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概论03环境

合集下载

管理学——环境篇

管理学——环境篇
在竞争激烈的产业,如纺织、造纸、钢铁、 在竞争激烈的产业,如纺织、造纸、钢铁、计算 电子游戏等,企业难以赚取惊人的收益, 机、电子游戏等,企业难以赚取惊人的收益,而 在某些竞争相对平缓的产业, 在某些竞争相对平缓的产业,如通信设备及服务 设施、房地产、汽车、化妆品及保健用品等,获 设施、房地产、汽车、化妆品及保健用品等, 取高额收益的企业却大有所在。 取高额收益的企业却大有所在。
三一重工更关心的一般环境
宏观机遇
1997年,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发展下 年 国际市场(外部 需求下降, 外部)需求下降 滑,国际市场 外部 需求下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 压力。朱镕基政府决定:扩大内需。主要措施: 压力。朱镕基政府决定:扩大内需。主要措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开发。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开发。 这二项重大举措给三一带来发展机遇。 这二项重大举措给三一带来发展机遇。建筑工程 机械:混凝土输送泵、压路机、挖掘机、 机械:混凝土输送泵、压路机、挖掘机、摊铺机 等产品快速占领市场。 等产品快速占领市场。
管理学: 管理学:
2 环境
2.1 环境
环境分为具体环境和一般环境
一般环境是指:经济条件、政治与法律条件、 一般环境是指:经济条件、政治与法律条件、社 会文化条件、人口条件、技术条件、全球条件等。 会文化条件、人口条件、技术条件、全球条件等。 具体条件是指:顾客(买方 、供应商(卖方 、竞 具体条件是指:顾客 买方)、供应商 卖方)、 买方 卖方 争者、压力集团(社会约束 潜在竞争、替代。 社会约束)、 争者、压力集团 社会约束 、潜在竞争、替代。
■ 品牌伞状效应与规模经济
企业可以利用其品牌产生伞状效应来抵消所推出 新产品质量不确定性。 新产品质量不确定性。伞状效应使得对现有企业 原有产品感到满意的顾客容易相信其新产品也是 令人满意的。 令人满意的。 伞状效应也可以帮助现有企业与其纵向链上的企 业进行谈判。 业进行谈判。

环境管理学第03章

环境管理学第03章
(十一)开展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交流,研究提出国际环境合作中有关问 题的建议,组织协调有关环境保护国际条约的履约工作,参与处理涉外环境 保护事务。
(十二)组织、指导和协调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环 境保护宣传教育纲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有关宣传 教育工作,推动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
(九)负责环境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定环境监测制度和规范,组织实施 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组织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调查评估、预 测预警,组织建设和管理国家环境监测网和全国环境信息网,建立和实行环 境质量公告制度,统一发布国家环境综合性报告和重大环境信息。
(十)开展环境保护科技工作,组织环境保护重大科学研究和技术工程 示范,推动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
行为规则
法律责任
(三)中国的资源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宪法
环境保护基本法
环境保护条例 和部门规章
环境标准
环境保护单行法
继续加强
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有 关保护环境资源的国 际条约、国际公约
(一)行政手段的基本特征
行政手段的基本特征
规范性
权威性
强制性
(二)行政手段的主要内容
手段
环境标准
内容
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技术标准
政策,是政府为达到某种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种社会行为规 则,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协调或协同多个行为主体在某一事 件中各自行为的规则。
在环境管理中,协调或协同政府、企业和公众在解决某一个 具体环境问题中的行为规则,就是环境管理政策。
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
指政府将各种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规则、规范、标准, 作为环境管理的工具和手段,去调整、控制、引导人类社会各 个主体作用于环境的行为,达到环境管理目标的方法。

管理学基础与实务教学课件第三章 管理与环境

管理学基础与实务教学课件第三章 管理与环境
(一)企业经营的商品属性 (二)企业的目标市场 (三)企业经营商品的营销方式 (四)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 (五)企业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条件 (六)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第三节 管理环境分析
一、PEST分析法
PEST分析法是战略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工具,即 通过政治法律(Politics)、经济(Economic)、社 会(Society)和技术(Technology)四个方面的因 素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并评价这些因素对企 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的影响。
波特五力模型
供方议 价能力
供应商
潜在进入者
新进入者的威胁
行业竞争对手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买方议 价能力
购买者
替代品的威胁
替代品
五力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
同行业内 现有竞争 者的竞争
能力
潜在竞争 者进入的
能力
替代品的 替代能力
供应商的 讨价还价
能力
购买者的 议价能力
小结:
1.管理外部环境 2.管理内部环境 3.管理环境分析
二、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即基于内外部竞 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 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和威 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 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 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 一定的决策性。
(一)管理外部环境的分类
一般环境(宏观环
任务环境(微观
境)因素是指可能对这 环境)是指对某一具
个组织的活动产生影响、 体组织目标实现有直
但其影响的相关性却不 接影响的那些外部环
能清楚的各种因素。

