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高三化学重点内容“电化学学习方法总结”及重点例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三化学电化学专题总结

人教版高三化学电化学专题总结

电化学清单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金属的腐蚀及防护(一)原电池原理1.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原电池的形成条件(1)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2)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的离子化合物(4)形成闭合回路3.原电池的两极注意:(1)金属的活动性受所处的环境的影响。

如Mg与Al连接后,放入盐酸中,Mg作负极,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Al作负极。

又如Fe Cu相连,浸入稀硝酸中,Fe作负极,浸入浓硝酸中,Cu作负极(Fe钝化)(2)在原电池中,离子的定向移动可记为“++,——”4.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在原电池中,一般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作负极,而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或导电的金属)作正极(2)加快反应速率由于形成了原电池,导致反应速率加快。

如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可向溶液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形成Cu--Zn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3)用于金属的防护使需要保护的金属制品作原电池的正极而受到保护。

例如要保护一个铁制的输水管道或桥梁,可将其与一块锌块相连,使锌作原电池的负极。

(4)设计制作原电池(二)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比较2.钢铁的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的比较3.金属的防护(1)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增强抗腐蚀能力(2)覆盖保护层(3)使用电化学保护法(三)例题讲解【1】如图所示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A.④>②>①>③ B.②>①>③>④C.④>②>③>① D.③>②>④>①【答案】 A【易错点点睛】金属腐蚀快慢的判断: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腐蚀措施的腐蚀;【2】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电解质为Li2CO3和Na2CO3的混合物,燃料为CO,氧化剂是含CO2的O2,在工作过程中,电解质熔融液的组成、浓度都不变。

①负极反应为:______,②正极反应为:______,③工作时熔融体中的______向负极移动。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3:电化学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3:电化学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电化学一、原电池1.概念和反应本质: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一看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且为放热反应)。

(2)二看两电极:一般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

(但在燃料电池中两电极都为Pt 铂电极,不参与反应,有很强的催化活性,起导电作用)(3)三看是否形成闭合回路,形成闭合回路需要两电极直接或用导线相连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4)四看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Cu-Zn-CuSO 4) 单液原电池、 双液原电池负极(锌片):Zn -2e -===Zn 2+(氧化反应)(1) 正极(铜片):Cu 2++2e -===Cu (还原反应)电池反应:Zn + CuSO 4 = Cu + ZnSO 4(2)电子流向:由负极(Zn 片)沿导线流向正极(Cu 片)(3)离子移向:正正负负(4)盐桥 ①盐桥中通常装有琼胶的KCl (KNO 3)饱和溶液。

②盐桥的作用:平衡电荷,形成闭合回路③盐桥中离子移向:正正负负。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v (正)=v (逆),电流表指针归0.(5)单液原电池的缺点:负极与电解液不可避免会接触反应,在负极析出Cu ,形成无数微小的Cu-Zn 原电池,造成原电池效率不高,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就会衰减。

(6)双液原电池优点: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彻底分开,形成两个半电池,避免负极与电解液直接反应。

一般电极材料与相应容器中电解液的阳离子相同。

4、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强调:负极首先是能与电解液直接反应,其次为较活泼的一极。

如:Mg-Al-NaOH 原电池中,Al 作负极。

Al-Cu-浓HNO 3原电池中,Cu 作负极。

另外还可以根据:(1)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负失氧化阴移向,正得还原阳移向。

(2)根据现象判断。

金属溶解质量减轻的一极为负极,有金属析出质量增加或有气体产生的一极为正极。

电化学在高考化学中的常考题型及解题技巧

电化学在高考化学中的常考题型及解题技巧

电化学在高考化学中的常考题型及解题技巧第一、遇到电化学的考题,一定要先判断是电解池还是原电池,这个很简单,看看有没有外接电源或者用电器即可。

第二、如果是原电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推论反应物和生成物:这里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题里都会给的非常确切,现在的中考很少托福我们未知的一些电池反应,这样更能够注重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一步就相似排位赛的一步,一旦你跑偏了或者走快了,整个电池题就搞砸了。

