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发脾气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一

合集下载

《爱发脾气的孩子》教案

《爱发脾气的孩子》教案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爱发脾气的孩子》教学设计【课题】语文出版社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爱发脾气的孩子》【教材简析】这是一篇儿童故事,讲的是一个孩子在父亲的帮助下,认识到自己发脾气对别人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于是学会了自我控制,不乱发脾气。

这篇课文故事情节简单,但有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句子,文章包含的道理也较为深刻。

课文配有一副插图,表现的是男孩儿把锤子和钉子还给爸爸的情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家里都是小太阳,都是大家宠爱的对象。

有时候他们也会像文中的男孩儿一样碰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发脾气。

这篇文章比较接近儿童的生活实际,老师可以借机启发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宽容。

可文中有些较难理解的词汇和句子,还有课文所包含的生活道理,这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为此教师要做好适当的架桥铺路的工作。

【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独特情感,本课设计以朗读为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悟。

本课以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过渡新课的教授,教学环节衔接自然,再从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了一个个贴近文章和实际生活的问题和任务,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明白文中所包含的做人的道理。

【教学目标】1.巩固认识“脾、遇、锤”等生字,会写“难、批、解”3个生字,学习新偏旁:角字旁。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默读课文,了解男孩儿改变的原因。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告诉我们的善于控制自己,不乱发脾气,学会宽容的道理。

【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默读课文,了解男孩儿改变的原因。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告诉我们的善于控制自己,不乱发脾气,学会宽容的道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预设过程】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图片(高兴、难过、害怕、生气的表情图)提问:你知道每幅图代表什么样的表情吗?2.你能选择其中一个词语来说句子吗?3.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男孩儿,请问:他是一个怎样的男孩儿呢?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4.过渡:爱发脾气的男孩子,有一天终于学会了控制自己,他到底是怎样做到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了解他吧![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发脾气的孩子教案

爱发脾气的孩子教案

爱发脾气的孩子教案爱发脾气的孩子教案「篇一」1、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能会不时出现学生插嘴的现象,保护“插嘴”现象可以缩短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使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和谐的交互活动状态,以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这篇课文的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真正懂得钉子可以拔出来、洞却补不上的内在含意。

启发学生联系自身,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学以致用。

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大收益。

1、根据音节写字,再组词。

平(平地)píng坪(草坪)苹(苹果)评(批评)2、填空。

一(盒)钉子一(段)时间一(个)木桩一(个)孩子一(把)锤子一(件)事情3、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批评—(表扬)错误—(正确)深—(浅)难受—(舒服)新—(旧)前—(后)4、猜一猜。

一个老师不说话,肚子里面学问大。

有啥字儿不认识,你就快去问问它。

打一学习用具(字典)一精彩教学实录节选(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孩子,他很爱发脾气,所以人们都叫他是爱发脾气的孩子。

(板书课文题目)2、读课文题目,质疑。

(二)精读课文1、自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或还有什么不懂?2、指名分段读第2~4自然段。

(1)思考、讨论:男孩儿的爸爸为什么要交给他钉子、锤子,让他发脾气时往木桩上钉钉子,道歉了再拔出来?(2)爸爸发现木桩上的钉子有什么变化?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词语,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再议一议。

(3)齐读第4自然段,观察课文插图,指导朗读。

3、读第5自然段,问:男孩儿为什么不需要钉子、锤子了?(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朗读全文,质疑问难。

2、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你是怎么对待的?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是怎么想的?(四)布置作业1、读一读课文或讲一讲这个故事。

2、写一写: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你会怎么做?二儿歌乌龟怪脾气乌龟怪脾气,见谁都不理。

太阳红艳艳,乌龟忙爬山。

中班讲故事《爱发脾气的孩子》

中班讲故事《爱发脾气的孩子》

中班讲故事《爱发脾气的孩子》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说说中班讲故事《爱发脾气的孩子》。

