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PPT课件(2篇)
合集下载
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自 气候
然 区
地形
位 土壤
因
素 水源
市场
社
交通运输
会 经
技术
济 区
政策
位 因
劳动力
素
4.主要自然因素
(1) 气 候 : 在 自 然 因 素 中 , ___□0_4__热_量_______ 、 ____□0_5__光__照_____ 、 __□_0_6_降__水_______等气候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很大,使农业具有明显的 __□_07__地__域_______差异。
业
区
位
主
导
因
素
?
政策是各国政府用来调整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
展的重要手段。
分析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1)新疆的哈密瓜甜又香 (气候) (2)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地形) (3)珠海市的大亨和顺恩牛奶 (市场) (4)江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黑龙江适宜种植大豆(土壤) (5)冬季,南方四川等省区的蔬菜供应到东北三省(交通) (6)我国从2006年开始全面取消交农业税(政策) (7)“桔生淮南则为桔,生淮北则为枳”(气候) (8)珠海农科所的无土栽培(技术) (9)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水源)
占播种总 面积比例(%)
8.0 12.0 74.2 5.8
100
占总产 量比例(%)
5.0 4.9 88.8 1.3
100
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解析】 N国是尼日利亚,种植水稻的限制性因素 可从经验、技术、机械化水平、水利设施、生产观念、 消费习惯等方面说明。 【答案】 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 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 费习惯的影响。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优质课件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地PP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交通 农产品需要运往
销售市场,因此农业区位选择 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 条件。 交通运输快捷,可以节 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 运输时间。产品容易腐烂变质 的园艺业、果蔬业等,更要求 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保障。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不是远距离运输的主要原因,A、B、D错。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造
经济林、生态林位于郊外是为了保护环境。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 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同时农业机械化迅速推广,促使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 澳大利亚东南部的绵羊放牧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
农业生产选择的地理位置。 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 系。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南方水稻田
黄河中下游平原小麦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能不能将农业生产类型进 行调换?为什么?
(二)人文因素
劳动力
市场
资金、历史、文化、政治…
农业机械
科技、交通
能源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广东深圳郊区的蔬菜种植
市场
市场的需求、
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从而 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如广东深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交通 农产品需要运往
销售市场,因此农业区位选择 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 条件。 交通运输快捷,可以节 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 运输时间。产品容易腐烂变质 的园艺业、果蔬业等,更要求 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保障。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不是远距离运输的主要原因,A、B、D错。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造
经济林、生态林位于郊外是为了保护环境。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 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同时农业机械化迅速推广,促使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 澳大利亚东南部的绵羊放牧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
农业生产选择的地理位置。 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 系。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南方水稻田
黄河中下游平原小麦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能不能将农业生产类型进 行调换?为什么?
(二)人文因素
劳动力
市场
资金、历史、文化、政治…
农业机械
科技、交通
能源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广东深圳郊区的蔬菜种植
市场
市场的需求、
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从而 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如广东深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共25张ppt)

01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牛刀小试
在图中A B C D布局小麦、果林、花卉蔬菜、乳牛,应如何布局?
