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一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ppt课件.ppt

为何农业生产有季 节性和周期性?
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因素)
我国有这样的农谚:“因时制宜,不为农时”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三、农业投入和产出
科技投入:发达国家,农业的新增产值中, 60%以上是靠科技投入转化来的;我国这个比值
也已占到 30%以上。
科学技术的投入(如培育良
河西走廊的粮棉和南疆的棉花
热量 水源
横断山区的垂直农业
地形
城郊的蔬菜、花卉、乳牛 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市场 土壤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
技术
注意:主导区位因素与有利条件是有区别的,如影响南疆 长绒棉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水源,而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
以下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受什么因素影响形成的?
1、《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气候
(1)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①A处宜发展__棉__花__,因为这里地形_平__坦___,耕地面积__大__; ②B处宜发展__蔬__菜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_水__源___,社会经济条件是接
近_市__场___; ③C处宜发展__乳__牛__生产,既靠近_公__路___,交通便捷,又靠近__市__场__,为市
国家的政策也会对农业区 位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积温室 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 蔬菜,水果.据此回答5—6题.
5.用“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
因是A
()
A.价格因素
B.交通运输不便
C.消费者习惯变化 D.气候变化
6.“温室大棚”能反季节种菜, 引起变化的因
案例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
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76张ppt)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赣州脐橙生产的社 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
交通条件更加完善,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国内、外 市场需求扩大,农业生产和冷藏保鲜技术不断提高。
(2015·河北馆陶一中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棉花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 植,从春季播种到秋季收获约半年左右时间;棉花发芽出苗时要求 较高的温度;生长的后期,充足的日照、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湿度 有利于棉铃开裂、吐絮;阴雨天气容易使棉花产生病虫害。 材料三 棉花常被种植、栽培于田垄上并用薄膜覆盖地面。 说出棉花播种后采用薄膜覆盖地表的作用。
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 (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3分) 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 条件。(9分)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 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 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 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①土壤肥沃,水分适宜, ②葡萄生长期内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 ③葡萄成熟后气温低,能够自然冰冻。
二、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1、主要区位因素
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符合的所有因素(条件)。要 求分析某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要求完整、全面地 列出某地发展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1980年以来,黑龙江省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 了1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引起这一变 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肥力 B.热量条件 B
C.河流汛期 D.降水总量
[例7]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 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使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
交通条件更加完善,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国内、外 市场需求扩大,农业生产和冷藏保鲜技术不断提高。
(2015·河北馆陶一中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棉花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 植,从春季播种到秋季收获约半年左右时间;棉花发芽出苗时要求 较高的温度;生长的后期,充足的日照、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湿度 有利于棉铃开裂、吐絮;阴雨天气容易使棉花产生病虫害。 材料三 棉花常被种植、栽培于田垄上并用薄膜覆盖地面。 说出棉花播种后采用薄膜覆盖地表的作用。
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 (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3分) 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 条件。(9分)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 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 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 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①土壤肥沃,水分适宜, ②葡萄生长期内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 ③葡萄成熟后气温低,能够自然冰冻。
二、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1、主要区位因素
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符合的所有因素(条件)。要 求分析某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要求完整、全面地 列出某地发展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1980年以来,黑龙江省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 了1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引起这一变 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肥力 B.热量条件 B
C.河流汛期 D.降水总量
[例7]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 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使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ppt课件)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01
02
03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 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农 业政策,促进农业的可持 续发展。
推进科技创新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 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 利用效率。
促进产业融合
推动农业与相关产业的融 合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 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 值和市场竞争力。
特点
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具有不同的生产特点,如气候、地形、土壤、水资源等自然 条件,以及农业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和社会需求等社会经济条件。
分布
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受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因此不同地区会形成不 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例如,在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在山区则适宜发展 林业和畜牧业。
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演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农业规划中,需要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合理 规划农业结构和布局,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根据土地资源的分布和特点,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根据水资源状况,制定水 利建设规划;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等。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在农业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土壤类型
不同土壤类型对农作物 的适应性不同,从而影
响种植结构。
水资源
农业用水需求量大,水 资源丰富与否直接影响
农业发展。
社会经济因素
01
02
03
04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的种类 和规模。
交通运输
便捷的交通有利于农产品的流 通和销售。
政策法规
政府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和限制 ,如农业补贴、土地政策等。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PPT教学课件