你们想想,一个爱发脾气的孩子,那不就像个随时会爆炸的小炸弹嘛!
故事里的这个孩子呀,那脾气一上来,可真是吓人哟!就好像那夏天里突然来的一阵狂风暴雨,让人措手不及。

这孩子可能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开始大吵大闹,就跟那鞭炮似的,一点就着。

咱再想想,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小朋友呀?他们可能因为玩具被抢了,或者想吃的东西没得到,就开始闹脾气啦。

这时候呀,大人们可就头疼咯!
那这个爱发脾气的孩子后来咋样啦?他呀,慢慢发现发脾气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还会让大家都不开心呢。

这就好比你一直用拳头去打墙壁,最后疼的还是自己的手呀!
咱也得从这个故事里吸取教训呢。

发脾气可不能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呀,那多没出息呀!我们得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像驾驭一匹小马一样,让它乖乖听我们的话。

你说,要是我们都像那个爱发脾气的孩子一样,那生活还不乱套啦?大家都不想和爱发脾气的人玩吧?所以呀,我们得做个温柔可爱的小朋友,就像那春天里的花朵,让人喜欢得不得了。

要是遇到不开心的事,咱也别着急发脾气呀,可以试着先深呼吸几下,让自己冷静冷静。

或者找个好朋友说说,把心里的不愉快都倒出来,这不比发脾气强多啦?
而且呀,大人们也要多引导小朋友们,可别让他们养成爱发脾气的坏习惯哟!要像园丁照顾花朵一样,细心地呵护着他们的情绪。

总之呢,这个《爱发脾气的孩子》的故事可给我们提了个大醒呀!让我们知道发脾气不是个好办法,控制情绪才是最重要的呢!大家都要记住哦,别做那个爱发脾气的孩子呀!。

《爱发脾气的孩子》课件3课件PPT

《爱发脾气的孩子》课件3课件PPT

制定规则
制定明确的规则
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制定明确的规 则,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
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以免孩子因 为不明确规则而发脾气。
严格执行规则
制定规则后,家长要严格执行规则, 让孩子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同时也 要让孩子知道违反规则的后果。
灵活调整规则
在制定和执行规则的过程中,家长 也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规则,以便更好地适应孩子的成长 需要。
03
如何应对孩子发脾气
保持冷静
不要被孩子的情绪带动
保持平和的态度
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要保持冷静, 不要被孩子的情绪带动,以免加剧矛 盾。
在处理孩子发脾气的问题时,家长要 保持平和的态度,不要过于严厉或过 于迁就。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在 孩子面前发脾气,以免给孩子带来负 面影响。
《爱发脾气的孩子》课件3
目录
• 引言 • 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 • 如何应对孩子发脾气 • 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 总结与反思
01
引言
主题介绍
主题背景
介绍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和影响, 以及家庭和社会对孩子情绪管理 的影响。
主题目标
帮助家长和孩子了解如何识别、 理解和处理情绪,以及如何建立 积极的沟通方式和行为模式。
04
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认知教育
情绪认知
教育孩子认识和理解自己 的情绪,帮助他们识别和 描述自己的情绪,从而更 好地管理情绪。
情绪词汇
教孩子使用适当的情绪词 汇来描述他们的感受,例 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情绪表达
鼓励孩子用语言或非语言 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分享自 己的感受。

