12)4.1.4 正确的坐姿和体位 (13)4.2 手术治疗 (14)4.2.1 微创手术 (15)4.2.2 开放手术 (17)五、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18)5.1 健康饮食 (19)5.2 保持正确的姿势 (20)5.3 加强腰背肌肉锻炼 (21)5.4 避免重物负荷 (22)5.5 定期进行体检 (22)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调整 (23)6.1 合适的床垫选择 (24)6.2 穿着合适的鞋子 (25)6.3 家庭和工作环境的改善 (26)6.4 心理调适 (28)七、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与护理 (29)7.1 康复治疗 (30)7.2 日常护理 (31)7.3 心理护理 (32)7.4 随访与复查 (33)八、常见问题解答 (34)8.1 腰椎间盘突出症会遗传吗? (36)8.2 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根治吗? (36)8.3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多少费用? (37)8.4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38)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椎间盘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腰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长期坐姿不当、劳累过度、遗传因素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使得间盘失去弹性,易受损伤。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重复性的弯腰动作、搬运重物等都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的压力增加,从而引发该病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只有轻微的不适,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出现严重的疼痛、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误区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消耗更多脂肪; 误区七:多做20分钟的有氧练习,把多吃的甜食 或其他美味消耗掉。
时间:每次运动持续时间
频度:运动间隔
注意事项:
如何科学运动呢?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即有氧代谢运动; 无氧运动即无氧代谢运动;
有氧运动
1.特点
强度低、有节奏、 不中断和持续时间较长
2.常见种类
步行、跑步、骑车、游泳、做健身操、五禽戏、
太极拳等中低运动强度,但能持续时间较长的运
动项目
3.要领和尺度

预热


严控靶心率
把握量与度


时间和次数
放松
预热

每次运动前需要有个热身过程即准备活动,活动
关节韧带,抻拉四肢、腰背肌肉。然后从低强度 运动开始,逐渐进入适当强度的运动状态。
靶心率

靶心率=170-年龄
有氧运动心率计算
◇(220-实际年龄)x 60-70%
◇(220-实际年龄-基础心率)x 60-70%+基础心率
如关节的运动、肌肉力量的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
练等

被动运动是用机械或徒手的方法进行治疗,是康复
医学中最基本、最积极、应用最广的治疗方法。 如牵引、按摩、关节松动、肌肉牵拉等
3. 运动疗法的方法

肌力练习
关节活动训练 耐力练习和有氧训练 其他,如放松练习、平衡练习、协调性练习、 呼吸练习、水中运动等
5.适宜人群

2型糖尿病、肥胖症、脂肪肝患者 高血压、心律不齐、心脑动脉血管硬化患者 老年人
无氧运动
1.特点
高强度、大运动量、短时间内的运动项目
2.常见种类
100米、200米短跑,100米游泳,跳高、举重、 俯卧撑、快速仰卧起坐、单杠和双杠运动等
3.适用人群

强壮肌肉、健美体形,


预防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
骨质疏松、骨质软化的人
运动的七大误区

误区一:有氧运动越多越好;

误区二:去健身房进行有氧锻炼前,吃一顿健康
餐,增加点能量;

误区三:先做有氧锻炼,然后进行力量练习,才
能变苗条;

误区四:有氧运动比力量训练在控制体脂方面效
果更好;

误区五:进行大量的有氧及轻力量练习将有助于 降低不理想的体脂水平,同时还能保持 肌肉;
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可加重肾脏病变.
1型糖尿病患者,运动会使血糖上升,出现尿酮体,
甚至酮症酸中毒.

采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在运动中 易发生低血糖.
6.运动处方

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和要求
了解病情
根据治疗目的合理选择运动项目
适当的运动量、强度、时间、频度
运动治疗注意事项

运动处方的内容 目的:运动治疗要求 内容:运动的方式 强度:运动时应达到及不宜超过的运动量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康复科
运动疗法
exercise therapy
什么是运动疗法呢?
1.定义:
根据疾病特点和患者功能情况,借助治疗器械、
治疗者手法、患者自身参与,通过主动与被动运
动方式来达到使患者的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 觉功能恢复的治疗.
2.运动疗法的方式:

主动运动是指病人主动参加的各种运动。
量与度

轻度呼吸急促、感到有点心跳、周身微热、面色
微红、津津小汗,这表明运动适量. 明显的心慌、气短、心口发热、头晕、大汗、疲 惫不堪,表明运动超限. 始终保持 “面不改色心不跳” ,心率距“靶心


率”相差太远,需要再加点量.
时间和次数

每次运动时间不应少于20分钟,可长至1~2小时
每周可进行3~5次有氧运动
放松

运动后应该有5~10分钟的放松,逐步减小运动强
度,慢慢地恢复到安静状态.
4.优点

增加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


提高机体抵抗力,抗衰老.
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


增加脂肪消耗,预防与肥胖有关的疾病.
防止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改善心理状态,增加应付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
4. 运动疗法的作用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提高代谢能力、改善心肺功能. 维持和恢复运动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促进代偿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5.弊端:

加重心脏负担,诱发缺血性心脏病或高血压.
视网膜病变者,运动后可发生视网膜出血.
血压偏高者,运动后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