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洪泽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江苏省扬州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选修)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选修)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检测试题高二化学(选修)2013.0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A .将作物秸秆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乙醇用作汽车燃料B .使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物降解塑料包装袋C .大力研发新型有机溶剂替代水作为萃取剂D .利用CO 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甲醛的电子式:B .对甲基苯酚的结构简式:C .3,3-二甲基-1-戊烯的键线式:D .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 3.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2-甲基丁烷 B .:2-甲基-1-丙醇C .: 甲基苯酚D .CH 2=CH -CH=CH 2 :1,3-二丁烯4.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 3的原子总数为0.1 N A B .4.2 g C 3H 6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一定..为0.1 N A C .1 mol —OH 中电子数为10 N AD .常温常压下,28 g 乙烯和环丁烷(C 4H 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 N A 5.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 .生成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一个化学反应需要加热才能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化学反应焓变D .同温同压下,H 2(g)+Cl 2(g )=== 2HCl (g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 不同 6.可用来鉴别已烯、苯、甲苯、苯酚溶液的一组试剂是A .氯化铁溶液、浓溴水B .碳酸钠溶液、浓溴水OHCH 3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溴水D.氢氧化钠溶液、浓溴水7.PVDC是聚偏二氯乙烯的英文缩写,可作为保鲜食品的包装材料,它的结构简式为C C H2 C lC l n。

江苏省洪泽县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苏省洪泽县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苏省洪泽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没有采用循环操作的是( )A.硫酸工业B.合成氨工业C.硝酸工业D.氯碱工业2.钠有多种重要的化合物,常用来作为潜水艇和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的淡黄色固体是A .Na 2O 2B .NaClC .NaHCO 3D .Na 2SiO 34.已知:(1)H 2(g)+)(212g O ====H 2O(g) ΔH 1=a kJ·mol -1(2)2H 2(g)+O 2(g)====2H 2O(g)ΔH 2=b kJ·mol -1(3)H 2(g)+)(212g O ====H 2O(l) ΔH 3=c kJ·mol(4)2H 2(g)+O 2(g))(212g O 2H 2O(l) ΔH 4=d kJ·mol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 <c <0B.b >d >0C.2a=b <0D.2c=d >05.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未成熟的苹果遇碘水会变蓝B .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 .米饭在嘴中咀嚼有甜味,是因为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催化下发生了水解反应D .糯米中的淀粉一经水解,就酿成了酒6.甲醛(HCHO)是一种致癌物,下列有关甲醛的使用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的是( )A .用经甲醛处理过的胶合板装修居室B .用甲醛处理过的衬衫具有免熨效果C .将生物标本浸于盛有甲醛水溶液的密封瓶中D .海产品用甲醛水溶液浸泡,以保鲜防腐7.向AgCl 饱和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gCl 的溶解度增大B.AgCl 的溶解度、Ksp 均不变C.AgCl 的Ksp 增大D.AgCl 的溶解度、Ksp 均增大8.常温 下,0.1mol/L 氨水中c(H +)/c(OH -)=1×1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1×10-10mol/LB.溶液中c(OH -)+c (NH 3·H 2O )=0.1mol/LC.与0.1mol/L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 -)=c(NH 4+)+c (NH 3·H 2O )=0.1mol/LD.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铵晶体或加水稀释,溶液中的c(H +)均增大9.稀土是工业味精,邓小平说过“中东有石油,我们有稀土”。

江苏省洪泽中学高二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苏省洪泽中学高二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苏省洪泽中学高二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三2013-02-05 16:14江苏省洪泽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试卷分值 16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 纤维/歼灭缜密/谨慎木讷/缴纳妊娠/寥若晨星B. 琐屑/讥诮萌蘖/罪孽筵席/虚诞栏楯/遁迹潜形C. 考妣/庇护鼓枻/缧绁渲染/喧哗彭殇/流觞曲水D. 垣墙/盘桓晦朔/洄溯剽悍/缥缈阖门/溘然长逝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3分)()A.“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句话掷地有声,它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意义,也蕴含着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类的礼赞。