在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 区,农业布局在河湖水、地 下水、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
2.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 经
济条 件
影响
举例
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 城郊的乳牛、花卉、
市场 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 蔬菜生产
和规模
易腐烂变质的园艺、 对易腐烂变质产品的
乳畜产品应布局在
机械替代了人 力和畜力,使 机械 劳动生产率提 高 农业 提高了农业产 技术 化肥 出
(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 因为巴西
( )。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 原因是巴西
( )。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3)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 )。
A.加大科技投入 植面积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我国华北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 明显。南部淮河流域处于向亚热带过渡地区,其 气温和降水量都比北部高。年均温8~15 ℃,冬 季寒冷干燥,最冷月(1月)均温-6~0 ℃,夏季高 温多雨,最热月(7月)均温28 ℃,年均降水量为 600~800毫米;无霜期6~8个月;农作物大多为 两年三熟,南部一年两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 等作物,人均耕地较少,采用人力、
(3)影响:过度砍伐、过度
、过度 ,
造成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
3.农业技术的采用给环境带来了难以预想的变化
(1)灌溉: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产高量粮食
,但
灌溉土壤不盐合渍理化易造成
,导致土壤退
化、粮食减产。
(2)农药的大量使用:杀死害虫,也杀死了这些 害虫的“天敌”和其他生物,破坏了生态系统。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ppt课件

完整最新ppt
5
一、农业区位因素
2.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生产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不仅与自然 条件密切相关,又要受到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 济规律社会经济条件 区位因素
科学技术条件
完整最新ppt
6
2.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最重要因素)
①气候:光、热、水
光照:生物的能量源泉。光照长短、强弱
完整最新ppt
19
(3)农业社会经济因素
①市场(农产品消费状况):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保鲜冷藏技术: 扩大了市场范围,有利于商品农业的发
展,形成了地域专业化生产。
③政策:
国家宏观调控,引导农户调整农业生产
完整最新ppt
20
农业区位因素
市场
交通运输
农产品消费
气候(热、 水分、光照)自条然件
完整最新ppt
15
(2)农业技术经济因素
①劳动力:主要涉及数量和素质,比如技 术装备的应用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数量,但 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②技术装备:
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加强农业的专业化进程
③生产技术: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④种植方式
⑤耕作制度 是落实作物布局的具体形式
完整最新ppt
16
(2)农业技术经济因素
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 因素
②地形:影响农业类型、农作物的垂直分布等
③水源:对半干旱、干旱地区农业生产能否进行生
产起决定性影响
④土壤: 影响农作物完整种最新类ppt分布
9
2.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最重要因素)
①气候:光、热、水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ppt课件

栽培方法
要的
降水: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 自然
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 因素
②地形:影响农业类型、农作物的垂直分布等
③水源:对半干旱、干旱地区农业生产能否进行生
产起决定性影响
④土壤: 影响农作物种类分布
1、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与主要的自然条件进行搭配:
A、古巴的甘蔗
光照
B、黑龙江的大豆
请讨论完成P61页活动题。
①杂交水稻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
生产技术----培育良种
②美国一个大型农场只需要少量工人
机械化
③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
节水技术
(3)农业社会经济因素
①市场(农产品消费状况):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保鲜冷藏技术: 扩大了市场范围,有利于商品农业的发
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分析和判断
地价高低
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 高,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 如花卉、乳牛等
影响 农业
影响作物的分布
区位
热量:影响作物的产量、种类、耕作制度、 最重
栽培方法
要的
降水: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 自然
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 因素
②地形:影响农业类型、农作物的垂直分布等
③水源:对半干旱、干旱地区农业生产能否进行生
产起决定性影响
④土壤: 影响农作物种类分布
2.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说明:人们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 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又如:人们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
气候
说明: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 然条件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