环境管理学第03章53页

环境管理学第03章53页
(十三)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一)经济手段及特征
经济手段是指运用价格、税收、补贴、押金、 补偿费等货币或金融手段,引导和激励社会经 济活动的主体主动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措施
间接调整经济发 展对环境与自然 资源的压力

(八)负责核安全和辐射安全的监督管理。拟订有关政策、规划、标准, 参与核事故应急处理,负责辐射环境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监督管理核设施安 全、放射源安全,监督管理核设施、核技术应用、电磁辐射、伴有放射性矿 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污染防治。对核材料的管制和民用核安全设备的设计、 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环境保护部设14个内设机构
(一)负责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基本制度。拟订并组织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政 策、规划,起草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组织编制环境功能区划,组 织制定各类环境保护标准、基准和技术规范,组织拟订并监督实施重点区域、 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按国家要求会同有关部门 拟订重点海域污染防治规划,参与制订国家主体功能区划。
(十一)开展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交流,研究提出国际环境合作中有关问 题的建议,组织协调有关环境保护国际条约的履约工作,参与处理涉外环境 保护事务。
(十二)组织、指导和协调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环 境保护宣传教育纲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有关宣传 教育工作,推动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
托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开发计划进行环境影响评
价,对涉及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草案提出有关环境影响方面的意见,按国家
规定审批重大开发建设区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六)负责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定水体、大气、土壤、噪声、 光、恶臭、固体废物、化学品、机动车等的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会同有关部门监督管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组织指导城镇和农村的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管理学原理》第三章 管理环境

《管理学原理》第三章  管理环境
二、任务环境因素(指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直接影响的那些外部因素) 1、资源供应者(供应商) 2、服务对象(顾客) 3、竞争者
4、政府管理部门 5、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公众)
三、组织外部环境的特征 变动性,组织的外部环境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 复杂性,组织环境因素的种类和数量繁多 开放性,环境中阻碍资源自由流动的壁垒在减少
第四节 组织环境的管理 一、组织外部环境的评估 低不确定性环境——简单稳定的环境 外部环境要素少且相似 要素维持不变或缓慢变化 低中程度不确定性环境——复杂稳定环境 大量外部环境要素且不相似 要素维持不变或缓慢变化 高中程度不确定性——简单动态环境 外部环境要不统少且相似 要素常常变要素且不相似 要素常常变化且不可预测
二、环境管理的步骤 首先,管理者要了解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 其次,在了解和掌握各种环境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分析工具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确定各环境因素对组织有什么影响,有多大的影响等 最后,要对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作出相应的反应
三、环境管理的方法 想方设法去适应它 对于任务环境加以管理 谋求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
第二节 组织的外部环境 一、一般环境 1、政治法律环境 主要指总的政策形势及立法和司法现状,包括政局稳定性、社会制度、党派 关系、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产业政策等 政治稳定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而法律是企业公平竞争的基本保证 2、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结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体制、社会购 买力、经济发展水平等 微观经济环境:消费者收入、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等 3、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成员行为态度和人口数量 及结构的变化等 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等 4、科技因素 主要指目前社会技术总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技术因素具有变化快、变化大和影响面广等特点 5、自然资源因素 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资源、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因素

3第三章 教材管理环境(复习版本)

3第三章 教材管理环境(复习版本)

管理学MANAGEMENT1濮珍贞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第三章管理环境第一节管理环境概述第二节外部环境因素及其影响第三节内部环境因素-组织文化及其影响第四节不断变化的全球环境2第一节管理环境概述一、环境、组织环境与管理环境管境的构成二、管理环境的构成环境: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自然环境: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由大一、环境、组织环境与管理环境自然环境它是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由大气、水、土壤、地形、地质、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组成。

\社会环境:它是人类发展的结果,指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和半人工环境,包括各种人工建筑物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要素。

组织环境:组织边界之外对于组织运作可能产生影响的一组力量和条件。

\企业环境:存在于企业投入-产出系统之外的,制约并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及其作业计划和经营行为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管理环境:存在于组织内部和外部,对组织的运营方式和业绩具有现实及潜在影响的一系列因素和条件的集合。

二、管理环境的构成组织管理环境因素外部内部直接或间接影响组织业绩组织外部或内部环境因素任务环境因素一般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经营条件因素组织文化因素组织管理环境示意图组织内部经济全球化对各种环境的影响(一)外部环境因素一般环境(宏观环境)因素:可能对某一个具体组织的活动产生影响,但其影响的相关性却不清楚的各种因素。

任务环境(微观环境)因素:对某一个具体组织的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直接影响的那些外部环境因素。

四种典型的外部环境(组织环境)环境变化程度稳定动态环简状态1.稳定、简单环境环境影响因素较少状态2.动荡、简单的环境环境影响因素较少,但在境复杂程度单环境因素变化不大环境因素容易了解不断变化之中环境因素比较容易掌握复杂状态3.稳定、复杂环境环境影响因素多环境因素基本保持不变掌握环境因素较难状态4.动荡、复杂环境环境影响因素多,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掌握环境因素困难来源:著名组织理论学家汤姆森(J.D.Thompson )(二)内部环境因素组织文化(组织内部气氛):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等俗习惯等。