乳牛 花卉 蔬菜 果林
小麦
①近公路,交通便 利②离城近
①近城区②靠河流
丘陵地形、涵养水 源保持水土 ①离城远②地形平 坦开阔
小结
1、农业的概念 2、农业的特点 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 3、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
概念 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
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类型 狭义的农业:种植业(农) 广义的农业:农、林、牧、副、渔
副 业
01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特点
地域性
VS
南米
北面
VS
南蔗
北甜
01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特点
季节性、周期性
清明时节种瓜种豆。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
3、限制性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
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01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阳光
Sunshine水Water Nhomakorabea土壤
Soil
劳动力
Labor Force
种子
Seeds
资金
Capital
化肥
Chemical Fertilizer
机械
Machinery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学习目标:
1、了解农业生产的显著特点。 2、学会判断影响某种或某地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通过案例说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及其发展 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人教版必修二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公开课课件 (共30张PPT)

请同学们分析其他自然区位因素的影响。
地形:地形类型、海拔、坡度、阴坡阳坡、迎风 坡背风坡、分界线等。 影响机械化、作物类型、农业类型等。 土壤:肥力、酸碱性、土层深度、土壤质地等。 影响作物种类、产量等。 水源:灌溉条件。 影响农业类型、产量等。
科技:通过影响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实现对 农业的区位影响。
请同学们思考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劳动力:数量、质量、价格等。例如: 地广人稀,经济发达的地区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较小;发展中 地区劳动密集型农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比如水稻种植业的精耕 细作。 市场: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经济作物的类型和规模。例如:
棉花价跌,农民减产;城郊农业主要生产花卉、乳畜和蔬菜等。
图 3.1区位分析:泰国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湄南河平原等地。这里属 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夏季多降水,而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 照作物,气候条件适宜水稻生长。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便于水田管理。 河流中下游堆积作用显著,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且有便利充足的灌 溉水源。泰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机械 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便于农民精工细作,提高单产。人口众多,对 粮食的需求量大。 图 3.2 区位分析:澳大利亚的牧羊业(混合农业)分布在东南部等地。 这里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较少,气候温暖,适宜牧草生长。广 大的内陆是大自流盆地,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对牲畜的管理。墨累 - 达令河流域有灌溉水源,土壤肥沃。大自流盆地可以开采地下水, 以供牲畜饮用。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深受西欧传统影响,历史文化和 政策鼓励发展牧羊业。这里地广人稀,劳动力稀少,便于家庭农场开 展大规模经营,商品率高。牧羊业分布地区靠近东部人口城市密集带, 且有主要公路连接海港,便于将畜牧产品投放到国内和国际市场。科 技的进步,海运的拓展,都有利于牧羊业的区域化和专业化发展。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课件: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ppt

改变了“_________”的历史 第(1)题,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图中②地距离宅基地最近,方便农户安排农事活动。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任务驱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 “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你 知道为什么吗?
1.概述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_自__然__因__素__可以看作是相对稳定的,而农业生 产的_人__文__因__素__则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 2.主要变化因素
(1)三江平原中的三江指的是哪些河流?
【解析】第(1)题,气候条件主要从光照、降水、热量、气温日较差等方面回答。
提示:气候、地形、劳动力、市场等。
第5题,库尔勒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不具备全年热量充足这一条件。
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区域上大力扩展是因为
()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_______农产品的需求。
答案:地处低纬度地区,气候湿热(主要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热带雨林和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光热充足,大豆生长期降水丰富;古老的巴西高原,土地开阔平坦;土质较好。
改革开放自以来然,我国因农业素区位在选择的农巨大业变化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
(3)说明亚洲水稻种植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提示:亚洲水稻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与人口稠密区的分布是一致的。 (4)亚洲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提示: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 对土地和粮食的需求压力;种植历史悠久,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全年热量充足
(1)建玻璃温室的目的主要是改善作物生长的什么条件?为此山东寿光冬季温室顶部坡面应朝哪个方向?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任务驱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 “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你 知道为什么吗?
1.概述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_自__然__因__素__可以看作是相对稳定的,而农业生 产的_人__文__因__素__则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 2.主要变化因素
(1)三江平原中的三江指的是哪些河流?
【解析】第(1)题,气候条件主要从光照、降水、热量、气温日较差等方面回答。
提示:气候、地形、劳动力、市场等。
第5题,库尔勒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不具备全年热量充足这一条件。
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区域上大力扩展是因为
()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_______农产品的需求。
答案:地处低纬度地区,气候湿热(主要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热带雨林和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光热充足,大豆生长期降水丰富;古老的巴西高原,土地开阔平坦;土质较好。
改革开放自以来然,我国因农业素区位在选择的农巨大业变化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
(3)说明亚洲水稻种植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提示:亚洲水稻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与人口稠密区的分布是一致的。 (4)亚洲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提示: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 对土地和粮食的需求压力;种植历史悠久,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全年热量充足
(1)建玻璃温室的目的主要是改善作物生长的什么条件?为此山东寿光冬季温室顶部坡面应朝哪个方向?
