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周报》高一苏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报刊电子投稿信箱一览表

高中语文报刊电子投稿信箱一览表

高中语文报刊电子投稿信箱一览表教师版学习周报jiaoshi0351@教师版语文报yuwenbaozzg@教师版语文学习报ywxxb2004@教师版语文周报ywzblgt@教师版中学语文jiaoxuedacankao@新语文学习中学xywxx_zxjx@徐州教科研xzedu@语文教学与研究ywjy@中学语文论坛版dayuwenluntan@文学教育wxjy2005@教师文汇•百科知识bkzsjswh@读写月报•教研版dxybzf@教学论坛jiaoxuele@求学qiu_xue@学子读写教研xueziduxie@初二语文周报ywzbc2@第二课堂dektzx@读写月报高考指津(探讨dxybqyz@读写月报选修课堂(感受dxybwfh@高二考试报ksbywsu@高二考试报人教版ksbywrj2@高二学习周报xxzb_g2@高二学苑新报人教版xyxbywg2@高二学知报ywxzbg2@高二语文学习报i19820620@高二中学生学习报精讲amxianing@高二中学生学习报苏教ywsjge@高考版考试报ksbywsj@高考版少年智力chengzhijun208@高考版学苑新报xyxbywg3@高考版语文报gkb@高考版语文学习报huangmin-0822@高考版中学生学习报ywsjgk@高考考试报人教版ksbyw@高考数语英gaoweiba@高考学习周报xxzb_gk@高考学知报ywxzbgkb@高考语文学习报jiaolihan777@高一《语文专页》(人教lx03116688@高一考试报ksbsywsj1@高一考试报人教版ksbywxrj1@高一学生新报苏教xbsjgyyw@高一学习周报xxzb_rjg1@高一语文学习报sujiao118@高一中学生学习报ywsjgy@高一中学生学习报精讲精chy0807@名作欣赏mzxs@沛县教育zhhl1963@人教高二考试报ksbyw2@人教高二语文周报ywzbg2@人教高二中学生学习报geywzk@人教高考版语文周报ywzbg3@人教高三中学生学习报gsywzk@人教高一语文周报ywzbg1@人教高一中学生学习报gyywzk@现代中小学生报qt2005work@新课程报sujiaodaokan@新课程导报辅导版jsgkzb@新语文学习初中生xywxx_cz@新语文学习高中xywxx_gz@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师xywxx_js@学习周报时文鉴赏xxzb_sw@学苑报高中yuwendajiatan@学知报高中版ywxzbgzb@语文报·高中xy@语文报2苏教版考试讲练xy@语文报2写作指导cjh@语文报2语言文字hcj@语文教学通讯txb@语文学习报(yuwenxuexibao2008@语文专页ywzyjs@中学课程辅导教学论坛jiaoxuelt@中学生学习报amyaming107@中学语文报(高中版)ngqqq@中学语文教学yui.s@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之教材教学jcjx533@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之教学chi@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之教学案例anli533@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之阅读写作duxie533@中学语文学生版duxiexinkongjian@ 中学语文学习xxcici@中学语文园地zxywydgzb@高考版考试指南报作文专刊kzbywzw3@高一考试指南报阅读专刊kzbywyd1@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报root@高一人教中学生导报g1ywxkb_rjb@中国教师报·杏坛春晓zgjsbxtcx@新高考zzy2008n@xingaokao@高考版考试指南报阅读专刊kzbywyd3@高二人教学苑新报xyxbywg2@高二中学语文报lianghui0218@青春阅读语文报qcyd@青春阅读语文报赵老师ywbzhx@满分作文manfenzuowen@满分阅读manfenyuedu@语文知识(季刊)ywzs@高一中学生学习报ywsjgy@高考作文gkzwbjb@新