B.《陈情表》一文流露了李密对祖母的至孝真情,也是其长歌当哭的至性之语,读来感人肺腑,让人为之呜咽。

C.面对社会悲剧,理想、信念、正义感、崇高感支撑着我们;面对自然悲剧,芸芸众生的反抗则显得孤立无助,然而人们未必就因此倒下。

D.当一个人真正懂得了应该为什么而活着,那么,在人生的道路上,再棘手的问题,相信都会迎刃而解的。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互联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B.深圳民营医院有70家之多,数量超过公立医院,已成为国内民营医疗开放程度最高、服务份额最大的城市。

C.为避免楼市调控不再遭遇尴尬的局面,地方政府须继续“给力”限购政策,还须切实扩大楼市供应量以及调整供应结构,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和供应的力度。

D.“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STAR)日前首次对位于银河系核心部位的巨型黑洞进行了观测,并抓拍到该处发生的一次爆发事件。

4.根据下面的材料,对出下联。

(4分)2012年6月24日9时07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7020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小题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热化学方程式C(s)+H2O(g) == CO(g)+H2(g);△H 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能量。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热量。

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0、ΔS >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B.NH4HCO3(s)===NH3(g)+H2O(g)+CO2(g)ΔH =+185.57 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A.C(s) +1/2O2(g) ==CO(g) △H=-110.5 kJ/molB.CO(g) +1/2O2(g) ==CO2(g) △H=-283.0 kJ/molC.H2(g) +1/2O2(g)==H2O(g) △H=-241.8 kJ/molD.2C8H18(l) +25O2(g)==16CO2(g)+18H2O(l) △H=-11036 kJ/mol4.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C,同时消耗2n mol B5.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反应X+Y2Z的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

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题【新课标】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Fe 56 S 32 O 16 C 12 Si 28第I卷选择题(共49分)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28分)1.下列物质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A .橡胶B.蛋白质 C .尼龙 D .纤维素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不论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物质的量一定,则完全燃烧生成H2O 的量和消耗O2的量不变的是:A.C3H8.C4H6B.C3H6.C4H6O3C.C2H2.C6H6D.CH4O.C3H4O5 3.取少量某有机物分别进行如下实验,结果是①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与水混合静置后分层;③加入滴有酚酞试液的强碱共热后酚酞变无色。

此有机物是A.乙酸钠B.油酸甘油酯C.乙酸乙酯D.甲苯4.三氧化二镍(Ni2O3)可用于制造高能电池,其电解法制备过程如下:用NaOH调NiCl2溶液pH至7.5,加入适量硫酸钠后进行电解。

电解过程中产生的Cl2在弱碱性条件下生成ClO-,把二价镍氧化为三价镍。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铁作阳极材料B.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C.阳极反应方程式是:2Cl- —2e- =Cl2D.生成1mol三氧化二镍时,外电路中通过了1mol电子5.某有机物的氧化产物甲和还原产物乙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甲和乙反应生成有机物丙,甲和丙都能发生银镜反应,该有机物是:A.CH3CHO B.CH3COOH C.CH3OH D.HCHO6.分子式为C5H12O的某醇与溴化钠.硫酸混合加热得卤代烃,该卤代烃与强碱醇溶液共热后,不发生消去反应,该醇可能是:A.1-戊醇B.3-戊醇C.2,2-二甲基-1-丙醇D.2-甲基-2-丁醇7.下列五种物质中:①水②乙醇③醋酸④苯酚⑤乙醚。

氢原子的活性从大到小顺序是A.③④①②⑤ B.③④②①⑤C.④①②⑤③D.③②④①⑤8.某酯完全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2和水,该酯水解可得羧酸B和醇C,把醇C氧化可得羧酸D,且B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