所以原电池只要把这一步化解掉,后面几步其实就是行云流水。

秘诀:判断生成的阳(阴)离子是否与电解液共存,并保证除h、o外主要元素的守恒;共存问题实在是太重要了切记切记例如:题里说的是酸性溶液,电池反应里就不可能出现氢氧根离子;如果是碱性溶液,电池的产物就不可能存在二氧化碳;如果电解液是熔融的氧化物,那电池反应里就不会有氢氧根或者氢离子,而是氧离子……2.电子迁移动量:通过化合价的滑行推论;(说白了就是氧还反应中的推论化合价增高还是减少)秘诀:这里需要说的就是化合价比较难判断的有机物:有机物里的氧均是负二价、氢是负一价、氮是负三价,从而判断碳元素的化合价即可。

这里还需要强调的就是:比如负极反应方程式,一定就是得电子,也就是化合价减少的反应。

如果负极反应方程式里即为发生递减元素,又发生降价元素,这个方程式你就已经弄错了。

但是可以发生两个降价,这种题也就是中考实地考察过的,但通常情况下都就是一种变价。

3.电荷守恒:电子、阴离子带负电,阳离子带正电。

缺的电荷结合电解液的属性补齐,这句话是很重要的,酸性就补氢离子,碱性补氢氧根离子,中性一般都是左边补水,熔融状态下就补熔融物电解出来的阴离子即可。

4.元素动量:通常都就是密氢补水,最后用氧检查。

忘记基础不好的孩子们,切勿不要迁调氢气和氧气第三、如果是电解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书写方法和原电池一捏一样,殊途同归。

2.电解池不同于原电池就是电解液中有多种离子,到底哪个先反应,哪个后反应。

高考电化学大题必考知识点

高考电化学大题必考知识点

高考电化学大题必考知识点电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化关系。

在高考中,电化学常常作为一道大题出现,需要考生对电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验操作进行全面的掌握。

下面将重点介绍高考电化学大题必考的知识点。

一、电池和电解池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根据电极材料的不同,电池可分为原电池和干电池。

原电池是基于金属间的电荷转移,如锌铜电池、铅蓄电池等;干电池则是基于金属和电解质的电荷转移,如干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电解池则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根据电能来源的不同,电解池可分为直接电解和间接电解。

直接电解是指通过外加电势差使电解质发生电解,如电镀、电解水等;间接电解是指在电解过程中进行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如铜化银、电解铜和银等。

二、电极反应和电动势在电化学中,电极反应是指在电极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分为阳极和阴极,阳极对应着氧化反应,阴极对应着还原反应。

在电解质溶液中,电极反应的进行需要有电子传导和离子传递两个过程。

电动势是电池或电解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也就是电化学反应的驱动力。

电动势可以通过电池电解法和电动势表法进行测定。

常见的电动势表有标准电极电位表和电动势系列。

在电动势表中,还需要了解电池符号及电池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三、电解质溶液和离子迁移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物质会电离成离子,其中正离子迁移到阴极,负离子迁移到阳极。

离子迁移速度受到浓度、温度、电势差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迁移速度的大小,可以将溶液分为弱电解质溶液、强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迁移使得电解液产生电解效应,如电解的速度和电解物的物质变化。

在电解质溶液中,还需了解电解质的溶解度和电导率的概念。

四、化学电源和电解合成化学电源是指能够产生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其中,干电池由于其简单、便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电解合成是指通过电解反应使得化学反应发生的装置。

(完整版)高考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考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2011届高考电化学知识点总结直击高考考点-电化学知识是理论部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

电化学知识既可以综合学科内的知识,如联系到:化学实验现象的判断和分析、定量实验的操作要求、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问题分析、化学计算等。

也可以涉及到学科间的知识的运用,如联系到物理学的“有关电流强度的计算、有关电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等,还可以与生产生活(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电镀废液的危害与环保)、新科技及新技术(新型电池)等问题相联系,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知识点。

在《考试大纲》中,它主要涵盖以下基本要求1.理解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能够正确分析和判断电化学中的电极反应,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