语文学习(教师)xywxx_js@高考版学习周报xxzb_gk@高考版新课程报语文导刊jsgkzb@初二学习周报xxzb_c21@初二考试报ksbywc2@高中版新课程报语文导刊xyzjbg@高中版作文周刊gzb.zwzk@高考版少年智力开发报ywzyg3@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xywxx_zxjx@高二学知报ywxzbg2@中学语文园地zxywydgzb@中学语文(教师版)jiaoxuedacankao@中学语文教学·文本研读yui.s@中学语文教学·作文指要/课例研讨wxw9695@语文月刊ywyk@新高考zzy2008n@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阅读写作duxie53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材教学jcjx53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学案例设计anli533@语文学习sephywxx@学语文xueyuwen.wh@校园作家高中版xiaoyuanzuojia@写作writing@高考版《考试》yfzx@优秀作文选评yxzwgz@初中读写月报(爱作文)dxybzzh@初中读写月报dxyb-xz@初中中学生优秀作文阅读与鉴赏(教研)ydyjsjyb@校园作家(初中)·新课程导报·语文导刊xyzjbc@校园作家(高中)·新课程导报·语文导刊xyzjbg@语文教学之友ywjxzy@学习周报高中B版xxzb_gzdx@中国教师报•杏坛春晓zgjsbxtcx@中国教师报教师论坛jslt@初中中学语文园地zxywyd@学习周报xxzbyw@沛县教育zhhl1963@核按钮qylbjb@班主任之友bzrzy@教育文汇JYWENHUI@徐州教科研xzedu@现代教学研究xdjxyj@教学随笔jxsb_vip@校本教研xbjy001@教学案例2003jxal@高二考试指南报kzbywsj2@晨报文学奖guowu917@校园文学奖xywxj2008@初二级学习周报xxzb_c21@初二语文版考试报ksbywc2@初二语文学习报yuwenxuexibao2006@ 初二语文周报ywzbc2@初中生之友czszybjb@初中学知报ywxzbc1@初中语文学习报yuwenxuexibao2000@ 中考学习周报xxzb_zk@中学生百科ys@教师报·教研jiaosbjy@校园作家zhichiyuanchuang@ 校园作家xiaoxiao_502@初中全国优秀作文选zwx@徐德伟Xuhuanqing11@教学版中学语文报zxywbjx_2007@高考版中学语文报zxywbgk@高二中学语文报lianghui0218@高一中学语文报zjzxywb@考试指南报优秀作文kzbywzp@高考作文(考试指南报) kzbywzw3@高考版考试指南报kzbywsj3@高考阅读考试指南报kzbywyd3@初中生世界(我写我秀)guotianhong2007@ 阅读与写作ydyxz@初二中学语文报zxywbcz@年轻人bigsnow521@年轻人11 youthmagazine@ 核按钮qylbjb@语文月刊ywyk@阅读与鉴赏(教研)ydyjsjyb@教学随笔jxsb_vip@中国教师报之班级在线zgjsbbjzx@教学与管理jxygl@高一考试指南报作文专刊kzbywzw1@高二考试指南报作文专刊kzbywzw2@高考考试指南报作文专刊kzbywzw3@彭城晚报追思pcwbzs@彭城晚报倾诉pcwbzqgb@现代家庭报(小学习作)bj1129@现代家庭报倾诉njmengchun@作文成功之路(高中)zuowencg_gz@作文成功之路(初中)zuowencg_cz@作文成功之路(小学)zuowencg_xx@读写版学习周报xxzb_gzdx@江苏教育报•作文cy21-1983@江苏教育报•科研miaojsjy@江苏教育报•随笔xiaodong770511@ 教师博览•师生关系一例zhengwentg@直觉zhijuernsheng@ 教学与管理jxygl@考试周刊kszk@都市晨报文学奖guowu917@/dscbcbwxj关心下一代周报yunzishujuan@优秀作文选刊11 zhouliangsu@初中生世界•习作njdingyizhou@初中生世界•教你方法meixiang2@八年级语文学习报fangxinfangxin@高中学习周报xxzb_yx2@美文•高一中学生学习报gaoyimeiwen@语文天地(初中)yuwentiandi123@语文天地(高中)yuwentiandi12@。