江苏省洪泽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四)化学试题.pdf

江苏省洪泽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四)化学试题.pdf

(2)依次往上述烧瓶中加入2至5 mL NaCl、NaBr和KI溶液,振荡摇匀。
(3)慢慢地往烧瓶中滴加AgNO3溶液,边滴边振荡,可三名同学同时操作,3种胶体同时制作,便于比较。注意观
察胶体形成的效果,要求胶体颜色明显,无浑浊状态。
(4)胶体制备好后,记录时间,用聚光电筒进行爆光(或置于阳光下),观察分解反应的速度及颜色等现象的变
D.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21.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 )
①次氯酸的电子式为
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③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④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和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⑤C、P、S、Cl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2)请你根据喷泉形成的原理,选择适当的A和B来完成喷泉实验(至少通过三种途径且其中一种喷泉为有色)。
将你的选择填入下表。
AB喷泉颜色途径1途径2途径3(3)已知气体压强p、体积V、温度T、物质的量n之间的关系可用克拉珀龙方程式表示
:pV=nRT(R为常数).你能否根据此关系再找出能够完成喷泉实验的其他条件?
12.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
A.:
B.:1nm~100nm之间
C.电解质:导电
D.氧化物: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C.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能发生电泳的性质
化,做好记录。
结论:分解速率:在同样光照条件下,AgBr分解最快,先由浅黄色透明状变成灰黑色浑浊态,时间约2
min;AgCl次之,由乳白透明状变成灰白浑浊态;AgI最慢,较长时间才略有变化。

2012~2013学年度高二期末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2~2013学年度高二期末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第Ⅰ卷(非选择题共6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4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2.已知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3周期第Ⅷ族B.第3周期第ⅤB族C.第4周期第Ⅷ族D.第4周期第ⅤB族3.SP3杂化形成的AB4型分子的空间构型是A.平面四边形B.四面体C.四角锥形D.平面三角形4.下列元素原子在形成不同物质时,既可形成离子键,又可形成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A.Na B.Mg C.Br D.Ne5.在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正确的是A.熔点:CO2 > SO2 > H2O B.水溶性:HCl > H2S > SO2C.沸点:乙烷> 戊烷> 丁烷D.热稳定性:HF > H2O > NH36.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B.NH3分子极易溶于水C.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7.下列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A.六氟化氙(XeF6) B.次氯酸(HClO)C.氯化硫(SCl2) D.三氟化硼(BF3)8.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以下几个类推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①由H2O在液态时分子间存在氢键,类推出C2H5OH在液态时分子间也存在氢键②由NH3中键角为107.3°,类推出NH+4中键角也是107.3°③由CO2属于非极性分子,类推出CS2也属于非极性分子④由不能用电解熔融状态AlCl3制取铝,类推出也不能用电解熔融状态MgCl2制取镁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两种原子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②两种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③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④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其熔点就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⑤难失去电子的原子,易形成阴离子⑥单质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化合物的分子中才存在化学键⑦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A.只有②⑦B.只有①⑦C.只有⑦D.只有①⑤⑦10.A、B、C、D均是短周期元素,当A、B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A放出的能量大于B放出的能量;当C、D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D吸收的能量大于C吸收的能量。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及其答案(样题)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及其答案(样题)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题(样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答题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2.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务必将第I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将第II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3.考试完成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上,其它试卷考生自己保留。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C.会产生新的物质D.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对已达平衡的下列反应 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3.如下图两个电解槽中,A、B、C、D均为石墨电极。