2.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联系生产、生活中的金属腐蚀现象,会分析和区别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了解一般防腐蚀的方法,并能运用原电池的基本原理解释简单的防腐蚀等生产实际问题。

3.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等是电解原理的具体应用,要了解和熟悉这些反应原理。

4.电解池中电解质溶液的pH 变化的计算。

复习过程中注意以下两点:(1)综合命题的趋势要求宽而不是难,历年的高考试题印证了这一点。

对相差基础知识应扎实掌握,如电极反应的方程式的书写、燃料电池的分析、计算等。

(2)理科综合考试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

对电化学问题、实物图的分析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对图表类问题的分析处理要灵活掌握。

装置特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形成条件:②、电解质溶液(一般与活泼性强的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原 ③、形成闭合回路(或在溶液中接触)电 负极: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池 基本概念: 正极: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原 电极反应方程式:电极反应、总反应。

理氧化反应 负极 铜锌原电池 正极 还原反应反应原理:Zn -2e -=Zn 2+ 2H ++2e -=2H 2↑电解质溶液失e -,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生溶解不断移向阳离子电极反应: 负极(锌筒)Zn -2e -=Zn 2+正极(石墨)2NH 4++2e -=2NH 3+H 2↑①、普通锌——锰干电池 总反应:Zn+2NH 4+=Zn 2++2NH 3+H 2↑干电池: 电解质溶液:糊状的NH 4Cl特点:电量小,放电过程易发生气涨和溶液②、碱性锌——锰干电池 电极:负极由锌改锌粉(反应面积增大,放电电流增加);。

高中化学选修4电化学知识点总结.doc

高中化学选修4电化学知识点总结.doc

第四章电化学葙础一、原电池:1、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M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故桥屮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正极:还原反皮:2H++2C=H2 t (较不'活汲余属)总反应式:Zn+2H+=Zn2++H2 t5、正、负极的判断:(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从电子的流动方向:负极流入正极(3)从电流方向:正极流入负极(4)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了的移动方昀:阳离了•流昀正极,阴离了•流14负极(5)根据实验现象:①溶解的一极为负极②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二、化学电池1、电池的分类: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原子能电池2、化学电池:借助于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3、化学屯池的分类:一次屯池、二次电池、燃料屯池(一)一次电池1、常见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鯉电池等(二)二次电池1、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使川,乂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

2、电极反应:铅蓄电池放电:负极(铅):Pb-2e- =PbSO4 I正极(氧化铅):PbO2+4H++2e- =PbSO4 1 +2H2O充电:叨极:PbSO4+2H2O-2e- =PbO2+4H+阳极:PbSO4+2e- =Pb两式川•以写成一个川•逆反应:PbO2+Pb+2H2SO4 2PbSO4 I +2H2O3、目前已开发出新型蓄电池:银锌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三)燃料电池1、燃料电池:是使燃料与氧化剂反应且接产生电流的•-•种原电池2、电极反应:一般燃料电池发生的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烧产物相M,可根据燃烧反戍写出总的电池反疢,但不注明反皮的条件。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 电化学知识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 电化学知识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电化学知识二、掌握电解反应产物及电解时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及有关电化学的计算1、要判断电解产物是什么,必须理解溶液中离子放电顺序阴极放电的总是溶液中的阳离子,与电极材料无关。

放电顺序是K+、Ca2+、Na+、Mg2+、Al3+、Zn2+、Fe2+(H+)、Cu2+、Fe3+、Ag+、Au3+放电由难到易阳极:若是惰性电极作阳极,溶液中的阴离子放电,放电顺序是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NO3-、SO42-、CO32-)、F-失电子由易到难若是非惰性电极作阳极,则是电极本身失电子。

要明确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有时还需兼顾到溶液的离子浓度。

如果离子浓度相差十分悬殊的情况下,离子浓度大的有可能先放电。

如理论上H+的放电能力大于Fe2+、Zn2+,但在电解浓度大的硫酸亚铁或硫酸锌溶液时,由于溶液[Fe2+]或[Zn2+]>>[H+],则先在阴极上放电的是Fe2+或Zn2+,因此,阴极上的主要产物则为Fe和Zn。