《爱发脾气的孩子》的生字教学教案

《爱发脾气的孩子》的生字教学教案
(1)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按顺序拼读音节。
(2)学生齐读。
(3)教师领读“经、钉、难”。
5、巧记字形。
(1)复习识记生字的方法。
(2)按结构分类(这节课我们还将用一种新的方法让我们学习生字变得更容易。)
①教师:哪个字最特殊,与其它字结构都不一样,是什么结构。教师把“受”字的生字卡片移至最后一排。
②你能给余下的生字宝宝分类吗?
二、识字探究
1、请一个小朋友读“院、受”字,(读得好的同学及时表扬,并让他带领大家读一读。读得不准确的同学及时纠正读音,请他再读一遍。因为“院”是整体认读音节,“受”是翘舌音。)
2、今天老师还给它带来了六位好
朋友。(出示“错、顺、经、解、难、钉”的生字卡片)
3、同桌互读互查,并互相纠正。
4、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3、关于有效课堂的教学设计流程
项目
设计内容
说明
课题
19、《爱发脾气的孩子》的生字教学
教学目标
1、学会“院、错、顺、解、经、难、钉、受”8个生字和词语“错误、理解、已经、难受”等。
2、认识“角“字旁。
3、激发学生学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8个生字。
教学目标诠释——确定教学知识主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学习本课“院、错、顺、解、经、难、钉、受”8个会写字。认识“角”字旁。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分析学生知识基础与知识联系——确定相关知识主题,构建知识的结构示图。
生字拼音学生已学过,有些字词学生已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的。(如“经”和“受”)可利用熟字导入法引入新的生字,再比较和分析,认识一些同音形近字以及如何区分它们。
根据学生说的教师将同一类字贴于同一竖排中。
(3)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最巧,四组讨论:“院、错、顺、解”,另四组讨论:“经、难、钉、受”,教师巡视指导。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爱发脾气的孩子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爱发脾气的孩子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爱发脾气的孩子教学目标1.了解“脾气”一词的含义和作用。

2.掌握围绕“爱发脾气的孩子”这一主题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3.培养学生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

2.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3.其他: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

教学步骤导入(10分钟)1.教师将脾气这个词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发表对“脾气”的认识。

2.根据学生思维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师提问讨论,深入理解“脾气”的含义和与人交往中的作用。

学习(30分钟)1.呈现《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X单元第X课的文本或相关素材。

2.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进行阅读、听取讲解、观看视频等相关内容。

3.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行分层教学。

模仿(20分钟)1.针对“爱发脾气的孩子”这一主题,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上的学习素材或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模拟爱发脾气的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情景。

2.在模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通过语言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如何正确的表达并控制自己的情绪。

总结(10分钟)1.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和复盘。

2.提醒学生,脾气的情况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出现,希望他们能够通过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和控制技巧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反思1.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让学生在语言表达和情感控制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程度上的锻炼。

2.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3.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爱发脾气的孩子”这一主题,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表情和行为方式。

4.教师在课堂上不仅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和情感控制的技巧,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也将其中的温情和体贴进行传递,并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教育作用。

绘本故事教案《爱发脾气的菲菲》

绘本故事教案《爱发脾气的菲菲》

绘本故事教案《爱发脾气的菲菲》活动目标1.知道坏脾气给别人带来的不良影响,了解一些有效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2.知道好情绪有利于健康。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爱发脾气的菲菲》教师教学资源、教学挂图、故事音频。

2.优美的音乐、布娃娃等。

活动过程1.教师讲述故事《爱发脾气的菲菲》,帮助幼儿理解坏脾气的不良影响。

2.引导幼儿分组体验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学会合理宣泄。

说一说、唱一唱、听一听、做一做等。

3.音乐游戏:“碰一碰”。

在和好朋友一起游戏过程中体验快乐的情绪,知道愉快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

活动延伸:1.我的情绪小档案:用多种方法记录自己一周内的心情,如脸谱、线条、颜色等,并分享自己产生这些情绪的情境及解决办法。

2.请幼儿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可以到区域“好心情加油站”中,用了解到的方法宣泄情绪。

3.请爸爸妈妈在家里也能够在孩子发脾气时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活动反思: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脾气不好,经常因一点小事无缘无故大发雷霆,虽然事后他也后悔,也会道歉,可他的朋友还是越来越少。

后来在爸爸的帮助下,他知道发脾气给人造成的伤害是没办法弥补的,他改掉了这个坏毛病,遇事能有自控能力,再也不乱发脾气了。

故事很吸引学生,我出了这么两个问题:你们平时爱发脾气吗?为什么要发脾气呢?你们认为这样好吗?问题一出,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讲自己,也揭发别人,一时间课堂气氛鼎沸,热闹非凡......故事导读菲菲是个爱发脾气的孩子,大家都不喜欢她。