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共16张ppt)

参考答案
①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 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②北 、东、西三面环山 , 有效 阻挡冬季北方南下冷 空气,少有冻害 ; ③三江交汇, 咸淡交融, 水质独特,柑表皮油胞大, 香味浓; ④地处冲积平原,土层深厚, 有机质丰富,土壤肥 沃 。
小组合作探究一:分析新会柑品质极佳的自然原因
深沟高畦,水田改旱
小组合作探究一:分析新会柑品质极佳的自然原因
新会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濒临南海属于典型 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数约21.8℃,年均降水 量约达1784.6mm,年均无霜期约达349天。新会有西 江与潭江两江汇流入海,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形成肥 沃的土壤。南海的海水与西、潭二江之水汇于新会的 银洲湖,每年12月至来年的3、4月汛期前,西江、谭 江径流减少,海潮倒灌,含盐量达3-9‰,土壤pH平 均为5.47,形成不同于别处的水源和土壤。西江与潭 江交汇处形成冲积平原。冲积平原由三山环抱,北有 圭峰山脉、南有牛牯岭山脉和古兜山脉。在新会平原 中心地带的凤山之上有一座凌云塔,凌云塔的周边地 区就是新会柑橘的主要产地,新会柑、新会甜橙就主 要出产在这片区域。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2019 新课标 丨 人教版 丨 高中地理 丨必修二
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以新会柑种植为例
一、农业基础知识
1、定义 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
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2、分类(按生产对象划分)
种植业
畜牧业
渔业
林业
副业
大鳌莲藕种植 江门顺恩牧场 大鳌对虾养殖
新会柑业
新会葵扇业
一、农业基础知识
3、特点 ①地域性
各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千差万别 不同动植物生长所需环境各不相同
人教版必修二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公开课课件 (共30张PPT)

珠三角基塘农业、千烟洲立体农业主导因素为地形因素。
③分析限制性因素 通过综合分析,找出不可或缺但恰好缺失的关键因素。例如:
西北内陆光热充足,却以畜牧业为主,限制性因素为水资源。
若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改善,则其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结合课本P43活动,分析其主要的区位因素, 并找出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农业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并且历史最为悠久, 地位最为基础,因此在国民经济三大产业当中属于 第一产业。
读课本P42图3.1和3.2,分析两地农业景观的差异, 并分析其区位条件。
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
澳大利亚牧场
2.农业区位的含义
景观差异:图3.1和图3.2展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农业景观:泰国湄南 河平原的一片水田和澳大利亚东南部的一个牧场。 问题:难道泰国人不需要畜牧产品,澳大利亚人从不吃米饭?
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
市场: 政策:
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耕地有限,土地压力大。 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对粮食以及各类农产品需求量大。 政策支持鼓励发展立体农业,综合开发丘陵山区,减轻 对有限耕地的压力,促进大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同时有利于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千烟洲发展立体农业主导因素分析: 地形为其主导因素。 千烟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 地形因素。丘陵地形,坡度大,地貌复杂,平 原、缓坡面积狭小。 启示: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充分 发挥地形优势,发展大农业和多种经营,增加 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的农业生 态系统。
1.良种化。例如:
杂交稻产量高、橡胶从17N°扩展到24N°、抗虫棉、太空椒等等。 2.机械化。例如: 经济发达,科技先进,地广人稀的地区可以开展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3.灌溉技术。例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 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共95张PPT)

• 例题二: • 读我国纺织纤维作物分布图, 该作物属深根型植物,具有 根系发达,茎高而密度大, 每窝分蘖(nie)为10-20株, 一年生长三季等特点。我国 的该作物产量约占全世界的 90%以上
• 1. 该作物最有可能为( ) • A.桑树 B. 棉花 • C. 剑麻 D. 苎麻
• 2 .下列省区中以该作物为原料 的纺织工业最可能属于原料导 向型的是: • A 冀 B湘 C粤 D晋
• B
• 图2是中亚某地区图,读图回答5-6题
• • • • •
5.图示区域农业区位优势是 A.位于中纬度地区,热量丰富 B.位于大陆西部地区,降水均匀 C.位于内陆地区,光照充足 D.位于大陆东部地区,雨热同期
• 6.甲地利用本地区优质农产品 可发展的工业是 A.甘蔗制搪 B.棉花纺织 C.柑 橘加工 D.黄麻纺织
• 图片中看看中国作物分布
• 2依对象分类: • 种植业;混合农业;畜牧 业
• 3依世界不同农业地域分: • 1、环地中海农业;2、混合农 业 • 3、季风水田农业4、商品谷物 农业 • 5、大牧场放牧业6、乳畜业 • 7园艺业 8游牧业 • 9热带雨林迁移农业10种植
• 第二课时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2农业的区位因素:(公式)
• 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 自然因素:气候:(热量、 光照、)土壤,水源 •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 力,交通,科技,政策
• 下图所示区域人口密集,其中甲市出产的白 酒驰名中外。酿造该种白酒的原料主要为 生长在甲市周边区域的糯红高粱。为了确 保白酒品质,当地种植的糯红高粱一般不施 用化肥和农药。为了扩大产量,农业专家曾 尝试在他处种植糯红高粱,但离开其原产地 仅数十千米,便会出现质量变差、减产等问 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TAN NG
02
探究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
探究导引
水稻是一种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生长季节需水量很大,对热量要求高,生长的最佳温度在 30℃~35℃左右,最低不宜低于10℃。水稻要求年降水量在750~1 500 mm,并且要求土地平整、肥 沃,灌溉便利,因此,其生长过程对自然条件要求很高。同时水田农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 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目前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季风区水稻的种植约有7 000年 历史,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以下三图分别是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亚洲地形分布图、世界 人口分布图。
判断
PANDUAN
1 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因此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2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就是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3 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主要受市场需求的影响。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 市场 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2.随着 科学技术 的进步,农业生产逐渐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历史。 3. 交通运输 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 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科技水平低