语文周报相关内容

语文周报相关内容

语文周报相关内容《语文周报》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师范高校主办的中学语文教学辅导类报纸;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语文周报相关内容,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一.基本内容《语文周报》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行知(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河北师范高校)主办,河北师范高校主办的中学校语文教学辅导类报纸,创办于1989年,是全国第一份权威与有用并重的语文类报纸,享有“中国语文第一报”的美誉;《语文周报》面对全国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主要为在校中学校生和语文教育工;《语文周报》自创刊以来,以有用、敏捷、有效的特色和优势成为全国“语文界”深具影响力、发行量名列同类报刊前茅、深受读者宠爱的大报。

二.报刊职能《语文周报》每期读者达500多万,曾荣获中国语文报刊协会首届“优秀编校”奖和“优秀栏目”奖,国家教育部教育教学类报刊审读中心对本报多次赐予很高的评价。

《语文周报》每周分别出版学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初一、初二、中考、高一、高二、高考各一张,均为套红、套绿、套蓝胶印。

同时,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和考生需求,还推出了“中考加强版”“高考加强版”“招生专版”等系列品牌专刊!《语文周报》发行管理中心保定工作站将更好地为广阔师生伴侣供应更周到的服务。

三.特色产品语文周报十几年的进展,以行成了分版本,分年级的特色产品群,现有产品如下:学校版七年级人教课标版报纸(52期)+复习专号(合刊) 苏教课标版报纸(52期)+复习专号(合刊) 语文课标版报纸(52期)+复习专号(合刊) 河北课标版报纸(52期)+复习专号(合刊) 北师大课标版报纸(52期)广东专版报纸(52期)海南专版报纸(52期)广东佛山专版报纸(52期)学校读写版报纸(52期)(八年级)人教课标版报纸(52期)+复习专号(合刊) 苏教课标版报纸(52期)+复习专号(合刊) 语文课标版报纸(52期)+复习专号(合刊) 河北课标版报纸(52期)+复习专号(合刊) 北师大课标版报纸(52期)广东专版报纸(52期)海南专版报纸(52期)广东佛山专版报纸(52期)中考版中考综合版报纸(52期)人教课标版报纸(52期)苏教课标版报纸(52期)语文课标版报纸(52期)河北课标版报纸(52期)北师大课标版报纸(52期)人教河北适用报纸(52期)北京专版报纸(52期)广东专版报纸(52期)海南专版报纸(52期)广东佛山专版报纸(52期)中考加强版积累与运用专号(合刊) ((作文)指导)专号(合刊)阅读指导专号(合刊)模拟试题专号(合刊)中考重庆专号合刊高中版高一年级读写版报纸(52期)人教课标版报纸(52期)海南专版报纸(52期)读写专号合刊各种模块高二年级读写版报纸(52期)人教课标版报纸(52期)读写专号合刊各种模块高考版人教必修版报纸(52期、4开8版)新课标版报纸(52期、4开8版)广东专版报纸(52期、4开8版)山东专版报纸(52期、4开8版)江苏专版报纸(52期、4开8版)湖南专版报纸(52期、4开4版)读写专版报纸(52期、4开4版)高考语文备考专刊合刊《语文周报·高一(同步精练)》《人教必修一同步精练》《课标人教版必修一、二同步精练》《课标苏教版必修一、二同步精练》《课标粤教版必修一、二同步精练》《课标鲁人版必修一、二同步精练》《课(标语)文版必修一、二同步精练》语文周报高二部分选修人教必修版:第三册,第四册课标苏教版:必修五,唐诗宋词选读,语言规范与创新,《史记》选读,现代(散文)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课标粤教版:必修五,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唐宋散文选读,传记选读,短篇小说选读,中国现代散文选读,《论语》选读课标人教版:必修五,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观赏),语言文字应用,先秦诸子百家,外国小说观赏,中国古代小说,中国小说观赏课标鲁人版:必修五,唐诗宋词选读,《史记》选读,语言的运用,唐宋八大家散文,中国古代小说选读课标语文版:必修五,唐宋诗词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论语》选读语文周报相关内容。