每次发脾气时,她就会乱摔东西、尖叫、大吵大闹,有时她还会打小朋友.......有一天,菲菲在画画。

菲菲说:“我要画一只小猫,每天陪我一起玩。

我的小猫住在漂亮的小窝里,有好玩的毛毛熊,小朋友们一定羡慕我。

”可是,小猫总是画不好。

第一次小猫头画的太大,根本没有地方再画毛毛熊;第二次,猫窝又画小了,根本画不下小猫....... 菲菲很生气,“我不画了!”她一下子把彩笔丢的到处都是,小朋友见了纷纷躲开了。

爱发脾气的孩子教案

爱发脾气的孩子教案

爱发脾气的孩子教案教案标题:控制情绪,培养冷静——面对爱发脾气的孩子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情绪的重要性,并理解情绪对自身和他人的影响。

2. 培养学生控制情绪的能力,学会应对挫折和困难。

3. 提供有效的策略和技巧,帮助爱发脾气的孩子管理和调节情绪。

教学准备:1. PPT或白板,以便展示相关内容和活动。

2. 学生手册或工作表,用于记录学生的观察和反思。

3. 情绪管理练习册或活动卡片,用于实践情绪管理技巧。

4. 教师准备一些案例或故事,用于讨论和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些情绪表情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不同情绪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2. 引导学生思考情绪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知识讲解:1. 介绍情绪的概念和种类,如愤怒、焦虑、悲伤等。

2. 解释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爱发脾气对人际关系和学习的负面影响。

3. 探讨情绪产生的原因,如压力、挫折、期望等。

案例分析与讨论:1. 提供一些案例或故事,描述爱发脾气的孩子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和反应。

2.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行为背后的情绪,以及可能导致这些情绪的原因。

3. 讨论不同的情绪应对方式,以及可能的后果。

情绪管理技巧:1. 介绍一些常见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积极思考、寻求支持等。

2. 引导学生实践这些技巧,例如进行放松训练或情绪管理练习。

3.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受。

角色扮演: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情境中的情绪爆发和冷静应对。

2. 学生可以扮演爱发脾气的孩子和应对者,通过实践来理解冷静应对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反思角色扮演的过程和结果,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感受。

总结与反思:1.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情绪管理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以及他们对自己情绪管理的期望和目标。

3. 鼓励学生在学生手册或工作表上记录他们的观察和反思,以便后续跟进和评估。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情绪管理技巧,并与家长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发脾气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课文后能谈谈对发脾气的看法。

3、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从朗读中体会男孩儿爱发脾气的坏习惯是怎样改掉的。

教学准备:
怒脸和笑脸纸卡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语文课我们认识了一个男孩,他是一个怎样的男孩呢?(生答:爱发脾气的孩子)对呀,那你还记不记得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生答主要内容。

)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继续了解这个孩子吧!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复习:生字宝宝和他们的朋友们来了,你还记得他们吗?
出示词语,指生认读。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了解这个孩子吧!
二、新授
1、请同学们翻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是从课文的哪一部分看出这个男孩爱发脾气的呢?(板书:爱发脾气)生读课文。

2、师问:课文的哪一部分讲了这个男孩爱发脾气啊?(第一自然段)
3、请你读一读,找一找,哪句话能说明他可真是个爱发脾气的孩子。

(生读第一自然段)
4、你找到了吗?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有个男孩儿。

大发雷霆)
你能告诉大家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出他可真是个爱发脾气的男孩吗?
生答:稍有,大发雷霆等
师:对,稍有不顺心,就大发雷霆,这可真是个爱发脾气的孩子啊!(板书:乱发脾气)
那你能不能用你的朗读,你的声音,让大家听出来他的爱发脾气呢?(生有感情的朗读)
5、同学们,你们说,这样爱乱发脾气的孩子,他的朋友会多吗?(生答:不会)
(板书:失去朋友)
可是这个男孩面对自己的这个缺点,面对爸爸的批评,他的态度有是怎么样的呢?(满不在乎)你能为大家读读这个句子吗?(生读:爸爸。