但在水溶液中,Al3+、Mg2+、Na+等是不会在阴极上放电的。

2、电解时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电解质溶液在电解过程中,有时溶液pH值会发生变化。

判断电解质溶液的pH值变化,有时可以从电解产物上去看。

①若电解时阴极上产生H2,阳极上无O2产生,电解后溶液pH 值增大;②若阴极上无H2,阳极上产生O2,则电解后溶液pH值减小;③若阴极上有H2,阳极上有O 2,且222O H V V ,则有三种情况:a 如果原溶液为中性溶液,则电解后pH 值不变;b 如果原溶液是酸溶液,则pH 值变小;c 如果原溶液为碱溶液,则pH 值变大;④若阴极上无H 2,阳极上无O 2产生,电解后溶液的pH 可能也会发生变化。

如电解CuCl 2溶液(CuCl 2溶液由于Cu 2+水解显酸性),一旦CuCl 2全部电解完,pH 值会变大,成中性溶液。

3、进行有关电化学计算,如计算电极析出产物的质量或质量比,溶液pH 值或推断金属原子量等时,一定要紧紧抓住阴阳极或正负极等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这一规律。

高三化学电化学知识点

高三化学电化学知识点

高三化学电化学知识点电化学是研究电与化学之间相互转化的科学,是化学与电学的交叉学科。

在高三化学中,电化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三化学中的电化学知识点。

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如NaCl、HCl等。

而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不能导电的物质,如糖、酒精等。

在电解质溶液中,正负离子会在电场作用下迁移,从而使溶液导电。

二、电解池与电解过程电解池是指用于进行电解的装置,包括两个电极(阳极和阴极)以及与电极相连的外部电源。

电解过程是指在电解池中,正负离子在电极之间迁移的过程。

阴极吸引正离子,还原成相应的物质;阳极吸引阴离子,氧化成相应的物质。

三、电解方程式电解方程式用于描述电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通常使用方括号表示电解质溶液,使用单向箭头表示反应方向。

例如,在电解NaCl溶液的过程中,可以写作:2Cl- → Cl2 + 2e-2H2O + 2e- → H2 + 2OH-四、电极电势与电动势电极电势是指在标准状态下,电极与溶液中相应物质的离子之间建立的电势差。

电动势是指电池或电解池对外部做功的能力,是电池的重要特性。

电动势的大小与电化学电势差有关。

五、电化学电池电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常见的电化学电池有原电池、干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其中,原电池是通过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的装置,如常见的铅酸电池和锌银电池。

六、电解与电镀电解是利用外部电源迫使化学反应发生的过程,其目的是将溶液中的某种物质电解析出。

电镀是一种利用电解的方法,在金属表面上镀覆一层金属的过程。

例如,可以使用银电镀法制备银制品。

七、电解水与电解溶液电解水是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需要通过外部电源提供能量。

电解溶液是指将溶液中的化合物进行电解分解的过程,可以获得纯净的金属或其他溶质。

八、电化学测量与应用电化学测量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来测量物质浓度、酸碱度等性质的方法。

电化学也有广泛的应用,如燃料电池用于能源转化、电解法用于制取金属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高三化学重点内容“电化学学习方法总结”及重点例题电解知识与原电池知识研究问题的角度、方法与其它知识有所不同。

这里谈谈电化学的学习方法,供同学们学习借鉴。

(一)注重理解,加强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理解记忆比机械记忆更有效,因为,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记的牢靠、记的长久,所以,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解,尤其是还有影响这部分知识学习的原电池知识在打搅,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就更应该在理解上多下工夫。

1.用对比,发现异同对比是深化理解的“良药”,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学科方法。

可以将有联系或易混淆的知识放在一起比较,如电解知识与原电池知识.电解池与电镀池等;也可以将形似而质异或形异而质似的习题放在一起比较分析,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如下例:例把锌片和铁片放在盛有稀食盐水和酚酞试液混合溶液的玻璃皿中(如图所示平面图),经过一段时间后,首先观察到溶液变红的区域是()A.Ⅰ和Ⅲ附近B.Ⅰ和Ⅳ附近C.Ⅱ和Ⅲ附近D.Ⅱ和Ⅳ附近此题通过习题的形式将电解知识与原电池知识揉和在一起。