语文学习报习题及答案

语文学习报习题及答案

语文学习报习题及答案语文学习报习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

金樽()投箸()突兀()大庇()岑参()狐袭()布衾()己亥()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_②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③直挂云帆济沧海______________④秋天漠漠向昏黑_______________⑤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⑥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3、.默写。

①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

⑤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5、下列句子和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于还。

C.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渗淡/万里凝。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A.欲渡黄河冰塞州,将登太行雪满山。

B.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D.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8、下列句子使用典故的一项是()A.闲来垂钓碧溪上。

B.将登太行雪满山。

C.心远地自偏。

D.中军置酒饮归客。

苏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在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1. 诗歌鉴赏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材中涵盖了许多中国古代和现代的著名诗人的作品。

学生们需要学会欣赏诗歌,理解其中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同时,还需要学会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

2. 文言文阅读高一学生也会接触到一些古代文言文作品。

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掌握基本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

同时,还要学会使用辞典和注释,解读生疏词汇和句子的意思。

3. 阅读理解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包含了各种文体和题材的文章,学生们需要通过阅读理解来获取信息,提取主题和观点。

同时,还需要学会分析和评价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4. 作文写作高一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写作范文可以供学生借鉴。

在写作时,学生们需要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合理组织文章结构。

同时,也要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5. 名篇赏析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欣赏和赏析这些名篇,理解其中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同时反思其中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6. 古代文化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材中还涉及了一些中国古代文化的知识。

学生们需要了解古代文化的背景和特点,理解古代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增强文化自信。

7. 文学常识除了具体的文本知识点外,学生们还需要掌握一些文学常识,如著名作家的作品和生平事迹,文学奖项的含义和评选标准等。

这些常识对于理解和赏析文学作品非常有帮助。

总之,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材中涵盖了丰富的知识点,包括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阅读理解、作文写作、名篇赏析、古代文化和文学常识等。

学生们需要认真学习这些知识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阅读活动,培养对语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相信学生们可以在语文学科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高中必修1语文(苏教版)必背课文与课外阅读课文

高中必修1语文(苏教版)必背课文与课外阅读课文

必修1语文必背课文与课外阅读课文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能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出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但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得它弯曲成车轮,它的弧度可以符合于圆规。

即使再枯干了,也不会挺直,这是用人力烘烤使它弯曲成这样的。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可以使它变直,金属作的刀斧放到磨石上去磨,就会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天天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

我曾经整天冥思默想,却不如片刻工夫学的东西多;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见得广阔。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听的人却特别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脚并不比别人走得快,但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会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说明文旁批——精选推荐

说明文旁批——精选推荐

说明文旁批批注式阅读教学初探【摘要】批注式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并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悟用文字记录下来。

在小学五年级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既要注意学生以往习得的方法之巩固,更要重视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特点,形式多样地进行批注,并且能在课堂上及时交流和评价。

【关键词】批注小学语文切入点语言精炼交流评价批注式阅读,顾名思义是让学生自由阅读,自主记录;圈圈画画,评评点点;有感而发,有悟而记,直接在阅读材料上留下阅读的痕迹,记录思想情感激荡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理解、感悟、欣赏、评价文章的能力。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能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见解,有个人的体验与发现;能赏析、评价文学作品,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批注就是一种能够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读书方法。

学生阅读的时候写出注释和批语,把所思所想、不解之处,随手记录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这种方式也是对“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最好诠释。

批注能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评价能力、创造能力非常有效。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的重点。

在阅读教学中,可批注的内容非常丰富,可采用的形式也非常多样,作为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应该在对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时既注重传承,又讲究突破。

(一)批注式教学需要传承。

通过一至四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对课文重点、生词、难字圈画的方法,掌握了阅读批注的基本要素。