若电解过程中共有0.02mol电子通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烧杯中A极上最多可析出铜0.64gB.甲烧杯中B极上电极反应式4OH--4e-=2H2O+O2↑C.乙烧杯中滴入酚酞试液,D极附近先变红D.烧杯中C极上电极反应式为4H++4e-=2H2↑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虽然固体氯化钠不能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B.纯水的pH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中c(OH-)增大D.在纯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可抑制水的电离5.若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A.生成一种强酸弱碱盐 B.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C.强酸与弱碱溶液反应D.一元强酸溶液与一元强碱溶液反应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温度下的AgCl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B.AgCl的Ksp=1.8×10-10mo l2·L-2,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c(Ag+)=c(Cl-)且Ag+与Cl-浓度的乘积等于1.8×10-10 mol2·L-2C.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Ksp值时,此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D.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值变大7.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洪泽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没有采用循环操作的是()A.硫酸工业B.合成氨工业C.硝酸工业D.氯碱工业2.钠有多种重要的化合物,常用来作为潜水艇和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的淡黄色固体是A.Na2O2B.NaCl C.NaHCO3D.Na2SiO34.已知:(1)H22O(g)ΔH1=a kJ·mol-1(2)2H2(g)+O2(g)====2H2O(g)ΔH2-1(3)H22O(l)ΔH3=c kJ·mol(4)2H2(g)+O22O(l)ΔH4=d kJ·mol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0B.b>d>0C.2a=b<0D.2c=d>05.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未成熟的苹果遇碘水会变蓝B.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米饭在嘴中咀嚼有甜味,是因为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催化下发生了水解反应D.糯米中的淀粉一经水解,就酿成了酒6.甲醛(HCHO)是一种致癌物,下列有关甲醛的使用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的是( )A.用经甲醛处理过的胶合板装修居室B.用甲醛处理过的衬衫具有免熨效果C.将生物标本浸于盛有甲醛水溶液的密封瓶中D.海产品用甲醛水溶液浸泡,以保鲜防腐7.向AgCl饱和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gCl的溶解度增大B.AgCl的溶解度、Ksp均不变C.AgCl的Ksp增大D.AgCl的溶解度、Ksp均增大8.常温下,0.1mol/L氨水中c(H+)/c(OH-)=1×1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0mol/LB.溶液中c(OH-)+c(NH3·H2O)=0.1mol/LC.与0.1mol/L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c(NH4+)+c(NH3·H2O)=0.1mol/LD.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铵晶体或加水稀释,溶液中的c(H+)均增大9.稀土是工业味精,邓小平说过“中东有石油,我们有稀土”。

稀土元素铈(Ce)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金属铈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

已知: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氧化性:Ce4+>Fe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Ce原子序数是58,则其为镧系元素B.铈有四种稳定的核素13658Ce、13858Ce、14058Ce、14258Ce,它们互为同位素C.用Ce(SO4)2溶液可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Ce4++2Fe2+=Ce3++2Fe3+ D.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e+4HI=CeI4+2H2↑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2g氢气的体积不一定是22.4LB. 300mL 5mol/L KNO3与300mL 5mol/L KCl含有相同的离子数C. 250mL 1 mol/L AlCl3溶液中Cl-数为3×6.02×l023个D. 0.5mol Cl2与铁反应转移1 mol电子11.向三份0.1mol/L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 NH4NO3、 Na2CO3、 FeCl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3COO-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 )A. 减小、增大、减小 .B. 增大、减小、减小C . 减小、增大、增大、D . 增大、减小、增大12.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下列变化:负极:Pb+SO42—-2e-===PbSO4 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使用该电池电解CuSO4溶液,要得到纯铜1.6 g,这时铅蓄电池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A.0.025 mol B.0.05 mol C.0.1 mol D.0.2 mol13.在 Mg 和过量2mol/L的稀H2SO4反应中,下列各措施能加快的速率,但又不影响H2的总量的是A. 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B. 将2mol/L的稀硫酸改成98%的浓硫酸C. 将镁粉改为镁条D. 加热14.某学生做乙醛还原的实验,取1mol·L-1的硫酸铜溶液2mL和0.4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4mL,在一个试管里混合加入0.5mL40%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无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A.氢氧化钠不够量B.硫酸铜不够量C.乙醛溶液太少D.加热时间不够15.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3,4,4-三甲基己烷 B.2-甲基-4-乙基戊烷C.2-甲基-3-戊烯 D.2,2-二甲基戊烷16.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图①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B. 用图②所示实验装置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C. 图③表示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的ΔH大于0D. 图④装置可以用来除去SO2中的HCl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7.(14分)Ⅰ.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2)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答两种);(3)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验。