学生要解决此问题,必须要从概念、模型、电极名称、电极反应式等方面去区分,这些知识都弄清楚了,才能顺利解答此题。

在概念学习中可以此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应用过程中区分电解知识与原电池知识,达到“在应用中理解、在理解中应用”的效果。

分析从略,答案为B。

2.不要思维定势如理解和记忆离子放电顺序时,既要记一般规律,又要结合具体情景分析问题,如下例:例用Pt电极电解含有各0.1molCu2+和X3+的溶液,阴极析出固体物质的质量m(g)与溶液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mol)的关系见图示。

则离子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Cu2+>X3+>H+B.H+>X3+>Cu2+C.X3+>H+>Cu2+D.Cu2+>H+>X3+分析:有些学生没认真分析,就将X3+与Fe3+联系起来,选择C答案。

这其实是简单记忆阳离子放电顺序导致定势思维造成的结果。

本题的解题信息在图象中:一通电就有固体析出,且通过0.2mol电子后,再没有固体析出了,说明是Cu2+放电的结果。

X3+不放电,故答案应为D。

3.总结合适的记忆方法可以通过编顺口溜的方法进行记忆,也可通过对比法加强记忆,还可以找出其他形象易记的方法。

如记忆电池的正极就是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可简记为正阳(痒)氧(痒)就是打个比方说立正了就痒痒说这样一句话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自然就记住了化学相应的知识点。

还比如放电顺序Ag+> Hg 2+> Cu 2+>H+> Pb 2+>Sn 2+>Fe 2+>Zn 2+>Al 3+>Mg 2+>Na+>Ca 2+>K+阳离子可总结为:后边的大于前面的即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阳离子放电能力越向后放电能力越强Cl-> OH-> 含氧酸根(这一段用得最多)阴离子可总结为:简单的大于复杂的即核越少的放电能力越强(二)构建专题,使知识专题化如:燃料电池专题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经过燃烧直接以电化学反应方式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发电装置氢氧燃料电池1.酸式氢氧燃料电池酸式氢氧燃料电池中的电解质是强酸,则负极反应式:,正极反应式答案:2H2-4e-=4H+ O2+4H++4e-=2H2O2.碱式氢氧燃料电池碱式氢氧燃料电池中的电解质是强碱,则负极反应式:正极反应式答案:2H2+4OH- -4e-=4H2O O2+2H2O+4e-=4OH-3.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由美国西屋(West-inhouse)公司研制开发的。

它以固体氧化锆—氧化钇为电解质,这种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在其间通过。

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多孔电极a.b均不参与电极反应下列正确的是()A.有O2放电 a 极为电池的负极B.有H2放电 b 极为电池的正极C.a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D.该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答案:D(三)善于总结,注意归纳这一部分可以归纳的知识还是比较多的。

如是电解质复原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少了什么加什么,如CuSO4的电解从溶液中出去了氧气和铜分析一下就知要使溶液复原应加入氧化铜。

用惰性电极电解酸、碱、盐溶液,就可以分为电解水型(例NaOH)、分解电解质型(例CuCl2)、放H2生碱型(例NaCl)、放O2生酸型(例CuSO4)等。

须记忆的东西浓缩的越多,提炼的越精简,就越容易记住。

所以,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四)联系应用,逐步提高电化学的内容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之一,出题形式丰富,其考查方式举例如下:联系生产生活:主要是新技术、新情景等问题的处理。

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如图的装置,则对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A.a为正极,b为负极;NaClO和NaClB.a为负极,b为正极;NaClO和NaClC.a为阳极,b为阴极;HClO和NaClD.a为阴极,b为阳极;HClO和NaCl分析: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2NaCl+2H2O 2NaOH+H2↑+Cl2↑,副反应为:2NaOH+Cl2=NaCl+NaClO+H2O,则可推知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和NaCl溶液,其中起消毒作用的是NaClO 溶液。