在五年级学习阶段,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在传承此前所学批注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总结、规范,形成一套完整的学习方法,并持之以恒地训练,使之成为学生的基本技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批注需要一套固定的符号。

学生已经能够圈画生词、难字注音、理解重点词语、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勾画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等。

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批注使用的符号应该是固定的,不要随意更改,符号的种类也不宜过多,这样才能保证一打开圈画过的书就能看明白。

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苏教版附答案)

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苏教版附答案)

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苏教版附答案)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苏教版附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学习报》简介

《学习报》简介
学术指导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分学科出版分年级出版分教材出版辅导更细致辅导更全面辅导更深入七年级人教21130八年级人教21131中考人教21132七年级苏教21444八年级苏教21445中考苏教21446七年级语文社21447八年级语文社21448中考语文社21449初中人文阅读21454七年级人文阅读八年级人文阅读高一人教课标高二人教课标高考高中人文阅读七年级北师大21143八年级北师大21144中考北师大21145七年级人教实验21146八年级人教实验21147中考人教实验21148七年级华东师大21219八年级华东师大21220中考华东师大21221七年级沪科安徽专用八年级沪科安徽专用中考沪科安徽专用七年级苏科八年级苏科中考苏科高一人教课标a高二人教课标a高二人教课标a文科高考课标理科高考课标文科高一北师大高二北师大高二北师大文科七年级人教新目标21149八年级人教新目标21150中考人教新目标21151高一人教新课标21450高二人教新课标思想品德七年级人教21487八年级人教21488中考人教21489七年级人教21490八年级人教21491中考人教21492八年级人教课标21435中考人教课标21436八年级沪粤中考沪粤八年级沪科中考沪科高一人教课标高二人教课标高考人教课标中考人教课标21440高考课标高一人教课标高二人教课标高一人教课标高二人教课标高考人教课标七年级华东师大八年级华东师大九年级华东师大10山西省著名商标山西省一级报纸国内统一刊号
分学科出版 分年级出版 分教材出版 辅导更细致
辅导更全面
辅导更深入
中学系列
《学习报》 (语 文)
初 中
七年级人教21-130 七年级苏教21-444 七年级语文社21-447 中考语文社21-449 七年级人文阅读 八年级人教21-131 中考人教21-132 八年级苏教21-445 中考苏教21-446 八年级语文社21-448 初中人文阅读21-454 八年级人文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学习周报》高一苏教版2007—2008学年(上)栏目设置一版栏目设置编辑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引导学生进入广阔的语文世界,培养学生的国语情结。

揭示规律,指导方法,激发兴趣,以课文为线索,横向拓展,深入生活,启发思考,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把握高考动态,以人文的视角,指导学生做人与学业双成功。

主要栏目如下:青春风铃(人生坐标):(800)精美短文,以张理想之帆,树人生信念,激扬生命热情,培养人生志趣,启发人生思索,指点人生之路,感受生命之美,培养优良品质……要求: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注意选文的文学性、针对性、启发性,以及文章的指导意义和激励作用,文章精美且具有积极向上的时代色彩。

学法指导:(800)由教师主讲,结合不同学段教学要求,对学生语文学习进行宏观指导。

如何快速阅读、如何记忆、如何把握有效信息、如何贯通知识等,可从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几个方面选题,结合高考形势、语文教学动态、文化现象或某一知识点等,力求有效、实用。

指导学生语文学习,引导学生领略语文之美,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可以以对话的形式。

要求:语言流畅,文笔生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具有指导性、科学性、趣味性、启发性和实用性,一文一题,主旨明确,注意读者对象。

教材面面观:(1000)就教材内容以课文为主选择话题,进行纵向深入,横向拓展,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

要求:话题要有针对性和重要性,以例谈的形式为好。

或结合课文写作特点选题,赏析或进行写作指导……不要写成教材分析,而是通过教材的某一点引发话题。

人物春秋:与本课相关的作者或是作品中的人物的评论文章。

拓展学生知识。

它山之石:与自读课文相关的可以使写作知识,方法技巧的介绍。

(800)语文天地:(600)结合本单元知识,和语文相关的趣味性话题,生活中的语文现象,语文在其他学科的运用等,体现大语文的观念。

引发语文学习的兴趣,体现“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意旨,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的品质。