《管理学基础》教学教案—03管理环境与组织战略

《管理学基础》教学教案—03管理环境与组织战略

《管理学基础》教学教案—03管理环境与组织战略教学目标:1.了解管理环境的概念及其特点;2.了解组织战略的概念及其作用;3.掌握管理环境对组织战略的影响。

教学内容:一、管理环境的概念及其特点1.管理环境的定义:管理环境是指影响组织发展和运行的内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2.管理环境的特点:(1)多元性:管理环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2)动态性:管理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3)不确定性:管理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及时应对;(4)相互作用性:管理环境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二、组织战略的概念及其作用1.组织战略的定义:组织战略是组织为实现其长期目标而选择的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

2.组织战略的作用:(1)指导组织发展:组织战略为组织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2)调整组织结构:组织战略影响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3)提高绩效表现:有效的组织战略能够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三、管理环境对组织战略的影响1.内部环境对组织战略的影响:(1)组织文化:不同的组织文化会对组织战略的选择和实施产生影响;(2)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和效率会影响组织战略的执行。

2.外部环境对组织战略的影响:(1)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状况、市场需求、资源价格等会对组织战略产生影响;(2)技术环境:科技发展、创新能力等对组织战略的选择和实施具有重要影响;(3)法律环境:法律法规的变化对组织战略的合规性和风险管理有影响。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内容,让学生了解管理环境和组织战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管理环境和组织战略的理解和案例分析。

3.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际案例,探讨管理环境对组织战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教学过程:1.开场导入:通过引入一个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管理环境和组织战略的关系。

2.理论讲解:讲解管理环境和组织战略的概念及特点,介绍管理环境对组织战略的影响。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管理环境PPT课件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管理环境PPT课件
表层的行为制度——行为 识别(behavior
identification, BI)系统
显现层的组织文化载体— —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fication, VI)系统
22
3.1.4.1组织文化的构成
• 1、组织文化的显现层 • 2、组织文化表层 • 3、组织文化核心层
• 思考与讨论: • 试举一实例说明组织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所能及的事情,以尽量避免被意料之外的变化打个措手不及。
当他还有大量的奶酪贮备时,他就开始经常到外面的迷宫中去,探索新 的领地,以便使自己与周围发生的变化随时保持联系。现在的他非常明 白,了解各种实际的选择,要比呆在舒适的环境里把自己孤立起来安全 得多。……
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
并享受变化!
4
每 日
非适应性企业文化
可见的行为方式
表达出来的价值 观
管理人员密切注意所有的利 管理人员的行为有点超然物
益相关者,尤其是顾客, 外、政治化和官僚化,因
一旦需要即发动变 革,
此,他们不会迅速改变自
即使冒险也在所不惜,
己的战略,以适应或者利
以服务干他们的合法利
用经营环境中所出现的变


管理人员非常关注客户、股 东和员 工。同时,他们 还极其重视那些能够 给 公司带来变革的人员或 者流程(例如,沿着管理 层级结构自上而下或者 从下到上的领导方式的 创新)
尤其以企业文化最为重要。
13
3.1.2 一般环境
一般环境因素包括国际因素、技术因素、社会文化 因素、经济因素和法律——政治因素等。 3.1.2.1国际因素
国际因素(international dimension)不仅包括本 国公司在其他国家所享有的机会,而且还包括发生在 外国的事件。 3.1.2.2技术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管理环境
一、外部环境因素 二、内部环境因素 三、当代的管理环境特点
1
一、外部环境因素
1、外部一般环境 政治和法律环境 经济环境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 技术环境 自然环境
2
一、外部环境因素
2、外部特殊环境 供应商 顾客 竞争对手 政府 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
3
一、外部环境因素
3、外部竞争环境
潜在的、环境的不确定性测量

变化程度:稳态、动态 复杂程度:简单、复杂
7
三、当代的管理环境特点
3、当代管理环境的总体特征
多变性 3 4
1 0
2 复杂性
8
三、当代的管理环境特点
3、当代主要的管理环境因素

知识化 全球化 多元化
9
复习思考题
1、研究组织环境的重要性? 2、环境的分类? 3、当代管理环境的特点? 4、运用五力分析方法分析你熟悉的一个组织的竞争 环境? 5、企业面临的竞争因素有哪些?
进入的威胁 供方讨价 还价的威胁 卖方讨价 还价的威胁 顾客
供应商
行业内的 现有竞争者
替代的威胁 替代品
影响行业竞争性的五种力量
4
二、内部环境因素
1、物质环境 人力资源 物力资源 财力资源
5
二、内部环境因素
2、文化环境 组织文化与社会文化 组织文化的构成要素 组织文化的功能: (1)优化功能(2)激励功能(3)约束功能 (4)教育功能(5)凝聚功能(6)导向功能/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