电解过程中阴极产生H2,结合图示,消毒液发生器的液体上部空间充满的是H2,故电源a极是负极,b为正极。

所以答案为B。

【例题解析】例1.有关右图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B.该装置中Pt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 +2H2O+4e-4OH-C.该装置中Fe为阴极,电极反应为:Fe-2e-+2OH-Fe(OH)2D.溶液中会出现红褐色的沉淀。

解析:铁和铂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放在电解质溶液NaOH溶液中,组成原电池,A正确;通入O2,发生类似于吸氧腐蚀的变化。

Fe作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2OH-Fe(OH)2,Pt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 +2H2O+4e-4OH-,所以B正确C不正确;Fe(OH)2会和空气中的O2继续反应生成Fe(OH)3:4Fe(OH)2 + O2 + 2H2O =4Fe(OH)3,出现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的现象,所以D正确。

答案:C例2.在盛有稀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插入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的浓度增大B.溶液的pH增大C.溶液中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的比变大D.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解析:电解碳酸钠溶液,实际是电解水,因此,溶液的浓度变大,质量分数增大,碱性增强,碳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减小,所以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的比变小,所以C错。

答案:C例3.(08全国Ⅰ卷)电解100mL含c(H+)=0.30mol/L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A.0.10mol/LAg+ B.0.02mol/L Zn2+C.0.20mol/L Cu2+ D.0.20mol/L Pb2+解析: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可知,当电路中通过0.04mol的电子时,能析出金属的只有选项A和C,根据Ag++e-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g和Cu2++2e-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u可知,析出的金属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4mol的Ag和0.02mol的Cu,其质量分别为4.32g和1.28g。

答案:A。

例4.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 Cu2 (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

则电解过程中共转移的电子数为A.0.4mol B.0.5mol C.0.6mol D.0.8mol解析:电解硫酸铜溶液的方程式为:2CuSO4 + 2H2O 电解2Cu + O2↑+ 2H2SO4。

要想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原状,我们可以加入CuO、CuCO3(反应后生成CO2脱离溶液)。

现在加入0.1mol Cu2 (OH)2CO3和H2SO4反应后,相当于加入0.2 molCuO和0.1 molH2O,说明电解硫酸铜时,硫酸铜反应结束了还电解了水。

由电子守恒可得共转移了0.6 mol。

答案:C例5.某同学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如右图)。

通电后,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源中“a”为负极,“b”为正极B.电解池中的电解液不可以是NaCl溶液C.B电极发生的反应:2H2O+2e-=H2↑+2OH-D.A、B两端都必须使用铁作电极解析:本题是有关Fe(OH)2的制备,关健是Fe(OH)2极易氧化,本题可以采用电解过程中生成的H2排除O2在H2环境中反应,所以H2应在B极生成,B极为阴极,b为负极;阳极是铁电极,阴极可为铁电极,也可为其它电极;电解液可能为NaOH也可为NaCl 溶液因为铁作电极,活性电极优先反应,铁失电子。

答案:B例6.(08江苏卷)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2H2O 放电充电Cd(OH)2 + 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 OH- == NiOOH + H2O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解析:由充电时方程式中的Cd和Ni的化合价的变化可知,Ni(OH)2作阳极,电解质溶液为KOH,所以电极反应式为:Ni(OH)2-e-+O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NiOOH+H2O;Cd(OH)2作阴极,Cd(OH)2+2e-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d+2OH-;充电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Cd作负极,Cd-2e-+2O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d(OH)2,Cd周围的c(OH-)下降,OH-向负极移动。

答案:A。

例6.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

以镁条、铝片为电极,以稀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人们普遍认为铝是负极。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该原电池究竟谁是负极,发生怎样的电极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剪取约8cm的镁条及大小相近的铝片,用砂纸去膜,使镁条与铝片分别与量程为500μA的教学演示电表的“-”、“+”端相连接,迅速将两电极插入盛有1mol/LNaOH溶液的烧杯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