要求:突出知识性、趣味性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语林趣话:(600)与单元有关的字词溯源,俗语趣说。

诗意旅行:(800)在诗意的文字中漫步,或行走在山水的诗意之中,于美的享受中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润物无声:(800)学生或师生围绕一个话题如选题可以就新课程(新课程如何适应、新课程的学分如何秀、新课程的改革中遇到的如何解决困难等)的改革或者语文教学得失等。

也可以是学习心得,围绕高考的知识积累。

各抒己见,师生可以互不相让,但不一定都持相反意见,在民主的气氛中达到开阔眼界,激活思维,于快乐中明辨是非,增加知识。

实用性体例:可以形式多样,一般要求:引出话题——对侃——总结。

要求:所选话题要贴近语文学习,贴近学生生活。

注意学生语言的特色,展现不同个性。

有实用性。

心灵俱乐部:(800)围绕高中生心理问题,如交际困惑、学习困惑等以过来人的身份启发引导学生,文章话题小,形式多样,忌说教,有实用性,同时作为学生写作的范文。

可以连接学生感兴趣的名人的成长故事给学生启发。

亲近文学:(800)介绍名著导读等。

推荐好书,读书心得,书摘及书评(内容、写作特色、书中人物及观点)等;文学知识介绍。

要求:以引导读书热情,培养文学素养,积累文学知识为主,要求结合单元学习或高考要求进行。

艺苑漫步:(800-1000)对书法、音乐、绘画、等国粹艺术的欣赏以及有关艺术欣赏类的文章。

或者对学生感兴趣的歌词,台词,给与幽默诙谐或精辟深刻的赏读。

如《流浪的二胡》。

可以结合语文学习来写,如《诗与画》《笔断意连说散文》等。

约摸可以轻松一些有关电影的内容。

要求:不作单一的艺术欣赏,要与文学相关联。

心羽飞翔:(800)校园原创文学作品赏读。

要求:可以配作者照片及个性化介绍。

师者文思:(800-1000)一般为教师的原创作品,也可以是名家对教育对学生有启发意义的优美散文。

信息速递(流行前线):(800-1000)教育教学动态信息,高考动态信息、社会热点信息等。

文学前沿的动态,透视现象,提炼观点,引发思索。

形式多样,可以与高考题型联系,可以争鸣性的论述文章。

读图悟语:(600)富有时代气息、寓意深刻的漫话。

古代寓言故事。

流行前线:(800)与语文或考试相关的各科知识,最新科研成果的应用,最新的生活方式,最新的生活理念,最新的网络应用知识。

要求:丰富学生知识,让学生关注科学、尝试创新,培养科学精神。

二版栏目设置编辑思想:以苏教新课标版教材的编写思路为依据,分析讲解课文的重点难点,课内基础知识与单元综合训练相结合,注重能力的培养、提高,体现基础性与实用性。

课文助读:(800—1000)对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

要求:独立成章,标题点明主旨。

美点探微:(800-1000)对课文的人物形象,优美句子段落、艺术特色等的突出特点进行阐述。

要求:独立成章,标题点明主旨。

技巧点拨:(800-1000)对课文的表达技巧、写作技巧、语言技巧等的突出特点进行阐述。

要求:独立成章,标题点明主旨。

高考链接:(800)选择与课文知识点相关的高考题进行讲解,建立连接高考的桥梁,让学生重视课本,重视知识的迁移运用,鼓励熟悉考点,增强信心。

仿真训练:(1000)设计以高考链接相关知识点或本单元重点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训练,以每一课时达到的目标进行设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掌握解题技巧。