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A B C D E F混合溶液4 mol·L-1H2SO4 / mL 30 V1V2V3V4V5饱和CuSO4溶液 / mL 0 0.5 2.5 5 V620H2O / mL V7V8V915 10 0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2 V5 =,V6=,V8=;(第一空填“>”、“<”或“=”;后三空填具体数值)Ⅱ.常温下,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HA和NaOH的浓度以及混合后溶液的pH 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4)仅从甲组情况分析,c是否一定..等于0.2 ?(选填“是”或“否”)。

(5)分析乙组实验数据,HA是酸(选填“强”或“弱”)。

该混合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6)丙组所得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 mo1·L-1。

18.(一)欲配制500mL0.2mol/L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应称取 g Na2CO3·10H2O。

(2)配制该溶液所用的仪器有 ____ 。

(3)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A、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B、往容量瓶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C、未洗涤溶解固体的烧杯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二)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用下图提供的仪器制备溴乙烷。

①反应原理:NaBr+H 2SO 4(较浓)△=== NaHSO 4+HBr HBr+C 2H 5OH →△C 2H 5Br+H 2O ②反应物用量:NaBr(S)25g ,无水乙醇15mL ,浓H 2SO 4 30mL ,水15mL③溴乙烷和乙醇的部分物理性质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4)连接上述仪器的顺序是:1接( )接( )接( 4 )接( 3 )接( )(填数字)。

你认为反应后溴乙烷在 (填“烧瓶”或“烧杯”)中(5)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反应产生副产物,使粗制溴乙烷常呈黄色,该副产物是 (写化学式),除去该杂质的试剂和方法是,为了减少该副产物的生成,根据加入的反应物,本实验采取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措施。

19.【化学—选: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已知A 、B 、C 、D 和E 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与其他4种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又不在同一主族。

B 和C 属同一主族,D 和E 属同一周期,又知E 是周期表中1—18列中的第7列元素。

D 的原子序数比E 小5,D 跟B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右图。

请回答:(1)A 元素的名称是 ;(2)B 元素原子核外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数为 ,C 元素原子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布图为 ,B 与A 形成的化合物比C 与A 形成的化合物沸点高,其原因是 (3)元素E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它的+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4)由以上五种元素的任意两种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所含离子键成分最多的可能为(5) 如图所示,D 跟B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ag·cm -3,则晶胞的体积是 (只要求列出算式)。

三、实验题20.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以NaCl 、NH 3、CO 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 3,进而生产出纯碱。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 3+CO 2+H 2O NH 4HCO 3 ; NH 4HCO 3+NaCl NaHCO 3↓+NH 4Cl ; 2NaHCO 3Na 2CO 3+CO 2↑+H 2O(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填字母标号);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2)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①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IV)请你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

四、计算题21.现有0.2mol某元素R的单质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6.72LH2。

等量的R 元素的单质与足量氧气化合,生成10.2gR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

求R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参考答案1.D【解析】硫酸工业中、合成氨工业中、硝酸工业中循环利用的分别是SO2、NO和NO2、N2及H2。

2.A【解析】原理反应为:2 Na2O2+2CO2=2Na2CO3+O2,故选A;3.B【解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铁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Fe 是还原剂。

4.C【解析】H2的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D错误。

考虑H2O的状态及ΔH<0,故a>c,A错误。

ΔH与方程式前面的计量数成正比,故2a=b<0,C正确。

5.D【解析】略6.C【解析】7.B【解析】略8.D【解析】c(H+)c(OH-)=1×10-14,c(H+)/c(OH-)=1×10-10,得c(H+)=10-12,c(OH-)=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