不是已经道歉了吗?)
什么叫“满不在乎”?(生解:一点也不在乎)
那你能学学这个男孩,用一点也不在乎的语气读读这句话吗?谁来试试?(生试读,师指导“满不在乎”的语气。

三、深入理解,具体感悟
1、这么爱发脾气的孩子,却对自己的缺点满不在乎,他以为,虽然做错了事情,只要道歉就可以了,(板书:道歉)可是,这样真的就可以了吗?(生答:不可以)
事实证明,他的朋友还是越来越少了,那么,到最后,这个男孩有没有明白这里面的道理呢?下面就让我们来接着学习课文的下一部分,请同学们读课文2—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爸爸用了什么办法让男孩改变的?而这个男孩有是怎么做的呢?(生读2—5自然段)
2、爸爸用了什么办法呢?(生答:发脾气就在木桩上钉钉子,道歉了再把钉子拔出来)
3、那么这个孩子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找一找这部分中关于时间的词语。

(生汇报时间的词语或短语:很快,过了一段时间,后来,终于有一天)
那么在这些时间的同时,木桩上的钉子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这些变化又能说明什么呢?请你和同桌之间研究研究,说一说
生汇报钉子的数量和多表示的男孩的脾气变化次数(课件演示)(同时板书:钉钉子,拔钉子)
听,他真的改掉了这个缺点,他正用那样坚定语气对爸爸说:(生读爸爸,我不再需要。


从开始时的钉了很多钉子,到后来的不再需要,男孩确实改变了,那他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改变的呢?还是让他自己来告诉我们吧!
四、出示第6自然段,师范读。

1、你从老师的读书声中,你听出了老师的什么心情?(生答:难过,伤心,后悔等)
2、那么请你看看课文,他为什么而伤心难过呢?(生答:因为他看到了钉子留下的一个个深洞,再也无法填平了)板书:深洞,无法填平
3、这个孩子仅仅是因为看到了这个洞而伤心吗?(不是)真正让他震撼心灵的是他看到了这个洞之后想到了谁呢?(被他伤害的朋友们)
4、对,他想到了朋友们,对朋友发脾气,就好象钉钉子,道歉就好象在拔钉子,可是,钉子拔下来在木桩上留下的是深深的再也无法填平的洞,对朋友发脾气,在朋友心中留下的,是永远也无法忘记的,深深的伤害!板书:伤害
当他回过头来,看到过去那个爱发脾气的自己,伤害了那么多朋友,心中一定充满了后悔与伤害。

谁愿意让我们听听他悔改痛心的声音呢?(生读本段)
5、你们觉得他读的怎么样?(请生评价,指导出:很大的震动非常难受又是一个无法填平的洞这几个短语的重音)
比一比,谁可以读的更好?(指生有感情的读文)
是啊,发过的脾气,犯过的错,都对别人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只道歉行吗?(不行)重要在于要真心的去改正,真心的去对待别人。

6、你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同学呢?说一说你们自己遇到不顺心的事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今天学了这一课以后又该怎么做呢?(生谈)
对,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要乱发脾气,要学会宽容和真心。

五、小结:这个男孩子能从爱发脾气(在黑板上贴怒脸)而改掉缺点变得不再乱发脾气(在黑板上贴笑脸)相信你一定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那么,课文当中的语文知识你又掌握了多少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练习天地中去看一看吧!(出示练习题完成)
六、同学们完成的真好,请你放好书。

今天你学习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呢?(生谈收获)
七、总结:是啊,今天我们明白了,要学会控制自己,不乱发脾气,宽容,真心的对待别人。

我相信,我们班的孩子们都能做一个讲道理,明事理的好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