单元测试:(3800)仿高考题题型。

(讲解每期只上一篇)三版栏目设置编辑思想:精选与本单元课文相关的文章进行拓展及比较阅读训练,达到对课文内容的巩固和延伸。

材料新颖,题目设置突出独创性。

阅读指导:(1000)通过对高考新动态、新热点、新题型以及考纲的分析,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内容讲解考点,引导学法及点示学习重点。

也可以是阅卷教师谈阅卷中发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

比较阅读:(2000)课内外比较,与课文的任意一点相关的选文,选文是最新时文,名家名篇。

(选文+训练题)主题阅读:(2000)选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进行知识巩固或延伸。

阅读文章主题或体裁相同。

层级阅读:(2000)选取与课文同类型的文章设题训练,文章区分难度,设题区分难度。

拓展阅读:(2000)选取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课文的相关评论文章设题训练。

时文荐读(1000)最新精美时文,可以是名家的文章,也可以是反响较大的文章。

附导读或赏评文章及相关图文。

要求:内容符合学生阅读能力,积极健康,具有可读性、文学性、思想性及人文意义。

小说园地:(1000)语言精练,言简意赅,引人深思的小小说。

(选文+赏析+开放性题)诗词鉴赏:(800)对唐诗、宋词进行整理、归纳、讲解。

(讲解+举例+名句赏析或训练题)名句赏析:(800)选择经典的古今中外诗词名句进行赏析,古文积累:(1000)文言文阅读积累。

(古文+注释+赏析+设题+链接)科技博览:(1000)科技说明文阅读训练。

[选文+设题+链接(发明史话、科技前沿)知识储备:(800)基础考点每期一个。

(二、三版搭配)(三版栏目可以互相搭配)四版栏目设置编辑思想:重要引导学生思路,而非以题论题。

以课文写作单元或者课文写作特点入手,进行思路引导。

本版要求3800字左右。

写作导航写作与口语交际的同步辅导。

体例:技法讲解(800——1000)+作文范例(800)+范例评说(300)+片段练习(500)+创新试题(200-300)+写作指导(300)(可创新)文题导引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体例:话题材料(400)+写作点拨(800)+学生例文(800)+点评(200-300)+延伸训练(300)(可创新)升格作文对学生作文或作文片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升格。

可以对题目,开头等进行升格。

体例:作文题目(200)+例文展示(800)+升格指导(以旁批的形式)(可创新)(500)或片断(400—500))+升格(500-600)+ 指导(可创新)(500)阅读与写作阅读名家作品,进行写作借鉴。

在阅读与写作之间建立桥梁,以读促写。

可以从名家作品中提出写作问题,让学生归纳,或本次讲解给学生引出下次讲解问题。

体例:小引(200)+名家例文(800-1000)+技法借鉴(500)+应用实例(800)+素材积累(可创新)(600)名家例文(1000)+写作问题(500)+写作指导(可创新)(600-800)应用特区(800)对应用文的讲解,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对话形式,可以是修改训练,可以是补写,指导学生写作应用文。

素材链接:(600-800)对学生需要的素材进行整理。

口语交际:(800)各版本按教材安排。

阅卷直播间:(1000)对一篇文章以高考阅卷的形式让学生提高。

同题多重奏:(2000)对同一题目的文章学生与教师结合让学生比较中学习。

校园文苑校园采风:反映校园生活的作文。

书海泛舟:学生的读书心得、笔记。

故事新编:学生结合现代生活对历史人物故事的再创作。

奇思妙文:学生富有创意的作文。

心灵随笔:反映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的文章。

漫步自然:亲近自然的游记类文章。

成长日记:反映学生成长的心路历程的作文。

真情驿站:反映亲情、友情、师生情谊的作文。

小说园地:学生创作的小小说。

时空之旅: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历史人物的对话等等。

思想之光: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作文。

议论空间:学生高质量的议论文。

(四版栏目可以互相搭配,每篇学生作文适宜800字左右,加教师点评1000字左右)语文《学习周报》高一人教新课标版2007—2008学年(上)栏目设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