机械化水平低
核心归纳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气候
地形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 指数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作 物的生长和繁育要求的气候条件不同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适宜 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 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 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课程标准
KE CHENG BIAO ZHUN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学习目标
XUE XI MU BIAO
1.结合实例,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2.结合材料,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2.结合所学知识,讨论亚洲水田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 答案
不利条件 水旱灾害频发 机械化水平低 科技水平低
解决措施 修建水利工程及设施 使用小型现代化农机工具 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抗旱、抗病虫害、高产、稳产的水稻品种
3.根据下面的关系图,归纳亚洲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 单产高
商品率低
生产规模小 水利工程量大
(2)人文因素 ① 市场 :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例如,城市周围的乡村地区较多地发展 蔬菜 、水果、肉、蛋、奶及花卉等农副产品 的生产。 ②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快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 费用 和运输时间。 ③ 政策法规 :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 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④资金、 劳动力 、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也影响农业区位选择。
影响农业地域类型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 集约化经营 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位选 择的范围;利用农业科技,提高 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改变农 业生产方式
农业地域类型结构的转变
2.农业生产主导因素的判定 农业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具体到某特定区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其 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为主导区位因素。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SHU LI JIAO CAI HANG SHI JI CHU
01
一、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生产活动:人们利用土地的 自然生产力 ,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 需的产品。 2.农业生产特点: 地域 性、季节性、周期性。 3.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①气候: 热量 、 光照 、 降水 等气候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例如,柑橘 种植主要分布在我国 南方 地区,苹果种植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 ②水源:临近 河湖 ,或有地下水源、高山冰雪融水,便于修渠打井进行灌溉的地方, 农作物收成较有保证。 ③ 地形 :平原地区适宜发展 种植业 ,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 ④土壤: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例如,酸性 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
思考
SI KAO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农业区位选择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 ①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形成一大批 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②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③经济发展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 的限制。 ④城镇化的推进促使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
快捷的地方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直接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
政策法规
干预农业生产
发展农业生产
机械
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提 地广人稀的地区发展商品农业要以机
高劳动生产率
械化为基础
劳动力 科技 历史、文化、政治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 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通过机械化、良种化、水利 化等农业现代化过程,影响 农业的发展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 mm的地区,农业 分布在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丰 富的地方
(2)人文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决定农业 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市场供求,安排
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生产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 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便利的交通
1.结合亚洲的气候、地形和人口分布等特征,分析亚洲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
答案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气候 地形 土壤 劳动力 市场
区位优势 季风气候,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 平原、丘陵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经长期的水稻种植,原来的土壤已被改良为水稻土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口密集,喜食稻米,市场需求量大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 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
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 种植业,宜发展林牧业;平原适 宜发展种植业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选种适宜生长 土壤
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 的农作物
水源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 的主导因素